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笋芽儿》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word文档
笋芽儿教学设计【优秀6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优秀6篇】《笋芽儿》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体会笋芽儿思想感情的变化,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好第2题中的句子。
2.使学生知道笋芽儿在春雨姐姐、雷公公、小草弟弟的鼓励下,勇于锻炼,终于茁壮成长,初步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1.复习检查。
(1)《作业本》2比一比,组词。
(2)听写个别生字词。
2.学习课文的第一段。
(1)出示课后1(1),指名读第一段,其余思考。
(2)讨论课后1(1),理解央求。
(3)想象表演:谁能来扮演笋芽儿,央求竹妈妈让她到地面上去?(指名一至两位学生即可,只需理解央求就行了。
)(4)在这段中,春雨姑娘、笋芽儿、竹妈妈的话分别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自由试读)①指名读春雨姑娘的话,并说说应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温柔、关心)(声音要稍低些)然后齐读。
②指名读笋芽儿的话,说说该用什么语气?(撒娇、畏缩)(声音要尖嫩些)指导齐读。
③指名读竹妈妈的话,说说该用什么语气读?(担心、害怕)(声音要粗些、快些)指导齐读。
(5)齐读第一段,并选好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对话部分站起来读。
3.学习课文第二段。
(1)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学习第一段的。
(2)小结:①围绕课后思考题,理解内容。
②抓住对话部分体会,并感情朗读。
(3)自学并反馈学习情况。
①笋芽儿听了雷公公的呼唤,她怎样做?(讨论)②自愿扮演雷公公、笋芽儿和竹妈妈,朗读他们所说的话。
其余学生进行评议。
③师生共同讨论本段中对话应采用的正确语气。
雷公公粗重(声音低沉)竹妈妈不放心(理解唠叨)笋芽儿坚决(音稍高、有力)(4)齐读→指名读→分角色读4、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学第三段。
(用一、二段的方法。
)(2)讨论,有感情朗读。
小草:坚强、不屈不挠笋芽儿:勇敢、自豪春雨姐姐、太阳公公:关爱。
分角色读,齐读。
《笋芽儿》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笋芽儿教案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笋芽儿》。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运用多媒体展示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增强直观感受。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植物生长的情感。
教育学生学会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体会生命的顽强。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自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感知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3.课堂讨论教师提问:你们在课文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4.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跟读,并解释字词的意思。
学生组内交流,互相解释生字词。
5.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的重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跟读,体会课文的情感。
6.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以及自己身边类似的生命现象。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7.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展示笋芽儿的生长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生命的顽强。
9.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笋芽儿成长过程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体会到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生字词学习环节,学生通过跟读和组内交流,掌握了生字词的意思,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基础。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注意对学生的个别辅导,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同学们,你们知道笋芽儿是什么吗?它又是如何钻破泥土,慢慢长大的呢?谁能来描述一下这个过程?”2.教学难点:“我们看到了笋芽儿在泥土中努力生长,即使遇到困难也不放弃,这就像我们人类一样,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教学过程补充: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同学们,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呢?你们看到了什么?图片中的小生命正在努力生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这样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故事。
《笋芽儿》教案笋芽儿教学目标优秀

《笋芽儿》教案笋芽儿教学目标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笋芽儿》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词语解析,句子结构分析,修辞手法学习以及自然常识普及。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笋芽儿成长的过程,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掌握生字词,如“笋芽儿”、“破土”、“拔节”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3. 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学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竹笋生长的视频,引入课题《笋芽儿》,激发学生对自然生长过程的好奇心。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例题讲解: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进行修辞手法分析,讲解写作技巧。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句子创作。
5.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解析词语含义,让学生在语境中运用。
六、板书设计1. 《笋芽儿》2. 主要内容:竹笋生长过程生字词学习修辞手法分析句子创作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写一段关于笋芽儿成长过程的描述。
(2)运用修辞手法,对笋芽儿进行描绘。
答案:1. 描述笋芽儿成长过程:笋芽儿在春雨的滋润下破土而出,渐渐长大,拔节而上,长成了高高的竹子。
2. 描绘笋芽儿:笋芽儿犹如害羞的少女,破土而出,展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辅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并用所学修辞手法进行描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笋芽儿》教学设计

《笋芽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会认 14 个生字,会写 9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在成长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2、教学难点理解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懂得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帮助。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竹子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竹子是怎么长成的吗?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竹子成长的童话故事——《笋芽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理解词语:撒娇、扭动、滋润、唠叨。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4、指名回答,教师小结:课文主要写了笋芽儿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等的帮助下,努力生长,最终长成了一株健壮的竹子。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学习第 1、2 自然段(1)出示笋芽儿沉睡在土里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指名朗读第 1、2 自然段,思考:笋芽儿是什么样子的?春雨姑娘是怎么呼唤笋芽儿的?(3)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春雨姑娘的话,读出轻柔、亲切的语气。
(4)分角色朗读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的对话,体会笋芽儿的撒娇。
2、学习第3、4 自然段(1)出示笋芽儿被叫醒的图片,观察笋芽儿的动作和表情。
(2)自由朗读第 3、4 自然段,思考:笋芽儿醒来后做了什么?雷公公是怎么呼唤笋芽儿的?(3)学生回答,教师指导朗读雷公公的话,读出粗重的语气。
(4)同桌分角色朗读笋芽儿和雷公公的对话,感受笋芽儿的勇敢。
3、学习第 5、6 自然段(1)出示笋芽儿钻出地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笋芽儿的样子。
【笋芽儿教案】笋芽儿优秀教案

【笋芽儿教案】笋芽儿优秀教案教案:笋芽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笋芽儿》。
课文描绘了笋芽儿在春天里的成长过程,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笋芽儿的活泼可爱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插图形象,适合学生阅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春天,珍惜成长的机会,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难点:课文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以及笋芽儿形象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文课件、课文音频、教学卡片。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喜爱。
2. 课文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分段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讨论交流(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4. 表演展示(5分钟)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其他学生观看,提出意见和建议。
通过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春天笋芽儿成长活泼可爱精神乐观向上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画一画笋芽儿成长的画面,并写一写自己的感悟。
3. 搜集有关春天的诗歌,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笋芽儿》,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了解了笋芽儿的成长过程,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笋芽儿教学设计3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笋芽儿教学设计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以“笋芽儿”为主题,通过教学活动,使幼儿了解笋芽的特点、生长过程、食用价值,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敬畏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笋芽的特点:形状、颜色、味道等。
2.笋芽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到苗期、成长期、收获期的过程。
3.笋芽的食用价值:富含营养、独特口感等。
教学准备:1.图片资料:有关笋芽的图片。
2.实物展示:准备一些新鲜的笋芽进行展示。
3.教具:可用小水壶和纸杯做成的“生长模型”。
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展示一张图片,向幼儿介绍笋芽,并与幼儿进行简短对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2.呈现:教师出示实物的笋芽,引导幼儿观察、感受,了解笋芽的特点。
3.探究:教师使用“生长模型”讲解笋芽的生长过程,引导幼儿思考、讨论笋芽是如何生长的。
4.实践:教师组织幼儿一起进行观察实验,引导幼儿用小水壶和纸杯制作自己的“生长模型”,并观察模型中的水分是否能使纸杯中的种子发芽生长。
5.总结: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所学内容,总结笋芽的特点、生长过程和食用价值。
6.拓展:教师分享一些有关笋芽的知识,如中国的笋芽产地、笋芽的制作方法等,引发幼儿的思考和探索。
7.延伸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尝试用笋芽制作一道简单的菜肴,让幼儿体验到笋芽的美味。
8.结束:教师鼓励幼儿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分享一些简单的环保小贴士。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对笋芽的观察、对笋芽生长过程的理解以及对笋芽的食用价值的认识等。
也可以通过幼儿的自由绘画、手工制作等形式进行评价。
笋芽儿教学设计精选3篇(二)教学主题:笋芽的生长过程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笋芽的生长过程;2. 学会观察和描述笋芽在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笋芽的生长过程;2. 笋芽的不同生长阶段的特征;3. 笋芽的生长环境和需求。
教学步骤:1. 导入:在教室内搭建一个小型的花盆或花园,放置已经种植好的笋芽,引起学生的兴趣。
课文《笋芽儿》的优秀教案(优秀5篇)

课文《笋芽儿》的优秀教案(优秀5篇)笋芽儿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
(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
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
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表演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4、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5、全班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6、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四、指导写字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笋芽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9篇】

笋芽儿教案教学设计【优秀9篇】笋芽儿教学设计篇一《笋芽儿》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是完美的;生命是奋发向上的,生命是顽强的。
二年级的学生就像刚钻出地面的笋芽儿一样,向往完美的事物,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所以,本课的学习着重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准确,读流利,然后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领悟资料、体会情感、品味生命,做到朗读与感悟交融。
同时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用心主动地学习,以学习的兴趣和对新事物的好奇促进语文素质的培养。
教学目标:1、会认14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重点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
2、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体会科学童话中蕴含的好处。
“揉、漆、辫、”的识记,“喊、笋、唤”的书写。
教学准备:课件、竹笋实物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出示谜语: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
学生猜谜,之后用语言描述竹笋的样貌。
师说: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这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示“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自主、合作学习,初读课文1、学生自学课文⑴、识字: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它们。
⑵、朗读:读准课文,读通课文。
⑶、思考: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2、小组交流自学状况,教师巡视。
3、师生交流⑴、摘果子游戏:指读生字。
⑵、重点识字:用各种方法识记较难认的几个字(根据学生状况而定)。
⑶、读词:同桌互相指读检查。
⑷、分组读课文,检查是否读得通顺。
三、再读课文,启发思考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自己的收获,并质疑问难(其他学生能够立刻回答的问题就当时解决)。
2、老师总结:这篇课文主要写的就是小小的笋芽儿逐渐长大的过程。
四、巩固识字,指导写字1、同桌互相检查双横线里的生字识记状况,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笋芽儿优秀教案5篇

笋芽儿精品优秀教案5篇【笋芽儿教案】《笋芽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九江市长虹小学徐晓华执教邹晓琴评析)《笋芽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九江市长虹小学徐晓华执教邹晓琴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第四册第一单元课文《笋芽儿》教学设计理念:课文写了笋芽儿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的呼唤中,竹妈妈的呵护中破土而出,长成一株强壮的竹子。
课文情节生动,形象活泼,语言充满童趣,,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把课文当作朗读训练的好材料。
整节课以学生画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为线索,放手让学生自主朗读,品味课文,并通过表演等多种形式达到对课文的感悟,努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激起自身学习潜能。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在有感情的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情感和态度: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美丽视听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也喜欢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春天美景图并配上音乐)此时你想说什么吗?(学生自由谈对春天的印象)2、是啊,春天万物苏醒,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也伸伸懒腰,探出了脑袋也想欣赏春天的美景,它就是——笋芽儿。
(板书课题、读题)二、自主初读、合作识字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出示笋芽儿形象的生字卡片检查读音,集体纠正3、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你有那些好方法?4、你愿意把这些好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吗?5、游戏《我和笋芽儿做朋友》巩固生字。
(课件相机出示竹笋卡通生字)三、以画带读感悟课文1、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笋芽儿在哪儿?笋芽儿长大了变成了什么?2、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笋芽儿的生长过程3、四人小组合作,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画出那个笋芽儿的样子。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11篇)

小学二年语文下册:《笋芽儿》教学设计(11篇)《笋芽儿》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轰”、“笋”、“呼唤”。
理解“呼唤、撒娇、揉一揉”等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5自然段,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识记生字,读好课文的一至五自然段,难点是读好春雨姑娘的温柔,笋芽儿撒娇的语气。
教学准备:课件课前谈话:请学生说一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成语、古诗。
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绿竹图)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想不想看看竹子小时候的样子?2、教学“笋”字(出示笋图)这就是竹子小的时候,我们把他叫做——笋。
(出示“笋”字)“笋”是一个平舌音,一起读两遍。
你是怎样记住这个“笋”字的?预设:竹字头加一个君去掉口(不错,你采用了偏旁加熟字的办法,这是我们常用的一种方法。
还有不同的办法吗?对照图画,你还可以怎么形象地把笋字记住。
预设:(竹字头就象笋的头发,“尹”就象笋的身子。
)3、指导“笋”的写法,﹙师范写,生书空)在课文纸后面写一个。
4、“笋”,人们也把它叫做笋芽儿,补充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笋芽儿》这篇课文。
(笋芽儿图)瞧,笋芽儿挺起小胸脯,正笑眯眯地在欢迎我们呢,我们和她打声招呼?﹙师强调儿化音的读法﹚指名读。
二、初读课文,自主合作识字。
笋芽儿是怎么长成竹子的,是谁陪伴着笋芽儿成长的?想知道吗?赶紧到书里去找找答案吧!1、出示自学提示:大声朗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它读正确。
2、学习生字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唠嗓揉抚扭漆滋辫轰豪(1)自由试读----齐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唠的读音。
可以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记住这些字。
(2)这些字宝宝现在都摘掉帽子了,还认识吗?指名读3、词语学习扭动撒娇弹奏爱抚伸了伸揉了揉沙沙沙轰隆隆叽叽喳喳呼唤滋润唠叨(1)今天笋芽儿给我们带来了一组词语,你认识吗?出示第一组词语(齐读)——一生说(都是动词)——师点学生做动作(弹奏、揉了揉)(2)小笋芽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组很有意思的词语,自己读读,你有什么发现?(这是大自然的声音)模仿读:沙沙沙,这是谁的声音?雷公公?叽叽喳喳?可爱(3)笋芽儿还请来一组词语。
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优秀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笋芽儿》优秀教案《笋芽儿》教案篇一知识和能力:1、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在有感情的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情感和态度: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美丽视听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也喜欢你们,看他们来了!(课件出示春天美景图并配上音乐)此时你想说什么吗?(学生自由谈对春天的印象)2、是啊,春天万物苏醒,有一位可爱的小精灵也伸伸懒腰,探出了脑袋也想欣赏春天的美景,它就是笋芽儿。
(板书课题、读题)二、自主初读、合作识字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出示笋芽儿形象的生字卡片检查读音,集体纠正3、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你有那些好方法?4、你愿意把这些好方法介绍给全班同学吗?5、游戏《我和笋芽儿做朋友》巩固生字。
(课件相机出示竹笋卡通生字)三、以画带读感悟课文1、观察课文插图,找一找笋芽儿在哪儿?笋芽儿长大了变成了什么?2、你知道笋芽儿是怎么生长出来的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找笋芽儿的生长过程3、四人小组合作,喜欢哪个时候的笋芽儿就画出那个笋芽儿的样子。
4、交流各自的画,说说自己画了什么时候的笋芽儿。
四、汇报交流体味课文1、我画了睡在泥土里的笋芽儿。
(1)是谁帮助沉睡在土里的笋芽儿钻出地面的'?(2)春雨、雷公公是怎么呼唤笋芽儿的,你能学学吗?(让学生找出这些句子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读出春雨的呼唤又轻又柔、雷公公的呼唤响亮、粗重)(3)我们也帮帮忙,你想怎样呼唤笋芽儿?(4)笋芽儿醒了以后是怎么做的?(5)你能把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的动作边的边表演出来吗?2、我画了出土后的笋芽儿。
(1)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的呼唤中,竹妈妈的不停的唠叨中,笋芽儿露出了脑袋,它看到了什么?(柳树摇着长辫,桃花笑红了脸,小鸟欢快地歌唱。
笋芽儿教学设计(优秀3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优秀3篇)笋芽儿教学设计篇一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趣味揭题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听好了。
谜面是: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打一种植物,猜猜看,这是什么?(生答)师:同学们,同意吗?这位同学可真了不起,不仅猜对了谜底,而且还说清楚了自己的理由。
是啊。
竹子刚长出来的时候不叫竹子,他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叫笋芽儿。
竹子同学们都见过,可是笋芽儿我想有些同学一定没见过吧,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竹林去见见真正的笋芽儿,你们想去吗?出示笋芽儿图:这刚刚钻出地面的小家伙就是笋芽儿。
仔细看看,谁给我们描述一下他的样子?(生:-----)师:你描述的真形象。
你们知道吗?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笋芽儿不到两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看老师写课题,笋是竹子头,因为他和竹子有关。
芽是草字头,因为他和植物有关,中国的汉字可真有趣,同学们可要分清楚了。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师:谁来读读他的名字?读得真好,特别是这个儿化音你读得很准,听起来让人感到特别亲切。
谁还能像他这样读一读?不错,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师:笋芽儿到底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呢?(板书竹子)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疑问走进这个童话故事,相信你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感受。
好,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注意读的时候要把生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开始吧,自己读自己的`。
师:都读好了吗?放好书,向前看。
笋芽儿可要考考你们啦!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出示词语:小老师带读并讲解----理解读----齐读)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同学们的学习真用心,老师想奖赏大家,请你满欣赏课文的配乐朗诵,看聪明的你能不能找出在笋芽儿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谁在帮助他呢?2、生汇报:生:我知道-----3、师小结:噢!我明白了:笋芽儿是在春雨姑娘、雷公公、竹妈妈、太阳公公的帮助关爱下,才茁壮成长起来的。
《笋芽儿》教案(精选16篇)

《笋芽儿》教案(精选16篇)《笋芽儿》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
2、了解笋芽儿的成长过程。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第3课,齐读:笋芽儿,读得再亲切些。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会了生字。
不知道还记不记得,呼唤漆黑撒娇轰隆隆粗重扭动向上钻唠叨长辫子滋润山岗自豪竹笋唠叨抚摸2、小结:还认识了笋芽的样子,那么笋芽儿到底是怎样生长的?在他的成长过程中又有谁的陪伴呢?让我们慢慢的读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1、自读,想笋芽儿是怎样成长起来的?2、交流:同板书唤醒;向上钻;钻出地面;长成竹子三、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那么,是谁唤醒了笋芽呢1、自读,思考2、交流板书:春雨3、春雨姑娘怎样呼唤?(1)指读,嘘,声音小点,千万别惊吓了笋芽儿(2)笋芽儿她听到你的声音了,轻轻柔柔真好听,还想再听一次,齐读。
第三自然段1、还有谁呼唤笋芽?2、板书:雷雨3、指名读,怎么读4、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她会对笋芽说什么?第二自然段1、默读,画出动词,2、带动作读,平时你最喜欢和谁撒娇,用动作和表情读是读书的好方法。
3、表演读也是读书的好方法,真是一群可爱的小笋芽。
第四自然段1、指读,板书:扭,一个劲儿(用力不够)再读2、听了朗读,我好想吃你到了那个爱撒娇的笋芽儿,变得勇敢了,他一个劲儿、不停地、用力地向上钻,加动作齐读。
过渡:小笋芽快出土了,这下可急坏了竹妈妈,齐读第五自然段,板书:妈妈关爱四、分角色朗读课文1dash;5自然段1、生扮演角色,师提示可以加上合适动作(春雨姑娘、春雷公公、笋芽儿、竹妈妈)2、你们都是出色的演员,然我们把掌声送给自己第六自然段1、默读,看看笋芽儿钻出地面都看到了什么?找到相关的句子美美读读。
2、把什么当人写(桃花,柳树,燕子)(1)那里还有这样的句子(2)笋芽儿就看到了这三种景色的吗?还看到了什么?(3)男、女赛读五、升华1、他要对他们说什么?2、在他成长的路上,也读到过许多人帮助,你要感谢谁?3、总结:你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是的,成长的路上得到别人的帮助你会成长,但最主要靠自己。
小学课文《笋芽儿》教案设计

小学课文《笋芽儿》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十七课《笋芽儿》。
文章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笋芽儿的生长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
详细内容包括:笋芽儿破土而出的情景、笋芽儿的生长变化、与笋芽儿生长相关的土壤、水分、气温等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笋芽儿的生长过程,认识与之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学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事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笋芽儿生长过程中涉及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
教学重点:笋芽儿的生长过程及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笋芽儿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笋芽儿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 新课导入:通过讨论,引出本课课题《笋芽儿》,板书课题。
3. 初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 精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段朗读,分析笋芽儿的生长过程,讲解与之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6.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笋芽儿生长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描述事物的方法。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
六、板书设计1. 《笋芽儿》2. 主要内容:笋芽儿生长过程:破土而出、生长变化相关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土壤、水分、气温3. 关键点:笋芽儿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你观察到的植物生长过程。
2. 答案要求:语言生动形象,描述准确,不少于1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笋芽儿生长过程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笋芽儿》教案

《笋芽儿》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
3、感受笋芽儿对美妙春光的憧憬和奋勉向上的精神,体验成长的欢乐。
课前打算:生字卡片;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或图片。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
课时支配: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
1、谜语导入。
“小时层层包,大季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猜猜看这是什么?〔笋〕见过吗?〔出示笋的图片〕。
竹子小的时候就是——笋(出示生字卡片”笋”)笋再小一点的时候,我们就把他们叫做——笋芽儿〔课件:笋芽儿的图片〕2、谁来跟它打个招呼?〔笋芽儿特别得意,我们可以把儿字读得再轻一点,这样就显得特殊亲切,我们一起来叫他一声吧!〕3、笋芽儿”的名字你会写吗?〔课件笋芽两个字变红〕4、笋的偏旁是---“竹字头”,下半局部怎么写?〔请一位同学带着书空〕5、学生书写。
你们能分得清晰“艹”和“竹字头”真了不得.〔写对的举手,写得美丽的请起立。
建议没有写正确的同学赶快把它改正过来.〕老师巡回指导,展示写得好的作业。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字词。
1、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强健的竹子,多么奥妙啊!她是怎样长成一株强健的竹子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课文。
〔出示学习小助手〕学习小助手: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划〔边读边划出不相识的字词,想方法记住它们〕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2、教师组织沟通1〕、生字正音:出示:唤揉漆轰扭钻唠辫抚滋润冈豪〔小教师领读—开火车读——扩词读,全读又对又好的同学嘉奖一颗小笋。
〕2〕、词语正音:呼喊揉眼睛漆黑轰隆隆扭动向上钻唠叨辫子滋润山冈骄傲摩挲〔小组轮番读,男女声轮番读〕3、读文:指名分段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
4、质疑: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三、写字指导。
1、练习书写“轰、冈、喊”三个字。
老师重点指导写喊:“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笋芽儿》教学设计(15篇)

《笋芽儿》教学设计(15篇)《笋芽儿》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展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为大家的《笋芽儿》教学设计,欢送阅读与收藏。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发奋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发奋向上的精神。
多媒体课件、图画、卡片、头饰。
情境式教学法。
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1、出示两幅画面:笋芽儿竹子(画外音: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强健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成长后的竹子浑身都是宝,给人们带来无数的好处。
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2、提醒课题:(笋芽儿)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7、最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答复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
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答复,教师相机板书)4、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保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3、班推选表演好的小组,上台戴头饰进展角色表演。
4、再读感悟,启迪思维: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保护呢?指导写口字旁的字:“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笋芽儿教案

笋芽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笋芽儿》的内容,感受笋芽儿成长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绘画等形式,培养观察、表达、创新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笋芽儿成长的快乐。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笋芽儿是什么吗?(2)生:笋芽儿是竹子的嫩芽。
(3)师:对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笋芽儿的课文。
2.课文朗读(1)师:请同学们先自己朗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
(2)生:自由朗读课文。
(3)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3.课文讲解(1)师:现在我们来讲解课文,请同学们注意听。
(2)生:认真听讲。
(3)师:课文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述了什么内容?(4)生:课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笋芽儿在泥土里睡大觉,第二部分讲述笋芽儿感受到春天的温暖,第三部分讲述笋芽儿破土而出,成长为竹子。
4.课文讨论(1)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谈谈你们对课文的理解。
(2)生:分组讨论。
(3)师:请各组代表发言,分享你们的讨论成果。
(4)生:各组代表发言。
5.活动环节(1)师:请同学们用画笔描绘出你们心中的笋芽儿。
(2)生:绘画笋芽儿。
(3)师:请同学们展示你们的画作,并简要介绍你们的作品。
(4)生:展示画作,介绍作品。
(1)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笋芽儿是如何成长的,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
7.课后作业(1)师: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并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植物成长的作文。
(2)生:完成课后作业。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绘画等形式,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表达、创新等能力。
2.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节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笋芽儿》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篇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
幼小的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帮助下不断努力,终于成长为健壮的竹子。
课文语言生动,插图有趣,是一篇让品读的好课文。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
”本课设计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个性化阅读的平台,让学生“读中感悟,说中体验,演中升华。
”
教学目标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读准21个注音生字。
2、对话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悟、演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点读准读顺课文,品读重点句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以画创境,以说入境。
1、板画,引导学生感悟春景之美。
2、督促、纠正字音。
1、自由说在春天里能看到的景色。
2、和笋芽儿打招呼,读准课题
二以读悟情,以文拓本。
(一)说写生字,写对写好。
引导学生在写字时注意写字姿势、笔顺、结构及位置自由说怎样才能把“笋芽”写好――
书写生字――实物投影,全班互评。
(二)寓识于读,读准读通1、语言创境,激起读文热情。
2、组织游戏,指导读准生字3、组织比赛指导读通课文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2、参与游戏,读通生字3、生字回文,赛读课文
(三)多元品读,拓宽文本。
1、比读文本――“巧”与学生对比读文,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的朗读感悟文本。
2、延读文本――“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及时引导学生用粗重的嗓音延读文本。
在延读文中与春雨姑娘形成比较3、悟读文本――“浓”在倾听中指导读好撒娇,在对话中引导个性品读4、演读文本――“活”发现演读亮点,引导评价,参与演读,师生一体演悟文本1、比读文本――“巧”角色转换,当回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师生比读,比中悟出雨姑娘的温柔。
――指名读――齐读2、延读文本――“妙”角色转换,想象雷公公会对笋芽说什么――用雷公公的语气读想象的话――
评价3、悟读文本――“浓”联系实际说如何撒娇――试读――评价――齐读――不同理解,不同语气读文4、演读文本――“活”试读句子――想象动作――加动作读――
评价――再读――齐表演读
三以读回文,以听长情总结――配乐范读课文倾听配乐朗读,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