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推荐】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上期高级半期化学试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高二年级阶段考试化学试题(选修).10.20.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射阳中学高二年级阶段考试化学试题(选修)2007.10.20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内容:晶体结构和性质、化学反应与能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Ca:40 Fe:58.5I卷(60分)各位同学请注意:请将选择题答案涂到机读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新能源是A.天然气 B.煤 C.太阳能 D.石油2.已知反应4NH3+5O2=4NO+6H2O,若反应速率分别用v(NH3)、v(O2)、v(NO)、v(H2O)来表示(单位均为mol/L·min),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4/5v(NH3)=v(O2) B.5/6v(O2)=v(H2O)C.2/3v(NH3)=v(H2O) D.4/5v(O2)=v(NO)3.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A.晶体硅 B.食盐 C.干冰 D.金属钠4.下列化学式可表示一个分子的是A.SiO2 B.CCl4 C.NH4Cl D.C5.根据下列物质的性质.判断属于原子晶体的物质是A.微溶于水,硬度小,熔点-56.6℃,固态或液态时不导电B.熔点3410℃,导电性好,延展性强C.熔点3550℃,不导电,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质硬D.熔点800℃,易溶于水,熔化时能导电6.已知:2H2(g)+O2(g)=2H2O(l) △H=–571.6KJ·mol-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2H2O(g) =2H2(g)+O2(g) △H=571.6KJ·mol-1C.H2的燃烧热△H=-571.6KJ·mol-1D.H2(g)+1/2O2(g)=H2O(l) △H=–285.8KJ·mol-17.下列各组物质的熔点.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A.NH3、CH4、NaCl、Na B.H2O、H2S、SO2、MgSO4C.CH4、H2O、NaCl、SiO 2 D.Li、Na、K、Rb、Cs8.最近发现,只含镁、镍和碳三种元素的晶体竟然也具有超导性。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江苏省姜堰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选修)试卷2011.11.09(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在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A.分子间作用力 B.离子键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 D.共价键2、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或升华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Na2O和SiO2熔化 B.Mg和S熔化C.氯化钠和蔗糖熔化 D.碘和干冰升华3、下列性质中,可以较充分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A.具有较高的熔点 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可溶于水 D.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F3、NH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均为平面正三角形B.H—Cl的键能为431.8kJ·mol—1,H—I的键能为298.7kJ·mol—1,这可以说明HCl分子比HI分子稳定C.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甲烷可与水形成氢键D.因为N—H键能比P—H大,所以NH3沸点比PH3高5、下列物质中,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A.CO2 B.Br2 C.CaCl2 D.SO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 .从上到下氢化物沸点逐渐升高B .酸性依次增强:HClO 、HClO 3、HClO 4C .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 .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8、在核电荷数为26的元素Fe 的原子核外的3d 、4s 轨道内,下列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9、最近科学家宣称: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照射下可燃烧,这伟大的发现,有望解决用水作人类能源的重大问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化学全册 测试题 1.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化学选修3全册测试题 1第Ⅰ卷(选择题共7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的是A.治理污染B.杜绝污染源C.减少有毒物D.处理废弃物2.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C.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共价化合物越稳定D.键角的大小与键长、键能的大小无关3.构造原理揭示的电子排布能级顺序,实质是各能级能量高低,若以E表示某能级的能量,下列能量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A.E(3s)>E(2s)>E(1s) B.E(3s)>E(3p)>E(3d)C.E(4f)>E(4s)>E(3d) D.E(5s)>E(4s)>E(4f)4.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提供孤对电子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是①H2O ②NH3③F—④CN—⑤CO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⑤5.超临界流体是物质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的一种新的状态。
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超临界二氧化碳,在化学工业上可取代氟利昂等溶剂、发泡剂。
下列有关超临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超临界二氧化碳是新合成的一种物质B.超临界二氧化碳由CO2分子构成C.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溶解物质后,可在常温常压下使二氧化碳挥发除去D.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代替氟利昂可减轻对臭氧层的破坏6、纳米材料的表面微粒数占微粒总数的比例极大,这是它有许多特殊性质的原因,假设某氯化钠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恰好与氯化钠晶胞的大小和形状相同(如图所示),则这种纳米颗粒的表面微粒数占总微粒数的百分数为A、33.3%B、50%C、87.5%D、96.3%7.有下列离子晶体空间结构示意图:●为阳离子,○为阴离子。
以M代表阳离子,N代表阴离子,化学式为MN2的晶体结构为A B C D8.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江苏省徐州市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选修)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选修)试题参考答案 2012.11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15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2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D C C CBCCB11 12 13 14 15 DACBBDCD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60分)16.(共12分,每空1分)(1)⑤;④;③;① (2)⑨; ③、⑥; ①; ⑤; ⑦; ②; ⑧、⑩; ④17.(共5分,每空1分)⑴2-甲基丙烷 ⑵CH 3CH 2CH 2CH 3 ⑶b 、f ⑷CH ≡CH 等炔烃 ⑸d 、e 18. (共5分,每空1分)(1)羟基、碳碳双键 (2)0 (3)C 16H 30O (4)⑤ 19.【共10分,第(1)、(3)小题每空2分,第(2)小题每空1分】 (1)C CH 3H 3C C CH 3CH 3(2)CH ≡CH CH 2=CH 2 CH 3CH 3(3)①②CH 2=CH-CH 2-CH= CH-CH 3 或CH 3-CH= CH-CH= CH -CH 320. 【共14分,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第(1)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CCl 4 除去挥发出来的溴 (2)硝酸银溶液(3)氢氧化钠溶液 向三口烧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转入分液漏斗,分液(5)E 中产生淡黄色沉淀21. 【共14分,第(2)③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1)①C 3H 8O ②不需要,H 原子已经饱和,最简式即为分子式 ③C 3H 6 (2)①0.6 mol 0.2 mol ;②C 2H 6O ③CH 3OCH 3 CH 3CH 2OH。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微粒的核外电子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碳原子B. P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C. Cr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3d44s1D. Fe2+价电子排布式3d44s22.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3.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A. A B. B C. C D. D4.物质的下列性质不能用键能来解释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没有氯气活泼B. HF比HCl稳定C.金刚石的熔点比晶体硅高D.常温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5.下列组合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 C2H4、C2H2、CO2 B. CH4、CHCl3、CO2C. Cl2、H2、N2 D. NH3、H2O、SO26.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7.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中,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H3>PH3>SiH4B.微粒半径:K+>Na+>Mg2+>Al3+C.氢键的作用能F﹣H…F>O﹣H…O>N﹣H…ND.电负性:F>N>O>C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 124g P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 AB. 12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3N AC. 12g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2N AD. 60g SiO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 A9.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粒间的作用力,下列物质:①Na2O2;②SiO2;③石墨;④金刚石;⑤CaCl2;⑥白磷,含有上述结合力中的两种的组合是()A.①③⑤⑥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①②③⑥10下列物质的熔点或液化温度由高到低顺序的是()A.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 B. CF4>CCl4>CBr4C. NH3>N2>H2 D.纯镁>镁铝合金>纯铝11拆开1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是该化学键的键能,它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SiCl4的熔点比SiC低B.拆开1 mol晶体硅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176kJC. HCl的熔点比H2高D.拆开1 mol晶体SiC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1388kJ12.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CH4和NH4+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B. 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1molB3N3H6和苯均有6mol非极性键C. NH3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D. BF3和CO32﹣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13.已知X、Y和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则X、Y、Z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 Z>Y>X B. X>Z>Y C. X>Y>Z D. Y>Z>X14.关于几种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A.苯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B. CH4中的4个C﹣H键都是H的1s轨道与C的2p轨道形成的s﹣p σ键C. C2H4中,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 H2分子中存在s﹣s σ键15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②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③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④离子晶体中,一定存在离子键;⑤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⑥原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⑦熔融时化学键没有破坏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A.②④⑥ B.④⑤⑦ C.④⑥⑦ D.③④⑦16.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1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氢键无关的是()A.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B. NH3易液化C. NH3分子比PH3分子稳定D.在相同条件下,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18.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A. CO2与SO2 B. CH4与NH3 C. BeCl2与BF3 D. C2H2与C2H419.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NaCl晶体中,距Na+最近的Cl﹣形成正八面体B.在NaCl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Na+C.在CsCl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8个Cs+D.铜晶体为面心立方堆积,铜原子的配位数(距离一个铜原子最近的其它铜原子的个数)为1220.如图所示的是某原子晶体A空间结构的一个单元,A与某物质B反应生成C,其实质是每个A﹣A键中插入一个B原子,则C物质的化学式为()A. AB B. AB4 C. AB2 D. A2B521以下四种物质,其中A、B各代表一种离子晶体的晶胞,C代表一种合金的晶胞,D则代表一个由A、B原子组成的团簇分子,其中化学式错误的是()22.近年来,科学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独特化学特性的氢铝化合物(AlH3)n.已知,最简单的氢铝化合物的分子式为Al2H6,它的熔点为150℃,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量.Al2H6球棍模型如图.下列说法肯定错误的是()A. Al2H6在固态时所形成的晶体是分子晶体B.氢铝化合物可能成为未来的储氢材料和火箭燃料C. Al2H6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氧化铝和水D. Al2H6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二、填空题23.(多选错选不得分)现有下列物质,用编号填空回答下列问题:A.干冰 B.金刚石 C.氦 D.过氧化钠 E.二氧化硅 F.溴化铵(1)通过非极性键形成的原子晶体是:.(2)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晶体是:.(3)含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的化合物是:.(4)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5)已知微粒间的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氢键.氯化钠熔化,粒子间克服的作用力为;二氧化硅熔化,粒子间克服的作用力为;干冰气化,粒子间克服的作用力为.A、B、C、D四种物质的熔点从低到高的顺序为(填序号).24.A、B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分别为(n+1)s x、ns x+1np x+3.A与B可形成化合物D.D溶于水时有气体逸出,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回答下列问题:(1)比较电离能:I1(A)I1(B)(填“>”或“<”,下同),比较电负性:A B.(2)通常A元素的化合价是,对A元素呈现这种价态进行解释:①用原子结构的观点进行解释:.②用电离能的观点进行解释:.③写出D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5.有七种元素,其中A、B、C、D、E为短周期主族元素,F、G为第四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回答问题.A元素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C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分别是:I1=738kJ/mol I2=1451kJ/mol I3=7733kJ/mol I4=10540kJ/molD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E元素的主族序数与周期数的差为4F是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G在周期表的第八列(1)已知BA5为离子化合物,是由、两种微粒构成的(填化学符号).(2)B基态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其电子云在空间有个方向,原子轨道呈形.(3)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4)G位于族,G3+价电子排布式为.GE3常温下为固体,熔点282℃,沸点315℃,在300℃以上升华,易溶于水,也易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据此判断GE3的晶体类型为.(5)DE3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其空间构型为.(6)前四周期中与F同一族的所有元素分别与E元素形成化合物,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写化学式),原因是.26.磷化硼(BP)和氮化硼(BN)是受到高度关注的耐磨涂料,它们的结构相似,图为磷化硼晶体结构中最小的重复结构单元.磷化硼可由三溴化硼和三溴化磷在氢气中高温反应合成:BBr3+PBr3+3H2=BP+6HBr.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反应物中含有一种元素,其基态原子具有八种不同能量电子,写出其基态原子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2)BP中每个B或P原子均形成4个共价键,其中有一个配位键,提供空轨道是原子.(3)磷化硼的晶体类型是,B原子的杂化方式是,每生成1molBP,共形成molB﹣P键.(4)已知BBr3+PBr3+3H2=BP+6HBr反应中,P元素被还原,判断电负性:P B (填“>”、“<”)(5)BBr3分子中,B原子采取杂化,键角为(6)氮化硼晶体的熔点要比磷化硼晶体高,其原因是.27.原子序数依次增加的A、B、C、D、E、F六种常见元素中,A、B、C、D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B、C、D同周期,E、F是第四周期的金属元素,F+的三个能层电子全充满.下表是主要化合价及原子半径数据:A B C D E F主要化合价﹣1 ﹣3+5 ﹣2+6 ﹣1+7 +2 +1+2原子半径0.071 0.11 0.102 0.099 0.197 0.117(1)B、C、D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是(填元素符号);(2)B的氢化物中心原子采取杂化,空间构型是形,是分子(填“极性”或“非极性”);(3)F2+与NH3形成配离子的结构式为;往某种蓝色溶液中加入氨水,形成蓝色沉淀,继续加入氨水,难溶物溶解变成蓝色透明溶液,可得到含有上述配离子的配合物.写出沉淀溶解的离子方程式.(4)A、E两种元素形成晶体晶胞是图中的(填①、②、③或④);(5)如图四条折线分别表示ⅣA族、ⅤA族、ⅥA族、ⅦA族元素气态氢化物沸点变化,请选出C的氢化物所在的折线(填n、m、x或y).28.西瓜膨大剂别名氯吡苯脲,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实践证明长期使用对人体无害.已知其相关性质如下表所示:分子式结构简式外观熔点溶解性C 12H 10ClN 3O白色结晶粉末170~172°C 易溶于水(1)氯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成对电子数为 .(2)氯吡苯脲的晶体类型为 ,所含第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3)氯吡苯脲晶体中,氮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4)氯吡苯脲晶体中,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有 .A .离子键B .金属键C .共价键D .配位键E .氢键(5)氯吡苯脲熔点低,易溶于水的原因分别为(6)查文献可知,可用2﹣氯﹣4﹣氨基吡啶与异氰酸苯酯反应,生成氯吡苯脲.反应过程中,每生成1mol 氯吡苯脲,断裂 个σ键、断裂 个π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点评: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难度不大,注意全空,全满,半满时能量最低.2.(2分)(2011•天津)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I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比133Cs多4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同位素及其应用;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析:根据同位素的概念,同一周期原子半径的递变规律,同一主族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单质的熔沸点来解答.解答:解:A、因铯的同位素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故A错;B、同周期元素(除0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故B对;C、第VIIA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在减弱,则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故C错;D、第VIIA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升高,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明确常见主族元素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重基础,一个知识点掌握不好就可能做错,但难度不大.3.(2分)(201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下列晶体分类中正确的一组是()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A NaOH Ar SO2B H2SO4石墨SC CH3COONa SiO2CO2D Ba(OH)2金刚石玻璃A.A B.B C.C D.D考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离子晶体是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常见离子晶体有:常见的有强碱、活泼金属氧化物、大多数盐类等;原子晶体是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常见的原子晶体有:一些非金属单质,若金刚石、硼、硅、锗等;一些非金属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氮化硼等;分子晶体是分子间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和氢键)构成的晶体.常见的分子晶体有:所有非金属氢化物、部分非金属单质(金刚石、晶体硅等除外)、部分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等除外)、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的有机物晶体、所有常温下呈气态的物质、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除汞外)、易挥发的固态物质等.解答:解:A、Ar属于分子晶体,NaOH属于离子晶体,SO2属于分子晶体,故A错误;B、石墨属于混合晶体,H2SO4、S属于分子晶体,故B错误;C、CH3COONa属于离子晶体,SiO2属于原子晶体,CO2属于分子晶体,故C正确;D、Ba(OH)2属于离子晶体,金刚石属于原子晶体,玻璃属于玻璃态物质,不属于晶体,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类型判断,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所属晶体类型,识记常见的原子晶体即可解答,注意石墨的晶体结构与玻璃态物质.4.(2分)(2012春•仓山区校级期末)物质的下列性质不能用键能来解释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没有氯气活泼B.HF比HCl稳定C.金刚石的熔点比晶体硅高D.常温下溴呈液态,碘呈固态考点: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单质的稳定性与分子内的化学键的键能有关;B.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C.原子晶体的熔点与键能有关;D.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分子间作用力有关.解答: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没有氯气活泼,是因为氮气分子中的键能大于氯气分子中的键能,故A错误;B.HF比HCl稳定,是因为HF的键能比HCl的大,故B错误;C.二者都是原子晶体,键能越大,熔点越高,故C错误;D.溴、碘等共价化合物它们的熔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键能影响它们的化学性质,故D不能用键能来解释,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键能与物质的稳定性、原子晶体的熔点的关系,物质三态变化的原因等,难度不大,注意原子晶体中,键能越大,熔点越高.5.(2分)(2015春•黄石校级期中)下列组合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C2H4、C2H2、CO2B.CH4、CHCl3、CO2C.Cl2、H2、N2D.NH3、H2O、SO2考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则为非极性分子.解答:解:A.C2H4中有C、H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且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C2H2中有C、H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且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CO2中有C、O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且分子结构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属于非极性分子,故A正确;B.CH4中含有极性键,为正四面体结构,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重心重叠,为非极性分子;CHCl3有C、H和C、O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但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B错误;C.Cl2中只有Cl﹣Cl非极性键,属于非极性分子;H2中只有H﹣H非极性键,属于非极性分子;N2中只有N﹣N非极性键,属于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D.NH3中有N、H元素形成的极性键,但结构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H2O中H、O元素形成的极性键,但结构不对称,属于极性分子;SO2中有S、O元素之间形成极性键,但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及分子的极性,明确化学键判断的方法及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应熟悉常见分子的构型,题目难度不大.6.(2分)(2015春•宁德期中)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C.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考点:金属键的涵义;金属键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关系.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金属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金属导电是因为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可见光.解答:解:A、金属键不是存在于相邻原子之间的作用力,而是属于整块金属,因此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故A错误;B、金属键是存在于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的相互作用,这些“自由电子”为所有阳离子所共用,其本质也是电性作用,故B正确;C、金属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当给金属通电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而导电,故C错误;D、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自由电子能够吸收可见光,但是并不能放出可见光,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金属键与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关系,难度不大,明确金属键的作用力是解答的关键.7.(2分)(201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顺序中,不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H3>PH3>SiH4B.微粒半径:K+>Na+>Mg2+>Al3+C.氢键的作用能F﹣H…F>O﹣H…O>N﹣H…ND.电负性:F>N>O>C考点: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的原子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B、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一样,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C、原子之间的电负性差距越大,氢键的作用力越大;D、得电子能力越强,电负性越大.解答:解:A、得电子能力:N>P>Si,所以热稳定性:NH3>PH3>SiH4,故A正确;B、钾离子电子层最多,半径最大,Na+、Mg2+、Al3+电子层一样,但是核电荷数不一样,分别是11、12、13,所以Na+>Mg2+>Al3+,即K+>Na+>Mg2+>Al3+,故B正确;C、键能:H﹣F>O﹣H>N﹣H,所以氢键的作用能F﹣H…F>O﹣H…O>N﹣H…N,故C正确;D、得电子能力F>O>N>C,所以电负性是:F>O>N>C,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8.(2分)(201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A.124g P4含有P﹣P键的个数为4N AB.12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3N AC.12g金刚石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2N AD.60g SiO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2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每个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共价键,根据白磷的分子个数计算白磷中含有的P﹣P共价键个数;B.在石墨晶体中1个C原子对应3×=个C﹣C键;C.每个C原子与其他4个C原子共用4个C﹣C键,相当于每个C原子占有4×=2个C﹣C键;D.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对应4个Si﹣O键.解答:解:A.一个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P﹣P键,124gP4的物质的量是1mol,所以含有P﹣P键的个数为6N A,故A错误;B.在石墨晶体中1个C原子对应3×=个C﹣C键,12 g石墨中含有C﹣C键的个数为1.5N A,故B错误;C.每个C原子与其他4个C原子共用4个C﹣C键,相当于每个C原子占有4×=2个C﹣C键,1mol金刚石含2molC﹣C键,故C正确;D.SiO2晶体中1个Si原子对应4个Si﹣O键,60gSiO2中含Si﹣O键的个数为4N A,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阿佛加德罗常数,难度不大,注意每个C原子与其他4个C原子共用4个C ﹣C键及石墨中的成键即可解答.9.(2分)(2009春•青岛期末)共价键、离子键和范德华力都是微粒间的作用力,下列物质:①Na2O2;②SiO2;③石墨;④金刚石;⑤CaCl2;⑥白磷,含有上述结合力中的两种的组合是()A.①③⑤⑥B.①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③⑥考点: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多原子分子和原子晶体含有共价键,分子晶体含有范德华力,石墨为混合型晶体,以此进行判断.解答:解:①Na2O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②SiO2为原子晶体,只含共价键;③石墨为混合型晶体,含有共价键和范德华力;④金刚石为原子晶体,只含共价键;⑤CaCl2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⑥白磷为多原子分子晶体,含有共价键和范德华力.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化学键的分类和特点,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0.(2分)(2012春•莆田校级期末)下列物质的熔点或液化温度由高到低顺序的是()A.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B.CF4>CCl4>CBr4C.NH3>N2>H2D.纯镁>镁铝合金>纯铝考点: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原子晶体中,键长越小,键能越大,熔点越高;B.分子晶体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大;C.分子晶体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大,但含有氢键的物质熔点更高;D.金属晶体中,电荷越高,离子半径越小,熔点高,且合金比其各成分的熔点都低.解答:解:A.原子晶体中,键长越小,键能越大,熔点越高,则熔点为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A错误;B.分子晶体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大,则熔点为CBr4>CCl4>CF4,故B错误;C.分子晶体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大,但氨气分子中含有氢键的物质熔点更高,所以熔点为NH3>N2>H2,故C正确;D.金属晶体中,电荷越高,离子半径越小,熔点高,且合金比其各成分的熔点都低,则熔点为纯铝>纯镁>镁铝合金,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晶体中熔点的比较,明确不同晶体的类型及比较熔点的方法不同,注意选项C中氢键对熔点的影响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11.(2分)(201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拆开1mol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是该化学键的键能,它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化学键Si﹣O S i﹣Cl H﹣H H﹣Cl Si﹣SiSi﹣C键能/kJ•mol﹣1460 360 436 431 176 34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SiCl4的熔点比SiC低B.拆开1 mol晶体硅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176kJC.HCl的熔点比H2高D.拆开1 mol晶体SiC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1388kJ考点: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SiCl4的是分子晶体,SiC是原子晶体,熔点原子晶体>分子晶体;B.晶体硅中1个Si原子与周围的4个Si形成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每个Si原子形成4个Si﹣Si键,每个Si﹣Si键为1个Si原子通过Si﹣Si键,所以1mol晶体硅中含有Si﹣Si键为1mol×4×=2mol;C.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D.晶体SiC中1个Si原子与周围的4个C形成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每个Si原子形成4个Si﹣C键,每个Si﹣C键为1个Si原子通过Si﹣C键,所以1mol晶体硅中含有Si﹣C键为1mol×4×=2mol.解答:解:A.SiCl4的是分子晶体,SiC是原子晶体,熔点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所以SiCl4的熔点比SiC熔点低,故A正确;B.晶体硅中1个Si原子与周围的4个Si形成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每个Si原子形成4个Si﹣Si键,每个Si﹣Si键为1个Si原子通过Si﹣Si键,所以1mol晶体硅中含有Si﹣Si键为1mol×4×=2mol,拆开1mol晶体硅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176kJ/mol×2mol=352kJ,故B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故C正确;D.晶体硅中1个Si原子与周围的4个C形成正四面体空间网状结构,每个Si原子形成4个Si﹣C键,每个Si﹣C键为1个Si原子通过Si﹣C键,所以1mol晶体硅中含有Si﹣C键为1mol×4×=2mol,拆开1mol晶体硅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为347kJ/mol×2mol=694kJ,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晶体类型与性质、键能概念及键能键长的运用等,难度中等,BD选项为易错点,要根据晶体结构判断1mol晶体硅中含有Si﹣Si键为2mol.12.(2分)(201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CH4和NH4+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B.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1molB3N3H6和苯均有6mol非极性键C.NH3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D.BF3和CO32﹣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考点:“等电子原理”的应用;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CH4和NH4+原子总数为5,价电子总数都为8,是等电子体,为正四面体结构;B、B3N3H6和苯原子总数为12,价电子总数都为30,是等电子体,B3N3H6中不含非极性键;C、NH3和PCl3原子总数为4,NH3价电子总数为8,PCl3价电子总数为26,不是等电子体;D、BF3和CO32﹣原子总数为4,价电子总数都为24,是等电子体,BF3成3个σ键,B原子不含孤对电子,采取sp2杂化,为平面正三角形.解答:解:A、CH4和NH4+原子总数为5,价电子总数都为8,是等电子体,为正四面体结构,键角为109°28′,故A错误;B、B3N3H6和苯原子总数为12,平面三角形,价电子总数都为30,是等电子体,B3N3H6中不含非极性键,故B错误;C、NH3和PCl3原子总数为4,NH3价电子总数为8,PCl3价电子总数为26,不是等电子体,但二者都为三角锥型结构,故C错误;D、BF3和CO32﹣原子总数为4,价电子总数都为24,是等电子体,BF3成3个σ键,B原子不含孤对电子,采取sp2杂化,为平面正三角形,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故CO32﹣也为平面正三角形,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电子体判断、空间结构等,难度中等,注意离子价电子总数计算用原子的价电子总数﹣离子所带的电荷.13.(2分)(201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已知X、Y和Z为第三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电离能/kJ•mol﹣1I1I2I3I4X 578 1817 2745 11578Y 738 1451 7733 10540Z 496 4562 6912 9543则X、Y、Z的电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Z>Y>X B.X>Z>Y C.X>Y>Z D.Y>Z>X考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根据同周期元素的电离能判断元素的种类,X的I4电离能突然增大,说明最外层有3个电子,应为Al,Y的I3电离能突然增大,说明最外层有2个电子,应为Mg,Z的I2电离能突然增大,说明最外层有1个电子,应为Na,根据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强解答.。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

江苏省姜堰市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选修)试卷2011.11.09(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单质的晶体中,一定不存在A.分子间作用力B.离子键C.金属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D.共价键2、下列各组物质熔化或升华时,所克服的粒子间作用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Na2O和SiO2熔化B.Mg和S熔化C.氯化钠和蔗糖熔化D.碘和干冰升华3、下列性质中,可以较充分说明某晶体是离子晶体的是A.具有较高的熔点B.固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C.可溶于水D.固态不导电,熔融状态能导电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F3、NH3分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均为平面正三角形B.H—Cl的键能为431.8kJ·mol—1,H—I的键能为298.7kJ·mol—1,这可以说明HCl 分子比HI分子稳定C.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甲烷可与水形成氢键D.因为N—H键能比P—H大,所以NH3沸点比PH3高5、下列物质中,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A.CO2B.Br2C.CaCl2D.SO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处于最低能量的原子叫做基态原子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ⅦA族元素性质特征的是A.从上到下氢化物沸点逐渐升高B.酸性依次增强:HClO、HClO3、HClO4C.从上到下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8、在核电荷数为26的元素Fe的原子核外的3d、4s轨道内,下列电子排布图正确的是9、最近科学家宣称:普通盐水在无线电波照射下可燃烧,这伟大的发现,有望解决用水作人类能源的重大问题。
无线电频率可以降低盐水中所含元素之间的“结合力”,释放出氢原子,若点火,氢原子就会在该种频率下持续燃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测试题及答案全套(含综合测试题1套,共4套)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①能层②能级③电子云的伸展方向④电子自旋状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下列关于微粒半径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子层数少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电子层数多的元素的原子半径B.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单核粒子,半径相同C.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单核粒子,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D.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3.下列能级中可容纳电子数最多的是()A.6s B.4p C.3d D.4f4.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该元素在周期表中属于()A.ⅤB族B.ⅡB族C.Ⅷ族D.ⅡA 族5.下列符号中表示电子云伸展方向的是()A.K、L、M、N B.s、p、d、fC.p x、p y、p z D.↑、↓6.下列各项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减小的是()A.H、Li、Na、K B.I、Br、Cl、FC.Na、Mg、Al、Si D.Si、Al、Mg、Na7.主族元素A和B可形成组成为AB2的离子化合物,则A、B两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分别为() A.n s2和n s2n p4B.n s1和n s2n p4C.n s2和n s2n p5D.n s1和n s28.某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另外两个电子层电子数之差,该原子核内质子数为()A.18B.16C.8D.6 9.外围电子排布式为4f75d16s2的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是()A.第四周期第ⅦB族B.第五周期第ⅢB族C.第六周期第ⅦB族D.第六周期第ⅢB族10.元素的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其3d能级上的电子数是4s能级上的3倍,则此元素是()A.S B.Fe C.Si D.Cl11.镁原子由1s22s22p63s2→1s22s22p63p2时,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镁原子由基态转化成激发态,这一过程中吸收能量B.镁原子由激发态转化成基态,这一过程中释放能量C.转化后位于p能级上的两个电子处于同一轨道,且自旋状态相同D.转化后镁原子与硅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化学性质相似12.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7)

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Mn:52第I卷(客观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熵变小于零而焓变大于零的反应肯定不能发生B.用蒸馏水稀释0.1mol/L的醋酸至0.01mol/L,稀释过程中温度维持25℃不变,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均减小C.已知2H2(g)+O2(g) =2H2O(g) ΔH=-483.6 kJ/mol,则H2燃烧热为241.8 kJ/molD.已知2C(s)+2O2(g) =2CO2(g) ΔH1;2C(s)+O2(g) =2CO(g) ΔH2;则ΔH1<ΔH22.为了使K2S溶液中c(K+)/c(S2-)的比值变小,可加入的物质是()①适量HCl(g);②适量NaOH(s);③适量KOH(s);④适量NaHS(s);⑤适量的水A.②④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③3.在t℃时,某NaOH稀溶液中,c(H+)=10-a mol/L,c(OH-)=10-b mol/L,已知a+b=13,则在该温度下,将100 mL 0.10 mol/L的稀硫酸与100 mL 0.40 mol/L的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为(已知:lg2=0.30;lg3=0.48,注意忽略混合时体积的变化)()A.11.52 B.11.70 C.11.82 D.12.00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溶液中,导电能力弱的电解质不一定是弱电解质B.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C.纯净的强电解质在液态时,有的导电,有的不导电D.虽然SO2的水溶液能导电,但是SO2是非电解质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醋酸溶液中滴入石蕊呈红色,证明醋酸是弱电解质B.液态HCl不导电,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溶液的pH增大D.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抑制CO32-水解,溶液pH减小6.在0.1mol·L-1的HCN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HCN H++CN-,对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加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滴加少量0.1mol·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少D.加入少量NaCN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7.下列方程式正确的是()A.NaHSO 3=Na++H++SO32-B.BaSO4Ba2++SO42-C.S2-+2H 2O H2S+2OH-D.HCl+H2O=H3O++Cl-8.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2H2S(g)2H2(g)+S2(g) 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体系恒容,通入H2S(g),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H2S分解率也增大C.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将引起体系温度降低D.若体系恒容,注入一些H2后达新平衡,H2浓度将减小9.下列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判断正确的是()A.0.1L 3.0mol/L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的数目为0.3N A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和KCl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之和均为2N AC.0.1mol/L的NaHSO4溶液中,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2N AD.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1N A10.关于25℃时,pH = 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OH-) =c(Na+) + c(H+)B.由水电离出的c(OH-) = 1.0×10-12 mol·L-1C.与等体积pH = 2的醋酸混合后所得溶液显碱性D.与等体积0.01 mol·L-1氯化铵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 c(NH4+)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30分)11.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2SO2(g) +O2(g)2SO3(g),ΔH<0。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福建省厦门市华侨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16 N:14 Na:23 Cl:35.5 C:12第Ⅰ卷(选择题54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7小题,每小题2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 Al 1s22s22p63s23p1 B.O2- 1s22s22p6C.Na+ 1s22s22p6 D.Si 1s22s22p22.元素化学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A.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B.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C.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D.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3.下列轨道表示式所表示的元素的原子中,其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的是4.现有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1s22s22p63s23p4;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B.原子半径:③>②>①C.电负性:③>②>① D.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5.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下图所示)。
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15.2g该物质含有6.02×1023个原子6.下列关于元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B.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定依次增大C.最外层电子排布为ns2np6(若只有K层时为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7.关于电子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子云形象地表示了点在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B.电子云是电子绕核运动形成了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C.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表示在这个球面以外,电子出现的概率为零D.电子云图是电子运动无规律性的描述8.在d轨道中电子排布成,而不排成,其直接的根据是A.能量最低原理B.魄力不相容原理C.原子轨道能级图D.洪特规则9.下列各组表述中,两个微粒一定不属于同种元素原子的是A.3p能级有一个空轨道的基态原子和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2的原子B.M层全充满而N层4s2的原子核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的原子C.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1/5的原子核价电子排布为4s24p5的原子D.2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的基态原子核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2s22p5的原子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出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B.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C.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D.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11.下列有关σ键的说法错误的是A.如果电子云图像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即形成s-s σ键B.s电子与p电子形成s-pσ键C.p和p不能形成σ键D.HCl分子里含有一个s-pσ键12.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H2OB.BF3l4D.PCl513.某周期Ⅱ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则同周期的Ⅲ族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只有x+1B.可能是x+8或x+18C. 可能是x+2D.可能是x+1或x+11或x+2514.下列各组元素属于p区的是A.原子序数为1,2,7的元素B.O,S,PC.Fe,Ar,ClD.Na,Li,Mg15.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书法错误的是A.X与Y薪酬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Y一定小于X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性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小于H m X16.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甲烷的电子式:B.氮原子的L层电子轨道表示式: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4D.碳-12原子:126C17.下列原子各电子层中电子数不合理的是A.21Sc:K(2)L(8)M(8)N(3) B.24Cr:K(2)L(8)M(13)N(1)C.32Ge:K(2)L(8)M(18)N(4) D.29Cu:K(2)L(8)M(18)N(1)18.主族元素X的原子最外层电子中具有最多的未成对单电子,元素Y的原子核外只有两种形状的电子云,且两种电子云的电子数相等,则X,Y组成的微粒中,不可能存在的是A.X2Y5B.XY42- C.XY43- D.XY3-19.已知锰的核电荷数为25,一下是一些同学绘制的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表示式(即电子排布图),其中最能准确表示基态锰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是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B.元素周期表中的ⅠA族(处H外)和ⅦA族元素间不能形成共价键C.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D.H-O键键能为463KKJ/mol,即18 g H2O分解成H2和O2时,消耗能量为2×463KJ21.下列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中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22.下列关于σ键和л键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σ键一般能单独形成,而л键一般不能单独形成B. σ键可以绕键轴旋转,л键一定不能饶键轴旋转C.碳碳双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一个л键,碳碳三键中一定有一个σ键,两个л键D.CH3-CH3,CH2=CH2,中σ键键能相等,л键键能也相等23.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的能量将A.升高B.降低C.保持不变D.一个升高,一个降低24.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原子在发生化学反应中只能失去电子,因而不能形成共价键B.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可以是单质分子,也可以是化合物分子C.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共价键D.共价键只能在不同原子之间形成25.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蔗糖溶于水D.SO2气体溶于水26.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A.硝酸B.苛性钠C.氯化铵D.三氧化硫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在形成离子键时,原子总是尽可能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的方向成键C.s轨道与s轨道之间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成键,所以共价键没有方向性D.s轨道与p轨道只有沿着一定的方向,才能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形成共价键Ⅱ卷(共46分)二、填空(本题包括6个小题,共46分)28.(4分)N能层中共有个轨道,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方向相反的个电子。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化学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如东县马塘中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化学命题人黄祝军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一卷从第1页至第3页,第二卷从第4页至第7页。
考试结束后,将第一卷答题卡和第二卷答题纸一并交监考老师。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注意:1.作答第一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并将准考证号和考试科目用2B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第一卷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Ba—137 S—32 O—16 C—12 N—14 H—1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面的排序不正确的是()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CCl4<CBr4<CI4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C. 熔点由高到低:Na>Mg>Al D晶格能由大到小: NaF> NaCl> NaBr>NaI2.已知反应:①2C(s)+O2(g)=2CO(g) Δ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 热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化分子相碰撞即可发生化学反应B.升高温度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率C.某一反应的活化分子百分率是个定值D.浓度增大使得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百分率增大4.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错误的是A .NH 4NO 3溶于水吸热,说明其溶于水不是是自发过程B .同一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液态时次之,而固态时熵值最小C .借助于外力能自发进行的过程,其体系的能量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D .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 5.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 .足量铁与稀硝酸反应:Fe +4H ++NO 3-=Fe 2++4H 2O +NO ↑B .足量硫化氢气体通入硫酸铁溶液中:H 2S +Fe 3+=Fe 2++S ↓+2H +C .醋酸溶液与纯碱反应:CO 32- +2H +=+H 2O +CO 2↑ D .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NaHSO 4在溶液中反应:Ba 2++OH -+H ++SO 42-=BaSO 4↓+H 2O6.在pH 为3的FeCl 3溶液,pH 为11的Na 2CO 3溶液和pH 为3的盐酸中由水电离出来的H 的浓度分别为:C 1、C 2、、C 3、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 .C 1<C 2<C 3B .C 1=C 2>C 3 C .C 1>C 2>C 3D .无法判断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精品推荐】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卷(选修)全国通用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致远中学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试题(选修)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分值: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Na─23 S─32第I卷(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首次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卢瑟福 C.玻尔 D.爱因斯坦2. 下列晶体熔化时不需破坏化学键的是A、晶体硅 B 、食盐 C 、干冰 D 、金属钾3. 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任何晶体中,若含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 原子晶体中只含有共价键。
C. 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 离子晶体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
4.下列各组多电子原子的原子轨道能量比较不正确的是A 3p x=3p z B4p>4f C 4s<3d D 7s<6d5.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七周期的ⅡA族元素。
下面关于镭的性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氢氧化物呈两性B 单质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 在化合物中呈+2价D 碳酸盐难溶于水6.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气态电中性基态原子失去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叫做第一电离能B、因为乙烯当中含有π键,所以容易发生加成反应C、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变小8.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A .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 3为sp 2型杂化,而CH 4是sp 3型杂化。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高二期中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精心收集**整理制作)秘密★启用前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7级高二上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卷(理科)2015. 12 本试题卷共6 页。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第Ⅰ卷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自发反应一定不能实现B.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小,固态时熵值最大C.恒温恒压下,∆H<0且∆S>0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D.反应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g)+S(s) H2S(g),K1;2.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g) SO2(g),K2。
S(s)+O则反应:H(g)+SO2(g) O2(g)+H2S(g)的平衡常数为( )A. K1+K2B. K1-K2C. K1×K2D. K1/K23.在盐类的水解过程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盐溶液均呈中性B.盐类的水解过程破坏了纯水的电离平衡C.盐类的水解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D.升高温度可以促进盐类的水解4.(原创)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NaHCO3的电离:B. HS- 的电离:C.H3PO4的电离:D.熔融状态下NaHSO4的电离:5.下列事实中,能证实一元酸HR是弱电解质的是( )A.HR溶液和KCl溶液不发生反应B.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C. 0.1 mol·L-1的HR溶液中c(R- ) =0.01 mol·L-1D.HR属于共价化合物6. (原创)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B.能使石蕊呈蓝色的溶液中:C. c (H+ )/ c(OH -)=1012 的溶液中:D.水电离的c (H)=10-12 mol·L-1的溶液中:7.有等体积、等pH的Ba(OH)2、NaOH和NH3·H2O三种碱溶液,滴加等浓度的盐酸将它们恰好中和,用去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V3=V2=V1B.V3>V2=V1C.V1=V2>V3D.V3>V2>V18. (原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和热测定实验中,应迅速将NaOH溶液和盐酸在测定装置中混合B.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C.探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向一支试管中加入2mL5%H2O2和1mL H2O,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 5%H2O2和1mL FeCl3溶液,观察并比较实验现象D.已知,为了利用该反应探究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所用试剂除1 mol·L-1KI溶液、0.1 mol·L-1稀硫酸外,还需要用到淀粉溶液9.(原创)如图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两条曲线上任意点均有c (H+) ×c (OH-)=KwB. T<25C. b点和c点pH均为6,溶液呈酸性D.只采用升温的方式,可由a点变成d点10.常温下,向纯水中加入NaOH使溶液的pH为11,则由NaOH电离出的OH 离子浓度和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之比为( )-A. 1:1B. 108:1C. 5×109:1D. 1010:111.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选用酚酞为指示剂,造成测定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A.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没用待测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在使用前未用待测液盐酸润洗C.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读数平视,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碱式滴定管的刻度12.某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发生反应:A(g)+B(g) 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4)

沈阳二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17届)化学试题说明:1.测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2.客观题涂在答题纸上,主观题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O-16 Na-23 S-32第Ⅰ卷(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g)的燃烧热为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2×(—283.0)kJ·mol -1B、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则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 q)+HCl(a q)===NaCl(a q)+H2O(l);△H=-57.4 kJ/molC、FeSO4、Na2CO3、FeCl3、Mg(NO3) 2溶液加热蒸发结晶都得不到相应的溶质D、由ΔG=ΔH-TΔS可知,ΔH>0且ΔS<0的反应肯定不能发生2、化学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
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 mol·(L·min)-1B.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是3∶2∶1C.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min)-1D.2 min内,v正(B)和v逆(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3、在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两个可逆反应:(甲)2X(g)Y(g)(乙)A(s)+2B(g) 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①混合气体的密度②反应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③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④混合气体的压强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⑥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其中能表明(甲) (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有()。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普高部高级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仁寿二职中普高部高2007级化学总复习单元测试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Ⅰ卷( 48分)一.选择题(每个选项只有一个选项吻合题意,每题3分,共 48分)1.分别处在第二、三周期的主族元素 A 和B,它为们离子的电子层相差两层,已知 A 处于第m族, B处于第 n族, A 只有正化合价,则 A 、 B原子序数分别为:A .m+2、n+10B. m、 n C.3、7D.m-2、10-n2.X 、 Y、 Z是 3种主族元素。
若是 X m+与Y n-拥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Z n-半径大于Y n-半径 , 则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序次是:A. Z>X>Y B. X>Y>Z C. Z>Y>X D. X>Z>Y3. 在 40 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 K时,人们成功制得了原子晶体干冰,以下推断正确的选项是:A 原子晶体干冰有升华现象 B.原子晶体干冰易汽化,可用作制冷资料C.原子晶体干冰和石英相同可用作耐磨资料4.依照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 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B. L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C. L 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D. M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 层电子数相等5.以下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 在离子晶体中也可能存在非极性键B. 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中 , 不用然含有阴离子C. 在共价化合物的分子晶体中含有共价键D. 在原子晶体中不能能存在极性共价键6.(2003年上海,10)13C-NMR(核磁共振) 、15N-NMR可用于测定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KurtWuthrich等人为此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 下面有关13C、15N表达正确的是:A. 13 C与15N有相同的中子数B.C. 15N与14N互为同位素D. 7.以下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 碘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13C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15C.酒精溶于水D. HCl气体溶于水8.据最新报道 , 二氧化钛 TiOz) 可有效清除剧毒致癌物质二恶英的毒性 , 而二氧化铁可由钙铁矿制得。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卷第Ⅰ卷(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 第三能层含有的轨道数为()A.3B. 5C. 7D. 92. 以下能级符号不正确的是()A. 3sB. 3p C . 3d D. 3f3. 下列原子或离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A. N: 1s22s22p3B. S2-: 1s22s22p63s23p6C. Na: 1s22s22p53s2D. Si: 1s22s22p63s23p24.下列第三周期元素的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A.Na+B.Al3+ C.S2-D.Cl-5.下列各组酸中,酸性依次增强的是()A、HClO 、HClO3 、HClO4B、HNO3、H3PO4 、H2SO4C、HI、HCl、H2SD、H2CO3、H2SiO3、H3PO46.某元素质量数51,中子数28,其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A.0B.1C. 2D.37.4p轨道填充一半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是()A.15B. 33C. 35D. 518. 以下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P4O6B. BF3C. PCl5D. H3O+9.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第IA 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 比133Cs 多4 个质子B.同周期元素(除0 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ⅦA 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10.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P、S、Cl 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11.下列有关获得晶体的途径,错误的是()A.从熔融态结晶出来的硫B.熔融态物质急速冷却C.凝华得到的碘D.从硫酸铜饱和溶液中析出的硫酸铜12.气态中性基态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发生如下变化,吸收能量最多的是()A. 1s22s22p63s23p2→1s22s22p63s23p1B. 1s22s22p63s23p3→1s22s22p63s23p2C.1s22s22p63s23p4→1s22s22p63s23p3D.1s22s22p63s23p64s24p2→1s22s22p63s23p64s24p113.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14.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情况错误的是()A.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N、O、F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P、S、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D.Na、K、Rb的金属性依次增强15.下列是几种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电负性最大的原子是( )A.1s22s22p4B.1s22s22p63s23p3C.1s22s22p63s23p2D.1s22s22p63s23p64s216.基态碳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A B C D17.已知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晶体,其晶胞如图所示,则下面表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正确的是()A.ZXY3B.ZX2Y6C.ZX4Y8D.ZX8Y1218.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以下元素属于P区的是()A、FeB、MgC、P D 、La19.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①HCl②H2O③N2④H2O2⑤C2H4⑥C2H2A.①②③B.③④⑤⑥C.①③⑥D.③⑤⑥20.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键角最小的是()A.H2OB.BF3C.NH3D.CH421.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CS2分子的立体构型为V形B.ClO-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SF6中有每个原子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D.SiF4和SO2-3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22.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分子几何构型不正确的是()A.PCl3中P原子sp3杂化,为三角锥形B.BCl3中B原子sp2杂化,为平面三角形C.CS2中C原子sp杂化,为直线形D.H2S分子中,S为sp杂化,为直线形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B.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C.手性异构体性质相同D.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24.下列配合物的配位数不是6的是()A、[Cu(NH3)4]Cl2B、Na2[SiF6]C、Na3[AlF6]D、K2[Co(SCN)5]25.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CO2 H2S B.C2H4 CH4C.C60C2H4D.NH3HCl第Ⅱ卷(50分)二.填空题:(每空2分)26、某元素原子的所电子构型为4S24p1,它属于第周期,族,区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高二化学半期试题.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内江市东兴区2011年高二化学半期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在答卷上)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以下能级符号正确的是A .1pB .2dC .3fD .4s2.某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 与L 电子层上,下列L 层中分布正确的是A .B .C .D .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 .BeCl 2B .H 2SC .PCl 3D .NO 24.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键角最小的是A .CH 2=CH 2B .H 2OC .NH 3D .CH 45.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A .sp 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 轨道形成π键B .sp 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 轨道形成σ键C .C-H 之间是sp 2形成的σ键,C-C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 轨道形成的π键D .C-C 之间是sp 2形成的σ键,C-H 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 轨道形成的π键6.x 、y 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 的阴离子与y 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A .x 的原子半径大于y 的原子半径。
B .x 的电负性大于y 的电负性C .x 阴离子的半径小于y 阳离子的半径D .x 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 的第一电离能7.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 、Y 和Z ,已知X 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元素原子的M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 层和L 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 元素原子的L 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 元素原子的L 电子层上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是A .X 2YZ 4B .XYZ 3C .X 3YZ 4D .X 4Y 2Z 78.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是sp 杂化的是A .BeCl 2B .H 2OC .CH 4D .BF 39.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 2S 和BF 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A .直线形;三角锥形B .V 形;三角锥形C .直线形;平面三角形D .V 形;平面三角形10.以下电子排布式表示基态原子电子排布的是A .1s 22s 22p 63s 13p 3B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1 4p 1C .1s 22s 22p 63s 23p 63d 24s 1D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 4p 111.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的原子质量数为A ,含N 个中子,它与1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在a gH m X 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A .a A +m(A -N +m)mol B .a A (A -N)mol C .a A +m(A -N)mol D .a A (A -N +m)mol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足量氯气通入溴化亚铁溶液中:2Fe 2++Cl 2====2Cl -+2Fe 3+B .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 3—+ OH —==CO 32— + H 2OC .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铝溶液 Al 3+ + 4OH - = AlO 2- + 2H 2OD .H 2S 通入FeCl 3溶液中:H 2S+2Fe 3+====2Fe 2++S ↓+2H +13.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最简式C 2H 4B.乙醇的结构简式C 2H 6OC.四氯化碳的电子式Cl:C ..Cl ..Cl:Cl D.臭氧的分子式O 3 14.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A .两个碳原子采用sp 杂化方式B .两个碳原子采用sp 2杂化方式C .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 轨道形成π键D .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15.用R 代表短周期元素,R 原子最外层的p 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只有2个。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5)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化学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54分)1.一定条件的密闭容器中:4NH3(g)+5O2(g) =4NO(g)+6H2O(g) ΔH=-905.9 kJ·mol-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905.9 kJ,则起始时投入4 mol NH3和5 mol O2B.平衡时4v正(O2)=5v逆(NO)C.平衡后降压,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减小D.NH3与O2起始时物质的量之比等于4:5,则平衡后两物质的转化率一定相等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中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明矾净化水B.纯碱去油污C.食醋除水垢D.漂白粉漂白织物3.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A B.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均为零C D.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4.反应3Fe(s)+4H2O(g) Fe3O4+4H2(g)在一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①.增加Fe的物质的量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③.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充入Ne使体系压强增大④.压强不变,充入N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A. 只有①B. 只有④C. ②④D.①③5. 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经2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1.L-1·s-1;③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有几个()A.1个 B.2个 C.3个 D.4个6. 一定温度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C(s) + CO2(g)2CO(g),不能判断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v(CO2)= v(CO) B.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容器中CO的体积分数不变7. 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2∶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 2Y2Z,达到平衡后,X的转化率不可能为A.25% B.20% C.15% D.10%8.工业上用CO和H2合成CH3OH:CO(g)+2H2(g)CH3OH(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精心收集**整理制作)
天全中学2015—2016学年上期高2014级半期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s电子云界面图是一个球面,电子云中的每个小黑点代表一个电子
B.NaH中的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s、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形成的
C.对于组成结构相似的分子,一定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
D.在现代化学中,常利用原子光谱上的特征谱线来鉴定元素,称为光谱分析
2、价电子排布式为5s25 p3的元素是()
A.第五周期第ⅢA族B.51号元素
C.SP区的主族元素D.Te
3.下列图式表示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基态碳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4、现有四种元素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①[Ne]3s23p4;②1s22s22p63s23p3;
③1s22s22p5。
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A.最高正化合价:③>②>①B.原子半径:③>②>①
C.电负性:③>②>①D.第一电离能:③>②>①
5、下列物质:①BeCl2②SiC ③白磷④BF3⑤NH3⑥过氧化氢, 其中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①③④B.②③⑥C.①④D.①③④⑤
6、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NH3·H2O= Al(OH)3↓+3NH4+
B. 水玻璃中加入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C. 二氧化硅与苛性钠溶液反应:SiO2+OH-=SiO32-+H2O
D.氧化铝与NaOH溶液反应:Al2O3+10OH-= 2[Al(OH)4]-+H2↑
7. 已知X+、Y2+、Z-、W2-四种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X、Y、Z、
W四种元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W>Z
B.原子序数:Y>X>Z>W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W>Y>X
D. 离子半径:X+>Y2+>W2->Z-
8.第3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不可能出现d电子,主要依据是() A.能量守恒原理B.泡利不相容原理
C.洪特规则D.近似能级图中的顺序3d轨道能量比4s轨道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9.(17分)下表为长式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的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①
②③
④⑤⑥⑦
⑧⑨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中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请在上图中划出区域并注明。
(2)表中元素①的6个原子与元素③的6个原子形成的某种环状分子名称为;
③和⑦形成的一种常见溶剂的化学式为,其立体构型为__________,键
角为______ 。
(3)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n s n n p n+1,该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孤电子对数
为;该元素与元素①形成的最简单分子X属于分子(填“极性”或
“非极性”)。
(4)元素④的第一电离能元素⑤(选填“>”、“=”、“<”)的第一电离能;元素
⑥的电负性元素⑦(选填“>”、“=”、“<”)的电负性。
(5)元素⑥和①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元素⑨的基态原
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6)某些不同族元素的性质也有一定的相似性,如上表中元素②与元素⑤的氢氧化物
有相似的性质。
请写出元素②的氢氧化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15分)今有a X、b Y、c Z三种元素。
已知:①各原子序数a、b、c均小于20,且a+b+c=25;②元素Y的原子价电子构型为ns2np n+2;③X和Y在不同条件下可形成X2Y和X2Y2两种化合物,Y和Z在不同条件下可形成ZY和ZY2两种化合物;
④Z的硫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Z氯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8︰77。
回答下列问题:
(1)X:(写元素名称);Z的价电子排布图为:。
(2)X2Y2的电子式,属于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3)Z的硫化物的VSEPR模型为,分子空间构型为;Z的氯化物的VSEPR模型和分子空间构型分别是、,其中Z原子分别以杂化轨道成键,根据原子轨道成键方式分,Z的硫化物分子中含有的键的种类及数目是、。
11.(13分)X、Y、Z、W、Q、R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Y、Z、W分别与X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依次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形和V形,Q的各级电离能如下表,W与R是同族元素。
Q I1I2I3I4I5…
电离能
496 4562 6912 9543 13353 …
(kJ/mol)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W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图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X2W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化合物XYZ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
(3)相同条件下,YW2、RW2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写分子式),
原因是。
(4)RW3分子中的键角___________,RW32-分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______形。
(5)X、Z、W、三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W2中的化学键类型为共价键(填“极性”或“非极性”),根据等电
子原理,指出与YW互为等电子体且含有Z原子的微粒有(要
求写一种即可)。
12.(15分) 已知X、Y、Z、Q、R、E六种元素中,原子序数X<Y<Z<Q<R<E,其结构或性质信息如下表。
元素结构或性质信息
X 原子的L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
Y 原子核外的L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
Z 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仅小于氟。
Q 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原子的M层上有1个未成对的p 电子。
R 核电荷数是Y与Q的核电荷数之和
E 原子序数比R大3
请根据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1)元素Y的原子核外共有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有种不同能级的电子。
(2)X、Y、Z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依次为(写元素符号)。
(3)X、Z、Q元素均表现最低化合价时的三种氢化物中,沸点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依次为(写化学式)。
(4)R的最高化合价为。
R的一种配合物的化学式为RCl3·6H2O。
已知0.01 mol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 mol AgCl 沉淀。
此配合物最可能是。
A.[R(H2O)6]Cl3B.[R(H2O)5Cl]Cl2·H2O
C.[R(H2O)4Cl2]Cl·2H2O D.[R(H2O)3Cl3]·3H2O
(5)元素E能形成八面体构型的配合物离子[E (YH3) x Q 2]+,则中心离子为(写化学式),配位体为(写化学式),x 的值为。
天全中学2015—2016学年上期高2014级半期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D D C A D D
二、填空题(共60分)
9、(17分)(1)
(2) 苯;CCl4,______正四面体_ _,__109°28′__ 。
(3) 1 ;极性。
(4) >;<。
(5) 略; [Ar]3d64s2。
(6)Be + 2NaOH = Na2BeO2+ H2O。
10.(15分)
(1)钠;
(2)略,离子。
(3)直线形,直线形;正四面体、正四面体,sp 和sp3,2个σ键、2个π键。
11.(13分)
(1)略。
(2)略。
(3)SO2,SO2和H2O均为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
(4)120°,三角锥形。
(5)NH4NO3,极性,N2
12.(15分)
(1)7 , 3 。
(2)O、N、 C 。
(3)H2O、HCl、CH4。
(4)+6 , B 。
(5)CO3+,NH3、Cl-,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