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本地甘薯品种资源比较优势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溪市本地甘薯品种资源比较优势初探
胡选江%张艳军%饶敏2杨绍聪%蔡述江%
施立安%刘佳%李怀红%钱荣青%沐婵%刀正良&
(1.玉溪市农业科学院云南玉溪653100;2.玉溪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云南玉溪653100;
3.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新平653100#
摘要:针对玉溪市本地甘薯生产现状,笔者通过2017-2018年两年的资源收集和比较试验,发现HN-1、HN-3、HT-1等本地甘薯品种在田间性状和产量等方面与省内外引种的其他品种比较均表现出明显优势,笔者希望通过试验研究,进一步探索本地甘薯资源的优势所在,以期为玉溪市本地甘薯资源的收集、保护、利用和本地甘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本地甘薯;资源;性状;产量;优势
甘薯起源于墨西哥及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一带,在我国明朝万历年间引入叫云南是中国甘薯生产的重要省份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引种甘薯地方品种的主要门户之一,本地甘薯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叫文山、昭通、曲靖、楚雄、红河、普洱等地为云南省甘薯主要生产区,但因品种种性退化,栽培管理粗放,加工转化滞后,商品率低,薯以饲为主,产,严重农民种薯积极性叫随着人们生活质,
也要$明,甘薯丰富
维、糖、维生素、质等人重要,
重,为
品叫但甘薯生产与实际需要之间存在甘薯品种和品质性叫甘薯主要依靠外来产品,但品质,$本地甘薯资源品种中,一质品种,因本地甘薯资源工,但人们:质甘薯产品,理,人们生质量,本地甘薯产I
,因本地甘薯资源工重要$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资源及来源
参试品种资源8个,其中:玉溪本地品种资源有5个,XP-1来自新平县,HN-1、HN-2、HN-3来自华宁县,HT-1来自塔区;JS-1来自云南红河州建水县,GY-1、GY-2来自江苏省赣榆区;XP-1和GY-1为紫薯。
1.2试验地点及育苗管理
试验地点位于农业科学院高原特色农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24。
16'47",E102。
29'54",海拔1652m,土壤为黏土,中等肥力。
试验用苗于3月16日排种,6月23日剪苗栽插$
1.3试验设计
试验采随机区组排列,设8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长%宽=5m x2.2m,小区面积11.0m2,以GY-1 (CK1)和GY-2(CK2)为对照,1.1m开X,株距0.3m,起垄双行斜插移栽#栽苗后,基肥拌入杀灭地
作者简介:胡选江(1988-),男,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
电话:************;E-mail:f_xj************.cn
通讯作者:张艳军(1975-),男,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种植技术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研究与推广E-mail:***************.cn
—115—
下害虫农药辛硫磷,每公顷施N 90.0 kg 、P 2O * 175.5 kg 、 IGO 270.0 kg ,施肥方法为穴施并覆土。
1.4 田间管理
移栽后及时浇足定植水,促进薯苗生根,并做好 田间防虫除草,7月18日浇施N 肥1次,施用量为纯 N 75.0 kg/hm 2; 8月24日甘薯提蔓翻藤;12月9日 收获。
1.5调查项目
1.5.1植株生物性状在结薯期调查叶形%顶叶色、 叶色、叶脉色、茎色、茎尖茸毛、株型;成熟期调查叶 柄长、叶面积、茎粗、节间长、茎基部分枝数,总共调 查5株。
1.5.2薯块性状、单株结薯和产量收获时调查薯 型%皮色%肉色、条沟、薯皮粗细,大% %薯 量个数,调查5株,调查 量&
2结果与分析2.1生物性状调查
2.1.1叶片性状调查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8个参 试甘薯 资源的叶形为齿状、全缘%刻 &顶 叶色,XP-1、HN-2 为紫色,HN-3、JS-1、HT-1、GY-2
(CK2)淡绿色,HN-1绿色,GY-1(CK1)绿带褐色。
叶 色,JS-1 为淡绿色,XP-1、HN-1、HN-3、HT-1、GY-2
(CK2)绿色,GY-1 (CK1 (浓绿色,HN-2褐绿色。
叶脉 色,除GY-2(CK2)%HN-2表现为主脉紫外, 的 均为绿色。
叶柄长在17.67~23.34 cm ,其中以HN-3 的叶柄最长,达23.34 cm ,比CK1和CK2长4.94 cm 和5.47 cm ,HN-2叶柄最短,仅17.67 cm ,比CK1和
CK2短0.73 cm 和0.20 cm ,除HN-2比对照短外,其
余均比对照长。
叶面积, 46.35~128.33 cm 2,中
HN-1叶面积最大,达128.33 cm 2,比CK1和CK2大
51.44 cm 2 和 42.61 cm 2,最小为 JS-1,仅为 46.35 cm 2,
比 CK1 和 CK2 小 30.54 cm 2 和 39.37 cm 2;除 XP-1
和JS-1比对照小外,其余均大于对照。
2.1.2 茎蔓性状调查结果从表2可知,茎色XP-1 为绿带紫,GY-1 (CK1)
色, 为色#茎
端茸毛 GY-2 (CK2)多,HN-2、HN-3、HT-1、GY-1 (CK1 (中等,XP-1、HN-1少;JS-1无茸毛。
株型除
JS-1为 , 为 株型#茎粗介于
0.77~1.43 cm ,其中 HN-3 最粗,1.43 cm ,比 CK1 和
CK2 粗 0.66 cm 和 0.33 cm ,最细为 GY-1 (CK1),仅 0.77 cm #茎节间长介于2.56~4.86 cm ,本地品种均比 对照节间#茎基部分枝数,介于4~11个,HN-3 t
多,为11枝,比CK1和CK2多6枝和4枝,XP-1最 少,仅4枝,比CK1和CK2少1枝和3枝#
2.1.3薯块性状调查结果调查结果为,薯型XP-
1%GY-1 (CK1)为长纺锤型,HN-1、HN-3上膨纺锤 型,HN-2 圆筒型,JS-1%GY-2(CK2)短纺锤型,HT-1
为纺锤型。
皮色XP-1和GY-1 (CK1)为紫色,HN-1% HN-3、GY-2(CK2)淡黄色,HN-2 黄白色,JS-1 黄色,
HT-1 赭红色# 肉色 XP-1%GY-1(CK1)紫色,HN-1% HN-3 黄色,HN-2、HT-1、GY-2(CK2(淡黄色,JS-1
橘黄色#条沟深浅 XP-1、HN-1、HT-1、GY-1(CK1)较 浅,HN-3 深,HN-2、JS-1、GY-2(CK2)无条沟 # 薯皮
粗细XP-1 粗,GY-1(CK1) ,
为细
表1叶片性状调查结果
处理叶形顶叶色叶色叶脉色-
长
叶柄长(cm )CK1±CK2±面积叶面积(cm 2)
CK1±CK2±XP-1齿状-心带齿紫绿绿19$21
0$81
1$3463$13
-13$76-22$59
HN-1全缘-心脏形
绿绿
绿
22.484$084$61128$3003 51$44
42$61HN-2缺刻-浅裂复缺刻
紫褐绿
脉17.67
-0$73
-0$20
108$9432$0523$22
HN-3
全缘-心脏形淡绿绿
绿23$34 4.94 5.47128$3251$43
42$60JS-1全缘-尖心形淡绿淡绿
绿20$011$612$14
46$35
-30$54-39$37
HT-1
齿状-尖
齿
淡绿
绿
绿23$02
4$625$15102$3325$44
16$61GY-1(CK1)全缘-尖心形色浓绿
绿
18$40—
0$53
76$89
—
-8$83
GY-2(CK2)
全缘-
形
淡绿
绿
脉
17$87
-0$53
—
85$728$83
—
注:叶柄长和叶面积每株调查主茎从茎尖开始倒数第6~10片展开叶,叶面积计算采用权红、王超等研究的甘薯叶面积计算公式
A =!(丄泸2,其中L %W 分别为叶片最长和最宽叫
-116
-
注:茎端茸毛分多、中、少、无4个等级
处理茎色
茎端 茸毛株型
茎(cm )
间 ( cm )
茎 分 数 ( )粗
比 CK1"比 CK2"长
比 CK1±比 CK2±数
比 CK1±比 CK2±
XP_1
绿带紫少匍匐0.860.09_0.24 3.39_1.47_0.594_1_3
HN-1绿少
匍匐 1.150.10
0.05
2.61_1.21
2.61932HN-2绿中匍匐0.850.08_0.25
3.31
_1.55
_0.678
3
1
HN-3
绿中
匍匐
1.430.66
0.33
2.56_2.30_1.42
1164JS_1绿无半直立0.88
0.11_0.22 3.12_1.74_0.8661_1HT_1绿中匍匐 1.050.28
_0.05 3.82_1.04
_0.1661
_1
GY_1(CK1)绿带褐
中
匍匐0.77—
_0.33
4.86
—
0.88
5
—
_2
GY_2(CK2)
绿多
匍匐
1.1
0.33—
3.98_0.88—
72
—
表3薯块性状调查结果
处理薯色色条沟薯
XP_1长纺锤型紫紫浅
粗HN-1
上彭纺锤型
淡红黄浅
细
HN-2筒
黄白
淡黄
无中HN-3
上膨纺锤型淡红黄深
细JS_1短纺锤型黄橘黄无细HT_1纺锤型赭红
淡黄
浅细
GY_1(CK1)长纺锤型紫红紫浅
中
GY_2(CK2)
短纺锤
淡红淡黄
无细
注:薯型的分类标准为球型(长/茎<1.5)、长纺锤型(长/茎>3.0)、纺锤型(长/茎2.-3)、短纺锤(长/茎1.5-2)、圆筒型(各点直径略 同)、上膨纺锤型、下膨纺锤型#
(见表3)。
2.2单株结薯性状调查结果
由参试品种单株结薯性状结果得知,单株结薯 重量在 0.22-0.67 kg ,HN_l 最高,重 0.67 kg ,比 CK1
和CK2分别重0.12 kg 和0.38 kg ,HN_3次之,重 0.63 kg ,比 CK1 和 CK2 重 0.07 kg 和 0.33 kg ,JS_1 最轻,仅 0.22 kg ,比 CK1 和 CK2 轻 0.34 kg 和 0.09 kg 。
单株结薯个数,在2.0-4.6个,HN_3最多,4.6个,比 CK1和CK2多1.4个和1.6个,HN-1次之,4.2个, 比CK1和CK2多1.0个和1.2个,HN_2最少,仅 2.0个,比CK1和CK2少1.2个和1.0个(见表4)。
2.3产量结果与分析
由表5得知,参试品种小区平均产量在8.48-22.5 kg ,折合单产在1.54万-4.09万kg/hm 2,单产最 高为HN-1,达4.09万kg/hm 2,比CK1和CK2增产
1.10 万 kg 和
2.48 万 kg ,增 36.64%和 154.72%,其 次为HN_3,再者是HT-1,最低为HN_2,仅为
1.54 万 kg/hm 2,比 CK1 和 CK2 低 1.45 万 kg 和
0.06万kg ,减48.48%和3.96%。
商品薯率最高为
HN-3,达 95.00%,其次 HN-1,达 9.22%,最低为 GY-
2(CK2),仅为78.49%。
新复极差法分析结果为HN_1、
HN-3与GY_1 (CK1)、GY_2(CK2)之间产量差异均
达极显著水平,HT_1与GY_2(CK2)之间产量差异
达极显著水平,与GY_1 (CK1)差异不显著,GY_1
(CK1)与JS_1、GY_2(CK2)、NH_2之间产量差异达 极显著水平,GY_1与XP_1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GY_2(CK2 "与其余参试品种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小区产量经方差分析和与临界值比较表明,试验区
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2.4产值结果与分析
通过表6可知,小区平均产值在16.29-51.60元,
折合产值为2.96-9.38万元/hm 2,单产值最高为GY_1
-117-
处理(五株)
大薯
中薯小薯
单 结薯
量
(Bg )
数
(个)
量(Bg )
数
(个)
量(Bg )
数
(个)
量
(Bg )
比 CK1!比 CK2土
数
()
比 CK1!比 CK2土
XP-10.6220.7350.3070.33-0.230.04 2.8-0.4-0.2HN-1 1.656 1.04
60.68
90.67
0.120.38 4.2 1.0 1.2
HN -2 1.044
0.4530.203
0.34-0.220.05 2.0-1.2
-1.0HN -3
1.5760.69
4
0.87130.63
0.07
0.33
4.6 1.4 1.6
JS-10.00
0.4130.678
0.22-0.34-0.08 2.2-1.0-0.8
HT-1 1.385 1.44
8
0.39
60.640.090.35
3.80.6
0.8
GY-1(CK1) 1.445 1.1370.2140.56—
0.26
3.2—
0.2
GY-2(CK2)
0.25
1
0.534
0.68
10
0.29
-0.26—
3.0
-0.2
—
注:单个薯块重量在250 g 以上的为大薯,100-250 g 的为种薯,100 g 以下的为小薯;本试验对单株结薯性状的的调查采取选择
性的5 ,再 平均值作为单结薯性状。
表5产量结果与分析
处理
小区产量(Bg )
折合
单产
(万 Bg/hm 2)
产量
排名
商品
薯
(%)
比CK 增减(±)
差异显著性I
卅
平均
比CK1(Bg )
减
(%)比CK2(Bg )
减
(%)
0.050.01HN-123.0022.3022.2022.5 4.09194.22 1.1036.64 2.48154.72a A HN-3
22.90
20.8023.35
22.35 4.06295.00
1.07
35.73
2.4615
3.02a A
HT-115.9022.80
18.7519.15
3.48
385.550.4916.30 1.88116.79
ab
AB
GY-1(CK1)
17.4017.0514.95
16.47 2.994
86.44—
—
1.39
86.42I BC XP-110.2011.6514.4012.08 2.20
587.86-0.80-26.620.5936.79c CD
JS-19.310.459.55
9.8
1.78688.57
-1.22-40.690.1710.57c D GY-2(CK2)
5.5
9.3
11.708.8 1.61
778.49-1.39-46.36—
—
c D HN-2
5.49.210.85
8.5 1.548
82.51
-1.45
-48.48
-0.06-3.96
c
D
(CK1",达9.38万元,其次是HN-1和HN-3,达&62 万元,再者为XP-1,6.97万元,最低为HN-2,仅2.96
万元,比CK1和CK2减产6.42万元和0.02万元,减 68.43%和0.63% $新复极差法分析结果为GY-1
(CK1 "与 XP-1、HT-1、JS-1、GY-2 (CK2 )、NH-2 之间 产值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与HN-1、HN-3之间产值差 异不显著,HN-1、HN-3、XP-1、HT-1 与 GY-2(CK2) 之间产值差异达极显著水平,JS-1、GY-2 (CK2)和 HN-2之间产值差异不显著$
小区产值经方差分析和与临界值比较表明,试 验区组间无显著差异,而处理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3结果与讨论
通过以上试验研究结论得知,茎尖倒数第6至
10叶叶面积与产量之间存在正相关,除HN-2叶面
积大而产量偏低和GY-2(CK2"叶面积中等产量排名 靠后外,其余品种叶面积越多与产量越
$茎
和 分枝数与产量之间 正相关关系,而节
间长与产量之间 相关关系。
就其产量产值
性状看,HN-1、HN-3、HT-1单产均高于GY-1(CK1)
和 GY-2 (CK2),XP-1、JS-1 产量高于 GY-2(CK2), HN-2产量低于GY-1(CK1)和GY-2(CK2)$商品薯
率除HN-2、HT-1比GY-1 (CK1)低外,其余品种商
品薯率均好于GY-1 (CK1)和GY-2(CK2)$因紫薯市
单 于 薯品种, ,紫薯品种GY-1(CK1)
产值表现最具优势,其次为HN-1、HN-3、XP-1、
HT-1,最低为 HN-2。
上 , 薯品种
与 薯品种差
异较大,紫薯GY-1 (CK1)在产量排列第4名的情况
-118
-
表6产值结果与分析
处理
小区产值(元)单产值
(万元/
hm2)
产值
排名
比CK增减(±)差异显著性
I卅平均比CK1
(万元)
增减量
(%)
比CK2
(万元)
增减量
(%)
5%1%
GY-l(CKl)54.6952.5247.6051.609.381—— 6.40214.78a A HN-148.8447.7845.6447.428.622-0.76-8.11 5.64189.26a AB HN-348.9444.0049.2l47.388.622-0.77-8.18 5.63189.04a AB XP-132.0636.0546.8938.33 6.974-2.41-25.72 3.99133.82B B HT-131.9445.5235.6537.70 6.865-2.53-26.94 3.87129.99B B JS-118.8620.8319.4119.70 3.586-5.80-61.820.6020.17c C GY-2(CK2)10.6616.4622.0616.39 2.987-6.40-68.23——c C HN-211.4017.6819.7916.29 2.968-6.42-68.43-0.02-0.63c C 注:单价按照当时市场平均价格计算,紫薯商品薯计3.5元/kg,小薯计0.8元/kg,非紫薯商品薯计2.2元/kg,小薯计0.6元/kg。
下,依然获得高产值,具有明显产值优势;GY-2 (CK2)产量和产值表现较差,不适宜在本地推广种植&本地区收集的甘薯品种资源HN-1、HN-3、HT-1生物性状、适应性和产量产值表现明显优势,可进行示范推广,JS-1和HN-2,产量产值均偏低,因此不适宜推广种植&鉴于市场对紫薯品种特殊的营养价值需求,除本地紫薯XP-1和引进的GY-1: ,应进优紫薯的进示范和本地品种资源的,以促进本地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参考文献
[1]尹秀波,李俊良.甘薯绿色高产高效种植技术[M].中国农业出
,2017:1.
[2],,梁艳丽,等.云南高原不同甘薯品种的比较
[J].西南农业学报,2004,17(4) $477-181. [3],,,.高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
[J].业科学,2013,41(25):1057-1058.
[4].WHO推荐的品榜[J].家庭医生(新健康),
2007(11):42-43.
[5],.中国甘薯产业及产业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江
业,2012,28(5):969-973.
[6],.甘薯的研究[J].黑龙江
业2011(10):75-76.
2019年国审玉米新品种(十九)
审定编号品种名品种源种单
20190223223MY41X X15山西强盛种业有限公司
20190224627E085x铁1115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90225621CX235X CX177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
2019022663013122X0958市业
20190227惠民6101H061X M101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90228单5976a110X6a453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2019022939312004X12085市业
20190230德发718D118x FY03山东省德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90231现代59XD2458-2X京2416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
20190232农华8167P402x B8328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90233登海527登184x登092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90234万106JN08x浚1543河北冠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北万盛种业有限公司20190235登528DH556x登海591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20190236郑单309郑H39-1X郑M189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0190237存22ZC12x ZC1457-33河南丰德康种业有限公司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