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的管理制度汇编
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模版

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模版一、引言本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旨在规范项目场地管理,保障施工期间的卫生环境,提升施工品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场容卫生管理1.施工现场整洁: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不得堆放垃圾、废弃物或其他杂物,随时清理施工现场积水、泥浆。
2.施工设施布置:施工期间,应合理布置施工设施,确保其不影响周边环境和交通。
施工设施应按规定存放,不得阻挡疏散通道。
3.危险废物管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和处置,保证其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4.噪音控制:施工现场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施工产生的噪音对周边居民和环境的影响。
限制施工时间段内的噪音工作,避免夜间施工扰民。
5.粉尘防治:施工地点应按照要求进行尘土控制,采取湿喷、覆盖等措施,防止扬尘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6.污水处理: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应进行合理处理,不得直接排放到附近水体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三、环保管理1.环境评估:项目实施前应进行环境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2.环境监测:项目施工期间,应进行环境监测,包括空气、水质、噪音等方面,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3.节能减排: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重节能减排,采用节能环保的设备和工艺,合理利用能源资源。
4.绿化建设:项目现场应进行绿化建设,包括植树种草等,增加绿化覆盖率,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5.保护生物多样性:项目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对周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限制捕捉、破坏野生动植物。
6.废物管理:项目产生的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存放和处理,确保废物不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四、责任与监督1.责任制度:明确项目相关人员的责任分工,落实项目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
2.监督检查:项目相关人员应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3.违规处理:对违反场容卫生、环保管理制度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制度

施工现场环境管理制度
为搞好环境保护,防止由于在建筑施工时造成作业污染和扰民,改善生活环境,保护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特制订以下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止大气污染,做好施工现场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的清运工作,车辆运输必须有盖。
2、经常检查现场散装水泥是否专用车运送。
3、加强对职工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教育,制定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施工现场。
4、落实环境管理人员,公司每月一次安全检查的同时对施工现场环境防护进行检查。
检查内容:
1)、现场临时道路有否用於铺设;
2)、乙块等有害气体是否专门保管;
3)、搅拌机、灰浆机等作业地点是否有沉淀池,污水管线、自来水源、油料仓库是否良好。
4)、施工现场道路是否指定专人适量洒水,机械设备是否清洁,
防止和减少扬尘。
市建筑工地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市建筑工地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市建筑工地卫生管理制度旨在规范建筑工地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场所环境的清洁与安全,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制度适用于市辖建筑工地的卫生管理工作。
二、卫生管理责任1. 建设单位负责在工地施工前,委托合格的专业公司或机构进行工地卫生清理与消杀工作,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备。
2. 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和实施工地的日常卫生管理工作,保障施工现场的整洁与环境卫生。
3. 监理单位负责对工地卫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落实。
4. 相关部门负责对建筑工地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执法,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三、工地卫生管理内容1. 工地周边环境卫生a) 建筑工地周边应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和杂草。
b) 工地周围道路、人行道、公共设施等应定期清洗,确保清洁无污染。
2. 工地内卫生管理a) 工地内设有卫生管理专职人员,负责工地内部的清洁和卫生消杀工作。
b) 施工现场应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工地产生的垃圾和废弃物。
c) 施工材料、设备等应摆放整齐,不得堆放杂物。
d) 工地内应设有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并定期清理并分类处理垃圾。
3. 劳动者个人卫生a) 劳动者应按规定佩戴工作服和劳保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b) 劳动者个人卫生应得到重视,按时保持洁身、修剪指甲,不得携带传染病进行工作。
c) 劳动者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建筑工地卫生消杀a) 工地内应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特别是施工区域和食堂等公共场所。
b) 厕所和洗手间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并配备足够的洗手液、纸巾等卫生用品。
c) 食品供应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食品加工人员应经过卫生培训并持有健康证明。
5. 卫生安全意识培养a) 建筑工地应定期进行卫生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和意识。
b) 卫生安全宣传材料应张贴在醒目的位置,以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卫生管理。
c) 工地内应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潜在的卫生安全风险。
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工地环境卫生,维护工作人员和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形象,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建筑工地,包括施工现场、拆除现场等。
三、责任与义务1. 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和实施工地环境卫生管理,保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2. 工地负责人负责组织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巡查和整治,确保环境卫生合格。
3.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保持工地环境的整洁卫生。
4. 所有工作人员应接受环境卫生管理培训,掌握环境卫生知识和技能。
5.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环境卫生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四、工地环境卫生管理要求1. 施工现场应实行日常清扫制度,对建筑垃圾、杂物等进行及时清除,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
2. 施工现场应设立垃圾箱,并定期清理垃圾箱,避免产生垃圾滞留和异味。
3. 施工现场的卫生间应按照规定设置,保持清洁,并设立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
4. 施工现场的道路应保持畅通无障碍,确保安全交通,避免堵塞和意外事故。
5. 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安全和卫生。
五、工地环境卫生管理措施1. 设立环境卫生专项工作小组,负责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在施工现场设立环境卫生管理档案,记录环境卫生管理情况和整治措施。
3. 定期组织工地环境卫生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环境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4. 对施工场地、道路、卫生间等进行定期巡查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
5. 定期开展工地环境卫生大清洁,对施工区域进行全面清理,清除杂物和垃圾。
六、工地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和奖惩1. 对工地环境卫生管理进行定期考核,制定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
2. 对考核结果排名前列的工地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其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管理水平。
3. 对工地存在严重环境卫生问题的,依法进行处罚,并要求其整改。
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和范围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提升工地环境卫生管理水平,维护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安全与卫生。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工地从事施工作业的人员。
二、基本要求1. 场地清洁a. 工地应保持干净整洁,杂物应及时清理,场地垃圾应分类收集和处理。
b. 空调停放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区域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2. 垃圾处理a. 工地应设立垃圾分类区,并设置垃圾分类提示标识。
b. 生活垃圾应及时投放到指定容器,严禁乱丢乱倒垃圾。
c. 建筑垃圾应分类分装,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处理。
3. 环境卫生设施a. 工地应配备清洁用品和设施,如垃圾箱、清洁工具、卫生间等。
b. 卫生间应时刻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清理,提供足够的清洁用品。
4. 排水与污水处理a. 工地应有明确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道,严禁将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源。
b. 污水处理设施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和达标排放。
5. 病虫害防控a. 工地应按规定配备灭鼠、杀虫等防治药剂和设备,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定期清除和灭杀。
b. 工地周边的卫生环境管理,应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共同加强病虫害防控工作。
6. 食品安全管理a. 工地人员食堂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工地食堂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b. 食品采购应选用合格的供应商,保证食品来源安全可靠。
7. 安全防护a. 工地应进行定期的安全防护巡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与卫生。
b. 工地人员应佩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口罩、手套等。
三、责任与监督1. 工地负责人应指定专人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和措施。
2. 监理人员应加强工地环境卫生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
3.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工地环境卫生管理的指导和检查,确保管理制度的落实。
四、处罚措施对违反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人员,将按照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处罚款等。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卫生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卫生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卫生管理,保障工人健康和施工质量,提高施工单位的形象和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二、施工现场卫生管理责任1、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部门,负责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2、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明确施工现场卫生管理的责任、权限和工作程序。
3、施工单位应配备专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定期开展卫生检查和评估工作。
4、工程监理单位应协助施工单位做好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和整改卫生隐患。
5、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卫生管理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内容1、卫生防疫设施的设置(1)施工现场应设置洗手间、厕所等卫生设施,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施工现场应设置垃圾箱和分类投放垃圾桶,做到垃圾分类、定期清运。
2、自来水供应和用水管理(1)施工现场应保证自来水供应,确保工人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2)施工单位应对用水进行定期检测,确保用水符合卫生标准。
3、噪音和粉尘污染的控制(1)施工现场应采取措施减少噪音和粉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施工单位应设置隔音措施,降低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4、施工废水、废气、废渣治理(1)施工单位应设置合适的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设施,保证不造成环境污染。
(2)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应及时清理和处理,防止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5、施工现场卫生检查(1)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卫生检查结果应做好记录,并及时汇报给相关部门和领导。
6、员工卫生保健(1)施工单位应对员工进行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2)施工单位应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确保员工的工作安全和健康。
7、其他卫生管理事项(1)施工单位应设置应急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卫生突发事件做好准备。
(2)施工单位应建立卫生档案,记录卫生管理的相关信息和措施。
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卫生保洁制度(二篇)

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卫生保洁制度一、施工区卫生管理(一)、环境卫生管理的责任区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文明施工作风,增进职工身体健康,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应有明确划分,把施工区和生活区分成若干片,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区,从道路交通、消防器材、材料堆放、垃圾、厕所、厨房,宿舍、火炉、吸烟都有专人负责,使文明施工保持经常化。
(二)、环境卫生管理措施1、施工现场要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道路畅通,作到无积水,有排水措施。
2、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发现有随地大小便现象要对责任区负责人进行处罚。
施工区、生活区有明确划分,设置标志牌,标牌上注明姓名和管理范围。
3、卫生区的平面图应按比例绘制,并注明责任区编号和负责人姓名。
4、施工现场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时清理,垃圾临时存放不得超过三天,如违反本条规定处罚工地负责人。
5、办公室内作到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做到窗明地净,文具报告摆放整齐,达不到要求。
对当天卫生值班员罚款。
6、职工宿舍铺上、铺下做到整洁有序,室内和宿舍四周保持干净,污水和污物、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外运,发现不符合此条要求,处罚当天卫生值班员。
7、冬季办公室和职工宿舍取暖炉,必须有验收于续。
合格后方可使用。
8、食堂必须办理食品卫生许可证,炊具经常洗刷,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食物保管无腐烂变质,炊事人员必须办理健康证。
9、楼内清理的垃圾,要用容器或小推车,用塔吊或提升栏运下,严禁高空抛撤。
10、施工现场的厕所,做到有顶、门窗齐全并有纱,做到天天打扫,每周撒白灰或打药一二次,消灭蝇蛆,便坑加盖。
11、为了广大职工身体健康,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保温桶和开水(水杯自备),公用杯子必须采取消毒措施。
(三)、环境卫生定期检查记录施工现场的卫生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二、生活区卫生管理(一)、宿舍卫生管理规定1、职工宿舍做到天天打扫,保持室内窗明地净。
2、宿舍内铺上、铺下要做到整齐美观,被子叠放整齐,提包和鞋,按规定码放,不得到处乱放。
建筑工程卫生制度管理

建筑工程卫生制度管理一、基本要求建筑工程卫生制度应明确其宗旨,即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清洁卫生,预防疾病的传播,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遵守卫生管理规定,保持个人卫生,不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或进行其他不卫生的行为。
二、具体措施1. 生活垃圾处理施工现场应设置专门的垃圾收集点,并定期清理。
垃圾分类工作需严格执行,有害垃圾应单独存放并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施工现场应设有足够数量的垃圾桶,方便工人丢弃垃圾。
2. 餐饮卫生施工现场的食堂或临时餐饮区应保持干净卫生,食品储存和加工区域应避免污染。
餐具需经过严格消毒,食物残渣应及时清理。
同时,应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并保证水质安全。
3. 厕所及洗浴设施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厕所和洗浴设施,并保持其清洁卫生。
厕所应定期消毒,洗浴设施应提供热水,并定期清洗消毒。
4. 环境卫生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清洁,尤其是施工区域的尘土应及时清扫。
同时,应采取措施控制噪音和粉尘的排放,减少对环境和周边居民的影响。
5. 防疫措施针对季节性流行病和传染病,施工现场应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有必要,可为工人提供必要的疫苗接种服务,并在工地设立隔离区域以应对突发疫情。
三、监督与执行为确保卫生制度的有效执行,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卫生状况。
违反卫生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同时,鼓励工人积极参与卫生管理,提出改进建议。
四、总结建筑工程卫生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仅能够保障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还能提升工程的整体形象,促进施工效率。
通过上述管理范本的实施,我们可以期待一个更加健康、安全、和谐的施工环境,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工地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工地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1 为了规范工地文明施工,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工程质量和工人的身体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1.2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工地的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管理。
1.3 工地所有人、承建单位、项目部和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
二、工地卫生管理制度2.1 工地周边卫生管理2.1.1 工地周边停放的车辆必须保持整洁,禁止乱倒垃圾。
2.1.2 工地周边的公共区域必须经常清洁,确保道路畅通。
2.1.3 对工地周边的垃圾进行及时清理,禁止乱堆乱放。
2.1.4 工地周边不能临时搭建简易棚或窝棚,禁止露天燃放烟花爆竹。
2.2 工地内部卫生管理2.2.1 工地内部必须保持整洁,垃圾分类并及时清理。
2.2.2 工地内部设有充足的垃圾桶,并在明显位置张贴“禁止乱丢垃圾”的标志牌。
2.2.3 工地内部设有临时固定的简易厕所,保持清洁卫生。
2.2.4 工地内部设置警示标识,标明危险区域,以防止施工人员闯入危险区域。
2.2.5 工地内部设有足够的通风和防尘设备,以保障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
2.3 临时设施管理2.3.1 工地内的临时设施必须按照规定标准搭建,合理布局,不得影响周边环境。
2.3.2 工地内的临时设施必须保持整洁,经常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
2.3.3 工地内的临时设施必须具备基本的卫生设备,如洗手池、洗手液、卫生纸等。
2.3.4 工地内的临时设施必须经常检查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
2.4 噪声和粉尘管理2.4.1 工地内的施工机械必须经常检查维护,确保噪音和粉尘的排放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4.2 工地内的施工机械必须按照规定操作,在施工完毕后,必须将机械及时关闭并妥善停放。
2.5 施工废弃物管理2.5.1 工地内的施工废弃物必须进行分类收集,并专门设有储存区域,确保废弃物不乱堆乱放。
2.5.2 工地内的施工废弃物必须定期清运,交由专门的环卫工人处理。
2.5.3 工地内的施工废弃物严禁随意倾倒,必须按照相关法规规定进行处置。
工地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工地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为确保工地的文明施工环境卫生,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本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工地环境卫生管理,为所有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 工地文明施工环境卫生管理涉及工地范围内的环境清理、卫生安排等方面,适用于所有参与工地施工的人员。
二、工地环境卫生管理职责1. 施工单位负责安排专人负责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和卫生。
2. 工地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定期检查工地环境卫生状况,并制定整改措施。
3. 工人在工地工作期间应自觉遵守环境卫生规定,并配合工地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进行整改。
三、工地环境卫生管理规定1. 施工单位应在工地布置期间,按规定安排垃圾收集点,并定期清理,垃圾收集点应有明显标识,保持整洁。
2. 工地周边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垃圾桶应定期清理,并密闭保存。
3. 工地卫生间应设置合理数量,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并配备洗手设施和洗手液。
4. 工地内禁止乱倒污水、废弃物和建筑材料,施工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垃圾、废弃物和杂物分类、分解及处理。
5. 工地设立的临时生活区应保持干净整洁,禁止乱堆乱放废弃物和杂物。
6.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工人的环境卫生管理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杜绝吸烟、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7. 工地应配备必要的防尘、防护设施,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清洗和消毒,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8. 工地内的各种设备、机械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四、环境卫生管理检查与奖惩制度1. 定期进行环境卫生管理检查,对工地环境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环境卫生管理不达标、影响工地环境卫生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惩罚,包括警告、罚款等。
3. 对在环境卫生管理方面表现出色的单位或个人,予以奖励和嘉奖,树立榜样。
五、工地环境卫生管理督查与监督1. 由建设单位或相关监管部门委派专人进行工地环境卫生管理督查和监督,确保工地环境卫生管理落实到位。
工地环境卫生制度范本

工地环境卫生制度范本一、引言为了确保工地环境的卫生与安全,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工地环境卫生制度。
二、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工地环境卫生管理,保障工人身体健康,减少环境污染,适用于所有在施工中的工地。
三、责任和义务1. 施工单位负责制定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并加以执行;2. 工地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执行公司制定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并对工地环境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 所有在工地工作的人员都有责任保持工地环境的卫生与整洁。
四、工地环境卫生管理要求1. 工地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现场巡查,及时发现环境卫生问题并做出整改;2. 工地需设立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和垃圾袋,并设置分类投放指示牌,便于工人分类投放垃圾;3. 工地要设立固定的洗手设施,并配备洗手液和纸巾;4. 工地厕所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配备洗手液、卷纸和手纸;5. 施工材料的堆放要规范有序,不得乱堆乱放,避免堆积灰尘和污染空气;6. 工地办公室要保持整洁,及时清理垃圾和废纸,并定期进行清洁消毒;7. 工地周边区域要保持整洁,定期清理垃圾和杂草;8. 工地食堂要保持卫生,食品存放要符合相关卫生要求,定期进行清洁消毒;9. 工地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卫生培训,提高工人的环保意识和卫生素养;10. 工地应制定灰尘防控措施,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灰尘控制,减少环境污染。
五、应急措施1. 出现施工事故或环境污染事故时,应立即停工,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2. 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继续发生,并组织清理事故现场;3. 施工单位应及时向工人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确保工人安全作业。
六、评估和监督1. 工地环境卫生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查,并制定整改措施;2. 主管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应对工地的环境卫生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并提出改进意见;3. 工地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要及时处理并整改评审中发现的问题。
建筑工程环卫制度

建筑工程环卫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制定。
2.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参与建筑工程的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及其员工。
3. 建筑工程环境卫生管理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建设单位应设立环境卫生管理机构,负责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 施工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负责落实各项环境卫生措施。
3. 监理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三、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管理1. 施工现场应设置固定的垃圾收集点,并做到日产日清。
2. 施工材料应分类堆放,避免扬尘污染。
3. 施工现场应设有防尘网或喷水设施,减少粉尘飞扬。
4. 施工废水应经过沉淀处理后方能排放,不得直接排入市政管网。
5. 噪音控制应符合国家标准,非正常工作时间禁止高噪音作业。
四、生活垃圾与废弃物处理1. 生活垃圾应分类收集,定期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2. 建筑废弃物应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进行分类,并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3. 危险废弃物应单独存放,并委托专业机构安全处理。
五、环境卫生检查与考核1. 建设单位应定期组织环境卫生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2. 施工单位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环境卫生自查。
3. 监理单位应将环境卫生管理纳入日常监理工作范畴,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六、培训与宣传1. 各单位应定期对员工进行环境卫生知识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2. 施工现场应设置环保宣传标语,营造良好的环保文化氛围。
七、应急处理与事故报告1. 各单位应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环境事件进行预控。
2.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建设单位负责解释。
2. 本制度如有更新,应及时通知各相关单位及人员。
工程施工现场环卫管理制度

工程施工现场环卫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施工现场环卫管理工作,维护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施工现场的环卫管理工作,包括施工单位及各相关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施工现场环卫管理工作应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管理,注重宣传教育,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安全和卫生。
第四条施工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严格按照本制度要求开展环卫管理工作。
第二章施工现场环卫管理第五条施工现场环卫管理应当按照“天天检查、时时处理、串联起来”的原则进行,形成全员参与、各负其责的管理体系。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卫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设置专门的环卫管理组织和专兼职环卫管理人员,明确责任、权利和工作任务。
第七条施工现场环卫管理工作应当采取区域管理和分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垃圾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第八条施工现场环卫管理工作应当重点加强对危险废物、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确保其安全处置和处理。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环境监测和报告机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指标进行监测和定期报告。
第三章施工现场环卫设施和设备管理第十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环卫设施和设备管理制度,对各类设施和设备进行规范管理和维护保养。
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应当配备足够的垃圾桶、垃圾袋、保洁工具等环卫设施和设备,方便施工人员进行环卫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施工单位应当对环卫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使用和有效运转。
第四章施工现场环卫宣传教育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当开展施工现场环卫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当设立环保宣传栏,张贴环保宣传标语、图片等内容,提升环保宣传的有效性和覆盖面。
第五章施工现场环卫监督检查第十五条施工单位应当建立环卫监督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的环卫管理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工程卫生清理制度

工程卫生清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工程现场卫生管理,维护工程环境卫生、保障劳动者健康,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施工单位在建工程现场的管理。
具体实施由各单位负责具体组织。
三、施工单位应按照本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现场卫生制度,加强工地环境整治,确保施工现场卫生清洁。
第二章工程现场卫生管理一、在施工现场,应设立专门的现场卫生管理岗位,配备专职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施工现场卫生整治与清理工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卫生管理方案。
二、卫生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卫生管理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组织、协调和管理现场卫生工作。
三、建立工地卫生日志,详细记录每日的卫生管理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卫生隐患。
四、定期组织现场卫生整治,清理现场杂物,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工地环境整洁。
五、对特殊场所和设施,如厕所、餐厅等,要求设立专门人员全面负责卫生管理工作,保持卫生清洁。
第三章工地环境整治一、工地应设立固定的垃圾箱,规范垃圾分类回收,定期清理垃圾。
二、对易产生浮尘的区域,要进行湿式作业,防止扬尘污染。
三、现场施工临时设施(如办公室、宿舍等)要求保持卫生清洁,防止滋生垃圾和病菌。
四、消防设施和出口需保持畅通,不得设置障碍物,确保工人安全疏散。
五、加强对易滑倒、易摔倒的区域进行警示标识,并及时消除危险因素。
第四章劳动者个人卫生管理一、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者个人卫生管理制度,规范劳动者卫生行为。
二、工人进出施工现场应进行卫生消毒,保持身体清洁,穿戴工作服装,避免带入外来污染。
三、对外来施工单位工人进行健康检查,确保符合上岗要求。
四、对工人进行卫生教育,提倡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传染病传播。
第五章管理措施一、对于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个人或单位,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警告,直至责令停工整顿。
二、加强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和考核,确保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三、定期对现场卫生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卫生合作,共同维护工程环境。
环境管理制度汇编

环境管理制度汇编环境管理制度汇编1一、目的为创造一个舒适、优美、整洁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贯彻执行总公司下达的6S管理目标,树立工厂的良好形象,制定本制度。
二、车间卫生工作的管理由生产文员负责,生产文员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每周不定期进行卫生考核,此项考核为绩效考核的一局部。
三、定义1、仓库:1号生产车间,由仓储人员进行清扫;2、公共走廊:1号车间和2号车间间的走廊,从中间分开,靠配料组由配料员负责,靠设备间由机修负责;3、更衣间:由管理人员负责4、设备间:开水供给处后面房间,由机修工负责;5、1号车间公共区域A处:在2号车间门口面向涂布组左手边第一个烘箱为起点向左一直到墙壁,由充电组负责;6、1号车间公共区域B处:在2号车间门口面向涂布组左手边第一个烘箱为起点向右一直到叠片组门口,由叠片组负责;7、1号车间公共区域C处:面向叠片组门口左手边所以公共区域,由制片组负责;8、车间卫生间:由保洁员负责;9、各小组负责小组区域卫生。
四、具体要求1、门窗〔玻璃、窗台、窗棂〕上无浮尘;2、地面无污物、污水、浮土;3、四周墙壁、天花板及其附属物、装饰品无蜘蛛网、浮尘;4、照明灯、电风扇、空调上无浮尘;5、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摆放规那么、排列整齐无乱堆乱放现象;6、工作台面、办公桌椅上无浮尘、生产垃圾等,物品、工具摆放整齐,座椅摆放端正,水具无茶锈、水垢;7、工作区域划分清楚、条理性强;8、电脑、打印机、电话、检测设备等设备保养良好,无灰尘、浮土;9、仓库物品、货架摆放整齐规那么、原料摆放一目了然、区域划分清晰条理;10、厕所墙面、地面、便池清洁干净,无杂物、无异味、无水垢便垢、废纸筒一天一清;11、开水间水杯统一摆放在指定区域,并保持地面、水杯放置区域无积水、无异物;12、清洁用具放在固定位置。
五、个人卫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随地吐痰,不随地乱扔垃圾、烟头〔特别注意的是公共区域、绿化带及男生厕所〕2、下班后要整理办公桌上的用品,放罢整齐。
工程现场卫生制度

工程现场卫生制度一、总则为了营造良好的工程现场环境,保障施工人员及周边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环境,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项目要求,制定本卫生制度。
二、施工现场卫生管理人员1. 每个施工现场设立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现场卫生管理工作。
2. 卫生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相关卫生管理知识和经验,定期接受卫生管理培训。
3. 卫生管理人员应当配备相应的卫生管理器具和设备,保证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制度1. 施工现场应设立卫生管理制度,明确卫生管理的责任、义务和工作流程。
2. 卫生管理制度应当包括日常卫生检查、卫生设施设置、卫生考核评审等内容。
3. 每月定期召开卫生管理例会,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和改进。
四、施工现场卫生要求1. 施工现场周边环境保持清洁,不得倾倒垃圾、乱丢烟蒂等。
2. 施工现场应当设置卫生设施,包括卫生间、洗手间等,保持卫生间内外清洁整洁。
3. 施工现场应定期清理、消毒卫生设施,并配备充足的清洁用具和消毒药品。
4. 施工现场应当设置专门的垃圾回收箱,将可回收垃圾分类处理。
5. 施工现场应严格控制粉尘、废气排放,环保设施应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6. 施工现场应建立应急卫生处理机制,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
五、施工现场卫生考核评定1. 每月定期对施工现场卫生进行检查评定,对每个卫生管理人员进行考核评定。
2. 对卫生管理人员工作不力或不合格的,应当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激励。
3. 对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工作优秀的,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4. 对施工现场卫生管理工作不合格的,应当立即整改,并定期复查,直至合格为止。
六、施工现场卫生违规处理1. 发现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当立即责令整改,对涉及人员进行教育和警告。
2. 对严重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和纠正,并上报项目管理部门。
3. 违反卫生管理制度引起事故或影响施工进度的,应当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版

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版1.引言本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保障工地环境的卫生和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和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工地上工作的人员,包括工地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外来人员。
2.工地环境卫生管理职责2.1 工地管理人员应指定专人负责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工地环境卫生状况。
2.2 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卫生管理要求进行操作,定期清理工地垃圾,保持工地环境整洁。
2.3 外来人员应服从工地环境卫生管理人员的指挥和管理,不得随意乱扔垃圾,保持工地卫生。
3.工地环境卫生管理措施3.1 工地应配备足够数量的垃圾桶,并明确标注垃圾分类的要求。
3.2 定期清理工地垃圾,保持工地道路畅通,防止垃圾积存引发污染。
3.3 建立工地环境卫生管理档案,记录工地环境卫生检查情况和整改措施。
4.工地环境卫生事故应急预案4.1 工地管理人员应制定工地环境卫生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演练。
4.2 工地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防护口罩、防护手套、应急洗眼器等。
4.3 工地管理人员应及时报告和处理工地环境卫生事故,保障事故现场的救援和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5.工地环境卫生培训5.1 工地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工地环境卫生培训,培养工人对环境卫生的重视意识和安全意识。
5.2 工地管理人员应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确保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3 工地管理人员应根据工人的培训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及时做出改进和调整。
6.工地环境卫生违规处罚6.1 对于违反工地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工地管理人员应依法进行处罚,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经济处罚等。
6.2 工地管理人员应建立健全违规处罚的程序和流程,确保处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7.工地环境卫生管理监督7.1 工地管理人员应接受相关政府部门对工地环境卫生管理的监督和检查。
7.2 工地管理人员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提供相关资料和协助工作。
工地环境管理规章制度

工地环境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地环境管理,确保工地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安全和保护,维护员工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建筑工地,包括建筑、装修、拆迁等项目。
工地环境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必须遵守本规章制度。
第三条工地环境管理的负责人是工地负责人,负责制定和实施环境管理计划,监督和检查工地环境管理工作。
第四条工地环境管理责任制定,施工单位需明确工地环境管理责任人员,并确保其有能力履行相应职责。
第二章工地环境管理要求第五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明确工地环境管理目标和责任。
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方案、隐患排查方案等。
第六条工地环境管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合理设置施工区域,明确施工作业区域和生活区域,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卫生和安全。
第七条工地环境管理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保持施工区域的清洁,定期进行卫生清扫,并做好施工污染物的清理和处理。
第八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对空气、水质、噪音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确保环境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第三章工地环境管理措施第九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包括施工过程中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案、污水处理方案等。
第十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保证设备运行正常,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十一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做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
第四章工地环境管理监督与检查第十二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对工地环境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整改。
第十三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设立监督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
第十四条工地环境管理要求制定违规处罚制度,对违反环境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包括罚款、责令停工整改等。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修改,由工地环境管理负责人负责,并报相关部门批准。
工地现场卫生管理制度模板

工地现场卫生管理制度模板
一、工地生活卫生应纳入工地总体规划,设置醒目的卫生宣传标牌和责任区包干图,并设置卫生专职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
二、生活区周围应设置连续紧密的围栏,并保持稳定、整齐同时,未经批准不得在围栏外堆放建筑材料、垃圾和晾晒衣物。
三、工地现场无大面积积水,联络畅通,经常畅通,保持清洁。
生活区、办公室周围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桶,并做到每天清洗。
四、工地现场必须有良好的排水沟,经常保持沟底清、无垃圾、无泥浆、污水、废水外流或堵塞下水道和排水沟的现象。
五、建筑垃圾应堆在制定的地点,生活垃圾应有专用容器存放,并及时清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现场环境卫生的管理与制度
由于公路工程施工在野外作业,条件差,工作任务繁重。
因此,搞好环境卫生就特别重要,同时搞好施工环境卫生也可以说是保障施工生产安全所必备的条件和需要。
所以必须高度重视,特别是作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经理更应负责组织做好本项工作。
1.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区的划分
为了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为施工安全创造条件,养成良好的文明施工作风,保证职工身体健康,施工区域和生活区域应有明确划分,一般可把施工区和生活区分成若干片,分片包干,建立责任区,从道路交通、消防器材、材料、构件堆放、仓库、加工棚、维修棚、预制场到垃圾、厕
所、厨房、宿舍、火炉、吸烟等都有专人负责,做到责任落实到人(名单上墙),使文明施工、环境卫生工作保持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2.环境卫生管理措施与要求
(1)施工现场要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场地平整,各类物品堆放整齐,道路平坦并满足施工要求,无堆放物、无散落物,做到无积水、无黑臭、无垃圾,有排水措施。
生活垃圾与生产垃圾要分别定点堆放,严禁混放,并应及时清运到规定地点。
(2)施工现场严禁大小便,发现有随地大小便现象要对责任区负责人进行处罚。
施工区、生活区有明确划分,设置标志牌,标牌上注明责任人姓名和管理范围。
(3)卫生区的平面图应按比例绘制,并注明责任区编号和负责人
姓名。
(4)施工现场零散材料和垃圾,要及时清理,垃圾临时放置不得超过3天,如违反本条规定要处罚工地负责人。
(5)办公室内做到天天打扫,保持整洁卫生,做到窗明地净,文具摆放整齐,达不到要求,对当天值班员罚款。
(6)职工宿舍铺上、铺下做到整洁有序,室内和宿舍四周保持干净,污水和污物、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及时外运。
发现不符合本条要求,处罚当天卫生值班员。
(7)冬季办公室和职工宿舍取暖炉,必须有验收手续,合格后方可使用。
(8)施工现场的厕所,必须天天清扫,并洒布石灰。
(9)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保温(冬季)和开水(水杯自备)桶,茶水桶必须有盖并加锁。
(10)施工现场的卫生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按规章处理,并限期改正。
3.宿舍卫生管理规定
(1)职工宿舍要有卫生管理制度,实行室长负责制,规定一周内每天卫生值日名单并张贴上墙,做到天天有人打扫,保持室内窗明地净,通风良好。
(2)宿舍内各类物品应堆放整齐,不到处乱放,做到整齐美观。
(3)宿舍内保持清洁卫生,清扫出的垃圾倒在指定的垃圾站堆放,并及时清理。
(4)生活废水应有污水池,二楼以上也要有水源及水池,做到卫生区内无污水无污物,废水不得乱倒乱流。
(5)冬季取暖炉的防煤气中毒设施必须齐全、有效,建立验收合格证制度,经验收合格发证后,方准使用。
6)未经许可一律禁止使用电炉及其他用电加热器具。
4.办公室的卫生管理规定
(1)办公室的卫生由办公室全体人员轮流值班,负责打扫,排出值班表。
(2)值班人员负责打扫卫生、打水,做好来访记录,整理文具。
文具应摆放整齐,做到窗明地净,无蝇、无鼠。
(3)冬季负责取暖炉的看火,落地炉灰及时清扫,炉灰按指定地点堆放,定期清理外运,防止发生火灾。
未经许可一律禁止使用电炉及其他电加热器具。
5.食堂卫生管理规定
根据《食品卫生法》规定,依照食堂规模的大小,入伙人数的多少,应当有相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加工、贮存等场所及必要的上、下水等卫生设施。
要做到防尘、防蝇,与污染源(污水沟、厕所、垃圾箱等)应保持30m以上的距离。
食堂内外每天做到清洗打扫,并保持内外环境的整洁。
1)食品卫生
(1)采购运输
①采购外地食品应向供货单位索取县以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开
具的检验合格证或检验单。
必要时可请当地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复验。
②采购食品使用的车辆、容器要清洁卫生,做到生熟分开,防尘、防蝇、防雨、防晒。
③不得采购制售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有异味或《食品卫生法》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2)贮存、保管
①根据《食品卫生法》的规定,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建筑工程使用的防冻盐“亚硝酸钠”等有毒有害物质,各施工单位要设专人专库存放,严禁亚硝酸盐和食盐同仓共贮,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②贮存食品要隔墙、离地、注意做到通风、防潮、防虫、防鼠。
食堂内必须设置合格的密封熟食间,有条件的单位应设冷藏设备。
主副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要分开存放。
③盛放酱油、盐等副食调料要做到容器物见本色,加盖存放,清洁卫生。
④禁止用铝制品、非食用性塑料制品盛放熟菜。
(3)制售过程的卫生
①制做食品的原料要新鲜卫生,做到不用、不卖腐败变质的食品,各种食品要烧熟煮透,以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②制售过程及刀、墩、案板、盆、碗及其他盛器、筐、水池子、抹布和冰箱等工具要严格做到消并有序分开,售饭时要用工具销售直接人口食品。
③非经过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工地食堂禁止供应生吃凉拌菜,以防肠道传染疾病的发生。
剩饭、莱要回锅彻底加热再食用,一旦发现变质,不得食用。
④共用食具要洗净消毒,应有上下水洗手和餐具洗涤设备。
⑤使用的代价券必须每天消毒,防止交叉污染。
⑥盛放丢弃食物的桶(缸)必须有盖,并及时清运。
2)个人卫生
(1)炊管人员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做到“三白”(白衣、白帽、白口罩),并保持清洁整齐,做到文明操作,不赤背,不光脚,禁止随地吐痰。
(2)炊管人员必须做好个人卫生,要坚持做到四勤(勤理发、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
6.炊事人员健康证
为加强建筑工地食堂管理,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杜绝食物中毒,把住病从口入关,各单位要加强对民工食堂的治理整顿。
凡在岗位上的炊管人员,必须持有所在地区卫生防疫部门办理的健康证和岗位培训合格证,并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凡患有痢疾、肝炎、伤寒、活动性肺结核,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参加接触直接人口食品的制售及食品和器具的洗涤工作。
民工炊管人员无健康证的不准上岗,否则予以经济处罚,责令关闭食堂,并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7.集体食堂发放卫生许可证验收标准
(1)新建、改建、扩建的集体食堂,在选址和设计时应符合卫生要求
30m内不得有露天坑式厕所、暴露垃圾堆(站)和粪堆畜圈等污染源。
远离有毒有害场所
(2)需有与进餐人数相适应的餐厅、制作间和原料库等辅助用房。
餐厅和制作间(含房)、建筑面积比例一般应为1:1.5。
其地面和墙裙的建筑材料,要用具有防鼠、防潮和便于洗
刷的水泥等。
有条件的食堂,制作间灶台及其周围要镶嵌白瓷砖,炉灶应有通风排烟设备。
(3)制作间应分为主食间、副食间、烧火间,有条件的可开设生料间、摘菜间、冷荤间、面点间。
做到生与熟,原料与成品、半成品,食品与杂物、毒物(亚硝酸盐、农药、化肥等)严格分开。
冷荤间应具备“五专”(专人、专室、专容器用具、专消毒、专冷藏)。
(4)主、副食应分开存放。
易腐食品应有冷藏设备(冷藏库或冰箱)。
(5)食品加工机械、用具、炊具、容器应有防蝇、防尘设备。
用具、容器和食用苫布(棉被)要有生、熟及反、正面标记,防止食品污染。
(6)采购运输要有专用食品容器及专用车。
(7)食堂应有相应的更衣、消毒、缀洗、采光、照明、通风和防蝇、防尘设备,以及通畅的上下水管道。
(8)餐厅设有洗碗池、残渣桶和洗手设备。
.
(9)公用餐具应有专用洗刷、消毒和存放设备。
(10)食堂炊管人员(包括合同工、临时工)必须按有关规定进行健康检查和卫生知识培训并取得健康合格证和培训证。
(11)具有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
单位领导要负责食堂管理工作,并将提高食品卫生质量,预防食物中毒,列入岗位责任制的考核评奖条件中。
(12)集体食堂的经常性食品卫生检查工作,各单位要根据《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和本地颁发的《炊食行业(集体食堂)食品卫生管理标准和要求》及《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管理标准和要求》进行管理检查。
8.职工饮水卫生规定
施工现场应供应开水,饮水器具要卫生。
夏季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凉开水或清凉饮料供应,暑伏天可增加绿豆汤,防止中暑脱水现象发生。
9.厕所卫生管理
(1)施工现场要按规定设置厕所,厕所的合理设置方案:厕所的设置要离食堂30m以外,屋顶墙壁要严密,门窗齐全有效,便槽内必须铺设瓷砖。
厕所要有专人管理,应有化粪池,严禁将粪便直接排人下水道或河流沟渠中,露天粪池必须加盖。
(2)厕所定期清扫制度:厕所设专人天天冲洗打扫,做到无污垢、垃圾及明显臭味,并应有洗手水源,市区工地厕所要有水冲设施保持厕所清洁卫生。
(3)厕所灭蝇蛆措施:厕所按规定采取冲水或加盖措施,定期打药或撒白灰粉,消灭蝇蛆。
总之,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各有差异,路基工程线长点多,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施工则相对集中。
在文明施工和环境卫生保护工作中要参考上述有关管理措施与规定要求,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安全施工的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的计划、措施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