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研究进展
![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a8a99f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f7.png)
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研究进展[摘要]ICU患者病情危重,且随着医疗器械在ICU的广泛应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逐渐升高。
目前关于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的研究逐渐受到临床关注,本文从MDRPI发生的影响因素、预防及护理这几个角度出发,通过综述ICU 患者MDRPI的研究进展,希望能为其临床预防和护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 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综述[Abstrac t] ICU patients are in critical condition, and 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medical devices in ICU, the incidence of 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injurie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At present, research on medical device-related pressure injuries in ICU patients has gradually attracted clinical attention.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prevention and care of MDRPI, and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MDRPI in ICU patients, hoping to provid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he formulation of nursing strategy provides some reference basis.[Key words] ICU;Medical Device;pressure injury;review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y, MDRPI)是指因使用诊断或治疗所用的医疗器械而导致的压力性损伤,其损伤部位的形状多与医疗器械形状接近或一致[1]。
ICU短期内发生多例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ICU短期内发生多例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0cf95512e3f5727a4e96212.png)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1242017 年9月B 第4卷/第26期Sep.B 2017 V ol.4 No.26ICU 短期内发生多例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对策施官秀,李 敬,陈天飞,聂德萍(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贵州 黔西南 562400)【摘要】分析短期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降低ICU 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原因分析;对策【中图分类号】R7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7.26.124.02压力性损伤是2016年NPUAP(美国国家压疮专家组、国家压疮咨询委员会)对压疮的新定义,是指位于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部损伤。
可表现为完整皮肤或开放性溃疡,可能会伴疼痛感。
损伤是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
在医院里,17%~35%的老年患者在住院期间患上压疮。
其中,一半见于老年病科患者,另一半见于ICU 病房以及术后患者[1]。
压力性损伤为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防护是护理的重要工作,发生压力性损伤不但会加重患者的原发病,增加医疗费,而且会使患者病死率上升4倍以上[2],有效管理压力性损伤是每个护理从业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
在ICU ,由于患者病情重,病情复杂且发展迅速,患者生活能力不能自理,发生压力性损伤几率高,大多数以Ⅰ-Ⅱ期多见,Ⅲ-Ⅳ期并不多见。
2016年第三季度,ICU 短期内发生多例压力性损伤,护理部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2016年7月~9月,ICU 发生压力性损伤7例,其中7月份4例,Ⅱ期1例,Ⅲ期3例,部位:足部1例,骶尾部3例(其中骶尾部合并枕部1例);8月份2例,Ⅰ期1例,深部组织损伤1例,部位分别为:骶尾部、双臀部;9月份1例,为失禁性皮炎,部位:双臀、会阴及肛周。
留置针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留置针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72bfa80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2.png)
留置针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1、定义: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指为了诊断和治疗而有计划地使用医疗器械,由于体外医疗器械产生压力而造成患者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包括黏膜)的局部损伤,该损伤通常完全符合器械的式样或形状。
2、原因分析: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是由于器械或用于固定器械的固定物对皮肤产生的持续压力而造成的。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士往往更重视留置针置管及其维护,而忽视了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且透明敷料相对较薄,不利于减轻垂直压力和吸收渗液。
3、预防及处理:留置针接触局部使用非粘性敷料来缓解并进行压力重分布,能够消除局部压力,保护皮肤,因此推荐采用非粘性敷料进行皮肤保护,以有效避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泡沫敷料作为一种非粘性的多孔性敷料,透气性好,能够保证气体交换,且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成分,具有强大的吸湿功能,以保持受压部位的洁净。
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进展
![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c16b23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06.png)
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研究进展一、概述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Pressure Ulcer,PU)是指由于长时间的体位不变和压迫,导致皮肤和软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最终发生的一种难以治愈的皮肤损伤。
PU 是 ICU 患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命质量。
随着ICU 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对患者生命救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 ICU 患者 PU 的发生已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 ICU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了深入研究。
影响 PU 发生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病情严重程度、机械通气时间、镇静药物使用、护理措施等。
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预防对策,如合理的体位改变、皮肤保护、减轻压力、营养支持等。
同时还有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在 PU 的预防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如使用生物反馈技术、局部负压引流等。
本文将对 ICU 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降低ICU 患者 PU 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XXX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定义和流行病学背景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长时间持续的机械性压力作用,导致皮肤和软组织的缺血、坏死和瘢痕形成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ICU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而这些患者往往需要接受多种ICU医疗器械的治疗。
然而这些医疗器械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对患者的皮肤和软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损伤。
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200万至400万人因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而死亡或致残。
2. 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PPSD)的预防和管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PPSD的诊断和评估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
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怎么回事精选全文完整版
![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怎么回事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2e15e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9.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ICU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怎么回事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用于诊断、治疗医疗器械从而导致的损伤,目前在ICU病房中,约有30%左右的皮肤压力性损伤由器械造成。
和传统的机械损伤不同,一般发生在头颈部、面部等。
国内部分学者进行研究中,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占据医院总体损伤的一大部分,那么,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到底是怎么回事呢?1.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的特点医疗器械的相关性压力损伤主要出现在和医疗机械基础的皮肤上,相比较传统的部位也有一定的区别。
通过相关调查统计表明,头面部、枕部均为常见损伤部位。
骶尾部作为传统压力性损伤的常见部位,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医疗器械不同损伤程度也有不同。
使用颈托容易出现枕后压力性损伤,除此之外使用无创呼吸机也容易出现鼻梁处的压力性损伤。
国外对于ICU病房中通过对医疗器械设备压力损伤进行调查发现,颈托固定、无创通气均为影响因素。
在被证实的研究中表明,损伤发生部位以及损伤的严重程度、器械种类均有一定关系。
2.医疗器械压力损伤的发生机制从当前研究来说,医疗器械损伤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成果,主要来源于器械本身。
传统压力损伤被认为是,在持续外力作用下从而造成的缺血,从而出现损伤。
除此之外,国内外部分学者进行研究,组织存在缺血缺氧,并导致微小血管出现充血、淤血,并出现压力性损伤。
2.1患者因素尽管医疗器械的压力性损伤被认为是医疗器械使用不良造成的,然而在评估过程中,管理方面尚未形成规范,因此压力性条件均会被忽略。
ICU患者绝大部分时间需要使用医疗器械维持生命体征,并做好及时的救治。
因此如果存在水肿、缺氧的同时,不能及时进行调整。
在使用机械后,压力性损伤程度提升,这表明,皮肤机械性损伤和医疗器械具有一定联系。
2.2器械因素医疗器械的特点对于各方面的压力影响较大,例如器械的材质、设计等方面。
如果器械的弹性以及活动性在不满足需求的情况下,将会出现组织压力增加。
在和皮肤具有直接接触的同时,将会出现不同的损伤。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c137a9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b.png)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重症监护室是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而在重症监护室中,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这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使用,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对于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进行深入的了解,对于预防和治疗这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在重症监护室中,患者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医疗器械,比如气管插管、导尿管、静脉置管等。
而由于长期卧床和使用这些医疗器械,患者易发生压力性损伤。
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器械对皮肤和组织施加的持续性压力导致的损伤,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皮肤和组织坏死。
二、临床研究现状1. 高风险因素的研究针对重症监护室患者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高风险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长时间卧床、年龄、体重、炎症反应等因素都与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密切相关。
还有研究表明,使用一些特殊的医疗器械,比如人工气道和中心静脉置管,也会增加患者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2. 预防措施的研究针对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措施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研究表明,定期翻身、皮肤护理、使用低摩擦力的垫子、合理使用医疗器械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一些新型的医疗器械设计也被提出,以减少对患者皮肤和组织的压力。
3. 治疗方法的研究针对已经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患者,也进行了许多治疗方法的研究。
尤其是在创面护理和修复方面,不断有新的方法和技术被引入,比如激光治疗、负压吸引疗法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创面的愈合。
三、临床研究的意义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存和康复具有严重的影响。
开展相关的临床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种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和高风险因素,以便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
可以促进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的引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17636e27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d.png)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重症监护室(ICU)是医院内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因为它有助于救治需要极致医疗护理的患者。
然而,ICU监护中却有一类现象被称为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PRU)。
PRU是一种在使用各种医疗设备时,由于设备压迫或摩擦导致的组织损伤,通常在肌肤和软组织中发现。
尽管这种情况在ICU中很常见,但确切的发生率尚未确定。
PRU的临床研究已经开展了许多年。
过去的研究大多关注于皮肤疮疤的预防和治疗。
这些研究普遍认为,从改变姿势,使用保护性垫子,定期清洁皮肤以及对受影响人员进行上皮组织修复来防止PRU的发生非常有效。
但是,现代ICU里众多机械装置的使用,发生PRU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些装置包括呼吸机和人工心脏等。
近期研究表明,呼吸机的气压过高是引起PRU的原因之一。
许多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呼吸机所造成的持续性压力很可能导致肌肤或骨骼等患处出现坏死或其他损伤。
已经开发出新的呼吸机装置,在气路中增加减压阀,从而能够减少呼吸机对受影响部位的压力。
除了呼吸机,使用人工心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PRU。
一些研究表明,由于人工心脏缺乏正常心脏所具备的自调控能力,使得机械运作时对受影响部位的压力非常高。
目前,为了防止PRU的发生和治疗已经有了很多有效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通过机械装置去除压力,定期转换患者的姿势,翻动或移动患者以避免压力,以及使用保护手段,例如垫子或肘垫等。
在临床研究中,目前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降低ICU中PRU的发生率,以及寻找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研究表明,控制呼吸机气压和通过机械装置降低受压部位的压力以及定期更换患者的姿势可以有效地防止PRU的发生。
此外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研发新的技术和方法,以便更好地治疗和防止PRU的发生。
总之,在临床实践中,PRU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它会给患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影响。
由于各种不同的机械装置的使用,PRU的发生率正在增加。
因此,临床医生需要密切关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结果,以更好地治疗和预防PRU的发生。
应用强化护理策略预防ICU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损伤的效果分析
![应用强化护理策略预防ICU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损伤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f71f08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2.png)
现代护理 Xiandaihuli 《中外医学研究》第19卷 第1期(总第477期)2021年1月- 112 -①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1457应用强化护理策略预防ICU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损伤的效果分析邱玉梅①【摘要】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策略在预防ICU 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ICU 收治的180例留置人工气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强化护理策略。
比较两组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损伤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损伤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1±1.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6±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强化护理策略的应用有助于降低ICU 患者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损伤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提高临床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强化护理策略 ICU 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损伤 预防效果 doi:10.14033/ki.cfmr.2021.01.04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21)01-0112-03 Effect of Intensive Nursing Strategy in Preventing ICU Artificial Airway Related Pressure Injury/QIU Yumei.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1, 19(1): 112-11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nsive nursing strategy in preventing ICU artificial airway related pressure injury. Method: From June 2019 to May 2020, 180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artificial airway admitted in ICU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with 9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intensive nursing strategy. The incidence of artificial airway related pressure injur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incidence of artificial airway related pressure injur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11%,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7.78%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1±1.6) point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7.6±2.3) point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nsive nursing strategy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rtificial airway related pressure injury in ICU patients and improve nursing satisfaction,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e clinical prognosis,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 Intensive nursing strategy ICU Artificial airway related pressure injury Prevention effect First-author ’s address: Guangzhou First People ’s Hospital, Guangzhou 511457, China 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损伤指的是因为诊治器械或留置的管道等所致的压力性损伤(PI)。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073bd3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cc.png)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重症监护室是救治重症患者的关键场所,而在重症监护室里,器械相关的压力性损伤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监护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
针对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本文将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现状概述在重症监护室,患者需要长期依赖各种器械设备来维持生命,包括呼吸机、插管、导管等。
这些器械在维护患者生命的也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风险,比如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是指在组织受到持续性外部压力的作用下,导致组织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出现组织坏死和损伤的情况。
在重症监护室,患者持续性的卧床、器械设备的使用、临床操作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相关研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相关器械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1. 呼吸机相关压力性损伤呼吸机是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一种器械设备,它可以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支持,但长时间的呼吸机使用也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伤害。
研究表明,呼吸机的持续高压通气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气压性损伤,特别是在重度ARDS患者的通气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此类损伤。
临床上需要定期监测呼吸机参数,及时调整通气参数,以降低气压对肺组织的损伤。
插管是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治疗手段,但长期插管使用可能导致口咽部组织的压力性损伤。
研究发现,口咽部组织的压力性损伤可能导致出血、黏膜破裂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
在插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插管管路的设置和维护,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压力性损伤。
重症监护室中常见的导管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动脉导管等,它们虽然在治疗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血管通路,但导管相关压力性损伤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研究表明,导管的长期留置可能导致周围组织压力性损伤和感染,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
临床上需要定期对导管进行评估和更换,及时发现和处理导管相关的压力性损伤。
三、临床实践中的对策针对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临床医生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减少患者的风险,包括:1. 加强宣教,增强患者和家属的意识。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干预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fd96aa7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45.png)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干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干预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是指在医疗过程中,由于长时间使用医疗器械或其他医疗设备,导致患者皮肤和软组织受到的压力损伤。
这种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便,也给医疗工作带来额外的挑战。
因此,对于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干预非常重要。
导致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主要原因包括:1、不当使用医疗器械,如使用时间过长、使用位置不适当等。
2、维护不当,如未及时清洁、消毒或维修医疗器械。
3、患者自身因素,如皮肤敏感、血流不畅、营养不良等。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症状和表现包括:1、皮肤红肿、灼热、疼痛等。
2、皮肤破溃、溃疡、坏死等。
3、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常用诊断方法包括:1、观察患者皮肤和软组织的情况,如颜色、温度、湿度等。
2、超声检查,了解皮肤和软组织的情况。
3、血液检测,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免疫水平。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1、保守治疗:通过改变医疗器械的使用方式、调整使用时间、改善患者自身情况等措施,缓解压力性损伤的症状。
2、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压力性损伤,需要通过手术修复受损的组织。
在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方面,以下措施值得推荐: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规范操作流程,确保医疗器械的使用和维护符合标准和规范。
3、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确保其性能良好。
4、为患者提供舒适的体位和合适的医疗器械,减少皮肤和软组织受到的压力。
5、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医疗器械,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干预非常重要。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规范操作流程、定期检查医疗器械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对于已经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缓解其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二)
![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二)](https://img.taocdn.com/s3/m/9938cb51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d.png)
引言概述: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PUI)是指医疗器械施加的持续压力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损伤。
它是一种常见但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在医疗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的病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内容。
正文内容:一、病因分析1.1异常压力分布: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压力分布不均匀是PUI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当的器械使用、不合理的压力点位选择,以及长时间的持续压力都可能导致皮肤和组织的损伤。
1.2组织缺血缺氧:压力过大或过久会压迫毛细血管,限制血液的正常供给,导致皮肤和组织的缺血缺氧。
缺氧会引起细胞功能异常,进一步引发组织损伤和坏死。
1.3湿度和摩擦力:湿度和摩擦力对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具有重要影响。
湿度过高会使皮肤易受摩擦和剪切力的损伤,而摩擦力增大会进一步导致PUI的发生。
二、临床表现2.1皮肤破溃:PUI常以皮肤破溃和溃疡为主要表现。
皮肤破溃的常见部位包括头部、背部、臀部和下肢等。
溃疡的程度可分为四级,从轻度红斑到皮肤坏死。
2.2疼痛和不适:受损组织的压迫和缺血缺氧会引起剧痛和不适感。
疼痛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病情,降低生活质量,并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2.3感染:PUI患者易于感染,因为损伤的皮肤和组织为细菌提供了进入体内的途径。
感染可能加重损伤,延长治疗时间,并增加治疗的难度。
三、预防措施3.1定期改变体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容易导致PUI的发生。
通过定期改变体位,可以减轻局部压力,增加血液循环,降低PUI的风险。
3.2合理选择器械:选择适合患者病情和需求的医疗器械是预防PUI的一项重要措施。
选择器械时应考虑其压力分布、材质和适应性等因素,减少对皮肤和组织的损伤。
3.3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和湿润对预防PUI至关重要。
合理使用护肤品、避免摩擦和剪切力,以及定期进行皮肤评估和护理是预防PUI的关键。
四、治疗方法4.1休息和体位改变:一旦发现PUI,患者应立即休息并改变体位。
这有助于减轻局部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损伤的修复。
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8b9db903c1ec5da51e2707f.png)
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分析ICU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院ICU收治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结果:150例患者中医医疗器械相关的压疮12例(8.0%),其中与矫形固定装置压迫相关的压疮4例(33.3%),与机械通气装置压迫相关的压疮8例(66.7%),气管插管机固定带、面罩及系带、矫正器和丁字鞋是导致压疮排名前3位的医疗器械;根据压疮护理指南的相关要求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12例压疮患者中愈合10例(83.3%),平均愈合时间为(6.34±1.62)d,死亡1例(8.3%),1例要求出院。
结论:机械通气装置、矫形固定装置是造成ICU患者压疮的主要原因,减轻压迫并做好局部保护措施是预防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医疗器械;ICU;原因;对策;压疮ICU是临床中压疮高发的科室之一,据相关资料统计,ICU压疮发生率高达11.8%左右,对其原因进行分析,除与患者危重病情及联合使用多种治疗药物有关之外,呼吸机、气管切开导管、吸氧面罩等各种医疗器械的频繁使用也会导致机械使用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压疮。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疮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对疾病转归也具有较大的影响[1]。
本文选取我院ICU收治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作如下汇报: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我院ICU收治的15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0例,女70例,患者年龄18-54岁,平均年龄(30.6±4.5)岁;住院时间5-56d,平均住院时间(10.5±2.5)d。
全部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护士对本组患者进行现场检查,按照国外压疮专家咨询小组制定的压疮定义对患者压疮情况进行判断,通过查找相关记录对患者压疮情况进行记录,分析压疮发生的原因,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
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
![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f7406dbc281e53a5802ffe9.png)
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分析摘要】目的:分析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患者应用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ICU患者,患者共计50例,选择时间:2016年3月到2016年12月,借助Brm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并予以设计预警管理项目,针对患者的风险因素实施预警管理护理对策。
分析护理前后的ICU患者出现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
结果:实施预警管理护理之后的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实施之前(30.00%),P<0.05,差异显著。
结论:对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预警管理护理对策具有护理实施合理性和科学性,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关键词】ICU;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护理措施;效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1-0300-02压力性损伤是指在皮肤表面或潜在的皮下软组织下发生的局限性损伤情况,通常发生在骨突处或与医疗或其他医疗器械有关的损伤,该损伤主要表现为表皮完整同时伴随疼痛感是压力性损伤的主要特征,长期的压力、压力联合剪切力之下会发生压力性损伤[1];近年来随着医疗器械的不断推进和广泛应用,ICU患者发生医疗器械压疮现象更为频繁。
ICU患者发生医疗器械压疮会大大增加患者的临床病症痛苦,同时也加大的其他并发症风险发生概率。
1.资料、方法1.1 资料选择ICU患者,患者共计50例,选择时间:2016年3月到2016年12月。
50例ICU患者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0~60岁,平均(50.22±5.22)岁。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年龄在40岁之上;②患者均应用了1种以上的医疗器械进行治疗;③经Braden评分测得分数在12分之下。
排除标准:患者的ICU入住时间在24h之下。
所有研究患者均明白此次研究内容、过程,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借助Brm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患者的压疮危险因素并予以设计预警管理项目,针对患者的风险因素实施预警管理护理对策。
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现况调查及原因分析
![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现况调查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23a5805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3.png)
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现况调查及原因分析李紫芬;欧玉兰;李雪峰;陈茜;王潘【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22(38)S02【摘要】目的调查ICU患者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DRPI)的现况并分析主要原因。
方法对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符合纳排标准的ICU患者进行追踪调查,由压力性损伤护理小组成员每日对ICU患者进行调查,以了解患者发生MDRPI的情况和相关原因。
结果共调查186例ICU患者,其中,发生MDRPI的患者有21例,发生率为11.29%。
造成皮肤损伤前3位的医疗器械是气管切开/插管及固定带、鼻胃/肠管、面罩及系带;MDRPI发生部位顺序为:头颈部(21例次)>四肢(3例次)>躯干(2例次)。
结论本次调查中ICU患者MDRPI的发生率为11.29%,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原因与患者、医疗器材、护理因素均相关。
临床护士在护理ICU患者时应考虑这些相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MDRPI的发生率。
【总页数】3页(P51-53)【作者】李紫芬;欧玉兰;李雪峰;陈茜;王潘【作者单位】南华大学护理学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相关文献】1.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2.ICU专科护士小组在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中的防控效果3.ICU护士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4.集束化护理对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5.ICU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CU 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探讨
![ICU 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38c880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2e.png)
索与创新ICU重症患者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预防探讨孟凡鹤由晓艺李玲玲杨鸿波*(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诊断或者治疗目的使用医疗器械而造成的皮肤局部的损害。
ICU患者由于病情严重,呼吸、意识、循环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害,需要长时间使用医疗器械且使用很频繁,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发生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概率。
本文通过阅读文献系统地综述了医疗器械性压力损伤的定义、流行病学概况、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为ICU临床护士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使ICU护理人员更好地了解MDRPI,提高对MDRPI的护理认知,以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ICU患者MDRPI防护探讨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21)10(a)-0184-03Discussion on Prevention of 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Injury in ICU PatientsMENG Fanhe YOU Xiaoyi LI Lingling YANG Hongbo*(Jiamusi University,Jiamusi,Heilongjiang Province,154007China)Abstract: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y refers to local skin damage caused by the use of a medical device for diagnostic or therapeutic purposes.ICU patients need to use medical devices for a long time and frequently due to their serious condition and varying degrees of damage to breathing,consciousness and circulation,which greatly 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y.By reading the literature,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the definition,epidemiology,relevant factors and protective measures of medical device induced pressure injury in this paper,so as to provide effective clinical basis for ICU clinical nurses,make ICU nurses better understand MDRPI and improve their nursing cognition of MDRPI,so as to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reduce patients'pain.Key Words:ICU patients;MDRPI;Protect;Discuss目前,随着现代医疗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器械设备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广泛应用,但是关于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的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医护人员的关注。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eaac1b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3c.png)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重症监护室(ICU)是治疗重症患者的关键场所,ICU患者容易出现压力性损伤(PI)的问题。
压力性损伤是指组织长时间受到持续性压迫和剪切力导致的损伤,是ICU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该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增加了医疗成本和医疗负担。
对于ICU患者的压力性损伤进行临床研究,以了解器械在其中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压力性损伤是ICU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不同的器械在压力性损伤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ICU患者常因长期卧床、营养不良、疾病本身和依赖器械等因素导致皮肤易受损害,而器械则是直接作用在患者身体上的工具。
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与器械有一定的关联。
目前,临床上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压力性损伤的研究,其中也包括了与器械相关的研究。
关于压力性损伤与呼吸机相关的研究。
呼吸机是ICU中常用的重要器械之一,它能够为呼吸功能不能自行维持的患者提供辅助呼吸,但使用时间长了也容易引发压力性损伤。
一些研究表明,呼吸机的压力设置不当或者使用时间过长,会增加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对于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该加强监测和调整呼吸机参数,以降低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与导管相关的压力性损伤的研究。
在ICU中,患者通常需要插管或者导管辅助治疗,这些器械长时间放置在患者身体内,容易对患者造成损伤。
一些研究表明,导管的固定位置和使用时间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因而,对于插管和导管的使用,需要注意定期更换和调整位置,以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关于床垫和床位器械对于压力性损伤的研究。
床垫和床位器械对于患者的体压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床垫和床位器械会对患者的皮肤造成不同的压力分布,进而影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一些研究表明,适当选择和使用床垫和床位器械对于预防压力性损伤是十分重要的。
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床垫和床位器械,以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关于对ICU患者进行早期康复和转移的研究。
早期康复和转移是减少ICU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重要环节,但也需要借助一些器械。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5498ff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4.png)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重症监护室作为现代医学中重要的治疗环境,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医疗服务与生命支持,现场设备及监护人员的配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急性病重状态下,患者易出现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机械通气、血流动力支持及其他重症监护室设备和治疗手段也会导致生理与病理变化,尤其容易出现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是长期卧床或固定位置后局部血管受压引起的组织损伤,易导致皮肤坏死、局部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
而重症监护室患者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器械来支持生命和治疗病情,比如气管切开管、中心静脉导管、导尿管等,这些器械会给特定部位带来压力,导致部位组织受损。
因此,压力性损伤在重症监护室中成为常见并发症之一。
目前国内外研究表明,机械通气、血流动力支持和其他治疗手段都会增加重症监护室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其中,机械通气时间越长、呼吸机潮气量过大、呼吸机胸肌压力和气道压力过高,是导致气管、口腔、鼻咽部和气管切开处等部位出现压力性损伤的重要因素。
而血流动力支持也会导致床位相关压力性损伤,比如中心静脉置管会导致颈部、锁骨上、腋窝和鼠蹊等部位出现潮红、水肿和溃疡等症状。
解决重症监护室中的压力性损伤问题,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管理。
对患者进行定期体位转换、减少体位反复搬移、同时控制机械通气和血流动力支持指标的范围以及减少药物的使用等措施都有助于减少出现压力性损伤的风险。
此外,对于高危患者,还需配合使用压力性损伤预警工作,在发现局部受损时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总之,重症监护室具有独特的治疗环境和治疗手段,而器械相关的压力性损伤也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预防和管理压力性损伤在重症患者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2397e4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6.png)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症监护室是重症医学领域的重要环节,是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
监护室器械的应用是治疗和监测病情的关键步骤。
长时间的使用和不当的操作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情况。
压力性损伤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治疗负担,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医疗费用。
目前,关于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还相对不足。
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其发生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该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总结,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指导,降低患者出现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现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通过分析患者情况、监护室器械应用情况、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以及临床研究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准确和有效的指导。
通过对压力性损伤在重症监护室中的重要性进行评估,进一步探讨未来研究的方向,为预防和处理压力性损伤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认识,减少患者发生此类并发症的风险,提高重症监护室的护理质量和病患生存率。
1.3 研究意义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是当前重症医学领域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开展相关研究对于提高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提高医疗安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科学的预防和处理措施,降低患者患病和死亡率,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医疗成本。
研究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也有助于推动重症医学领域的发展。
通过对该领域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积累更多的临床数据和经验,为未来医学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2e2d7cd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f1.png)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现状重症监护室(ICU)是治疗重症患者的关键场所,但ICU患者常常长时间依赖机械通气,导致了与机械通气相关的肺损伤和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是指器械对组织施加的过高压力导致的组织损伤,严重损伤可引发肺破裂、气胸等并发症,并且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和住院时间。
压力性损伤与机械通气参数的关系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机械通气参数包括呼气末正压(PEEP)、潮气量等。
研究发现,高水平的PEEP和过大的潮气量都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相关联。
调整适当的机械通气参数对于预防和减少压力性损伤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还探讨了压力性损伤与肺部病理改变的关系。
研究发现,重症患者的肺组织常常存在病理改变,包括肺水肿、肺纤维化等。
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械通气时,超过正常肺组织可承受的压力范围,会加重肺部病理改变,导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针对患者的肺部病理改变,调整机械通气参数也是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
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也是研究的热点。
研究发现,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等因素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有关。
患者的疾病状况、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个体化的策略。
压力性损伤的预测和预防也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临床上常用的预测指标包括肺静态压力容积曲线、肺复张试验等。
预测的目的是早期发现可能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并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和预防。
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临床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机械通气参数、肺部病理改变、影响因素、预测和预防等方面。
这些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有助于降低重症监护室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提高重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农礼荣① 邓意忠① 黄庆萍① 杨凤玲① 林家辉① 【摘要】 目的:评估分析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原因,为加强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及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对2017年7月-2018年6月ICU 留置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追踪调查,由危重症护理小组每月对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调查,专人查阅相关护理记录,调查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情况和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发生原因共同讨论制定干预措施。
结果:共调查分析了318例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患者19例,发生率为5.97%。
其中留置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16例,占84.21%;发生部位前3位的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是口角、颈部及上颚,按照压力性损伤护理指南给予干预处理后,16例患者压疮愈合,愈合时间6~14 d,平均(7.54±2.36)d,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
结论: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原因为多方面的,医护人员对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认识和干预是重要的防控手段。
提示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应关注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重点在于观察及预防,及时进行干预,减除压迫和进行局部保护。
【关键词】 人工气道; 医疗器械; 压力性损伤; 原因; 对策 The 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 of Pressure Injury Related to Medical Devices in ICU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NONG Lirong,DENG Yizhong,HUANG Qingpi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23):150-154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causes of pressure injury related to medical devices in ICU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strengthening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 of pressure injury related to medical devices in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Method:A follow-up survey was conducted on the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in ICU from July 2017 to June 2018,ICU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were investigated by critical care team every month,and the relevant nursing records were consulted,the occurrence and causes of medical instrument-related stress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causes.Result:A total of 318 ICU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and 19 patients with medical-device-related pressure injury occurred,with an incidence of 5.97%.Sixteen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endotracheal intubation suffered pressure injury related to medical devices, accounting for 84.21%,in the first three former with artificial airway,the pressure injuries associated with medical devices were mouth angle,neck and palate,after intervention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nursing guidelines for pressure injuries,16 patients with pressure ulcers healed, healing time of 6-14 d,with an average (7.54±2.36)d,2 patients died,and 1 patient was discharged from hospital automatically. Conclusion:Artificial airway in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medical devices in the ICU correlation pressure damage for many reasons,medical personnel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tress damage of medical equipment and intervention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prompt ICU patients with artificial airway lien should focus on medical equipment correlation pressure damage,the emphasis is on observation and prevention,timely intervention,minus the oppression and local protection. 【Key words】 Artificial airway; Medical devices; Stress injury; Causes; Solu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Dongguan Houjie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dong Medical University,Dongguan 52396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23.038*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立项项目(B2018086)①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厚街医院 广东 东莞 523960通信作者:黄庆萍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medical device related pressure injury,MDRPI)是指由于使用用于诊断或治疗的医疗器械而导致的压力性损伤(pressure injury,PI),损伤部位形状与医疗器械形状一致[1]。
ICU患者病情危重,使用医疗器械种类、数量繁多,医疗器械的使用对局部组织的持续外力作用(含界面压力和剪切力)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加之患者病情方面的影响存在缺血再灌注损伤等机制,最终导致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2]。
国内有针对ICU单元的调查发现,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占院内压力性损伤的43.5%[3]。
留置人工气道是ICU救治患者的重要手段,临床建立人工气道的方式主要有气管切开插管与经鼻插管、经口插管三种方式,通过建立人工气道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呼吸顺畅,保证其生命安全的同时,也是给予患者呼吸支持与氧疗的主要通道,是临床针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的最常见、有效的一种急救措施[4]。
而ICU患者病情危重,人工气道留置时间较长,易导致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压疮的发生,直接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疾病的转归,甚至引起纠纷。
为评估分析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的原因并提出对策,笔者自2017年7月-2018年6月针对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展开追踪调查和原因分析,以便寻找针对性的预防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在ICU住院并留置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年龄≥14岁;留置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
排除标准:留置人工气道前已存在口鼻腔、咽、喉、颈部等部位皮肤损伤的患者。
共纳入318例 危重症患者,其中男206例,女112例,年龄18~76岁,平均(55.39±18.26)岁。
观察期自患者留置人工气道时至撤除人工气道后24 h(观察撤除人工气道后发生的继发性损伤)止。
本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1.2 方法 由危重症护理小组每日对ICU留置人工气道的危重症患者进行现场检查,包括人工气道的使用情况、局部皮肤受压情况、有无皮肤破损和皮肤的破损程度等。
对皮肤破损者按照美国压疮专家咨询小组更新的压力性损伤定义和分期进行判断和分期,对护理环节质量检查记录、科内交班记录、患者护理记录进行查阅。
科研护理小组对所有患者的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性损伤进行统计,所有成员对该压力性损伤的形成原因进行调查,并以讨论的形式提出防治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期内发生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数量、分期及其部位。
2 结果2.1 一般资料 318例ICU留置人工气道患者中,共发现人工气道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患者19例,发生率为5.97%,其中留置气管插管患者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16例,占84.21%;男11例,女8例,年龄19~70岁,平均(62.59±15.38)岁,住院时间5~27 d,平均(9.59±4.17)d,6例为内科ICU,13例为外科ICU。
2.2 留置人工气道患者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部位及分期情况 压力性损伤分期以Ⅱ期和Ⅲ期为主,发生部位最多的是口角,最多见的分期是Ⅲ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