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妇产科疾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

[ ] 刘 铁城 , 2 王伟 红. 儿 热性 惊 厥 研究 [ ] 医学 综 述 ,0 7 1 小 J. 20 ,3
( 1 :4 -4 . 1 )8 586
[ ] 左启华. 3 小儿 神经 系统疾病 [ . M]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0 2 人 20 :
宫产 术 亚 组和 子 宫 切 除 术 亚 组 。 实验 组 手 术 前 后 各 予 15g 孢 呋 辛 钠 静 脉 滴 注 。 对 照 组 术 后 予 头 孢 呋 辛 钠 . 头
15g2次/ , . , d 静脉滴注 。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 , 术后最 高体 温、 术后 退热天数在 实验组 3个亚组 均较低 , 差异有
症 和全面性癫痫 伴热性惊厥附加症 的概念 j 。
热 性惊厥是 常见 的年龄依 赖性疾病 , 发病率 为 2 一 % , % 5
复发率 为 3 % 一 0 0 4 % 。本组患儿单纯性 F c占 8 . % ; 14 复杂 性F c占 1. % , 86 未见 F c附加症 , 与对该型认识 不足有关 。热 性惊厥首次发病 多见 于 6个 月 ~3岁之 间 , 占 8 . %E , 共 18 3 热 } 性惊厥 的这种年龄特征与/ J 脑发育不 成熟 , 经细胞 的结 构 ]L  ̄ 神 简单 , 皮层 分化不全 , 神经元的树突发育不完 善 , 鞘还未完全 髓 形成有关 ; 脑的化学成分如类 脂质 、 氨基几糖 、 电解质的分布及 酶 的活性等都与成熟 的脑组织有所不 同; 兴奋性神 经递质和抑 制性神经递质 的动 态平 衡也 因年龄 而异 ; 电波也 有年 龄特 脑 点 。上述各方面均可造成惊厥 阈值降低 , 而影 响热性惊厥 的 从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分析剖宫产术是一种常见的产科手术方式,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护母婴的生命安全,但手术后的伤口治愈和感染预防也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预防术后感染,常见的做法是在手术中使用抗菌药物。
关于剖宫产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具体作用和效果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分析,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一、抗菌药物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1. 预防术后感染剖宫产手术是一种通过切开腹部,将胎儿从子宫内取出的手术方式。
由于手术过程需要切割皮肤和子宫等组织,故而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为了预防术后感染,术中常常会应用抗生素,将其注入体内以杀灭可能的细菌,减少感染的风险。
2. 保护患者免受外界细菌侵袭手术后的患者常常需要在医院内观察和治疗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患者的身体免疫力相对较弱,抗菌药物的应用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的身体免受外界细菌的侵袭,降低二次感染的风险。
1. 一些专家认为,在剖宫产手术中过早使用抗菌药物,容易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耐药菌株是指某些细菌在长期暴露于抗生素条件下产生了对抗生素的耐受能力,导致抗生素对其产生的杀菌作用减弱,从而对抗生素的治疗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
在剖宫产手术中过早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强,从而影响抗生素对感染的治疗效果。
2. 另一些专家认为,对于高危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立即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是非常必要的。
高危患者包括: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史的产妇;分娩一直未能迅速进行或遭受了拖产几天的产妇;治疗过感染性疾病、有输液史的产妇。
这些高危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身体的免疫力相对较弱,特别需要及时应用抗菌药物来预防感染。
1. 抗生素合理使用能够降低术后感染率一项针对3871名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进行的研究发现,在术后使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分析1. 引言1.1 概述剖宫产是一种常见的产前手术,但围手术期感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可能导致产妇及新生儿的并发症和死亡。
预防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抗菌药物在预防感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有效地降低感染的风险。
抗菌药物的使用也需要严格控制和遵循一定的原则,以减少药物滥用和耐药性的发生。
本文将系统地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的危害、影响因素,介绍抗菌药物在预防中的应用,列举常用的抗菌药物,并提出应用抗菌药物的注意事项。
通过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探讨,可以为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和指导,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与安全。
2. 正文2.1 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的危害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是剖宫产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着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感染可以发生在剖宫产手术创口,导致创口感染;也可以发生在子宫腔内,引起宫腔内感染;还有可能在术后全身感染,危及产妇生命。
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延长住院时间:感染会导致产妇病情加重,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和观察,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
2. 增加并发症的风险:感染会造成全身免疫系统的紊乱,增加其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休克、败血症等。
3. 影响产妇康复:感染会影响产妇的身体恢复,延缓伤口愈合,使产妇体力逐渐减弱,影响产后恢复和哺乳。
4. 对新生儿的危害:产妇感染易导致胎儿在子宫内感染,或通过母儿血液交换传染给新生儿,严重危及新生儿的生命。
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的危害不可忽视,防范感染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的发生,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
2.2 影响因素影响剖宫产围手术期感染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手术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术中输血情况、手术部位的清洁程度、手术时长、手术室环境卫生以及术后引流等因素。
操作规范是影响感染发生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分析

应 、平均住 院天数 、总药物 费用。结果 实验组术后病 率、术后 感染率、药物不 良反 应、平均住 院天数、总 药物 费用发 生率较 对 照组明显减 少.差异有显著性差异 ( 0 5 ;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无 明显差异 ( 0 5 。结论 妇产科 围手术期预 P< . ) 0 P> . ) 0
An l s fP o h l ci tb o is Us  ̄n e i p r fv ro n De a t e to b t t is a d Gy e o o y a y i o r p y a t An i i tc edu g P r o e a e Pe i d i p r m n fO se rc n n c l g s c i
a dg n c l g . e h d 8 ai n s t b tti d g n c l g co e a in we ed v d d i t r u s e p r na r u n o _ n y e o o y M t o s 3 4p t t h o s r a y e o o i p r t r i ie ot g o p : x e me tl o p a d c n e wi e cn o n wo i g to r u t 9 a e a h g o p c mp r g t e h g e ttmp r t r , e t e e tmp rt r r e t o ma , r i i r l o p wi 1 2 c s si e c r u , o a i ih s e e a u e t me wh n t e ea u et n d i o n r l mo b d t g h n n h h i h u n y n u d i e t e a t p r t , r g a v re r a t , v r g o pt a d wo n f c in r t f ro ea i n d u d e s e c in a e a eh s i n o a e o o M ̄ i n d y , o a r g e p n e ewe n b t e g o p . o a s t t l u x e s sb t e o t r u s d h h Re u t ehg e t e e au e mo b d t n u d i f ci n r t fe p r t n d u d e s e ci n a e a eh s i l a o a s t — s l Th i h s mp r tr , r i i a dwo n e t ae a r e ai , r g a v r er a t , v r g o p t i t n d y ,o s t y n o t o o o a zi
妇产科手术的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分析

用抗 生 素药 物 的加 用 , 导治 疗期 康 复 都 较 高 。而 一 般 通观 察 组 手 术 后 诱 的一 周后 2 例 患者 在感 染 上 出现 不 同程 度 的 变 化 , 例 患 者 在 术 后 的 2 5 1 周 内发生 感染 。一般 观察 组 的总 有效 率为 ( 7 7 ) 2 . 8 。结 果 显示 : 较对 比 照组 感染 率 显著 低 于一般 观 察组 , P<0 0 , 表 1 . 5见 。 表 1 一般 观 察组 与 比较对 照 妇产 科手 术预 防 瘕染
1 临 床资 料与 方法 1 1 一 般 资料 : 组 收 集我 们从 2 0 年 6 一2 0 . 本 08 月 0 9年 1 2月需 妇 产 手术 的 7 例 患 者 。本 随机 将 两组分 为 一般 观 察 组 ( 6例 ) 比较 对 照 组 2 3 和 ( 6例) 3 妇科 手 术 患者 。治 疗组 的 年 龄 4 ~ 6 o 9岁 , 均 年 龄 为 5 . 平 4 5岁 , 对 照组 年 龄为 4 ~ 6 岁 , 3 5 平均 年 龄 为 5 4岁 。 本组 依 照 《 产 科 临 床学 》 妇 诊 断 标 准 。 临 床 两 组 年 龄 、 情 程 度 都 经 统 计 学 分 析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P 病 > 0 0 ), 具 有 可 比性 。 .5 并 1 2 临床 观察 : 妇 产科 手术 后 及 时观 察患 者 的体 温 、 口感 染 、 . 在 切 官 腔感染 、 手术后 的一 周后 记 录和 检查 患 者的 血象 。 在
[] 谢 扬 , 4 杨震 , 黄永 豪. 骨科 无菌 手术 应用 抗 生素 防治 感染 的 效果 [ ] J. 中华 医院感 染 学杂 志 ,0 5 7 7 9 0 2 0 , : 9 —8 0
剖宫产术规范化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效果

对照组产妇 在行剖宫产术前及术 中不 给予抗 生素支持治疗 ,在术后给予 1 . 7 5 g 头孢呋辛治疗 , 静脉 滴 注 ,每 隔 1 2 h给药 一 次 ,上 述治 疗 持 续 4 — 5 d ; 观察组产妇在术中胎儿娩 出断脐后立 即给予静 脉滴注头孢 呋辛 1 . 7 5 g ; 后每隔 1 2 h 给药一次 , 每次 1 . 7 5 g , 共给药 2 — 3 次。
[ 5 ] 李莉 , 何永珍 . 剖宫产预防性抗生 素应用 2 2 0 例 临床分析l J 1 . 新
疆 医科大学学报 , 2 0 0 9 f 0 8 ) : 1 1 2 5 — 1 1 2 6 .
院时 间, 同时在术后 2 4 — 4 8 h内停药 , 明显降低母 乳
中含 有 抗 生 素 量 ,这 减 少 了抗 生 素对 新 生 儿 的影
即胎儿未娩出前应用抗生素 , 有可能导致新生儿对 抗生素产生一定程度的耐药性 , 为保证新生儿 的安
全, 最 好 在 术 中胎 儿 娩 出断 脐 后 进 行 给 药 , 这 对 于
药 或术 后 过 晚停 药 , 对 预 防术 后 感染 都 无 太 大 的意 义, 同 时 还 增 加 了细 菌 出现 耐 药 性 的可 能性 , 也 提
从严格意义讲 , l 床上产妇接受剖宫产术结束
分娩绝非无菌手术 , 其属 于 Ⅱ类切 口手术【 ; 在行使 手术操作 的过程 中 , 会对产妇子宫 肌壁 、 腹壁 以及 各层软组织都会造成轻重不一 的创伤 , 同时阴道本 来 就属于有 菌腔道 , 这增加 了手术感 染风险 , 使得
3 9 3 6 —3 93 7.
[ 4 ] 张书敏, 胡娅莉, 凌静 娴, 等剖宫产 围手术期抗生 素的预防性应
妇产科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观察

・
临 床 研 究
・
妇 产 科 术 前 预 防性 应 用 抗 生 素 的效 果 观察
樊俊 青 , 朱仙 菊
【 摘 要】 目的 探讨妇产科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切 口 感染率 的影 响。方法 将2 0 1 1 年6 月一 2 0 1 3 年
5月住 院术前 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妇产科手术患者 3 0 6例作为观察组 , 将2 0 0 8年 5月 一 2 0 1 1 年 4月 我院收治 的术 前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的妇产科手术患者 3 1 0例作为对照组 , 比较 2组患者切 口感染率 。结果 观 察组 患者切 口感 染率 为 9 . 1 5 %低于对照组的 1 9 . 0 3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对 8 7例切 口感染 患者 切 口分 泌物进行 细菌
1 资 料 与 方 法
注: 与对 照组 比较 , P < 0 . 0 5
1 . 1 一般 资料
收集 2 0 1 1 年 6月 一 2 0 1 3年 5月在 我院住 院
3 讨
论
治疗的术前预 防性使 用抗生 素的妇 产科手 术患者 3 0 6例作 为 观察组 。另选取我 院 2 0 0 8年 5月 一 2 0 1 1年 4月收治 的术前 未 预 防性使用抗生 素的妇产 科手术 患者 3 1 0例作 为对 照组 。腹 部手术类型包括剖宫产术 、 子宫切除术 、 附件切除术 、 卵巢囊 肿 切除术 、 异位妊娠病灶清除术 。2组患者 年龄 、 病程、 疾病史 等
随着社会进步和 医疗 技术 的不断更新 , 医院 内感 染 、 医疗 安全管理 的加强 、 等级 医院评 审 , 以及术前 预防性使 用抗生 素
等, 使得妇产科 手术 切 口取得 良好愈合效果 。但并非手术前 预 防性使用抗生素 即可 避免 切 口感 染 , 引起 切 口感染 的原 因很 多, 如肥胖 、 年龄 、 抵抗力 、 贫血 、 营养不 良及基础疾病或感染 存 在等 , 应针对原 因进行防治。
剖腹产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分析

急性 软组织 损伤是 骨伤科 临床 常见 病、 多发病 , 床主 临 要 表现 为局 部肿 胀、 疼痛 、 功能障碍 、 青紫瘀斑等 。急性 软组 织损伤属 于中医学“ 伤” 筋 的范畴 。中医理论认 为急性 软组 织损伤 , 瘀血阻滞 是其 中主要 病机 。瘀 血阻滞 , 脉血气 受 经 阻, 血气不通 , 通故 见疼痛 , 胀 。离经 之血瘀 于皮 下 , 不 肿 故 见皮下青紫或血肿 。本方 以血竭 、 三七 为君 , 意在活血化瘀 、 通络止痛 。其 中血竭 咸平 , 功专散瘀 定痛 , 海药本草 》 本 《 称
2 结 果
2 1 两 组病 例手 术 伤 口愈 合 情 况 分 析 , 表 1 . 见 。
表 1 两组病例手术伤 口愈合情况分析 ( 例)
个重要方面 , 它关 系到产 妇 的医疗 安全 和住 院费用 的支
出 , 医疗 质量 管理 的重 要 因素 , 过对 剖腹产 手术 预防应 是 通 用抗生素情况进行对 照分 析 , 一步 明确产 科 手术遵 循术 进
中预 防 性 应 用 头 孢 就 可 达 到 预 防 目的 , 需 应 用 治 疗 性 抗 生 不 素 。按 预 防 性 应 用 抗 生 素 原 则 , 仅 不 影 响 伤 口愈 合 , 且 不 而 从 表 1 以看 出 , 部 产 妇 手 术 经 过 顺 利 , 未 发 生 手 可 全 均 术 后 伤 口感 染 , 甲级 愈 合 例 数 A 组 高 于 B组 , 级 愈 合 例 次 乙
可性行 。方法 采用术前 即开始预防性应用抗 生素 A组和术后开始应用抗生素 B组给药时 间 4 7 8— 2h 在抗 生素有效剂量 时 , 再增 加用药剂量 和延长用 药时 的方法进行临床疗效 和经济学分析评 价。结果 论
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分析

足月妊娠 , 术前未应用抗生素 , 无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 , 除外胎 膜早破 ≥1 。术 前有 明确 的体温 > 7℃、 2h 3 阴道炎 、 毛膜羊膜 绒
炎等感染征象 。
l 方 法 - 3
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 > . )2组住 院费用比较有显著差性 P 05 , 0
异 ( < .1 。结 论 术前 3 n预 防性 应 用 抗 生 素 , P 00 ) 0mi 术后
骨 骨折 Sn es adr 分型 I~ Ⅲ型 疗效满 意 , 够避免 手 术带来 的 能
感 染和 皮 瓣 坏 死 等 严 重 并 发 症 。
【 关键词】跟骨骨折
闭合撬拔复位 内固定术 并发症 也可 以另取 1 直径 35 枚 .mm骨圆针 自足跟底偏外侧 ,对 准外
助手做 内外摇摆动作 以便松解嵌插骨块。 第三步取另 1 枚骨圆 针在跟腱外侧距 前 1 枚针 1 m处平行 钻入 至距 骨 ,以便维持 c
3 i静脉应用广谱 及抗 厌氧菌抗生素 , 0 n a r 在手术后连续应用相
剖宫 产是 常见 的妇 产科手术 ,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增加 。 剖宫产手术属 Ⅱ类手术 ,加之 官腔与 阴道这 一有菌腔道相 连 同类型抗生素 2 一 8h 4h 4 。对照组 : 在手术前 不应用抗生 素 , 在 手术后静脉应用广谱及抗厌氧菌抗生素 , 连续应用 7d 。 1 观察指标 . 4 观察 2组手术时 间、 中出血 、 术 术后平均 体温 、 术后最高体温 、 产褥 感染 、 口感染 、 口甲级愈合率 、 伤 切 平 均住院 日、 院费用。 住
吴瑞瑜 王玉良 程璐 飞 舒 鹏 飞
( 潞城市人 民医院 , 山西 潞城 0 7 0 ) 4 5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跟 骨骨折 闭合撬拨 复位 ,骨圆针 和
剖宫产术合理预防性应用单一抗生素的疗效分析

2 结
果
观察组 和对 照组术后体 温 , 腹部 切 口愈合情 况 、 并发症
的发生 、 院天数 方面差 异均无统计 学意 义( > . )但 白 住 P O0 , 5
细胞计数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 )人均使用抗生素 天数 P O0 , 5 与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1 。
3 讨 论
中国药物与临床2 1 年 n
望 z !: : : ! ! :
・67 ・ 5
剖 宫产 术合 理预 防性应 用单一抗 生素 的疗效分 析
张彦青 郝跃先
近年来 . 由于麻醉技术及 手术 的进 步 、 儿监护水 平的 胎 提高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影 响, 国剖宫产率不断升高…。 我 随着 剖宫产率 的上 升及腹膜外剖宫产技术 的改进 , 术后感染率 明 显较 前下 降 , 但一旦发生感染 , 将会延长住 院时 间, 增加产妇
是一些条件致病菌的侵入 ,一旦发生感染将引起严重后果 。
相关 因素 : 中羊水 的污染 , 术 子宫肌 层创 伤 . 手术 器械 的使 用, 产妇腹壁皮 下脂肪增厚 , 术后 捂盖 , 阴道恶露 的排 出 , 机
体免疫力下降。以上因素任何一个环节改变均可增加感染机 会, 致术后感染率上升 , 并发症增多。故剖宫产手术合理预防
膜早 破 1 , 间均 <4 h 妊 娠高 血压疾 病 4例 。 为轻 0例 时 2 , 均
度, 瘢痕子宫 5例 , 无一例术前体 温大于 3 . 7 5℃ , 用药剂量 与天数与体质量无关。 1 方法 :观察组均在剖宫产手术前进行头孢西丁钠皮试 . . 2
位存在 大量人体寄 殖菌群 。手术 时可能污染手 术野引起感
染; 手术 能够 导致 正常菌群 比例失调 , 术后外来菌增多 , 尤其
妇产科围手术期间抗菌性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分析

妇产科围手术期间抗菌性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情况分析妇产科手术创伤、术中出血,加之病人对手术恐惧产生的紧张情绪,术前后控制饮食等,使病人的抵抗力下降,成为易感染者,以致在正常状态下不足以致病的弱毒微生物亦可成为病原微生物。
妇产科手术又常需持续留置导尿管、安置引流管(条)等,这些均增加了感染机会。
为避免发生感染,术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甚为重要,围手术期合理地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降低术后感染率,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仅讨论预防用药问题。
1妇产科手术对阴道内菌群的影响正常情况下,阴道内有多种微生物寄生,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达26种以上。
常见的g+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 g-杆菌:大肠杆菌等;厌氧菌:消化球菌等。
菌群主要分布在阴道壁,部分在宫颈。
正常情况下,寄殖菌群相互抑制,处于平衡状态。
当内环境发生改变,如手术创伤等,可致菌群失衡,毒力强的病原菌明显增加,为术后感染提供了条件,而这类感染大多为多种细菌混合感染,以葡萄球菌属、大肠杆菌等多见,在2/3以上的感染病例中可分离到厌氧菌,常见的为消化链球菌、消化球菌。
临床可表现为产褥感染、术后伤口感染、尿路感染、急性子宫内膜炎、盆腔血栓性静脉炎等。
故对于某些妇产科手术,特别是那些手术操作时间长、有潜在盆腔感染的手术,经阴道操作以及术后需较长时间保留各类引流管的手术,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有积极意义。
2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适应证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与手术本身的清洁程度有密切关系。
清洁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约为2%,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可高达40%。
我们不主张任何妇产科手术一律给予抗菌药物,这失去了预防性应用的意义,且滥用抗菌药物不但增加了院内耐药菌株产生的可能性,而且使医疗费用不断攀升。
3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3.1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原则选择预防性用药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是否有适应证? (2)应用的抗菌药物针对哪几种致病菌,这些致病菌的敏感性如何?明确这两个问题后,针对不同情况,应选择不同的药物。
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性分析

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性分析摘要:目的:讨论关于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
方法:整理自2009年起本院妇产科手术病例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术前1h给药,术后12h 内重复给药一次,对照组术前不给药,术后给药4次,每12h一次。
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最高温度(37.10±0.22)℃,退热时间是(1.01±0.82)d,感染率为2.22%,术后3d内体温降至正常温度者44例,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最高温度是(37.92±0.55)℃,退热时间是(3.5±1.00)d,感染率为15.6%,术后3d内体温降至正常温度者33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选择临床患者应遵循的原则,该手术必须有显著性的术后感染率或患者对感染有变态反应,手术过程中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所以抗生素必须毒性低(已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抗生素必须具有对抗已知的可能致病菌的活性[2]。
1.2 给药方法。
观察组45例患者在手术前1h给药,静脉注射或静脉推射头孢呋辛2.0g,术后12h内重复给药一次;对照组的45例患者术前不给药,术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推射头孢呋辛2.0g,每12h一次,给药4次。
1.3 观察指标。
测定并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的体温,包括围手术期患者的最高温度;发热的持续时间以及腹部切口感染率的状况。
1.4 用药效果评价标准。
如果手术后3d内体温降至37.5℃以下,未发生感染者为预防效果满意,如果术后第3d体温仍在37.5℃以上或有感染者,则为预防效果不满意,需要及时调整抗生素[3]。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结果。
经过临床观察,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率多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妇产科经腹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临床分析

临床报道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2008年5月第5卷第5期 W orld Health Dige stM edica l Pe ri odica l 妇产科经腹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情况临床分析■李淑贞(贵阳医学院南华协作医院 550003)【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经腹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方法:将67例分手术日、手术前和手术后3阶段记录分析围手术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抗生素应用合理性情况。
结果:有用药指征者100.0%,用药合理的占24.4%,不合理的占75.6%,不合理者中有75.6%为术后用药时间过长,其次15.0%为盲目联合用药,7.1%为手术日、手术前及手术后用药品种不一致。
结论:表明妇产科经腹手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
【关键词】抗生素;妇产科;经腹手术【中图分类号】R7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08)-05-0054-10 引言妇产科手术不是绝对无菌手术,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抗生素广泛用于预防妇产科手术后感染,在抗生素的保护下,术后感染明显下降,但抗生素使用与细菌严重的耐药性息息相关。
为了解我院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情况,探讨其使用合理性,对妇产科腹部手术中抗生素使用情况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随机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妇产科手术中经腹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术67例,机体不存在易感因素,如贫血、慢性疾病、恶性肿瘤等。
平均年龄31.7岁,平均住院6.5d。
1.2 方法对上述67例分手术日、手术前和手术后3阶段记录分析围手术抗生素使用情况评价抗生素合理性应用情况(用药是否有指征,用药方法是否正确)。
1.3 抗生素使用指征经腹子宫切除术、剖宫产属于清洁———污染手术[1]。
1.4 手术预防性抗生素合理应用评价(见下表)表1 抗生素应用评价标准项目合理不合理用药指征有指征无指征用药品种1种>1种使用剂量正常过高或过低给药时间术前2h内术前>2h术中给药手术时间>3h加用1剂量个手术时间>3h未追加1个剂量术后给药1种,48h停药>1种,用药>48h2 结果1.2 用药情况抗生素使用时间平均为5.5d,手术日前4例(5.9 %)术前1~2天即用抗生素。
300例妇产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临床应用分析

300例妇产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临床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在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9年7月-2011年7间300例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最高体温、术后发病率、切口感染率、药物不良反应几率以及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
结论:妇产科手术围术期,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妇产科手术临床中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妇产科手术;抗生素;预防性应用;临床效果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7月-2011年7月间到我院妇产科进行手术的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选取的300例患者术前心、肺、肝肾功能经检查正常,排除了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存在系统性疾病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因素。
将3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患者。
观察组患者进行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对照组抗生素进行常规性应用;观察组101例(68.7%)患者行剖宫产术,49例(31.3%)患者行子宫切除术,该组患者的年龄在22-60岁之间,平均年龄32.6 岁;对照组98例(65.3%)患者行剖宫产术,52例(34.7%)患者行子宫切除术,患者年龄在21-62岁之间,平均年龄33.4岁。
此外,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的比较具可比性(p>0.05)。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1.2 抗生素临床应用方法:观察组进行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患者在术前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g,术后6h进行1次重复用药;对照组进行抗生素的常规应用,与观察组相同,患者术前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g,术后常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3.0g/日,连续使用3-6天后,口服抗生素至手术拆线。
患者在进行子宫切除术时与甲硝唑联合使用。
1.3 临床监测项目:术后对患者以下临床指标进行观察:患者术后最高体温以及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临床发病率;术后切口感染率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
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分析

2 次, 在子宫 全切 手 术 中加用 甲硝唑 。对 照组 ( 传 统用
下的危险性 , 并 可避 免 因呕 吐 、 喂养 困难 而致新 生 儿 出现
缩, 促进 胃肠动力 ; 大剂量可致 胃肠道 平滑肌 强烈收 缩 , 引
起 恶心 、 呕吐 p 1 。因此 干预剂 量选 在 3~5 mg / ( k g・ 天)
体液平 衡失调 、 电解 质紊 乱 , 甚 至影 响患 儿生 长发 育 的后 果 。因此小剂量红霉素在治疗 新生儿 呕吐 、 喂养 不耐受 中 疗效 肯定 , 且 安全 、 经济、 方便 , 并 可缩短 了原发 病 的治疗 时间 , 值得在 临床 , 尤其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脉 注射 头孢 呋辛 1 . 5 g , 术后 每6 h 给药 1次 , 2 4 h 内给药 1
—
药) 在麻醉诱导时静脉 注射头 孢 呋辛 1 . 5 g , 每 日常 规用 药 头孢 呋 辛3 . 0 g , 静 脉 注射 3天 一 5天 后 , 口服抗 生 素 直 至 拆
4 6 . 9 %; 对照组年龄 2 2— 6 2 岁, 平均年龄 3 3 . 2±1 0 . 6岁 , 剖
宫产手术 1 0 0例 , 占5 2 . 1 %, 子宫切除手术 9 2例 , 占4 7 . 9 %。
手术前对两组患者进行 内脏器官 的常规检查 , 均正常 , 体 温、 血压正常 。两组 患者 的年龄 、 手术时间等基本情况元统计学
3 7 2
V o 1 . 2 5 N o . 3
J o u r n a l o f Ae r o s p a c e Me d i c i n e
M a r 2 0 1 4
进 胃排空。实验表明 , 红 霉素不仅 能直接 作用 于 胃动素 受 体本身 , 也能促 进 胃动 素的 内源性 释放 , 从 而 进一 步增 强 胃动力 , 促进 胃排 空 , 减少 呕 吐、 腹胀、 胃潴 留等症 状 。红 霉素的促 胃肠动 力作 用呈 量效关 系, 与 所用 剂 量、 疗 程 有
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分析论文

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在妇产科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预防性疗效。
方法选取178例在2007年二月至2011年九月进行妇产科手术的病患,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89例。
其中观察组在手术之前,给予其头孢呋辛,且术后六小时,重复给药一次,而对照组在术后,进场常规给予头孢呋辛。
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术后的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抗生素用量、病率、不良反应率等方面都显著比对照组低;但是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到正常所需要时间,其差异没有明显性(p>0.05)。
结论在妇产科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的进行预防,可有效防治感染,也能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关键词】妇科外科手术;产科外科手术;手术期间;抗菌药;化学预防手术后感染乃是困扰内外科医生的难题之一。
而抗生素在术后具有重要的控制和预防感染作用,但如果不规范使用或是滥用,不仅易导致菌群失调以及二重感染,也增加了医疗资源的浪费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而妇产科手术大多是ⅱ类的切口手术,在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那是极为必要的,但怎样恰当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目前仍是关注的热门话题。
近些年来,抗生素在妇产科术后预防感染方面取得良好的临床实践疗效,但是由于医院操作和用药缺乏规范性,滥用抗生素成为普遍的现象,所以对抗生素使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我们选取178例在2007年二月至2011年九月进行妇产科手术的病患,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89例,对其使用抗生素后的进行防治效果进行探究,其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们选取178例在2007年二月至2011年九月进行妇产科手术的病患,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89例。
在手术前,我们对其实施常规的检查,都未发现肺、肾、心、肝等主要脏器出现异常,也没有显著的过敏史以及感染特征,也排除了患有血液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
其中观察组的患者在21到45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29.7±3.8岁,另外,16例(有17.98%)进行了子宫切除术,49例(占55.06%)进行了剖宫产术,11例(12.36%)进行了卵巢良性肿瘤手术,13例(占14.61%)进行了宫外孕手术;而对照组的年龄在20-至47岁之间,其平均为30.2±4.1岁左右,有17例(占19.10%)子宫切除术,50例(56.18%)剖宫产术,12例(14.48%)卵巢良性肿瘤手术,10例(占11.24%)宫外孕手术。
妇产科疾病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观察

点[ 卜 引 。根据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不良 反应、孕囊排出时
间、阴道 出血量及持续天数 、月经恢复情况证明小剂量 分次给 药的方法其流产成功率显著高于大剂量一次给药 ,值得 推广。
3 讨 论
参考文献
1 杨华 ,杜玉娟 ,倪克墚 .米非司 酮配伍 米索前列 腺 素抗 早 孕药物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新型抗孕酮药物 ,它与子宫
临床合理用药 2 0 1 3年 6月第 6卷第 6 C期
・ 4 9・
・
疗 效 分 析 与 评 价 ・
妇产 科 疾病 围术 期 预 防性 应 用 抗 生素 的疗 效 观 察
黄英 燕
【 摘要】 目的 观察我院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行妇产科手术的2 0 0例患者随
米非司酮的抗早孕效果早已得到肯定 ,它的给药方法有 多
种 ,本研究选择其中两种 ,通过临床 疗效观察 ,发现两种给药 方式对抗早孕都有 肯定 疗效 ,但小剂 量 连续 给药 完全 流产率 高 ,不 良反应 小 ,孕囊 排出时间缩短 ,阴道出血量少 ,流产后
阴道流血持续 天数缩短 ,月经恢 复时间缩 短 ,故小剂量分次 给 药优于大剂量 一次给药 。 使用米 非 司酮配伍米 索前列 醇抗 早孕 还存在 药物 流产失 败 ,药物 流产 不 全 ,尤 其 是 药 物 流 产后 出 血 时 间延 长 的 问
2 0 0 4 ,3 4( 6 ) :1 0 .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3— 0 2 )
・
5 0・
C l l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mg U s e,J u n e 2 01 3, V0 L 6 No . 6 C
妇科腹腔镜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效果探析

妇科腹腔镜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效果探析发布时间:2021-01-06T15:41:26.13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4期作者:任英[导读] 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效果。
任英湖北省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钟祥医院湖北省钟祥市 431900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效果。
方法15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依据抗生素方案的不同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
观察组在术前30min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头孢呋辛,对照组于术前30min及术后连续2d静脉滴注头孢呋辛。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发热情况、最高体温、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感染情况、住院费用、抗生素费用。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24.45±10.26)ml、住院时间(8.92±2.31)d以及肠道恢复时间(17.45±4.12)h与对照组的(25.04±9.86)ml、(8.95±2.32)d、(17.42±3.06)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发热率2.67%、术后白细胞计数(6.35±1.83)×109/L与对照组的6.67%、(6.30±1.82)×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最高体温(37.12±0.15)℃低于对照组的(39.78±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率2.67%与对照组的1.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住院费用(5172.12±320.25)元与抗生素费用(207.45±24.45)元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27.47±401.26)、(674.38±33.24)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2019年1月C第6卷/第3期Jan. C. 2019 V ol.6, No.3
32
妇产科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分析
袁 燕
(湖北省嘉鱼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咸宁 437200)
【摘要】目的 对抗生素在妇产科术前预防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估。
方法 将收治于我院就诊的8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分别于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未应用抗生素;对两组患者应用抗生素的效果进行对比评估。
结果 两组患者在退热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用量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妇产科患者,在手术前期预防性采纳抗生素效果显,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抗生素;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3.32.02
妇产科是我院一大重点科室,很多患者需进行手术,若术后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术后切口感染,最为常见的是腹部感染。
对于引发腹部感染的患者来说,在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的基础上,便会对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影响[1]。
此次重点对抗生素在妇产科术前预防性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8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于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于我院,最低年龄者23岁,最高年龄者43岁,年龄中位数(32.8±2.6)岁;主要涵盖的腹部手术为:子宫切除术、附件切除术、剖宫产术等。
以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术式以及病情等基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度高。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术前预防性将抗生素投入应用。
在手术之前30分钟使用1.5克到2.0克左右的头孢呋辛,或采用3.0克头孢噻肟联合0.9%的氯化钠溶液,将其剂量维持在100毫升,然后进行静脉滴注;术后6~12 h再次使用维持量抗生素—次。
1.2.2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期没有应用抗生素。
手术完毕后,使用头孢呋辛,剂量为2 g~5 g左右,联合0.9%的氯化钠溶液,将其剂量控制在250毫升左右,然后进行静脉滴注,每日静滴1次,将5d视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一个疗程。
1.3 判定标准
将退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用量以及术后感染发生情况作为两组患者主要判定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s)视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应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取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项临床指标情况对比评估
两组患者在退热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及抗生素用量比较(x±s)
组别退热时间(h)住院时间(d)抗生素用量(g)观察组(n=40)45.9±5.1 5.4±1.6 5.4±1.0
对照组(n=40)46.8±5.29.4±1.917.2±2.1 t值 1.458 6.1297.243
P值>0.05<0.05<0.05
2.2 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5.00%),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3 讨 论
对于妇产科患者来说,倘若需要进行手术,并且在手术后期引发感染,则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也将大大抑制术后康复。
为了使妇产科术后恢复速度得到有效加快,同时减弱术后痛苦,便需采取有效策略。
2019年1月C第6卷/第3期Jan. C. 2019 V ol.6, No.3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Gynecologic Endocrinology 33表2 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n浅表感染深部感染非切口感染感染率观察组4011210.0对照组4076545.0 x212.139 P值<0.05
对于术后感染的预防,主要采用广谱抗生素,这类药物的主要优势是药性强、价格低廉,被患者广泛接受。
对于妇产科手术患者,倘若在术前需采取抗生素,那么择取合理的时机显得非常重要。
时机合理性高,则抗生素的药效作用将能够得到全面展现。
结合大量文献资料[2]表明,手术前0.5 h为应用抗生素最佳时机。
此段时间用药能够使药效浓度在术中达到最佳,从而为避免各类病菌感染的发生提供保障依据。
在临床中,抗生素的使用不宜过早,过早使用会对组织的正常菌群造成严重破坏,同时还会使没有杀灭的病菌产生很强的耐药性。
因大部分妇产科手术切口属于II类切口,厌氧菌与需氧菌的混合感染是最为常见的病原体,所以所选用的杀菌剂需具备广谱及有效的特点,避免使用非抑菌剂,同时在选择杀菌剂方面还需要综合考虑价格等因素,从而实现既发挥药效,又能够被患者广泛接受。
有研究者[3]经研究表明:妇产科患者在手术前期预防性采纳抗生素效果显著。
此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退热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用量以及术后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综上可知,对于妇产科患者,在手术前期预防性采纳抗生素效果显著;一方面可使患者住院时间得到有效缩减,另一方面能够使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大大降低,另外还能够使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会玲.妇产科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合理性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5):77.
[2] 陶红.余奇劲.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现状及思考
[J].医学综述,2016,(23):4321-4323
[3] 陶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剖宫产术后感染预防中的
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8):1294-1295.
本文编辑:吴 卫
产检的重要性;分娩时期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注意第一产程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第三产程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同时仔细检查胎膜及胎盘是否完整;产后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避免影响宫缩;协助早期哺乳,以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
对产后可能出血的高危产妇,注意保持静脉通畅,并做好保暖措施。
参考文献
[1] 梁芳.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及原因探讨[J].现代养
生,2015,11(8):272-272.
[2] 赵爱兰.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当代医
学,2016,22(19):86-87.
[3] 张垚,周艳萍.对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的分析[J].实
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7,4(14):21-22.
本文编辑:李 豆
(上接30页)
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以减少孕妇流产出血量,提高流产效果[2-3]。
参考文献
[1] 王蓓颖,李晓翠,王海云,等.复方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
列醇片治疗终止10~16周妊娠及稽留流产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6):499-501,517.[2] 方丽娟.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法终止
16~24周妊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1(11):754-756,759.
[3] 徐琦,孙建荣,刘妤,等.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不同
给药间隔终止8~13周妊娠的临床比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6,32(10):778-781.
本文编辑:吴 卫
(上接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