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下册28.1抽样调查的意义抽样调查的概念以及特点(新版)华东师大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第1课时)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第1课时)课件 (新版)华东师大版
28.1 抽样调查(chōu yànɡ diào chá)的意义
(第1课时(kèshí))
第一页,共17页。
一家食品屋出售的切块蛋糕很好吃,尤其是蛋糕上的葡萄干 很受小朋友的喜爱,一天,三个小朋友各买了一块这样的蛋糕上 葡萄干的数目分别是3、4、和6,如果明天点心师还用同样多的 原料做蛋糕,他们再来买,女孩(nǚ hái)的蛋糕上一定还有6粒 葡萄干吗?他们买了好几次以后能不能估计出这家店的这种蛋糕 平均每块有几粒葡萄干?
第六页,共17页。
第3个问题最难回答,因为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量极大,我国今后 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1%人口的抽样 调查,所谓全国1%人口普查的抽样调查是指从全国近13亿的总人口 中抽取1%,即约1300万人口,然后对这部分人进行的调查。2005年 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家庭户39 519 万户,家庭户人口 为123 694 万户,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2人,我们(wǒ men) 没有今年的现成数据,只能在2000年与2005年数据的基础上,再结合 近几年来我国家庭户人口数的变化情况,估计一个答案了。
• (1)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1)抽样调查
• (2)了解2010年全国婴儿出生率;(c(chhá2ō))u y抽à样nɡ调d查iào
• (3)新华书店为了(wèi le)做好开学(c课chháō)本u yà的nɡ 发diào行
工作,需了解某市学生数;
(3)普查
• (4)某市公安局为了(wèi le)抓捕一名逃犯,对 辖区内的旅馆进行住宿情况调查。 (4)普查
第十三页,共17页作 (s 量太大;
hu (2)调查具有破坏性 。 ō

ng)
第十四页,共17页。

【电子教案】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电子教案】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第二十八章样本与总体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及应用。

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

3、了解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总体估计的作用,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4、掌握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

5、经历研讨具体实例的过程,明了开展抽样调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体会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性.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上节课作业典错展析.【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的内容,思考:1、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一个样本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做这个样本的容量。

2、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3、思考抽样调查法的优点和缺点?4、尝试练习:完成练习(1)—(4)。

学生看书,完成[自学指导]问题,教师巡视、适当指导,了解普遍问题小组代表展示,小组代表点评、质疑,教师点拨、拓展,控制秩序。

共识:调查方式⎩⎨⎧→→对象:样本对象:总体【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练习前的内容,思考:1、“思考”中,为什么要声明“网上调查结果不具有普遍代表性,仅供参考”呢?2、由例1、2、3可得:合适的样本应具有普遍代表性,样本容量应足够大(避免遗漏)。

3、尝试练习:完成练习(1)(2)。

4、思考:“做一做”。

学生看书,完成[自学指导]问题,教师巡视、适当指导,了解普遍问题。

小组代表展示,小组代表点评、质疑,教师点拨、拓展,控制秩序。

共识:例1下列调查中,哪些适宜抽样调查,哪些适宜普查?(1)调查我市中学生每天做作业的时间;(2)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3)调查某班学生对“中国梦”的知晓率;(4)调查一架“歼20”隐形战机各零部件的质量;(5)调查里约热内卢奥运会100 m 跨栏决赛参赛运动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总体样本个体样本总体估计具有且容量合适解:(1)中涉及的范围较大,适宜抽样调查.(2)学校招聘教师,应对所有应聘人员进行面试,所以应采用普查.(3)中某班学生的人数有限,适宜普查.(4)中考虑到一架“歼20”隐形战机各零部件的数量有限,并且其安全性对质量的要求较高,适宜普查.(5)中调查里约热内卢奥运会100 m 跨栏决赛参赛运动员兴奋剂的使用情况适宜普查.例 2 在“生命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中,为了解甲、乙、丙、丁四所学校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小丽制订了如下方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是()A. 抽取乙校初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B. 在丙校随机抽取600 名学生进行调查C. 随机抽取150 名老师进行调查D. 在四个学校各随机抽取150 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为了解甲、乙、丙、丁四所学校学生对生命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四个学校各随机抽取150 名学生进行调查最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本节课应掌握: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能将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能正确指出二次项、二次项系数,一次项、一次项系数.常数项.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习题28.1第1、2、3、4、5题.。

28.1抽样调查的意义-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8.1抽样调查的意义-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引言统计学是描述、分析、探索和推断数据的科学,同时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工具。

在帮我们了解数据的同时,统计学也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那么,在进行统计分析时,如何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呢?这就需要我们了解抽样调查的过程和意义。

2. 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样本,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推断出总体的参数与特征,以便对总体进行研究和决策。

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而总体是我们希望研究的群体,例如全国的人口、某种商品的生产厂家、学校的学生等。

因为总体往往非常庞大,所以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断总体特征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3. 抽样调查的步骤抽样调查的步骤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确定研究问题在进行抽样调查前,我们需要先了解研究问题是什么,并明确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以便为后续步骤做出准备。

3.2 确定总体和样本总体是我们想研究的群体,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在确定总体和样本时,需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随机性。

3.3 设计调查问卷在确定样本后,需要设计调查问卷,以便在样本中收集数据,并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做准备。

3.4 实施调查在调查问卷设计完成后,需要对样本进行实地调查,并收集数据。

3.5 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数据收集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回答研究问题。

4. 抽样调查的意义抽样调查在统计学中应用广泛,主要是因为它有如下几个优点:4.1 表征总体通过对小部分样本进行调查,就可以推断总体的参数与特征。

这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因为人口、商品、企业等群体实在太大了,我们无法对它们进行全面的调查。

因此,通过小样本的调查,我们就可以分析总体的趋势和特点。

4.2 节省成本和时间采取全面调查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人力和物力,而通过样本调查,可以节省这些成本和时间。

假如我们研究全国人口的平均教育水平,如果采取全面调查,需要对全国所有人口进行调查,显然这是不现实的,而通过对小样本的调查,我们可以推断出总体的参数和特征,从而更快速、更节省成本地得到研究结果。

新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章 样本与总体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教案_5

新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章 样本与总体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教案_5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及应用
(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容量的含义
(3)了解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总体估计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研讨具体实例的过程,明了开展抽样调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体会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与态度目标: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普查是通过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信息技术支持
PPT
教学重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
教学难点: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知
三、总结归纳
教师活动
利用课本中提出的三个问题导入新课,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同学们很容易理解,也容易展开讨论
(营造开放的讨论场面,引导学生讨论并发现问题)
第二个问题稍难一些,因为抽的家庭太多了,不过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知识,我们是可以回答的。
第三个问题最难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量极其大,我国今后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1﹪人口的抽样调查。即只是研究约1300万人口,然后对这部分人进行调查。从而得出一个估计的答案。
学生活动
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并且很快把表中的内容填好。

例如人口普查中,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总体就是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符合这一条件的所有北京市的公民的年龄就是一个个体。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1抽样调查的意义(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1)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28.1抽样调查的意义(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1)
请问:他这样的抽样调查合适吗?
分析:这样抽样调查是不合适的.虽然他们调查的人数很多,但 因为排除了所在地区那些没有中学生的家庭,所以他们的调查结 不能推广到所在地区的所有家庭。 想一想:小强和他的同学们的调查反映哪些家庭失窃自行车的情 ?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开展调查之前,要仔细检查总体中的每 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
分析:因为小胖他们四个坐在教室最后面,所以他们的 身高平均数就会大于整个班级的身高平均数,这样的 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请问:他这样的抽样调查合适吗?
调查对象在灿若总寒星 体中是否有代表性
倍速课时学练
例2 甲同学说:“6,6,6…啊!真的是6! 你只要一直想某个数,就会掷出那个数.”
乙同学说:“不对,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 个数就越得不到这个数,倒是不想它反而会 掷出那个数.”
答:不合适
灿若寒星
倍速课时学练
随机抽样应具备哪些特点? ①样本在总体中须具有代表性; ②样本容量应足够大; ③样本要避免遗漏某一个群体.
灿若寒星
倍速课时学练
大显身手 1、初中学生视力状况受到社会 的广泛关注,某县教育局对全县 5000名九年级学生的视力进行了 一次抽样调查,抽取的样本是: 城镇学生100名,农村学生200名 ,请问:这样选取的样本合适吗 ?为什么?
灿若寒星
倍速课时学练
灿若寒星
倍速课时学练
情景引入:
中央电视台有一个栏目收视率比 较高,那就是“每周质检报告”。 它由国家质量检测部门对市场上 的商品进行抽测,并把抽测的结 果在央视公布。公布的信息包括 抽测的商品中有哪些是合格商品 ,有哪些是不合格商品,让广大 人民群众明明白白消费,所以颇 受群众欢迎。 灿若寒星
倍速课时学练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华师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第28章
样本与总体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 1.调查的方式有普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全考虑即使是很大的调查对象也必 须采用普查方式;进行大范围调查时一般采 用抽样调查方式,当调查有一定的破坏性时, 就算是较小范围的调查一般也采用抽样调查 方式.
• 2.进行抽样调查时选择的样本应考虑以下两 个方面: • (1)所选取的样本应具有代表性; • (2)在选取的样本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同时,为 了减少估计值的误差,在人力、物力和产品 性能等因素允许的条件下,还应适当增加样 本的容量,即样本容量要足够大.
)
• • • •
①小芳为了知道烤箱中所烤的面包是否熟 了,取出一小块品尝; ②小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 身高,向初三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做调查; ③小琪为了了解某市2017年的平均气温, 上网查询了2017年7月份31天的气温情况; ④小智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 体重,向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一个班的 学生做调查.
• 5.(1)为了保证饮食安全,质检部门准备对某 品牌 • 罐装啤酒进行检测,这种检测适合采用的 调查方式是 样调查”). (选填“普查”或“抽
普查 抽样调查
• (2)为保证“神舟11号”的成功发射,对其零
部件进行检查,这种检查适合采用的调查方
• 6.某校为了了解700名八年级学生的视力 情况, • 700 从中抽取了 100名学生进行测试,其中 名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总体为 从中抽取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 • 100 , 八年级每个学生的视力情况 • 样本为 , • 样本容量为 ,
• 8.一家空调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 产品的大商场进行调查,发现该厂空调的销 售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售的40%, 于是他们在广告宣传中称该厂空调的销售量 占同类产品的40%.你认为他们的宣传数据 不可信 是否可信: (选填“可信”或“不 抽样不具有代表性 可信”),理由是 .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8 抽样调查的意义教案与反思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下册28 抽样调查的意义教案与反思

第28章样本与总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28.1抽样调查的意义【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2.在调查中,会选择合理的调查方式.3.使学生知道在抽样调查时,所选取的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并能掌握科学的抽样方法,即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必须足够大避免遗漏某一群体,使得所抽取的样本比较合理,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总体的特征.【过程与方法】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处理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情感态度】通过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2.判断所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教学难点】判断所选取的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够反映总体的特征.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1.同学们,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吗?放学回家后是否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你们认为家务活都包括什么?你常在家干什么?2.每位同学统计一下你每周干家务活大约有多长时间?3.要想了解你在家干家务活时间多少相对于你们班其他同学干家务活时间的多少,你该开展哪些调查工作?【教学说明】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的生活中的数学,结合合理的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兴趣.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探究1:普查与抽样调查.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1)你们班级每个学生的家庭各有多少人?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2)2014年,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3)今年,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对于第(1)个问题容易回,我们只要调查全班每一个学生,就可计算得到所要的结果.【归结论】像这样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对于第(2)(3)两个问题难度就较大了,因为要调查的家庭数太多了,只能抽取其中的一部分家庭进行调查,从而估算出结果.【归纳结论】像这样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一个样本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做这个样本的容量.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探究2:选择合适的样本(1)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全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坐在教室最后面的小胖为了争速度,立即就近对他周围的3位同学作调查,计算出他们4个人的平均身高后,就举手向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他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2)在投掷正方体骰子时甲同学说:“6,6,6…啊!真的是6!你只要一直想某个数,就会掷出那个数.”乙同学说:“不对,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个数越得不到这个数,倒是不想它反而会掷出那个数.”这两位同的说法正确吗?(3)小强的自行车失窃了,他想知道所在地区个家庭平均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为此,他和同学们一,调查了全校每个同学所在家庭发生过几次自行车失窃事件.以上3个抽样调查中所抽取的样本行吗?为什么?那么,在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时应注意些什么?【归纳结论】抽样调查中抽取样本时应注意:样本必须具有代表性、随性、广泛性;样本容量足够大;仅仅增加调查人数不一定够提高调查质量.【学说明】通过探究,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为了解七年级10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3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抽样调查的概念以及特点素材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抽样调查的概念以及特点素材

抽样调查的概念以及特点一、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程序✧抽样调查的概念抽样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以对样本进行调查的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方法。

总体:是指所要调查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如,要研究北京市居民户的生活质量,那么北京市所有的居民就是此次调查的总体。

抽样: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的方法代表的过程就是抽样;抽样框:编制抽样单位的目录,成为抽样框。

抽样框的范围与被调查总体的范围一致。

抽样框可分为1、名单抽样框2、区域抽样框3、时间标抽样框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出来进行调查的一部分单位。

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样本是所要观察的对象。

样本的大小,即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容量,用n 表示.✧抽样调查的主要特点:(1)它的调查对象只是作为样本的一部分单位,而不是全部单位,也不是个别或少数单位;(2)调查样本一般按照随机原则抽取,而不由调查者主观确定;(3)调查目的不是说明样本本身,而是从数量上推断总体、说明总体;(4)随机抽样的误差是可以计算的,误差范围是可以控制的。

✧抽样的一般程序(1)设计抽样方案(2)界定调查总体(3)选择抽样方法(4)编制抽样框(5)抽取调查样本(6)评估样本质量二、非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非随机抽样概念:非随机抽样又称非概率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抽取样本的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1)任意抽样,也称方便抽样、便利抽样、偶遇抽样。

从便利的目的出发,依靠现成的研究对象获取样本就是按调查者的方便任意抽样。

如在街头、路口、商场等,随便选择某些行人、顾客等作为抽样对象进行访问调查。

2)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就是依据调查者的主观判断来选择样本。

样本个体的选择不是根据某一概率,而是依据研究者或调查人员的判断.3)配额抽样,也称定额抽样,就是根据统计报表等已知情况,按照一定标准和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各个组成部分内根据配额的多少采用偶遇抽样或判断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样本与总体28.1抽样调查的意义28.1.1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8章样本与总体28.1抽样调查的意义28.1.1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课件新版华东师大版

28.1.1 普查和抽样调查
知识点二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总体是_所__要__考_察__的__对_象__的__全_体__,个体是__组__成__总_体__的__每_一__个__考_察__对__象___, 样本是_从__总_体__中__取_出__的__一_部__分__个_体__,样本容量是_一_个__样__本_包__含__的_个__体__的_数__量__.
总结反思
小结 知识点一 普查和抽样调查
定义: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对___所__有___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是为特定目的而对___部__分___考察对象作的调查.
[点拨] 普查与抽样调查的选择: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无 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的调查,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 精确度要求较高或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采用普查.
解:不正确.改正:总体是这批电风扇的使用寿命;个体是每台电风 扇的使用寿命;样本是从中抽取的 50 台电风扇的使用寿命;样本容量是 50.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A.25000 名学生是总体 B.1200 名学生的身高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以上调查是全面调查
28.1.1 普查和抽样调查
[解析] A 项,总体是 25000 名学生的身高情况,故 A 错误.B 项,1200 名学生的身高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 B 正确.C 项,每名学生的身高是总体 的一个个体,故 C 错误.D 项,该调查是抽样调查,故 D 错误.
28.1.1 普查和抽样调查
【归纳总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适用情况: 当被考察的对象具有范围小、易控制、不会被破坏的特征时,适 合采用普查方式;当被考察的对象具有范围大、难控制、易被破 坏的特征时,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教案1 (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教案1 (新版)华东师大版

抽样调查的意义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能力目标: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教学重点与难点: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看下列语句,请讨论……(1) 小亮的身高在班级是中等偏上的;(2) 怎样才能知道杜丽射击的准确率?(3) 怎样比较焦作一中初一年级各班的数学成绩?(4) 河南省2008年约有84万名初三学生参加了中考要想估计这届学生的整体水平,应该怎样做?2.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1)你们班级每个学生的家庭各有多少人?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2)2000年,你所在的省,自治区或直辖市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3)今年,全国平均每个家庭有多少人?3. 定义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population),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element).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sample).一个样本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做这个样本的容量.4. 应用举例例1、下列调查,哪些适宜做普查?哪些适宜做抽样调查?1.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2.了解2005年全国婴儿出生率;3. 新华书店为了做好开学课本的发行工作,需了解某市学生数;4. 某市公安局为了抓捕一名逃犯,对辖区内的旅馆进行住宿情况调查.解答:1.抽样调查; 2.抽样调查; 3.普查; 4.普查.5. 说明:不宜普查的原因(1)总体中个体数目太大,工作量太大;(2)调查具有破坏性 .6. 练习下面的几个调查中,适合抽样调查的是( ).A.在2003年的“非典”期间,卫生部公布的各省疫情的数据B.为了了解某品牌的中秋月饼的质量C.为了了解某校初三年级的学生每天收看焦点访谈节目的人数D.为了了解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台商的人数7. 从部分看整体在没有度量工具的情况下,人们经常借助自己的步长,庹(两臂左右伸直的长度)等来估计长度或距离.为了了解九年级学生一般的步长,然后计算同学们的平均步长.(精确到1厘米)这个抽样调查中的总体,个体和样本分别是什么?8. 思考一个鱼缸里有多少条鱼,容易数出来.可是,怎么知道一个池塘里有多少条鱼呢?甚至一个大海里有多少条鱼?一个办法是将池塘里的鱼统统捞上来,逐条清点,但这样不太现实,你有什么办法吗? 9. 试一试这里有一个大布袋,里面装着许多乒乓球.如果无法把所有的乒乓球都倒出来数,你有其他办法估计出布袋中共有多少个乒乓球吗?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有一个可行的办法:利用抽样调查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具体应该怎么做?具体步骤(1)先从布袋中取出一部分球,例如取10个,在每个球上做个记号(以示它们已经被取出过)(2)将这10个球全部放回布袋中,再将布袋中的球搅匀;(3)第二次从布袋中取出一部分球,例如取15个,检查这15个球中有几个是曾经被取出做过标记的,那么布袋中有标记的球的数目/布袋中球的数目≈第二次取出的球中有标记的球的数目/第二次取出的球的数目假如发现有2个是做过标记的,哪那么就可以估计出布袋中球的数目≈15×10/2=7510. 想一想你发现我们的方法有什么弊端了吗?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弊端吗?请同学们回到估计池塘里鱼的数目这个问题,想一想,怎么来估计池塘里鱼的数目呢?例2.某养鱼专业户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上100条做上标记,然后放回到湖里,过一段时间待带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标记的鱼有20条,湖里大约有多少条鱼?解:设湖里大约有x条鱼,则 100:x=20:200 ∴x=1000.答:湖里大约有1000条鱼.评注:本题一方面考查了学生由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和具体做法,另一方面考察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这也是中考命题的一个重要方向.11. 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抽样调查的优点: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抽样调查的缺点:不如普查的到的调查结果精确,它得到的只是估计值,而且这个估计值是否接近实际情况取决于样本的大小以及它的代表性等因素12. 抽样调查是否合适,主要看是否满足:(1)样本有代表性,(2)样本容量要足够大,(3)是否对每个个体都公平,每个个体是否都有可能成为调查对象回顾反思调查的两种方式:普查;抽样调查注意:根据需要选取适当的调查方式。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华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及应用。

(2)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

(3)了解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总体估计的作用。

(4)掌握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研讨具体实例的过程,明了开展抽样调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体会抽样调查方法的科学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认识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教学难点】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法。

课前准备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课本中提出的三个问题导入新课,这是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同学们很容易理解,也容易展开讨论(营造开放的讨论场面,引导学生讨论并发现问题)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第一个问题同学们很容易回答,并且很快把表中的内容填好。

第二个问题稍难一些,因为抽的家庭太多了,不过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知识,我们是可以回答的。

第三个问题最难回答,为什么呢?因为全国人口普查的工作量极其大,我国今后每十年进行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每五年进行一次全国1﹪人口的抽样调查。

即只是研究约1300万人口,然后对这部分人进行调查。

从而得出一个估计的答案。

三、总结归纳我们把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全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部分个体叫做个体。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一个样本包含的个体的数量叫做这个样本的容量。

例如人口普查中,当考察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时,总体就是所有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人口年龄,个体就是符合这一条件的每一个公民的年龄,符合这一条件的所有北京市的公民的年龄就是一个个体。

普查是通过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

四、典型例题讲解例1 为了了解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某九年级400名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力的提高情况,进行一次测验,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在这个问题中:(1)采用了哪种调查方式?(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什么?分析:调查方式有普查和抽样调查,本题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因此采用了抽样调查的方式。

原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教案2 (新版)华东师大版

原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教案2 (新版)华东师大版

抽样调查的意义知识目标:让学生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能力目标:熟练运用普查和抽样调查教学重点与难点:如何正确使用抽样调查教学过程一.复习抽样调查的优缺点抽样调查的优点:调查范围小,节省时间,节省人力物力抽样调查的缺点:不如普查的到的调查结果精确,它得到的只是估计值,而且这个估计值是否接近实际情况取决于样本的大小以及它的代表性等因素那么应该怎样选择样本呢?二. 这样选择样本合适吗?三. 举例例1.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坐在教室最前面的小胖为了抢速度,立即就近向他周围的三个同学作调查,加上他自己,计算出他们四个人的平均身高后就举手向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小胖这样的抽样调查合适吗?分析:因为小胖他们四个人坐在教室最前面,所以他们身高的平均数就会小于整个班级的身高平均数,这样的样本就不具有代表性了. 由于小胖选取的样本不具有代表性,所以小胖这样的抽样调查不合适.例2.甲、乙两位同学在玩掷骰子的游戏时:甲同学说:“6,6,6,…啊!真的是6!你只要一直想某个数,就会掷出那个;乙同学说:“不对,我发现我越是想要某个数就越得不到这个数,倒是不想它反而会掷出那个数.”请你判断以上的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分析:这两位同学的说法都不正确,因为根据几次实验的经验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这两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选取的样本太少.例3.小明的电动车失窃了,他想知道所在地区每个家庭平均发生过几次电动车夫窃事件.为此,他和同学们一起,调查了全校每个同学所在家庭发生过几次电动车失窃事件.这样的调查合适吗?分析:这样的调查是不合适的,虽然他们调查的人数很多,但是因为排除了所在地区那些没有中学生的家庭,所以他们的调查结果不能推广到所在地区的所有家庭.这样的调查不合适.四. 练习1.以下选取样本方法正确的是( ).A. 苏州市某调查公司为了解该市高中学生的视力情况,对苏州市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视力情况进行了调查B.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预防“非典”期间,有关部门加强了市场监管力度,为了解市场上出售的口罩质量情况,随机抽取了本市一些商店中的一定数量的口罩进行检查C.为调查一个省城镇居民的收入情况,调查了该省的省会城市居民的收入情况D.陕西省某鞋厂为了解初中生穿鞋的大小尺码,调查了该省某体校学生穿鞋尺码的情况.2.下列选取样本的方法是否具有代表性?为什么?(1)为了调查某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每天早晨抽样.(2)为了调查某个地区的生活水平,了解部分农村家庭的衣食住行情况.解: (1) 每天早晨抽样所得的样本不能真正反映该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因为一般来说,早晨的空气质量稍好些.(2) 部分农村家庭的衣食住行情况不能代表该地区的生活水平,因为农村家庭的衣食住行情况和城市家庭的衣食住行情况是有差别的.3. 有的同学认为,要了解我们学校500名学生中能够说出父母亲生日的人的比例,可以采取简单的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但是,调查250名学生反而不及调查100名学生好,因为人太多了以后,样本中知道父母亲生日的人的比例反而说不准,你同意吗?为什么? 解:不同意上述说法.通常情况下,样本越大,样本的估计越接近总体的实际状况.说明1..数学家已经证明,随机抽样方法是科学而且可靠的.2.基于不同的样本,可能会对总体作出不同的估计值,但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有样本得出的特性会接近总体的特性.4. 某地区为筹备召开中学生运动会,指定要从某校初二年级9个班中抽取48名女生组成花束队,要求队员的身高一致,现随机抽取10名初二某班女生体检表(各班女生人数均超过20人),身高如下(单位:厘米):165 162 158 157 162 162 154 160 167 155(1) 求这10名学生的平均身高;(2) 问该校能否按要求组成花束队,试说明理由.五. 动动手专家提醒,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存在着五个必须重视的问题:营养不良和肥胖、近视、龋齿、贫血以及心理卫生.你认为这是用普查还是抽样调查得到的结果?设计一份调查卷和一个抽样调查方案,了解你们学校学生是否普遍存在这五个健康问题,是否严重?回顾反思随机抽样调查是了解总体情况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抽样是它的一个关键,本章介绍了简单的随机抽样方法,即用抽签的方法来选取样本,这使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选入样本.看到当样本足够大时,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与总体的平均数、标准差可以很接近.所以,如果我们想知道总体的平均数、标准差,可以通过抽样调查,用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来估计它们.。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普查的概念以及特点素材 (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28.1 抽样调查的意义 普查的概念以及特点素材 (新版)华东师大版

普查的概念以及特点什么是普查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

普查一般是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量,但也可以调查某些时期现象的总量,乃至调查一些并非总量的指标。

普查涉及面广,指标多,工作量大,时间性强。

为了取得准确的统计资料,普查对集中领导和统一行动的要求最高。

普查主要用以搜集重要国情国力和资源状况的全面资料,为政府制定规划、方针政策提供依据,如人口普查、科技人员普查、工业普查、物资库存普查等。

普查多半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而且所要搜集的是经常的、定期的统计报表所不能提供的更为详细的资料,特别是诸如人口、物资等时点的数据。

普查中应注意的问题:普查的项目必须简明;普查的标准时间必须统一;普查的现场登记时间必须选择恰当;普查的现场登记工作应该尽快完成;普查应该尽可能按一定周期进行。

普查的方式普查的组织方式一般有两种:1、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配备大量的普查人员,对调查单位进行直接的登记,如人口普查等。

2、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颁发调查表,由登记单位填报,如物资库存普查等。

这种方式比第一种简便,适用于内容比较单一、涉及范围较小的情况,特别是为了满足某种紧迫需要而进行的“快速普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它由登记单位将填报的表格越过中间一些环节直接报送到最高一级机构集中汇总。

例如:我国采取第一种方式普查的有: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1995年私营商业及饮食业普查,1964年第二次全国科技售货员普查,1977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实际用工人数普查,1978年全国科技人员普查,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等,采取上述第二种方式普查的有:1954年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木材库存普查,1954年以后所进行的多次物资库存普查,1985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等。

普查的特点普查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搜集方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普查通常是一次性的或周期性的由于普查涉及面广、调查单位多,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需要间隔较长的时间,一般每隔10年进行一次。

九年级数学下册28.1《抽样调查的意义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案华东师大版(new)

九年级数学下册28.1《抽样调查的意义普查和抽样调查》导学案华东师大版(new)

《抽样调查的意义普查和抽样调查》【学习目标】1.让学生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和必要性.2.让学生理解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的含义.3.能利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调查,收集第一手信息,并进行有效提炼.【学习重点】理解总体、样本、个体、样本容量等相关概念.【学习难点】区别普查和抽样调查,会利用抽样调查方法收集信息,选用正确方法收集信息,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有效整理.行为提示: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行为提示:教会学生看书,自学时对于书中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探究,书写答案,教会学生落实重点.解题思路:当调查带有破坏性,或要调查对象数量太多,无法进行或者没有必要进行普查时,就要进行抽样调查.情景导入生成问题1.航天飞机上使用的零配件质量要求非常高,它们的质量如何进行调查?2.工商部门要检查某烟花厂生产的烟花爆竹的质量,要如何进行调查?答:第1个问题中的调查必须每个零配件质量全部进行调查,否则影响航天飞机的安全.第2个问题中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烟花爆竹进行质量调查,因为这种调查带有破坏性.自学互研生成能力错误!阅读教材P78~P79,完成下列问题:问题:什么是普查?什么是抽样调查?什么时候只能进行抽样调查?答:为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叫做普查.为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当调查带有破坏性,或调查的数目太多,无法一一进行考察时,需要进行抽样调查而不是普查.范例:(台州中考)在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B)A.了解我省中学生的视力情况B.了解九(1)班学生校服的尺码情况C.检测一批电灯泡的使用寿命D.调查台州《600全民新闻》栏目的收视率仿例1:要调查下列问题,你认为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 D)①市场上某种食品的某种添加剂的含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②检测某地区空气的质量;③调查全市中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仿例2:为了了解全班同学对“PM2。

九年级数学下册28_1抽样调查的意义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28_1抽样调查的意义导学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课题:28.1.1普查和抽样调查一、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及应用。

二、了解整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含义。

3、了解选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对整体估量的作用,初步熟悉统计的意义,了解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4、把握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式。

五、经历研讨具体实例的进程,明了开展抽样调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体会抽样调查方式的科学性。

【重难点预测】重点:整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难点:抽样调查选取样本的方式【学习进程】一、课前展现,激趣导入:(5分钟)一、上节课作业典错展析二、试探P77导图中的问题,引入本章要紧学习内容;二、明确目标、自学指导(2分钟)【自学指导】认真看P76-77的内容,试探:1、咱们把要考察的对象的全部..叫做全部,把组成整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从整体中掏出的一部份...个体叫做那个整体的一个样本。

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的数量叫做那个样本的容量。

例:为了了解2000台空调的利用寿命,从中抽取了20台做持续的运转实验,在那个问题中,整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各指什么?解:整体:所要了解的 2000台空调的利用寿命。

个体:每台空调的利用寿命。

样本:所抽取的20台空调的利用寿命。

样本容量: 202、普查是通过调查整体的方式来搜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搜集数据的。

3、试探抽样调查法的优势和缺点?4、尝试练习:完成P79练习(1)—(4)三、自主学习,组内交流。

(12分钟)学生看书,完成[自学指导]问题,教师巡视、适当指导,了解普遍问题。

四、组间展评,达到共识(7分钟)小组代表展现,小组代表点评、质疑,教师点拨、拓展,操纵秩序。

共识:调查方式⎩⎨⎧→→对象:样本对象:总体五、检测反馈,拓展延伸(10分钟)P85 习题一、二、3补充:为了了解新课程标准实施后某九年级400名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力的提高情形,进行一次考试,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在那个问题中:(1) 采纳了哪一种调查方式?(2) 整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是什么?分析:调查方式有普查和抽样调查,此题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成绩,因此采纳了抽样调查的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抽样调查的概念以及特点
一、抽样调查的概念和程序
✧抽样调查的概念
抽样调查:就是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并以对样本进行调查的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方法。

总体:是指所要调查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

如,要研究北京市居民户的生活质量,那么北京市所有的居民就是此次调查的总体。

抽样:从总体中选取一部分的方法代表的过程就是抽样;
抽样框:编制抽样单位的目录,成为抽样框。

抽样框的范围与被调查总体的范围一致。

抽样框可分为
1、名单抽样框
2、区域抽样框
3、时间标抽样框
样本:是指从总体中抽取出来进行调查的一部分单位。

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样本是所要观察的对象。

样本的大小,即样本单位数,称为样本容量,用n表示。

✧抽样调查的主要特点:
(1)它的调查对象只是作为样本的一部分单位,而不是全部单位,也不是个别或少数单位;(2)调查样本一般按照随机原则抽取,而不由调查者主观确定;
(3)调查目的不是说明样本本身,而是从数量上推断总体、说明总体;
(4)随机抽样的误差是可以计算的,误差范围是可以控制的。

✧抽样的一般程序
(1)设计抽样方案
(2)界定调查总体
(3)选择抽样方法
(4)编制抽样框
(5)抽取调查样本
(6)评估样本质量
二、非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
✧非随机抽样概念:非随机抽样又称非概率抽样,就是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方便或主观判断
抽取样本的方法。

常见的方法有:
1)任意抽样,也称方便抽样、便利抽样、偶遇抽样。

从便利的目的出发,依靠现成的研究对象获取样本就是按调查者的方便任意抽样。

如在街头、路口、商场等,随便选择某些行人、顾客等作为抽样对象进行访问调查。

2)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就是依据调查者的主观判断来选择样本。

样本个体的选择不是根据某一概率,而是依据研究者或调查人员的判断。

3)配额抽样,也称定额抽样,就是根据统计报表等已知情况,按照一定标准和比例分配样本数额,然后由调查者在各个组成部分内根据配额的多少采用偶遇抽样或判断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4)滚雪球抽样,它是指由于对调查总体情况不甚了解,根本无法采取上述各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因而只能先找少量的、甚至个别的调查对象进行访问,然后通过他们再寻找新的调查对象,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寻找越来越多的调查对象,直至达到调查目的为止。

✧非随机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缺点:代表性、客观性较差,样本调查资料不能从数量上推断总体。

优点:简便、易行,可以获得对于调查对象的大致了解。

故在那些不可能或不需要从数量上推断总体的调查课题中经常被采用。

三、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
✧随机抽样的概念:所谓随机抽样又叫概率抽样,是指以概率原理为基础,按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抽样方法。

✧随机抽样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一)简单随机抽样:有直接抽样、抽签法或抓阄法、随机数表法。

(二)等距随机抽样
(三)类型随机抽样
(四)整群随机抽样
(五)多段随机抽样
(一)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即对总体单位不进行任何组合,仅按随机原则直接抽取样本。

1.直接抽样法
2.抽签法或抓阄法
3.随机数字表法
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缺点:
优点:在抽样中完全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干扰,最符合随机原则,众多抽样方法中最简单,操作方法最容易理解。

缺点:(1)简单随机抽样需要把总体中每一个体编上号码,如果总体很大,这种编号几乎是不可能的,故它只适用于单位数量不多的调查对象。

(2)这种抽样方法常常忽略总体已有的信息,降低了样本的代表性。

如,对某一地区的学生进行抽样,测试该地区学生的智力水平,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如果不考虑这个因素,则所抽取的样本很可能重点学校的学生多些,或根本没有重点学校的学生。

这样样本的代表性是不理想的,若充分考虑并利用重点与一般存在差异这一已有信息,可以设计出更好的抽样方法(见后面的分层随机抽样) (3)抽取的样本可能比较分散或过分集中,这将给实际调查工作带来许多困难。

(二)等距随机抽样:也叫机械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

(随机+等距)它是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顺序排列,编上号,然后用总体单位数除以样本单位数,求得抽样间隔,并在第一个抽样间隔内随机抽取一个单位作为第一个样本单位,最后按抽样间隔做等距抽样,直到抽取最后一个样本单位为止。

优点: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比较均匀,具有较高的代表性,抽样误差小于简单随机抽样,而且比较简单易行,只要确定了第一个样本单位,整个样本也就确定了。

更适合大样本的使用;样本分布比较分散。

缺点:调查总体的单位不能太多,而且要有完整的登记注册,否则难以进行。

但是,如果总体具有某一种周期性变化,则等距抽样的代表性远不如简单随机抽样。

另外,等距抽样同简单抽样一样也容易忽略已有信息。

(三)类型随机抽样:又称分层随机抽样。

具体做法是按照总体已有的基本特征,将总体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叫一层),然后,根据各类型(或层次)所包含的抽样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的比例,确定从各类型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数量;最后,再分别在每一部分中随机抽样。

例:要了解某市800个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决定分类抽取100个作为样本进行调查。

首先分类,第一产业80个,占10%;第二产业320个,占40%;第三产业400个,占50%。

需要分层的情况
Ø总体的不同部分(层)之间有明显差异时。

Ø调查结果中要求有各个子总体的各自结果时。

Ø总体中大部分的差异不大,但极个别的局部与其它部分差异很大时,将这个别的局部单独
作为一个层。

类型随机抽样的评价:
优点:比简单随机抽样更精确
适用于总体单位数量较多,单位之间差异较大的调查对象
便于管理与实施控制
缺点:必须对总体各单位的情况有较多的了解,否则无法科学分类,抽样难度加大分层的收益与组内相关成正比,选择正确的分层标准很重要。

(四)整群随机抽样
又叫聚类随机抽样或集体随机抽样,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准分成许多群体,并将每一个群体看作一个抽样单位;然后,按照随机原则从这些群体中抽出若干群体作为样本;最后对样本群体中的每个单位逐个进行调查。

例:某中学有1200个学生,分为6个年级24个班。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该校学生健康状况。

随机抽六个班调查。

优点:样本单位比较集中,调查动作比较方便,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缺点:样本分布不均匀、代表性差,与上述几种抽样方法相比较,在样本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抽样误差较大。

(五)多段随机抽样
又称多级随机抽样或分段随机抽样,就是把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阶段进行的抽样方法。

方法
第一步: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一定标志分成若干群体,作为抽样的第1级单位。

然后将第1级单位又分成若干小群体,作为抽样的第2级单位。

以此类推,还可以分为第3级、第4级单位。

第二步:依随机原则,先在第1级单位中抽出若干群体作为第1级样本,然后再在第1级样本中抽出第2级样本,以此类推,还可抽出第3级样本、第4级样本。

第三步:对最后抽出的样本单位逐个进行调查。

例:假定某县有20个乡镇,平均每个乡镇有10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有10个自然村,每个自然村有50户.这样全县共有200个行政村、 2000个自然村、 10万户.现在决定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县计划生育状况按户做5%的抽样调查,共抽取样本500户.
首先,确定抽样单位,根据该县社会组织的4个层次,即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和户,应
采取4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并确定乡镇为第一级单位,行政村为第二级单位,自然村为第三级单位,户为第四级单位.然后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分四阶段逐步抽取样本.
一段抽样,从县抽乡镇.20个乡镇经济发展较好的4个,一般的12个,较差的4个.
确定样本数量.一级单位抽25%的单位即5个乡镇.
较好1个
一般的3个
较差的1个.
二段抽样,从乡镇抽行政村.采用等距.
5个乡镇50个行政村,抽20%,即10个行政村
三段抽样,从行政村到自然村.整群随机
10个行政村所属的100个自然村,两个临近50个群体,抽10个群体
四段抽样,从自然村到户.简单随机抽烟,编制10个群体,20个自然村,1000户的名单,编号,每个群体抽50户,10个群体,抽出500户.
优点:
Ø有利于把各种抽样方法的优点综合起来,从而达到以最小的人财物消耗和最短的时间获得最佳调查效果的目的。

Ø特别适合于调查总体范围大、单位多、情况复杂的调查对象。

Ø样本个体相对集中,易于实施操作。

缺点:
样本量相同的情况下,抽样误差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