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盛世危机.doc
第22课盛世危机
![第22课盛世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d582962a5727a5e9856a61e1.png)
水田农作图
景德镇
北京前门商业区
二、闭关锁国
1.闭关锁国政策及其产生原因 清朝前期的实行_______政策,严格限制 。 清朝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原因) 2.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清朝前期的_______ 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 它__________________,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先进文化 和科技,阻碍了_________,造成了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局面。
中国纺织机
英国骡机
通过阅读课文,围绕“我 知道了哪些知识?”,请同学 们积极主动、大胆讲述出来。
问题1:清朝的社会危机有那些表现?
提示: 课文107—108页
问题2:举出康熙帝的主要活动,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提示:
活动: (1)1685、1686年两次组织雅克萨反击战,取得胜利; (2)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3)平定三藩叛乱; (4)三征噶尔丹; (5)册封五世班禅。 看法:在位期间,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出现了盛世局面。
)
D、英国
7、在当时世界上,开始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方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荷兰 8、“康乾盛世”是指( ) A、康熙帝在位 C、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
)
B、康熙和乾隆在位 D、整个清朝前期
9、清朝前期实行的闭关政策的含义是(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封闭港口,固守疆域 C、严格中国对外贸易 D、不许外国人来华 10、清朝中期,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政策 B、清政府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政策 C、西方国家发展迅速 D、清朝社会制度落后
巨贪和珅
嘉庆帝(17961820年在位)
二、社会危机
2.国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崛起,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清由盛走向衰落的时候,西方资本主义正处在______阶段,英国 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最快,在当时世界占有广大殖民地,此时,他 们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______。中国面临着严重危机。
岳麓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 盛世危机
![岳麓版本-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 盛世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29cc87d9a2161479161128b8.png)
请你评价一下闭关锁国
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限制了 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 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 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古老的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危 机开始于什么时候?
乾隆后期
• 清朝中期,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 因是什么? 清朝社会制度的衰落
1840年以前,清政府唯一特许经营 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哪个?
广东十三行
精 耕 细 作 图
治黄治淮
海外传入的高 产农作物得到 普遍种植
棉花烟草茶树甘蔗 成为主要经济作物
北京前门商业区
北 京 商 业 街 道
乾隆末年 封建制度 开始走向 衰落
乾隆南巡图
嘉庆帝
(1796-1820年 在位)
巨贪和珅
英国骡机 中国纺织机
英国战舰
中国兵船
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社 会繁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 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从两 者的对比中,你有什么启示?
原因
盛 康乾盛世 表现
世
概念
危
内部危机
机表现社会危机外部危机原因: 闭关锁国
2
1
4
3
7
砸我吧!有 惊喜哦!
6
5
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统治者采取正确的措施 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第22课
情境:你们乘坐时光机器穿越回到了清朝,合作探 究你将会看到什么样的社会景象?
景象
原因
繁荣 ①
(经济、 ② 政治、 …… 军事)
①
危机 ②
……
领域
表现
经济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治黄治淮; 精耕细作、提高产量;推广种植高 产作物;大量栽培经济作物。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2课】盛世危机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第22课】盛世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2ca268798e9951e79b8927e5.png)
课题:第22课盛世危机【学习目标】课标内容: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懂得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后果;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
重点:“闭关锁国”。
难点: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内部危机)。
【自主学习】一、康乾盛世清朝前期,康熙帝、帝、乾隆帝都积极吸收汉文化,勤于政事,奖励农桑,兴修水利,严惩贪污,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被称为“”。
二、闭关锁国1、原因:(1)由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使清朝产生自足自骄情绪,清朝统治者以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要对外贸易;(2)西方侵略者的侵扰活动日益猖獗。
2、政策: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即严格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只允许一地对外通商。
3、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接触外国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三、社会危机1、内部危机:从帝后期起,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2、外部危机: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
英国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合作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康乾盛世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表现?2、唐朝和清朝前期分别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它们各产生了什么影响?【达标检测】1、《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
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使用机器生产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2、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盛世危机》教案
![《盛世危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543683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0.png)
《盛世危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盛世危机的概念,理解盛世危机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和演变。
2. 通过分析盛世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盛世危机的概念:盛世危机是指在我国历史上,一些朝代在达到鼎盛时期后,由于内部和外部的种种原因,导致国家由盛转衰的现象。
2. 盛世危机的代表案例:唐朝安史之乱、明朝嘉靖大倭寇、清朝鸦片战争等。
3. 盛世危机的原因: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加剧、经济过度依赖、军事衰弱、文化保守等。
4. 盛世危机的影响:国家衰落、民族危机、人民生活困苦、历史倒退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盛世危机的概念、原因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分析盛世危机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如何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盛世危机的概念、原因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盛世危机的代表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盛世危机。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盛世危机的预防和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历史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盛世危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盛世危机的原因和影响:分析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盛世危机,让学生了解其原因和影响。
3. 分析盛世危机的代表案例:以唐朝安史之乱、明朝嘉靖大倭寇、清朝鸦片战争等为例,深入分析盛世危机的发生和发展。
4. 讨论盛世危机的预防和应对措施:组织学生讨论如何避免盛世危机的发生,以及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如何应对。
5. 总结课程:强调盛世危机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提醒学生时刻关注国家发展,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以及对盛世危机相关问题的思考深度。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盛世危机概念、原因和影响的掌握情况。
3. 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在分析盛世危机案例、提出预防和应对措施时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 盛世危机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2课 盛世危机](https://img.taocdn.com/s3/m/c76968f4ccbff121dc3683a5.png)
伏尔泰说: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
最多而治理最好的国家是_中___国___
这里是指中国哪一个历史时期?其中哪个阶段
最典型? 明清时期
康乾盛世
理解康乾盛世:在清朝的康熙到乾隆年间,经济 迅速恢复,国力空前强盛。
康乾盛世时期经济方面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1)农业
(2)手工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对外贸易 顺差、白银成为当时 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
(4)商业 商帮的形成、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有六个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
二、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
思考: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包括哪些方面?
(1)人口流动性增大,传统的农耕社会 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2)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士农工商
士商农工
想一想:这一时期在科学技术和文 学艺术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封建统治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不了解外 部世界,落伍于世界潮流
(4)英国19世纪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更加 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科学技术: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科学巨著,科学家重视实 验,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示出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文学艺术: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蓬勃兴起
三、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
明清时期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
(1)农民战争的打击,如李自成起义、白莲教起义
(2)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政策阻碍 了历史发展
岳麓版历史七下《盛世危机》word学案
![岳麓版历史七下《盛世危机》word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54fd00a8114431b90dd876.png)
天益中学七年级(下)历史预学案班级()姓名()检查者()等级()第22课盛世危机主备:朱长云审核:七年级历史组课型:新授一、学习目标1、目标要求我们了解:康乾盛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危害;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
2、本节课我们要做到:通过对康乾盛世的学习,了解清朝前期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局面,但此时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繁荣的背后潜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通过分析“闭关锁国”的影响,提高辩证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通过分析清朝的社会危机,对东西方发展状况进行比较,从而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并认识近代中国遭受外来侵略的原因。
二、学习过程【我预习我会学】1、清朝前期,、、都积极吸收汉文化,勤于政事,奖励农桑,兴修水利,严惩贪污,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局面。
2、清朝前期实行政策,严格限制贸易。
既严厉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
3、清朝收复台湾后,曾放松海禁,开放、、、(即连云港)四处为对外贸易港口,准许外国商船前来交易,后来只允许在一处进行贸易。
4、清朝闭关锁国政策有什么影响?5、清朝的盛会危机有哪些表现?6、与清朝的衰落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时的世界正处于阶段。
7、从开始,西方国家相继进行的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起来。
8、是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发展最快,占有大量的殖民地,并且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
【我疑惑我解惑】【我探究我敢试】1、你能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康乾盛世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表现吗?2、清朝的社会危机有哪些表现?【我归纳我明了】【我自测我提高】1、清朝统治集团的奢侈之风从()开始A、乾隆B、康熙C、嘉庆D、同治2、在闭关锁国的基础上,清政府为了隔离东南沿海的抗清武装,实行了更严厉的()A、法律政策B、惩处政策C、海禁政策D、打击政策3、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造成了哪些严重的后果?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盛世危机》教案
![《盛世危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16799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1.png)
《盛世危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盛世危机的概念,理解盛世危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历史问题,培养其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盛世危机概述1. 盛世的定义与特征2. 危机的定义与特征3. 盛世危机的概念与内涵第二章:唐代盛世危机1. 唐代盛世的背景与特点2. 唐代面临的危机3. 唐代应对危机的措施及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盛世危机的概念、特征以及各时期的盛世危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唐代盛世危机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审视历史问题。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盛世危机的影响及其启示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中国古代史》2. 参考书籍:《中国历史危机与文化传承》、《唐代危机与变革》等3.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视频等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40%。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盛世危机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占总评的30%。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就某一时期的盛世危机进行深入研究,占总评的30%。
六、第四章:宋代盛世危机1. 宋代盛世的背景与特点2. 宋代面临的危机3. 宋代应对危机的措施及影响七、第五章:元代盛世危机1. 元代盛世的背景与特点2. 元代面临的危机3. 元代应对危机的措施及影响八、第六章:明代盛世危机1. 明代盛世的背景与特点2. 明代面临的危机3. 明代应对危机的措施及影响九、第七章:清代盛世危机1. 清代盛世的背景与特点2. 清代面临的危机3. 清代应对危机的措施及影响十、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不同朝代的盛世危机,探讨其异同点。
2. 启示录:引导学生思考盛世危机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3.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加深对盛世危机的理解。
十一、教学反思1.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岳麓版初一历史《盛世危机》说课稿范文
![岳麓版初一历史《盛世危机》说课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7906794284ac850ad024289.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岳麓版初一历史《盛世危机》说课稿范文
提前做好规划对于做好一件事情可以较高的提高效率,下文为大家带来了初一历史盛世危机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22 课《盛世危机》。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大板块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课标内容: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对康乾盛世的学习、了解清朝前期,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局面,但此时中国已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繁荣的盛世背后潜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思考清朝前期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辩证观察和分析事物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第22课 盛世危机导学案
![第22课 盛世危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e7121b55270722192ef7ea.png)
7年级历史导学案
第22课盛世危机
一、学习目标
重点:闭关锁国政策。
难点: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
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及重要图片。
(1)康乾盛世出现的表现
(2)闭关政策实行的时间、含义、影响
(3)清朝社会危机出现的时间、原因。
三、拓展延伸
步骤一:图片“展”历史
(1)以上图片和哪一盛世局面有关?结合图片说出这一盛世局面的表现。
步骤二:史料“叙”历史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马克思(2)材料中“大帝国”指的是什么?“人为地隔绝于世界”的政策是什么?
(3)你认为上述政策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吗?为什么?
步骤三:比较“见”真知
材料一隋朝时,和中国通商往来的有十几个国家,到唐朝时期发展到70多个国家。
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他们的税收。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严厉限制对外贸易,采取了闭关政策。
(4)以上两种政策导致的结果是什么?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图一清代农业生产图二清代景德镇瓷器图三乾隆北京前门街市。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盛世危机》导学案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2课《盛世危机》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d9e8720029bd64783e2cde.png)
第22课盛世危机1.简述康乾盛世。
2.概述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认识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其影响。
3.概述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认识清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4.重点:闭关锁国政策。
1.康乾盛世(1)出现时间:清朝前期,康熙帝、雍正帝以及乾隆帝三朝。
(2)出现原因:清初统治者勤于政事,奖励农桑,兴修水利,严惩贪污。
(3)表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说一说: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间,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盛世。
结合史实说明该盛世在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表现。
表现类型主要内容经济方面耕地面积增加,大力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明显提高,手工业生产超过了前代政治方面社会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疆域辽阔军事方面打败了外国侵略者,如雅克萨之战等,平定了国内叛乱和分裂势力,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闭关锁国(1)表现: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厉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
(2)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想一想:清朝前期为何实行闭关政策?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
③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
④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
3.社会危机(1)内部危机:从乾隆后期起,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
统治集团吏治腐败,财政匮乏,军备废弛,土地集中,赋税繁重,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2)外部危机:①西方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从英国开始,西方国家相继进行的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起来。
②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广占殖民地,并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22课 盛世危机学案2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22课 盛世危机学案2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2be4d8aaea998fcd220ef4.png)
学习
目标
2.分析清朝18世纪的中西方发展状况,认识近代中国遭受外来侵略的原因。
重点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
难点
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的原因以及表现
课前预习
预
习
指
导
结合学习目标,阅读教材P105-108,请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认真完成“预习自测题”的题目,可以在组内交流展示,并把疑点难题写在“自学交流”栏中。
总结测评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唐朝和清朝前期分别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它们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疑问
反思
预
习
自
测
读课文,填空:
朝前期,( )、( )、( )都积极吸收汉文化,勤于政事,奖励农桑,兴修水利,严惩贪污,出现了( )、( )、( )的局面,史称( )。
2.清朝前期实行( ),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厉控制( )
来华贸易,又限制( )出海。
3.清朝统治衰落的同时代,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使( )生产取代了( ),( )制度在欧美确立起来了。最突出的代表国家是(
),他们开始占有别国土地,并且把矛头指向中国。
课堂活动设计
激情导入
随笔
自学交流
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康乾盛世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表现。
展示质疑
什么是闭关锁国?清朝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是什么?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由此造成了什么影响?联系中国当前的对外开放政策,谈谈你的看法。
点拨质疑
举出康熙帝的主要活动,谈谈你对他的看法。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盛世危机》导名师精编学案 岳麓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盛世危机》导名师精编学案 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df4ff58bb8f67c1cfbd6b80d.png)
第22课盛世危机1.简述康乾盛世。
2.概述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认识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原因及其影响。
3.概述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认识清朝由盛转衰的原因。
4.重点:闭关锁国政策。
1.康乾盛世(1)出现时间:清朝前期,康熙帝、雍正帝以及乾隆帝三朝。
(2)出现原因:清初统治者勤于政事,奖励农桑,兴修水利,严惩贪污。
(3)表现: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说一说: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130多年间,形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后一个辉煌盛世。
结合2.闭关锁国(1)表现: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既严厉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
(2)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卫作用,但它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人民接触外国的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想一想:清朝前期为何实行闭关政策?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使人们无需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
③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固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
④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统治。
3.社会危机(1)内部危机:从乾隆后期起,清朝开始由强盛走向衰落。
统治集团吏治腐败,财政匮乏,军备废弛,土地集中,赋税繁重,各地人民起义不断。
(2)外部危机:①西方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
从英国开始,西方国家相继进行的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确立起来。
②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海外广占殖民地,并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中国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说一说:课文标题中的“盛世”和“危机”分别是什么?清朝的社会危机具体表现有哪些?“盛世”是指康乾盛世。
“危机”是指陷入落后挨打的危机,具体表现:①政治上:统治集团吏治腐败,人民起义不断;②经济上:财政匮乏,土地集中,赋税繁重;③军事上:军备废弛;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盛世危机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
![最新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2课 盛世危机名师精编学案(无答案) 岳麓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f8822a964bcf84b9d57be2.png)
3、从乾隆后期起,清朝统治集团__________腐败,__________匮乏,__________废驰,土地集中,赋税繁重,各地人民起义不断,西方国家把__________指向中国,清朝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一、情景导入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什么叫康乾盛世?
2、清朝实行什么对外政策?其对外政策有何影响?
3、从乾隆后期起,清朝面临怎样的社会危机?
二、师生探究
三、巩固延伸:
1、准确表述清朝前期对外交往特点的是()
A、闭关锁国B、繁荣与开C、重商与开放D、兼容并蓄
2、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世界形势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相继开始进行工业革命B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生产
C处在资本主义上升阶段D资本主义A、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B、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
C是清政府管理商业的机构D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4、下列有关“康朝盛世”局面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出现在清朝前期B、与统治者励精图治有关
C、反映了国力强盛D、与大兴文字狱有关
5、唐朝与清朝前期分别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它们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课堂总结:
收获反思:
第22课盛世危机
学案
教案
教、学目标:1、什么叫康乾盛世?2、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3、乾隆后期起,清朝的社会危机。
教、学过程:
一、预习自学:
1、清朝前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积极吸收汉文化,勤于政事,奖励__________,兴修__________,严惩贪污,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______________”局面。
岳麓版历史七下开元盛世word学案
![岳麓版历史七下开元盛世word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7d38c7964bcf84b8d57b15.png)
第3课开元盛世主备教师:周华锋学生一、学习目标1.明白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大体史实。
2.熟悉武则天的历史地位及其局限性,运用两分法评判武则天。
3.熟悉大唐盛世的历史地位,提高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二、学习进程(一)欢乐自学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一、(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
她是废(睿宗)而自立皇帝,改国号为(周)。
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二、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是在唐玄宗(前)期。
那时社会(稳固),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史称(“开元盛世”)。
3、唐朝改良的生产工具,要紧有(曲辕犁)和(筒车)。
负有盛名的“唐三彩”产于(巩)县。
4、唐都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那时闻名的(国际性多数市),人口达(百)万。
(二)合作探讨1.你怎么评判武则天?什么缘故她墓前立的是无字碑?提示:武则天作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功大于过。
武则天当政期间,重用有才能的人,重视进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进一步进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
史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有“贞观遗风”。
但她在执政时期,为了冲击政敌、压制世家大族,重用武氏家族,任用酷吏,鼓舞告发。
还利用佛教进行统治,大修寺院,花费了大量钱财,引发了民众对她的不满。
武则天一生曲折的经历,说明碑文如何撰写写成了难题,于是只好立无字碑。
或武则天的是非功过,生前世人争辩不休,身后也难以盖棺定论。
于是只好立无字碑,听凭后人去评说。
2.教材P15的“畅想天地”提示:(1)姚崇为官擅长应变,宋璟擅长遵法。
姚宋两人执政都能忠心辅佐玄宗,做到政通人和,人民安居乐业。
(2)治国安邦就应该选姚崇、宋璟如此的有才之人,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三)展现交流(四)课堂小结1. 女皇武则天2.开元盛世(五)达标训练1.提拔名臣姚崇、宋璟当宰相的皇帝是:(D)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2.人们大体上确信武则天的统治,主若是因为:(D )A.她是我国历史惟一女皇帝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置朝政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进展3.右图所示是唐朝农民创制的一种先进生产工具,唐朝农人用它( A )A.浇灌田地B.耕种田地C.鼓风冶铁D.纺织丝绸4.隋唐时期,青年李进是本地远近闻名的骑射好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第22课盛世危机
【学习目标】
课标内容: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教学目标:学习掌握“康乾盛世”出现的原因及表现;懂得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及造成的严重后果;清朝社会危机的表现。
重点:“闭关锁国”。
难点: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内部危机)。
【自主学习】
一、康乾盛世
清朝前期,康熙帝、帝、乾隆帝都积极吸收汉文化,勤于政事,奖励农桑,兴修水利,严惩贪污,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局面,被称为“”。
二、闭关锁国
1、原因:
(1)由于自然经济的封闭性,使清朝产生自足自骄情绪,清朝统治者以自居,认为国内“物产丰盈”,不需要对外贸易;
(2)西方侵略者的侵扰活动日益猖獗。
2、政策:
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即严格控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又限制中国商民出海,只允许一地对外通商。
3、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外正当的经济文化交流,不利于我国接触外国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三、社会危机
1、内部危机:从帝后期起,清朝由强盛走向衰落
2、外部危机:西方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
英国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开始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合作探究】
1、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康乾盛世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表现?
2、唐朝和清朝前期分别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它们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达标检测】
1、《苏州府风俗考》中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
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
……若机房工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此则材料反映了明代苏州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使用机器生产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C.行业分工精细,生产有序
D.存在着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2、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A.中西方文化差异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中西方人种差异D.中国文人的偏见
3、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该规定说明清朝()
A.禁止对外贸易
B.实行闭关锁国
C.加强思想控制
D.鼓励商业发展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