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刮痧惹的祸_从_刮痧_谈中西文化差异
从电影《刮痧》看中外文化的差异
![从电影《刮痧》看中外文化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bdcbf3631126edb6f1a10dd.png)
从电影《刮痧》看中外文化的差异一、引言国产影片刮痧的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
该影影片的主角许大同在美国奋斗八年时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并在年终行业颁奖大会上获得电玩游戏制作大奖。
正当他在为实现美国梦而感到高兴的同时,随后降临的意外事件却使许大同从梦中惊醒,他五岁的儿子丹尼斯因闹肚子发烧,来美国探亲的爷爷因为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以中国民间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而这就成了许大同虐待儿童的证据。
接连不断的灾难噩梦般的降临,使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间变得支离破碎,努力多年以为已经实现了的美国梦被这一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
该片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场误会,是一场司法纠纷,但实际上所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产生的碰撞和冲突。
正是这种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的才导致影片中的冲突碰撞不断,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影片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一)思维模式的差异不同的文化拥有不同的思维模式,而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信仰、情感与态度取向等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习俗、行为准则、伦理道德乃至生活方式。
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讲究逻辑推理,注重理性与实证。
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则强调直觉感悟,多依赖经验与辩证的形象思维。
片中对于刮痧的争论是中西两种思维模式冲突的典型体现。
刮痧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与“阴阳调和”认为人体是气,形,神的统一体,刮痧的主要目的便是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理顺体内的“气”。
而这在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中是讲不通的,西医的诊断更多的是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对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
因此,尽管许大同在法庭上极力为刮痧辩护,但他提到的“七经八脉”、“丹田”、“气”等涉及中医传统文化的术语仍让美国老法官不知所云。
不同的思维模式造就了不同的医学理论,如果硬要用西医的理论来解释中医的刮痧和“气”的概念,必然会带来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碰撞。
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加之长期以来东西方文化缺少交流,刮痧便成了大同在法庭举证的一大难题。
从《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3c0de16b7360b4c2e3f643b.png)
Au us g t201 2
N .(a o 9 o1JnN . ) 3
法律顾问和律师。
2重伦理与重个人 .
地把握世界。它超 脱了概念思维 精确 性要求的限制, 显得异
常活 思维 跃, 速度快、 量大。 求的 流 它追 是整体、 绝对的知 识, 而不 是部分、 有限的 知识。 它不是逻辑的、 分析的和 在分析基 础上的 综合, 是注重定性分析, 而 不注重 定量 分析。 于不注 由 重量 致使 化, 我国 传统文化有 模粉眭 。
为了孝道, 替父背负“ 罪名” 。从此许大同的生活发生了根本
为与美国尊重法律的价值观相违背。
我国 传统文化突出 性善, 孔子提出的“ 就包含了 仁” 各种 美好人性 集合。 更提出 性本善” 的 孟子 “ 对儒学加以补充和 发 展, 注重发扬人的“ 之心”性善论是我国文化中基本的 侧隐 , 人性论。 我国的 传统文 化尤其注重内 人格完善的修身哲 省和 学, 的 “ 仁” 概念一直占 据着我国文化的中心 位置, 强调做人
一
寓的水管, 希望与妻子和孩子重聚; 刮痧作为我国文化的 传 统也被美国 人理解了, 有了 故事 一个大团圆的结局。 本片从 表面上 看似乎 是一场司 法纠纷, 实际上体现出的 是中 美两国
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1 人治与法治 .
西方文 化则主 性恶, 认为人是自 利的。 圣经》 私自 《 上说, 上帝创造了人类的 始祖亚当与夏娃, 让他们在伊甸园中生 活, 他们 并给 制定了 戒律。 他违背了 戒律, 偷吃了 禁果, 犯了 罪, 上帝将他们驱逐出 伊甸园。 于 由 他们犯了 他们的 罪, 子子 孙孙生下来就有罪( 即原罪 )人生下来就要赎罪, , 这就是基 督教的 性恶论。 黑格尔认为主张性恶比 主张性善要好得多, 肯定了性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西方法学家往往基于人J I 生 恶来建立法治理论, 他们认为人生来就是利己的, 排他的, 于 是人与人之间就要发生冲突和纠纷, 需要制定一系列的法律 规范来解决人们之间的矛盾纠 维护社会的 纷, 稳定。正义是 人们实 施的 正当 行为和以 正当 方式行事, 因而与法一致。 西
电影《刮痧》折射的中西文化冲突和差异
![电影《刮痧》折射的中西文化冲突和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f1757b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2.png)
电影《刮痧》折射的中西文化冲突和差异近年来,电影《刮痧》在国内外获得了巨大的反馈和关注。
这部电影不仅通过故事情节展示了中国传统疗法刮痧的奇妙效果,更深入探讨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差异。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电影《刮痧》所折射的中西文化冲突和差异:观念差异、传统医疗差异和审美与情感差异。
首先,观念差异是中西文化冲突的重要方面。
在电影中,主角李玉玲是一位来自中国的传统刮痧师傅,她独特的治疗方式引起了美国人的好奇和争议。
在刮痧为治疗疾病的观念上,中国传统医学强调通过疏通经络、排除病邪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然而,在西方医学中,刮痧被视为一种古老而无效的治疗方法。
观念上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医疗方式和理念之间的冲突,进而引发了文化冲突。
其次,电影《刮痧》还通过展示中西传统医疗差异表达了中西文化冲突。
中国传统医学重视人体的整体健康,相信身体的疾病源于身体的不平衡。
刮痧被用作一种调理身体的手段,通过刺激皮肤,促进循环和免疫系统的功能,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然而,西方医学倾向于用药物和手术治疗疾病,将重点放在症状的消除上。
这种差异在电影中体现为美国医疗体系对刮痧的质疑和嘲笑,以及对中医师傅身份的不信任和质疑。
最后,审美与情感差异是中西文化冲突的另一方面。
电影中的角色对刮痧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
中国人普遍接受刮痧,并将其视为传统疗法的一部分,有助于恢复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然而,美国人对刮痧持有负面而嘲笑的态度,他们认为刮痧是一种奇怪甚至是残忍的行为。
这种审美和情感上的差异深化了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暗示了两种文化间的价值观的不同。
电影《刮痧》通过展示中西文化冲突和差异,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和讨论的平台。
观念上的差异、传统医疗差异以及审美与情感差异,都是中西文化之间不同冲突和差异的体现。
而电影通过这些差异,引发了对文化认同的思考和对跨文化交流的启示。
在全球化的今天,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将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并改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看《刮痧》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
![看《刮痧》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88ca34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fc.png)
看《刮痧》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刮痧》是一种中医疗法,也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传统医学方式,它由中医师利用刮痧板或刮痧针对患者的皮肤进行刮擦,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调理身体,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保健的目的。
刮痧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疗法,人们可以在药店、医院等地方找到专业的刮痧医生。
对于西方人来说,刮痧可能会显得非常陌生和奇怪。
在西方文化中,刮痧被认为是一种原始、不科学的治疗方法,甚至有些人认为它是一种残忍的折磨。
这种差异是由中西方文化观念上的差异所导致的。
本文就将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解读刮痧这一问题,探讨中西方文化在治疗观念、传统医学、健康理念等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有着不同的治疗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疾病被视为体内阴阳失衡或气血不畅所致,因此治疗方法往往着重于通过各种方式来调理身体,促进气血的运行。
而在西方文化中,疾病被理解为病原体感染或器官功能失调所致,治疗方法主要侧重于通过药物或手术来清除病原体或调节器官功能。
这种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在治疗观念上的巨大差异,也决定了中西方在医学方式上的区别。
中西方在传统医学方面也有着截然不同的观念。
中国传统医学强调整体观念,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疾病来源于体内外的阴阳失调和气血不畅,因此治疗方法往往涉及饮食调理、按摩推拿、针灸等方式,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而西方医学更倾向于分析疾病的病理生理,寻找致病原因并对病因进行治疗,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西方医学的治疗方式更偏向于器官功能的调节和药物治疗。
中西方在健康理念方面也有着不同的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中,健康被认为是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通畅所致,因此养生保健的方式多样,比如养生保健功法、中草药调理、按摩推拿等,目的都是为了促进身体的健康。
而在西方文化中,健康与体格健康、心理健康、社交和环境健康密切相关,因此西方对健康的认知包含了对整体人格的调和和环境的适应。
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来看,刮痧这种传统医学疗法在中国已经存在了数千年,并在一定范围内证明了其有效性。
浅谈电影《刮痧》存在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电影《刮痧》存在的中西方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e4f1ca4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69.png)
浅谈电影《刮痧》存在的中西方文化差异郑晓龙2001年的影视作品《刮痧》,油梁家辉和蒋雯丽主演,在以美国为背景的环境中,以中医疗法“刮痧”为线索,展示了中西文化差异或者说是矛盾,综观整个影片,令人思索??一.关于文化中国由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已经开始,至汉代的自始儒家,构成了自己的独有的伦理观,讲究尊老爱幼,讲究祖先崇拜,讲究后代的繁殖,由此也构成了我们中国特色的“打是亲,骂是爱”的传统观念,只有在我们这个国土之上生长出来的人才能真正的认知其内涵。
影片中许大同的儿子大丹尼斯对此就是一个不认知,以致和他的玩伴矛盾不断。
这个就是家庭伦理上中西文化的差异。
另外一个,医学上的差异也是让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的刮痧治疗术。
在法庭上,许大同说到中医的脉络,律师和法官都茫茫然。
其实,别说西方人,就是中国人,即便是中医医生,很多人都不能很好的理解中医理论的阴阳、五行、经络,何况时外国人呢?按“百家讲坛”中王新陆教授的《解读中医》的讲座来说,中西方在开始的时候,医学基本都是一致的,都是从生产生活种积累起来的经验,都讲究整体论治,起初都是巫医不分。
只是随着历史的进程,在后来才逐渐逐渐地走向了不同的方向,有了各自的理论体系。
西方从盖伦的《子宫图谱解剖》走向了实证论,走向了微观;我国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伤寒论》奠定了辩证施治的基础。
其实这部电影也可以使我们思索一下中医的解决之道究竟在何方?由于中医学的时间短,且需记的特别多,悟性亦很关键,在急功将近利的今天,想要把已经式微的中医学再度焕发活力和口碑,尤其是在世界上赢得普遍的认可,尤其显得艰难和意义重大!扁蚜的就是,中医学在化疗好些疑难杂症的疗效上引发了世界上很多人的高度关注,它的个性化化疗亦逐渐受了注重。
二.关于友谊许大同的老板,本来回去法庭时为了协助其一臂之力的,但看见照片上的小丹尼斯因刮痧而其的伤痕时,缄口不再讲话。
由此也引发了许大同的强烈不满,指出他比较朋友,从法庭出后轻易下班,还对那个老板并任朋友者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2024年电影《刮痧》折射的中西文化冲突和差异》范文
![《2024年电影《刮痧》折射的中西文化冲突和差异》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54594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31.png)
《电影《刮痧》折射的中西文化冲突和差异》篇一电影《刮痧》折射的中西文化冲突与差异电影《刮痧》是一部深度展示中西方文化碰撞的佳作,通过对人物、情节以及环境等多角度的细腻刻画,不仅将两方的文化冲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我们揭示了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
一、文化习俗的冲突电影中,父亲因为刮痧这一传统中医治疗手法,而在西方社会引起了误解和争议。
这一事件不仅是个人行为的文化冲突体现,更是东西方在文化习俗上存在的差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刮痧被认为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西方社会,由于缺乏对这一文化的了解,很容易将其视为一种异类或是不科学的疗法。
这种文化习俗的冲突在电影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也反映了中西方在文化认知上的巨大差异。
二、价值观的差异电影中的人物在面对家庭、事业、爱情等方面的选择时,往往受到各自文化背景的影响。
例如,父亲在面对家庭危机时,更倾向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解决问题,而西方社会则更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这种价值观的差异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反映了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的不同。
这种不同导致了两方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态度和思维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社会环境的差异电影中展示了中国家庭与美国社会的环境差异。
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家庭观念尤为重要,家族成员之间往往互相支持、共同面对困难。
而在美国社会中,虽然也有家庭观念,但更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这种社会环境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在面对问题时会有不同的反应和选择。
同时,这也反映了中西方在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同。
四、沟通方式的差异电影中还展示了中西方在沟通方式上的差异。
在中国的沟通方式中,往往更注重面子和人情,喜欢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而在西方社会中,人们更倾向于直接、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种沟通方式的差异在电影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也反映了中西方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同方式。
五、电影对文化差异的反思电影《刮痧》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让我们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以电影《刮痧》为例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以电影《刮痧》为例浅析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1335fa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9.png)
以电影《刮痧》为例浅析中美文化差异以电影《刮痧》为例浅析中美文化差异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走向国际舞台。
其中,电影《刮痧》成为一部备受关注的作品。
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
本文将以《刮痧》为例,浅析中美文化差异。
首先,电影《刮痧》中所展现的中美文化差异体现在家庭观念方面。
在电影中,中国的家庭观念被描绘得非常浓厚。
主人公婉儿坚守家庭价值观,不愿意出卖自己的家庭,即使在经济上遇到困难。
而美国家庭观念则强调个体的独立和自由。
在美国社会,个人自由和自主决策受到极高的重视。
因此,电影中美国人物更倾向于追求个人利益而不顾家庭困难。
其次,电影《刮痧》揭示出的中美文化差异还体现在对待医疗观念上。
在中国,中医养生理念深入人心,很多人会选择中医疗法来调理身体。
而在美国,西医疗法更为主流。
在电影中,婉儿的父亲前往美国寻求西医治疗,但并未得到预期效果。
这反映出美国人普遍认为西医更为科学,而对中医疗法持怀疑态度。
此外,电影《刮痧》中的中美文化差异还体现在对待心灵抚慰和身体健康的态度上。
在电影中,中国人觉得刮痧这一传统疗法可以排毒养颜,改善肌肤,提高身体健康。
而美国人对刮痧持有不同看法,许多人认为这是一种原始的方式,没有科学性和医学依据。
这反映出中美两国对于健康方式的理解和认知存在差异。
另外,电影《刮痧》所呈现的中美文化差异还可以通过饮食习惯来观察。
在电影中,中国人喜欢吃饭时聚餐,将饮食视为一种社交活动和家庭凝聚力的体现。
而美国人更注重饮食的快捷和便利,更倾向于外出就餐或快餐,甚至连餐桌上的沟通也较少。
最后,电影《刮痧》揭示的中美文化差异还可以从礼仪和交流方式上进行观察。
电影中描绘的中国人注重客套、谦和、尊敬长辈的礼仪方式,与美国人更注重直接、务实、自由的交流方式形成鲜明对比。
在电影中,婉儿与美国丈夫的交流中出现了许多误会和冲突,这归咎于两个文化背景的差异。
此外,电影中还展现了中国人对长辈的尊重和照顾,以及美国人更重视个人空间和隐私的差异。
从电影刮痧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电影刮痧谈中西方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1fc38b4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2.png)
从电影刮痧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差异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主题,涵盖了许多方面,如价值观、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等等。
电影《刮痧谈》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这些差异。
首先,电影中的一个重要情节是主人公尝试将中医疗法“刮痧”引入美国。
这种疗法在中西方文化中存在着巨大差异。
在中国,刮痧被普遍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可以排毒养颜、舒缓疼痛等。
然而,在美国,刮痧常常被视为一种奇怪和不科学的做法。
这反映了中西方对医学和健康观念的不同认知。
在西方,科学和证据是决策健康问题的主要依据,而在中国,传统和经验也被广泛认可。
这种差异可能源自于中华文化的强调“自然”和“天人合一”,以及西方文化的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
此外,电影中还暗示了中西方在家庭观念和人际关系上的差异。
主人公在美国遇到了一些困惑和挫折,从他的角度来看,可能是由于美国人对家庭和友谊的态度与中国不同。
中国文化强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人们普遍认为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单位,对待家人和朋友的关系非常亲密和关切。
然而,在西方社会,人们更加强调个人独立和自主性,个人目标和个人幸福往往被认为比家庭和社区更重要。
这个差距在电影中表现得很明显,主人公和他的家人之间出现了很多误解和冲突。
最后,在电影中,有很多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和误解。
这表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信息不对等。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许多西方人对中国仍然存在一些陈旧的和片面的观念。
相反,中国社会对西方文化的接触和了解更多。
这种信息不对等往往导致中西方文化的误解和冲突。
综上所述,电影《刮痧谈》通过讲述一个中医师在西方社会中的经历,展示了中西方文化在医学、家庭观念和文化认知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碰撞。
通过了解和尊重对方的文化,我们可以建立更加和谐和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关系。
从电影《刮痧》看中美文化差异
![从电影《刮痧》看中美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69ec9f57804d2b160b4ec0c9.png)
从电影《刮痧》看中外文化差异一、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①中美文化差异郝夫斯特将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定义为“人们关心群体主义成员和群体目标(集体主义)或者自己和个人目标的程序(个体主义)”。
美国人多数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人大部分强调集体主义。
②从《刮痧》看中美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异在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之间,美国人更为强调个体主义,其表现为对集体主义采取有限奉献态度。
而中国人更为强调集体主义,其表现为认为组织、集体利益可高于个人的利益,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强调对集体的完全奉献。
在《刮痧》的影片中,有一幕发生在法庭上,有一位护士证人,在法庭上指证女主角简宁在分娩时,男主角许大同由于公司开会而未到场。
由于简宁难产,所以在美国人眼里,许大同因为工作不顾简宁的生死是不可以原谅的。
而许大同认为,不能因为个体的事而弃集体的事不顾。
二、权力距离①中美文化差异郝夫斯特所提出的权利距离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人群对权利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接受程度。
接受程度高的国际,社会层级分明,权力距离大,程度低的国家和民族,人和人之间比较平等,权力距离就小,将美国和中国相比,很显然,从社会、家庭就明显的看出权力距离大的是中国,美国则是权力距离小的国家。
②从影片《刮痧》看中美权力距离差异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中国权力距离大,强调长幼有序,强调尊重长辈,而美国人强调人人平等,强调连丹尼斯一样的小孩都应与成年人一样平等。
同样以上一个例子来说吧,从护士证人的控词“他(许大同)说救大人,救大人,牺牲小孩”,“难道小孩就不配有生存的权利吗?”我们可以得知,美国人眼里,无论是多小的生命都好,都具有与成人一样的生存权利,而不是像我们中国人一样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第二,许大同在颁奖典礼上“教训”了丹尼斯,在中国人眼里认为,自己的儿子打了上司的儿子。
身为父亲的许大同“教训”丹尼斯是为了尊重自己的上司。
同为父亲,但在美国成长的上司昆兰却不解为什么。
两个小孩打架之后,丹尼斯拒绝道歉,许大同不问青红皂白的当着所有人,不给丹尼斯面子,出手教训丹尼斯。
从《刮痧》《推手》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刮痧》《推手》看中西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73965ded15abe23482f4dba.png)
从《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内容提要:人们在交流中因误会而导致冲突。
电影《刮痧》从对孩子的教育,感性的中国文化与理性的西方文化的差异等来看中西文的差异。
分析导致文化冲突的原因,寻找消解文化冲突的方法,以此来为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提供一些理论构架。
罗基斯说:文化是一个群体成员生活方式的总汇。
文化产生于人类生活经验的积累,是群体对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反映。
霍夫斯泰德把文化定义为“我们思想中集体的、能够把一类人与另一类人区别开来的思考程序”。
当文化成为一个区别你我的符号,我们便会因为互相的交流而产生误解乃至冲突。
电影《刮痧》只是一个缩影,不管你是愤怒也好,无奈也罢,它却让你不得不去思考: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所受到的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是根深蒂固的,在美国梦中依然烙着中国魂的印记,不同文化之间难免会因为交流与传播发生碰撞与冲突。
一、不同的方式,同样的爱火花产生于碰撞,冲突产生于误会,而交流既是文化传播的渠道也是冲突产生的源泉。
当许大同在颁奖典礼上踌躇满志说自己已经完全融入美国社会并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时,他却忘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中国魂。
丹尼斯与保罗打架时他的干涉便是最好的证明,他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当面教子背后教妻”的中国传统观念已经与昆兰“孩子打架一会儿就好了,算了吧”的美国态度背道而驰了。
同为教育孩子,大同的“当面教子”、“打是亲骂是爱”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教育传统,却被美国人视为暴力倾向。
昆兰认为小孩子打架是很平常的事,大人不必干涉,因为他无法理解大同打孩子是为了给他面子这种奇怪的中国逻辑。
在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没有对与错,有的只是东西文化理念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为接下来的文化冲突埋下了伏笔。
在崇尚喜怒哀乐不溢于言表,父母爱孩子天经地义的中国人眼里,或许会对美国律师要求许大同证明自己爱自己的儿子的做法哭笑不得,然而这就是西方人眼中的法律。
法庭之上,哪怕仅仅只是家庭听证会,一切都只讲证据与所谓的公正严谨的逻辑。
从电影《刮痧》透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电影《刮痧》透析中西文化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3713f4f019e8b8f67c1cb9b5.png)
-
- ・ 。 。 : 一 - ::: : 暑 器: :
从 电影 《 刮痧 》 透 析 中西 文 化 的差 异
史 丽楠
( 河北 师 范 大 学 河北 石 家 庄
0 5 0 0 0 0 )
作 者简 介 :史 丽楠 ( 1 9 9 2 一) ,女 ,汉 族 ,山东聊 城人 ,硕 士研 究生 在读 ,英语 语 言文学 。 摘 要 : 电影 《 刮痧 》 主 要 向我们讲 解 了刮 痧是 中医疗法还 是虐 待儿 童 的这 一争论 而 引发 的一场 司法冲 突 ,本 文 以影 片 中反 映 中西 文化 差 异 的生动 情节 为切入 点描 述 了中西方 文化在 各个 层 面上 的差异 ,分 析并指 出造成 中西 文化差 异的原 因。 关 键词 :《 刮痧》 ; 中西 文化 差异 ;文 化差 异 的原 因;交流 与 中图分 类 号 :G1 2 2 文献 标识 码 :A
动情 节为 切入 点描 述 了中 西 文 化 在 各 个 层 面 上 的 差异 ,分 析并 指 象 进行 抽丝 剥茧式 的 分 析就 会 发 现 文化 之 间 的 冲 突与 碰撞 是 事 物
出造 成 中西 文化差 异 的原 因 。 1 中 国和西 方道 德理 论的 差异
的表象 ,而相 互 的交流 、融合 才是 其本质 ,文 化的重 整是 其结局 。 在 新 的世 纪 ,经 济 和文化 全 球化 的进 程 日益 加 快 ,科 学 发 展 日新 月 异 ,世界 将会 变 得越 来 越小 ,各 民族 人 民 的联 系将 会越 来
在 人 类历 史 的 长 河 中 ,中 西 方 各 自创 造 了灿 烂 绚 丽 的 文 化 。
在人类 文 明产 生后 的 几 千 年 中 ,文 化 的交 流 一 直 都 没 有 停 止 过 。 这 种理解 上 的差异 也是造 成各 种冲 突的直 接原 因之一 。 在全 球化 的今 天 , 国际 间 的 文化 交 流 ,国家 之 间 和 民 族之 间 的 文 3 结论 化相 互作 用 日趋 加 强 。文 化 交 流 的过 程 就 是 不 同 文 化 相 互 融 合 、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fe2650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3.png)
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从电影《刮痧》看中西文化的差异电影《刮痧》是一部典型的揭示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文化矛盾的影片,它将这种文化差异细腻而深刻地展现在了观众们的面前。
故事发生在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城市——圣路易斯。
该影片主角许大同来美国8年,事业有成,家庭幸福。
在年终行业颁奖大会上获得电玩游戏制作大奖。
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
”但随后降临的意外事件却使许大同从梦中惊醒,他五岁的儿子丹尼斯因闹肚子发烧。
来美国探亲的爷爷因为不懂药品上的英文说明,便以中国民间传统的刮痧疗法为孙子治病,而这成了许大同虐待儿童的证据。
接连不断的灾难噩梦般的降临。
原来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问变得支离破碎。
努力多年以为已经实现了的美国梦被这一场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
该片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场误会,是一场司法纠纷。
但实际上所展现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所产生的碰撞和冲突。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不同的哲学观念、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以及民族传统习惯。
这种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同文化间的冲突与碰撞也就在所难免了。
文化,是一个群体中的个人和集体在其生存过程中将其所获知识、经验、信仰、态度、意义、阶级、宗教、时代观念、生存角色、空间关系、世界观、物质观及价值观世代沉淀和传承的产物。
跨文化交际学的创始人霍尔曾在《无声的语言》一书中指出:“文化存在于两个层次中,公开的文化和隐藏的文化。
前者可见并能描述,后者不可见,甚至连受过专门训练的观察者都难以察知。
”“隐藏文化”,顾名思义,是一种隐藏得较深、外表上“难以察知”的那一部分文化观念。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文化古老而悠久,美国则显得更加现代,因此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也就显现得更加突出与鲜明。
本文以电影《刮痧》为切入点,来阐述中西方民族文化的差异,以揭示中西方民族文化深层结构中的隐藏部分。
一、影片中的文化差异1.医学领域的认知差异刮痧是故事发生的导火索,刮痧疗法在中国民间是很常见的一种疗法,也确实可以治愈一些常见病。
看《刮痧》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
![看《刮痧》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96391d5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4.png)
看《刮痧》解读中西方文化差异
《刮痧》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刮拭皮肤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它在中国已经有
数千年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实践中。
在西方文化中,很多人对于刮痧并不了解,甚至有些人对此持怀疑态度。
本文将从中西方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刮痧》进行解读,探
讨其中的文化差异。
要了解《刮痧》,就需要了解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调
整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倡导预防为主,强调全面的治疗。
《黄帝内经》中有“药食同源”、“因风损人”、“天人合一”等概念,反映了中医文化中对于身体与自然相互关联、相互
影响的认知。
而在西方文化中,健康更多地被理解为对身体的治疗与保健,重视科学技术
的检测和治疗手段,强调医学的精确性和技术性。
在中医文化中,刮痧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疗法,它通过刮拭皮肤的方式,促进人体的
血液循环和经络气血流通,有助于排毒养颜、舒筋活络和增强身体免疫力。
而在西方文化中,刮痧并不被普遍认可,一些人认为这是野蛮和原始的治疗方法,缺乏科学依据。
这种
不同的评价来源于中西方文化对于身体的认知和观念的不同,体现了对于医疗方法的不同
理解。
中西方文化在对待身体的疾病和疗法的态度上也存在着不同的观念。
在中医文化中,
强调整体观念,认为身体的疾病是由于阴阳失衡或气血不畅所致,因此需要综合调理全身,而刮痧便是一种可以调整身体气血流通的方法。
而在西方文化中,医学更多地倾向于对于
某一种疾病的局部治疗,强调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由于这种不同的医学观念,也影响
了中西方人们对于刮痧的不同理解。
从《刮痧》看中西文化差异
![从《刮痧》看中西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df3e5a5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00.png)
从《刮痧》看中西文化差异从《刮痧》看中西文化差异冼美彤摘要: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是文化的一个直观载体。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都在电影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影片的切入点特别而又准确,从“刮痧”这一中国传统的民间治疗方法入手,通过一场官司折射出了中美两国在价值观和文化传承理念上的巨大差异。
关键词:法律冲突文化差异教育方式《刮痧》是2001年出品的一部电影,由郑晓龙执导,梁家辉、蒋雯丽、朱旭主演。
该片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反映了华人在国外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而陷入种种困境,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使困境最终被冲破的故事。
一、中美文化差异(一)文化引起的法律冲突法律冲突的产生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利益冲突会引起法律冲突,立法技术的不成熟或者失误以及其他一些原因也会引发法律冲突。
其中文化差异是引发法律冲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当一个人到一个和自己的文化有很大差异的地方,往往会发现身处于一个陌生的世界,即使语言相通但仍可能不知道怎样行为才是恰当的或礼貌的,甚至还会因为对规范的不了解而导致误会或冲突的发生。
就像电影里的大同,抱着“打是心疼骂是爱”的想法对待自己的儿子却换来老师的严厉批评;大同的老板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大同打丹丹是给自己“面子”,因为大同遵照的是中国人的逻辑和行为习惯;甚至电影中原告律师之所以能成功地激怒大同,就在于他说大同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丈夫和父亲,这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所不能容忍的,大同的愤怒其实是对来自异文化的侮辱的抵抗。
这样的冲突,是由文化差异导致规范差异所引发的。
(二)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在传统的中国文化氛围里长大的人,再怎样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也还是无法更改潜移默化中形成的中国人的“脾性”,这是渗透进骨血中的东西,处事方式,教育观念,孝道,友情,医疗理念,法律意识等等它体现在生活里的每一个方面。
片中美国的一位女护士,对许大同在妻子难产时作出“只要妻子,可以不要孩子”的表态惊诧莫名,甚至认为许没有人性,女护士发出怒吼:“你们东方人真是野蛮!”这句话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尽管种族歧视在法律上早已废除,但在一些西方人的心中,仍然对华人存在偏见。
从电影《刮痧》谈中西方跨文化差异-论文
![从电影《刮痧》谈中西方跨文化差异-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c4861bf78a6529647d5355.png)
斯莉闵
摘要:电 影《刮痧》讲述 了中国移民在美 国因文化差异而 引发的 一场司法 冲突,表现了中西 文化不断碰撞和 调和。本文主要从 法律、 “面子”、中医三方面入手,分析讨论引起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原因和现 象。以及“不同而求和”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影;刮痧;文化冲突;中西差异 电影《刮痧》的故事发生在圣路易斯——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畔的 城市,男主角许大同来美八年,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作为一个游戏开 发人员,新研制开发的游戏销路畅通,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 地告诉大家:我爱美国,我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 件事却让他从梦中惊醒。儿子丹尼斯发烧肚子疼,刚来美国的爷爷由于 看不懂药瓶上的英文说明而采用中国传统的中医疗法“刮痧”给孙子治 病,而这恰恰成了许大同一次/l vl , 意外事故后虐待孩子的证据。法庭上
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第 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既无财产也无地位,但却有的是面子 ,一旦 被人伤了 面子,比父母死了 还难受。面子几 乎统治了中国人的 心灵, “人要脸,树要皮”;“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足见其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的地 位之大之 先。
另外,在影片中,许大同感到困惑的是:给儿子治病,怎么就犯了 罪呢?在中 国,父亲爱儿子 ,天经地义,怎么 还要用证据来证 明呢?这 简直荒谬至极。电影通过这几个细节说明了中西文化社会的差异:古代 中国重人伦之情;西方重实证。影片通过许大同的种种表现,来反映中 国重人伦之情,西方偏重实证的特点,中国传统思想中把法律视为人类 的规范体系,并将之与礼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令法屈从于礼、屈从于家 族伦理。影片中许大同一直强调的一句话是“我没有错,只要把事情说 清楚就可 以了”。深受中国 传统文化影响的 许大同认为“法不 外乎人 情”,凡事讲伦理道德,合规矩就可以说服法官,这一点在强调事实与
从《刮痧》中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从《刮痧》中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b12e1f0976c66137ee0619e6.png)
从《刮痧》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09对外 090110038 赵丽娟前些日子,老师让我们观看了一部老片子——《刮痧》。
在整个观影过程中,我的心都被剧情的发展紧紧牵动着,看完全剧,周围很多同学都红了眼眶。
影片讲述了华人青年许大同全家由于文化的差异在美国遭受不幸的经历。
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医疗理念、家庭教育、法律体制、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等几个方面。
从医疗理念上来说,中国传统医学将人看成一个统一整体,经络学说是中医的经典部分,刮痧作为一种古老的治病保健方法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东方文化中早已被人们所接受,然而在西方,以解剖学为基础的西医理论根本无法解释通过口耳相传的经验中医学,他们不承认中医中经络的存在,刮痧也理所当然的不能被认同,这也就有了许大同在第一次听证会时耐心讲解“五脏六腑、七经八络”等却被当成笑话的场景。
中医有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而西医却有严格的概念和标准,这也是现在争论中医科学性的原因所在。
然而沉淀了两千多年的文化精粹,又怎么可以轻易否决呢?家庭教育方面,中国人是情意至上,父母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自己的孩子想怎么管教就怎么管教,外人不能插手。
而美国人认为孩子不仅是父母的,还是社会的。
当父母没有管教好孩子时,社会有权剥夺他们的监护权,把孩子送到儿童福利院。
因此,当医院发现丹尼斯后背通红,认为他生活在恐怖的家庭,因此把他送到儿童福利院。
当许大同带走孩子,不一会儿就成为了通缉犯,出现在电视上。
警车追捕许大同,但因为丹尼斯在车上,所以不敢强行拦截,只能紧紧跟着。
把追捕改成护送。
这些不仅仅表现出东西方看待孩子的不同,也有对人权不同的理解与追求。
在管教孩子方面,父母普遍认为,适当的打骂对教育孩子是有益的,既教育了孩子也提高了自己的威信,让孩子对自己服气,这样一来起到了一举两得的事。
“打是亲,骂是爱”这一很普遍的观念也在中国父母的心里扎根。
以至于电影中,儿子丹尼斯被父亲许大同打后,责问父亲为什么打他时,他的爷爷也是这么告诉他的,“打他是爱他的一种方式”。
透过电影《刮痧》谈中西方文化冲突与差异
![透过电影《刮痧》谈中西方文化冲突与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76fdf7fd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44.png)
- 234-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研究透过电影《刮痧》谈中西方文化冲突与差异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朱源源【摘要】电影《刮痧》讲述了中国移民在美国因中西方文化差异造成行为观念上的差异而引发的一场文化冲突。
刮痧,是中国流传几千年的传统疗法,在美国却被视为虐待儿童的罪证。
电影《刮痧》将中西两种文化进行比较,让我们认识到文化沟通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化冲突 刮痧一、引言故事梗概中国导演郑晓龙拍摄的《刮痧》是一部以中医传统疗法刮痧为观测点,集中体现中西文化差异与冲突的一部影片。
主人公许大同是一位电脑游戏设计师,他与妻子在美国奋斗了八年,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年度行业颁奖大会上,他激动的告诉大家,自己的美国梦终于实现了!然而随后一场意外却将他从梦中惊醒。
一天,他五岁的儿子丹尼斯肚子痛,从北京来弹琴的父亲对丹尼斯进行刮痧治疗,想不到丹尼斯背上留下的紫红刮痕却成了许大同虐待孩子的证据。
法庭上,许大同发现自己无法用医学理论解释刮痧的原理,而控方律师一再歪曲中国传统文化,最终使许大同失去理智,法官当庭宣布剥夺许大同的监护权,不准他与儿子见面。
父子分离,夫妻分居,朋友决裂,流落街头,接二连三的噩梦不断降临,一个原本美好幸福的家庭转眼变得支离破碎。
许大同认为已经实现的美国梦,被从天而降的官司彻底粉碎。
影片的最后许大同的朋友亲身尝试刮痧并为其证明,法官宣布了对许大同的解禁令,一家人终于团聚。
二、《刮痧》中的中西文化冲突1.中西方对“刮痧”理解的冲突。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阴阳概念的不同阐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述,而西方文化与我们完全不同。
当两种文化相遇,文化冲突不可避免。
在《刮痧》中,许大同在法庭上试图对刮痧进行解释“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中医认为,人体七经八脉,就像无数条小溪流向江河。
人的身体是复杂的生命脉络,气在全身流动,气沉丹田。
”许大同的解释美国人感到莫名其妙。
而能被美国人所接受的用现代科学话语解释的刮痧概念是“凡是针灸、按摩能治的,刮痧都能治。
从跨文化差异谈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最新资料
![从跨文化差异谈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最新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81449c3e009581b6bd9eb78.png)
从跨文化差异谈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前言《刮痧》故事发生在一个在美国圣路易斯生活的华人家庭,当丹尼斯肚子受凉引发肚子疼时,刚刚到美国的爷爷利用中国传统的刮痧技艺治疗好了孙子丹尼斯的病。
但是在刮痧这种技术并不被美国人认可,并被误认为是老人虐待丹尼斯,然后发生的一系列的故事,结局是误会解决,老人和孩子的得到了合理的对待。
1、《刮痧》中西方文化差异认识一个事物,必须要由表及里,从现象看本质。
从跨文化差异来看《刮痧》中西方文化冲突也必须要遵循这条路线。
表层文化一般包括:当地的建筑的建筑风格,生活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可以接触到的生活艺术,以及当地采用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深层文化一般包括,当地群体的价值观,认识观,行为方式。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解释跨文化差异在电影中的冲突。
1.1 《刮痧》中西方文化差异―表层文化差异表层文化包括当地的建筑的建筑风格,生活的语言和生活方式,可以接触到的生活艺术,以及当地采用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在电影《刮痧》中,主人翁徐大同在表面上来看,已经是一个融入美国社会的华人了。
但是,因为老父亲的刮痧而带来了美国社会对徐大同的一系列不信任而导致工作和人脉都失去。
这种电影的故事情节深刻反映出,徐大同虽然在表面文化中已经被公众认可,但是在意识形态方面特别是文化方面仍然没有融入当地的社会,同时也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2 《刮痧》中西方文化差异―深层文化差异深层文化一般包括当地群体的价值观,认识观,行为方式。
其中价值观是最明显和最核心的事物。
价值观是一种由当地文化,当地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当地的地理环境公共形成的一种观念。
它是引发不同文化冲突的根本所在。
1.2.1从人性观角度阐述影片中的中美文化冲突美国的建国之父是信奉“人之初、性本恶”的。
于是有了三权分立,有了多如牛毛的繁规细则,让人有章可循。
在中国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人们相信人性基本是善的,如中国人家喻户晓的《三字经》的第一段就说道:“人之初,性本善。
由《刮痧》引出的中外文化差异
![由《刮痧》引出的中外文化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f5e926e4482fb4daa48d4b7f.png)
由《刮痧》引出的中外文化差异摘要:身在异乡,打拼生活。
文化差异,难以诉说。
电影《刮痧》大致可以用这几句话来形容。
当文化的差异变成误会,让你深陷囹圄之时;当你所熟知的文化知识,在异国他乡变成天方夜谭,无人理解、无人诉说之时;当你面临着家庭,朋友、事业的重重困境时......身在异国他乡的你,该怎么办?《刮痧》这部电影,以中国传统中医治疗手法——刮痧所致的误会为引,用强烈的风格讲述比较了中外文化间的差异。
本文将从电影中涉及的两国文化的不同层面差异进行比较与分析。
关键字:教育;差异;思维引言:中西文化的碰撞交流,必定会带来误会的“淤血”。
假若经过长久的碰撞却不去寻求解决的办法,结果只能是导致更严重的“病症” 出现。
电影中的男主人公许大同,就因爷爷给孙子刮痧被误会成为家暴。
由于这一点,就使他家庭破碎,工作丢失,朋友决裂,夫妻分居……而这些症结归根到底,就是出于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误会,本文也将从这种差异着手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化差异,促进交流与沟通。
一、中外教育方式的差异所谓亲情,血浓于水。
中外家庭教育虽都出自亲情,但其方式却十分悬殊。
电影的开始就表现了这一反差。
许大同的儿子丹尼斯和自己老板的儿子保罗在颁奖典礼上发生了冲突,丹尼斯打了保罗。
许大同便让儿子道歉,可丹尼斯并不听话照做。
美国老板说道算了,小孩子打闹很正常。
许看了老板一眼,(出于给老板面子)便伸手打了儿子的头。
儿子哭道:“他说你是笨蛋。
”我们由此能明显的看出,“中国式教育”是主观的评判孩子的对错,不会过多的去深究原因进行理性的评判。
导致孩子往往并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对事物产生畏惧心理。
打人固然不对,但许大同并没有先问清楚为什么丹尼斯会打保罗,而是首先要求孩子道歉。
反观西方的说理式教育,就更偏重于跟孩子讲道理,家长会首先问清楚孩子孩子犯错的原因。
会告诉孩子保罗虽然做的不对,但是你如果动手打人也同样犯了严重的错误,也是不对的。
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心智上的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4期(总第95期)都是刮痧惹的祸———从《刮痧》谈中西文化差异于 杰(潍坊学院外文系,山东潍坊 261043)收稿时间:2002-10-18作者简介:于杰(1974-),女,汉族,山东潍坊,助教,学士,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学。
摘要:刮痧,是中国民间流传几千年的传统疗法,在美国却被视为虐待儿童的罪证。
继而引发的官司正是中西文化差异造成冲突的后果。
为更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将探讨中西文化差异的现象以及其文化渊源。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渊源中图分类号:G 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2003)0420108203 刮痧是中国民间流传几千年的传统疗法。
用铜钱等物蘸水或油刮患者的胸,背等处,使局部皮肤充血,减轻内部炎症。
中暑,急性肠炎,食物中毒等病都可用刮痧疗法。
但刮痧后,皮肤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痧痕,并且存留时间较长。
《刮痧》的情节跌宕起伏:北京青年许大同和妻子移民美国八年,终于实现了他们的美国梦:有了幸福的家庭,可爱的儿子,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丰厚的收入。
但随后降临的意外却使许大同从梦中惊醒。
孙子丹尼斯病了,从北京来的爷爷用中国民间的刮痧疗法,被儿童医院的医生发现,便以虐待儿童罪将“顶罪”的许大同告上法庭,使原本幸福的家庭转眼间支离破碎:儿子被儿童福利局收养,许大同被禁止接近儿子,职业被辞,朋友被弃,夫妻被迫分居。
努力多年的美国梦被这场官司彻底粉碎。
下面我们以《刮痧》作为切入点来分析中西文化差异的现象与渊源。
1.0文化差异从文化的分类我们可以把在跨文化交际中产生的文化差异划分为表层差异、中层差异和深层差异。
1.1表层差异和中层差异表层差异多指有形的,让人一目了然的表层结构的物质和精神差异。
中层差异包括语言学和文化习俗方面的差异。
《刮痧》中,许大同在表层文化上已经融入其中。
可没料想到发生在他身上的文化冲突导致了一场悲剧。
在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文化的深层差异。
1.2深层差异深层文化差异又称观念文化差异,如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心态、审美观念等。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部分,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
一个人可以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很长时间,掌握其语言,了解其习俗,但可能不理解其价值观中的某些部分。
许大同就是活生生的一个例子。
因为在深层文化上,许大同代表的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具体体现在处事观、家庭观、朋友观等方面。
处事观。
美国人喜欢面对事实,表明自己的观点,并掌握可靠的信息。
西医讲究“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儿童医院的医生不相信在背上刮痧会治发烧,相反孩子背上的瘀痕是事实;家长把未满12周岁的儿童单独放在家里也是事实;许大同当着朋友昆拉的面打孩子,这又是有口难辩的事实,所有的这些事实都被作为法庭上的证据,使许大同败诉,从而取消了他对孩子的监护权。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处理问题以事实为基础,就事论事。
中国人在事实面前,人情似乎显得更重要些。
尽管儿童福利院对以上的举证都是事实,但许大同认为它们是片面的。
中医认为气能够贯穿七经八脉,因此可以“头痛医脚,脚痛医头”。
刮痧非但不是虐待,而是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老爷子在外遇到麻烦,接到警察局的电话,许大同急忙赶去接父亲,虽然明知把儿子单独放在家里会触犯法律的,但这种“孝亲”情感,按照中国人的心理,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美国法律无视自己的“真情,”把美好的家庭拆散,许大同感到不解和委屈。
801家庭观。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家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先秦儒家认为,“孝”就是“善事父母”,就是要对父母尽养育之恩。
同时,孔子还把“孝”的准则诉诸于回报的情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所以许大同在美国扎根后,把老父接到美国“享清福”,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为给父亲早点办上绿卡,自愿顶替父亲给儿子丹尼斯刮痧的“罪名”。
《刮痧》中还有一个细节,由于两个孩子打架,许大同当着昆拉的面打了孩子一巴掌,后来他对昆拉说:“我打我的孩子是为了表示对你的尊重,是给你面子。
”这儿就牵扯着东西方对孩子的态度问题。
中国人把孩子当作一个私有财产,是我生的,属于我,我打他,是我的事,你管不着。
虽然许大同打孩子不是为了惩罚孩子的过错,而是给朋友“面子”。
但在昆拉看来,打人是犯法的,无论打的是谁。
在西方人眼里,许大同的“孝顺”属于“责任倒错”,“不诚实”。
美国人认为父母、子女是平等的,父母很少为孩子决定什么事情,而是让其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许多美国人接受了这样的生活信条: Every man for himself,and G od for us all.Every man is the architect of his own fortune.例如,里根身为总统,而他的儿子却在职业登记所里寻找职业,同样这在中国传统观念看来是难以想象的。
朋友观。
朋友关系在东西方文化中包含着不同的意义。
Edward Steward&Milton Bennet这样论述美国人的朋友关系:“虽然美国人保持许多友好的非正式关系,但是他们极少有那种很深而又维系多年的关系。
理想的境界是美国式的友谊,建立在自然发生、相互吸引以及温馨的个人感情的基础上。
人们选择自己的朋友,同时,他们又把朋友关系与社会或工作义务分开。
”在中国,情形有所不同。
交朋友讲究的是时间愈长愈好,承担的义务愈多愈好。
理想的境界是为朋友两肋插刀,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中国人对于朋友的期望值很高,若有困难,应该倾囊相助。
当昆拉指证许大同打过孩子时,许大同指责昆拉“我一直把你当朋友,但你却在法庭上出卖我!”而昆拉感到很委屈和不解:“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诚信是美国人最基本的美德之一,你让一个美国人撒谎也相当于让他放弃基本的价值观。
2.0文化渊源2.1哲学西方文化主要是理性文化。
理性精神弥漫于西方整个近代和现代。
“这是一个用理性审判一切的时代。
”所以西方的哲学是实证论,西方的医学也建立在这种哲学的思想上,解剖学,那是一点点把人的细胞,分子学什么给你分析出来的,刮痧这种口耳相传的治疗方法,是绝对“非理性”的。
中国哲学的一大特点是主张“天人合一”,天人之学就是探究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学派,儒家重人为、人事,重人文道德,教人如何做人;道家重自然,重宇宙的演化学说,教人如何效法自然。
二者在理论上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2.2意识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中华民族看重的是群体意识(group consciousness),美国人强调的则是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中国人的群体意识表现在:注重整体价值,个人应为家庭为社会做贡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群体利益始终高于个体利益。
这种意识树立起了大多数中国人对家族、社会、国家的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自觉担负起各种社会职责,形成参与意识和忧患意识。
美国个人主义则表现在追求个人自由、个人自立、自由思考和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即使父母、兄长也无权干涉。
2.3思维东方的思维模式是综合的,承认整体概念和普遍联系,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人与自然为一整体,“天人合一”命题正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
中国人分析问题时其思维主要基于受判断力权衡的具体的概念(G ranet,1950:8-13)。
这种思维虽缺乏精确的分析力和抽象的类别系统,但它借以对具体性、情感及行动承诺唤起联想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
西方的思维模式是分析的,分析是将事物和概念割裂成碎块,使它们可以在因果链上相连接并能按照普遍的标准进行分类。
分析性思维文化群体的组成形式较为正式。
在这种群体里,权利、责任及身份的分配井然有序,个人对离开群体以及“拒绝做任何其工作职责限定之外的事”具有较大的选择自由(C ohen,853)。
分析性思维将主观经验同导向客观事实的归纳过程区别开来。
而综合性思维风格非常依赖经验,不能将经验的人与客观事实、数字或概念相分离。
因此,对中国人来说,美国思维似乎冷漠和不近人情;而从西方人的角度看,中国人的思维含糊不清。
换句话说,西方是“一分为二”,东方是“合二为一”。
3.0跨文化交际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一方无权要求另一方向自己的价值观靠拢,但却有可能促使其向自己的价值观靠拢,多种选择法(multiple choice)就是中西901方行之有效的跨越文化障碍的方法。
影片最后昆拉到了一家中医诊所,亲自尝试了刮痧的滋味并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此,昆拉就是进行了一次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以亲身体验为依据,证明刮痧的确是中国的一种治病疗法,并说服了儿童福利局的官员和法官撤回禁令。
一场由文化障碍引发的冲突烟消云散,而这一平息是双方互相理解、沟通交流的结果。
参考文献[1]Steward,Edward C.&Milton J.Bennett.AmericanCultural Patterns[M].Intercultural Press,Inc.1991.[2]苟红岚.从文化渊源透视中美民族性格差异[J].外语教学,2002,(5).[3]季羡林等.东西文化议论集(上册)[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4]李群.刮痧刮出的文化冲突[J].外语论坛,2002,(2).[5]钟明善等.中国传统文化精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O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Differences from GuashaY U JieAbstract:Guasha,a traditional treatment which has existed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China,became an evi2 dence of maltreating the child.The consequent case is the result of differences and clash between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one.This essay attem pts to discuss the phenomenon and the origin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in order to achieve a m ore success ful cross2cultural communication.K ey w ords: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differences;origin(上接第107页)3)把词汇教学融入语篇,帮助学生了解词在语篇中的衔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