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田径基本教材教法
初中田径常用的教案

初中田径常用的教案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00米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体育道德。
教学内容:1. 100米短跑技术要领讲解与实践。
2. 100米短跑训练方法。
3. 100米短跑比赛组织与指导。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常规(5分钟)1.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 师生问好,宣布本节课内容。
3. 进行安全教育。
4. 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5分钟)1. 慢跑:学生围绕操场慢跑两圈。
2. 关节活动:学生做全身关节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三、技术讲解与实践(20分钟)1. 教师讲解100米短跑的技术要领,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冲刺等环节。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进行原地起跑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学生进行起跑后的加速练习,教师强调加速过程中的动作要领。
四、训练方法(15分钟)1. 学生进行间歇性训练,提高爆发力。
2. 学生进行短距离冲刺练习,提高速度。
3. 学生进行起跑和冲刺的结合练习,提高整体运动能力。
第二课时:一、课堂常规(5分钟)1. 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 师生问好,回顾上节课内容。
3. 进行安全教育。
4. 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5分钟)1. 慢跑:学生围绕操场慢跑两圈。
2. 关节活动:学生做全身关节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三、技术讲解与实践(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3. 学生进行原地起跑练习,教师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学生进行起跑后的加速练习,教师强调加速过程中的动作要领。
四、比赛组织与指导(15分钟)1. 学生进行100米短跑比赛,教师担任裁判。
2. 教师对比赛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指导。
3. 学生进行接力比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初中田径校本教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素养。
2.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2. 教学重点:跑步、跳跃、投掷等方面的基本技巧3. 教学难点:跑步的节奏感、跳跃的力度和高度、投掷的姿势和力量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慢跑,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以充分激活学生的身体。
2. 技能讲解(10分钟):对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进行讲解,包括跑步的姿势、步频、步幅,跳跃的起跳、落地,投掷的握球、出手等。
3. 实践训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训练,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
4. 游戏活动(10分钟):设计一些与田径运动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技巧。
5. 总结反思(5分钟):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不足,教师进行总结。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对田径运动技巧的掌握程度、参与度等。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从跑姿、跳跃、投掷等方面进行评价。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鼓励学生发挥优势,改进不足。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田径运动教程2. 场地:学校田径场3. 器材:接力棒、跳高杆、跳远沙坑、投掷器材等六、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 强化基本功,循序渐进。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
3.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田径运动。
4. 加强课堂组织与管理,确保教学安全。
田径优秀教学教案初中

田径优秀教学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理解田径运动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动作,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田径运动技巧的熟练运用和运动训练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1. 热身运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轻松的跑步、拉伸等热身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身体状况,预防运动损伤。
2. 技术教学(15分钟):讲解和示范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如起跑、起跳、落地等,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指导并纠正错误。
3. 实践训练(20分钟):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如短跑、跳远、铅球等,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 游戏活动(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田径运动游戏,如“抓人游戏”、“接力比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提高技能,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5. 放松运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轻松的跑步、拉伸等放松运动,帮助学生缓解疲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技能评价:观察学生在训练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技能水平。
2.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训练中的优点和不足。
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表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田径场、操场等。
2. 教学器材:起跑器、跳远板、铅球、接力棒等。
3. 教学资料:教材、教学课件、视频等。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技能,增强他们的体质,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初中田径全套教案

初中田径全套教案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短跑、跳远、投掷等项目。
2.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短跑、跳远、投掷等项目的技术要领,提高运动能力。
3. 健康目标:通过田径运动的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4.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田径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短跑:包括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等技术。
2. 跳远:包括助跑、起跳、落地等技术。
3. 投掷:包括投掷姿势、投掷动作等技术。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对田径运动的技术要领进行讲解,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技术动作。
2. 示范法:教师进行技术动作的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技术动作的方法。
3.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步骤1. 准备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包括跑步、拉伸等,为正式训练做好准备。
2. 技术训练: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技术训练,如短跑、跳远、投掷等。
3. 练习巩固: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的技术动作。
4. 比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意识。
5.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总结讲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技术水平的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技术水平。
2. 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通过定期进行体质健康检查,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3. 学生情感态度的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田径运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2. 注重学生的安全,避免在训练和比赛中发生意外事故。
3. 加强与学生的沟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运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中学体育——田径课教案

中学体育——田径课教案一、教材分析田径是体育锻炼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其最基本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以达到促进身体素质的发展和增强体能的能力的目的。
教材中提到,田径包括短跑、长跑、跳高、跳远、铅球、标枪和四项全能等多个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掌握每个项目的基本技能和规则,以及每个项目的训练计划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每个项目的基本技能和规则;(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每个项目的训练计划,提高身体素质水平;(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进体育文化知识。
2、教学内容(1)短跑:包括100米、200米、400米等多项项目,学生需要掌握短跑的起、扑、姿、势等基本技能,同时还需了解短跑的比赛规则,比如起跑姿势、终点线等。
(2)长跑:包括800米、1500米、3000米等多项项目,长跑鼓励学生练习阶段性跑、节奏性跑等,帮助学生提高持久力和心肺功能,同时也需了解比赛规则和训练注意事项。
(3)跳高:跳高是田径中呈现出的一项体育比赛项目,包括滚动式跳高、剪刀式跳高等多项技术。
学生需要掌握跳高的基本技巧,以及在比赛中的注意事项,比如适宜的起跳位置和姿势等。
(4)跳远:跳远是一项技巧性比较强的项目,包括单脚跳远、双脚跳远等多项技术。
学生需要掌握跳远技巧,了解比赛规则和要求。
(5)铅球:铅球是田径的一项运动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将铅球从肩膀向远处扔出的基本技巧,同时也需要了解比赛规则和技巧细节。
(6)标枪:标枪是田径项目中的一个技术强弱较大的运动项目,需要学生掌握标枪运动的技巧和基本起始技巧,同时还需要了解比赛规则及相关事项。
(7)四项全能:将以上多个项目综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训练项目,帮助学生综合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3、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示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每个项目的基本技能及训练方法。
(2)讨论法: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和规则来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和培养自己的交流能力。
初中田径上课教案

初中田径上课教案课程名称:初中田径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初中田径》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教学内容:1. 短跑:起跑技巧、跑步姿势、呼吸方法。
2. 跳远:助跑技巧、起跳姿势、落地姿势。
3. 铅球:握球方法、投掷姿势、用力技巧。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以及在我国的地位。
2. 引导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项目和规则。
二、基本技能训练(15分钟)1. 短跑:教师示范起跑技巧、跑步姿势、呼吸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2. 跳远:教师示范助跑技巧、起跳姿势、落地姿势,学生跟随练习。
3. 铅球:教师示范握球方法、投掷姿势、用力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三、实践比赛(1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短跑比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 学生分组进行跳远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3. 学生分组进行铅球比赛,锻炼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比赛中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师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比赛中的表现,包括竞技水平、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
3. 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田径队教案初中

田径队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田径运动知识和技巧,提高运动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3. 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田径队的团队训练和比赛策略。
3. 针对性的身体素质训练。
三、教学过程(一)课堂讲解1. 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让学生了解田径比赛的项目、比赛方式、评分标准等。
2. 田径技巧讲解:讲解短跑、跳远、投掷等项目的技巧,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
(二)实践训练1. 田径技巧训练:根据学生的特长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技巧训练,如短跑起跑、跳远踏板、投掷姿势等。
2. 团队训练:进行接力、团队合作等训练,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比赛实践1. 组织小型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巧,提高比赛经验。
2. 分析比赛结果:总结比赛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训练提供依据。
(四)身体素质训练1. 力量训练:进行举重、深蹲、俯卧撑等力量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2. 耐力训练:进行长跑、折返跑等耐力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耐力。
3. 速度训练:进行短跑、折返跑等速度训练,提高学生的运动速度。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田径运动技能的提升。
2.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增强。
五、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运动场地和器材的安全。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培养。
4. 注意学生的运动损伤预防,确保身体健康。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周:讲解田径运动基本规则,进行短跑起跑技巧训练。
2. 第二周:进行短跑加速和冲刺训练,进行跳远踏板技巧训练。
3. 第三周:进行接力比赛实践,进行投掷姿势技巧训练。
4. 第四周:组织小型田径比赛,总结训练成果。
七、教学资源1. 田径运动场地和器材。
2. 专业田径教练员。
3. 教学课件和训练视频。
通过以上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学校的田径比赛做出贡献。
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案

初中体育田径课堂教案1. 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 通过对田径运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包括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比赛项目等。
2. 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包括跑步、跳远、投掷等。
3. 田径运动的安全知识,包括运动损伤的预防、正确的运动姿势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讲解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能学习:分别讲解跑步、跳远、投掷等基本技能,并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
3. 实践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巩固所学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4. 比赛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5. 课堂小结: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强调田径运动的安全知识,提醒学生注意运动损伤的预防。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通过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田径运动的相关内容。
2. 示范法:通过示范正确的动作要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技能掌握程度:通过实践训练和比赛,评估学生对田径运动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安全意识:通过课堂讲解和安全知识问答,了解学生对田径运动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田径运动教材,用于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场地和器材:田径运动场地和相应的运动器材,如跑鞋、跳远器材等。
3. 安全防护用品:如护具、急救包等,用于保障学生的安全。
第3讲 田径教材教法

(二)教学特点
• 1、属于团体锻炼与竞赛项 目
• 2、学生在快速奔跑中完成 交接棒
• 3、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 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1、重点:传接棒方法。在高速奔跑中顺利 的完成交接棒。(在规定的区域内完成奔跑 及交接棒)
• 2、难点:起动时机与传接棒时机的确定。
(四)教学顺序
(四)教学顺序
• 1、技术环节:助跑、 踏跳、过杆、落地、缓 冲
• 2、教学顺序:过杆与 落地;助跑与踏跳;完 整技术练习
(五)教学建议
• 1、俯卧式跳高应以跨越式跳高为基础
跨越式跳高技术简单,发展弹跳力效果良好,助 跑与踏跳技术与俯卧式基本相同。
• 2、先分解、后完整
先学习过杆技术,然后练习完整技术
• 1、属于耐力性运动:用较长时间跑完较长 距离
• 2、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工作:运动系统、内 脏器官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节律性 工作
• 3、速度、耐力为主要素质要求:既要求一 定速度、又要有耐久性
• 4、增强内脏器官功能,锻炼意志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1、重点:途中跑——要求技术正确,体力 分配合理,动作轻松协调,既讲究动作效果, 又强调有效的节省体力。
(二)教学特点
• 1、技术复杂,对机体的承受能力要求较高
✓ 复杂——在快速助跑条件下,连续完成三次大强 度的跳跃。
✓ 承受力——对双腿、腰腹、背部力量及内脏器官 的承受能力。
• 2、对发展各部位力量、内脏器官功能和身 体的协调性效果显著
• 3、有利于意志品质培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1、重点:三跳节奏
• 1、在中学各年级都应安排
是快速跑的基础,一般先耐久、后快速,逐步延 长跑的距离,提高练习强度。
田径初中生教案

田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比赛规则,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素养。
2.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田径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田径运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基本知识: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项目分类和比赛规则等。
2. 田径运动基本技能:跑步(包括短跑、中长跑、接力跑等)、跳跃(包括跳远、跳高、撑杆跳等)、投掷(包括铅球、标枪、铁饼等)等。
3. 田径运动训练方法:介绍田径运动的训练原则、方法和手段。
4. 田径运动比赛组织:介绍田径比赛的组织形式、比赛程序和裁判方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热身约5-10分钟。
2. 基本技能训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跑步、跳跃或投掷等项目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每个项目训练约15-20分钟。
3. 训练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分组练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提高运动能力。
4. 比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比赛实践,体验比赛乐趣,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5. 总结讲评:对学生的训练和比赛情况进行讲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进步情况。
2. 结果评价:通过田径比赛的成绩,评价学生的竞技水平。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精神、集体荣誉感等方面,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田径运动教材、比赛规则等。
2. 场地器材:田径场、跑道、跳远沙坑、跳高杆、铅球、标枪等。
3. 教学设备:秒表、哨子、记录表格等。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运动损伤。
2.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3.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初中课本教材田径教案

初中课本教材田径教案年级:八年级教材内容:1. 学习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2. 了解田径运动的相关知识;3.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和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
难点:田径运动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
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5分钟)1. 热身活动:慢跑两圈,做一些关节活动,如颈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等。
2. 准备活动:做一些简单的田径动作,如跳远、投掷、跑步等,以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基本部分(30分钟)1. 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动作,如短跑、跳远、投掷等,并通过示范动作让学生了解动作要领。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田径比赛,如短跑、跳远、投掷等,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动作。
三、提高部分(10分钟)1. 针对学生的技术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如提高短跑速度、跳远距离等。
2. 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田径趣味游戏,如接力跑、障碍跑等,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力。
四、结束部分(5分钟)1. 学生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慢跑、拉伸等。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后进生。
3. 清理场地,回收器材。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部分学生在田径动作的掌握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动作不规范、协调性差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注重动作的细节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同时,要多组织一些田径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初中体育课田径教案

初中体育课田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田径运动知识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体育意识。
3.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健康成长。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短跑、跳远、铅球、标枪等项目的基本训练方法和比赛策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短跑、跳远等项目的技巧。
2. 教学难点:短跑起跑技巧、跳远踏板技巧、铅球投掷姿势等。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讲解田径运动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规则讲解:介绍田径比赛的基本规则,让学生了解比赛的形式和要求。
3. 技巧教学:分项目讲解短跑、跳远、铅球、标枪等项目的技巧,并进行现场示范。
4. 实践训练:让学生分组进行项目训练,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比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比赛,培养竞技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6. 课堂小结:总结课堂教学,强调注意事项,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锻炼。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知识和技巧的情况。
2. 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包括竞技水平、团队合作精神等。
3.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以及锻炼习惯的养成。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田径场、训练场地。
2. 教学器材:短跑起跑器、跳远沙坑、铅球、标枪、计时器等。
3. 教学资料:田径运动规则、技术手册、比赛视频等。
七、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田径运动规则、技术要领。
2. 示范法:现场示范项目技巧,让学生直观学习。
3. 实践法:分组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巧。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竞技水平和团队合作意识。
八、教学资源:1. 田径运动规则教材。
2. 田径技术手册。
3. 田径比赛视频资料。
4. 网络资源:关于田径运动的新闻、报道、比赛成绩等。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田径比赛,提高竞技水平。
2. 邀请专业田径教练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田径运动。
体育初中田径教案

体育初中田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理解田径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提高跑、跳、投等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田径运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介绍田径运动的项目、规则和比赛方式。
2. 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跑步、跳跃、投掷等技巧。
3. 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分组练习、比赛练习、模拟比赛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慢跑,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提醒学生注意身体状况,避免运动损伤。
2. 基本技能学习(15分钟):讲解并示范跑步、跳跃、投掷等基本技巧,让学生分组练习,指导并纠正错误。
3. 实践训练(15分钟):根据学生的能力,分组进行跑步、跳跃、投掷等项目的训练,鼓励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4. 比赛活动(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比赛,让学生体验比赛的乐趣,培养竞争意识。
5. 放松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轻松的拉伸运动,帮助学生缓解疲劳。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在教学过程中,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示范法: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
3. 实践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能。
4. 比赛法: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竞争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主动练习和参与比赛。
2. 技能掌握程度:通过观察学生的练习和比赛表现,评估学生对田径运动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3. 课堂纪律: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表现,是否遵守课堂规则。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田径运动教学指导书、比赛规则等。
2. 场地器材:田径运动场地、跑步机、跳箱、投掷器材等。
3. 辅助工具:哨子、计时器、标志物等。
通过以上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田径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初中田径教材教法教案模板

初中田径教材教法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跑步、跳远、投掷等项目的基本技术要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竞技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律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1. 跑步:短跑、中跑、长跑、接力跑等技术训练。
2. 跳远:跳远、三级跳远等技术训练。
3. 投掷:铅球、标枪、铁饼等技术训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技术的掌握和运用,体能的提高。
2. 教学难点:技术动作的细节处理,体能的全面提升。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拉伸等热身活动,准备身体状态,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技能训练(15分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跑步、跳远、投掷等基本技能的训练,强调技术要领,注重细节处理。
3. 实践比赛(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比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4. 体能训练(10分钟):进行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
5. 结束放松(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放松活动,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身体恢复。
五、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进行技术动作的示范,让学生明确技术要领。
2. 纠正法: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保证技术的正确性。
3.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4. 反馈法: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态度、努力程度和技术进步情况。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比赛中的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基本功的训练,技术动作要领要明确,注重细节处理。
2.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训练强度。
3.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田径教材教法教案设计

初中田径教材教法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跳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3.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跳远技术教学2. 跳远比赛组织与规则讲解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跳远的基本技术要领。
2. 教学难点:跳远的动作连贯性与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1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1.2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基本技能训练(15分钟)2.1 教师示范跳远技术,讲解动作要领。
2.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2.3 组织学生进行原地跳远练习,要求学生掌握跳远的起跳、腾空、落地等技术。
2.4 学生进行助跑跳远练习,教师观察学生的动作,及时给予指导。
3. 实践教学(15分钟)3.1 组织学生进行跳远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
3.2 教师记录学生的成绩,及时给予反馈。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4.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
4.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技术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动作准确性、连贯性。
2. 对学生的比赛成绩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
3. 对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勇敢自信的品质进行评价。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对技术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对技术掌握较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结合其他田径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田径场2. 教学器材:跳远沙坑、测量尺、标志物等八、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通过以上教案设计,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初中田径——跳远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跳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韧的品质。
初中优质田径教案

初中优质田径教案年级:初一年级教材:《初中田径课程标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运动道德。
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短跑、跳远、投掷等基本田径项目。
3. 田径运动的安全保健知识。
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田径运动的历史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田径运动有哪些了解?二、基本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如比赛方式、犯规判定等。
2. 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各个田径项目的技巧和要点。
三、实践训练(15分钟)1. 教师示范短跑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冲刺等技巧。
2. 学生分组进行短跑练习,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
3. 学生进行跳远、投掷等项目的练习,教师点评并指导。
四、游戏环节(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相关的游戏,如“抓人游戏”、“接力跑”等。
2. 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竞技水平。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进行家庭作业,如跑步、跳远等练习。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习成果展示。
3.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身体状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在田径运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初一田径基础教案

我们要明确初一田径基础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田径技能,培养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要在体育锻炼中强身健体,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本教案将以短跑、跳远、投掷等三个项目为例,分别进行讲解。
一、短跑1.技术动作:(1)起步要领:a.两脚并拢站定,双臂自然下垂。
b.双腿屈曲,将重心向前移,同时舒展双臂往后挥左右两侧,并保持头部位于重心上方。
c.腿部用力向前跨一步,保持身体重心始终在支撑腿上,同时收回后臂,用前臂向前推。
d.加快步速,迅速换支撑腿,将前腿向前伸展,后腿向后挺伸,放开前臂。
e.用瞪视法,注视前方终点,迅速奋力向前冲刺,尽可能拉大步幅,争取的胜利。
(2)技术要领:a.起步要快。
b.注意重心掌握,不可胡乱转身。
c.要抬高膝盖,向前向上迈步。
d.要抬高手臂,放松肘部,尽可能拉大步幅。
e.冲线要准确。
二、跳远1.技术动作:(1)起跑要领:a.两腿并拢,双臂自然下垂。
b.将身体向后倾斜,身体的重心要落在后脚掌上。
c.带小跨步,将身体迅速推向前方。
d.在重心前移之前,快速振臂俯身,向前冲刺。
e.到达垫板的前端时,将双手向前伸出,同时膝盖迅速弯曲,双脚猛力发力。
(2)技术要领:a.起跳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b.膝盖必须要抬高,降低身体重心。
c.身体冲刺姿势要标准,保持稳定性,同时双臂振动形成反推力。
d.起跳时要眼观目标,尽可能拉大跳跃距离。
e.腿部在合着前要瞅准着地点,完成跳远动作。
三、投掷1.技术动作:(1)运动前准备:a.双腿稍稍张开,保持身体平衡,身体的重心向后移。
b.将目光集中在投掷目标的位置上,将全身都紧绷起来。
(2)投掷要领:a.从后上方提起铅球。
b.沿着向前起飞的曲线,撕开肩关节,发力将球甩出。
c.在二次转身时,将手臂与身体保持一定的比例,完成球的掷放。
d.在扔球时要眼观目标,同时重心要稳定。
(3)技术要领:a.要注意身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b.要有清晰的投球技术动作思路。
田径初中生教案

田径初中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水平。
2.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和裁判法2. 短跑、跳远、铅球、标枪等田径项目的技术要领3. 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4. 田径比赛的组织和编排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裁判法,各项技术的要领及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各项技术的动作细节,裁判法的实际应用,训练方法的针对性。
四、教学过程1. 课堂讲解: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裁判法,各项技术的要领及训练方法。
2. 示范教学: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各项技术的动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作细节。
3.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比赛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5. 总结讲评:总结课堂教学,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裁判法,各项技术的要领及训练方法。
2. 示范法:教师或优秀学生示范各项技术的动作。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5. 评价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学评价1. 学生田径运动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田径运动技能的提升情况。
3. 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七、教学课时本教学计划共安排 10 课时,每课时 45 分钟。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田径运动教材。
2. 场地器材:田径场、短跑器材、跳远器材、铅球器材、标枪器材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 1-2 课时: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规则、裁判法。
2. 第 3-4 课时:讲解短跑、跳远、铅球、标枪等项目的技术要领。
3. 第 5-6 课时:讲解田径运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田径类初中教案

田径类初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技巧和竞赛规则,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 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跑、跳、投等基本田径动作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田径运动的基本技巧,如跑步、跳远、投掷等。
2. 教学难点:田径运动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1)慢跑:让学生围绕操场慢跑两圈,以热身。
(2)关节活动:做头部、肩部、腰部、膝关节的活动,预防运动损伤。
2. 基本技能训练(15分钟)(1)跑步训练:教授学生跑步的技巧,如步频、步幅、呼吸等,进行分组练习。
(2)跳远训练:教授学生跳远的技巧,如摆腿、跳跃、落地等,进行分组练习。
(3)投掷训练:教授学生投掷的技巧,如握球、挥臂、投放等,进行分组练习。
3. 实践比赛(15分钟)(1)分组比赛:根据基本技能训练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分组比赛,检验学习效果。
(2)竞赛规则讲解:在比赛过程中,向学生讲解竞赛规则,提高学生的竞赛素养。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田径运动技巧的重要性。
(2)学生反思:让学生谈谈在练习和比赛过程中的感受,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技能掌握:评估学生在实践比赛中的表现,检验学生对田径运动技巧的掌握程度。
3. 教学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初中田径教材教法教案模板

####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
- 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技术要领。
- 理解田径运动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进行跑、跳、投等基本田径动作。
- 提高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 教学内容1. 田径运动概述2. 田径基本技术动作(跑、跳、投)3. 田径比赛规则及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田径运动的基本概念、技术要领和比赛规则。
- 示范法:教师示范田径动作,学生模仿练习。
- 游戏法: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 教学过程一、热身阶段(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二、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 教师讲解田径运动的起源、发展、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三、技术动作示范与练习(20分钟)1. 跑:示范正确的起跑、起跑后的加速、途中跑、冲刺等技术动作。
2. 跳:示范跳远、跳高、跳绳等基本技术动作。
3. 投:示范铅球、标枪、铁饼等基本技术动作。
- 学生分组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游戏活动(15分钟)- 设计与田径运动相关的游戏,如接力跑、障碍跑等,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五、比赛规则及安全注意事项讲解(10分钟)- 讲解田径比赛的规则、裁判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六、总结与反馈(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 教学评价-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练习效果。
- 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了解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掌握程度。
#### 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 教学资源- 田径运动教材、视频、图片等。
- 教学场地:田径场、操场等。
#### 注意事项- 教师在讲解和示范时要注意动作规范,确保学生的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田径基本教材教法(纲要)(资教生用)教法能力的提高的关键,不在于你掌握了多少种教法。
而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某些教法能结合教学对象,合理的组织、灵活的运用,要求的准确。
教法能力的提高的前提,是对所教内容的熟悉和重点的掌握。
一、短跑(100米)教法短跑教学通常将完整技术分解为蹲踞式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四个技术环节进行教学。
【途中跑】(一)途中跑与加速跑的不同点1.两脚蹬地的程度不同(用力感觉);(直与屈)2.脚着地点与身体重心投影线的距离不同(后、正下、前方与前方)3.脚着地的形式不同(后伸与下扒)4.脚着地的路线不同(两条与一条)5.上体姿势不同(前倾及逐渐立直与正直)(二)重点:摆动腿的摆动与“下扒”着地。
摆动与“下扒”存在着因果关系摆动效果的前提有三方面:摆动能力、摆动技术和身体形态。
(三)教法摆动腿高摆;放松折叠高摆;摆动腿下压扒地;放松大步跑【蹲踞式起跑】(一)蹲踞式起跑教学重点提示:“预备”1.抬臀动作速度快于肩前移动作速度2.肩前移动作速度快于抬臀动作速度3.抬臀动作速度与肩前移动作速度相同(二)教法简单速度反应练习;体会两脚压紧起跑器起跑练习【摆臂动作】1.对步频的影响2.对蹬地速度与力量的影响【速度障碍】(一)速度障碍产生的原因人体的水平位移速度是在人体神经中枢活动下,以骨为杠杆,以肌肉活动为原动力,通过下肢支撑与地面的接触,形成支撑反作用力,支撑反作用力的方向控制在一定角度内再作用于人体总重心,从而产生人体水平位移。
依此推论,水平位移速度的大小取决于动作速度能力的程度,而动作速度能力的程度又决定于人体神经中枢活动的灵活性。
在速度训练中,发展速度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对人体肌肉的强烈刺激,反而又会对人体神经中枢活动灵活性的节奏产生影响。
一旦神经中枢灵活性长期受某一种练习节奏的刺激,神经中枢灵活性就容易建立相对的节奏。
久而久之,神经中枢灵活性就会形成某一种定型的节奏,继而动作速度的频率与幅度将稳定在这种神经中枢灵活性定型的节奏内。
动作速度的频率与幅度一旦稳定,那么,由动作速度完成而产生的水平位移速度就会相对稳定,这样“速度障碍”的现象就必然会出现。
(二)克服速度障碍的方法要想从根本上打破“速度障碍”的现象,必须采用能使原有稳定的动作频率得到改变的练习方法,重新刺激神经中枢,使神经中枢灵活性建立一种新的节奏,以致形成一种新的动作速度,再通过新的动作速度产生新的水平位移速度。
从而打破“速度障碍”的现象。
1.摆动腿对抗下压练习+快速跑动练习练习方法:在肋木前,人体成后蹬跑支撑姿势(一支腿成支撑状、一支腿抬起),橡皮条一端系于双手支撑之间,另一端系于抬起腿的膝关节处,抬起腿做连续快速下压动作,两腿交替进行,对抗下压练习结束后立即进行快速高抬腿跑或快速小步跑或快速行进间跑。
每组练习30次+30米(次),重复3~5组。
要求:人体站立位置与肋木距离依人体身高而定(一般约为1米左右),支撑腿与躯干、头部成一直线,抬起的一支腿,大腿用力下压,膝关节放松,小腿自然放松下划。
做某一种快速跑动时,大腿下压动作意识强。
2.负重摆臂练习+快速摆臂练习练习方法:双手持小重量物体(约1~2KG),做快速摆臂练习。
负重练习后立即做徒手快速摆臂练习。
每组练习30次+30次,重复3~5组。
要求:肩部放松,上臂用力前后摆动,前摆时肘关节由大变小,后摆时肘关节由小变大,上臂与躯干平行时,肘关节约为90O。
徒手摆臂时,动作频率尽量快速。
3.下坡跑练习+平跑练习练习方法:下坡加速跑后紧连接平跑。
每组下坡跑20~30米+平跑20~30米,重复3~5组。
要求:下坡坡度以3~4O为宜,下坡跑时,加强大腿下压意识。
平跑时,在大腿下压意识的前提下,注意加强摆动的幅度。
4.不等比例步长跑格练习练习方法:采用行进加速跑跑上所设置的第一格,格子的长度按最大步长的75%、80%、85%、90%、95%、100%的比例进行设置,每一种比例设置约为5个格,可适当增加。
每组一次,重复5次。
此练习可同练习1搭配进行。
要求:加强摆动腿下压动作,以求最快频率。
5.牵引跑+行进间跑练习方法:用长约10米,宽约3CM左右,弹性好的橡皮条,系于牵引者与被牵引者的腰间,牵引者先行起动,当橡皮条形成一定弹力时,被牵引者再行起动。
牵引跑结束后接着进行行进间快速跑,间歇时间据练习距离长短而进行调整。
每组30米~60米,重复3~5组。
要求;牵引者的速度一般应大于被牵引者的速度水平(水平相当亦可),被牵引者的起动时机要控制好,不要起动过晚,如起动过晚橡皮条弹力过大,一旦起动易造成被牵引者摔跤。
同时起动也不宜偏早,如起动过早,当橡皮条未形成一定弹力时,被牵引者得不到橡皮条弹力的作用,从而达不到牵引的效果。
【跑步教学的拓展】目前,田径运动在中学体育新标的实施中,田径运动的开展受到冷落。
这一现象更提醒我们,在中学体育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如何用一个新视觉去重新认识田径运动,挖掘田径运动项目的潜力,拓展田径运动的方向,绝不能因为田径运动枯燥、单调和片面对体育新课标的理解,而在中学基本放弃了田径运动的普遍开展。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田径运动的各个项目的起源,基本是为了适应人类生存、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而逐步形成。
无论是在古代或是现代,伴随着人类正常生活的走、跑、跳、投(掷)的基本能力是不可减弱的。
特别是跑的能力更需要加强。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几次影响较大,伤亡较重的天灾人祸,更是体现出了快跑能力的价值。
而跑的能力、跑的方式和技巧只有通过田径教学才能掌握与提高。
因此,在中学体育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结合人们生活工作的需要,拓展跑的教学内容。
为此,设计出了适应生活与工作的“生存跑”,遇险时自救的“逃生跑”,有险情时为救他人的“救生跑”。
(一)“生存跑”:意指人们为了正常生存,在日常生活中所采用的一种跑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了生活、生存的需要,经常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或环境下为了尽快达到某一目的地,人们会采用不同跑的方式去实现。
在没有交通工具而时间又紧张的情况下去赶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或者上班、赴约等活动。
如:徒手跑、手提物体跑,手抱物体跑、身背物体跑、台阶上下跑、坡度上下跑、障碍跑、两人携手跑、两人肩担(手提)物体跑和越野跑等。
“生存跑”在一般情况下有短距离快跑和中长距离跑两种。
短距离快跑的教学形式,可徒手在不同场景下快跑;手提物体在不同场景下快跑;两人携手在不同场景下快跑。
通过短距离快跑练习,掌握快跑的技巧,发展速度反应能力和提高无氧代谢能力。
中长距离跑教学形式,可徒手在不同场景下中长距离跑;手提物体要在不同场景下中长跑;两人携手在不同场景下中长跑。
掌握中长跑的技巧,培养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精神和提高有氧代谢能力。
(二)“逃生跑”:意指在发生险情时,人们为尽快逃离险地,所采用的一种自救的快跑方式。
险情虽然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不常出现,但是为了防范于未然,掌握一定的快速逃生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在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如果一旦遇到险情,如火灾、山洪、塌方、洪水、海啸或抢却等。
为了快速脱离险境,需要掌握在不同险情环境中的跑动方法。
如:快速反应跑、低重心快跑、携、背、抱物快跑、障碍快跑、越野快跑、台阶上、下快跑等。
“逃生跑”一般情况下有快速反应跑、低重心跑、不同场景下的快跑等。
快速反应跑的教学形式可通过设置各种险情模拟环境,进行快速反应跑。
掌握在不同险情环境下或人体处于不同姿势时快速起动技巧,培养快速判断险情和选择最佳行动方案的能力。
低重心跑的教学形式,可通过设置各种险情,进行低重心快跑,掌握低重心快速跑的技巧,培养遇险不慌从容脱险的心理素质和无氧代谢及憋气快跑的能力。
携、背、抱物快跑教学形式,可通过设置各种险情,携、背、抱物体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快速跑。
掌握携、背、抱物快跑的技巧和负重快跑的能力。
不同场景下的快跑教学形式,可通过设置特定的险情环境,采用障碍跑、越野跑、台阶上下跑等快速跑。
掌握障碍跑、越野跑、台阶上下跑的技巧和在各种险情环境下的快跑能力。
(三)“救生跑”意指当他人身陷险境时,帮助他人尽快脱离险境所运用的一种快跑形式。
通过救生跑不仅可提高施救者在不同场景下的施救快跑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可培养的学生献身拼搏的高贵精神。
“救生跑”一般情况下有背、抱人快跑、两人或多人抬人快跑等。
背、抱人快跑的教学形式,可通过采用合理的背、抱的方式,在不同的险情下,尽快地帮助他人脱离险境。
救生者掌握合理的背、抱技巧和在背、抱人的情况下快速跑的能力。
两人或多人抬人快跑教学形式,当他人陷于险境丧失行动能力时,两人或多人采用合理的抬、搬方式,将他人尽快脱离险境。
救生者掌握两人或多人协调配合抬(搬)人技巧和两人或多人协调快跑能力。
二、跳远教法(一)现代跳远的助跑特征1.助跑速度快2.起跳前几步身体重心高(二)有效上板助跑的教法(提问:量丈步点常用什么方法?出现了步点不准确如何改进?)1.短距离节奏练习2.加大速度节奏练习3.长距离助跑确定起跳点练习(节奏与速度)4.跳远区全程助跑起跳练习(一)起跳教法1.如何才能跳的起来?2.摆动腿在起跳中的作用(1)加大起跳腿的支撑反作用力;(2)提高起跳腿的起跳速度(3)控制起跳方向(4)维持身体平衡,防止身体前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