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读造句
![读造句](https://img.taocdn.com/s3/m/280f559a9ec3d5bbfd0a7462.png)
读造句导读:本文是关于读造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2、妈妈下定决心要学好英语,整天手不释卷地朗读着课文。
3、我一生的嗜好,除了**之外,就是读书。
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4、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5、读书,使人胸襟开阔,豁达晓畅;读书,使人目光远大,志存高远;读书,使人增长见识,谈吐不凡;读书,使人心旷神怡,如沐春风。
6、为了备好课,老师阅读了很多参考材料。
7、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8、虽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没有受过很多教育,但并不等于不用功读书,就一定可以成功。
你学到的知识,就是你拥有的武器。
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可以手无寸铁,紧记!9、不读书的人,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一样,没有生气。
10、操场中间有一块绿色的草坪,同学们都愿意三五成群地到草坪上去读书、玩耍,那琅琅的读书声,常常吸引着操场外面的行人。
11、读书能获得知识,但更有用的知识对世界的认识却只能通过研究各种各样的人才能获得。
1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3、可故事就不同:它们活在讲述中。
假如没有被人类的声音大声朗读过,没有被一双睁的大大的眼睛在毯子下面随着手电筒的光追寻过,它们在我们这个世界就不算真正地活过。
14、热闹的运动场才真的壮观呢!下课时,一群群打篮球的男孩子,一群群跳橡皮筋的女孩子都出现在操场上,上课后,在操场上还能听到教室传出的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呢!15、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16、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17、读书像是巨人的眼睛,可以让她他看的更远;读书又如一场恋爱,让人死心踏地的经营;读书犹如穿梭于浩瀚的大海,使人心情愉快。
18、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19、你是一个非常聪明优秀的孩子,我觉得你的朗读能力很不错,应该继续努力,你做事也很有责任感,让别人放心。
读文献,读什么、怎样读?
![读文献,读什么、怎样读?](https://img.taocdn.com/s3/m/61418dc07f1922791688e871.png)
读文献,读什么、怎样读?在与研究生交流中,许多研究生也暴露出不太会读文献的毛病。
阅读文献,可以说是研究生学习搞科研需要逾越的第一关!如果这一关没有练出手,没有掌握其要旨,那么在以后的科研中定会存在很大的缺陷。
那么读文献,到底应该读什么、怎样读呢?下面说说自己的一些体会。
先说摘要(Abstract)——摘要实际上是许多人查文献最重要的依据,但是许多人查完文献之后,基本上就对其不理了。
这是不合适的,其实高水平的摘要告诉读者非常重要的信息:该项研究的重要意义、重要思想以及重要结论。
相当于中学语文课上,老师领大家总结的“中心思想”,也是该文献最应该记住的东西。
如果通读整篇文献后,再反复仔细琢磨摘要,是很有感悟与收获的。
虽然没有必要每篇文献都“背会”其摘要,但如果特别关注、认真琢磨的话,对自己写“摘要”却是有很大的帮助。
一段好的摘要,就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摘要范文”;另外其中的某些句子完全可以写在笔记本上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再说引言(Introduction)——现在许多学生的做法是:从引言中“找”几句自己能够使用的现成句子,或者利用人家的引言“找”几篇文献为自己所用,然后弃之一边、不再理会。
其实引言绝对不是“干这个的”。
其重要作用是论述或证明该项研究或论文的重要意义,是关于某些研究“热点”的概括与总结,它是帮助我们了解某个热点问题最直接、也是最具有概括性的资料。
在撰写论文过程中,这一部分也是最难写的,也是最见科学研究功底的。
一段精炼的引言(introduction)同样可以作为一篇“范文”来研读的,其中的句型当然也是可以仿写的。
还有实验、结果与讨论(Experiment Result and Discussion)——这部分最典型的错误就是“模仿”与“验证”。
学术论文重要的在于“创新”,“模仿”与“验证”只能用于“学习”而不能用于发表“成果”。
有一年指导过一个本科生,我把一篇在《自然》上发表的文献给她翻译(我们的本科毕业论文期间要求学生翻译一篇外文文献),结果这名学生竟然查到一篇发表在国内某著名期刊上的“中文翻译”——甚至连图都是原文里的。
读书方法大全 读书方法应用大全
![读书方法大全 读书方法应用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11eab05b8f67c1cfbd6b8e6.png)
读书方法大全读书方法应用大全1、演读法、美读法和品读法演读法:一种以表演手段进行形象化朗读的方法,多用于塑造人物形象的文学作品(包括童话、故事)的分角色朗读。
演读可以形象地再现作品中的情景、塑造人物形象,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阅读的兴趣。
演读的主要形式有表情朗读、分角色表情朗读和演剧等几类。
演读时应注意:①充分理解作品,体会各种不同人物的思想感情。
②熟读课文。
③学会用恰当的、生动丰富的语调、情态和动作传达人物的内心活动,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
美读法:一种侧重于审美欣赏的阅读方法。
一般只运用文学作品,特别是优秀的诗歌和抒情散文。
在阅读这类作品时,读者应深入理解作品,尽量去体验作品中美好的内容和形式,细心品味,陶醉其中。
运用美读法的目的是为了从中得到美的享受,陶冶性情。
具体的方法:①或清晰、响亮的语音放声朗读;②或用有节奏、有抑扬的语音咏读;③或用美妙的腔调,按诗文中的格律声韵自我陶醉式地低声吟诵;④或用拖腔拖调,带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情不自禁地唱读。
应用美读法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美学修养,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阅读方法。
品读法: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认真阅读,仔细品味,以达到真正吸收的读书方法。
世上的书正如调味品一样,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而且每种书都有其特殊的味道。
在阅读时,要仔细地去品一品,做到既知其好在哪里,妙在何处,以便吸收其营养;又知其瑕疵之所出,败笔之所在,以便引以为戒。
经过这样的品读,该书的风格及其成败得失便可尽收胸中。
对作品的品读,包括两层意思:①从容阅读,即要慢读、细读、反复阅读,好像吃饭一样,匆匆吃下不行,一口气吃下更不行。
②深入思考,即要边读边思,反复琢磨。
总之,只有把从容阅读和深入思考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品出书中的味道。
愈有味道愈愿从容去读,愈从容去读,味道就愈浓,也就愈觉读书乐趣无穷。
2、诵读法、唱读法和咏读法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来加深理解和接受的读书方法。
它有三种形式:①细吟慢读。
朗读、默读、跳读、精读、演读
![朗读、默读、跳读、精读、演读](https://img.taocdn.com/s3/m/ec56f1c8336c1eb91a375daa.png)
龙源期刊网 朗读、默读、跳读、精读、演读作者:王晓华来源:《天津教育·中》2019年第10期【摘 ;要】阅读能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信息、获取知识以及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都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来尽可能从各方面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更多、体会更多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
朗读、默读、跳读、精读、演读是常用的几种阅读方法,在阅读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以不同的阅读方式来感知文章,在阅读中提升自己。
【关键词】阅读;基础;朗读一、朗读,用声音提升注意力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阅读方式就是“齐读”,学生以集体朗读的形式进行阅读;其次,就是从“群”中去“个体”,让每一位学生单独朗读或者合作朗读,这样的方式在早读以及课堂教学中都极为适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有声阅读中体会文中的感情,一方面也可以提升他们的注意力。
以《观潮》这篇课文为例,这篇文章是一次赏景经历的记述,是对钱塘江大潮涌起时壮观景色的描写,更是对自己在观潮是时所体会的心情的抒发。
潮气前的平静与人们内心的期待,潮起时的汹涌澎湃与人们内心的激动,还有潮落之后那种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文章用朗读的形式更容易让学生在声音的起伏中感受到作者在整个观潮过程中所看、所想。
开篇第一句“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第一句言簡而意赅,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内容,也为接下来观察者的“人山人海”与人们的“昂首”期待做了铺垫,当学生带入感情地进行阅读时,心神都会不自觉随着作者的心情变动,对接下来的现象充满期待。
之后“轰隆的响声”“人声鼎沸”“白线出现”“越来越近”“山崩地裂”“余波漫天卷地”这一系列的描写,从浪潮袭来到消失似乎只如“白驹过隙”的时间,让人感到紧张不已,观潮者不舍得眨眼,学生在阅读时也会自然体会到那种紧张、壮观、沸腾的感觉。
二、默读,让学生学会静心沉思在朗读之外,默读也是阅读中需要学生体会的一种阅读方式,虽然在上文中提到以小学生的年龄一般都较为活泼好动、很难静下心来所以朗读可以提升他们的注意力,但默读这种方式如果运用得当,也一样会让学生在安静中学会沉思,对文章的体会也会更为深刻。
推荐父母阅读的10本儿童教育书籍
![推荐父母阅读的10本儿童教育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7d00e16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1.png)
【导语】要想做⼀名合格的⽗母,从孩⼦来到这个世界开始,你就要慢慢的教育,但是过程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家长⽆可奈何。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育频道!1.推荐⽗母阅读的10本⼉童教育书籍 1、《爱和⾃由》 作者:孙瑞雪 出版社:中国妇⼥出版社 本书以爱和⾃由为的⽴⾜点,强调爱孩⼦要有科学的⽅法,即充分了解⼉童成长规律的基础上给孩⼦充分的爱、⾃由、选择。
孙瑞雪⽼师告诫⽗母们:你以为你爱孩⼦,你想象你可以爱孩⼦,你认为这就是爱孩⼦,和你真的爱孩⼦是有差别的。
也许,你需要停下来看:你是不是基于你的想法、你的恐惧、你的焦虑、你的习性来爱的。
这可能就意味你其实是更爱你的想法,更爱你的恐惧,更爱你的焦虑,更爱你的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切如是。
我们要学会从⼀切如是中将爱剥离出来,你的孩⼦才真正可以收到爱的礼物。
因为我们⼀⽣能够给予孩⼦的只有⼀样,那就是爱! 2、《正⾯管教》 作者:(美)简·尼尔森 出版社:京华出版社 没有哪个⽗母不为了孩⼦⽽竭尽全⼒,但最美好的愿望却不⼀定给孩⼦带来的结果。
正⾯管教是⼀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的管教孩⼦的⽅法……孩⼦只有在⼀种和善⽽坚定的⽓氛中,才能培养出⾃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的社会技能和⽣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如何运⽤正⾯管教⽅法使孩⼦获得这种能⼒,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3、《如何说孩⼦才会听怎么听孩⼦才肯说》 作者:(美)玛兹丽施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你这孩⼦怎么那么不听话?”⾯对孩⼦的⾏为做⽗母的常常忍不住脱⼝⽽出。
是的,天凉了让加⾐服就是不加,地板凉可就是要打光脚,就是不要刷⽛,就是要把饭弄得满桌⼦都是,就是不叫叔叔阿姨,就是要把屋⼦弄得乱七⼋糟,到吃饭的点了可就是还要看电视,就是不愿意做作业……等等,全是怎么说都不听。
⽆数家长为此烦恼,家⾥充满呵斥和吵嚷声,可是没⽤,问题却解决不了。
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励志书籍
![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励志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1a381ae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00.png)
【导语】暑假可以让孩⼦们多课外书,孩⼦们的⽂学修养和底蕴,就会在⽇积⽉累中积攒,这样的⼩学⽣,不但语⽂成语差不了,⽽且对⾃⾝的谈吐和修为也⼤有裨益。
多读书是受益⼀⽣的。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育频道!【篇⼀】适合⼩学⽣阅读的励志书籍 适合⼉童阅读的励志书籍⼀:《布鲁克林有棵树》 作者:贝蒂·史密斯 介绍:《布鲁克林有棵树》讲述⼀个出⾝贫寒的⼥孩的成长史,⼥孩从捡垃圾开始⼀步步⾛到⼤学,最终成为作家的故事。
它不炫耀苦难,不矫情不做作,讲述了阅读如何让卑微的⽣命变得⾼贵,知识如何改变⼈的修养与命运,家庭的⼒量如何⽀撑孩⼦实现⾃⼰的梦想,字⾥⾏间满满都是正能量。
推荐10本适合⼉童阅读的励志书籍,妈妈赶快收藏吧 适合⼉童阅读的励志书籍⼆:《草房⼦》 介绍:《草房⼦》是⼀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说。
伤⼝写了男孩桑桑刻⾻铭⼼,终⾝难忘的六年⼩学⽣活。
六年中,他亲眼⽬睹或直接参与了⼀连串看似建党但⼜催⼈泪下、撼动⼈⼼的故事少男少⼥之间毫⽆瑕疵的纯情,不幸少年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残疾男孩对尊严的执著坚守,垂暮⽼⼈在最后⼀瞬所闪光的⼈格光彩,在残废体验中对⽣命的深切⽽优美的领悟,⼤⼈们之间扑朔迷离且⼜充满诗情画意的情感纠葛……这⼀切,既清楚⼜朦胧地展现在少年桑桑的世界⾥。
适合⼉童阅读的励志书籍三:《爷爷⼀定有办法》 作者:菲⽐·吉尔曼 介绍:约瑟从⼩就和爷爷建⽴起深厚的感情。
他相信爷爷⼀定有办法把旧东西变成新的东西……荣获加拿⼤克⼒斯堤先⽣书奖、露丝·史⽡兹奖及维琪·麦卡夫奖的《爷爷⼀定有办法》原本是⼀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作者⽤重复⽽富有节奏和⽂字来重述,既温馨⼜朗朗上⼝。
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情味的⼩镇和约瑟的家庭,不管是⼈们丰富的表情、家具、物品,都⾮常⽣动、传神。
适合⼉童阅读的励志书籍四:《不⼀样的卡梅拉》 介绍:“⽣活中肯定还有⽐睡觉更好玩的事情!”⼤⼩卡梅拉们⼀直都抱有这样的信念。
读书的读组词
![读书的读组词](https://img.taocdn.com/s3/m/e094731f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66.png)
读书的读组词读书的读组词:读音、读物、研读、读书、朗读、品读、阅读、读书得间、百读不厌、破读、读数、复读、音读、读破、读书人、宣读、导读、读后感、可读性、走读、陪读、默读、精读、选读、饱读、读者、判读、读本、工读、读破句、耕读、住读、审读、重读、诵读、借读、工读教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经、伴读、拜读、异读、攻读、胜读十年书、通读、宿读、俗读、读诵、据鞍读书、读鞫、课读、骤读、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读心、十年读书、教读、读书君子、扩展阅读、属读、略读、读卷、释读、读易馀言、郡斋读书志、寄小读者、吏读式、蒙氏阅读、跟读、赵普夜读、读音法、倒读、读众、读霓、拼读、传读、百读、赞读、读别、有声读物、细读、卒读、开读、读记、只读存储器、读学、读命、披读、读蜺、授读、范读、刺股读书、读若、缩写读音、书读袖烂、盲文读物、读书三到、读书三余、读灋、读社、挟筴读书、省读、折节读书、读帖、禁读令、秉烛夜读、骑牛读汉书、半工半读、读书破万卷、侍读学士、就读、书读五车、对读、读如、籀读、熟读深思、陪读保姆、奉读、异读字、读曰、读万卷书、异读法、伏读、映雪读书、悔读南华、古读、玩读、车次解读、回读法、读法、趺读、寒窗苦读、读画、读为、读祝、工读学校、解读、早读、枉读、侍读、然荻读书、闭门读书、读不舍手、讲读、展读、正读、领读、唐骏读博、以飨读者、囊萤照读、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捧读、随月读书、读书笔记、统读字、观读、閲读、电子读物、读衆、徧读、读数语句、不堪卒读读书的读怎样组词读的组词:读者、跟读、读本、读书、研读。
1、读者[ dúzhě]指阅读书、刊、文章的人。
汉桓谭《新论·补遗》:“其言恻怆,读者叹息。
”唐刘知几《史通·本纪》:“世之读者,幸为详焉。
”鲁迅《花边文学·看书琐记》:“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
”2、跟读[ gēn dú]指即听着别人的朗读。
50种读书方法
![50种读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dd3a144f121dd36a22d82f7.png)
1.诸葛亮:观大略法三国时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一起读书,徐、石、孟三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则“独观大略”,就是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书本的精神实质,而不被枝蔓问题所纠缠。
2.陶渊明:不求甚解法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云:“好读书,不求甚解。
”他认为不必花很多的精力去研究没有价值的注释,而应注意读原著,领会原作的基本内容。
3。
杨大眼:耳读法北魏杨大眼,虽识不了多少字,但靠坐在那里听别人读书,居然收获不小。
现今听新闻联播、小说播讲、知识讲座等等,就等于是用耳朵读书哩!4。
韩愈:提要钩玄法唐代韩愈曾说:“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提其要",能使自己一目了然。
“钩其玄”,便于把握重点。
5。
苏东坡:八面受敌法北宋苏东坡读《汉书》要读许多遍,将《汉书》分为治道、人物、地理等几个方面,每读一遍专门研究一个问题,结果他对书中的每一方面的问题,都了解得非常透彻。
6。
陆游:有的放矢法宋代陆游读书。
首先,他注意从整体考虑,有计划地读一大批书.其次,他注意结合研究专题读书。
再次,他注意将读书与使用联系起来。
一边习武,一边苦读兵书,准备来日疆场决战时派上用场。
7。
朱熹:循序渐进法南宋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提出“循序渐进法”。
读书要选定一个目标由浅入深,从最基本的书读起,读通一本然后再读另一本,读通一节然后再读另一节;而不能不分主次先后,杂乱无章地乱读一气。
8。
陈善:出入法南宋人陈善“出入法”的意思是:读书要知入知出。
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9。
陆九渊:涵泳法“读书且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读书不要性急地死抠住一处不放,要平缓地细心涵泳,读不懂的地方,不妨暂时先放过去,等读完之后或日后重读时,慢慢地就会领悟了。
10。
董遇:三余法汉代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
我读_作文参考5篇
![我读_作文参考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5fd20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2.png)
我读_作文参考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报告大全、演讲致辞、条据书信、心得体会、党团资料、读后感、作文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y, report encyclopedia, speeches, articles and letter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party and group information, after reading,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我读_作文参考5篇培养写作文的能力需要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写作文是非常考验大家能力的一件事情,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我读_作文参考5篇,供大家参考。
读字的笔顺
![读字的笔顺](https://img.taocdn.com/s3/m/00dd012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6.png)
读的笔顺:丶フ一丨フ丶丶一ノ丶。
笔顺读写:点、横折提、横、竖、横撇/横钩、点、点、横、撇、点。
释义:
[ dú]
字的念法;读音:异~。
“长”字有两~。
[ dòu ]
语句中的停顿。
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后来把“读”写成“逗”。
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
见〖句读〗。
读的部首:讠
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从讠、卖声
字源解说:
造字本义:动词,将书籍、文书上的文字念出声来。
文言版《说文解字》:读,诵书也。
从言,卖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读,朗诵诗书经文。
字形采用“言”作边旁,采用“卖”作声旁。
相关组词:
1、读书[dúshū]
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声。
~笔记。
读了一遍书。
2、读物[dúwù]
供阅读的东西,包括书籍、杂志、报纸等:儿童~。
通俗~。
农村~。
3、朗读[lǎng dú]
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课文。
4、句读[jùdòu]
也作句逗。
旧称文章中语意已尽的地方为“句”,语意未尽须停顿的地方为“读”(dòu)。
书面语上用圈(句)和点(读)来标记。
5、品读[pǐn dú]
仔细阅读、品味:有些老书多年后再来~,仍能读出新意。
读《双驴记》有感
![读《双驴记》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6484e59651e79b8969022604.png)
读«双驴记»后感《双驴记》是一本由王松写的中篇小说,它主要描述了一位知青下乡时与动物驴之间的故事。
《双驴记》发生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以驴性写人性,通过人和驴之间一场不无传奇色彩的争斗过程,奇妙地挖掘出了特定时代人性世界的扭曲和畸变情况。
塑造了一个具有人性深度的知青形象和充满人性的驴的特性。
文章主要描述了主人公马杰与两条驴的故事,讲述了马杰关于与它们的斗争与恩怨,讲述的是一位来自城市大学农学院的青年下乡做事,被派到去当饲养员,去照顾驴的事情。
两条驴分别叫黑六与黑七,因为这两头驴的家庭出身都不好,往上追溯几代,它们的曾曾祖父曾是村里大地主高久财家豢养的,整天吃香喝辣,住的牲口棚里都砌了火墙,比贫下中农可舒坦多了。
一头白嘴唇大鼻翅的板凳驴,长耳朵长脸小短腿,专门让高久财的小老婆骑着回娘家的,每次都是红樱铜铃紫缎鞍垫,走在街上很是气派。
这种驴自然不能算无产阶级,该划入“黑五类”,可“黑五类”是“地、富、反、坏、右”,没有驴,村里就给它排个第六,这一头叫黑六,那一头是它兄弟,就叫黑七。
正因为它们的身份问题,所以弄出了一系列的事情,使得故事非常有内涵,让人耳目一新值得去读。
首先讲述了马杰与黑六的故事,讲述了因为黑六因为被大地主养惯了,使得黑六不擅长工作,但主人公却是干活,所以不相信,非得让黑六,所以想出许多方法干活来使得黑六,但是黑六始终不肯屈服,甚至使出苦肉计让其他人知道马杰欺负它,使得它逃离干活的命运,但是主人公却不罢休,非得让黑六干活,因此使出杀手锏,用鞭子鞭打它,从而最终使得黑六屈服了,老老实实的干活,但是却使的黑六有了疾病,使得它的生殖器官出了问题,从此不能再配种了,并且由于在一次干活当中,使得村主任的一条腿断了,再加上因为它本来就是一条不适合干活的驴,所以它的命运是凄惨的,他面临着被宰杀的命运。
因此在一清凉的早晨它被主人公亲手宰杀掉了,但是它在宰杀的过程中却表现的很淡定,冲着主人公笑,似乎在说,我知道自己的命运,你快点动手吧,这让主人公想到黑六在先前也是这种表情,似乎早就知道当它让村主任摔断腿的后果,因此主人公是十分的不解,不知道为什么一条驴竟然有这样的表情,简直是一个人在笑,在面对宰杀,这使得主人公十分的气愤,因此他直接一刀宰了黑六,本以为这件事结束了,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黑六的兄弟黑七看到了,结果又引发了一系列的故事,使得主人公又面临尴尬的情况。
读的意思解释
![读的意思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b7dca19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2e.png)
读的意思解释读这个词,我们十分熟悉,我们可以分别读出他的这四个字母,但是读的含义却不是那么简单。
按照字面意思,读指的是看到文字,并理解它的意思。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读可以更广泛地定义为接收、理解和掌握信息的过程。
读与写是息息相关的,身为一名读者,理解和掌握所读内容的能力是很重要的。
在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教材来获取知识,通过阅读文章和论文来收集信息,还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拓展我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因此,读不仅是我们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我们获取知识和提高自我的途径之一。
读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看到书面文字,还需要理解和掌握其背后的内涵。
顺着文字往下读就可以了吗?其实,对于深入理解,我们不仅要了解文字表面,还要考虑作者的语气、写作目的、写作手法等一系列因素。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这些背后的因素,阅读就会更深入、更丰富。
比如说,我们读到了一篇报道,这篇报道在文字表面上告诉我们一件事情发生了。
但如果我们反思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报道?为什么要对这件事情进行报道?几个角度的思考,我们就可以理解其中的背景和动机,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掌握新闻的本质和作者的意图。
当然,阅读也是需要时间和能力的。
对于某些书籍或文献,我们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阅读,甚至要反复读。
这需要我们不断提升阅读能力,训练我们的思维和阅读速度。
另外,我们也需要注意阅读注意力的调节,集中注意力良久容易导致疲劳和无法集中注意力。
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技巧,如调整阅读节奏,起立走动等,来帮助我们更好地阅读。
总之,读不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技能,也是我们拓展思维和提高自我的依赖方式之一。
当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阅读过程的本质和内涵时,我们就能更好地运用这项技能。
有效的18种读书方法
![有效的18种读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bb7db65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a.png)
有效的18种读书⽅法【导语】品书如进⾷,得其法,营养与美味兼得;不得其法,或不得美味,或不得滋养,或伤害⾝⼼。
然其法何在?古今中外名⼈读书各不相同,皆在因事、因⼈、因书⽽变。
于是将前⼈经验筛选研磨,精⼼总结出18种读书⽅法,与诸位分享。
1.读书不⼆法专⼼致志,⼀段时间内,只读⼀本书,这本书不读完,决不读第⼆本书。
清朝著名政治家曾国藩就是这样读书的:“诸⼦百家,汗⽜充栋,或欲阅之,但当读⼀⼈之专集,不当东翻西阅,如读《昌黎集》,则⽬之所见,⽿之所闻,⽆⾮昌黎,以为天地间除《昌黎集》⽽外,更⽆别书也。
此⼀集未读完,断断不换他集,亦专字诀也”。
著名学者梁实秋曾也有这样⼀句名⾔:桌上永远只放⼀本书!这种读书⽅法,最适合那些想练好基本功,打下扎实治学功底的读书⼈。
2.波浪渐进法⼀次读⼀本书,但不强求⼀⽓呵成,过⼀段时间再读,原来读来⽆味的地⽅可能就读出感觉来了。
美国依阿华⼤学的罗宾森提出⼀种SQ3R读书法,强调循序渐进,英语 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五个词的第⼀个字母,分别代表“浏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五个学习阶段。
⽑泽东读《昭明⽂选》,他上学时读,五⼗年代读,六⼗年代读,到了七⼗年代还读过好⼏次。
《联共党史》及李达的《社会学⼤纲》,他各读了⼗遍。
⼀部《红楼梦》,少年读来,只看到“爱在缠绵中,情在悱恻⾥”。
⽼年读来,便能读出“满纸荒.唐⾔,⼀把⾟酸泪”。
⾃⼰时间不充裕,或读⼀些“难啃”的⼤部头时,不妨采取这种⽅法。
也有些⼈⼀读书就犯困,精⼒不能集中,那就分段来读,⼀般⼈在半⼩时之内注意⼒最集中,那我们就可以利⽤这半⼩时,⼤约每次可以读⼀万多字左右。
3、⽐较品读法⼀次读⼏本书,⽤⽐较对照的⽅法读书。
“不怕不识书,就怕书⽐书”。
写《魏书》的史学家夏候谌⾃视甚⾼,听别⼈称赞陈寿写的《三国志》,不⼤服⽓,便找来细读再三,这才知道《三国志》确⽐⾃⼰的《魏书》好,当即烧掉⾃⼰的书稿。
读诗的4大好处,让你终身受益
![读诗的4大好处,让你终身受益](https://img.taocdn.com/s3/m/05b85014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dd.png)
诗的痕迹和岁月一起,经久不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年少时背的诗,悄悄地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等到某一天,在那触景生情的一瞬间,你会蓦然发现,这些古诗正带着数千年的墨香穿越而来,在我们的灵魂深中,风云激荡。
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独特的魅力,它是一个天然的“富矿”,蕴藏着中国人的精神价值,体现着中国人的风骨和品味,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骄傲。
现在是科技信息时代,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在各种压力之下,在快节奏的奔跑中,人们很难再有诗兴大发的时刻。
经常有人问:现在,为什么还要读诗呢?看似浅显的问题,却非常不好回答。
相对于,人们日常掌握的外语、驾驶、乐器等技能,读诗的能力,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实用性”不强。
但是,这种看不见的东西,作用往往很大。
经过分析、梳理、总结,我认为读诗有以下4个方面的作用。
一、增长知识通过读诗,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人物、成语故事、文学常识、风土人情等,这些知识,很多都与诗词有关。
古代诗人,多以写实为主,贴近人们生活,反映了当时民众的生活现状和思想动态。
讲述一个我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上小学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其中有一首印象特别深刻,内容是: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我至今记得,画面是一个拄着拐棍、戴着斗笠的行者,路边有袅袅炊烟和零星村屋,远处回环的山路上,有几座亭台,路边的野花,大约八九枝。
因为通俗易懂,我从《唐诗三百首》里背了不少诗,也学了不少知识。
小学毕业要表演节目,别人都是唱歌跳舞,我连续背了8首古诗,并一一进行解读。
从老师和同学们的眼神里,我看出了一丝意外和惊喜。
潜台词就是:小小年纪,能背那么多古诗,了解那么多知识,真不简单。
多年以后,我至今尚且记得的古诗词和一些基本知识,大都来源于小时候的读诗。
在记忆力旺盛的阶段读诗,将会一生受益。
二、培养气质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的心得感悟
![读书的心得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1dfe7fc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d.png)
读书的心得感悟•相关推荐关于读书的心得感悟(通用28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心得,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心得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读书的心得感悟(通用2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读书的心得感悟篇1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春节了,因为春节不仅有很多的好吃的,还能收到长辈给的压岁钱,爸爸妈妈也会对我很好。
春节代表着新年的到来,春节是新年的第一天,除夕是旧年的最后一天,这两个日子的意义是很大的。
我在学校学习到了很多跟春节有关的知识,对春节也已经非常的了解了,每一年我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了,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个小孩子都会期待的节日吧。
春节的到来就表示旧的一年已经过去了,新的一年已经来临。
新的一年就代表着新的阶段已经开始,我想在新的一年是需要做出一些改变的。
爸爸妈妈常说过完年就长大一岁了,应该要变得更加的成熟,更加的懂事。
我觉得比起元旦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春节,这才是我们真正意义上的新年。
在新的一年到来之时我心里是有很多的感触的,我觉得时间过得是真的很快的,以前我总觉得还有时间,没有全心全意的去学习,但现在我明白了时间其实是过得很快的,也是不够的。
虽然一年很长,但我们每一天都会学习到新的知识,之前学的知识就不会再有时间去学了,所以我想现在的知识自己应该要利用好现在的时间去学好,而不是预支自己之后的时间。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若是用这样的一个态度去学习的话我想我是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我应该把目光放在当下,而不是自己的以后。
在新的一年我会去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不再用之前那样的态度去学习了,我想自己是能够在这一年中有很多的收获的。
我应该要抓住现在的每一天时间去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变得更加的优秀,想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要利用好现在的时间去做。
光阴一去不复返,消逝了的时间就是消逝了,不应该等到自己后悔了才开始努力。
拼音中词组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读轻声
![拼音中词组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读轻声](https://img.taocdn.com/s3/m/9c508b2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9.png)
拼⾳中词组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读轻声拼⾳中词组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读轻声 轻声是由于⾳节读⾳弱化,在⾳⾼、⾳长等⽅⾯产⽣的⼀种⾳变现象,可视为特殊的变调,不是⼀个独⽴的调类。
拼⾳中词组在什么情况下必须读轻声呢?下⾯⼩编带着⼤家⼀起来了解⼀下吧! 轻声是指在普通话的词和句⼦中,有些⾳节因受前后⾳节的影响⽽失去了原有的声调,从⽽变成了⼀种软⽽轻的调⼦。
例如:爸爸(bà·ba)、点⼼(diǎn·xin)等,这类词中第⼆个⾳节的声调在实际读⾳中变得轻软模糊,便属于轻声。
轻声在普通话中具有区分词性和区别词义的作⽤, 如:兄弟(xiōng·di),指弟弟;兄弟(xiōng dì),指“指哥俩”。
利害(lì·hai),指“厉害”、“程度很深”,是形容词或副词,如“疼得很厉害”;利害(lìhài),指益处或害处,是名词,如“你应该明⽩这件事的利害所在”。
轻声是由于⾳节读⾳弱化,在⾳⾼、⾳长等⽅⾯产⽣的⼀种⾳变现象,可视为特殊的变调,不是⼀个独⽴的调类。
但是,轻声⾳节除了调值明显改变、⾳长变短⽽外,⾳强亦有所减弱,往往还引起了⾳⾊的某些改变,如韵母的发⾳变得⽐较含混,主要元⾳的⾆位向⾆⾯、央、中⽅向移动,不送⽓的清塞⾳、清塞擦⾳声母浊化等。
如“哥哥”(gē·ge)⼀词中,第⼆个⾳节念作轻声,其声母由清塞⾳变成了相对应的浊塞⾳,韵母由⾆⾯、后、半⾼、不圆唇元⾳变成了⾆⾯、央、中、中圆唇元⾳。
轻声 轻声的读法,⼀般来说是在阴平、阳平、去声后⾯读的调⼦⽐前⼀个⾳节要低,其调值可⼤致描述为短促的低降调;上声后⾯的轻声⽐前⾯的⾳节要⾼⼀些,其调值⼤致可描述为短促的半⾼平调。
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为了发轻声⽽发⽣“吃字”、吞字”现象。
如: ⾮上声+轻声 胳膊残疾葫芦⼋哥相声疟疾先⽣地下 上声+轻声 打扮买卖喇叭枕头哑巴姐姐⾆头 1.⼤部分念轻声的⾳节与其语法意义及词汇相关,⽐如语⽓词“啊、吧、呢、吗”等,名词、代词后缀“⼦、⼉、头、的、们”等,⽅位词“上、下、⾥、头、边、⾯”等,动词后⾯表⽰趋向的词“来、去”等,助词“的、地、得、着、了、过”等。
古汉语通论(二十四)古书的句读
![古汉语通论(二十四)古书的句读](https://img.taocdn.com/s3/m/e96c71dc50e2524de5187e7c.png)
古汉语通论(二十四)古书的句读古书一般是不断句的,前人读书时要自己断句。
古代断句用“、”作为标志。
《说文解字》说:“、(zhǔ),有所绝止而识之也。
”有人认为这就是句读(dòu)的“读”的本字(注:见杨树达《古书句读释例·叙论》。
)。
前人在语意未完而需要停顿的地方,点在两个字的中间;在句终的地方,点在字的旁边。
后来用圈号作为句终的标志。
古代又有一个“ (jué)”字,《说文解字》说:“ ,钩识也。
”这也是古人读书时所用的句读标志(注:王筠说这是分章所用的标志(见《说文句读》)。
)。
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因为明辨句读是读懂古书的起点。
假使断句没有错误,也就可以证明对古书有了初步的了解。
所以《礼记·学记》说:“一年视离经辨志。
”这就是说,小孩读书一年以后,要考查“离经辨志”,所谓“离经”,就是句读经典的能力。
当然,能点句无误,还不能说就是完全了解了;但是,反过来说,如果点句有误,那就一定是对古书某些词句没有读懂。
现存的古书,经过标点的只是一小部分。
我们要具备阅读古书的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句读的能力。
在阅读古书时怎样才能不断错句,不用错标点呢?这先要研究错误的原因。
原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注:在分类之中,有跨类的情况,不一一说明。
):一是意义不明,二是语法不明,三是音韵不明。
下面分别加以讨论(讨论以断句为主,也涉及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意义不明词和句子的意义有未了解清楚的地方,这是弄错句读最主要的原因。
不明词义,不通文理,缺乏古代文化常识,不知出典等,都容易导致句读错误。
1.不明词义,不通文理有时是不明了一个单音词的意义,有时是不明了一个复音词的意义,有时是把甲义误认为乙义。
这些情况都会把句子断错。
有时,读者并不是不明词义,而是不能把上下文连贯起来,不能串讲;读时不求甚解,不从上下文仔细体会古人的用意,也可以说是不通文理。
这样,拿起笔来断句,就容易产生错误。
读《制空权》心得体会
![读《制空权》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c470cfd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6.png)
读《制空权》⼼得体会读《制空权》⼼得体会“如果不能控制敌⼈的天空,就⽆法控制⾃⼰的天空。
战争让我们仰望天空的同时更应该展望未来。
”近⽇,我抱着学习的⼼态拜读了由意⼤利军事理论家朱利奥·杜⿊所著的《制空权》。
下⾯让我们⼀起⾛进这“路灯”般的军事名著,领略战争上空放射着的光芒。
杜⿊1869年出⽣于意⼤利的⼀个⼩镇,当他以⼀名炮兵军官的⾝份毕业时,莱特兄弟飞⾏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了意⼤利。
当时军事航空还处在⽓球与飞艇的时代,他既敏锐的意识到飞机将成为这⼀领域真正的主⼈。
1909年,杜⿊在没有任何战争佐证的情况下就不容置疑的推论:飞机将彻底改变战争的⾯貌,战场上将出现新的军中--种——空军,新的作战领域——天空,新的作战模式——空中战争,新的军事学术——空中战争理论。
《制空权》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以下五个⽅⾯:①天空将成为重要性不次于陆地和海洋的第三维战场,飞机⽤于战争,是战争史上的转折。
从此,战争将成为全民的、总体的、不分前⽅与后⽅及不分战⽃⼈员与⾮战⽃⼈员的战争。
②建⽴与陆军、海军并列的以歼击机和轰炸机为主的独⽴空军。
未来战争中空军的地位将提⾼,空中战场是决定性战场,空军的重要性将进⼀步提⾼,陆军、海军的重要性将相应降低。
③未来战争中夺取战场制空权极为重要。
杜⿊认为,未来战争是激烈的,也是速决的,夺取制空权的⽃争极为重要;只有阻碍敌⼈飞⾏,才能保证⾃⼰飞⾏;掌握制空权就是胜利,丧失制空权就是战败。
④空军应集中使⽤并主要⽤于进攻。
应集中空军最⼤⼒量对敌后⽅城市和居民中⼼实施战略轰炸,即可摧毁敌⽅物质和精神的抵杭,迅速夺得战争胜利。
否认地⾯防空和陆海军配属航空兵的必要性和价值所在,认为这些是⽆⽤、多余甚⾄是有害的。
⑤组建强⼤的民⽤航空,作为空军的后备⼒量。
杜⿊强调,要发展民⽤航空,吸引民众关⼼航空建设,使航空技术保持先进⽔平。
做到平时军民融合,战时以军补民。
掩卷长思,⼼潮澎湃!感受良多!震撼。
著作给予我最直接的感受便是震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学校:济南市普利中学姓名:支喜爽班级:2013级2班
《追风筝的人》以温婉感伤的笔触讲述了12岁的富家阿富汗少爷与父亲仆人的儿子哈桑的凄美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华丽的文笔。
以朴实淡柔的文字勾勒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
足以给与我震撼!
阿米尔从小生活在阿富汗一个富足的家庭里,是一个富家的少爷。
因母亲早逝,心灵扭曲。
但有一个同样从小失去了母亲的孩子,他是父亲仆人的儿子-哈桑。
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无论是阿米尔做了什么,他都会信任和包容阿米尔。
在阿米尔遭受坏孩子的欺负的时候,他也是挺身而出,为朋友两肋插刀。
可是,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却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并没有把这个出身低贱,目不识丁的哈桑当作自己的朋友。
在阿富汗,一直都有冬天赛风筝的传统,按照惯例,那些被击落的风筝可以被看作是胜利者的奖赏,哈桑聪明机灵,是个追风筝的能手。
一年冬天的赛风筝会却让阿米尔和哈桑友情彻底决裂。
那次的比赛,阿米尔成为冠军,哈桑为阿米尔去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
习惯了哈桑的一诺千金,阿米尔知道他肯定能顺利完成任务,他满心欢喜地等着哈桑为自己带来战利品,可哈桑很长时间都没有回来,阿米尔只好出去寻找,但在找到哈桑的那一刻惊呆了。
原来,追到风筝的哈桑遇到了麻烦。
正被几个曾经找过阿米尔麻烦的坏孩子找茬,对方逼迫他拿出风筝,而哈桑不愿意,于是,在身边没有人的情况下遭受了自己人生最大的耻辱——被这几个坏孩子强暴了!而即使在这样,他死命地保护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
——残酷的一切,站在巷口的阿米尔全部看在了眼里,可是,他却没有勇气上前制止!
那次事件之后,阿米尔内心就开始被羞愧与痛苦所折磨,他知道自己很对不起朋友,自己懦弱,虚伪愧对朋友的忠诚。
这样的感觉一直把他压不过气来,终于,他在父亲面
前撒谎说哈桑是小偷,让父亲赶他们走。
而即使是这样莫须有的伤害,哈桑也毫无怨言地承认了。
虽然父亲执意留下他们,他们还是离开了。
几年之后,阿米尔随父亲去了美国,先前优越的生活没有了,在美国的日子,他们生活的很穷苦,可父亲还是很有担当,靠着父亲卖力的打苦工,阿米尔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开始工作,恋爱,结婚,直到父亲去世。
对他而言,平淡是他忘却过去的最好办法。
但直到父亲去世后的一天,阿米尔居然意外得知哈桑居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回到阿富汗,哈桑已经死去,阿米尔找到他留下的孩子,往事一幕幕,他带着这个小侄儿,决定替哈桑承担做父亲的责任。
跟哈桑的儿子谈到他父亲追风筝的时候,阿米尔充满了钦佩和尊敬。
他带着哈桑的小儿子一起去放风筝。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可此时的索拉博却因精神上的伤痛至以完全失去感情,唯有说起风筝——那哈桑和阿米尔童年最喜爱的玩物时,才会不知觉的笑起来……书的后半段写得是主人公心灵的救赎。
他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追到了心中漂移已久的风筝,重新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生活的大门终于又向他敞开了。
阿米尔的结局,相比较而言,是幸福的。
他终于明白了彼此的意义,但却以作为了生命为代价。
故事的结局或许并不完美,。
但人生就是这样,后悔,愧疚,犯错。
再用一生来挽回。
所以我们都要珍惜眼前的一切,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