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概述
人体八大系统之循环系统讲解

• (一)血液循环 • 重要任务:运输物质出入组织,保证机
体新陈代谢的进行。
血液循环 总血液循环又分为两种路径循环: 1、体循环 2、肺循环
循环系统示意图
肺循环示意图
体循环示意图
• 1、心脏(位于胸腔内,夹在两肺之间, 心尖偏左;似本人拳头大小。)是动力 泵。
• 心脏为一中空的肌性器官,由中膈分为 不相通的左右两半。
第二节 循环系统——循环不已的运输流
淋巴系统示意图
• 一、循环系统概况
• 循环——各种体液不断流动和相互交换 的过程。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 性的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脏、动脉、静 脉和毛细血管。
• 血液循环:在密闭的心血管系统中进行, 起主要作用。
• 淋巴循环(淋巴液在淋巴系统中运行) 是血液循环的辅助装置。
心脏位置示意图
心脏结构示意图
• 2、血管(四通八达,遍布全身。)运输血液 的管道。
• A.动脉:管壁较厚,引导血液离开心脏的血管。 • B.静脉:管壁较薄,引导血液流回心脏的血管。 • C.毛细血管:分布到身体各组织细胞之间。 • 3、血液——存在于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
血管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动脉
动脉管壁厚、弹性强、血液流速 快。分布在身体内较深部位。
淋巴系统
淋巴管 淋巴液 淋巴结 扁桃体 脾脏
淋巴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后称为淋巴液
(1)淋巴管、淋巴液
• 淋巴管遍布全身形成一套管道系统,它是 由起始端为盲端的毛细淋巴管和小淋巴管、 中淋巴管、大淋巴管,以及淋巴总管组成。
• 淋巴循环途径:淋巴由毛细淋巴管开始, 流经各级淋巴管并通过淋巴结,最后汇入 两条大的淋巴导管,再流入左右锁骨下的 静脉。
(2)淋巴结
循环系统的概念

循环系统的概念
循环系统是指一种由组件、部件或子系统组成的、能够循环运行的系统。
循环系统可以将某种物质或信息循环往复地传递、转化或处理,确保系统能够持续运行。
循环系统的概念可适用于不同领域,如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等。
在生态学中,循环系统指的是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内循环流动的过程。
例如,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体内的化学能,再通过食物链传递给其他生物,最终通过分解作用回归到环境中。
在工程领域,循环系统是指由各种组件和设备组成的能够实现物质或能量循环利用的系统。
例如,回收利用废水、废气和废热的系统,通过循环处理,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在信息科学中,循环系统是指将信息经过一系列处理和传递后再返回原点的系统。
例如,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传输系统,通过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将数据循环传递,确保数据能够顺利传递到目的地。
总之,循环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物质或信息的循环传递和转化的系统,具有循环往复的特点,并在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
循环系统概述教案

教学课题(教科书名称及章、节、页码等)《循环系统概述》“21世纪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系列教材《临床护理学:氧合》,第一章循环系统概述,第1-17页,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教学目的1.了解心脏的解剖和功能,冠状动脉循环的结构和功能2.掌握大循环、小循环循环途径3.掌握每搏输出量、射血分数定义及正常值,掌握血液循环定义课程类型面授教具(直观教具、图表、模型等)多媒体,PPT课件,心脏模型教学过程及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运用一、提问(10分钟)1.心脏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2.人体循环分哪两种循环?3、心脏分哪四室?4、动脉血及静脉血是如何变化的,动脉及经脉中流动的是什么血?自由发言,各抒己见方式,(主要是了解大家在护校学习的效果)二、课程教学(65分钟)1、课题导入:(3分钟)在人类跨入21世纪,心血管病给全球带来新的严峻挑战。
WHO发布的《2002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心血管(包括脑血管)病的死亡率最高,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病死亡约1700万人,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威胁的重大疾病。
因此,心血管病已成为全球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也为我们医护人员提出了严峻挑战,所以需要我们不断的强化学习,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引入新课(下面我们先一张示意图)(3分钟)(1)明确心脏大致结构(2)明确心脏的主要大血管及初步概念。
图1心脏的解剖图3、课题引申,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几个主要瓣膜,瓣膜病变与疾病关系(10分钟)通过一个图形是学生直观了解心脏的大致结构及其作用图2心脏的结构示意图4、观看模型,进一步强化心脏瓣膜和结构,直观呈现(4分钟)心脏模型5、利用图片,讲解心脏的冠状动脉循环,举例阐述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形成机理及侧枝循环建立的优势(15分钟)图3 冠状动脉图图4侧枝循环6、利用示意图方式深入讲解大小循环途径及动脉血如何变为静脉血,举例说明循环障碍导致的不同疾病以及诸脏腑疾病(15分钟)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进一步讲解心脏的内部结构及其相关瓣膜让学生参观心脏的结构模型,深入了解心脏的结构及心脏个瓣膜利用示意图讲解,并进行举例说明(如大树),使学生能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易于理解的知识图5循环示意图 7、有关循环系统疾病的几个概念,用示意图的方式讲解心动周期的过程(15分钟)图6心动周期使用心脏模型系统、直观讲解心脏的大小循环途径,及心脏周期,把复杂的知识转变为简单易懂的知识,形成永久记忆三、板书设计 (10分钟)心脏的大小循环途径(10分钟) 进一步阐述其重要性,强化学习,使之掌握(指保留的板书)四、指导学生利用心脏模型进行血液循环的演示 目的查看学生掌握情况,进一步强化学习(10分钟) 现场演示五、巩固 利用小结,概括说明心脏结构、大小循环(5分钟) 利用心脏模型六、备注姓名:赵国凤2013.06.25大循环小循环。
循环系统--生理学

2021/10/10
34
(二)局部性体液调节:增加开放的毛细血管的数量,并 增大毛细血管通透性。只能在产生这些物质的局部发生作 用,调节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 1、激肽:作用是使血管平滑肌舒张。 2、组织胺:使局部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管壁的内皮细胞收 缩,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大,促进血浆成分从血管中滤出, 造成局部水肿。 3、前列腺素: 作用是使大多数组织的血管舒张。 4、组织代谢产物:舒血管。对脑血管有较强作用的是二 氧化碳、氢离子,对心肌有较强作用的是腺苷和低氧,对 运动中的骨骼肌有较强作用的是低钾、低氧和高渗透压。
(1)毛细血管血压:血压高则生成多。
肌肉运动、炎症时,微a扩张,毛细血管血压升高;是
右心衰时,V回流受阻,毛细血管血压逆行性升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渗透压降低则生成多。
某些肾脏疾病时,大量血浆蛋白随尿液排出,血浆胶体
渗透压降低。
(3)淋巴回流:回流受阻则生成多,在受阻部位之前组
织液积聚,呈现水肿。
脉搏的传导速度远较血流速度快,且从主动脉到外周动 脉,传导速度逐渐加快;动脉硬化时,传导速度增快。正 常情况下,主动脉脉搏传导速度为3-5m/s,较小的动脉为
15-35m/s,
2021/10/10
25
(三)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1、静脉血压:血液对静脉管壁的侧压称静脉血压。 由于消耗能量,静脉血压会变的更低,从微静脉到大静
③第三心音:发生于快速充盈期末;是血流突然减慢引 起心室壁和瓣膜发生振动所致。
④第四心音:但在异常有力的心房收缩和左室壁变硬的 情况2下021/,10/10心房收缩使心室进一步扩张,引起振动。 11
(五)心输出量和心力贮备: 1、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收缩时每分钟向动脉血管射出的血量称心 输出量。是衡量心脏功能的基本指标。
循环系统

右淋巴导管
右上身的淋巴
二、淋巴循环的功能
1.回收蛋白质及运输营养物质 2.消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 菌、异物
1、毛细淋巴管
以粗大的盲端起于 组织间隙。比cap略粗2、
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在回流
过程中逐渐汇合形成淋
巴管.管径细、壁薄、
瓣膜多、外形呈串珠状。
3、淋巴干
全身的淋巴管道最后汇集成9条淋巴干:
左、右颈干(收集头颈部淋巴)
第四章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进行血液循环动力和管道系统。
循环系统的功能:物质运输,把消化器官吸收的营
养物质和肺吸进的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器官、组织和
细胞,同时又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保证新陈代谢
的运行。 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心脏、动脉、静脉、毛细 血管
淋巴系统:淋巴管和淋巴器官
心血管系统由心、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心: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动脉:把血液带离心的管道,愈分愈细
终支为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 在颈部的分支有: 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 面动脉 颞浅动脉 上颌动脉
(2)颈内动脉
营养脑和视器
3、锁骨下动脉
左侧起于主动脉弓,右侧起于 头臂干,经胸廓上口到颈根部,至
第1肋外缘移行为腋动脉,主要分
支有:
椎动脉:分布于脑和脊髓 胸廓内动脉:分布于胸前壁
心包、膈和腹直肌
甲状颈干
肱 动 脉
桡 动 脉、 尺 动 脉
掌浅弓=尺动脉末端+桡动脉掌浅支 掌深弓=尺动脉掌深支+桡动脉末端
5、胸部的动脉
主干为胸主动脉 (1)壁支:分布于腹壁 (2)脏支:分布于胸腔内 的脏器
6、腹部的动脉
主干是腹主动脉 (1)壁支:分布于腹后 壁和膈等处 (2)脏支:分布于腹腔 内的脏器
循环系统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循环系统是一套密闭的管道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将营养物质、氧气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等运到全身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并将它们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运往肺、肾和皮肤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1、心血管系统(1)心脏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每分钟跳动的次数称为心率。
(2)血管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动脉是血液由心脏射出后流向全身器官的血管;静脉是负责把全身各器官的血液导回心脏的血管;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
2、淋巴系统(1)淋巴管毛细淋巴管分布于全身组织细胞间隙。
(2)淋巴结在淋巴管道上有许多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称为淋巴结。
人体容易摸到的淋巴结部位有耳后、枕部、颌下、颈部、腋窝、腹股沟等。
(3)脾脏脾脏在胚胎时期是造血器官。
脾脏又是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能够产生抗体,能识别、扣留、吞噬和清除异物及已破坏的血细胞。
(4)扁桃体扁桃体位于咽后壁两侧,与机体免疫机能有密切关系。
图示:淋巴系模式图二、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特点1、心脏的特点•学前儿童心脏的发育不如成人,机能较弱,年龄越小越不宜做较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儿童的心率较成人快,且年龄越小,心率越快。
•学前儿童血管的内径相对较成人宽,毛细血管网密集,尤其是肺、肾、皮肤等处,因此血流量大,供给机体的血液丰富,身体得到的氧气和营养比较充足;•血液在体内循环一周的时间比成人短,有利于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及疲劳的消除;•血压低于成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逐渐升高。
3、淋巴系统的特点•学前时期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淋巴结的保护和防御机能显著;•学前期淋巴结的屏障功能较差,感染易于扩散;•扁桃体在4-10岁时发育达到高峰,此年龄段儿童易患扁桃体炎。
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卫生1、适度锻炼•体育锻炼可以使心肌发达,收缩力增强,每次心跳射出的血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如果运动量过大,心跳过快,心腔内血液还未充满就要搏出,每次搏出的血量就会减少,满足不了机体的需要。
第六章 循环系统

☆期前收缩:额外刺激落在窦性节律的有效不应期之 后,下次节律性兴奋传来之前,使心肌产生的一次 额外的兴奋和收缩。 ☆代偿间歇: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出现的一段较长的心 室舒张期。
(三)心肌的自动节律性
概念:心肌在不受外来刺激的情况下,能够自动产
生节律性兴奋的能力。 起源:来源于特殊传导组织中的自律细胞。 窦房结节律性最高(100次/min),它控制 着心脏的自律性。窦房结是心脏兴奋和搏动的起点, 故称为正常起搏点。由窦房结所控制的心律称为窦 性节律。窦性节律通常为60-80次/分。 其它组织为潜在起搏点。
心电图各波的意义 P波:代表左、右心房的兴奋过程。 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去极化过程的电 变化。 T波:代表心室复极化过程的电位变化。 P-R间期:代表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 所需的时间。 S-T段:心室全部处于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去极 化状态。
第三节 血管 一、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分布 血管系统由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所组成。 (一)动脉 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毛细血管的管道。动脉 可分为大、中、小、微动脉四种。动脉管壁可分为内、 中、外三层。 内膜:内表面为单层扁平内皮,其表面光滑
(二)心壁的组织结构:心壁由内向外可分为心 内膜心肌层心外膜3层。 1.心内膜:位于心房心室腔面,心内膜突入 心腔形成瓣膜。 2.心肌层:由心肌细胞组成,分内纵、中环、 外斜三层。 3.心外膜:心包膜的脏层,被覆在心脏的外 面,于心包膜的壁层相延续。
(三)心脏特殊 传导系统 由特殊分化 的心肌纤维 组成,包括 窦房结、房 室结、房室 束、左右束 支及薄肯野 氏纤维。
3)减慢充盈期:
随着心室内血液的 充盈,心室与心房、肺 静脉间的压力差减小 , 血液流入心室的速度减 慢。 其前半期为肺静脉的 血液经心房流入心室; 后半期为心房收缩期的 挤血入心室。
循环系统知识

循环系统知识
循环系统是分布于全身各部的连续封闭管道系统,它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的是血液,血液中包括血浆、红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由心脏及血管循环全身,传送氧气、养份到各细胞,也从各细胞回收代谢废物。
淋巴本质上是过剩的血浆,由组织液中经毛细血管过滤,之后回到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内流动的是淋巴液,淋巴液沿着一系列的淋巴管道向心流动,最终汇入静脉,因此淋巴系统也可认为是静脉系统的辅助部分。
循环系统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出发,经过主动脉及其分支到达全身各部毛细血管,进行组织物质交换后,流经各级静脉,最后汇入右心房的过程。
而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出发,经肺动脉及其分支到达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后,流经各级静脉,最后汇入左心房的过程。
此外,高等动物的循环系统除运输功能外还有附加的功能,如机体的保护作用;将血液运送到受伤或感染部位,包括白细胞和免疫蛋白(抗体)、凝血物质(在受伤部位形成纤维蛋白网);将身体储存的脂肪和糖运到用场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生理学书籍或咨询专业医师。
1循环系统概述

希氏束、左右束支、普肯耶纤维。 心脏传导系统细胞均能发出冲动——即自律性。 窦房结自律性最高——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
传导系统
循环系统的血管
动脉——主要功能是输送血液到组织器官,其管壁 有肌纤维和弹力纤维,能保持一定的张力和弹性, 并能在血管活性物质的作用下收缩和舒张,改变 外周血管的阻力,又称“阻力血管”。
周围血管扩张,血管阻力减小 血压下降
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
❖ 调节循环系统的体液因素
➢ 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是调节钠 钾平衡、血容量和血压的重要环节。
➢ 心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也具有内分泌功能 —心钠肽、内皮素、内皮舒张因子
心肌细胞还具有受体和信号转达功能,在调节心、血管 的运动和功能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一节 解剖生理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 的神经体液组成。
❖生理功能: ❖1 为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 2 通过血液将氧,营养物质输送到组织, 并在内分泌腺和靶器官之间传递激素。 3 运走组织代谢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心脏的组织结构
由四个心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右心房、右心室 —— 三尖瓣 ➢左心房、左心室 —— 二尖瓣 ➢右心室、肺动脉 —— 肺动脉瓣 ➢左心室、主动脉 —— 主动脉瓣 ➢右心室、左心室 —— 室间隔 ➢右心房、左心房 —— 房间隔
静脉——主要功能是汇集从毛细血管来的血液,将 血液送回心脏,其容量大,称“容量血管”。
毛细血管——是血液与组织液交换营养物质和代谢 产物的场所,又称“功能血管”。
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
❖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 ➢交感神经——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
外周血管收缩,血管阻力增加 血压升高
概述循环系统_图文

特点:
左心衰患者夜间入睡后因突然憋气而惊 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伴有哮鸣 音,心率增快,呈奔马律。
“心源性哮喘”
2.常用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
伴有肺部感染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氧的供需失衡有关 (3)焦虑 与呼吸困能影响病人的日常生
活、睡眠、病情呈加重趋势有关
3.护理措施及依据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水肿或伴有肺部感
染有关
1 休息与体位 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选择活动量和体位
2 病情观察 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紫绀、血气分析
3 用药护理:强力、利尿剂、抗感染。控制输液量和 速度,防止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24小 时输液量应控制在1500ml以内为宜,输液滴数每分 钟20-30滴为宜。
概述循环系统_图文.ppt
循环系统流行病学
一、循环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调节。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心 心: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泵”
血 动脉:运送血液离开心的血管。
管 毛细血管:几乎遍及全身。
系
物质交换的场所。
统 静脉:引导血液返回心的血管。
动脉----阻力血管 毛细血管----功能血管 静脉----容量血管
循环途径:右心室─→肺动脉及肺内各级 分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肺内各 级肺静脉属支-→肺静脉-→左心房。
功能:完成气体交换。
心脏
心脏的传导系统
心 普通心肌细胞 肌 收缩功能 细 特殊心肌细胞 胞 产生和传导冲动
传导系统
心脏传导系统由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 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组成
2 护理评估 病史评估 身体评估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
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五章循环系统

目录•循环系统概述•心脏结构与功能•血管结构与功能•血液成分与功能•循环系统调节机制•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及防治策略循环系统概述功能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血液,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带走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定义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
定义与功能组成与结构心脏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主要由心肌构成,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的能力。
心脏内部被分隔为四个腔室,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血管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静脉负责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连接动脉和静脉,实现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血液血液是循环系统的运输介质,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激素等,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维持生命活动循环系统通过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能量和代谢底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调节内环境循环系统通过运输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等,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保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防御保护循环系统中的白细胞和抗体等具有免疫功能的物质,能够识别和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和有害物质,起到防御保护的作用。
调节体温循环系统中的血液在流经皮肤血管时,能够通过散热或保温的方式调节体温,维持体温的恒定。
生理意义心脏结构与功能01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在正中线左侧,1/3在右侧。
02心脏呈倒置的圆锥形,前后略扁,心尖指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03心脏表面有三条沟,分别为冠状沟、前室间沟和后室间沟,是心脏表面分界的标志。
心脏位置与形态心脏内部被心间隔和房室瓣分为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房和右心房之间由房间隔分开,左心房接收肺静脉的血液,右心房接收上下腔静脉的血液。
左心室和右心室之间由室间隔分开,左心室负责将血液泵入主动脉,右心室负责将血液泵入肺动脉。
人体三大循环系统介绍

人体内三大主要循环系统介绍人体内三大主要循环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淋巴循环系统和组织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静脉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淋巴循环是循环系统的重要辅助部分,可以把它看作血管系统的补充.在哺乳动物,由广布全身的淋巴管网和淋巴器官(淋巴结,脾等)组成.最细的淋巴管叫毛细淋巴管,人体除脑,软骨,角膜,晶状体,内耳,胎盘外,都有毛细淋巴管分布,数目与毛细血管相近.小肠区的毛细淋巴管叫乳糜管.毛细淋巴管集合成淋巴管网,再汇合成淋巴管.按其所在部位,可分为深,浅淋巴管:浅淋巴管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液(简称淋巴);深淋巴管与深部血管伴行,收集肌肉,内脏等处的淋巴.全部淋巴管汇合成全身最大的两条淋巴导管,即左侧的胸导管和右侧的右淋巴导管,分别进入左,右锁骨下静脉(见图).胸导管是全身最粗,最长的淋巴管,由左,右腰淋巴干和肠区淋巴干汇成.下段有膨大的乳糜池.胸导管还收集左上半身和下半身的淋巴,约占全身淋巴总量的3/4.右淋巴导管由右颈淋巴干,右锁骨下淋巴干和右支气管纵隔淋巴干汇成,收集右上半身的淋巴,约占全身淋巴总量的1/4.淋巴循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向流动而不形成真正的循环.组织液循环是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绝大部分组织液呈凝胶状态,不能自由流动,因此不会因重力作用流到身体的低垂部位;将注射针头插入组织间隙,也不能抽出组织液.但凝胶中的水及溶解于水和各种溶质分子的弥散运动并不受凝胶的阻碍,仍可与血液和细胞内液进行物质交换.凝胶的基质主要是透明质酸.邻近毛细血管的小部分组织液呈溶胶状态,可自由流动.组织液是血浆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滤过管壁而生成的,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大部分又透过管壁吸收回血液.除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水及其他小分子物质均可滤过毛细血管壁以完成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滤过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许多MM在减肥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用尽方法却瘦不下来,其实只有在数不清的技巧,推敲中找到属于跟适合自己的最佳方式,才能在健康的瘦身道路上走下去,下面一些瘦身的小技巧,一定可以帮到你!1、慢慢吃我们都曾在美味佳肴面前狼吞虎咽。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循环系统概述

循环系统概述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和吸入的氧,要运输到体内各个细胞;而体内的各个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要运输到排泄器官,这些都要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也称心血管系统,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个主要部分。
心脏就像一个泵,维持血液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运送血液的管道。
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
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是运输体内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免疫和体温的恒定淋巴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的辅助部分,由淋巴器官、淋巴管道和淋巴液构成。
其功能是帮助收集和输送组织液回心脏,同时,还具有防御的重要机能。
一、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连续的管道系统,由心脏和血管连成一个密闭的管道,遍布全身。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1. 心脏:心脏位于胸腔内,夹在两肺之间略偏左前方,前面是胸骨和肋骨,后面是食管和脊柱。
如拳头大小,重约450克。
形状似桃,尖端朝下,底部朝上。
心底部有动脉和静脉出入。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其收缩和舒张好比水泵一压一放,使血液不断从心脏排入动脉,又不断从静脉回到心脏。
心脏本身的氧气和养料由冠状动脉供应。
心脏是个中空器官(囊体),其构造主要包括心壁、心房、心室、房室瓣、动脉瓣和传导系统等。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内衬心内膜,外包心包膜。
心脏内部有四个腔,上面两个腔分别叫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是左心室和右心室。
左右心房被房间隔、左右心室被室间隔完全膈开,互不相通。
而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孔相通。
房室孔的边缘长有可以开关的瓣膜,叫房室瓣。
左侧叫二尖瓣;右侧叫三尖瓣。
这些活门只能向心室开放,当心房收缩时,瓣膜开启,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当心室收缩时,瓣膜关闭,血液不能倒流回心房。
心房与静脉血管相连通,心室与动脉血管相连通。
心室与动脉之间也长有瓣膜,叫动脉瓣,只向动脉开启,让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不能倒流回心室。
描述循环系统

描述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它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三个部分。
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它是一个肌肉泵,用于将血液从身体的各个部位
汇集起来,经过肺部的氧气交换后,再重新分配给身体的组织器官。
血管是循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
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从心脏输送到身体的组织器官,而静脉将二氧化碳和废
物从身体的组织器官输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微小血管,在身体各个部位中游走,并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与细胞交换。
血液是循环系统的生命之源,它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红
细胞携带氧气,白细胞则起到免疫和防御作用,血小板则负责血液凝固。
以上三部分相互联络、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循环系统,确保
了身体的正常运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 • • •
心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二尖瓣
左心室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在行径中不断分支,愈分愈细,小动脉最后移行为 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维较多,管腔断面呈圆形,具有舒缩 性和一定的弹性,可随心脏的收缩、血压的高低而明显的搏动。 动脉管壁的功能是,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 前流动。中小动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舒张,以改变管腔的大小,从而影响局部血流量 和血液阻力,维持和调节血压。因此,动脉是“阻力血管”。
体循环的途径:动脉血从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 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经过体循环、组织细胞和毛细血管发生物质交换后颜色鲜红,含氧丰富的 动脉血变成颜色暗红,含氧稀少静脉血。
肺循环
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入肺动脉,经过肺动脉在肺内的各级分支,流至肺泡周围的毛细 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 最后合成四条肺静脉,注入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短、范围小,称为肺循环(pulmonary circulation)或小循环(lesser circle)
再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毛细血管是极细微的血管,管径平均为6~9μm,连于动、静脉之间,互相连接成 网状。毛细血管数量很多,除软骨、角膜、毛发上皮和牙釉质外,遍布全身。毛细血管 壁薄仅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血流很慢,通透性大,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管内血流速度较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之间充分进行物质交换。因此称其为 “功能血管” 静脉是导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止于心房。体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二氧 化碳,血色暗红。肺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氧,血色鲜红。小静脉起于毛细血管,在 回心过程中逐渐汇合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 把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容量大,称为“容量血管”。体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 二氧化碳,血色暗红。肺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氧,血色鲜红。
血液循环过程
体循环:由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入主动脉,又经动脉各级分支,流向全身 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然后血液经过毛细血管壁,借助组织液与组织细胞进行 物质和气体交换。经过交换后,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再经过小静脉、中 静脉,最后经过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路径长、范围广, 称为体循环(systemic circulation)或大循环(greater circle)。体循环以动脉 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
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 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 为肺循环
循环系统障碍:心血管疾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脏瓣膜疾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若循环系统发生障碍则会诱发心血管疾病。 心肌病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 心内膜疾病 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 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 其他。。。 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
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 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病发过程及治疗 方法。
预防心血管疾病需谨慎
• • • • 身体超重 蛋白质缺乏 缺乏膳食纤维 盐的危害
1.老年人。老人身体素质下降,抵抗力也大不如以 前,一旦出现四肢麻木、听力下降等症状应特别注 意。 2.胖人。体内脂肪多,胆固醇超标是导致心脑血管 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3.饮食不规律。尤其是暴饮暴食,增加心脑血管疾 病的风险更大。 4.喜欢抽烟喝酒。这两种不良生活习惯易损伤器官, 阻碍血液循环,并进一步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5.压力大。压力大影响神经系统,易造成体内器官 运行紊乱,如不经调节,长此以往也容易增加心脑 血管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