河南省六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2013届高三试题(语文)
![河南省2013届高三试题(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95c83015b7360b4c2e3f644d.png)
河南省2013届高三试题语 文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百舸.(kě) 倔.强(juè) 慰藉.(jí) 商榷.(què) B .遏.止(é) 给.予(jí) 青荇.(xìng ) 须臾.(yú) C .墓冢.(zhǒng ) 瓦菲.(fēi ) 劲.敌(jìng ) 颓圮.(pǐ)D .犄.角(jī) 偌.大(nuò) 火钵.(bō) 狭隘.(ài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苍茫 凄惋 彳亍 万户侯B .愁怅 冷漠 浮藻 激浊扬清C .笙萧 典押 凌侮 鱼翔浅底D .榆阴 青苔 辗转 风华正茂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________的诗歌作品的。
②艾青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他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演讲时一定要摈弃________的心理。
A .品位 灌注 忸怩B .品位 贯注 扭捏C .品味 灌注 忸怩D .品味 贯注 扭捏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A .“天宫” 一号的顺利升空,正是这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军人无私奉献的结果。
B .他虽然在监狱中度过了三年的峥嵘岁月....,但出狱后仍然恶习不改,继续作恶乡里。
C .所谓领军人物,不仅需要“逆水行舟”的冒险精神,也要有挥斥方遒....的王者霸气,更应是一个团队的战略家和指挥者。
D .回顾过去,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意气风发....,我们将紧紧抓住“十二五”这一战略机遇,同心同德加快推进我国的改革发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诗人毛泽东》一书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毛泽东诗词的巨大成就,使读者全面了解毛泽东思想艺术。
河南省六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河南省六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27bc2bf111f18583d05abf.png)
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英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115分)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个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Classmates.B. Friends.C. Strangers.2. How old is Anna now?A. Twenty.B. Twenty-one.C. Twenty-five.3. What is wrong with the man?A. He is sleepless.B. His foot hurts.C. He has a fever.4. Why is the man excited?A. He has bought a new car.B. He has passed a driving test.C. He has just learned how to drive.5. What will the woman make?A. Vegetable salad.B. Chicken salad.C. Beef salad.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2013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答案
![2013高三第一次大联考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7f26ea524de518964b7da8.png)
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 D(“又受到官方的律令条文的约束”错)2.D(若无清明节,中国文明就不会有几千年香火不绝,一脉绵延”的假设不成立)3.B(“靠现代媒体来传承”在原文中缺乏依据)文言文翻译李材,字孟诚,非城人,尚书李遂的儿子。
嘉靖四十一年考中进士,被授刑部主事一职。
一直随邹守益讲学。
但自觉学识不足,请假归家。
期间拜访了唐枢、王畿、钱德洪等人,向他们请教难题。
隆庆年间还朝(述职),不久后由兵部郎中升迁为广东佥事。
当时以罗旁为贼首的匪患猖獗,李材在周高山袭击并大败了他们,并设兵营防守。
贼众在新会境内有三个据点,李材调副总兵梁守愚和游击(官职)王瑞分别从恩平和德庆进攻,自己则设兵于肇庆中路,半夜杀敌500余名,摧毁贼人房屋千余间,罄尽土地,招募人员耕作。
不久,5000倭寇攻陷电白(地名),大肆掠夺后逃跑,李材追缴,在石城击败倭贼,又在海口设下埋伏,等倭寇逃遁时又大败他们,救回了被抢夺的妇女3000多人。
赶上有奸人引着倭寇从黄山间道(地名)向东溃逃,李材故意散布有数路大军即将到达的言论来迷惑倭寇,而自己又返回旧路迎击倭贼,全歼了他们。
又追缴雷州的倭寇直到英利这个地方,贼人尽数逃散,贼匪渠许恩在阳江投降。
朝廷表功,升李材为副使。
万历年初,张居正把持朝政,不喜李材。
李材于是托病辞官。
张居正死后,在山东从新做官,因才华出众被调至辽东开原。
不久升为云南洱海参政,晋升为按察使,在金腾设兵驻扎。
金腾靠近缅甸,两地之间有孟养、蛮莫两土司,时而服从李材,时而叛乱。
缅甸一方首领名叫大曩长、散夺,率领几千人占据了土司的地盘。
李材说,不收复两土司,就无法制止缅人。
派人招降土司来投奔李材,期间讨伐抗命不降的夷人阿坡。
过了一段时间,缅甸发兵与蛮莫相争,李材和两土司合力大败缅人,杀掉了大曩长,逐跑散夺。
缅方主帅莽应里在孟养增兵,李材再次攻击缅军,击沉他们的船舶,斩杀缅方将领一名,缅甸于是退兵。
有名为猛密的人,地宅均在缅甸境内(可理解为祖籍缅境),多次被缅侵略掠夺,于是全族都搬迁了过来。
河南省六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英语试题
![河南省六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英语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47cd441168884868762d69b.png)
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英语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共115分)注意事项:1.答第一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个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Classmates.B. Friends.C. Strangers.2. How old is Anna now?A. Twenty.B. Twenty-one.C. Twenty-five.3. What is wrong with the man?A. He is sleepless.B. His foot hurts.C. He has a fever.4. Why is the man excited?A. He has bought a new car.B. He has passed a driving test.C. He has just learned how to drive.5. What will the woman make?A. Vegetable salad.B. Chicken salad.C. Beef salad.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河南省2013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
![河南省2013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81fab989eb172dec63b72c.png)
河南省2013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因纯粹而传奇茂密的原始森林背景下,鸟鸣啾啾,两只孔雀在夜色中嬉戏。
龙年喧闹的央视春晚,进行到这里突然沉静了。
大家仿佛跟着这两只孔雀,步入南部山林,看它们相知,相恋。
这是杨丽萍、王迪表演的舞蹈《雀之恋》。
舞者杨丽萍,已年逾五旬。
高成明是杨丽萍的老朋友,也是《雀之恋》的编舞之一。
他说:“大部分艺术作品是命题作文,依靠非艺术因素成活。
”在他看来,杨丽萍成为传奇的根源,是她很早就决定纯粹依靠自己的作品,成就自己的艺术。
1958年,杨丽萍出生在云南,白族人。
文革时,她看到学生居然打老师,并且以敢打老师为荣。
她开始对人性感到悲观,于是更加喜欢跳舞,“跳舞要单纯一点”。
1971年,杨丽萍13岁。
在西双版纳农场学校的桌上领操,被西双版纳歌舞团的军代表看中,从此改变命运。
除了春晚的几次亮相,杨丽萍的舞蹈真正与大众发生密切关系,是她创作的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映象》。
这个舞蹈现已成了云南的名片。
这个节目,杨丽萍用了一年多时间采风,精心排演了15个月。
但《云南映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2001年,这个策划不仅舞蹈界不接受,也没有投资者接受。
合作者本想让杨丽萍编一台“土风舞”。
可是,杨丽萍的舞蹈把他们吓住了,充满了性意味的烟盒舞,打歌,还有女人被扔进火里祭神。
双方谈不到一起,没有了投资,于是杨丽萍决定:自己养活所有演员。
“这个时代,取悦观众是相对容易的。
时代需要什么,就制造什么。
”高成明说。
但杨丽萍不这样认为,她认为观众虽然习惯了已经存在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他们不能欣赏更好的东西。
“这是她最大的不同,”从开始准备到上演,这两年多,大概是杨丽萍一生最艰苦的日子,全团的经费,都靠她四处拍广告、走穴来筹集。
2003年3月8日,正是“非典”时期。
就在《云南映象》首演后第二天,剧团突然接到通知,只能演一场。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3c345aa58da0116c174996.png)
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关于“隐”的最早的记载见于《周易》。
其中《遁》卦“天下有山,遁。
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直接描述了贤者为远避小人而退藏隐居的状态。
可见,中国隐逸文化兴起的根源正在于人自保的本能,既然无法战胜又不愿合污,那就只好退避现实以求明哲保身。
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对周遭环境消极的妥协,但在这种妥协中,隐居者却常常意外地获得宣扬个人主张,实现自我价值,甚至赢得权力青睐的新渠道。
以至到了《诗经》,《小雅·鹤鸣》已经从上层视角,为隐居之人定下了如“野鸣之鹤’’的身份,让隐士成为一种受到官方认可的,高尚、贤能、隐藏锋芒的象征。
而《卫风·考槃》和《陈风·衡门》两作,则更让贤人退隐所代表的逍遥和清高意象深入人心,转化为口耳相传的事迹。
中国历史前进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社会制度演进所带来的,更加紧密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则使全身而退的躲藏变得愈发困难。
这样的窘况,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不得不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避,“隐”这一行为,便从“存在消弭”的基本概念中,产生了名为“逸”的分支,延伸出“精神自由,,的新倾向。
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定,魏晋六朝三百余年间近乎惨烈的政治斗争与战祸征伐,使作为社会上游存在的贵族和士人阶层深陷社会地位与权力流动的洪流。
他们眼见财富和地位不再与生俱来却无能为力,终日周旋于身份认知与生存状况的巨大落差中不得解脱,还要时时殚精竭虑,唯恐稍有疏忽而招致祸端。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13834adb0717fd5360cdcd6.png)
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帛画唐卡在藏区流行着一种画在布上的宗教画,这种卷轴画藏语称之为唐卡。
对藏传佛教僧人来说,唐卡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物品。
在佛殿里,众多唐卡夹杂在经幡、宝盖和彩带之间,从梁枋漫垂而下,对殿堂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
在我国,画在丝织品或布面上的画被称为“绢本”。
佛教兴起后,帛画遂被大量注入佛教题材,如佛、菩萨、天王、力士像以及说法画、经变画等。
藏传佛教的帛画在唐宋时已有,到了明代,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据考证,现今最早的唐卡保存在西藏的萨迦南寺,约诞生于10世纪的五代时期,早期的唐卡几乎全是正方形,以后则是长方形的了。
到了明清两代。
藏区的唐卡数量明显增多。
唐卡的长度通常在二至三尺之间。
由于画幅的局限,不便反映宏大的场景,故而绘制佛、度母、本尊和护法神的供像就成为唐卡的侧重点,这类唐卡约占总数的80%。
按惯例,唐卡中间有一尊大佛像。
或是表情温和地坐在莲花座上,或面目狰狞被烈火包围,四角有树木、花卉和云彩。
不过,也有以连环画的形式把多幅画面连起来的叙述佛和高僧们的生平的唐卡,如最常见的《佛本生记》就是用100块唐卡连成的。
在藏区有许多绘制唐卡的僧俗艺匠。
而且,一些著名高僧也常是丹青好手。
由于唐卡是膜拜的对象,艺匠们把唐卡创作视为一种公德,因此,每幅唐卡都是潜心之作,绝少粗制滥造。
唐卡的构图繁复,在神佛之外还要画一些莲座、祥云、花蔓以及其他的装饰纹样,画师必须按照规定去做,不能随心所欲。
唐卡的制作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加工画布。
先把白布在石灰水中浸泡。
软化布质,然后铺在木板上,用石块反复磨压,再涂刷一层掺有滑石粉的胶。
经过处理的画布柔软平滑,不露布孔。
第二步是勾画构图。
画师先用炭笔落帛起稿,然后用颜料着色,再用纯金碾磨的汁勾线,完成画面。
第三步是整理装裱。
在画布周边镶以锦缎边饰,在画布上下贯穿木轴,在画布表面罩上一层半透明的丝绸幔子。
(语文)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https://img.taocdn.com/s3/m/1f7d32553b3567ec102d8a44.png)
六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卷密封线内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自己的学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把答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题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甄.选/箴.言聒.噪/恬.淡间.距/间.不容发B.缄.默/信笺.谄.媚/胡诌.碑帖./俯首帖.耳C.掠.影/虐.待舐.犊/胼胝.复辟./鞭辟.入里D.花蕾./擂.鼓校.正/比较.拾.掇/拾.级而上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8月14日清晨,随着几声枪响,恶贯满盈的杀人魔王周克华在重庆街头被击毙。
据悉,数千名全副武装的民警和武警参与了对周克华的的追捕行动,此外,成都军区某部也加入到搜捕的行列。
连日来,如此大张旗鼓地采取行动对付一个劫匪,为近年来少有,凸显出当局除恶务尽的决心。
听到周克华被击毙的消息,老百姓奔走相告,弹冠相庆。
A.恶贯满盈 B.凸显 C.除恶务尽 D.弹冠相庆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刚刚落幕的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的金牌总数尽管跟北京奥运会相比有明显差距,中国体育代表团仍然赢得了全国人民的肯定和赞扬。
B.近年来,随着中国移民的不断增加,中餐馆在美国遍地开花,现在在美国,无论是大城市还是边远小镇,都能找到地地道道的中餐馆。
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a5793077cd184254b35354f.png)
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1至 6页,第Ⅱ卷7 至11页。
考试结束后,将Ⅱ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案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款识.钥匙.胼胝.扺.掌而谈舐.犊情深B.敕.造不啻.炽.热整饬.纪律叱.咤风云C. 羸.弱擂.鼓蓓蕾.身陷缧.绁危如累.卵D.锃.亮逞.能上乘.惩.前毖后游目骋.怀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必竟他只是一介潦倒书生。
∕高三,简言之,就是心无旁骛。
∕陈光标砸车呼吁环保是做作还是做秀。
(摘自通讯)B.一条微博能引发爆棚效应,让主流话语也能春风化雨,是要下一番真工夫的。
∕在饮酒之风盛行的英国,酒后驾车问题是社会顽疾,按照英国法律,初犯者将被吊消驾照1年。
(摘自微博)C.他胡子拉渣,太不拘小节了。
∕你不要心急,稍安毋躁。
∕小王得意洋洋,跷起二郎腿来。
(摘自学生习作)D.惊蛰雨雪,百日旱“解”。
∕春寒少雨雪,老人儿童谨防勾“老病”添“新病”。
∕“高薪养廉”犹如“缘木求鱼”。
(摘自报刊标题)3.下列语段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的星空,还是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的艺术品,展示出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捉襟见肘变幻莫测不足为奇精巧绝伦B.相形见绌变幻莫测不值一提精巧绝伦C.相形见绌讳莫如深不足为奇巧夺天工D.捉襟见肘讳莫如深不值一提巧夺天工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俄裔学者在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俄罗斯总统当天批评俄政府没有在年轻学者毕业后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条件,导致人才流失。
河南省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扫描版)
![河南省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扫描版)](https://img.taocdn.com/s3/m/40b1b9eb28ea81c758f57876.png)
201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语文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只适合……比喻来形容”说法过于绝对) 2.D(“书写汉语的终结”说法过于绝对,“已经无法挽回”无中生有) 3.B(曲解了文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属:委托,交付。
) 5.D(①表明程信督战果敢;③表明程信恪尽职守;⑤表明程信想做事而不能如愿) 6.D(D项“守备重臣应当非常谨慎”理解错误;“所以谨非常”意为“是用来防备意外事件的”) 7.(1)倘若有警报,马匹不充足,谁能承担这个过失? 4分;译出大意给2分;“脱”(“倘若,如果”等)、“咎”(“罪过,过失”等)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刑罚奖赏,是君主的大权,不得已而授予别人。
有幸事情集于我一身,总是自己专断,这不是人臣所应该做的。
6分;译出大意给3分;判断句、“假”(“授予、交给、交付”等)、“辄”(“总是,就”“动不动就”等)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8.对比,“寒涧”与“翠楼”,一个荒寒一个繁华形成鲜明对比(3分,如果只答手法,没有解释,只给2分;如果没有明确答出手法,而是融合在具体分析中,且解说适当,也可给3分);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及“松”与“翠楼人”之间地位、境遇的巨大差别,暗示卖松人向翠楼人卖松求利不合时宜,为规劝卖松人做铺垫。
(作用2分;四个要点,答出一个给1分,答出任意两个、意思对即可) 或:比喻(象征、托物言志)、借代,以寒涧树比喻(象征)贫寒之士,以“翠楼人”代权贵之人;[3分,如果只答手法(“比喻”、“借代”各占1分),没有解释,只给2分;如果没有明确答出手法,而是融合在具体分析中,且解说适当,也可给3分]把贫寒之士比喻为“寒涧树”,形象地表现了其地位的卑微、境遇的凄凉;而想把“寒涧树”卖给“翠楼人”,委婉地表达了贫寒之士希望得到权贵赏识重用之意。
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https://img.taocdn.com/s3/m/fd6b6de36294dd88d0d26bc4.png)
★2013年3月18日上午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目前已经认定”的说法过于绝对,原文为“目前只能认定”。
)2.A(“从此开始具有美的欣赏功能”说法有误,原文为“在前人研磨器所具有的使用功能和‘下意识’利用美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让砚具有美的欣赏功能”,亦即以前的研磨器也具有欣赏功能,只是它不是制砚者“有意识”的行为。
)3.B(“汉砚中的饼形砚和板砚应为西汉所特有,因为它们都有研”的说法有误,不能根据饼形砚和板砚有研就断定,它们为西汉所特有,因为根据原文,东汉只是开始出现不用研的松塔形墨,因此东汉应该也有带研的砚。
)4.A(举,被举荐。
)5.C(句②是表现的是薛收的政治才能,句⑥表现的是薛收的进谏得到太宗的肯定。
)6.D(“太宗先是派人在薛收回府的途中问候他”的说法有误,原文为“太宗遣使临问,相望于道”,意为太宗派使者到薛收府上问候,来往的使者在路上能互相看到。
)7.(1)窦建德亲自统帅军队,来抵抗我军,应该是倾尽了他的勇猛雄武之士,期望在奋力决战中(取胜)。
(“总”、“尽”、“骁雄”、“奋决”,每词1分,句意1分。
)(2)秦朝增建装饰豪华的阿房宫,汉代省去了建造露台的花费,所以汉朝福分延长而秦朝灾祸来得快,自古以来都是这样。
(“增”、“罢”、“祚”、“速”,每词1分,大意2分。
)8.(5分)上片描写了一个喜爱春天,对春天的归去依依不舍的垂杨形象。
(2分)春天来到后,楼外垂杨的千万缕枝条想要把春系住,可见其对春天的喜爱;春天离开后,垂杨不舍春的离去,便飘起柳絮跟随着春要看它回到哪里去。
诗人借垂杨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爱春、惜春之情。
(3分)9.(6分)①借物抒情(或“侧面烘托”、“想象”),(1分)前两句作者不直接写自己为春归而愁,却想象说即使无情的杜宇也因人的愁苦而发出愁啼之声,含蓄地表现了作者的愁思之深。
(2分)②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1分)最后一句作者描写黄昏时分天空飘洒的潇潇暮雨来表达春归之后内心的孤寂与凄冷,含蓄蕴藉,韵味悠远。
河南省2013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
![河南省2013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f11b7631126edb6e1a1038.png)
河南省2013届高三最新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郑州市第一次质量预测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般的书法理论往往从审美特性这个角度出发来总结书法的成就,这种探索自然是有意义的。
但是,当我们过多地把目光集中在书法之“美”或书法所激起的“审美体验”上时,却往往忽视了书法和写字之间的朴素联系。
我们觉得书法是艺术的,而写字却是实用的,可是说到底,书法家不过是无穷无尽的写字者中的一员。
书法家卓然独立,只是因为他把某个字体写到了极致,从而使它具有典范的意义。
书法家从来都不能无中生有。
在书法家的书法产生之前很久,汉字已经在集体书写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形态,发展出了一套高度有序的偏旁、笔划体系,这套体系即使脱离了汉语,也一样具有汉字的魅力。
符号学美学关心汉字和书法的有序性。
书法系统的有序性无疑就是以汉字系统的高度有序性为基础的,无论是无名氏还是书法家,为了书写汉语和汉字,都不得不首先遵从汉字的规则。
承认书法之美依赖于汉字符号系统的有序性,并不会削弱我们对书法艺术家独创性的评价。
在西方传统美学的影响下,我们把创作者的迷狂状态看得过于神秘了。
许多人觉得,不管是在作者那里,还是在读者那里,都有一种全然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审美经验”在起作用。
然而,笼而统之用“审美经验”来说事,非但不能增加艺术性,反而会败坏具体而微的艺术感觉。
相形之下,用“高峰堕石”、“夏云舒卷”等来形容书法的古人,反倒要离事情本身更为接近。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作为书法基本造型“材料”的汉字,既不是象形的图画,也不是抽象的图案,而是一套具有极强抽象性和系统性的符号。
书法家并不关心如何在理论上把握文字的符号性,他们关心的是这些符号性的文字如何从感性上得以生动的显现。
就跟玫瑰花的能指不会被它的所指(爱情)耗尽一样,在以写字为美的文化生活形式中,文字的能指也不会被它的所指耗尽——人们在读懂字义的同时,也停留在字的表面,琢磨如何把字写得更好。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2a2a02deff9aef8941e06c5.png)
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高三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来看,当时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已形成,并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
与世界许多古文明建筑不同,不是石建筑而是木建筑是中国建筑一大特色,《诗经》中“如翚”“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颇具规模,并具有审美功能。
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特点,不以单一的独立建筑物为目标,而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接连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重视各个建筑物之间的平面整体的有机安排。
从发掘的极为片段的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坑情况看,雄伟壮观;从陶俑的状貌直到建筑材料的坚实也无不显示难以想象的宏大气魄。
“百代皆沿秦制度”,建筑亦然。
汉、唐、宋、明、清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建筑美学风格,这个风格就是中国民族特点的实践理性精神。
中国建筑主要是宫殿建筑,即供君主居住的场所,从新石器时代的“大房子”开始,祭拜神灵即在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世间居住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自儒学替代宗教之后,在观念、情感和仪式中,更进一步发展了神人同在的倾向。
于是,不是孤立的、摆脱世俗生活、象征超越人间的出世的宗教建筑,而是入世的、与世间生活环境联在一起的宫殿庙宇建筑成了中国建筑的代表。
不是高耸入云、指向神秘的上苍观念,而是平面铺开、引向现实的人间联想;不是使人产生某而是暖和的木质等等,构成中国建筑的艺术特征。
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不断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与环境的和谐。
瞬间直观把握的巨大空间感受在这里变成长久漫游的时间历程,实用的、入世的、理智的、历史的因素占着明显的优势,排斥了反理性的迷狂意识,正是这种迷狂意识构成许多宗教建筑的审美基本特征。
河南省六市2013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数学文试题
![河南省六市2013届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数学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719e58a1c7aa00b52acba3.png)
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数 学(文科)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卷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全集U =R ,集合A ={x |2x -x -2>0},B ={x |1<2x <8),则(C U A )∩B 等于A .[-1,3)B .(0,2]C .(1,2]D .(2,3)2.复数z =2(1)1i i+-(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虚部等于 A .1 B .i C .2 D .2i3.已知向量a =(tan θ,-1),b =(1,-2),若(a +b )⊥(a -b ),则tan θ=A .2B .-2C .2或-2D .04.已知正项数列{n a }中,a 1=1,a 2=2,22n a =21n a ++21n a -(n ≥2),则a 6等于 A .16 B .8C .2D .45.函数f (x )=lnx +ax 存在与直线2x -y =0平行的切线,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2]B .(-∞,2)C .(2,+∞)D .(0,+∞)6.“m <1”是”函数f (x )=2x +x +m 有零点“的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如果执行下面的框图,输入N =2012,则输出的数等于A .2011×22013+2B .2012×22012-2C .2011×22012+2D .2012×22013-28.若A 为不等式组0,0,2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则当a 从-2连续变化到1时,动直线x +y =a 扫过A 中的那部分区域的面积为A .74B .32C .34D .19.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3B.23C3D.2π+3310.已知双曲线2221xa b 2y-=(a>0,b>0)的渐近线与圆2(2)1x 2+y=相交,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1,3)B.(33,+∞)C.(1,233)D.(3,+∞)11.球O的球面上有四点S、A、B、C,其中O、A、B、C四点共面,△AB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平面SAB⊥平面ABC,则棱锥S-ABC的体积的最大值为A.1 B.13C3D.3312.已知函数f(x)对任意x∈R都有f(x+6)+f(x)=2f(3),y=f(x-1)的图像关于点(1,0)对称,且f(4)=4,则f(2012)=A.0 B.-4 C.-8 D.-16第Ⅱ卷本卷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13-21题为必做题,22、23、24为选做题。
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
![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合考试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93a5f36f312b3169a451a4a1.png)
2013年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o.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之前,汉字书写以来砂书、漆书、墨书井举,所用的研磨器,虽无典籍与系统的考古发掘实物可考,但据推测,其形制大概基本延续史前。
从史前直至夏商周秦四代,人们就地取材,选择自然、适用的石块充当研磨器,没有在原石基础上进行磨制加工或刻制纹饰。
因此,根据目前所知的文字资料与考古发现,只能认定汉以前的砚或研尚处于萌发期,尽管其历史年代远远长于砚的成熟期。
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中的有关记载表明,西汉时,通常意义上的砚已经完全形成。
砚之形成与命名,是由砚之性质所定。
汉末训诂学家刘熙于《释名》(卷六)中将砚之性质概括为:“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
”无论以研石压研抑或直接以墨条研磨,形式不同,其结果均以“研”之外力推动,使墨“和濡也”。
刘熙此话言明研墨之工具与行为,在汉时已成定制。
汉代班固在《汉书·薛宣传》中说;“(薛宣)下至财用笔砚,皆为设方略,利用之,省费,吏民称之。
”汉代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正月砚冻释,命童幼入小学篇章。
十一月砚冻,幼童读孝经论语。
”从上述典籍可以看到,砚在汉时已为日常所用。
汉人制砚不仅在完全意义上完善了砚的整体功能,而且在前人研磨器所具有的使用功能和“下意识”利用美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让砚具有美的欣赏功能。
汉砚已由过去单纯实用及就地取材、随形而用,步入工艺制造行列。
河南省六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河南省六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c94dcbe3998fcc22bcd10d7d.png)
河南省六市2013年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月11号,被很多年轻人称为“光棍节”。
小米手机官方网站的第六轮开放购买于11月11日中午12点开始。
截止到11月25日,小米手机单月销售85 万台。
网上购物,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货比三家,并且网购具有“商品种类齐全、价格实惠、送货上门”等优势。
结合图1某商品网购物流示意图完成1-2 题。
1.这种商品网购流程①②③环节排序正确的是A.订单分发、物流配送、采购 B.订单分发、采购、物流配送C.物流配送、订单分发、采购D.物流配送、采购、订单分发2.小米手机在我国许多地方的销售采取“前店后厂”的模式,即后面是组装工厂,前面是销售店铺。
这种销售模式的主导因素是A.劳动力 B.原料C.市场D.技术读“某河流某观测站在2012年8月1一3日的水文要素随时间变化图”。
完成3—4题。
3.大气降雨停止几小时以后,水文观测站附近易出现险情A. 6小时B. 9小时C. 18小时D. 27小时4.将来该地在相同的降雨状态下,若水文线的洪峰点呈现向右偏移的情形,最可能反映下列哪种现象A.观测站上游植被破坏严重B.观测站上游修建大型水库C.观测站下游开始修筑堤防D.观测站下游大量退耕还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出行对时间因素考虑逐渐垮多,且时间固素可能成为选择交通方式的主导因索,读“三种交通运输方式从门到门所需时间示意图”。
回答5——6题。
5 .就时间因素考虑,高铁和航空公司争夺的客源其旅程距离最可能为A . 200 公里B . 600 公里C . 1000 公里D . l400公里6.我国高铁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高铁对民航客运冲击最大的是A .济南一上海B .杭州一上海C .北京一广州D .兰州一北京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城,读图回答7一9 题。
7 .甲、乙两地的地地形区A .荣达木盆地崇明岛B .塔里木盆地崇明岛C .塔里木盆地海南岛D .四川盆地海南岛8 .关于甲、乙两区城的描述,正确的是A .甲、乙两区均以季风气候为主B .影响图中棉花分布的主导因索是C .影响图中橡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D .甲区城水系呈放射状,乙区城水系呈向心状9 . A 、 B 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自然因索是① 多山的地形②干旱的气候③ 对外联系不便④ 生产方式落后⑤水资源短缺A.①②⑤B.①⑤ C .②③④ D.③④杭州某中学生没计了一款可进行调节的活动遮阳板,以实现良好的遮阳和采光效果。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
![河南省中原名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a25fca90dd3383c4bb4cd27e.png)
中原名校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语 文 试 题 命题:沁阳一中语文组 责任老师:魏艳霞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的家学传承 王立群 在中国古代,家学传统最早出现在史官家庭,因为史官要懂得数学、天文、历法,这些东西不靠学校讲的,靠父子相传。
所以,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史记》就是由父子两代人完成的,这就是家学的影响。
二十四史的第二部是《汉书》,主要作者是班固,但是班固的父亲班彪首先写了几十篇,然后班固接着写,班固没有写完,坐牢死了,他的妹妹班昭接着写。
所以,《汉书》实际上经过了班彪、班固、班昭之手才最后完成。
中国古代的家学很容易出现,这种例子太多了。
“唐宋八大家”里有父子三人的“三苏”,苏辙、苏轼、苏洵,诗书相传,一家三口都是大文豪;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曹操,还有他的儿子曹丕、曹植,历史上号称“三曹”,都是著名的文学家;和“三曹”同时代的著名女作家蔡姬,其父蔡邕,也是大学者大作家。
很多家族家风是代代相传的,而且有教育子女的格言,叫家训。
所以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了很多家训的书,最有名的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一直到今天,《颜氏家训》仍然被誉为家教典范。
中国古代家学、家风的兴盛,直接带来的结果就是家业的代代相传。
祖父和父亲是史官,儿孙就继续做史官;祖父和父亲是搞天文历法的,儿孙就继续钻研天文历法;祖父和父亲是中医,儿孙往往也继承医学传统。
世界上有许多古老的民族,但是,唯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家学传统的民族。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小农经济形成极其浓厚的家庭观念;第二,世代相传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我们的每一个家庭;第三,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读书的重视是世界上很多民族所不及的。
中国古代的家学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
2013河南高考语文试题(1)
![2013河南高考语文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8d0686250066f5335a8121ed.png)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臵,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
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
‛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
‛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汉之前,汉字书写以朱砂书、漆书、墨书并举,所用的研磨器,虽无典籍与系统的考古发掘实物可考,但据推测,其形制基本延续史前。
从史前直至夏商周秦四代,人们就地取材,选择自然、适用的石块充当研磨器,没有在原石基础上进行磨制加工或刻制纹饰。
因此,根据目前所知的文字资料与考古发现,只能认定汉以前的砚或研尚处于萌发期,尽管其历史年代远远长于砚的成熟期。
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中的有关记载表明,西汉时,通常意义上的砚已经完全形成。
砚之形成与命名,乃为砚之性质所定。
汉末训诂学家刘熙于《释名》(卷六)中将砚之性质概括为:“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
”无论以研石压研抑或直接以墨条研磨,形式不同,其结果均以“研”之外力推动,使墨“和濡也”。
刘熙此话言明研墨之工具与行为,于汉时已成定制。
汉代班固在《汉书·薛宣传》中说:“(薛宣)下至财用笔砚,皆为设方略,利用之,省费,吏民称之。
”汉代崔寔在《四民月令》中记载:“正月砚冻释,命童幼入小学篇章。
十一月砚冻,幼童读孝经论语。
”从上述典籍可以看到,砚在汉时已为日常所用。
汉人制砚不仅在完全意义上完善了砚的整体功能,而且在前人研磨器所具有的使用功能和“下意识”利用美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让砚具有美的欣赏功能。
汉砚已由过去单纯实用及就地取材、随形而用,步入工艺制造行列。
这是个质的飞跃。
从形状上看,汉砚有两种类型。
一是饼形砚,即由汉代之前的自然扁平形研磨器变为磨制较为规范的圆饼形砚,上附研石。
个别砚立面还雕刻有纹饰,有的砚底有字款。
二是板砚,即以长方形薄石板做底,再配以石研钮或陶研钮。
东汉时期,饼形砚发展为砚上配圆雕盖、砚身雕三只附足的砚形。
汉三足砚乃为有足砚之发端。
西汉时,墨锭尚未出现,墨呈颗粒状或饼状、丸状,研墨时将墨丸置于砚中,以研石压磨碾碎,因而西汉石砚沿袭先秦,多带有研石。
东汉开始出现松塔形墨,直接用手持墨即可研磨,研石从此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汉砚无论是硕大的三足有盖砚还是扁瘦的石板研,整体造型详略得当,特别是在立意上,取大势、略细节,以势写实,以静寓动。
其装饰雕刻纹样普遍采用“四神样”、“云雷样”、“方相氏样”等纹饰,在雄浑古拙之中,飘逸出神秘与浪漫之气。
汉砚具有这样的艺术风格,首先是因为汉代的社会伦理还是处于敬天、奉神、事鬼的时代,汉时审美风尚的功利性也就使器物的造型、花纹承载了礼乐和神秘主义的功能。
再者,刘汉政治集团的统治以“霸王道杂之(汉宣帝刘询语)”,即以暴力和权术来进行政治统治,集团成员多出于楚地,汉朝的文化风格主要是由楚文化(老庄及巫文化)与中原文化融会而成,它所表现的雄浑古拙之中,仍带有楚文化特有的浪漫气质和巫的意识。
(摘编自黄海涛《砚上汉风》)【小题1】下列对于砚的形成历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无典籍与系统的考古发现证明,但据推测,从史前直至夏商周秦,研磨器的形制基本相同,通常意义上的砚尚未完全形成。
B.目前已经认定,汉以前是砚或研的萌发期,人们直接选用合适的石块作为研磨器,没有对其磨制加工,也未刻制纹饰。
C.砚的形成由砚的性质决定,汉末训诂家刘熙对砚的性质所做的概括表明,作为研磨工具的砚在汉代已成定制。
D.在汉代,砚已经完全形成,不仅如此,根据班固与崔寔在相关典籍中的记载可知,此时的砚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汉砚由过去单纯实用及就地取材、随形而用,步入工艺制造的行列,从此开始具有美的欣赏功能,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B.不同于以前形状自然扁平的研磨器,汉代的饼形砚经过较为规范的磨制,呈圆饼形状,有的饼形研还雕有纹饰或字款。
C.西汉石砚多带有研石,到东汉时研石开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因为东汉出现了不需要研石即可研磨的松塔形墨。
D.汉代的社会伦理还处于敬天、奉神、事鬼的时代,器物的造型、花纹具有礼乐和神秘主义的功能,汉砚便是如此。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然以砚研墨有研石压研和直接以墨条研磨两种不同形式,但目的都是以“研”之外力推动,使墨“和濡也”。
B.汉砚中的饼形砚和板砚应为西汉所特有,因为它们都有研,而这时的墨呈颗粒状或饼状、丸状,需要用研来磨。
C.无论是硕大的三足有盖砚还是扁瘦的石板研,汉砚的整体造型雄浑古朴,其装饰雕刻纹样又呈现出神秘与浪漫之气。
D.汉砚具有神秘与浪漫之气,原因之一是刘汉政治集团的成员多出于楚地,汉朝的文化风格具有楚文化的特色。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题。
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阴人。
年十二,解属文。
大业末,郡举秀才,固辞不应。
义旗起,遁于首阳山,将协义举。
蒲州通守尧君素潜知收谋,乃遣人迎收生母王氏置城内,收乃还城。
秦府记室房玄龄荐之于太宗,即日召见,问以经略,收辩对纵横,皆合旨要。
授秦府主簿。
时太宗专任征伐,檄书露布,多出于收。
言辞敏速,还同宿构,马上即成,曾无点窜。
太宗讨王世充也,窦建德率兵来拒,诸将皆以为宜且退军,以观贼形势。
收独建策曰:“世充据有东都,府库填积,其兵皆是江淮精锐,所患者在于乏食,是以为我所持,求战不可。
建德亲总军旅,来拒我师,亦当尽彼骁雄,期于奋决。
若纵其至此,两寇相连,转河北之粮以相资给,则伊、洛之间战斗不已。
今宜分兵守营,深其沟防,即世充欲战,慎勿出兵。
彼以疲弊之师,当我堂堂之势,一战必克。
建德即破,世充自下矣。
若退兵自守,计之下也。
”太宗纳之,卒擒建德。
东都平,太宗入观隋氏宫室,嗟后主罄人力以逞奢侈。
收进曰:“窃闻峻宇雕墙,殷辛以灭;土阶茅栋,唐尧以昌。
秦增阿房之饰,汉罢露台之费,故汉祚延而秦祸速,自古如此。
”太宗悦其对。
及军还,授天策府记室参军。
太宗曾侍高祖游后园中,获白鱼,命收为献表,收援笔立就,不复停思。
尝上书谏猎,太宗手诏曰:“览读所陈,实悟心胆,今日成我,卿之力也。
今赐卿黄金四十铤,以酬雅意。
”七年,寝疾,太宗遣使临问,相望于道。
寻命舆疾诣府,太宗亲以衣袂抚收,论叙生平,潸然流涕。
寻卒,年三十三。
太宗亲自临哭,哀恸左右。
(《旧唐书·薛收传》)【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郡举.秀才,固辞不应举:考中。
B.蒲州通守尧君素潜.知收谋潜:暗中。
C.时太宗专任.征伐任:负责。
D.言辞敏速,还同宿.构宿:预先。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薛收有文才的一组是(3分)()①年十二,解属文②收辩对纵横,皆合旨要③檄书露布,多出于收④马上即成,曾无点窜⑤收援笔立就,不复停思⑥览读所陈,实悟心胆A.①②④B.②⑤⑥C.①③⑤D.③④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薛收讲究孝道,为母亲改变选择。
有人举旗反隋,他躲进首阳山准备帮助义军,蒲州通守派人把他的生母安置在城内,他只好离开首阳山回城。
B.薛收思虑缜密,见识独到。
太宗讨伐王世充时,窦建德率兵助敌,众将领认为应退兵,薛收仔细分析形势,提出不同意见,太宗采纳后,果然获胜。
C.薛收把握时机,谏劝太宗。
太宗进入东都观看隋朝宫室,为炀帝极度讲究奢华而叹息,薛收趁机谏劝太宗汲取前朝奢败俭兴的教训,得到太宗赞赏。
D.薛收受到太宗的特别礼遇。
薛收病后,太宗先是派人在薛收回府的途中问候他,不久又亲自到薛收府上慰问;薛收病逝后,太宗更是亲往吊唁。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建德亲总军旅,来拒我师,亦当尽彼骁雄,期于奋决。
(2)秦增阿房之饰,汉罢露台之费,故汉祚延而秦祸速,自古如此。
【小题2】试题分析:句②是表现的是薛收的政治才能,句⑥表现的是薛收的进谏得到太宗的肯定。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小题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案后面问题。
蝶恋花·送春朱淑真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①也愁人苦。
把酒问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注】①莫,莫非。
【小题1】上片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垂杨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小题2】词的下片是如何表达感情的?这样表达的好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三句,描绘了垂杨的绿姿。
这种“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景色,对于阴历二月(即仲春时节),是最为典型的。
它不同于“浓如烟草淡如金”的新柳,也有别于“风吹无一叶”的衰柳。
那柔细如丝缕的枝条的构造似乎可以系留着事物的联象。
“少住春还去”,在作者的想象(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小题1】风急天高猿啸哀,。
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小题2】歌台暖响,;,风雨凄凄。
(杜牧《阿房宫赋》)【小题3】余则蕴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郑达山退休张晓静郑达山是走着回来的。
他昨天还拥有而今天已换新主的专车,虽然还受命最后送他一次,他觉得那不过是得意非凡的空洞礼貌,就很怅然地拒绝了。
郑达山一只脚刚从门外伸进来,保姆就将拖鞋递到他脚前,然后站起来接过他的公文包。
郑达山换过鞋,朝会客厅走去,面部表情无任何波澜,甚至眼皮都没抬一下。
退休前的那些日子里,郑达山总是让司机把车停在小区的林荫道口,然后沿着池塘边碎石路步行回家。
郑达山需要碰到一些向他或是他要打招呼的人,需要妻子、女儿、女婿日复一日迎接英雄般迎接他归来。
今天刚正式退休,就没有了这样的场面。
外孙们刚放暑假,由妻子带着,在女儿、女婿陪同下逛游乐园去了,晚饭也许要在外面吃,然后去听最近轰动全城的外国某演奏家的萨克斯演奏会。
他虽然事先知道,还是觉得有些不快。
会客厅红木茶几上,刚泡好的龙井茶,还冒着热气。
郑达山靠在沙发上,呷了几口茶,目光转向阳台。
盆栽植物高大葱郁,笼子里鸟的鸣叫声清脆婉转,鱼缸中笨重的大海鱼缓慢游动。
难得有这样清静的下午,屋里只剩下挂钟走动的声音。
心绪复杂的郑达山从不快中抬起眼皮,将客厅的挂钟扫视一遍,确信在客厅呆了近一个小时后,便露出了过分惊讶的表情。
往日里,郑达山除非有极重要的客人,一般在会客厅只待五到十分钟,然后进房休息。
他需要跟人保持一种距离。
怅然中的郑达山实在想不出有什么事可干,决定去散散步。
他有个习惯,绝不在小区的草坪、亭边、树阴下散步,他不想惹不必要的麻烦。
出了小区,就到了河边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