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水井的金桔格外鲜]凉水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水井的金桔格外鲜]凉水井
这一切都是因为,凉水井村的金桔太鲜亮了。
技术“创鲜”
地处桂北的白沙镇古板村的凉水井自然村,金桔好吃是全国出了名的,水分大、糖分高,又脆又鲜,口感令人赞不绝口。
这是因为当地的小地理、小气候特殊:沙土质,透气、透水,白天日照充足,夜晚雾气弥漫,这是其一。
其二是他们有独创的三避技术。
本来,凉水井村的金桔每年从4月底到6月初,开4次花,结4次果,产量应该很高。
但是,每年10月初,金桔开始由青变黄的时候,雨水也多起来,11~12月份更是阴雨连绵,桔农的“烂冬”季节随之到来。
成熟的金桔皮薄、质脆,沾水即裂,开裂率超过20%。
于是,10月的凉水井村,家家户户拼命地急赶着采摘金桔。
即便如此,仍有一部分金桔损失在桔园里。
而那些摘下来的金桔,虽有保鲜液的保护,但因为不成熟,口感差,并不能全部销售出去。
村民为此伤透了脑筋。
1992年,有一位村民发现,时至冬天,他家一枝伸进工具棚里的金桔枝条上,成熟的果子依然完好无损,并且色泽鲜亮。
第二年,他试着用塑料膜遮盖几株金桔树,效果喜人。
到1997年,白沙镇普及了“金桔盖膜三避技术”,即当地人称的三避技术——避雨、避寒、避晒。
1999--2022年,阳朔县农业技术部门进一步规范三避技术,并在全县推广。
实施三避技术非常简单:把塑料膜搭在成行的金桔树上,然后用压埋或绳牵的办法将四周固定即可。
然而,简陋的塑料膜之下,金桔受到了恰
如其分的保护:和风能透过,雨水却被挡在外面,适度阳光能进入,寒冷却被隔在外面。
金桔开裂率骤降到0.25%,产量大增。
2022年初,那场特大雨雪冰冻灾害中,三避技术保护下的金桔,损失小于10%,当年的产量还提高了24.8%。
三避技术之下,金桔树的生长环境昼夜温差大,这对金桔的糖分转化和着色非常有利;树根吸收水分减少,氮吸收量减少,磷钾吸收量增加,这使得金桔质更脆肉更甜;塑料膜将灰尘隔开,金桔表面因此光滑鲜亮。
如此树上保鲜法,如此技术“创鲜”法,效果胜过任何高科技、高耗能的保鲜库,凉水井村的金桔大上档次。
与此同时,白沙镇的金桔也形成了整体的特质,白沙金桔开始叫响,逐渐在全国金桔市场占领优势。
三避技术之下,凉水井村人不再赶着10月份采摘金桔,金桔鲜果供应期从当年的10月上、中旬延伸到来年的4月底。
村民因此可以从容地、有节奏地向市场供货,避开了国内其他地区金桔的集中上市期,金桔价格大增。
据古板村党总支委员、凉水井自然村党支部书记秦文贵介绍,1 999年之前,凉水井村的金桔价格平均2元,公斤,采用三避技术之后,涨至7—10元,公斤,最高达到每公斤20元。
三避技术所用塑料膜很普通。
每年9月上膜,来年5月下膜,3年一换,成本很低。
凉水井村民在三避技术普及过程中,将村里可用的500亩荒山全部开垦出来,全村金桔种植面积达700亩,人均近4亩。
2022年3月中旬的一天,秦文贵向《村委主任》记者计算着金桔种植的效益:好年景下,一株盛产期的金桔树,年产量约50公斤,每亩地
种植60株,每公斤按8元计,则每亩的毛收入是2.4万元,纯收人约1.5万元,管理最好的金桔,每亩产值7万~8万元。
凉水井村的可用地,除了5%用于柚子种植外,其余全种金桔,而且只种牛奶桔。
村民曾经试种过白果、梨、柿子、板栗等果树,但是产量都不高,效益并不好。
摸索数年,又回归了金桔。
秦文贵说:“正常情况下,1株金桔树的寿命是50—60年,每年结4次果,其他果树没有这种优势,所以选择金桔是必然的。
”村民也曾种植过脆皮金桔,但是果型不好,水分少,被淘汰。
裂果、保鲜、产量等问题解决后,阳朔县、白沙镇的农业技术部门开始培训桔农,培训内容包括剪枝、杀虫等技术。
县农技部门还建起500亩示范园,组织村民参观,引导村民普及喷灌、滴灌技术。
田间用电问题随之解决。
柑桔类果树有一种绝症叫黄龙病。
症状是叶子发黄,果实无水。
黄龙病传染性极强,抗药性极强。
金桔树一株得病,一地全毁。
但是这种病只能防,不能治。
县农业局每年统查一次,自带砍树人,发现病树,砍倒、烧毁。
这个过程需要秦文贵等村干部出面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平时主要靠村民勤观察。
根腐病是另一种毁灭性的大病。
一棵金桔树,一直正常开花、挂果,但有一天,突然叶枯、果落,根腐病暴发了。
其实,根腐病一直在土壤中埋伏、传播,所以,当人们发现病症时,一地金桔树就算完了。
目前的补救办法是,砍树、挖树、整地灌药,但主要靠村民的经验,勤观察,早防备。
2022年,阳朔县气象局将白沙镇蕉巴林村定为气象示范村,设标准的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和小气候自动气象监测站,还在焦芭林村和观音山村安装了2块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
白沙镇的桔农都可以根据小气候预报来安排金桔采摘时间。
技术,创造了凉水井村金桔的鲜美。
阳朔金桔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
市场“保鲜”
凉水井村鲜美的金桔能顺利地进入全国消费者的果篮里,能为村民挣回光鲜的财富与尊严,离不开白沙镇综合市场的保障体系。
凉水井村人的金桔95%销往白沙镇综合市场。
综合市场是白沙镇的水果集中交易场地,其中90%的交易量为金桔。
秦文贵说:“综合市场的经销商通过3个批发渠道,用3种交易方式,把我们的金桔发到全国市场。
”据了解,3个渠道是,水果流通协会、合作社和独立批发商。
3种形式是,现场批发、农超对接、网络销售。
白沙镇林小波镇长研究金桔市场多年,他说:“我们必须建好流通渠道,让金桔及时销出去,并卖上好价钱,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增产又增收。
”
白沙镇水果流通协会(下称协会)是最大的流通渠道。
综合市场里100个一级批发商加入协会。
起初,白沙镇的金桔也不畅销,后来,镇党委、政府引导商户在全国建起白沙金桔流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