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灵昆岛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用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定位及竖向规划图
内外交通衔接:进一步加强灵昆岛的对内交通与对外交通衔接,对重要交 通节点进行控制预留(主要指立交控制)。着重做好本片区与半岛工程片 区之间的主次干道的衔接工作。
六、综合交通
对外交通:进 一步加强与交 通局、港航局、 铁道办衔接灵 昆岛的对外交 通,规划对外 交通用地面积 约187.3ha。
对内交通:本片区道路网按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建立以主次干路 为骨架,支路成系统的城市道路网。本区道路网架总体上呈“西收东放”的形 态,在灵昆本岛内相对独立成系统,向东与半岛工程做好衔接。规划主干道宽 度36-50米,次干道宽度18-24米,支路主要结合原有道路及河流村庄肌理进行 布置。
一、规划范围及背景
区位图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灵昆岛全岛,总规划 用地面积约20平方公里。
规划背景(使用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方法的原因)
原始定位:
温州市灵昆岛位于瓯江入 海口整个岛就是一个镇, 原隶属瓯海区下的一个小 城镇。1993 年,温州市 城市总体规划首次将其纳 入规划建成区,但仅作为 远期发展区域,并由此开 始了长达十余年的规划控 制。
• 刚性控制:对相对确定和稳定的因素进行刚性控 制,如对外交通、主体道路网络、基本农田、生 态基础环境、近期急需建设的项目的规模及位置 等进行强制性控制,明确提出保护或预留控制要 求。
四、规划规模和规划结构
规划结构: 在总体控制、生态优先的前提下适当引导城镇形态结构的演化,总体
上形成“风车型”结构,其间农田绿地相间,相对集中发展,为未来的开 发打好基础。 规划规模:
经人口预测,规划本区人口规模近期约为2.1万人,远期按4万人口计。
五、用地布局
土地利用现状图
三面环海,岛陆 面积25平方公里,滩 涂面积30.05平方公 里。地势低平,地表 面海拔在2.6--3.5M之 间,地表坡度极小。
用地性质比较单
一,居住用地和生产 绿地为主,其他公共 服务设施缺乏。
四区划分图
社会经济发展引起的不确定性。
区域功能不明确引起的不确定性
政策及部门决策不明确引起的不确定性。
自然界引起的不确定。
规划自身引起的不确定性
二、规划定位
依据温州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灵昆岛功能定位为 城市的高级居住、休闲、旅游为主的城市功能区。近期以控制 为主,控制城镇建设行为,控制土地的出租出让活动,为未来 的发展打好基础。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适度少量建设, 以满足岛上合理的近期建设需求。
• 自下而上,通过量化测算,确定近期建设的内容、规模和位置, 以满足岛上合理的近期建设需求,
三、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方法
• 减少非确定性因素的途径:
刚性加柔性的弹性控制方法
• 柔性:建设“区、线、块”三级控制体系,包括四区 (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四线(道路 红线、河道蓝线、绿化绿线、市政黄线)及地块指 标控制(
如今定位: 2000 年,新一轮温州 城市总体规划开始修 编,该区域在未来温 州总体城市结构中的 地位会大大提高(有可 能成为下一轮城市建 设跨江面海的关键 “跳板”)
规划背景(使用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方法的原因)
使用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方法的原因: 由于无法确定的因素太多,直至2004 年总体规划修编基 本结束时,该区域的真正功能定位尚不能明确,只是强调 应继续实行以生态保护为主的规划控制,作为远期城市发 展用地,等待进一步论证。 “非确定性”因素:
以建 区
适建 区
四区
限建 区
禁建 区
运用了弹性控制方法中的柔性控制
土地利用规划图
社会经济发展引起的不确定性。 设计多个方案,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评估,选择至少两种方案供选择 规划背景(使用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方法的原因)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适度少量建设,以满足岛上合理的近期建设需求。 近期以控制为主,控制城镇建设行为,控制土地的出租出让活动,为未来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面环海,岛陆面积25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0. 工业用地:规划在岛西路西侧集中安排工业用地,为一类工业,严格控制二、三类工业,并明确要求建设标准厂房。 本区道路网架总体上呈“西收东放”的形态,在灵昆本岛内相对独立成系统,向东与半岛工程做好衔接。 经人口预测,规划本区人口规模近期约为2. 其中城市发展用地包括大型公建预留地、旅游休闲及城市发展备用地等,是下步规划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面环海,岛陆面积25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0. 对内交通:本片区道路网按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建立以主次干路为骨架,支路成系统的城市道路网。 经人口预测,规划本区人口规模近期约为2.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 对内交通:本片区道路网按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建立以主次干路为骨架,支路成系统的城市道路网。 经人口预测,规划本区人口规模近期约为2. 其他用地:包括城市发展用地、自然生态用地、水域及其他用地,总计约9. 三面环海,岛陆面积25平方公里,滩涂面积30. 1万人,远期按4万人口计。
三、非确定性城市规划方法
减少非确定性因素的途径:
动态变化的规划方法
• 设计多个方案,对多个方案进行比较,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等方 法进行评估,选择至少两种方案供选择
• 例如:灵昆岛上的新机场选址;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
• 规划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综合因素,“自上而下”地 对区域背景、功能空间层次、政策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论 证,强调对其中非确定性问题的分析研究,并形成生态、景观、 交通、基础设施、产业、村庄建设、政策、发展模式、发展规 模、实施机制十大策略;
非建设用地
村镇建设用地
城镇建设用地 城市控制与开发用地
用地布局规划图
居住用地:规 划将本区居住 建筑用地划分 为村民住宅用 地和居民住宅 用地二大类,总 居住建筑用地 约250.9ha。
公建用地:根据灵昆镇目前的公建项目布局状况,合理规划近期落实的 公建项目,如镇政府行政办公、商业服务、医疗卫生、集贸市场、文化 娱乐等,并与灵昆镇政府做好衔接。规划公建用地总计约5.7ha。 工业用地:规划在岛西路西侧集中安排工业用地,为一类工业,严格控 制二、三类工业,并明确要求建设标准厂房。规划近期工业用地约5ha。
生态保护规划图
生态保护区 生态教育区 生态缓冲区 生态协调区
四线控制规划图
红线——道路用地和的款用地边界线 黄线——基础设施用地控制线
绿线——生态环境保护边界线
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图
商业金融和行政办公设施集中在中部,社区服务中心均匀分 布,燃气加油站和变电所坐落在边缘位置
用地布局规划图
其他用地:包括城市 发展用地、自然生态 用地、水域及其他用 地,总计约9.5km2。 其中城市发展用地包 括大型公建预留地、 旅游休闲及城市发展 备用地等,是下步规 划需重点考虑的问题。
绿地:规划利用众多河渠沿线布置沿河公共绿地,沿河绿地宽度不小于 10米。防护绿地主要为交通及市政廊道两侧。规划总绿地面积383.8ha。 市政基础设施用地:做好洞头饮水应急工程、城市高压通道、浅滩工程、 污水压力管、燃气总管等基础设施的衔接工作,并进行用地的预留安排 和控制。同时完善近期建设的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如消防站、垃圾转运 站、加油站、变电所等,合计用地面积约48.5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