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第33讲随堂反馈高效突破

合集下载

新概念33课单词和课文

新概念33课单词和课文

新概念33课单词和课文(实用版)目录1.新概念第三册第 33 课的主要内容概述2.第 33 课的主要单词及其含义3.第 33 课课文的详细解读正文一、新概念第三册第 33 课的主要内容概述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 33 课的标题为“Out of the Darkness”,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在夜晚独自行走时,被一个陌生人跟踪并企图袭击。

幸运的是,女孩在千钧一发之际逃脱了危险,最终在医院里解释了事情的经过。

这篇文章通过这个故事,提醒人们在夜晚出行时要注意安全,提高警惕。

二、第 33 课的主要单词及其含义1.out of the darkness:从黑暗中走出来2.hospital:医院3.attack:攻击,袭击4.night:夜晚5.alone:独自6.follow:跟踪7.luckily:幸运地8.escape:逃脱9.danger:危险10.finally:最后,终于三、第 33 课课文的详细解读课文开头提到“Out of the darkness”(从黑暗中走出来),预示着故事发生在夜晚。

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年轻女孩,她在晚上独自行走。

然后,一个陌生人开始跟踪她。

女孩感到害怕,开始加快脚步。

然而,陌生人突然袭击她。

在这个危急关头,女孩幸运地逃脱了危险。

接下来的部分,描述了女孩逃脱袭击后,来到了一家医院。

在医院里,女孩向医护人员解释了事情的经过。

然而,她受到了惊吓,几乎一个星期才能恢复正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夜晚出行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周围环境。

如果遇到危险,要保持冷静,尽量寻求帮助。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33课习题答案及解析

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第33课习题答案及解析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Comprehension 1 What would have most upset the woman the day everything went wrong for her? a. She had not expected her husband to arrive so early. b. The meal she had cooked for the three guests had got burnt. c. Her husband had not told her he was bringing anyone to dinner. d. She had not got enough crockery left to serve the meal with. 2 What might have prevented a chain reaction following the initial collision? a. If the two drivers who had collided had not begun to argue. b. Had there been a more experienced driver behind the two cars. c. If, instead of panicking, the woman had made no attempt to stop. d. Had the wife of the man who braked not thrown a cake through the window. 3 There was a second angry argument because _____ . a. the lorry driver blamed the owner of the cake for his accident b. the traffic was extremely slow to get on the move again c. the lorry driver did not think he shouldbe made to sweep up the glass d. two dogs had devoured what was left of the cake Structure 4 It is as if a single event that is _____ a chain of reactions. (ll.4-5)a. no importance set upb. of no imortance set upc. not any important sets upd. not any importance sets up that is ...是定语从句修饰event a single unimportant event 5 ---- you are preparing a meal _____ keeping an eye on the baby. (ll.6-7)a. at the same timeb. as you arec. as welld. while 6 As if this _____ you to tears …(l.10)a. has not already reducedb. were not already reducingc. did not already reduced. would not already reduce 7 Immediately behind the two cars _____ happened to be a learner. (ll.13-14)a. was a woman whob. a womanc. the womand. there was the woman who 8 The police spent nearly an hour _____ the traffic on the move again. (ll.19-20)a. to getb. until gettingc. gettingd. having got spend ( time ) doing sth. vocabulary 9 You are preparing a meal and _____ the baby at the same time. (ll.6-7)a. looking atb. seeingc. watchingd. seeing to 10 She stopped her car _____ a sudden panic. (l.14)a. intob. inc. fromd. with in panic / in terror / in fear / in horror 11 Hundreds of them _____ the back of the vehicle … (ll.18-19)a. slipped offb. slid downc. slid overd. slipped under slid over 躲过 He slid over the question without answering it. 12 They greedily devoured the _____ of the cake. (ll.21-22)a. leftb. leavec. leftoverd. remains leftovers 吃剩的东西(常⽤复数形式) The leftovers of the meal were fed to the dog. 【Key to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1. C2. B3. A4. B5. D6. A7. A8. C9. C 10. B 11. A 12. D。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三三三”模式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三三三”模式

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三三三”模式作者:林秋兰来源:《新教师》2022年第07期当前部分青年教师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理念缺乏时代感、设计缺乏层次感、板书缺乏立体感的实际困境。

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立足“三三三”模式,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种方法。

一、树好“三性”,让理念体现时代感先进的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课改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堂要运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理念进行教学,展现教育教学新形势。

1. 主体性。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学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

课堂上,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与空间,真正让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2. 全员性。

教学不能只为少数学生服务,应面向全体。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贯彻这一理念?其一,在教师的动作上,提问要环顾教室各个角落,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其二,在教师的语言上,通过引导让更多学生参与课堂,如“谁还没有发言?用手势告诉我”。

上述教师课堂行为与语言的细节,传递着面向全体学生的意识。

3. 生活性。

统编教材的内容更加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生活性”已成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将“生活性”渗透在各个环节,层层推进,为儿童的成长服务,展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独特的魅力。

二、建好“三式”,让设计显现层次感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建好“三式”,扎实推进对知识的“层进式学习”。

1. 第一式:“组合式”设计。

组合式设计即对一个知识点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教学策略进行组合教学。

通过不同教学策略的组合,让设计富有层次。

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他们》中的“感谢他们的劳动”板块,教师可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以“读图+体验”组合进行设计——师:请大家认真看图,图中哪个职业最辛苦?生1:我认为清洁工人最辛苦,他们不仅要面对严寒酷暑,每天还要起早贪黑。

生2:快递员叔叔从早到晚像陀螺一样不停地为人们派送物件,非常辛苦。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33课答案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33课答案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33课答案【篇一:裕兴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笔记第33课】黑暗why was the girl in hospital?nearly a week passed before the girl was able to explain what had happened to her. one afternoon she set out from the coast in a small boat and was caught in a storm. towards evening,the boat struck a rock and the girl jumped into the sea. thenshe swam to the shore after spending the whole night in the water. during that time she covered a distance of eight miles. early next morning, she saw a light ahead. she knew she was near the shore because the light was high up on the cliffs. on arriving at the shore, the girl struggled up the cliff towards the light she had seen. that was all she remembered. when she woke up a day later, she found herself in hospital.参考译文几乎过了一个星期,那姑娘才能讲述自己的遭遇。

一天下午,她乘小船从海岸出发,遇上了风暴。

天将黑时,小船撞在了一块礁石上,姑娘跳进了海里。

她在海里游了整整一夜才游到岸边。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自学笔记含课后练习答案:Lesson33-34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自学笔记含课后练习答案:Lesson33-34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自学笔记含课后练习答案:Lesson33-34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自学笔记含课后练习答案:Lesson33-34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33-34课课文详注 further notes on the text 1.it is a fine day today.今天天气好。

句中的it是指天气。

又如:is it cold today? 今天冷吗?no, it isn't. 不,不冷。

2.some clouds,几朵云。

some既可修饰可数名词,也可修饰不可数名词。

如:some tables一些椅子(可数名词),some milk一些牛奶(不可数名词)。

3.there are some clouds in the sky, but the sun is shining.天空中飘着几朵云,但阳光灿烂。

这句是并列句,由两个分句构成,连词but表明分句之间存有着对比及转折关系。

两分句之间大多要用逗号,有时可不用逗号。

4.mr. jones is with his family.琼斯先生同他的家人在一起。

句中with是介词,表示“和……一起”。

family是指“家里的人”或“家庭成员”。

5.they are walking over the bridge.他们正在过桥。

句中的over有“穿过”的意思。

又如:the aeroplane is flying over the river.飞机正在河上飞过。

the birds are flying over the house.鸟儿在屋上飞过。

over还可表不“在……上方”(不接触表面),如:the sky is over our heads.天空在我们头顶上。

6.there are some boats on the river. 河上有几艘船。

句中on意为“在……上面”(接触表面)。

又如: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桌上有一本书。

[练习]速控法和稳态近似法推算其速率方程

[练习]速控法和稳态近似法推算其速率方程

第 33 次课 2 学时§ 11.5 典型复合反应1. 对行反应(opposite reaction)在正、逆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称为对行 反应,俗称可逆反应。

正、逆反应可以为相同级 数,也可以为具有不同级数的反应;可以是基元 反应,也可以是非基元反应。

例如:A B A B C D A B C+++为简单起见,考虑一级对行反应A Bt =0 c A,0 0 t =t c A c A,0- c A t =t e c A,e c A,0- c A,e 对行反应的净速率等于正向 速率减去逆向速率,当达到平衡时,净速率为零。

1,-1,0,()0A e A e A A e dck c k c c dt-=--=,A 的消耗速率1-1,0()A A A A dck c k c c dt-=--,,0,1,,1B e A A eC A eA ec c c kK c c k --=== 对行反应的微分式A A,e 1-1A A,e d()/d =(+)()c c t k k c c --- 式中c A -c A,0=Δc A ,称为反应物的距平衡浓度差A 1-1A d /d =(+)c t k k c ∆∆-当K c 很大,平衡大大倾向于产物一边,即k 1»k -1则表现为一级单向反应。

典型反应 重点理解A 1A d /d =c t k c -当K c 较小,产物将显著影响总反应速率,若想测正向反应的真正级数,最好用初浓度法。

对行反应的积分式AA,0A A,e 110A A,ed()d c tc c c k k t c c ---=+-⎰⎰(),0,11,ln()A A e A A ec c k k t c c --=+-可见ln(c A -c A,e )-t 图为一条直线。

由直线的斜率可求出(k 1+k -1)再由实验测得K c ,可求出k 1/k -1,联立得出k 1和k -1。

对行反应的特点1.净速率等于正、逆反应速率之差值2.达到平衡时,反应净速率等于零3.正、逆速率系数之比等于平衡常数K C =k 1/k -14.在c ~t 图上,达到平衡后,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而改变2. 平行反应(parallel reaction)相同反应物同时进行若干个不同的反应称为平行反应。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完整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完整版目录编写说明 (8)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8)二、教科书主要内容 (9)1.阅读 (9)2.习作 (10)3.口语交际 (12)4.综合性学习 (13)6.快乐读书吧 (15)7.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 (15)三、教学目标 (15)(一)识字与写字 (15)(二)阅读 (15)(三)习作 (16)(四)口语交际 (16)(五)综合性学习 (16)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16)1.识字写字 (16)2.阅读 (16)3.习作 (17)4.口语交际 (17)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18)第一单元 (19)单元说明 (19)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9)1古诗三首 (20)教材解析 (21)教学目标 (22)教学建议 (22)2 燕子 (25)教材解析 (26)教学目标 (26)教学建议 (26)教学资源 (29)教学设计举例 (31)3 荷花 (33)教材解析 (34)教学目标 (34)教学建议 (34)4* 昆虫备忘录 (37)教材解析 (38)教学目标 (38)教学建议 (38)口语交际 (39)春游去哪儿玩 (40)教学目标 (40)教学建议 (40)习作 (41)我的植物朋友 (42)教材解析 (42)教学目标 (42)教学建议 (42)语文园地 (43)教材解析 (44)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44)第二单元 (46)单元说明 (47)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48)5 守株待兔 (48)教材解析 (49)教学目标 (49)教学建议 (49)6 陶罐和铁罐 (51)教材解析 (52)教学目标 (52)教学建议 (52)教材解析 (56)教学目标 (56)教学建议 (56)教学资源 (59)8* 池子与河流 (60)教材解析 (61)教学目标 (61)教学建议 (61)口语交际 (62)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 (63)教学目标 (63)教学建议 (63)习作 (64)看图画,写一写 (65)教学目标 (65)教学建议 (65)语文园地 (66)教材解析 (67)教学建议 (67)教学资源 (69)快乐读书吧 (71)教材解析 (72)教学目标 (72)教学建议 (73)第三单元 (77)单元说明 (78)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79)9 古诗三首 (79)教材解析 (80)教学目标 (81)教学建议 (81)教学资源 (83)综合性学习活动提示 (84)教材解析 (86)教学目标 (86)教学建议 (86)综合性学习活动提示 (89)11 赵州桥 (89)教材解析 (90)教学目标 (90)教学建议 (90)教学资源 (93)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94)教材解析 (95)教学目标 (95)教学建议 (95)教学资源 (96)综合性学习 (97)中华传统节日 (98)活动目标 (98)活动建议 (99)语文园地 (102)教材解析 (103)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103)教学资源 (105)教学设计举例 (107)第四单元 (109)单元说明 (110)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11)13 花钟 (111)教材解析 (112)教学目标 (112)教学建议 (112)教学设计举例 (115)14 蜜蜂 (117)教材解析 (118)教学目标 (118)教学建议 (119)教学设计举例 (121)15* 小虾 (124)教材解析 (124)教学目标 (124)教学建议 (124)习作 (126)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126)教学目标 (126)教学建议 (126)语文园地 (128)教材解析 (128)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128)第五单元 (130)单元说明 (130)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31)16 小真的长头发 (132)教材解析 (132)教学目标 (132)教学建议 (132)17 我变成了一棵树 (135)教材解析 (135)教学目标 (135)教学建议 (135)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136)教学目标 (137)教学建议 (137)习作例文与习作 (139)教材解析 (139)教学目标 (139)教学建议 (139)第六单元 (142)单元说明 (142)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42)18 童年的水墨画 (144)教材解析 (144)教学目标 (144)教学建议 (145)教学资源 (147)19 剃头大师 (149)教材解析 (149)教学目标 (149)20 肥皂泡 (153)教材解析 (153)教学目标 (154)教学建议 (154)21* 我不能失信 (157)教材解析 (157)教学目标 (157)教学建议 (157)习作 (158)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159)教材解析 (159)教学目标 (159)教学建议 (159)语文园地 (161)教材解析 (161)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161)教学资源 (163)第七单元 (164)单元说明 (164)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65)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166)教材解析 (166)教学目标 (166)教学建议 (167)23 海底世界 (170)教学目标 (170)教学建议 (170)24 火烧云 (174)教材解析 (174)教学目标 (174)教学建议 (175)口语交际 (178)劝告 (178)教学目标 (178)教学建议 (178)教学设计举例 (179)习作 (181)国宝大熊猫 (181)教学目标 (181)教学建议 (181)语文园地 (183)教材解析 (183)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183)教学资源 (185)第八单元 (186)单元说明 (186)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87)25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 (188)教材解读 (188)教学目标 (189)教学建议 (189)26* 方帽子店 (192)教材解析 (192)教学目标 (192)教学建议 (193)27 漏 (195)教材解析 (195)教学目标 (196)教学设计举例 (198)28* 枣核 (201)教材解析 (201)教学目标 (201)教学建议 (201)教学设计举例 (202)口语交际 (205)趣味故事会 (205)教材解析 (205)教学目标 (205)教学建议 (205)习作 (207)这样想象真有趣 (207)教学目标 (207)教学建议 (207)语文园地 (209)教材解析 (209)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 (209)附录 (211)识字音序表 (212)写字音序表 (214)编写说明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着重培养学生的创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33 理解四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勤于积累,善于推断

高考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文言文考点突破 课时33 理解四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勤于积累,善于推断

课时33理解四类文言实词及其推义方法——勤于积累,善于推断知识清单(五)文言实词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如是说:古汉语的问题,应该说是词汇的问题,解决了词汇问题,古代汉语就解决了一大半了。

一、四类文言实词文言实词主要指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

这些词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习文言文的关键。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活用实词和偏义复词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1.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

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可分为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三类。

虽然学习中教材对这三类作了区分,但是对于考生来说没有必要去细分它,只要能够在语境中判断出来即可。

学习通假字,一方面要积累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另一方面要根据通假特点去推断语境中的通假字。

2.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既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

它是文言实词学习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1)古今词义演变类型演变类型示例词义扩大“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词义缩小“谷”,古义指庄稼、粮食,今义指小米或稻谷词义转移“脚”,古义指小腿,今义指脚词义弱化“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词义强化“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感情色彩变化“爪牙”,古义是中性词,今义是贬义词(2)古今同形异义双音节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当两个单音节词与现代汉语双音节词同形时,多数情况下它与现代汉语不同,它是两个词,须拆开来讲,不要误认为它是一个现代汉语双音节词。

古今同形异义古义今义双音节词示例妻子妻子儿女(“妻”与“子”两词) 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祖父祖辈父辈(“祖”与“父”两词) 父亲的父亲亲信亲近信任(“亲”与“信”两词) 亲近而信任的人(多含贬义)博学广泛地学习(“博”与“学”两词) 学问广博精深3.多义实词多义实词,一直都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学法英语七年级上册答案(人教版)解析

学法英语七年级上册答案(人教版)解析


略 .5"&;*&;*;>;*.!6" "单项选择
"写出下列缩写形式的完整形式
!"+(-.$"C*>D./"DC*>D.0">D;&:
%> :C>D>D-K9)>*;8"%*);(-*>DT*;;K

G>AA*)"[C*>D;>;*"[C*>D>;
\C>;("[C*>D>;

!!"4.!$"6.!/"6.!0"6.!1"6

"任务型阅读根据短文内容将下面的人物
1"'C(:>D.2";(-*>D
"用E%的适当形式填空
->88A*DNC&&A"%*)DNC&&A;(-*>D<*;?CL(;? G>88A*[NC&&A"%*):*A*FC&;*;L-U*)>D9&L)D>X

3
"(;.4
">D.5"K&L.!6
"?&&8.!!">:,D
!%?"(/'3*#+*D
"


!$"'C>:*.
!/"UAL*.
!0")*8
.
!1"?)**;

唐世贵主编《大学语文》 长恨歌 教案

唐世贵主编《大学语文》 长恨歌 教案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明,五六岁便学 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读书也特别刻苦。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唐”时期,曾经集中、统 一而强大的唐帝国,已逐步滑坡。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他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南北奔走,备尝艰辛。 所以他 15 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故园望断欲何如?楚水吴山万里余。今日 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还写过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 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这些诗写出了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 理感受,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
33 课 教 学 实 施 计 划
章节名: 长恨歌
学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及要求(突出重难点):
一、教学要求
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特点。 2、了解《长恨歌》本事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大影响。 3、分析李、杨爱情悲剧的深刻历史教训。
二、教学要点
1、本篇是白居易根据唐玄宗和杨妃的爱情悲剧所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与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 互相映衬,各具特色。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对《长恨歌》的主旨,历来有不同认识。有人以为是讽刺荒淫,有人以为是歌颂爱情,有人以为 是双重主题。你的意见如何?理由是什么?
2、诗人在写作本诗时尚未曾到过蜀地,对蜀地的蜀山、蜀水描写是根据他人的小说来的,第四段开 头就写到“临邛道士”、“鸿都客”,这是指的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他在诗歌的结构方面起到了什么样的 作用?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但作为一
2
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后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2013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33讲 基因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2013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33讲 基因工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插入目的基因进行检测筛选,方法是采
用DNA分子杂交技术。
(2)对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形成mRNA进行
检测筛选,方法是用标记的目的基因作
探针与mRNA杂交(核酸分子杂交法)。
(3)对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进行检 测筛选,方法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 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 交法或在个体水平检测是否产生相应性
本工具与对应名词:供体指的是提供特
殊目的基因的生物;“剪刀”指的是限
制性核酸内切酶;“针线”指的是 DNA连接酶;常见的载体有质粒、λ噬 菌体、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受体指的 是有待定向改造的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或
者动植物体。
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 1.获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的获取途径如下:
(1)若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
酶切片段插入到载体DNA分子中,所
有这些插入了基因组DNA片段的载体
分子的集合体,将包含这个生物体的整
个基因苷酸为原料;乙方法用于人
工合成基因,属于逆转录法,需要逆转
录酶参与。
4.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目的基因
基因工程可以克服自然状态下远缘杂交
的不亲和性,人为实现种间遗传物质的
交换,C正确;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
DNA重组,D错。
2.下表是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
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
)
供体 剪刀 针线 载体 受体
限制性 DNA 提供目 大肠 A 质粒 核酸内 连接 的基因 杆菌 切酶 酶 的生物 等
通过检测受体细胞中是否有目的基因的
表达产物(如胰岛素基因可以表达出胰
岛素),可以确定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
中是否表达。
三、基因工程的应用
1.基因工程与遗传育种

构建336课堂

构建336课堂

红沙沟小学构建“336”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红沙沟小学根据市教研室的“五三”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探索总结出适合本校特点的“336”自主、互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个3是指课堂教学的三大特点,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第二个3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的原则。

6指的是课堂教学的六大环节。

将教学过程大致分为主动定标——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展示交流——点拨升华——达标反馈的六个大环节。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总抓手。

教学模式的解读:第一个“3”指兴趣、习惯、能力,即在课堂的整个学习过程都要突出兴趣的激发与保持、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习惯的养成与深化三个方面。

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即采用创设教学情景、加快课堂节奏、穿插多种活动方式、开展多角度评价等手段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收获知识过程中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让学生乐学,学乐,让学习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

能力的开发与培养,即广泛开发与培养学生的独立自学能力、合作共赢能力、质疑反思能力、表情达意能力、创新求异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变“教师讲学生听”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感悟、合作交流、展示提升,实现课堂教学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立体达标。

不仅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习惯的养成与深化,即重视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把学习习惯培养的主阵地设在课堂,把课堂良好习惯的培养看成实现自主互助高效课堂的强力手段,让好的学习习惯内化为学生优良的学习品质,在良好习惯的推动下,实现学习过程的规范、自觉、高效。

第二个3是指课堂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赛为主。

即锻炼学生的动脑、动口、动笔能力,又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以学为主就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

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体味学习带来的乐趣,最终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

《10倍速成长:如何高效超越同龄人》笔记

《10倍速成长:如何高效超越同龄人》笔记

《10倍速成长:如何高效超越同龄人》阅读札记目录一、开篇概览 (2)(一)关于《十倍速成长》的简介 (2)(二)作者观点与个人成长启示 (3)(三)本书的核心思想及主题 (5)二、成长策略与方法 (6)(一)心态与习惯篇 (7)(二)技能与能力篇 (9)(三)知识管理篇 (10)(四)时间管理篇 (10)(五)人际关系篇 (11)(六)自我评估与反思篇 (12)(七)持续进步与进阶篇 (13)三、深度解读与拓展思考 (15)(一)《十倍速成长》关键理论解析 (16)(二)书中的实用方法与技巧运用示例 (17)(三)如何超越书中的理论指导,进行实践创新 (18)(四)作者观点与个人经历的结合分析 (20)(五)行业案例与本书理论的结合应用分析 (21)(六)未来成长趋势预测与应对策略思考 (22)四、书中精华摘录与感悟分享 (23)(一)精彩观点提炼与解读 (25)(二)个人成长经历与书中观点的共鸣之处分析 (26)(三)成长的困惑与挑战中的应对策略思考 (27)(四)个人成长道路上的经验与教训分享 (28)(五)经典句子或案例的实际运用分享及反思 (29)一、开篇概览在当今快节奏的时代,我们常常听到“时间就是金钱”而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实现高效成长,提升个人能力,已经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目标。

《10倍速成长:如何高效超越同龄人》正是为那些渴望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成长的人们量身定制的指南。

除了深度工作和高转化率,本书还强调了自我激励的重要性。

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和动力,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持不懈的态度。

他鼓励读者要找到自己的内在驱动力,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从而实现快速成长。

《10倍速成长:如何高效超越同龄人》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全面而实用的方法论,帮助我们打破成长瓶颈,实现时间的最大化利用。

无论你是学生、职场人士还是创业者,都可以从这本书中汲取智慧,为自己的成长之路注入新的活力。

(一)关于《十倍速成长》的简介《10倍速成长:如何高效超越同龄人》是一本由著名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张曦所著的成长类书籍。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题答案详解:Lesson33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题答案详解:Lesson33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题答案详解:Lesson33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课后习题Lesson 331. d根据课文第2-4行One afternoon she set out from the coastin a small boat... Towards evening, the boat struck a rockand the girl jumped into the sea. 能够推测出只有 d. for about four hours(大约四小时)最接近女孩在船上所呆的时间. 因为她下午起航,将近傍晚时船遇难,所以她不可能在船上停留a. all day(一整天),b. all night(一夜), c. for about 10 hours(大约10小时),所以d.是准确答案.2. b根据课文第一句Nearly a week passed before the girl was able to explain what had happened 能够看出,只有b. but some time passed before she could explain what had happened to her 与课文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其他3个选择都不符合文章事实。

3. d只有d. what happened to her? 最符合语法; 而a. happen 不合乎语法,如果是一般现在时,what 后面应跟单数形式的动词; b. was happened 语态不对,应为主动语态; c. happening 是现在分词,不能做谓语。

4. a只有a. having spent 最符合语法和题目意思。

这是现在分词的完成式,在句子中作时间状语,表示已经完成的动作。

b. having spending有语法错误,having 后面应跟过去分词;c. whenspending(当……逗留时)不符合题目意思,d. had spent 是过去完成时,不能做表示时间的短语。

精通版三年级英语下册Lesson 33单元教案与反思

精通版三年级英语下册Lesson 33单元教案与反思

Lesson 3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目标:1.掌握单词:WwXxwatc-up)1.教师与学生进行热情问候。

二、板题、示标。

教师问一学生(出示教学目标)三、出示自学指导1.自由朗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用“__”划出课文中的生词。

结合上下文,掌握生词的汉语意思。

2.听第一遍录音,听到生词时,大声地读出来,模仿其发音。

3.听第二遍录音,边听边跟读,把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4.小组内合作学习各自不会的单词。

四.先学。

1.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

2.学生听录音认真自学生词。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五.后教1.用教学卡片出示本课中出现的单词。

检查学生是否会读。

如果不会,请会的学生来教读。

操练时可以采用小组读,开火车等多种形式进行,注意学生的发音是否正确。

六.出示自学指导21、二人一小组朗读对话,然后并根据文中图片理解句子的意思。

2、二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对话,然后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表演。

3.学唱歌谣Let'ssing.七.先学1.学生二人一小组认真朗读对话,。

教师巡视,确保大家都在紧张的思考讨论。

2.学生二人一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巡视,确保大家都在认真朗读。

八.后教1.先让后进学生回答,再让优等生补充。

2.请学生表演。

评选出表演最棒的一组。

3.学唱歌谣Let'ssing.九、ework1.Writetes.2.Repeattes.板书设计:WwXxIsthatyourwatch?Oh!Yes,itis.教学反思:【素材积累】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

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容国团.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

五年级第33课

五年级第33课

雨花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单元教学内容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第33课时授课教师周薇
本课教学内容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系授课
班级
五年级年月日
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运动与营养的关系,培养科学膳食的习惯。

2 让学生知道体育锻炼消耗哪些能量和运动后进行补充营养的方法。

3 介绍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关系,进而培养学生关爱自身健康的意识。

教材分析重点了解体育运动消耗的营养素。

难点学会不同的体育锻炼项目和不同的季节进行营养补充的方法。

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法与要求




准备部分一、兴趣导入(22分钟)
以前我们学习了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和
食品中有哪些营
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体育锻炼与营
养的补充方法。


二、感知理解(22分钟)
1 体育锻炼消耗哪些能量。

活动一:请问同学们体育锻炼后有什
么感觉想喝水、饿了,这说明我们自
身消耗了。

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体
育锻炼消耗哪些物质学生相互讨论交
流、各组代表发言。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

六年级教案第33课

六年级教案第33课
3、能积极参与考核,与同伴相互配合,表现出积极进取精神,努力跑出好成绩,对完成教学目标感到欣慰。
教学重点
正面双手垫球动作
教法难点
课的
顺序
时间
分配
课的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队形




1


课堂常规
师生问好
检查服饰
宣布内容
体育委员整队
师生问好
四列横队




7


小游戏:换位追人
教师介绍游戏方法与规则
请一组同学试做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
认真听讲,了解游戏方法与规则
认真观察同学试做
分组进行游戏
圆圈队形
课的
顺序
时间
分配
课的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组织与教法






28


跑:400米耐久跑(考核)
组织学生进行200米慢跑,做好准备活动
讲解考核方法、标准及注意事项
组织女生进行考核,男生按规定活动
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分组练习,体会动作要领,协调动作时机
分散练习
×××××
×××××
×××××
×××××




4


整理活动
小结
下课
教师讲要求
对课进行评价
师:同学们再见
放松跑
稍息,认真听
生:老师再见
两路纵队
四列横队
器材设备
自备沙袋
课后小结
认真听讲,了解考核方法、标准及注意事项

新概念第二册33课讲解及答案

新概念第二册33课讲解及答案

Lesson 33Out of the darkness冲出黑暗课文详注Further notes on the text1.Nearly a week passed before the girl was able to explain what had happened to her.几乎过了一个星期,那姑娘才能讲述自己的遭遇。

(1)这句话有两个从句。

before -直到结尾是句子的时间状语从句。

在这个从句中,explain又有自己的宾语从句,what为这个从句的主语。

(2) before在引导时间状语从句时,有时不一泄译为“在......之前”,虽然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如文中的这句话。

类似的情况有:It will be months before he can come back.要过好几个月他才能回来。

He ran off before his mother could stop him.他母亲还没来得及阻止他,他就跑掉了。

2.One afternoon she set out from the coast in a small boat and was caught in a storm.一天下午,她乘小船从海岸出发,遇上了风暴。

(1)我们已经学过set out表示"出发":Captain Alison will set out at eight o'clock.艾利森船长将于8点钟启航。

set out from表示"从.. 出发(2) be caught in表示某人"(突然)遇到/上(风暴等)”:He was caught in a heavy rain on the way home・他在回家途中遇到了大雨。

■3・ Then she swam to the shore after spending the whole night in the water.她在海里游了整整一夜才游到岸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达标
1.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
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
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
2.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的总能量为1 250 kJ
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
3.(2014·辽宁大连双基测试)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④增多是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
C.甲、乙种间关系的调节还需要信息传递的作用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4.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两类动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植食性动物的粪便属于图解中的________部分,能量由植食性动物流向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用序号表示)。

(2)气温逐渐降低时,若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________,而狼的⑦/⑥的值将________。

人们在圈养某种植食性动物时,一般需要提高食物的利用率即______的比值(用序号表示)。

(3)如果将图中生物构建成一条食物链,需要添加上______,草原生物群落除图中生物所代表的成分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4)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二高考体验
5.(2012·海南单科,1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
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6.(2011·海南单科,21)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7.(2013·新课标Ⅱ理综,31)回答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问题:
(1)草原上鼠的天敌从鼠获得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____固定的能量。

(2)草原上,某种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鼠种群的________、________、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用样方法调查某种双子叶植物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____________。

(4)草原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1.解析:选D。

各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等,其中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另一部分流向分解者,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A、B、C三项均正确;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因为所处营养级最高,获得的能量最少,故其生物数量少,选项D中因果关系错误。

2.解析:选C。

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175+200+875=1 250 kJ,A项正确;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0÷200×100%=15%,B项正确;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为作物提供了无机盐,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项错误;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D项正确。

3.解析:选A。

由图示中的箭头可知,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乙、丙是消费者,温室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不是分解者的呼吸增加;物质是循环的,因此图示中的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循环方向;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来自生物细胞的呼吸,也可以来自化学燃料的燃烧。

4.解析:摄入量减去粪便量是植食性动物的同化量,植食性动物的粪便属于A部分,能量由植食性动物流向肉食性动物的传递效率为同化量之比,即⑥/②。

青蛙属于变温动物,气温逐渐降低时,呼吸作用随着酶活性的降低而降低,散失热量减少,若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升高。

提高某种圈养植食性动物的食物的利用率应促进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即提高同化量/摄入量。

一条食物链中必须有生产者作为第一营养级。

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

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的功能。

答案:(1)A⑥/②
(2)升高降低②/①
(3)生产者生产者和分解者
(4)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物质循环
5.解析:选D。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的知识。

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到其他生态系统中,故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太阳能必须经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转化成化学能才能进入生态系统并开始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可以电能、热能、化学能的形式输出。

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6.解析:选A。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可能只对捕食者有利;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高低与体型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7.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与草原生态系统相关的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群落结构以及能量传递等知识。

(1)草原上所有生物获得的能量最终均来源于草原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2)生态系统中,某一种群的种群密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3)随机取样是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4)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答案:(1)生产者(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出生率死亡率
(3)随机取样
(4)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