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粮转基因化 应不应该推广
对主粮转基因的忧虑——丛亚平

对主粮转基因的忧虑丛亚平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产稻国(稻米产量占世界1/3),也是世界最大的稻米消费国,13亿人以此为主粮。
保证中国稻米的品质和安全性,是有关国之命脉的大问题。
然而,2009年11月,农业部向华中农业大学研制的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许可证书,我国主粮转基因化迈出了第一步。
由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存在很大争议,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对自己的主粮实施转基因,更不用说为转基因主粮发放安全许可证了。
对此,几百名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公众发出了强烈呼吁,对我国主粮的转基因化(转基因大米产业化商业化)提出批评。
他们认为,主粮转基因化的危害有以下几个方面:转基因作物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为打消公众的顾虑,一些转基因专家故意混淆“转基因”与“杂交”的区别,然而转基因与杂交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分析:“杂交”多发生在同属或同科的物种之间,亲缘关系很近,因而融合后不易发生冲突,而“转基因”是不同的类群之间跨界转换基因,如将深海里的鱼的动物基因转到西红柿这种植物上。
“杂交”在自然界可以自然发生,而“转基因”则是用基因枪强行介入,把完全不同属不同科甚至跨界的物种强行放在一起。
转基因食品及作物为什么会是不安全的?这是因为生态系统是一个不断演化、高度复杂,高度稳定的系统,任何动物、植物都是经历了千万年的演化逐渐形成,万物之间有一个互相适应和影响的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缓慢的进化和适应进程。
而转基因是用基因枪快速地将不同物种的基因硬性拼合在一起,而且两者或三者之间跨界甚远,硬放在一起的基因会产业怎样的冲突和演变,谁也无法预料。
就像我们人类的器官移植,即使是同种族人,甚至是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之间移植器官,尚且会发生排斥反应。
可以想象一个鱼(动物)的基因转移到一个西红柿(植物)上,会产生什么样的连锁反应和无法预料的异变!转基因这种快速融合的方式,并没有给它们彼此之间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留下相互适应的时间,而这一过程只能在漫长的时间筛选中才能完成。
转基因技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与建议

转基因技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与建议转基因技术是当今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负面和正面两个方面对其影响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建议。
转基因技术对中国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转基因技术的开发和推广可能会导致农作物品种的单一化。
转基因技术主要应用于一些主要农作物,如玉米、大豆等,而传统品种的种植可能会被逐渐淘汰。
这样会使得大部分农作物品种都具有相同的基因构造,一旦出现某种病虫害对这些农作物的攻击,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转基因技术可能引发环境风险。
转基因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测的生态效应,可能对原有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转基因技术也可能产生杂交现象,使得转基因基因流入其他非转基因作物中,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平衡。
转基因技术可能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由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的长期影响尚不明确,可能会引发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由于转基因技术主要由跨国公司拥有和控制,可能会导致中国农业对外依存度增加,进而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
转基因技术在推动中国农业发展方面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抗逆性。
转基因技术可以通过基因的改造使农作物具有抗病虫害的能力,能够有效减少农作物的损失。
转基因技术还可以改良作物的产量性状,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
转基因技术可以促进科技创新和农业现代化。
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推广应用需要大量的研发和技术支持。
转基因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可以促进中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提出以下建议:加强转基因技术的安全评估和监管工作。
对转基因农作物进行全面评估,加强食品安全和环境风险的监测,确保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对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加强对相关科研机构的支持,鼓励企业增加投入,加强科研力量的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公众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转基因技术的科学认知。
转基因食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转基因食品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国贸本6 杨璐201016210630【摘要】转基因食品已经存在了十几年,但是人们关于他的安全的争议仍然颇多,由于转基因食品能够为人类带来许多利益,但是同时存在安全健康和环境方面的风险问题,于此同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转基因食品应该如何让发展。
从市场对转基因食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对健康影响以及生态伦理学角度等方面来重新认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和发展问题。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市场生态环境健康。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从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烟草)于1983年诞生,到美国孟山都公司转基因食品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西红柿1994年在美国批准上市,转基因食品的研发迅猛发展,产品品种及产量也成倍增长,有关转基因食品的问题日渐凸显。
、一、分析转基因食品在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和种植由图分析可知:美国种植面积:6900万公顷阿根廷种植面积:2300万公顷加拿大种植面积:1040万公顷中国种植面积:390万公顷目前,转基因作物主要集中种植在工业化国家。
1999-2003年,美国、阿根廷、加拿大和中国这四个国家种植了全球99%的转基因作物。
在全球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超过100万公顷的八个国家中排名第六。
可见转基因在中国的的市场比重是很重的。
转基因作物自1996年进行商业化种植以来,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持续增长。
截至2004年,在八年间增加了将近40倍左右。
已批准商品化转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番茄、马铃薯、甜椒、西葫芦、木瓜、甜菜、亚麻、烟草、西瓜等。
据估计,用这些转基因作物生产加工的食品全世界有近万种。
全球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
转基因水稻商品化的利与弊

我觉得转基因水稻商品化弊大于利。
虽然转基因水稻能增加产量,从而能解决粮食问题。
但是其商品化会带来更多的负面问题,比如:
1、目前农业部审批的转基因主粮,其中涉及多个外国专利陷阱、《材料转移协议》陷阱。
如若冒然将其商业化推广,我国的粮食命脉很可能会被操控在外资手中。
一旦将粮食命脉交与国外势力,我国的国家主权和安全必然不保。
2、世界上已经发生多起转基因危害事件,世界各国对于转基因作物和食品的安全性还远未达成一致。
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多个国家和机构均对转基因粮食持质疑态度。
美国虽然是转基因粮食生产大国,但是也未将其主粮小麦进行转基因商业化种植,其所种植的转基因大豆、玉米在本土主要用于动物饲料和生物燃料,再就是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包括非洲、中国。
而我国专家在进行了3个月的小白鼠试验之后即宣称转基因主粮和喝水一样安全,并力推要在3至5年内将转基因主粮推上中国人的餐桌。
这种态度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3、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生产后的不可逆性。
转基因作物大规模生产势必带来种子污染,一旦人们发现转基因作物的缺陷,希望改回中国原有的常规种子时,常规种子已经由于基因漂移等污染而遭到破坏。
4、转基因作物的增产、增收效应并没有获得全面、客观的评估。
5、转基因问题有可能阻碍改革开放。
中国开放商业化转基因主
粮的进程,必将引起质疑转基因的国家的政府、民众的相关反应,甚至有可能对中国产生恐慌。
国际投资、交流等项目都有可能受到阻碍。
转基因水稻商品化还可能存在一些潜在问题,所以因慎重考虑对转基因水稻商品化的推行。
参考文献:郎咸平,2010,《转基因水稻的背后》。
转基因食品是与非

转基因食品是与非作者:来源:《记者观察》2010年第06期“转基因”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早在1999年,我国就进行了转基因棉花的商业化种植。
从2002年开始。
包括美国小番茄、大豆等转基因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市场。
国外科学家研究发现,转基因产品存在安全隐患。
2009年12月22日,法国生物技术委员会最终宣布。
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
俄罗斯生物学家则认为。
只要转基因产品无害性还未被证明,各种疾病将随时可能发生。
2009年11月27日,国家有关部门为转基因水稻和转基因玉米颁发了安全证书,研发者称“转基因主粮将在5年内上餐桌”。
因为这次批准的是转基因主粮,且全球没有一个国家种植转基因水稻。
从而引发了上至专家下到普通百姓的质疑:既没有种植经验。
也没有多年进行人体健康跟踪,如何保证它的安全性?现在,“转基因”食品的身影随处可见。
市场上的食用油大多是转基因产品,河南省培育的转基因棉花,现已大面积推广,转基因玉米和小麦正在研发中。
专家认为,转基因粮食是否安全,现在还不能下结论,还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
“转基因主粮”风波杨柳食用油多为转基因产品春节前夕,在郑州市东风路上的一家超市里,市民王春阳看到,某品牌的食用调和油的标签上写着两行小字:“菜籽油加工原料为美国转基因菜籽,大豆油加工原料为美国转基因大豆”。
而另一种湖北产的食用油标签上注明是“非转基因产品”。
王春阳问一位促销员:“转基因食用油和非转基因食用油有什么区别?”促销员说:“非转基因食用油。
是用国产的大豆制作的,是绿色无公害产品,吃起来比较香。
而转基因食用油是用美国产的大豆等做原料,不但出油率高,价格也比国产的大豆低。
一些厂商为了降低成本,就生产转基因食用油。
”王春阳在琳琅满目的食用油专柜前看到,大部分食用油是“转基因产品”,非转基因食用油的价格比转基因食用油的价格高。
但也有一些食用油标签上什么也没有注明。
最后,王春阳买了一瓶非转基因食用油。
他认为,自己已经习惯了吃非转基因的食用油,吃那些转基因产品心里不踏实。
生物辩论会(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生物辩论会论据论题: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简述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产生毒素、是否可通过DNA蛋白质过敏反应、是否影响抗生素耐性等方面。
现在转基因至少存在三方面的不确定性:一是对生命结构改变后的连锁反应不确定;二是导致食物链潜在风险不确定;三是污染、增殖、扩散及其清除途径不确定。
二、种植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的影响简述:如果贸然将转基因作物大面积投放到大环境,尤其是一个国家的主粮生产环境中去,就会损害自然生态系统。
长期下去,将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粮食安全。
现有研究表明,转基因作物将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降低生物多样性和食物多样性一问:过于匆忙地推广转基因植物是否可能影响农业和生态环境?有特殊功能的基因“流窜”到相近的野生植物品系中去,使之具有抗除草剂的能力而难以控制。
二问:有些小生物吃了具杀虫功能的转基因植物可能灭绝,可能引起的生态不平衡问题怎么解决?三问:如果基因逃逸,将会造成大面积基因污染,怎么解决?由于转基因稻米在种植过程中可能发生转基因逃逸,通过花粉和种子,转基因会转移到相邻的同类型非转基因品种中。
容易发生转基因逃逸,造成大范围内的基因污染。
三:对人类的影响一问:转基因植物DNA重组后合成对人体有害的Pr怎么办?转基因植物的DNA经过重组后,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
转基因农作物所表达的某些蛋白质,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免疫系统,从而对人体健康造成隐性的伤害,食用者在过了若干年或者一两代之后,问题才显现出来。
二问:出现新的过敏原怎么办?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也许大多数人食用后没事,但是具有过敏体质的人群,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
在自然条件下存在许多过敏源。
转基因作物通常插入特定的基因片断以表达特定的蛋白,而所表达蛋白若是已知过敏源,则有可能引起过敏人群的不良反应。
实例:为增加大豆含硫氨基酸的含量,研究人员将巴西坚果中的2S清蛋白基因转入大豆中,而2S清蛋白具有过敏性,导致原本没有过敏性的大豆对某些人群产生过敏反应,最终该转基因大豆被禁止商品化生产。
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上的利弊分析

转基因的认知转基因(tr-ansgene)技术是指所有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导入受体生物细胞并稳定整合到该受体细胞基因组中的外源基因的技术。
人们对植物、动物进行遗传转化的最终目的是从转基因在受体植物、动物基因组中得到稳定整合并在当代及其子代中得到有效、稳定的表达。
转基因这项前沿生物工程技术,近年来有望进入大面积生产应用.由于其可以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改变品种品质,所以它将对农业未来的发展作出变革性贡献。
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促使农艺学家不但要在有限的耕地上生产出高产、稳产的农产品,还要研究如何在其食用口味、营养成分以及外在性状等方面提高产品品质。
转基因技术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矛盾。
目前已培育出玉米、水稻、烟草等29种重要农作物的抗病毒、抗虫、抗除草剂、营养品质大幅度提高的转基因植株。
在诸多的农业增产措施中,采用转基因技术进行作物良种繁育的方法占到30%~40%。
培育转基因动物的用途在于:(1)研究基因功能和调控机理;(2)作为人类疾病研究的动物模型;(3)培育高产、抗病家畜或能够为人类提供移植用器官供体动物;(4)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工业和医学所需的珍贵活性蛋白。
在农业生产上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包括提高乳生产的产量和改变乳成分,饲料利用率,胴体品质,抗病力,繁殖力,生产效率以及为生物研究和制造业而改变细胞和组织的特点,转基因技术有着非常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目前,全世界进入田间试验的转基因植物已超过500种,从基因工程农作物大田试验的种类上看,试验次数最多的是抗除草剂类的基因工程作物,其次是抗虫类的基因工程作物,其三是品质改良、抗病毒和抗真菌类的工程作物。
已进入大田试验的基因工程农作物品种有玉米、马铃薯、番茄、大豆、棉花、瓜类、油菜、烟草、甜菜等,同时还有水稻、小麦、葡萄、甘蔗、核桃、苹果、花生、甘蓝等进入中型或小规模大田试验,并已有多种基因工程农作物成为商品,进入市场。
转基因食物的利弊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
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利弊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
且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
更有研究表明,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到其第三代,就绝种了。
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这意味着中国将以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养活世界22%的人口。
城市化发展使农业耕地不断减少,而人口又持续增加,对工农业生产有更高的需求,对环境将产生更大的压力。
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已将现代生物技术纳入其科技发展计划,过去20多年的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目前,抗虫棉等五项转基因作物早已被批准进行商品化生产,转Bt杀虫蛋白基因的抗虫棉1998年的种植面积为1.2万公顷。
资料显示,到2000年上半年为止,我国进入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试验的转基因作物分别为48项和49项。
近年来,我国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
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仅次于美国与加拿大。
欧洲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发达,这是因为他们明白转基因食品危害十分大,并通过立法来达到防止转基因食品的过分播种,甚至有些国家完全禁止转基因食品的播种与生产,欧洲各国民众也纷纷抵制,发生过很多起民众破坏转基因实验田的事件,所以我们也要认识到转基因食品所存在的潜在危害,而不能把利益放在民众健康的前面。
转基因主粮商业化5年内不推行(玉米例外)

行 业 聚 焦的要 求 , 功 能 。范云六 身边 的科研 人员 对此 的解 释是 ,能帮 对 方 “
农 业 部将 制定 和完善 多个 相关 未来 种业 发展 的政策 助 猪鸡 鸭等单 胃动物消 化饲料 中丰 富 的磷 ” 。
文 件 , 中 , 为 重要 的一 项 内容就 是 制 定 《 代农 其 最 现
业 化推进 步伐 ,一 方面是 来 自各方 面对转 基 因安全 全评 价和 品种跨 区 引种 行为 ” 。 性 的质疑 ,另 一方 面是基 于这 样 的判断 :国内 目前 农 业部 种植 司副 司长马 淑萍公 开表示 , 照《 按 意
选 育单位
北 京杂 交小麦 工程 技术研 究 中心
产 量表 现
均株高 8. 72厘米 。 穗纺锤 形 , 芒 、 长 白壳 、 粒 。 均 应适 当增 加基本 苗 , 红 平 每晚播 1 天增 加 l 基本 苗 。 万 浇
6 7米 穗 数 3 -1万 、 粒 数 3 . 、 6 93 穗 25粒 千粒 重 4 . 足 底墒水 ,底 肥每 6 7米 施 2 6 4 6 0千克 二铵 、O千克 l 克。 经延 庆县抗 寒性 鉴定 , 抗寒 性 中等 。 接种 抗病性 尿 素 。冬 前适 宜总茎 数高水 肥地块 控制 在 8 0万一 0 9
该 知情人 士 透露 ,目前决 策层 认为 国 内在 转基
作 物种 业发 展规 划(0 2 2 2 1 - 0 0年)( 1 》下称 《 划》。 规 )她 因主粮 的研 究 、推广 、监管 乃至后期 企业 运作等 方
还进一步表示 ,规划》 《 是对《 意见》 的具体化和细化。 面 , 还都 不成 熟 , 转基 因主粮 商业化 的步 伐应该 有所
内. 转基 因水稻 将有 望率先 在 国 内上 市 , 这一 进程 仅有两 处提 及“ 基 因” 相关 表述都 很简 洁 , 处是 但 转 , 一
转基因食品现状及我国的对策(2021精选文档)

谢 谢 观 赏
组员:1031897639
76.在一个崇高的目的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爱因斯坦 42.让生活的句号圈住的人,是无法前时半步的。 80.困难就是机遇。 66.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子,都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让自己不断变强,就是最好的蔑视。 51.把生活中的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7.人性最可怜的就是:我们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而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我们窗口的玫瑰。 76.再牛逼的梦想也抵不过傻逼似的坚持。 12.再努一把力,发奋再发奋! 87.人生最大的秘密和财富就是健康、快乐。 44.世上没有白费的努力,更没有碰巧的成功,不要揠苗助长,不要急于求成,只要一点一点去做,一步步去走,成功,不过是水到渠成! 95.如果我们投一辈子石块,即使闭着眼睛,也肯定有一次击中成功。 72.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之前,其次,是现在。 17.同在一个环境中生活,强者与弱者的分界就在于谁能改变它。 5.阻碍我们飞翔的力量,是来自我们内心的恐惧。 47.人的经历就是人生的矿石,性命的活力在提炼中释放。 10.目标决定高度,远大的目标成就非凡的人生。 13.生活会辜负努力的人,但不会一直辜负努力的人。 98.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87.人的潜能是一座无法估量的丰富的矿藏,只等着我们去挖掘。 92.热情和欲望可以突破一切难关。
抗病性、抗除草剂和抗旱能力 食品基因工程:强调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和食用风味,如营
养素含量、风味品质、延长食品储藏和保存时间,以及 用食品工程菌生产食品添加剂和功能因子等 安全性 环境安全,如插入基因的漂移、抗虫性、抗除草性
食用安全,如插入基因后的终产物的致癌性、致病 性、过敏性、毒性 转基因食品的营养问题
1. 转基因食品的环境安全性问题
中国需要转基因吗?

生态” 等事 件 。而这 些转基 因技术 的 “ 丑
况来 看 ,与 传统 农 业 相 比 ,转 基 因 技术 为 美 国 农 民 创造 了巨 大 的环 境 收 益和 经
美 国 国 家 科 学 院于 2 1 0 0年 4月 发 表的最新报告 《 转基 因作 物 对 美 国农 业
可 持续 性 的影 响 》 ,从农 户 视角 对美 国发 展 转基 因作 物 1 4年 来的环 境 、经济 和社 会 效 益 进 行 分析 ,得 出结 论 : 从总 体 情
李 绍 明 介 绍 说 : 在 全 球 转 基 因 育 “
济 收益 。 欧盟 和 日本 对转 基 因 食 品的 谨 慎态 度 ,更多地 是 出于 其农产 品进 口国的实际 情 况 ,以安 全 问题 作为一种 技术 眭贸易措 施 。事实上 ,欧盟及 日本相 关主 管机构 、
根 据 绿 色和 平 组 织 的调 查 ,当前 世
界 上绝 大 多 数 的 转基 因作 物 研发 的相 关
因此 ,大 力发 展 与 粮 食 、种 业 有 关 的 转
基 因技 术 ,本 身就 是 美 国 国 家战 略 的 一
部分 。 ”大北 农集 团北 京金 色农 华 种业 公
司总经 理 、 国农业大 学教授李 绍明指 出 。 中
这项 研 究成 果 本 是在 英 国 研究 成 功
的 ,但英 国人 没 敢将 其 商 业 化 ,美 国人 便 成 了第一 个吃 螃蟹 的人 。 事实 上 ,食 品 转基 因技 术 在发 展 过 程 中都伴 随 着激 烈的 安全争 论 。
争 论 的 主 角 ,是 转基 因的 支持 者 美 国 与谨 慎者 日、欧 。
粮食转基因看法

粮食转基因看法
粮食转基因是一种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对植物进行基因改造,以提高其产量、抗病性和适应性的方法。
这一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支持者认为,粮食转基因可以帮助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提高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增加农民收入。
而反对者则认为,粮食转基因可能会带来未知的风险,如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中国,粮食转基因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目前,中国已经批准了一些转基因粮食作物的种植和销售,但也存在一定的争议。
一些人担心转基因粮食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总的来说,粮食转基因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话题,需要权衡不同的利弊。
在推进这一技术的同时,需要加强监管和风险评估,确保其在实践中不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 1 -。
是否应该推行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是否应该推行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正方观点,应该推行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首先,转基因食品存在着许多未知的风险,包括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虽然有些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没有明显的危害,但是也有许多研究显示转基因食品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保障公众健康,我们应该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其次,转基因食品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周围的非转基因作物产生交叉污染,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此外,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和水资源的利用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因此,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我们应该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最后,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也是在保护农民的利益。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需要购买高昂的转基因种子,并且需要遵守严格的种植管理规定。
这对于一些贫困的农民来说可能是一种负担。
因此,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也是在保护农民的利益。
反方观点,不应该推行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首先,转基因技术可以帮助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粮食供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转基因技术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抗病虫能力,从而有助于增加粮食产量。
如果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导致粮食供应不足,进而影响全球粮食安全。
其次,许多专家和科学家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并没有明显的危害。
美国国家医学院、世界卫生组织等权威机构都曾发布声明,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没有明显的危害。
因此,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对人体健康有负面影响,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是不合理的。
最后,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限制农民的种植选择和农业生产方式。
转基因作物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产量,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如果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限制农民的种植选择,影响农业生产方式,从而影响农民的收入。
综上所述,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可能会对粮食供应、农民的利益和科学研究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不应该推行全面禁止食用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作物的利弊

转基因作物的利与弊转基因作物,是利用基因工程将原有作物的基因加入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并将不良基因移除,从而生产品质更好的作物。
通常转基因作物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抗旱、抗寒及其他性能。
转基因作物的出现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历史上的一场空前的革命。
一、转基因作物的优势:第一方面,转基因作物为全球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转基因作物能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自1983年转基因作物研制成功后,短短几年内,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生产实现了飞速的增长。
由于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能消灭杂草并降低劳动强度,种植抗虫害转基因作物能节省80%的农药,生产成本随之下降,产量也相应的提高了。
抗虫害转基因玉米能增产5~15%,抗虫害转基因水稻能增产6%左右。
目前已有5大洲18个国家的700万户农户种植转基因作物,其中转基因大豆已经占全部大豆种植的55%,玉米占11%,棉花占21%,油菜占16%,这些作物的国际贸易出口额也在逐年增加。
在美国,约有20多种转基因作物已经获准在美国播种,包括玉米、大豆、油菜、土豆和棉花。
有专家预计:到2019年,美国基因工程农产品和食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美元。
其他还有阿根廷、加拿大等也是转基因农业生产发展迅速的国家。
而在我国,也同样存在着大量的转基因食品,市场调查显示,在我国市场上,70%的含有大豆成分的食物中都有转基因成分。
我国种植的转基因抗虫棉,从1997年~2013年,总的经济效益超过1500亿元。
转基因作物的推广将给各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第二方面,转基因作物在保持粮价的稳定,解决发展中国家人民的饥饿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世界人口数量,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还在持续增长。
它带来的粮食短缺问题,也就成为了一个全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因此,通过转基因技术以获得高产的优良农作物新品种,可能将是解决21世纪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方面,转基因作物减轻了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利大于弊

转基因食品的推广利大于弊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转基因技术,人为地将不属于生物本身的基因导入生物体内从而产生新的性状的食品。
像普通的番茄本身没有抗冻基因,所以无法抵御严寒,而转基因番茄则是通过基因层面的操作使普通番茄具有北极熊的抗冻基因并表现出抗冻的优良性状,从而改变了严寒对番茄的影响。
推广有扩大施行范围或作用范围的意思,具有非强制性,例如推广产品、推广理念、方法等。
从2012年底轰动海内外的黄金大米事件到最近的61名院士联名上书要求国家大力发展我国转基因的产业化,转基因食品不断地占据我们的视野,对于这个目前还颇有争议的事物的推广究竟是利大是弊大?我方的评判标准是推广能否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我方将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我方观点:首先,推广转基因食品有利于维护民众的权益,保障民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在61位院士联名上书事件之后,这些院士以为他们的上书可以改变转基因食品在我国的境遇,但关注凤凰网、新华网、新浪网、环球网等媒体的态度,我们可以发现,61位院士的上书究竟能证明些什么?真的能改变民众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担忧和不确定吗?所以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今天在我国,转基因食品究竟应该如何发展,其决定权应该交给民众,院士应该说服的不是政府而是民众!而今天我们的民众除了听说过转基因食品之外,对其的了解真的是少之又少。
香农在信息理论中指出,信息是对不确定性的消除,放到今天这个辩题中同样适用,民众对于转基因食品信息获取越多就越能确定民众对转基因的态度,无论这个态度是支持还是不支持。
所以推广转基因食品,尤其要加大转基因知识的推广力度,如实公布一些基本的实验结果,可以加深民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让民众真正知道自己吃的是什么,在真正了解转基因食品后,经过自己的衡量,决定是消费还是不消费,改变原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消费的情况,真正维护自己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最终起到安定民心的作用。
其次,将转基因食品推广可以提高食品监管体制的抗风险能力,体现政府积极的负责任的态度。
转基因食品利与弊

本小组对转基因的看法:
• 首先要了解世界的“转基因技术”到 达一个什么层次,这有助于对这一 “新生事物”的基本了解。简单地说, 它属于“现代分子生物技术”。转基 因原理与杂交育种有些相似,就是将 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
• 杂交是整条的基因链转移,且是自 然选择成功的;而转基因是某段基 因的人工转移。异同也就很清楚了, 前者是“自适”的,而后者没有 “自适”的,这是一条重要的自然 哲理。但没有自适性过程,也未必 就不合适。但判别是否也属于“合 适”,这就需要实验与时间。
• (3)改善食品的口味和品质。传统的食品通 过添加剂来改变口味,加入防腐剂延长食 品 的保质期,然而添加剂和防腐剂中都含 有有害成份,转基因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 上述不足。通过转变或转移某些能表达某 种特性的基因,从而改变食品的口味、营 养成分和防腐功能。如利用外源基因导入 或基因替换技术可以改善牛奶的成份,生 产特定人群的食用牛奶 。此外,还可以将 一些动物的基因转移到植物中去,使植物 性食品带有某些动物性的营养成份及口味。 转基因技术同样为改良动物性食品品质、 培养优良的新品系提供了有效途径,目前 转基因鱼、鸡、猪等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 进展。
• 6.过敏或变态反应:基因技术会在
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 态反应原。科学家把巴西胡桃的特 性移植到黄豆上去,结果却使一些 对胡桃过敏的人在摄取黄豆后有产 生过敏性反应的可能。 • 7.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 都公司生产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 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
• (1)美国虽是转基因粮食生产大国,可是国内
• 5.副作用能杀害人体:Mayeno,A.N.等 (1994)报告,发生一种新的,不明
原因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嗜酸性肌痛。 临床表现有麻痹、神经问题、痛性肿 胀、皮肤发痒、心脏出现问题,记忆 缺乏、头痛、光敏、消瘦。后查明系 日本一公司生产的基因化工程细菌产 生的色氨酸所致。食用者在3个月后发 病,导致37人死亡,1500人体部份麻 痹,5000多人发生偶尔性无力。
【高中生物】无意义转基因标识 美国为何要强制推行

【高中生物】无意义转基因标识美国为何要强制推行?内容摘要:转基因强制标识已经成为政治需要,而非科学要求。
其结果就是,那些有政治诉求的群体以此来绑架大部分消费者,从而让消费者为其政治需求买单。
更宏大意义上的后果是,人类为自己的愚昧而止步甚至倒退。
转基因强制标识已经成为政治需要,而非科学要求。
其结果就是,那些有政治诉求的群体以此来绑架大部分消费者,从而让消费者为其政治需求买单。
更宏大意义上的后果是,人类为自己的愚昧而止步甚至倒退。
在美国推行对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不仅会使食品价格上涨,还会让消费者产生疑虑。
那些支持在美国推行转基因食品强制标识的人们号称是为了消费者利益着想。
他们的论点是,如果把所有的食品贴上“可能含转基因成分”或者“不含转基因”,就能让消费者明白自己吃的到底是什么。
而他们也说,转基因食品的标签会给消费者更多选择,让他们能够避免转基因食品。
实际上,美国各州各种推动标识立法的行动跟消费者的选择与知情都没有什么关系。
标识背后的真正目的是对基因工程意识形态上的敌视,来试图抹黑转基因食品及其生产者。
这些法案的内容则被精心设计,以吓唬大众消费者,让他们不去购买转基因产品。
而这一系列行动的目标则是让转基因产品从美国市场上消失。
在美国,转基因食品并不需要强制标识,而是有一套非官方的自愿标识体系。
在美国的食品杂货超市,比如WholeFoodsMarkets或者沃尔玛,你都可以买到几千种带有“不含转基因”或者“非转基因食品”标识的食品。
这些标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科学角度上来看,它们不仅缺乏任何意义,也没有什么价值。
但是,全世界有另外64个国家则是对转基因食品要求强制标识的??其中很多国家是为了与欧盟的决定保持一致,从而推行了那些并非基于科学的管理规定。
理论上讲,这种标识要么表示在生产这种食品的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原料的过程中,用到了基因工程技术(基于过程的标识),要么表示在最终的产品里有转入的基因或它们的产物(基于产品的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建“生物国防”,叫停主粮转基因化2011-04-15草根简介(不可因噎废食啊!但是要发展自己的技术。
否则将被老美制衡、技术是王道,重要是与传统农业之间的平衡,包括预算、力度、研究)“粮食武器”早在远古就已经显示了它的威力!若强行推进转基因主粮商业化,必然导致我国的粮食命脉被美国政府及跨国公司扼住咽喉。
中国是世界最大产稻国(产量占世界1/3)、稻米消费国(每年消费1.7亿吨),数亿农民以种植水稻为生。
因此,保证中国稻米的品质和安全性,是有关国之命脉的大问题。
由于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存在很大争议,全世界没有国家对自己的主粮实施转基因,为转基因主粮轻易发放安全许可证。
然而,2009年11月,农业部贸然向华中农业大学研制的两种转基因水稻颁发了安全许可证书。
鉴于种植转基因主粮对我国“种族安全、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构成风险和危害,为避免将来的巨大祸患,应当立即叫停。
转基因作物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转基因”是不同的类群之间跨界转换基因,如将深海里的鱼的基因转到西红柿上。
国内外的许多动物实验早已表明,转基因作物具有潜在危险。
1998年,转基因研究的顶级专家、英国科学家阿派特教授发表研究,用转基因土豆喂养小白鼠110天后,老鼠个头比普通老鼠小很多,老鼠的肝脏、心脏甚至脑部都比正常老鼠小,免疫系统被损坏。
2005年5月,英国Monsanto公司的研究表明,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的老鼠肾脏变小。
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列举了世界各地转基因出现异常的试验报告:食用了转基因玉米的猪,在美国中西部农场出现假孕或不育;食用了转基因玉米饲料的母牛,在德国实验农场非正常死亡;食用转基因饲料的鸡的死亡率比使用自然饲料的死亡率高出两倍;英国市场出现转基因大豆食品后,居民的过敏症上升了50%……第一种大批量进入市场的转基因食品是含有rBGH人工生长激素的牛奶,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宣布rBGH中含有过量的有毒物质,孟山都公司宣布将供应减少含有rBGH 的Posilac产品。
2007年,法国科学家证实:孟山都公司出产的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
法国生物技术高等委员会2009年称,种植转基因玉米“弊大于利”,禁止转基因作物在法国种植。
2010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报告用16年的实践事实和统计数据明确说明,长期种植转基因作物会给农业经济带来无法纠正弥补的副作用。
我国非法种植含有杜邦先锋转基因PH4CV的玉米“先玉335”的许多地方(如山西和吉林)报告,经过3—6年种植后,当地发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异常现象,最常见的是体型较大的田鼠急剧减少,老鼠竟然绝迹,母猪生育异常,许多饲养母猪的农户反映母猪产崽数大减,仔猪养不大就莫名死亡。
粮农专家顾秀林分析,转基因作物仅三五年即已表现出对生态系统的强大杀伤力。
在5—6年的时间内,老鼠可以传递20代以上,老鼠生命周期最短,因而表现最突出,出现了绝迹。
三五年按照猪的自然生命周期可传3代,已显示出生养能力下降和存活率低。
而6年不到人的生命周期的1/10,人没绝迹只是因为时间周期还不够长。
鼠类耐受逆境的能力超过人类,如果中国人吃转基因粮食延续3代的话,濒临灭绝的可能并非不存在。
基因污染将致生态灾难转基因作物在种植中会通过花粉授粉等环节,在风力作用下发生基因“漂移”,污染四周的农作物和植物,还会通过区域内的动物将变种基因携带到四面八方,引发更大的生态危机。
例如,转基因玉米中的BT毒蛋白,毒素会进入食物链而到达其他植物和农作物中。
转基因作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基因污染)已在许多地方发生。
2001年发生的“墨西哥玉米基因污染事件”、2002年的“转基因玉米混进美国大豆事件”、2006年“转基因大马哈鱼逃逸事件”都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以及转基因动物实验过程中,基因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典型案例。
值得关注的是,不管美国政府是出于商业利益还是战略考虑支持转基因作物开发和向外出口,但美国政府始终有个底线:严防转基因作物侵入现有的天然农业生产系统和天然食品供应系统。
美国法律规定,在种植转基因和传统农作物的两类农地之间必须有500米宽的隔离带。
我国人多地少,属于插针种植式的小规模农业,方圆500米之内可以有两个村庄,上千人生息。
如果改成50米隔离,那就是一个纸糊的栅栏,完全无效!所以,转基因水稻一旦合法化,根本无法有效执行按任何标准距离规定的隔离种植法,使得基因污染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
严重的是,转基因危害的风险防控完全要依赖有效严格的管理,然而这方面我国有很大问题。
例如,虽然中国的法律尚未允许转基因粮种商业化种植,农业部表示从未批准任何转基因粮种进口到中国境内种植,然而来自美国杜邦先锋公司的转基因玉米“先玉335”借杂交品种之名在中国大规模扩散,国内种植面积已达4000万亩,大面积污染了中国原生植物的基因,并已造成严重生态恶果。
当环保部门调查证实“先玉335”确是转基因玉米后,农业部本应立即采取措施阻断转基因的非常种植,然而却选择不公布此信息。
转基因水稻多年来从华中农业大学非法散布至华东华中各地。
绿色和平组织几年前就揭示我国有大量的转基因大米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流入市场和餐桌,然而至今未见对任何责任人和违法机构进行惩治。
此外,转基因稻米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包括会培植出令人头疼的“超级杂草”和“超级害虫”。
印度由于种植孟山都的转基因棉花,几年后新的棉花害虫、抗BT害虫、新疾病带来的生态灾难横行,土壤耗尽营养和有益微生物,收成锐减,农民由于破产没出路而导致自杀潮。
专利缺失威胁粮食安全“民以食为天”,转基因粮食存在巨大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隐患。
转基因粮食与传统粮食不同,传统农业可以从收成中留种,但转基因种子必须每年都购买新种子。
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转基因作物不稳定会产生退化;二是美国孟山都等垄断企业为了防止农民留种,发明了“终结者技术”,这种技术能够自动杀死种子的胚胎使得作物无法留种。
转基因粮食的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手里,这使中国粮食安全存在巨大隐患!据绿色和平国际组织调查指出:中国正在申请商业化种植及正在研发的8个转基因水稻品系中,没有任何一种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
相反,上述转基因品系至少涉及了28项国外专利,分别属于美国孟山都、德国拜耳和美国杜邦三家跨国生物技术公司。
孟山都在转基因粮食方面申请了533项专利技术,几乎覆盖了粮食生产的一切环节,这意味着中国一旦大面积推广转基因粮食,每年要向美国公司支付昂贵的购买粮种费和专利费。
退一步讲,即使中国科学家获得了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转基因种子,也难以与美国等转基因大国抗衡。
巴西、阿根廷的教训可谓惨痛。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威廉在《粮食危机》中披露,上世纪90年代后阿根廷发展到99%的大豆都是美国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孟山都公司通过与阿根廷种子公司签订专利使用权转让协议,对转基因种子收取额外的技术费,使当地农民不得不以比常规种子贵2—4倍价格购买转基因种子。
更为严重的是让阿根廷很难再重新走回依靠自己种子种植的道路。
春秋战国争霸时期,越王向吴国提供了一种被煮过的稻种,结果导致吴国第二年颗粒无收,饥民遍地。
紧接着越国只用了800兵便吞并了吴国。
“粮食武器”早在远古就已经显示了它的威力!若强行推进转基因主粮商业化,必然导致我国的粮食命脉被美国政府及跨国公司扼住咽喉。
转基因主粮产业化不仅把亿万人民的健康和种族延续置于险境,还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
由于目前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对转基因食品的谨慎和拒绝,我国一旦大面积产业化转基因粮食,转基因作物必然污染周围的许多其他农作物及环境,欧盟、日本等许多国家都会拒绝再进口中国的农产品和食品,大量农民和企业将面临生存困境!生态农业是更好的出路许多农业专家指出,转基因并不能提高粮食产量。
美国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但其粮食单产反而不如中国,中国粮食单产为278公斤/亩,美国只有125公斤/亩。
转基因作物的方法是为了适合美国那样人少地多、大规模生产、大面积杀虫除草的国情开发出来的,而中国的国情与美国完全不同,人多地少,自然经济,更适合采用生态农业的方法来运作。
中科院研究员蒋高明在山东建立的弘毅生态农场,采用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生态防虫,通过生态循环的途径,培养和恢复地力,种植出的有机玉米每亩过千斤,走出了一条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新兴之路。
鉴于种植转基因主粮对我国“种族安全、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和危害,为避免将来的巨大祸患,特提出以下建议:第一,立即取消农业部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推广转基因水稻和玉米的批准证书,立即停止转基因主粮的商业化生产,其他转基因食品的生产要严格控制,严格规定标识。
拟定中国的“生物国防”计划。
重新审查转基因产业政策。
第二,通过提供优惠政策,支持农民自发的农业合作社,拨款修复水利设施。
第三,2008年国家给予转基因作物项目研究资金达200多亿元,相比于此,国家用于支持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资金连百分之一都不到,造成国内许多农业研究人员为了要拿到资金都去搞转基因。
建议国家把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支持生态农业研究和绿色农业的产品项目上,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和长远利益的康庄之路!来源:董事会[6楼] 评论人:邵趋查看邵趋评论专辑博主所言极是。
2011/4/15 21:04:47[5楼] 评论人:大浪淘沙查看大浪淘沙评论专辑丛博主这篇文章不顶是不可以的。
不能让中华民族的后人说他们的祖辈就是缩着头的人形乌龟,如果若干代后还有后人的话。
在对转基因作物下结论前,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
依博主例举的事实,研究人员只须用110天做对比实验,就能看出转基因食品对小白鼠是否有害,为什么就没人做呢?中外科学家反对转基因的声音已经多到能够上达天庭了,怎么就没有人过问呢?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我记得曾经建议草根网组织大家联名上书呼吁,现在再次建议。
如果丛博主能够让这篇文章上大内参,我想大家都会愿意在文章上签字。
2011/4/15 19:17:29[4楼] 评论人: qxqxzz 查看 qxqxzz评论专辑竟有这么愚昧之人,既然承认转基因作物之有害,还胡说可用于饲料!牲畜吃了饲料之后长大长肥之后呢?只有一,放此言之流是素食者了。
2011/4/15 11:59:45[3楼] 评论人: qvbdwsad 查看 qvbdwsad评论专辑2楼:转基因作物并非一无是处;作为口粮不行可以用在饲料或生物能源方面.但是种了这东西以后就无法控制了,现在都明目张胆的用到食用油上了,如果推广以后不可想像。
而且这东西外表看不出来,不会让我们又来学分辨真假吧。
长远来讲转基因的弊大于利,特别是主粮方面。
2011/4/15 11:20:31[2楼] 评论人:胡老牛查看胡老牛评论专辑转基因作物并非一无是处;作为口粮不行可以用在饲料或生物能源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