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中小学体育设施差距

合集下载

我国中学体育场地设施城乡差异——以安徽为例

我国中学体育场地设施城乡差异——以安徽为例

( .皖 西学院体 育 系,安徽 1
六安
2 7 1 ;2 3 0 2 .六安 市第二 中学 ,安 徽
六安
27 0 ) 30 0

要 :通过文献 资料 法与 问卷调查等 法,从 生均活动 面积 ,场均生数 ,体育场地达标等 角度对安徽 省城 乡
中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进行分析 ,认 为几乎所有的 中学体育场地不能满足 实际需求 ,城 乡不 同类 型与性质的 中学
o p rsf l s a x l rd t e c re ts u t n n i e e c sb t e n mi d e s h o p r ed n ct sa d t o eo u a r fs o t i d .h e p oe h u r n i ai sa d df r n e ew e d c o l o t f l si i e n h s f n r r a — e S t o f l s si i i l e s h o cu i n w a .T e c n l so e’ v r w st a mo tal h d l c o l p r ed a ’ t a i y t ea t a e n s n d g e t i e- e d a n i t h a s l t emid e s h o sf l sc n t f h cu d ma d ,a r a f r l s t i s s l d e c se itb t e i ee t y so d e s h l n ct sa ela u a r a .T e eo e,t e p p rp t f r a d t e f l wi g n e x s ewe n d r n p f f te mid c o si i e s w l s i r rla e s h rf r h a e u s o w h o o n l i n r l s g e to s a tn n ec n t cin fmi d es h o p rs e d ; mp o i gt e e f in y o o t f l s sr n t e i g t es p r u g sin :f e ig t o s u t s d c o l o t f l s i r vn f ce c fs rsi d ; t gh n n u e — S h r o o l s i h i p e e h vso f s o t f l s i r t a g r mi d e s h o s mp a ii g o ssig d s d a tg d mid e s h l ,l t g c a s n mb r iin o p r i d n p e t l e d l c o l ;e h szn n a i n ia v a e d l c o s i i ls u e s s e y r S t n mi n a d S n n Oo . Ke r s i e e c s p r il s u i c t n;mi d e s h l i n r e y wo d :df r n e ;s o s f d ;q a f ai t e li o d c o ;ct a d r a a a l y u lr

陕西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供给的比较分析

陕西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供给的比较分析

陕西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供给的比较分析文章对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资源的供给情况从体育教师的配备、体育场地器材的配备、体育经费的配备、体育教材的选择及课时的安排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陕西省专职体育教师缺编比例超过国家标准的一半,农村小学最低;城市中小学对体育经费投入都比较低,最差的是农村小学;城乡中小学普遍存在体育器械不足的情况;城市中小学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的比例高于农村中小学,都缺乏乡土自编教材;体育课时量都不达标。

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标签:陕西;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比较研究一、前言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 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是新时期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

而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相对均衡是城乡学校体育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

通过对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资源现状差异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对促进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以陕西省城乡中小学校的体育资源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

利用中国知网CNKI和校园图书馆等网络信息库,以“中学体育”、“体育资源”为检索词,查阅相关期刊、书籍资料信息,为研究提供较为详实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目的,就陕西省中小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体育教师的配备、体育经费与信息资源等体育资源等相关问题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的效度为0.88,信度为0.82,满足调查问卷的技术要求。

此次调查共涉及学校312所,其中城市中学90所,城市小学74所,农村中学73所,农村小学75所。

其中问卷的回收率为98.72%,有效回收率96.79%。

(3)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2003对问卷调查的相关数据进行描述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1、陕西省城乡中小学体育教师配备情况比较分析国家《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中小学每300名学生应配备体育教师一名”。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作者:石安台来源:《教育界》2013年第02期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在整个马山县金钗镇的所有学校中,由于诸多原因,在体育教学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场地狭窄、器材不足在我们这个偏远的山区很多学校的运动场仅仅是一个篮球场,好一点的学校会用砖头、水泥砌成乒乓球台,全镇没有一所学校有400米跑道、体操室和田径场。

只有一所中学仅仅具备乒乓球室,至于好一点的体操设施简直就不敢想了。

在这样场地狭窄、器材不足的条件下,影响了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正常的体育课也受到了制约。

没有场地和器材召开运动会和课外活动,在我们小学里就连体育教师用的秒表都没有,就更不用想其他的了。

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器材仅仅只有一个篮球,有几副乒乓球拍和少量的乒乓球。

只有中学和一部分小学有一些体育器材勉强能配备少量的绣球、铁饼、铅球、拔河绳、沙坑,一些单双杠、鞍马、木马和垫子。

在这样体育器材欠缺的情况下,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的效果,限制着体育教师教学的发挥水平,甚至影响着整个镇的体育发展水平。

(二)师资情况在我们金钗镇的10所学校里,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仅仅6人,也就是一所中学仅备4名专业体育教师,其他条件较好的就备2名体育教师,其他学校还把那些专业的体育教师安排任其他科目,学校领导非常不重视体育教师,有些更是把专业体育作为附加课搭配给其他科目的老师上,在很多学校里就算是开设了体育课也没有上体育课,而是上成其他考试课目,并且,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的欠缺,我们无法及时了解到外面的先进教学方法、教学经验;也因为观念落后、资金等方面的问题,我们也无法出去学习先进的教学观念。

所以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体育课教学情况分析调查表明:我镇各小学很多体育老师把体育课教学作为一种形式课,大多数体育老师“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

中小学体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小学体育现状与问题分析

中小学体育现状与问题分析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体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小学体育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对中小学体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中小学体育课程设置主要以传统项目为主,如田径、足球、篮球等。

这种设置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导致一些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此外,体育课程的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多样性。

这使得学生们很难在体育课上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体育课程设置。

一方面,可以引入更多的非传统项目,如攀岩、健身操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体育游戏和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

二、体育设施不完善中小学体育设施的不完善是制约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许多学校的体育场地狭小,器材老旧,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这导致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甚至出现安全隐患。

为了改善体育设施的状况,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设施的投入。

可以通过建设新的体育场地、购买新的器材等方式,提供更好的体育环境。

此外,还可以与社区合作,利用社区的体育设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动机会。

三、体育教师素质不高中小学体育教师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体育教育质量。

然而,目前一些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一些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无法正确指导学生的体育锻炼;一些教师缺乏激情和创新意识,无法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为了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可以通过培训和进修等方式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此外,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体育教师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他们的教学质量。

四、体育考试过分重视当前,中小学体育考试成绩被很多学生和家长过分重视,这导致学生们将体育课看作是应付考试的手段,而不是一种锻炼身体和培养兴趣爱好的机会。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体育的积极参与,也限制了体育教学的发展。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摘要】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诸多问题,包括设施管理不规范、开发不够多样化和维护不到位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了学校体育场馆的资源浪费和教学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完善设施管理机制、提升设施开发创新性和加强设施维护工作等方面进行改进。

建议学校应加强对体育场馆的管理,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引入专业化管理团队。

加大投入,提升设施的质量和多样性,满足学生不同需求。

加强定期维护和维修工作,延长设施寿命,保障师生安全。

通过这些举措,可以提升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效率和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教学环境,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问题、管理不规范、维护、建议、完善、发展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小学体育场馆是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要场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实际运行中,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着一些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提出建设性建议。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现状问题值得关注。

许多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陈旧,设备不全,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质量。

设施使用管理不规范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些学校对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不力,导致设施损坏严重,无法正常使用。

设施开发不够多样化也制约了体育场馆的功能和效益。

很多学校没有根据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进行设施的更新和开发,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低下。

设施维护不到位也是一个问题。

缺乏科学的设施维护和保养制度,导致设施老化加剧,影响了设施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完善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

建议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强设施维护保养和管理,更新设施设备,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开发更多多样化的体育设施等。

通过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体育锻炼和教学需要,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1.2 问题意识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设施使用管理不规范、设施开发不够多样化以及设施维护不到位等方面。

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中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华网重庆频道12月7日电(记者刘卫宏茆琛肖春飞)山西沁源二中21名师生晨跑时遭车祸丧生之后,中小学校体育锻炼设施匮乏的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记者调查后发现,中小学体育课、运动会已经成为校园安全事故最危险的时段,学校体育设施不足、地方政府重视不够、观念和意识存在偏差,是导致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匮乏的主要原因。

这一问题,在农村学校尤为突出。

专家认为,应落实科学发展观,让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同时,通过综合利用体育设施等措施,逐步解决这一矛盾。

--师资、场地、器材样样差,农村中小学校体育课几近荒废占有中国人口80%的农村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难点,更是关键。

农村教育成功与否,决定我国教育改革的成败。

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21世纪全面素质合格人才的重任。

然而,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一项农村中小学体育现状调查表明,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知之甚少,男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学生对篮球、排球、足球知识一知半解;对双杠、单杠、山羊、跳箱等体操器械更是生疏,学生体育素质明显呈下降趋势。

专家认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难开展,主要有三方面原因:1.体育师资严重不足。

体育教师的队伍远远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

在村办小学,一般学生的人数在120名左右,大一点的学校人数在200名左右。

这样的学校一般一个教师带一个班,实行“包干到户”,像这样的学校根本就没有体育教师。

某中学学生总人数2512人,分29个教学班,4名兼职体育教师。

这样的学校,课时多,教师精力有限,使体育课“放羊式”教学成了必然。

学校体育教师配备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要求(某地区28名学生配备一名教师),特别是受专业培训的体育教师更是严重缺乏。

2.场地器材严重匮乏。

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本来就少,投入到体育中的经费更少了。

普九验收,部分学校添置了一些体育器材,但往往应付检查,能用于教学上的少之又少。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在中国,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使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

体育场馆设施不仅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比赛的空间,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在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开发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健康,也制约了校园体育教学和竞赛活动的开展。

有必要对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以推动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良性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设施建设不规范目前,一些中小学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存在着不规范现象。

一方面,一些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质量不高,存在着安全隐患。

一些校园内的体育场馆设施设计不合理,导致使用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师生的体育教学和锻炼需求。

2.设施管理不到位在一些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工作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

一方面,体育场馆设施在日常维护和保养方面存在不足,导致设施的寿命缩短,无法长期使用;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安排不合理,导致设施资源浪费,无法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建议解决方案1.加强设施建设规范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规范引导,确保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一方面,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规定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规范,确保设施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学校在进行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时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确保设施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2.加强设施管理规范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该加强对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工作,确保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并合理安排设施的使用。

一方面,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设施管理制度,明确设施的维护责任和使用规定,同时加强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加大对中小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管理的监督力度,引导学校合理安排设施的使用,确保设施的最大利用价值。

3.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学校应该合理安排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提高设施的使用效率。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选择到农村定居,并且农村教育也逐渐受到重视。

与城市小学相比,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差距。

本文将就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现状分析1.资源匮乏:农村小学的体育设施和器材相对城市小学来说严重不足,甚至有些学校连一个体育场地都没有,更别提运动器材了。

这严重制约了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2.师资短缺:由于农村小学的教师普遍缺乏专业体育教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因此在课堂上,很难真正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3.学生参与度低:由于农村小学生活的单调和学习的繁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普遍不高,缺乏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二、对策建议1.加强资源建设: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和器材的投入力度,保证每个农村小学都能够建立自己的体育场地,并提供必要的器材。

2.加强师资培训:相关部门应该组织农村小学教师进行体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3.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活动: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特长,灵活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田径、游泳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度。

三、具体措施1.政府加大对农村小学的资金投入,用于体育设施和器材的购置和维护,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2.组织专业的体育教师到农村小学开展体育教学辅导,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借此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和积极性。

3.开展体育课外活动和体育赛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在赛事中进行表彰,激发他们的体育竞技动力。

四、结语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教育部门的积极推动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将会取得显著的进步,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对策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对策

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对策自改革开放以来,无论城市还是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出现了空前的进步。

教育进步了,但城乡教育的差距却依然存在,甚至差距呈现加大的趋势。

随着城区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的义务教育发展明显地落后于城区义务教育的发展,城乡教育的发展水平差距也越来越大。

了解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剖析和发展农村教育,明确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找到其应对政策,更好地推进农村教育的建设。

一、城乡教育差距的现状1、城乡学校设施配备存在明显差距。

受教育政策导向的影响,多年来教育经费的投入明显偏向于城市。

农村教育资金的筹备能力极其有限,教育设施配备的城乡差距日益严重。

国家教育经费的不足是众所周知的现实,关键是这些有限的教育投资大部分被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

这些学校凭借着优越的办学条件,又可以吸引更多的生源和择校赞助款,从而进一步完善学校设施,使学校更加富有条件;而办学条件原本就薄弱的乡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学校,却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投入。

就拿计算机来说吧,虽然它已很普及,而在农村,学生人均占有计算机的比率明显低于城市学生。

教师几人才能合用一台计算机,而城市教师大多是人手一台。

农村教师不能很好的实现资源共享,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另外,还有体育设施比较差,农村教育虽然也很重视体育教育,他们不只教学生读书,还经常鼓励学生锻炼身体。

但因为他们根本没有像样的体育器材,所以就很难培养出出类拔萃的体育人才,很多体育天才被埋没。

更重要的是,农村学校没有城市学校那样的教学资源,不得不每天拿着书本看,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农村教育又落后于城市教育。

我认为应该充实农村学校的图书馆资源、体育器材资源等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农村孩子的素质,发展好农村的教育,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

2、城乡学校师资力量存在明显差距。

城区学校学科教师配套,基本上是专长有专教,专业水平普遍较高,教师进修和交流的机会也多于农村学校,福利待遇更是明显高于农村学校。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问题分析1.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滞后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首先表现在设施滞后。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许多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已经存在多年,因此设施的老化、损坏、功能不全等问题比较突出。

一些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严重滞后,没有符合现代体育教学要求的器材和设备,甚至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将会构成一定的影响。

2. 场馆使用效率低另外一个问题是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效率比较低。

在许多学校里,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主要局限于体育课时和少数体育活动,其他时间大部分都处于闲置状态,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同时也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影响了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3. 缺乏维护和管理最后一个问题是缺乏维护和管理。

一些学校对于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了设施的损坏和老化问题日益严重,甚至一些危险因素被忽视了。

而且在一些学校里,管理人员对于场馆设施的规划和使用管理不够科学化和专业化,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二、建议与措施1. 加大设施更新力度针对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首先应该加大设施更新力度。

要加强对于体育场馆设施的更新和改造工作,推动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着现代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滞后的设施,应该尽快进行维修和改造,更新老化的器材和设备,确保设施的安全性和完好性。

2. 提高场馆使用效率在提高场馆使用效率方面,学校可以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和开发。

可以制定详细的场馆使用计划,让体育场馆设施充分发挥作用。

除了体育课时和体育活动,学校还可以推广校园健身活动,开展体育比赛、展览等活动,拓展场馆的使用范围,增加使用频率。

3.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在维护和管理方面,学校应该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加强对于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和日常管理。

要加强设施的保养与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设施存在的问题,确保场馆设施的长期可持续使用。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 引言1.1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和利用存在着一些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学校人数激增,而学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却没有相应增加,导致体育场馆设施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

许多学校的操场和体育馆都难以满足师生的体育需求,导致体育课、体育活动和校园运动会等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不及时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经费有限、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许多学校的体育设施长期没有得到有效维护,设施老化严重,甚至有些设施已经无法正常使用。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现状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重视和关注。

加大投入、加强维护与更新以及建立健全的使用管理机制,是当前解决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问题的关键。

【完】1.2 存在问题的重要性体育场馆设施在中小学校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

当前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质量,还可能影响学生健康发展。

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于改善学生体育锻炼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体育场馆设施不足导致了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紧缺,无法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设施维护和更新不及时使得原有的设施出现了老化和损坏现象,影响了设施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

使用管理不规范也给学生的体育活动带来了安全隐患。

师生体育活动缺乏多样性,导致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方式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力。

设施使用效率较低导致了体育场馆设施的资源浪费,影响了中小学校园体育场馆的整体效益。

解决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性,需要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建设投入,加强设施维护与更新,建立健全的使用管理机制,以提升学生体育锻炼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内容结束】2. 正文2.1 体育场馆设施不足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不足是当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农村中小学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中小学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党和国家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越来越关注。

2007年秋,中央政治局专门就改善青少年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召开了会议,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青少年阳光体育工程,学校体育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农村中小学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0%以上,学生数约占70%,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也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整体素质,因此,必需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加强研究。

一、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1.教师水平不达标研究表明,农村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很多农村学校的体育教师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来充当的。

这些体育教师的理论和技术水平远远不能达标。

一些配有专职体育教师的学校由于体育教师在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报酬也少于其他学科教师,严重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致使他们缺乏敬业精神;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业务考核及进修学习等方面,不能与其他学科教师一视同仁,也影响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研究者刘文臣调查了河南省农村初中体育教师队伍的状况,结果表明,初中体育教师学历层次普遍偏低,在被调查的84名初中体育教师中,没有一名第一学历是大学本科的,大专以上的也只有31人,仅占36%[1]。

2.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难以执行,教学时间难以保证虽然多数农村学校进行了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实施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但在落实新体育课程标准过程中,农村学校体育教师仍存在理解不透、把握不准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研究者赖红升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执行课程标准方面,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有19.17%的学校执行,53.33%的学校部分执行,27.5%的学校不知道或者不执行;在按照教学计划上课方面,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随意性仍十分严重,有38.33%的学校能按照教学计划上课,有50.83%的学校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上课,还有10.84%的学校不按照教学计划上课或没有教学计划[2]。

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且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时,经常被挪做他用。

镇中心小学体育设施情况汇报

镇中心小学体育设施情况汇报

镇中心小学体育设施情况汇报一、学校简介Xx二、体育教学开展情况(一)我校能根据《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在教学当中,我们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备课,努力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加强课堂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和积极性,以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了解学生,开发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术,提高学生各种运动的能力和素质,使体育课成绩有明显的提高,使学生明确上体育课的意义和目的。

(二)积极开展阳光体育和大课间体育活动,创建活力校园,活跃校园体育氛围,每年定期举行一次的学校运动会,在比赛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开拓进取、顽强拼搏、不怕挫折和失败、敢于竞争的团队精神。

三、体育器材设施的配备情况中心小学配有一个正规的操场,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但缺少一副篮球场。

xx小学有个简易的篮球场,但无正规的操场;中心小学有一个兵乓球场。

有7张室外乒乓球桌,中心小学和xx小学配有若干数量的小体操垫、大体操垫、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等。

四、存在的困难及建议(一)中心小学体育硬件和配备基本达标,但运动器械区设施陈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篮球场缺少一副篮球架。

我校还需要更换一套运动器械和一副篮球架。

(二)1、xx小学体育设施硬件条件简陋,体育器材数量欠缺,学校体育器材的装备与标准装备存在很大的差距。

xx小学虽有篮球场,但不是正规的塑胶场;虽有有篮球架,但年代久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更换一套篮球架装备篮球场;2、xx小学虽有兵乓球场,无正规的室外兵乓球桌。

需要配备4张室外兵乓球桌。

3、xx小学无田径场,无100米的直跑道;无足球场,无羽毛球比赛场地。

急需建设一个正规的运动场。

以上所需教学设备恳请上级领导能安排添置为感!xx镇中心小学2020.11.17。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使用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中小学体育场馆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和课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运行中,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开发存在一些问题,如设施老化、管理不善、资源不足等。

下面将从这些问题出发,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小学体育场馆的作用。

一、问题1. 设施老化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老化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年久失修,一些设施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例如篮球场地地面破损、篮球架生锈、体育器材损坏等。

这些老化的设施不仅影响了学生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安全性,还可能带来意外伤害。

2. 管理不善中小学体育场馆的管理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些学校对体育场馆管理不够重视,导致了场馆设施的混乱和无序使用。

学生在没有老师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乱扔器材、乱跑乱跳,造成场馆设施的破损和安全隐患。

3. 资源不足中小学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不够均衡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学校拥有的体育设施较多,但仅供一部分学生使用,而另一些学校却缺乏足够的体育场馆设施,导致了学生们的体育活动权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二、建议要解决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老化的问题,首先需要加大对设施的更新力度。

学校应该定期对体育场馆设施进行维护和改造,保证设施的完好和安全。

应该及时更新老化的设施,以满足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求。

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体育场馆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规范管理。

制定场馆设施的使用规定和时间安排,明确学生在使用场馆设施时应遵守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应该加强场馆设施的监管,严禁学生私自乱用器材,确保场馆设施的安全和整洁。

3.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了解决中小学体育场馆资源不足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大对体育场馆的投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权益。

可以充分利用体育场馆资源,组织更多形式的体育活动和比赛,让学生们得到更多锻炼和交流的机会。

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的使用开发问题确实存在,但通过加大对设施的更新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学生们能够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作者:卢平马映宝杜霞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2012年第01期本文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对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师资队伍、课堂教学、课余体育、经费与场地器材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据此提出新形势下解决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为相关部门了解该区域学校体育现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第一手资料和科学的参考依据。

从而为定西市、甘肃省乃至全国的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发展对策一、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现状安定区约96%的学校集中在农村,2011年通过布局调整将原来的334所各级各类学校合理撤并为现在的276所,其中农村中小学250多所。

通过对农村5所完全中学及19个学区的240多所中小学学校体育的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完中和乡镇中小学以及公路沿线的学校基本都有专职体育教师,体育器材勉强可以维持体育教学的需要,场地还能满足学生的活动,体育教学开展比较正常。

但在边远山区大部分学校的操场面积狭小,操场内的体育设施最多也仅是一个篮球架和一张乒乓球台,场地器材达标率很低,根本无法开展课余体育活动及训练。

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的差距甚远,由于校领导长期不够重视导致体育教师上课热情不高,往往是得过且过。

体育课常常被戏称为“稍息、立正、解散”。

一上课,绕操场跑两圈,然后篮球一扔就是体育,课堂教学基本以学生自由活动为主。

根本没有专职体育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代,课时过多,根本无暇顾及体育课的质量,没有时间和精力编写体育课教案,体育课节数不足,常常被其它课挤占,多数以“放羊式”教学为主。

早操、大课间活动、眼保健操等重要体育活动形式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每天不足1h。

呈现出无设施、无教师、无经费的“三无”状况。

二、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1.体育教师总体数量严重不足,边远山区缺少专职体育教师,男女体育教师配备比例不尽合理,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

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对策

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对策

农村学校体育现状及对策近年来,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径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

但由于地区差异,这种发展又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

在广大农村,特别是某些偏远地区,体育教育面貌与现代教育的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一、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1.重视力度不够许多学校至今仍把提高升学率作为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并以此衡量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成绩。

上级规定:小学1~3年级每周不得低于4节体育课,4~9年级每周不得低于3节体育课。

而实际情况是中小学3节体育课很少有学校开齐开足。

每天的大课间活动又有几家按时开放?学校体育以点带面。

一个奖牌能说明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其实大部分学生处于体育锻炼的盲区。

2.体育师资缺乏、质量堪忧师资为教育之根本,其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校在某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

乡村体育师资严重“贫血”,多数学校无专职体育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

特别是农村小学的体育课只是兼教,造成体育师资缺乏、质量堪忧!3.体育设施及开出率严重不足场地器材是搞好体育教学的物质基础之一。

国家教委与1989年颁发了《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资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学校的体育工作开展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证。

但是,客观地讲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横箱、踏跳板、体操棒、音像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使用率几乎是零。

还有的学校即使有一些体育教学设备,也则束之高阁,如同文物展览。

4.教学不规范由于办学理念的偏差,体育教学的创新停滞不前,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七十年代的水平。

多数教师无法胜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课教师教得很吃力,学生学得很乏味。

5.管理松懈大部分中小学对体育教学的管理只停留的字面上,只停留在应付上级检查上。

随意安排课节,随意占用体育课,“放羊式管理”,体育投入凭心情,体育教师谁想干谁干……致使中小学体育教学严重滞后。

二、解决对策1.改变教育思想和观念要改变当前农村的体育教育状况,应首先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各级管理部门及广大乡村体育教师应转变观念,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课改要求实施体育教育;正确处理和解决“正课”与体、音、美等“副课”的关系,让农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义。

浅谈农村中小学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农村中小学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发展 的 步 伐
体 育 师资 是 学校 体 育工 作能 否 很好 开展 的关 键 ,加
强 学校 体 育 师资 队 伍建 设 是 学 校 体育 工 作 的 重要 任 务 。 2 1世 纪学 校体 育 课 程 对 教 师 的 素 质要 求 比 以前 大 有 提 高 ,要求 体育 教师 有 相 当的体 育 素养 ,除 了大学 所 学 的 相关 专业 技能 以 外 ,还要 对不 同的体 育 现象 和 日益 丰富 的健 身手 段 、健 身项 目等 ,要 有 深入 的理 解 ,对 于 体育 知识 能力 要有 较全 面 的把 握 。但 是调 查 显示 :农 村 中小
【 摘 要 】g +- 小 学 体 育 是 中 国 体 育 教 育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在 体 育 教 育 飞 速 发 展 的 今 天 , 农 村 -中 ]
中小 学体 育 仍 然存 在 一 些 问题 。 体 育 师 资 力量 薄 弱 、场 地 器 材 配备 不 完善 、课 程 资 源 的 开 发利 用差
等 因素 都 影 响 着农 村 中小 学体 育 的发 展 。建 议 通 过 加 强 体 育 师 资 队伍 建 设 、合 理 开发 体 育设 施 资 源
及 体 育课 程 资 源 、培 养 学生 的体 育 兴趣 与 自信 心等 来 解 决农 村 中 小学 体 育存 在 的 问题 。
【 关键 词】g+- -中小 学 体 育 师资 场 地 器材 ] 课 程 资源
学 的专 职 体育 教 师越 来越 少 ;年 龄结 构 很不 合理 ,呈现
中年 化趋 势 ;职称 结 构不 合理 ,中一 、中高 的体 育 教师 很少 ,一 般都是 中二 、中三 ,甚 至很 多 体育 教 师没有 职 称 。造 成 这些 的原 因 是多方 面的 :人 才 的大 量浪 费 、沿 海 地 区经 济 的冲击 、考 研热 的影 响 ,这些 都 造成 了体 育 教 师 的流 失 。县 财 政落 后导 致 教 育局 人事 编 制 紧张 ,有

城乡结合部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

城乡结合部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

城乡结合部学校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作者:杜建军来源:《读天下》2019年第15期摘要:城乡结合部,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城乡过渡性特点。

在这一地区,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学生来自农村,他们感受到了城市的生活更文明与更优越,因此他们会加倍努力加入到城市行列。

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达标成绩要比城市的学生稍微好些,但由于学校训练场地、器材有限,身体素质得不到全面地发展,所以要利用学校仅有的条件,训练好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体育教学;对策一、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学生现状城乡结合部学校的学生,大部分由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照顾,造成了对他们学习监督的弱化,长辈们对他们有更多的溺爱,但他们在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自制性和坚持性等方面比城里的孩子坚强。

城乡结合部学生生源差异较大,构成复杂:一是本地农村家庭的学生;二是随父母打工寄读的学生;三是留守儿童;四是单亲家庭的学生;五是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上都存在问题的双差异生。

在行为习惯上,多数学生在卫生、学习、语言、交际、文明、劳动、纪律、思维等方面的习惯较差;在性格情感上,不少学生的性格较为孤僻,情感较为脆弱。

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在小学、初中接受的体育教育不是很多,与城市里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

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生源紧缺,主要离城市近,条件稍微好的家庭,大部分学生到城区学校就读,造成学校每个班只有二十名学生左右,体育趣味活动无法开展,学生没有兴趣参加趣味游戏活动,给体育教学造成困难。

学生上体育课总觉得枯燥无味,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素质得不到提高。

另外,学生与家长认为能跑会跳就意味着身体好,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没有把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所以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得不到全面发展。

二、城乡结合部学校现状学校环境自身办学条件差,大部分学校没有环形田径场、排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

在城乡结合部里,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用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已举步维艰,也就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

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的不足与展望

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的不足与展望

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的不足与展望2023年,农村小学的体育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已成为社会和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

尽管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数量相比城市学校存在稀缺和落后的情况,但是也有许多农村小学非常注重和重视体育教育,尝试着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改善。

在目前的情况下,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基础设施建设与更新不足许多农村小学的体育场地面积较小,而且大多还需要同时满足其他教育需求。

此外,一些体育器材的更新和更换速度缓慢,导致设备的陈旧化和减少可用性。

这不仅影响了学校体育教育的质量,还加大了校内体育运动损伤的风险。

二、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和运动员很多农村小学没有专业的体育教师和运动员的指导和支持。

即便是有,也往往只有一位或者两位。

这些教师和运动员的教学水平和知识储备不足,往往也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导致不利于体育教育的有效推动和快速发展。

三、缺乏投入和关注在农村小学还有一些缺少投入和关注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其经费匮乏、器材供应短缺、专业师资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给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限制了其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尽管存在不足,农村小学的体育设施建设依然有着许多可喜的展望:一、加强政策法规和资金支持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也陆续出台了很多有关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的政策法规和资金投入,表明政府重视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态度和决心。

相信随着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农村小学的体育设施将会逐渐优化和提高。

二、加强师资培训和教育改革师资培训和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建设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政府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如发放经费、支持开展培训等,来推动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更好的教育教学,提升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

三、推广先进科技和智能化在科技智能化发展的今天,政府应该加强与各地科技机构连通性,提高农村小学的智能化水平。

运用新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带动教育进步,科学规划运动器材的数量和规格,将是未来解决农村小学体育设施建设不足的重要措施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中小学体育场馆的差距问题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也不同幅度地增长,但收入差距也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的1.9:1,逐步扩大到90年代末期的2.6:1,直至目前的3.23:1,这种过大的收入差距,已成为保持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中国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已成为世界上城乡差距比较大的国家之一。

城乡差距又包括社会福利、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差距,由于社会福利和经济等的差距,我国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远远要低于城市,而体育场馆等设施的建设也是社会福利的一种,当我们强调共同富裕和增强国民体质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农村中小学的体育教育问题。

而我国农村中小学体育场馆等设施和城市体育场馆等设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馆和城市比起来更是天壤之别。

从我的经历来说的,我出生在江苏省苏北的一个算是有点发达的农村里,江苏素来被成为“教育大省”,但“教育大省”那是针对苏南城市里的一些来讲的。

小学时,我们的体育课是在学校前的一个打麦子的场地里上的,连操场和专门的体育老师都没有,更别提体育场馆了,初中是在镇里的初中读的,操场很大,也有专门的体育老师,但是仍没有体育场馆,所以一遇到阴雨天,体育教学根本就无法正常进行。

到了在县城读高中时有了体育场
馆,但学生多,学校对体育场馆采取了排课程表的制度,就是有课才可以去体育场馆里打乒乓球,打篮球,这极大的限制了场馆设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至于体育设施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和那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由此可见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明显不足。

在县城读高中时去县里的实验小学参观过,场馆设施和我们高中学校差不多,由此和我们镇初中和村小学没有体育场馆的现象行成了对比。

村镇没有体育场馆,阴雨天无法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县城有体育场馆无法充分利用,体育经费在教育经费中没有固定的比例,社会对体育教育没有充分重视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城乡中小学体育发展。

另外,中小学之中投入的有限的体育经费主要用于举行运动会和各种比赛,体育器材设施将就能用就行,只重形式不重效果。

我的建议:增加对体育教育的经费,尤其是农村体育教育的经费,从社会福利所得的回报中,多投入一些到农村体育场馆建设中,而对于城市的体育场馆来说,保护好现有场地器材,加强体育场地器材的管理与维修,这样不但能延长场地器材的使用寿命,还可以节约大量的体育经费。

同时提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城市周边的资源,自制坚固实用、成本较低的体育器材设施,从而保证体育教学和学校体育活动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