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
任丘市四中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新人教版2
![任丘市四中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案 新人教版2](https://img.taocdn.com/s3/m/01206fe1a216147916112814.png)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演示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说明:胸廓扩大和缩小导致吸气和呼气。
提问:为什么胸廓扩大就能吸进气体呢?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注射器的推拉”,知道气体会从气压高的地方向气压低的方向流动,直到平衡为止。
过渡:过渡:进入肺内的气体与血液之间是怎样进行交换的呢?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展示图片:小朋友在书房闻到厨房的香味。
利用生活经验给学生讲解气体扩散原理让学生阅读教材第45页“想一想,议一议”并说出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说出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师生共同总结。
观察呼吸时膈肌的运动,并归纳运动规律。
讨论:小气球代表什么?(肺)橡皮膜代表什么?(膈肌)气球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感受归纳:气体容积减小时,压力增大,气体容积增大时,压力减小学生讨论后归纳肋间肌,膈肌的运动规律并分析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的差别,思考气体成分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借助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理解知识。
锻炼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空气进入肺内发生了气体交换。
第1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一、教材和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一章《生命的世界》中的第一节《形形色色的生物》主要从了解的角度认识生物学,本节内容可分为三个内容:第一,认识生物圈;第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第三,认识生物的特征。
主要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走入充满魅力的生命世界,领略生命的连续性、多样性、同一性的魅力,区别"生机勃勃"的生命与"死气沉沉"的非生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并使之以积极的态度去感受生命世界的无穷魅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物知识,认识和熟悉一些生物,其中有些学生还饲养过小动物、养过花草、参观过动植物园等。
学生虽然知道生物多种多样,但对生物多样性理论还较为陌生,有待系统的理论学习。
另外,一些学生通过阅读书籍、看电视等途径已经能够初步判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但对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就很难表达清楚,有待进一步总结生物的特征。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42768b7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4.png)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6-
6.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量 多 。 (2)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 毛细血管 。 (3)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 一 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7.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 血液循环 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 细胞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氧气 含量减少,
A.曲线ac段表示吸气过程 B.曲线ce段表示吸气过程 C.曲线bc、cd段表示吸气过程 D.曲线ab、de段表示吸气过程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0-
4.[赤峰中考]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 化,下列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D )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8-
2.下列关于人体气体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吸气时,胸廓缩小,外界空气进入肺 B.呼气时,胸廓扩大,肺内气体排出体外 C.肺泡内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D.肺泡内的二氧化碳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9-
3.如图是肺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17-
1.体检时连续三次测得小明的肺活量值分别是2700毫升、 2600毫升、2800毫升,则小明的肺活量是( A ) A.2800毫升 B.2600毫升 C.2700毫升 D.8100毫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与答案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69d0a5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0.png)
4.(2021·贺州)“生命不息,呼吸不止”,人的呼吸实质 上包含如下几个连续的过程: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②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气体随血液流动,④血液 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⑤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①过程通过呼吸运动实现
B.②和④过程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9.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 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 D )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10.下图表示血液流经某结构后某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 推测该结构为 ( A )
A.肺
B.组织细胞
C.肝脏
D.肾脏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3.(2021·邵阳)如右图,甲表示气管a、胸腔b、肺c三者 的组合示意图;乙表示胸腔底部膈肌所处的①、②两种状 态。当图乙中的膈肌从②状态向①状态转化时,图甲a、b、 c三部位的气压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C )
A.b<c<a B.a<b<c
C.a<c<b D.c<a<b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呼吸运 动
肋间外肌、 膈肌
胸廓前后径、 左右径
肺
肺容积
肺内气压
气流方向
吸气
收缩 增大
被动扩 张
增大
变小(低于外 外界→肺
界)
内
呼气
舒张 缩小
弹性回 缩
缩小
增大(高于外 肺内→外
界)
界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三章
初一生物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试题
![初一生物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08dcd094693daef5ff73d24.png)
初一生物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试题1.右图为模拟膈肌的运动实验(1)图甲表示代表___________状态,此时膈肌收缩膈顶部___________(下降,回升)。
(2)呼气时,肺内的气体的压力(大于、等于、小于)外界气体的压力。
【答案】(1)呼气回升(2)大于【解析】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甲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
故答案为:(1)呼气回升(2)大于【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呼吸运动。
2.下列肺的结构特点中,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无关的是A.肺位于胸腔内B.肺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C.肺泡数目多,面积大D.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答案】A【解析】肺位于胸腔内,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无关,故A符合题意;肺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气体容易通过,故B不符合题意;肺泡数目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故C不符合题意;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胚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故D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3.人吸气时胸廓扩大是由于吸气引起的。
()【答案】错【解析】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人吸气时胸廓扩大是由于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的.故答案为:×【考点】呼吸运动.4.呼吸过程都是在呼吸系统中完成的。
( )【答案】错【解析】肺的通气是指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分别是指肺泡与血液、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如图所示:氧气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在气体的运输过程中没有发生气体交换,因此呼吸过程都是在呼吸系统中完成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考点】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5.下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演示吸气,膈肌收缩B.乙图演示吸气,膈肌舒张C.甲图演示呼气,膈肌舒张D.乙图演示呼气,膈肌收缩【答案】C【解析】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直径变大,胸廓容积变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下降,当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即完成吸气;膈肌舒张时,膈顶部回升,胸上下直径变小,胸廓容积变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变大,当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时,肺内气体排出体外,即完成呼气,选项C符合题意。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4.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4.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b6a969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9.png)
胸骨 肋骨
胸廓是由肋骨、胸骨、 脊柱和肋间肌构成的
肋间肌
脊柱
胸廓(前面观)
(2)呼吸运动
亲自体 验
① 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 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
深吸气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深呼气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② 胸廓的变化和什么结构有关呢?
“肋间外肌”收缩时, “胸廓”的前后径增大; “肋间外肌”舒张时, “胸廓”的前后径缩小。
误的是( B )
A.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B.①表示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C.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D.②模拟肺
7.人体每时每刻都必须从空气中获得氧气,并把体内的二氧 化碳排到空气中。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变 化曲线,右图是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 问题。
(1)左图中表示吸气过程的曲线 bc 段。 (2)右图中1代表的物质是__二__氧__化__碳______, 血液从毛细血管的B端流到C端后, 其成分的变化是___氧__气_ 含量增加。
肺的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 肺的容积缩小—→肺 内气体排出
总结
呼吸运动的过程(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肋间肌 收缩 胸腔
膈肌
扩大
肺扩张
肺内压 缩小
吸气
肋间肌 舒张 胸腔
膈肌
缩小
肺收缩
肺内压 增大
呼气
学以致用
①为了保持呼吸 道通畅,为什么吃饭不能过饱? 吃饱了饭,胃顶着膈肌,胸廓扩张受影响,导致呼吸困 难。 ②小孩为什么不要给 吃花生、坚果等难吞咽的食物? 避免呼吸道受阻,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③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 身材,但是长期下去,导致了体质降落,你能解释为什么 吗?(倡导:女生不要系过紧的腰带!) 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使膈肌的收缩困难,使胸廓扩张 受影响,导致呼吸受到影响,体质降落。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069da7cc7931b764ce1530.png)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 总结能力。
2 .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 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2.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
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分析、归纳能力。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教学难点:1 .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 .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软尺,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拔掉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
学生:复习上节内容,预习新课,完成“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创设情境:教师通过提问上一节内容,自然引出本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有关内容, 这样可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更能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
提问: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那几部分?导入新课2•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能进行怎样的处理作用?转接: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进入 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那么外界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回顾上节内容,思考并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明 确本节学习的重点难点。
的气体是怎样进入肺内的?在肺中发生怎样 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 (板书课题)组织学生感受自己在深吸气和深呼气时胸 廓的变化。
提出问题:在深吸气和深呼气时,你感受到 胸廓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引导:这样的感觉一定准确吗?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了变化,还要进行准 确的测量。
从而引出测量的必要 测量胸 围差师生讨论测胸围差的用具、方法、步骤及 注意事项。
在达成共识后,教师和两个学生 示范操作,再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前让学 生明确以下几点:1.测量时身体取自然站立姿势,双手自然 下垂,不挺胸,不憋气,呼吸要均匀。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市一等奖)
![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市一等奖)](https://img.taocdn.com/s3/m/229e4f3b0c22590103029d92.png)
1、重点:(1)通过学习,认识到由于胸廓的容积变化能引起肺容积的变化,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变化,从而引起人体的呼吸的过程。
(2)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难点:通过模型演示和演示试验,说明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教学准备动画、自制powerpoint课件、自制胸廓横向变化模型、模拟膈肌模型、注射器等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①复习旧课,温故而知新;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①复习上节课内容,回忆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②老师演示自制装置(饮料瓶+内部的吸管和气球):用手捏瓶壁,小气球缩小;松开瓶壁,小气球胀大,这是怎么回事之后让学生也操作感受。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那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呢--引入新课学生观察并操作学生感到疑问,不能作答引课;让学生亲身体验。
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幻灯片展示图片指导学生认识并感受胸廓、胸腔、肺、膈肌、肋间肌、肋骨大体位置,讲解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及呼吸频率学生认知学生认知深呼吸体验组织学生用手按在胸部的两侧,深深地吸气或呼气,感受肋骨的位置变化和胸廓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用手按在胸部两侧肋骨处,深吸气,再深呼气。
小组讨论、交流,将感受到的结论写在笔记本上。
让学生感受真实现象,深刻印象;并引出测量的必要性,可以通过测量胸围差来进行。
探究吸气或呼气时肋骨、胸廓、胸廓前后左右径的变化原因请学生代表试着表述,在学生的质疑和老师的引导补充下得到共识: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的前后左右径增大,胸廓横向扩大;呼气时则相反。
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胸廓横向的变化与肋间肌的状态有关。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探究吸气或呼气时膈肌、膈顶部、胸廓上下径变化的原因请学生代表试着表述,在学生的质疑和老师的引导补充下得到共识: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胸廓纵向扩大;呼气时则相反。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7def1960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4.png)
的曲线是
( D)
12.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气含量。___×___(判断对错)
【关键能力练】
13.(大数据易错题·平均得分率 45.21%)图甲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
曲线图,图乙是膈肌所处的两种状态,图丙是①气管、②肺、③胸腔三者的组合
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C)
20.如图是人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D ) A.在曲线AB段的变化中﹐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B.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由大变小 C.B点是本次呼吸中呼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体全部排出体外 D.C点是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等于外界气压
3.当你过生日“用力”吹灭蜡烛时,膈肌的变化是 ( A )
A.收缩变为舒张
B.舒张变为收缩
C.顶部下降
D.A、C两项都是
4.(2020·日照学业考)有时出现的打嗝现象﹐会令人心烦,深吸气能有效解除打嗝
现象。深吸气时发生的现象是 ( B )
A.胸廓缩小
B.膈肌收缩
C.肺活量下降
D.肋骨间的肌肉舒张
5.下列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合作探 1.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的变化? 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_收__缩__,使肋骨向上向外运动,如图二中,由_位__置__一__逐渐变化为 _位__置__二__,使胸廓的前___后__、__左__右__径增大。 膈肌犹如注射器中的活塞,吸气时,膈肌收缩,如同用力向_下__拉动活塞,使胸廓的 _上__下__径变大。 2.为气体入肺提供根本动力的结构是呼吸肌。
在呼出气体中的 含量/%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78 21 0.03 0.07 0.9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ebdf85d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f.png)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通过呼吸吸进的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被利用的场所是()A.肺B.细胞C.血液D.心脏2.测量胸围差时,要求你尽力深吸气再尽力深呼气。
那么吸气过程中你的肋骨和膈的运动方式是()A.肋骨上升,膈舒张而上升B.肋骨上升,膈收缩而下降C.肋骨下降,膈舒张而上升D.肋骨下降,膈收缩而下降3.右图是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呼吸的部分示意图。
下列有关图示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膈肌呈舒张状态,膈顶部回升B.肋骨间的肌肉呈收缩状态,肋骨下降C.胸廓的容积缩小,肺也随着回缩D.此时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气压4.下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图像。
在AB段中,膈肌的舒缩状态和膈面积的变化分别是()A.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B.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C.膈肌舒张,膈的面积缩小D.膈肌收缩,膈的面积增大5.呼吸时,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的原因是()A.肺泡内有氧气,血液里没有氧气B.肺泡收缩产生的压力C.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产生的压力D.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6.下图表示某人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曲线Ⅰ可能为运动状态B.曲线Ⅱ可能为平静状态C.曲线Ⅰ状态时,呼吸频率较小D.曲线Ⅱ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7.图甲为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图乙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是图甲中的[]。
[]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而且还能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和。
(2)图乙所示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这有利于进行。
(3)图乙中a代表的气体是,血液从毛细血管的[④]端流到[⑤]端后,(气体)含量增加。
(4)图乙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c方向进入肺泡时,图甲中[③]应处于状态。
8.★下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中,序号模拟人体的肺,序号模拟人体的胸廓。
初中生物 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生物 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bfdbc185fbfc77da269b1f7.png)
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肺(1)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分别与左右支气管相通。
(2)结构。
肺是由细支气管的树枝状分支和肺泡组成的。
①肺泡是由最细小的支气管的末端膨大形成的。
②肺泡的数目很多,约有3亿个。
③肺泡壁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肺泡的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毛细血管的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结构特点适于进行气体交换。
【例1】下列叙述中与肺内气体交换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肺泡数目极多B.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C.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均由一层细胞构成2.胸廓变化与肋间肌和膈肌的关系(1)胸廓的组成。
胸廓由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外肌组成,底部由膈封闭。
(2)胸廓变化与肋间外肌之间的关系。
当肋间外肌收缩时,胸骨上提,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胸廓扩大;当肋间外肌舒张时,胸骨下放,肋骨向下向内移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缩小,胸廓缩小。
(3)胸廓变化与膈肌的关系。
当膈肌收缩时,膈顶下降,胸廓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容积增大;当膈肌舒张时,膈顶上升,胸廓上下径减小,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容积变小。
与呼吸有关的肌肉收缩,胸廓扩大;肌肉舒张,胸廓缩小。
【例2】下列关于肋间外肌和膈肌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肋间外肌和膈肌交替舒缩B .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收缩或舒张C .肋间外肌收缩可缩小胸廓容积D .膈肌舒张可扩大胸廓容积3.呼吸运动实现了肺通气呼吸运动是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包括吸气和呼气。
(1)吸气。
人体吸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收缩,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新鲜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2)呼气。
人体呼气时,肋间外肌和膈肌同时舒张,胸廓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肺泡内的部分气体呼出体外。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2f6e2e1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c.png)
排除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需要排出体外以维 持身体正常运转。气体交换过程将二氧化碳从血液中排出到 肺内,然后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通过气体交换过程,二氧化碳得以有效地排出,维持身体内 环境稳态,防止积累过多的二氧化碳导致酸中毒等不良反应 。
他部位携带到肺部。
血液循环
通过血液循环,携带二氧化碳的红 细胞将二氧化碳输送到肺部。
呼吸运动
在肺部,二氧化碳通过呼吸运动排 出体外。
03
呼吸运动与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的触发与控制
呼吸运动的触发
呼吸运动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当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 化碳浓度发生变化时,呼吸中枢会相应地调整呼吸运动的频 率和深度。
肺的功能
肺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 将氧气输送到血液中,并将二氧 化碳从血液中排出。
呼吸系统的其他组成部分
01
02
03
鼻腔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入口, 具有过滤、加湿和调温空 气的功能,还能帮助我们 闻到气味。
喉
喉是连接鼻腔和气管的部 位,具有调节空气流动和 发声的功能。
气管
气管是一条管道,将鼻腔 和肺连接起来,使空气能 够顺利进入肺部。
体液调节
血液中的氧气、二氧化碳、酸碱 平衡等化学成分对呼吸中枢产生 影响,调节呼吸运动的频率和深
度。
呼吸肌调节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状态也会影 响呼吸运动的深度和频率,例如, 当呼吸肌疲劳时,会导致呼吸运
动减弱。
04
气体交换的生理意义
为身体提供氧气
氧气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如细胞呼吸、能量代谢等。气体交换过程将 氧气从空气中吸入肺内,然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满足身体对氧 气的需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说课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说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8691f72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b0.png)
第四部分 说教学过程
第四环节:自我检测
三个梯度
1、自我检测
2、学以致用
3、能力提升
知识再现
第四部分 说教学过程
第五个环节:收获与反思
板书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五部分 教学评价
1、贯穿始终 2、评价方式多样化 3、反馈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用手按住胸部两侧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进一步解释肋骨肋间肌产生的相应变化,认真阅读P45相关内容完成导学案
A 任务
第四部分 说教学过程
子任务C: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纵向的变化用
----学生观看讨论----同桌合作完成导学案相关内容
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纵向的变化
C 任务
多媒体演示呼吸时膈肌的运动动画
产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美化幻灯片
说 教 材
说课内容:
第一部分 说教材
教 学 背 景
1
2
3
教 学 目 标
教 学 重 难 点
第一部分 说教材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是本章中的重点,在本章的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在介绍“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这一内容后,紧接着就安排了“产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这一内容,从人体完成呼吸的角度来看这两节内容是连续的、一环紧扣一环,而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是对前面两节内容的一个延续。《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概述产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教材在编写上虽然以“产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为主题,但实质上解决的是外界气体如何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问题,这个过程需要在肺内产生两次气体交换,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我选的是第一部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教材对这一内容的安排是这样的: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这一内容进行了分步讲授,意在降低难度,同时还安排了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实验,这些都使得抽象的内容更加形象化、具体化。
初一生物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3b162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6c.png)
初一生物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试题答案及解析1.呼吸系统的哪一个结构特点与适于进行肺泡与血液内的气体交换无关()A.肺泡壁很薄B.毛细血管壁很薄C.气管比较长D.肺泡数量多【答案】C【解析】支气管入肺后反复分支,愈分愈细,形成许多树枝状的分支,这些分支的结构与气管相似,但随其管径变小,管壁变薄,软骨环逐渐变小,平滑肌则相对地逐渐增加.分支到细支气管时,管壁的软骨环消失,管壁几乎全部由平滑肌构成,它的收缩和舒张影响着细支气管口径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出肺内的气体量.细支气管再分支到呼吸性细支气管时,其管壁的某些部分向外突出形成肺泡,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故选:C【考点】此题考查了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A.呼吸作用来完成的B.呼吸运动来完成的C.气体扩散来完成的D.渗透原理来完成的【答案】C【解析】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因为肺泡内的氧气含量大于血液(不论动脉血液还是静脉血液),(动、静脉)血液的氧气浓度大于组织内的氧气浓度.所以氧气不需要消耗能量也可以由肺泡到血液再到组织.因为没有消耗能量,就像做菜时菜香的飘散一样属于自由扩散.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则刚好相反,原理相同.因此,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两个过程,它们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而实现的.【考点】气体扩散3.肺泡中的气体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要经过几层细跑( )A.2层B.3层C.4层D.5层【答案】A【解析】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佷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因此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需要经过两层细胞。
【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4.当我们吸入气体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膈肌舒张B.肋骨间肌肉和膈肌均收缩C.肋骨间的肌肉舒张膈肌收缩D.肋骨间肌肉和膈肌均舒张【答案】B【解析】人体吸气时,肋骨间肌肉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容积增大,胸腔扩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过程。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_PPT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_PPT](https://img.taocdn.com/s3/m/f11c54aba417866fb94a8e0a.png)
【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一: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先将双手轻放于两肋处, 进行深呼吸感受肋骨的运 动与胸廓变化的关系;然 后将手轻放于胸骨处进行 深呼吸,感受胸骨的运动 与胸廓变化的关系。
想一想
深吸气时——感觉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深呼气时——感觉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胸廓的扩大和缩小是怎样产生的呢?
膈肌的收缩和舒张
胸廓的上下径 增大
【获奖课 件ppt】 《发生 在肺内 的气体 交换》 _ppt1- 课件分 析下载
胸廓的上下径 缩小
【获奖课 件ppt】 《发生 在肺内 的气体 交换》 _ppt1- 课件分 析下载
胸廓横向地扩张和收缩,是 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 果。
胸腔容积的变化还和膈肌 的活动有关。在吸气时,膈肌 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 上下径增大。呼气时,膈肌舒 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 径缩小。
【获奖课 件ppt】 《发生 在肺内 的气体 交换》 _ppt1- 课件分 析下载
肋骨间的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肋骨间 的肌肉 收缩
肋骨向 上向外 运动
胸廓变大
【获奖课 件ppt】 《发生 在肺内 的气体 交换》 _ppt1- 课件分 析下载
吸气
肋骨间 的肌肉 舒张
肋骨向 下向内 运动
呼气
胸廓变小
【获奖课 件ppt】 《发生 在肺内 的气体 交换》 _ppt1-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 件ppt】 《发生 在肺内 的气体 交换》 _ppt1- 课件分 析下载
【获奖课 件ppt】 《发生 在肺内 的气体 交换》 _ppt1- 课件分 析下载
探究主题二: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从图表数据可以看出,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 的含量减少了,二氧 化碳的含量增加了。 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 的呢?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8cd5dc0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5.png)
肺
内
的
气
肺泡的结构特点
体
交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的原理:气体扩散
换
气体交换的过程
课堂小结
外
O2
肺 部
界 空
呼吸道 肺
的 毛
气
细
CO2
血 管
血液 循环
组 织
O2
的
毛
细
血 管
CO2
组织 细胞
肺与外界的 气体交换
肺泡与血液 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 中的运输
血液与组织细 胞的气体交换
课堂练习
B 1.如图是人体在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的部分示意图。有关图示运动状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胸腔容积增大 缩小
肺内气压下降,小于 外界气压
肺内气压上升, 大于外界气压
你能总结出呼吸运动的原理 吗?
呼吸运动的原理:
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
吸入 压力相应缩小,小于外界气压,于是气体就被
;
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
你能判断哪些属于有氧运动吗?
百米跑
举重
踢毽子
慢跑
骑自行车
太极拳
游泳
做体操
有氧运动的益处
1. 增强肺活量和心脏功能 2. 提高机体抵抗力 3. 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min的准备活动; 2. 有氧运动阶段,要保证“度”和“量”; 3. 运动后35min的放松阶段; 4. 锻炼腰腹部等运动中未得到充分锻炼的部位。
1. 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向上推橡皮膜时气球回缩,放松橡皮膜时,气球胀大 2. 如果气球破损漏气,或者罩口密封不严,结果会怎样? 手向上推橡皮膜,不会引起气球的变化
2020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020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4.3.2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https://img.taocdn.com/s3/m/80ea2a6b192e45361166f512.png)
(3)当人体处于图甲所示的呼吸运动状态时,肋骨间的肌肉处于 舒张 状 态,③内的气压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气压。
知识延伸
1. 人呼吸时,吸入的气体是空气,空气的主要成分 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相对于吸入气 体而言,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 碳含量增多。而事实上,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 含量仍远远多于二氧化碳。
C.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6. (2015 云南)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 呼吸时,吸入的全是氧气,呼出的全是二氧化碳 B. 用口呼吸比用鼻呼吸卫生 C. 吸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
7. (2019 昆明一模)人体呼吸时,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是在下列哪个
的是( B )
2. (2014 云南)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吸气,你会感觉到( A )
A. 肋骨上升,胸廓扩大
B. 肋骨下降,胸廓缩小
C. 肋骨上升,胸廓缩小
D. 肋骨下降,胸廓扩大
4. (2019 曲靖)呼气时,下列结构中气体压力最大的是( D )
A. 鼻
B. 气管
C. 支气管
D. 肺泡
5. (2018 云南)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含量增
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B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D. 氮气
5. [核心素养·珍爱生命](腾冲期末)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平均每
天约有40人因溺水死亡,故雨季防溺水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所学知识
分析,溺水时主要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A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7af0e60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b6.png)
肺泡
氧气 二氧化碳
血液
氧气 二氧化碳
全身 细胞
线粒体 有机物+氧气
细胞的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水+能量
维持细胞生命活动
归纳小结
人体呼吸全过程图解
肺
组
外 界 空 气
O2
呼肺
O2
吸 (肺泡)
CO2 道
CO2
部 毛 细 血
血 液 循 环
织
组
处 O2 织
毛 细
CO2
细 胞
管
血
管
肺与外界的 肺泡与血液 气体在血液 血液与组织细 气体交换 的气体交换 中的运输 胞的气体交换
2.人体主要的呼吸肌是( C)
A.肱二头肌
B.腹部肌群
C.肋间肌和膈肌 D.胸部肌群
当堂反馈
3.人吸入的氧气的最终去向是 A.进入血液 B.参与构建组织细胞 C.用来分解有机物 D.参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
(C)
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二)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 意图,图(三)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2课时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仔细阅读下表中的数据,分析呼出的气体成分发生了什么 变化?含量增加的气体成分是哪里来的,含量减少的气体成 分到哪里去了?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在大气中的含量 吸入气体 (%)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呼吸运动作用下进入了肺,这只是完成外界气体和肺泡内气体 之间交换,它不是呼吸的结束,只是呼吸的第一步,进入肺泡内的气体会 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而血液又会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从而为 组织细胞提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3.通过资料分析等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2.能动手操作本节课实验,并对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通过测定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
4.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观察、总结能力。
●教学难点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3.分析设计对照实验的目的。
●教学方法实验法、综合法、讲解法。
●课前准备软尺、多媒体、模拟实验模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明确学习目的)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是如何进入肺部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学生:(猜测并假设)(1)当肺变大时外界空气就进去了;当肺变小时,肺内气体就排出。
(2)当气体到达肺后,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发表看法,设置悬念)同学们敢于大胆猜测和设想,这种精神很好,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我们这节课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讲授新课]教师:(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观看肺的动画片)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
教师:(让学生自己体会感觉)现在请同学们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会感觉到肋骨如何运动?胸廓如何变化?学生:(让学生看肺的动画:肺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同时仔细体会感觉,研究讨论后得出的结论)当深深地呼气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当深深呼气时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变小。
教师:刚才同学们仅凭感官感觉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不是准确呢?是否与科学事实相符呢?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借助什么工具进行准确的测量呢?学生:(动脑筋,提出实验办法及方案,对自己的感觉充满自信)用软尺测量吸气和呼气时胸围的长度。
如果吸气时长度变大,呼气时长度变小,就说明我们的感觉是对的。
教师:好,同学们想的办法很好。
我们现在就可以通过测量胸围来探究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变化。
现在请同学们参照课文中的实验方案,分组实验。
(提醒学生要注意实验要领)1.测量时身体取自然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憋气,呼吸要均匀。
2.软尺的位置要合适。
3.软尺不要有折转。
4.作好记录数据:尽力深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尽力深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5.测三次记录好数据并设计表格,算出平均值。
学生:〔实验活动:根据实验要求每3~4人一组(男女分开)。
测三次后将胸围差数据记录在各小组设计的表格中,并算出平均值,各小组分别向老师汇报〕教师:(组织学生对胸围差数值进行分析,提出如下问题进行讨论)1.你的胸围差明显吗?同年龄同性别的同学胸围差有差别吗?如果有差别,原因是什么?2.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吗?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还可能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的容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后得出)1.我们的胸围差(不)明显。
同学间的胸围有差异,这与年龄、性别以及是否经常锻炼有关。
2.胸围差并不能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
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隔肌的收缩和舒张也会影响胸廓的容积。
教师:很好。
同学们刚才通过准确测量,认真计算,得出正确的结论和推测。
教师:(播放多媒体,演示肋间肌收缩和舒张,膈肌收缩和舒张。
让学生仔细观察)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讨论: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时肋间肌和膈肌是如何运动的?胸廓容积是如何变化的?学生:(边观察边讨论,互相补充后做答)当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腔容积变大;呼气时正好相反。
教师: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是不是和同学们所描述的那样?是由于吸气后使胸廓扩大,还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学生:(1)是由于吸气后使胸廓扩大。
(2)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教师:请会游泳的同学说说,刚下水时,如果水超过胸部。
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学生:会感到呼吸困难(吃力),胸廓受到水的挤压,胸廓扩张受到影响。
教师: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
为什么?学生:胸廓的扩张受到影响,吸气受到影响,不能正常呼吸,体质下降。
教师:通过以上两例,你能说出胸廓扩张和呼吸的关系吗?学生:胸廓扩张,胸腔容积变大,吸气;胸廓受压,胸腔容积缩小,呼气。
教师:同学们说的是否正确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模拟膈肌的运动)你们从模型中看出两气球代表什么?橡皮膜代表什么?气球在什么情况下涨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学生:两气球代表两叶肺,橡皮膜代表膈肌;当橡皮膜收缩时,气球胀大;当橡皮膜舒张时,气球回缩。
[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一个容器中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气体的总量没有改变,当容器的容积增大时,气体压力就小;容积缩小时,气体压力就大。
胸廓也是这样,当气体压力低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吸入;当气体压力高于外界压力时,空气就被压出。
肺富有弹性,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时,肺便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缩小,于是气体就被吸入。
当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舒张使得胸腔容积缩小时,肺便收缩,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增大,于是气体就被排出。
[巩固知识]教师:现在我们共同回忆一下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原理及过程。
●板书设计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活动与探究课题:测量与计算肺的容积。
材料:圆气球、软尺。
制定计划:得出结论:●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已经了解了人体吸入气体的过程及原理,那么气体到达肺部以后发生什么变化?又是如何到达全身各处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讲授新课]气体扩散的原理:教师: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们在外面就能闻到炒菜的香味,为什么?说明了什么?学生:在外面能闻到炒菜的香味,是菜的香味从厨房里飘到外面的缘故,说明了香味能由近及远地飘,即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
教师:很好。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来实现的。
氧气和二氧化碳总是由多的地方向少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在肺泡和血液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通过气体扩散的原理来进行交换的。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教师:(组织指导学生自学阅读“资料分析”,一方面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分析”的目的和要说明的问题。
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第50页表格中的数据,让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1.甲、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不同说明了什么?2.在实验装置中,为什么要设置甲瓶?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环境中的气体有什么差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学生:(学生认真阅读“资料分析”,分析讨论实验数据,分组思考、讨论、互相补充后作答)1.甲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小,说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乙瓶中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大,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在实验中,甲瓶是这个实验的对照组,起到对比的作用。
3.从数据表中看出:人体吸入的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少,氧气的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多,氧气含量较少。
由此可以推测,在人体内也发生了类似植物呼吸作用一样的过程。
根据对呼吸道和肺的结构的分析,可以推断这一变化发生在肺部。
教师:同学们分析得很好。
为什么会在肺部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学生:可能是肺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适合气体的扩散作用吧。
教师:那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下肺的结构特点吧。
(播放多媒体展示肺泡的结构,让学生仔细观察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合进行气体交换)教师:肺泡的数量很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肺泡这样的特点很适合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教师:(播放多媒体,展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图)现在我们来看一下肺部的气体变化是否是因为气体的扩散作用。
学生:(认真观看“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动画图,经过讨论补充,得出结论)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静脉血中的少,因此静脉血流经肺泡外的毛细血管时,肺泡内的氧便透过肺泡壁、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里;同时静脉血里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扩散到肺泡中,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那么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的氧,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学生: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
教师: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被利用的?(播放多媒体,演示血液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氧和各组织器官进行新陈代谢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相互扩散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分析后作答)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氧最后是在组织器官中的毛细血管被利用的。
[课堂小结]教师:(播放多媒体画面展示这两节课所学的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所有内容。
学生:互评和检查这两节课的学习情况,是否已经达到了学习目标。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以评价和鼓励。
指导学生讨论课后练习,给予点拨、帮助、引导。
[巩固练习]1.测定胸围差时,被测者要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均匀呼吸,还要做到()答案:AA.不挺胸、不屏气B.挺胸、不屏气C.挺胸、屏气D.不挺胸、屏气2.氧气进入人体最终要到达()答案:CA.肺B.血液C.细胞D.心脏3.做人工呼吸进行口对口吹气时,每分钟吹气的次数应是()答案:BA.12~14次B.16~18次C.60~70次D.100次以上4.在学校体检中,强强同学的肺活量三次测试结果分别为:3100毫升、3800毫升、3600毫升。
请问强强的肺活量应是()答案:DA.3100毫升B.3500毫升C.3600毫升D.3800毫升5.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肺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至少通过的细胞层数为()答案:B A.1层B.2层C.3层D.4层6.人在剧烈运动后,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是()答案:B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7.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_____;煤气中毒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_____()答案:A C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8.某夫妇被怀疑害死了一女婴,法医在鉴定时将死婴的肺部剪下一块,投入水中,结果肺块下沉,法医判断婴儿为产前死亡,这对夫妇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