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人行新生儿股静脉采血固定方法

合集下载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引言在婴幼儿的医疗中,抽血是一项常见的操作。

而对于婴幼儿来说,股静脉是一种常用的抽血通道。

但是由于婴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股静脉抽血的方法选择以及操作技巧都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对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进行分析,供医务人员参考。

方法一:经皮股静脉穿刺经皮股静脉穿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婴幼儿股静脉抽血方法。

其操作流程如下:医务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抽血位置,一般为婴幼儿的股腘部,然后使用消毒液对该位置进行消毒处理。

接着,医务人员使用一根尖头针对股动脉进行定位,并在动脉旁边进行穿刺。

当抽液开始时,医务人员需要确保血管内无血液回流,然后可以进行抽取血液。

经皮股静脉穿刺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时间短暂、并发症较少。

但是由于婴幼儿的股静脉较为细小,穿刺时需要特别小心,以免造成血管损伤或者出血。

超声引导的股静脉穿刺的优点是能够准确找到股静脉位置,避免了股静脉损伤的风险。

但是其缺点是需要额外的设备支持,操作复杂,且耗时较长。

两种方法优缺点对比对比起来,经皮股静脉穿刺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迅速,适用于急诊情况下的抽血操作。

但是存在着股静脉损伤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技术不够娴熟的医务人员来说。

而超声引导的股静脉穿刺则能够准确找到股静脉位置,避免了股静脉损伤的风险,但是其操作复杂,耗时较长,适用于一般条件下的抽血操作。

结论对于急诊婴幼儿股静脉抽血操作,经皮股静脉穿刺和超声引导的股静脉穿刺都是常用的方法。

医务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操作,需要在保证操作迅速的尽量避免股静脉损伤的风险。

希望本文能够对婴幼儿急诊抽血操作提供一些帮助。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方法及对比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方法及对比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方法及对比新生儿采血通常采用股静脉穿刺,股静脉穿刺有直刺法和斜刺法2种。

根据我在医院的临床经验,在各医院的进修学习总结和在查资料所得,我的观点是斜刺法比直刺法安全、易于操作、成功率高。

我在医院接触的婴儿年龄最小的为刚出生婴儿,年龄最大的为5个月,我的临床经验是斜刺法比直刺法易操作、感染系数低、成功率高两种方法如下:斜刺法操作时助手位于对侧帮助固定体位,用软枕将臀部垫高15°-25°,髋部外展,外旋30°-45°,膝关节微曲,操作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摸到股动脉搏动,在搏动内侧0.2-0.3cm处定位,以脐与定位处连线并延长,距腹股沟下方1-1.5cm处进针点。

如果摸不到搏动,则从脐向腹股沟作垂线并延长,进针点在垂足下1-1.5cm处。

严格消毒后,用采血针呈30°-40°,在进针点沿着连线朝着定位处或垂足方向进针,待针头斜面进入皮肤后轻轻抽吸针筒并缓缓进针1.5-2cm,见回血停止进针并固定直接接管,吸至所需血量。

直刺法操作时助手位于对侧帮助固定体位,患儿体位同斜刺法。

操作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摸到股动脉搏动,在搏动内侧0.2-0.3cm处定位,严格消毒后,用采血针在定位处与皮肤呈90°垂直进针,进针1-1.5cm并持续抽吸,见回血后固定针头直接接管,吸至所需血量。

总结如下:斜刺法进针角度小,利于操作者控制进针深度和方向,避免针头对穿血管或损伤组织,见回血后易于固定,较易一次采到所需血量。

直刺法进针与皮肤垂直,不利于控制进针深度和方向,容易造成针头对穿血管或损伤组织,形成血肿,容易感染。

并且抽吸时向上提拉不易固定,往往没抽到所需血量针头已滑出血管外。

较胖的或由于各种因素如窒息、压迫等造成全身或肢体水肿的新生儿,股动脉搏动往往不能在体表摸到,由于斜刺法可采用两种方法定位,对于需要采血的这些新生儿采用斜刺法仍能做到一针见血,而直刺法则成功的希望很小。

小儿静脉采血的技巧

小儿静脉采血的技巧

小儿静脉采血的技巧小儿静脉采血的技巧【关键词】小儿静脉采血技巧小儿静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项经常性操作,如何提高小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总结出一点经验,现介绍如下。

1 肘静脉采血操作方法:适用于年长患儿,在肘窝上5cm处扎上止血带,如静脉不明显时,嘱患儿手下垂反复做几次握拳松拳动作,操作者可用右手示指在肘前轻压再抬起,如触到有弹性感,即为肘前静脉。

可在此处用示指甲轻压上痕迹再进行常规消毒,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一次性注射器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与皮肤成15°~30°刺入静脉,待回血后抽取所需血量,解下止血带,用无菌棉签按压进针处拔针。

2 颈外静脉采血(1)操作方法:患儿仰卧于治疗台的一端,用大毛巾自肩部包好患儿,助手协助扶持,用毛巾或枕头将肩部稍抬高,头偏向一侧,头稍低于身体平面,尽量让患儿啼哭,这样可使颈静脉充分显露,按常规消毒皮肤,选用7号一次性头皮针与一次性注射器连接,穿刺点在下颌角与锁骨上缘连线中1/3处,以左手示指压迫穿刺点的远端,拇指拉紧穿刺点下方皮肤,在距静脉最隆起1~2cm处与皮肤平行进针,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血量后拔出针头,用无菌棉球按压针眼3~5min.(2)注意事项:抽血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凡危重患儿、心肺功能不全患儿,不宜做颈静脉穿刺。

颈部皮肤较松,进针时不要过猛,以免穿透血管造成血肿。

3 股静脉穿刺采血操作方法:用于病情危重,不宜翻动的患儿,患儿仰卧,大腿外展与躯干成45°,垫高穿刺处,使腹股沟展平,膝关节成90°,选用5~10ml注射器,按常规消毒皮肤及操作者左示指,于腹股沟1/3处,摸到股动脉的搏动后用指甲轻压一痕迹,右手持注射器沿股动脉搏动的内侧垂直刺入针梗的1/2处,右手固定针头,左手抽动注射器针栓,边退针边抽吸,直至有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血液至需要量,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5~10min.穿刺后检查局部无活动性出血才可离去,并注意保护针孔不被大小便污染。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急诊婴幼儿股静脉穿刺抽血是一项常用的临床操作技术,对于确诊、治疗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但由于婴幼儿股静脉极为细小且较浅,穿刺操作相对复杂,因此选择适当的穿刺方法对于提高操作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婴幼儿股静脉穿刺抽血方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穿刺法和间接穿刺法。

直接穿刺法是指通过直接穿刺股静脉进行抽血。

操作方法如下:确定穿刺点,即股骨内侧髁突下缘与大腿内侧韧带交界处。

然后,用酒精擦拭穿刺点,将婴幼儿背部平放在医生的左手掌心上,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固定婴幼儿大腿;医生利用右手的拇指指压在穿刺点上,用左手的食指推动婴幼儿大腿使之略微外展,并随即用右手拇指指压于穿刺点上,边压边顺利将穿刺针尖端进入股静脉腔内。

当血液自穿刺针尖端迅速涌出时,换上抽血管,顺利抽血。

若抽血时遇到困难,可稍微向吸引采血管。

间接穿刺法是指通过导丝辅助穿刺股静脉进行抽血。

操作方法如下:选择一条粗细适中、柔软度好且不易弯曲的导丝,并将导丝的末端用无菌棉球包裹;然后,确认穿刺点位置,用酒精擦拭穿刺点;医生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固定婴幼儿大腿,右手拇指指压在穿刺点上;医生将导丝迅速甩入穿刺点,导丝进入股静脉后,再迅速推入20-30mm。

此时,右手的食指固定导丝,医生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固定导丝,右手拇指移入取血位置,采取抽血前后的预防措施。

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直接穿刺法相对简便,操作迅速,对于抽血时间敏感的急诊环境非常适用。

直接穿刺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到大量的静脉血供,因此在需要大量血液样本的临床情况下,直接穿刺法是首选方法。

但直接穿刺法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穿刺针误伤,引起皮下血肿、淤血等并发症,因此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间接穿刺法操作技术要求稍高一些,但由于穿刺方式更为精准,因此在操作上相对安全。

间接穿刺法通过导丝的辅助,减少了直接穿刺对血管的损伤。

间接穿刺法对于婴儿股静脉发育不完善、血管多曲等情况下,操作相对简便,成功率较高。

小儿股静脉采血方法进展

小儿股静脉采血方法进展

小儿股静脉采血方法进展
一、准备一次性真空采血器
二、患儿及操作者准备
患儿取仰卧位,穿刺侧大腿外展、外旋与身体纵轴成45°角,臀下髋关节处垫一软枕,使股三角后壁凹陷处的肌肉将股动脉和股静脉托起,小腿弯曲与大腿成90°角。

助手站在患儿头侧,用两肘及前臂约束患儿躯干及四肢,两手分别固定患儿两腿。

适当的按压固定患儿是保证成功穿刺的基础,否则穿刺成功后可能因为固定不牢,针头易脱出血管外,导致穿刺失败或抽血量不足。

三、采血部位定位方法
垂直定住法
脐至腹股沟垂直线内侧1-2cm,与皮肤呈45°角斜行刺入。

四、进针方法
负压式进针法
右手持采血针在股动脉内0.5cm处
刺入皮下,以针头斜面全部刺人为准,将采血针头尾部刺入负压采血试管,再将针头呈45°角,刺向股静脉。

由于负压作用,当针尖进入股静脉时即可立即看到自动回出暗红色血液,同时可反折针尾进行多管取血。

负压式股静脉采血回血快、明显,采血管和采血针头容易固定,采血成功率较高。

五、按压方法
拔针后用棉球或棉棒压迫局部5一lOmin,必要时压迫时间更长。

如误入股动脉,取血后用棉签紧压穿刺部位持续lOmin至不出血为止。

按压方式采用边拔针边按压,并用两根棉棒按压。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

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分析引言在临床急诊医学中,婴幼儿的股静脉穿刺抽血是一项常见的操作。

由于婴幼儿的肌肉和皮下脂肪较厚,血管较小,因此对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操作技巧要求较高。

婴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得股静脉穿刺抽血的过程更加复杂。

本文将对急诊婴幼儿股静脉两种穿刺抽血方法进行分析,并提供临床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一、传统穿刺抽血法1. 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接触病人和家长,获取家长的同意,确认病人身份和病史。

准备所需器械和材料。

(2)位置定位:将婴幼儿平卧在床上,腿部略微伸直。

医生用手触摸到股骨粗隆,并将手指由上而下按照静脉走行方向摸索,定位股静脉的位置。

(3)消毒处理: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洁穿刺部位皮肤,待皮肤干燥。

(4)穿刺:医生用另一只手握住婴幼儿的小腿,将穿刺针在穿刺部位垂直穿刺,一旦穿透皮肤,迅速将针头向心脏方向推进,并抽取血液。

(5)固定和处理:抽血后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固定,并嘱咐家长观察穿刺部位的情况。

2. 优势与不足传统股静脉穿刺抽血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且适合于紧急情况下使用。

这种方法对医生的操作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穿刺过程疼痛较大,且容易造成局部出血和感染。

二、超声引导穿刺抽血法1. 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同传统穿刺抽血法。

(2)超声引导:在进行穿刺抽血前,医生通过超声仪对婴幼儿的股部进行检查,确定股静脉的位置、走向和直径。

通过超声引导,医生将穿刺器准确定位于股静脉处,降低了穿刺的难度和并发症的发生。

(3)穿刺:在超声引导下,医生准确穿刺股静脉进行抽血。

(4)固定和处理:同传统穿刺抽血法。

2. 优势与不足超声引导穿刺抽血法通过超声检查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到血管位置,减少了误刺和并发症的几率,提高了抽血的成功率。

由于超声引导的帮助,医生对于血管的损伤也更小,因此穿刺过程相对更加舒适,甚至可以节约抽血时间。

超声设备的使用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且可能增加了操作的时间和成本。

三、注意事项1. 对患儿家长的宣教工作医生在进行抽血前应当向患儿家长充分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操作的风险,获得家长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股静脉穿刺三点定位法

股静脉穿刺三点定位法

股静脉穿刺三点定位法关于《股静脉穿刺三点定位法》,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孩非常是新生婴儿血管较为细微,取血的针管又相对性较为粗,再加小孩又哭又闹,不配合,以至导致收集的血条通常不足并且非常容易导致溶血,非常容易将血管损害,耽误病况的确诊及医治,更没法相互配合危重症患者的救治。

近些年,我科对婴儿以及他静脉取血困难者共292例患者均选用股静脉穿刺术法采用血标本采集,一次穿刺术通过率达90.5%,二次穿刺术通过率达97.3%,三次穿刺术通过率达100%。

实践经验,选用股静脉穿刺术法,提升了通过率,降低了患者的痛楚。

具体做法穿刺术位置股静脉在股三角区,坐落于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正下方紧贴股动脉里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中间划一连线,股动脉迈向和该线的圆心交叉,股静脉在股动脉的里侧0.5cm处。

物件提前准备医治盘、鱼石脂、乙醇、棉球、胶带、10Ml注射器一支、试管婴儿、无菌检测药棉操作步骤1.患者平卧,用小沙包抬高穿刺术侧屁股,尿不湿包囊好外阴部,以防小便环境污染穿刺术点。

2.小助手管束患者躯体及上肢,使穿刺术侧髋骨外旋45o并曲膝90o角,小助手固定不动不穿刺术侧的下肢及膝盖骨。

患者下肢基本成“蛙状位”,充足曝露穿刺术点。

3.作业者用鱼石脂和医用酒精消毒左手食指(包含甲沟)及患者穿刺术位置皮肤。

4.在患者腹股中、内1/3交汇处,用左手食指碰触股动脉波动点后,左手持注射器,在股动脉波动点里侧0.3-0.5cm处竖直刺进,随后渐渐地往上提针,边提边抽走血。

有加血时固定不动针管,提取所需量,拔出来针管。

5.药棉被压迫针眼处5分鐘防止流血。

6.梳理床企业。

常见问题1.有流血趋向或凝血智障人士禁止使用此方法,以防造成流血。

2.若穿刺术不成功,不适合在同方向反复数次穿刺术。

3.如抽出来红色血液,提醒穿刺术误进主动脉,马上拔出来针管,被压迫10分钟至不流血才行。

4.除竖直入针外还可斜刺,即在腹股正下方1-3cm处,以30-45o角刺进,向心搏点里侧刺去,随后慢慢向倒退针,边退边抽走血,见加血可固定不动针管采血。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法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法

穿刺点定位 是股 静脉穿刺 的关键所 在 。定 位准确 与否 , 直接决定采血能否成 功 , 概括起来 主要有 以下几种。 4 1 触摸法 . 根 据股 动脉 与股 静 脉平 行走 行 的特点 , 于腹 股沟中 、 13处摸 到 股动 脉搏动 后 , 内 / 自股 动脉 内侧 0 5 c . m 处为穿刺点 。触摸法是股静脉 穿刺点定 位的首选 方法 , 也 是 临床上最常用 、 最可 靠及 穿刺 成 功率 最高 的方 法 , 因新 但 生儿股动脉搏动摸不清而 不易使 用。
生 儿 的 下肢 呈 屈 髋 、 膝 、 展 、 旋 位 , 腹 股 沟 处 见 一 食 屈 外 外 在 指 腹 大 小 的 凹处 , 且 用 指 腹 按 压 时 能 感 受 到 一 个 凹 处 , 并 此
处, 此就是股静脉的体表投影 。注意左 右两下肢 股静脉 存
在 明显 差 异 , 股 静 脉 位 置 较 浅 , 右股 静 脉 位 置 较 深 。 左 而 2 采 血 前 物 品 的 准 备
3 患 儿 准 备
提针, 右手 固定针头 , 左手继续 抽 吸, 足所需 血量 。此操 作 抽 方便灵 活易固定 , 在股 静脉定 位 准确 的基 础上 命 中率 高 , 损
42 垂线法 . 从 脐 部 引 一 直 线 垂 直 于 腹 股 沟 , 直 交 叉 点 垂
内侧 0 3~0 5e . . m处 为穿 刺点 ; 或用碘 伏棉签 以脐窝为 中心 向耻骨联合 上缘与髂前上棘 的连线 作垂 直线 , 与腹 股沟交 叉
点 就是 穿 刺 点 J垂 线 法 适 用 于新 生 儿 。 ,
髋 、 膝 、 展 、 旋 位 , 腹 股 沟 处 , 一 食 指 腹 大 小 的 凹 屈 外 外 在 见

单人行新生儿股静脉采血固定方法

单人行新生儿股静脉采血固定方法

肉衰老,保持关节的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腰、背部的疼痛与不适,帮助孕妇在分娩时更好地把握生产要领,防止运动不足,解除疲劳,愉悦心情。

孕期体操应在得知自己怀孕后便开始进行。

由于高龄孕妇的关节已经变得僵硬,所以需要从一些轻松的运动开始,并在妊娠19周后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和次数。

有的孕妇因为过度关注营养情况,导致超重的情形时有发生,这对分娩会造成很大的难度。

所以,提倡孕妇体操,以提高孕妇脚、腰以及腹部的肌肉张力,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

3.1 孕妇体操有助于分娩 体操锻炼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和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使关节、韧带松弛柔软,有助于分娩时肌肉放松,减少产道阻力,使胎儿能较快地通过产道,缩短产程。

3.2 孕期体操可缓解孕妇的疲劳和压力,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 产妇体操训练通过对大腿肌肉、臀部肌肉、小腿肌肉、腹肌、胸大肌及盆底肌的训练,孕妇肌肉变得更富有弹性,增强了肌张力,更有利于胎儿能较快地通过产道。

当然,分娩毕竟是特殊的生理过程,孕妇在进行体操训练时要注意运动时间、运动量、热身准备,防止过度疲劳,避免子宫收缩。

3.3 孕妇体操的注意事项 (1)做操次数可依身体状况而定,循序而进,逐日增加运动量。

(2)做完体操后如果感到疲乏,就应该适当减少运动量。

运动适量的感觉为:身体微微发热,略有睡意。

(3)腹部发胀、感冒等身体不适时,可酌减体操的种类、次数、强度等。

(4)早晨不要做操,沐浴后可以。

(5)猫姿与电梯式体操会使胎儿在腹中逆转,所以怀孕8~9个月时不要做。

3.4 孕期保健操不适宜人群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孕36周前羊水早破;有早产史和习惯性流产史;子宫颈机能不全;不明原因的阴道出血;前置胎盘;多胎;合并有严重的内科或产科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肺部疾病等人群不宜。

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适当地进行体操训练,能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缩短产程,同时也能减少社会因素所致剖宫产率。

还可促进母体及胎儿的新陈代谢,增强胎儿的免疫功能,况且胎儿的正常发育需要适当的运动刺激。

小儿股静脉穿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股静脉穿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小儿颈外静脉穿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适用于外周静脉无法取血的婴幼儿。患儿取仰卧,头下垂位,助手帮助固定头部及肢体。术者位于头端,将小 儿头部转向一侧,以暴露颈外静脉。术者左手拇指压迫颈外静脉近心端使其充盈(或待患儿啼哭静脉怒张),右手 持注射器在颈静脉显露部位的上1/3与中1/3交界处刺入,有回血时,固定针头取血,至需要量。
.斜刺法:是在腹股沟下ICnl处与皮肤成30°-45°角刺入,在股动脉内侧3-5πιm处平行方向进针,到一定深度后按 上法,边退针边抽针栓,见回血后固定针头位置,抽取需要的血量。
(一)小儿头皮静脉穿刺
主要用于输血输液,也可取较粗的静脉采血化验。操作方法为固定头部,适当按紧穿刺部位皮肤,于静脉最清 晰处的后方0∙3cπι处刺入皮肤,然后沿静脉走向刺入静脉,取血后拔出针头。
小儿股静脉穿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股静脉穿刺方法及注意事项
静脉分布广泛,可选择的穿刺部位多,小儿静脉穿刺可选取股静脉、头皮静脉、颈外静脉进行穿刺,根据穿刺 部位采取相应的穿刺手法。
一、穿刺方法技巧
小儿静脉穿刺用于抢救患儿输血、输液或血液取样分析、静脉营养及中心静脉测压。小儿静脉穿刺常选用股静 脉穿刺、头皮静脉穿刺、颈外静脉穿刺,穿刺前消毒与穿刺后按压基本都相同,以下介绍不同部位的穿刺技巧。
(一)小儿股静脉穿刺
用于婴儿及重危患儿取血。患儿取仰卧,将穿刺侧臀部垫高,双腿下垂,穿刺侧大腿稍外展、屈膝,助手帮助 固定,穿刺有两种方法。
.直刺法:是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及股动脉搏动,取其最明显点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在股动脉搏动点 内侧3-5mm处垂直进针,以感触到骨膜的感觉为止,然后,左手轻轻抽动针栓,右手缓慢上提注射器,见回血即固 定针头位置并抽取需要的血量。

单人操作时两种股静脉采血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单人操作时两种股静脉采血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单人操作时两种股静脉采血方法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最佳方法。

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入我科新生儿NICU的新生儿268例,其中足月儿188例,早产儿80例,日龄0—26天,随机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采血针法采血,对照组用传统注射器法采血,比较两种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128人,成功率95.55%,局部淤血3人,血常规凝固2人,标本容血1人,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106人,成功率79%,局部淤血10人,血常规凝固8人,标本容血6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血针直接接负压管沿腹股沟斜角穿刺单人方便操作,对组织器官损伤小,成功率高,血液不容易凝固。

【关键词】单人操作新生儿股静脉采血采血针【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145-01股静脉穿刺是新生儿留取血液标本的主要手段,随着医疗的不断发展和广大患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精湛娴熟的专业技术,不断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求和患者的需求,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股静脉采血是临床较难的护理操作,更是新生儿科护士常见且重要的护理技术操作,有的患儿股动脉搏动不明显,传统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法针头不易固定,采血后还将血液注入试管,标本易容血,时间相对较长,血常规易凝固,单人操作按压针眼时为配合血液注入试管易导致针眼按压不好而导致局部淤血,增加患儿痛苦。

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对268例新生儿用采血针接负压管沿腹股沟斜角穿刺法采血液标本,并与传统的注射器腹股沟穿刺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7月在我科NICU住院的新生儿268例,日龄 20分钟—25天,体重950克—4500克,足月儿188例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材料实验组用一次性7号采血针和真空生化管,血常规管,有的有凝血功能管,对照组用一次性5L注射器和同样的试管。

股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股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8
向病人或亲属解释穿刺的大体过程及必要性。取得病人配合
6






1.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并略外展、外旋
3
如为患儿,将大腿外展与身体长轴成45度,大腿下垫一小枕,小腿弯曲与大腿成90度,并由助手固定
6

3.术者立于患者右侧,用皮肤消毒剂消毒左手示指、中指,以左手示指、中指在腹股沟韧带下方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最明显部位,并予固定
10
4.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在腹股沟韧带下方2~3cm、股动脉内侧垂直刺入或与皮肤成30~45度角,一般进针深度2~5cm
12
5.在刺入过程中,要经常抽吸。如无回血,可缓慢回撤,边抽边退,或稍变方向及深度,继续探试
10
6.如抽得静脉血,即用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抽动活塞,以保证顺利抽血
10
7.术后以无菌棉签压迫穿刺点处,嘱患者伸直大腿,继续压迫5~10min,观察至局部无出血为止
股静脉采血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目
内容
应得分
扣分原因
目的
特殊情况下的输液、输血或取血液标本
2
适应症
周围静脉穿刺困难,但需采血标本;急救时静脉内注药,婴幼儿取血标本
3
禁忌症
出血倾向,下肢有静脉血栓
3
准备质量标准
术者着装、仪表符合要求
3
戴帽子、口罩
3
剪指甲、洗手
3
器械准备:5ml无菌注射器或采血针头、治疗盘、消毒液、棉签、化验单、所需试管等
7




1.穿刺局部必须严格消毒,选择无感染的部位作穿刺
2.避免反复多次穿刺,以免形成血肿
3.如抽出鲜红色血液,即示穿入股动脉,应拨出针头,紧压穿刺处数分钟,至无出血为止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

常 见 问 题 及 处 理
穿刺失败
表现:无回血,出现血肿,血量不足 原因:定位不准确.针头脱出血管外 处理:如垂直进针未见回血可向内侧 耻骨结节方向穿刺亦可成功; 如出血不畅可改变注射器角度 一般稍抬右手即可;或拔 针后更换一侧重新穿刺
常 见 问 题 及 处 理
误入股动脉
动脉血: 鲜红色
表现:涌出大量鲜红血液 原因:定位不准确 处理:立即拔出注射针头,用无菌 棉球压迫穿刺处5-10分钟。
操 作 步 骤
1
查对床号、姓名、抽 血项目
婴儿仰卧位 ,定位, 消毒穿刺部位皮肤 见回血后固定针头位 置,抽吸血液。 4
2
用斜刺或直刺法进 行穿刺 3
斜刺法视频
直刺法 视频
操 作 后 处 置
拔针后用棉签压迫5-10分钟止血 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
将标本和检验单放置妥当,及时 送检
正确处理用物,符合“一人、一针 、一管、一消毒”原则.
操 作 前 准 备
环境准备
整洁、宽敞,操 作前30分钟停止 清扫地面。
工作人员
了解患儿病情, 着工作服、戴帽 洗手、戴口罩。
婴儿准备
检查穿刺部位 皮肤有无红疹 破损,仰卧位 暴露腹股沟
用物准备
化验单 手套 碘 伏 棉签 注射器 针头 采血管 弯 盘 手消毒剂
采 血 体 位
患儿取正确的体位:仰 卧位,用软枕将臀部垫 高15°-25°穿刺侧大 腿外旋、外展与躯体纵 轴成45°角,使腹股沟 展平,小腿弯曲与大腿 成90°角,另一腿伸直。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
产科中的临床应用
新生儿采血的应用
1
2
3
急 症 抢 救 健 康 体 检
临 床 检 查

害怕给小朋友采血?儿童静脉采血技巧来帮你

害怕给小朋友采血?儿童静脉采血技巧来帮你

害怕给小朋友采血?儿童静脉采血技巧来帮你展开全文一、头皮静脉采血法适用于1月龄-5周岁的患儿,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广的采血方法。

方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或侧卧位,固定其头部,选择额部、颞部、耳后等处静脉,采血针针尖与头皮呈15°-20°刺入,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然后连接采血管,缓慢抽取所需血量。

技巧要点:采血过程中应妥善固定患儿头部,防止采血针滑出血管。

采血前,在不影响检查结果的前提下,可鼓励患儿多饮水,使静脉更充盈,采血过程更顺畅。

二、肘正中静脉采血法适用于3周岁-14 周岁的患儿。

方法:患儿取坐位或卧位,用压脉带在肘关节上方5cm处扎紧,嘱其握拳(年幼不配合者,可在肘关节下方6cm处增加1根压脉带扎紧,以代替握拳)。

采血针与皮肤呈20°-30°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然后连接采血管,缓慢抽取所需血量。

技巧要点:采血前做好患儿心理护理,使其主动配合。

可嘱患儿采血前用力甩2-3次胳膊,以增加肘正中静脉的充盈度,利于采血成功。

三、股静脉采血法适用于1天-14周岁的患儿,是新生儿首选的采血方法。

方法:协助患儿仰卧,将其大腿稍外展、外旋,小腿弯曲90°,穿刺侧臀下垫小枕头,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固定好患儿,按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消毒,然后用左手食指准确找出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进行,并轻轻按住,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与皮肤呈直角或45°,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根据患儿胖瘦程度,针梗进入2/3或3/4后边退边抽吸,见回血后固定,抽吸所需血量。

如未见回血,则应继续刺入或缓慢边退边回抽试探,直至见血为止。

技巧要点:①无法扪及股动脉搏动的患儿可直接按照解剖位置定位,在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可扪及一处凹陷,此处可作为进针点。

②对于体型肥胖的患儿可右手执注射器与皮肤呈90°垂直进针,进针宜深,进针后,右手缓慢向上提注射器,边提边抽吸,左手固定注射器针栓,缓慢抽取所需血量。

患儿股静脉穿刺术

患儿股静脉穿刺术

患儿股静脉穿刺术
【目的】
主要用于婴儿静脉采血。

【操作步骤】
更换尿布洗净婴儿臀部及会阴部。

患儿取仰卧位,脱去一侧裤腿,将穿刺侧腹股沟垫高,用尿布覆盖会阴部,以免患儿的尿液污染穿刺部位。

将患儿两腿分开呈蛙腿卧位,助手以上臂轻轻压住小儿上臂,并用手抓紧小儿膝部以固定下肢。

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及左手示指。

在腹股沟中1/3与外1/3交界处,用左示指触摸股动脉搏动点,右手将注射器自股动脉搏动点内侧垂直刺入,然后逐渐向上提针,并同时抽吸,见有回血时立即停止提针,固定并抽足血量。

拔出针头,棉球压迫局部约3分钟,然后用胶布固定。

【注意事项】:
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血。

如穿刺失败,不宜再于同侧穿刺,以免形成血肿。

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者,以及肾病患儿,禁用此方法,以免引起出血。

如抽出血为鲜红色,系股动脉血液,应立即拔出针,并用棉球压紧局部5~10分钟,放松后仍需观察有无血肿。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技术)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技术)

新生儿股静脉采血技术
了解患者的临床诊断及合作能力。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用物准备 治疗盘:常规皮肤消毒用物一套、根据抽血量备注射器、股静
脉取血包、手套、血标本容器、PDA 。

环境准备 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核 对 携用物至患者旁,核对患者姓名,出生日期,使用PDA 扫描
试管条码,扫描腕带,再次核对患者身份。

体 位 助手给患儿取仰卧位,穿刺侧大腿外旋、外展与躯体纵轴成45
度角,使腹股沟展平,小腿弯曲与大腿成90度角,另一腿伸直。

暴露采血部位。

消 毒 戴手套,铺一次性治疗巾。

常规消毒皮肤,范围5×5cm ,待
干。

采 血 右手持注射器沿股静脉的体表投影方向进针,由浅入深,进针
手法呈20-30 °,(肥胖儿童加大角度为30-40°),见回血时抽取所需血量 。

拔针按压 以干棉球置穿刺点处迅速拔出针头,按压局部片刻。

标本处理 根据检查目的不同将标本置于不同试管中,点击PDA 中的是
否结束采集,选择结束采集。

如果采集失败,用PDA 扫描采集失败的试管条码,选择取消采集后,点击PDA ,结束采集。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舒适卧位。

处理用物,分类放置。

洗手,处理用物,记录,标本送检。

是否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标本采取方法是否正确,及时送检。

标本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污染。

婴 幼 儿 股 静 脉 采 血 法

婴 幼 儿 股 静 脉 采 血 法
婴幼儿股静脉采3、采血方法 4、注意事项 5、相关知识
名称 目的 取体位法
采血方法
股静脉穿刺采血法 采集血标本 患儿取仰卧位,固定大腿外展呈蛙形,暴露 腹股沟穿刺部位皮肤,遮盖会阴部。
1、患儿腹股沟中、内⅓交接处,以左手示指 触及股动脉搏动处,右手持注射器于股动脉 搏 动 点 内 侧 0.3-0.5cm 垂 直 穿 刺 , 边 向 上 提 针边抽回血,见回血后固定针头,抽取所需 血量,助手用干棉签压迫穿刺点5分钟止血, 取下针头。 2、再次核对(检验单、标本和患儿)
名称 注意事项
股静脉穿刺采血法
1、有出血倾向及血液病患者,严禁腹股沟 穿刺。 2、穿刺误入股动脉,应延长加压时间,避 免揉搓,以免引起出血或形成血肿。 3、穿刺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反应,若穿刺 失败,不易多次反复穿刺,以免局部血肿。
名称 股静脉穿刺采血法
相关 1、股静脉穿刺的适应症:重症、浅静脉不显露、急救时加 知识 压输液输血和监测中心静脉压的通道。
2、股静脉穿刺的禁忌症:严重的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 肾病所致的高度浮肿、腹股沟处皮肤有糜烂感染者。 3、股静脉穿刺点的定位: 触摸法:患儿腹股沟中、内⅓处摸到股动脉搏动后,自股动 脉内侧0.3-0.5cm处为穿刺点,为首选方法,但较胖患儿或 病情危重的患儿不宜使用。 垂线法:脐部引一直线垂直于腹股沟,垂直交叉点内侧0.30.5cm为穿刺点。 连线法: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连线,股动脉与该线中点相 交。或膝关节正中点与脐连线,与腹股沟相交处是股静脉 的标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验与方法 ·
单 人 行 新 生 儿 股静 脉 采 血 固定 方 法
王海 燕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3.12.019
静 脉采血时一般 患者都选 择粗 、直 、比较充盈 的血 管 ,但 新生儿血管比较 细 ,加 上 患儿 哭 闹、不 配合 ,采血 难度 较大 。 我科新生儿采血都选 择股静 脉穿刺 ,采 血集 中于夜班 护士下 班前,我科夜班为单人值班,所以采血都为单人操作 ,现将单 人进行新生儿股静脉采血固定方法介绍如下 。
下的包单两边分别 回折包 裹 ,并将反 折 的包 单压 于患儿臀部
外旋,小腿弯曲90。角成蛙状 ,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同时,护 士左手大拇指绷紧患儿大腿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斜刺取血。 3 小 结
下妥善 固定 ;暴露 穿刺 侧腹 股沟 区,用尿 布 覆盖会 阴避免污
妥善固定是提高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率 的有效保证 ,避
针穿刺取血 。 2 斜刺法
患儿双上肢 固定 同垂直穿刺法 ;暴露 穿刺侧腹股沟 区,用 尿布覆 盖会 阴避免 污染 ,选 择穿 刺点 ,常规消毒 ;操作者立 于 患儿穿刺侧下肢部位,左手握持患儿膝部 ,使患儿大腿外展 、
1 垂直穿刺法 患儿身下铺长方形包单 ,患儿取仰卧位 ,双上肢 由铺于身
3.2 孕期体操可缓解孕 妇的疲劳和压力 ,增强 自然分娩 的信 率 ,减少母 婴损伤及 产后 出血的发生率 。总之 ,孕期进行孕妇
心 产妇体操 训练通过对 大腿肌 肉、臀部 肌 肉、小腿 肌 肉、腹 体操训练 ,是一种既经济又简便易行的保健 方法 ,可以作为产
肌 、胸 大肌及盆底肌 的训 练 ,孕妇 肌 肉变 得更富 有弹性 ,增强 科产前 常规的教育项 目进行 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05. [2] 吴 连方.产 后 出血 原 因的变 化趋 势及 防治 [J].中华妇产 科 。
2005,40(11):791-792. [3] 马 艳 ,孙兴云.孕期 教育及 产前 培训对分 娩过程的影响 [J].
还能缓解孕妇疲劳 ,改善其 睡眠 ,缓解其 紧张情绪 ,减轻下肢 水肿 、静脉曲张 、便秘 的症状 ,并能有效调节神经系统的平衡 , 保持精神振奋 、心情 舒 畅 ,增 强 孕妇 阴道分 娩的信 心 J。加 强孕 中、晚期 的运动指 导 ,不仅可锻 炼相应肌 肉的弹性 ,更能 控制孕妇体重增长 ,从而减少 巨大儿 的发生率 ,提高 自然分娩
产后 出血 的发生 ,缩短产程 ,同时也能减少社会 因素所致剖 宫
次数 。有的孕妇因为过度关注营养情况 ,导致超重的情形 时有 产率 。还可促进母 体及胎儿 的新 陈代 谢 ,增 强胎儿 的免疫功
发生 ,这对分娩会造成很大的难度 。所以 ,提倡孕妇体操 ,以提 能 ,况且胎儿 的正 常发育需要 适 当的运 动刺激 。适度 的运动
[4】 Pennick VE,Young G.Interventions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pel- vic a nd back pain in pregnancy[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7,18:139.
(收稿 日期 :2012—12—20) (本文编辑 肖向莉 )
中国妇幼保健 ,2007,22(11):1440—1141.
热 ,略有睡意。(3)腹部 发胀 、感 冒等 身体 不适 时 ,可酌 减体 操 的种类 、次数 、强度 等 。(4)早 晨 不 要做 操 ,沐 浴 后可 以。 (5)猫姿与电梯式 体操会使 胎儿在 腹 中逆 转 ,所 以怀 孕 8~9 个 月时不要做 。 3.4 孕期保健操不适宜人 群 重度妊 娠期高 血压 ;孕 36周
染 ,选择穿刺点并做好标记 ,常 规消毒 ;操作 者立 于患儿足部 免 了反复穿刺 ,减少了股静脉 的损伤 ,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 。
正下 方 ,患儿双下肢 自然 屈曲 ,操 作者 右手持 注射器 ,双肘抵 患儿膝部 时患儿大腿 外展 、外旋 ,充 分暴露 穿刺部位 ,垂 直进
(收稿 日期 :2012—12—24) (本文编辑 崔兰英)
不足 ,解 除疲劳 ,愉悦 心情。孕期 体操应在 得知 自己怀 孕后便 开始进行。由于高龄孕妇 的关节已经变得僵硬 ,所 以需要从一 些轻松的运动开始,并 在妊娠 19周后逐 渐增加运 动的时 间和
科疾病 ,如甲状腺 机能亢进 、肺部疾病等人群不宜。 在专业 医师 的指导 下适 当地 进行体操 训练 ,能有 效减少
· 34 ·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 ,保持关节的灵活性 ,促 进血液循 环 ,防止腰 、背部 的疼 前羊水早破 ;有早产史 和习惯性 流产史 ;子宫 颈机能不全 ;不 痛与不适 ,帮助孕妇在分娩 时更好 地把握生产 要领 ,防止运动 明原 因的阴道 出血 ;前 置胎盘 ;多胎 ;合并 有严重的 内科 或产
高孕妇脚 、腰 以及腹部 的肌 肉张力 ,为顺利分娩做好准备。 3.1 孕妇体操有助于分娩 体操锻炼 可以增加腹肌 、腰 背肌 和盆底肌 肉的张力和弹 性 ,使 关节 、韧带 松弛柔 软 ,有 助于分 娩时肌肉放松 ,减少 产道 阻力 ,使 胎儿 能较快 地通过产道 ,缩 短 产 程 。
了肌张力 ,更有利于胎儿 能较 快地通过产道 。当然 ,分娩毕竟 是特殊 的生理过程 ,孕妇在进 行体操训练时要注意运动时间 、 运动量 、热身准备 ,防止过度疲 劳 ,避免子宫收缩 。 3.3 孕妇体操 的注意事 项 (1)做操次 数可 依身 体状况 而 定 ,循序而进 ,逐 日增 加运 动量。(2)做 完体操 后如果感到 疲 乏 ,就应该适 当减少运动量 。运动适量 的感觉为 :身体微微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