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前景论文

合集下载

大棚栽培技术在农村就业创业中的应用前景

大棚栽培技术在农村就业创业中的应用前景

大棚栽培技术在农村就业创业中的应用前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的迫切需求,农村就业创业成为当代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大棚栽培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的新兴领域,被广泛应用于农村就业创业中。

本文探讨了大棚栽培技术在农村就业创业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农村创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一、大棚栽培技术的发展背景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紧缺问题的日益严峻,传统的露地栽培逐渐受到限制。

而大棚栽培技术通过利用大棚内的控制环境来实现对气温、湿度、灌溉和通风等环境因素的精确调控,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了对土地和水资源的依赖。

这种技术的出现,为农村就业创业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大棚栽培技术在农村就业创业中的优势1. 不受季节限制:大棚栽培技术可以通过保温、遮阳等措施,使农作物在非生长季节也能正常生长,从而实现全年产出。

这为农村创业者提供了更加稳定的经济来源。

2. 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大棚栽培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环境因素,为农作物提供了最佳的生长环境,从而显著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不仅满足了市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也增加了创业者的收入。

3. 节约资源:大棚栽培技术可有效利用土地和水资源,相比传统的露地栽培方式,占地面积更小,用水更加节约。

这对于资源有限的农村地区来说,是一种非常可行的农业发展方式。

4. 技术含量高:大棚栽培技术需要掌握的技术和知识相对较多,包括环境控制、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这对于提高农民技术水平和创业者的从业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大棚栽培技术在农村就业创业中的应用案例1. 瓜果蔬菜种植:农村创业者可以选择种植瓜果蔬菜,如西瓜、黄瓜、番茄等,通过大棚栽培技术提供的稳定环境,实现高产高质的种植效果,满足市场对新鲜蔬果的需求。

2. 鲜花种植:大棚栽培技术在花卉种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农村创业者可以选择种植各类花卉,如康乃馨、玫瑰、菊花等,通过大棚栽培技术的控制环境,实现花期的延长和花朵的优质。

大棚栽培技术在果蔬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大棚栽培技术在果蔬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大棚栽培技术在果蔬生产中的应用效果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大棚栽培技术在果蔬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大棚栽培作为一种现代农业技术,具有节约土地资源、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病虫害发生率等优点。

本文将从大棚栽培技术的原理、应用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三个方面,阐述大棚栽培技术在果蔬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一、大棚栽培技术原理大棚栽培技术是一种通过人工手段在控制环境条件下进行蔬菜生产的方法。

其核心原理是利用大棚内部环境的调控,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通过合理调节温度、光照、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营养液配比等因素,使得作物能够在不受季节和气候影响的情况下生长发育,进而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品质。

二、1. 提高产量和品质大棚栽培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通过调控光照和温度等因素,可以延长果蔬的生长周期。

相比于露天种植,大棚栽培可以使作物在秋冬季节也能正常生长,有效利用地下水资源。

同时,大棚内的温度相对较高,可以促进光合作用,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提高产量。

此外,大棚栽培还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使得果蔬品质更加优良。

2. 节约土地资源大棚栽培采用垂直布置方式,将种植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

相比于传统的露天种植,大棚栽培可以在相对较小的土地面积上种植更多的果蔬,提高土地利用率。

尤其在城市周边地区,大棚栽培可以解决土地紧张的问题,实现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延长供应季节大棚栽培技术的应用使得部分季节性蔬菜得以在非季节性供应,延长了供应季节。

消费者可以在寒冷的冬季也能购买到新鲜的蔬菜水果,满足了多样化的饮食需求。

同时,大棚栽培技术还可以缩短蔬菜和水果的生长周期,使得供应更加稳定,降低了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三、大棚栽培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环境友好型农业需求的提高,大棚栽培技术将会继续发展。

未来的大棚栽培技术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和资源可持续利用。

比如利用太阳能发电系统供应大棚内部的电力需求,采用循环水利用系统减少水资源的消耗等。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摘要:基于本文的分析,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我国农业发展中最为主要的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升蔬菜产量,使其获得重要意义。

在对其应用种植技术过程中,不仅要保证防治工作的综合实施,还能为蔬菜种植技术的有效实施提供合理依据。

引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病虫害的危害。

在不同地区形成的特点不同,所以,对大棚蔬菜的实际运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合适的方法为其有效防治,以保证大棚蔬菜生产工作的顺利实施。

1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1.1 种子的选择与处理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种子选择工作与处理工作。

为了提高蔬菜的种植质量,在对品种进行选择期间,需要根据种植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选择一些抗病虫害较强的品种。

并且,在对其播种前期,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对蔬菜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这样不仅能提高种子的质量,还能促进蔬菜的稳定生长。

对种子进行消毒对蔬菜种植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将蔬菜病菌的传播途径有效隔离,以保证达到病虫害的防治目的。

例如:在大棚黄瓜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保证种子选择的针对性,如:新泰密刺、浸春3号。

在对种子进行消毒过程中,首先,要将种子放入到55℃的水中,然后对其不断搅拌,随着不断搅拌工作的执行,水的温度不断下降,在30℃期间,要将其浸泡5个小时。

最后,将种子淘洗干净,再利用冲洗液将其浸泡四个小时。

1.2 做好播种准备工作在播种前要建设适宜的种植地构建大棚,结合种植户经济条件和种植要求可以建设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大棚。

在播种前要做好科学选地整地工作。

一般情况下选择没有种植蔬菜的土地作为种植地。

保证地面平整、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土壤疏松多孔、排灌方便。

播种前还要做好土壤翻耕工作,翻耕深度在50~100cm左右,打破犁底层,在阳光下暴晒1个月左右,这样有利于杀灭土壤中的致病菌,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含量,增加土壤通透性,同时结合整地还要做好施肥工作,一般情况下每亩施入完全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氮肥30公斤,磷肥15公斤,钾肥10公斤,结合不同蔬菜上述肥料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蔬菜种植新技术与市场前景展望

蔬菜种植新技术与市场前景展望

蔬菜种植新技术与市场前景展望
一、蔬菜种植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蔬菜种植领域也迎来了新的技术革新。

传统的蔬菜种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安全蔬菜的需求,因此新技术的应用成为了种植业的重要趋势。

近年来,随着农业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蔬菜种植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农业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蔬菜生长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调控,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种植过程,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蔬菜种植的效率和产量。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也降低了种植成本,为农民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二、蔬菜种植市场前景展望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对绿色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蔬菜种植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农业产业的不断升级,蔬菜种植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蔬菜种植业将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蔬菜种植将更加注重品质和安全,推动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需求不断增加,有机蔬菜种植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蔬菜种植新技术的应用和市场前景展望是非常乐观的。

农民可以通过学习和应用新技术,提高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蔬菜种植市场的不断扩大也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经济收益。

希望未来蔬菜种植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农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以其高效、高产、节省资源的特点,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深入研究其对农产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健康的积极影响。

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历史与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起源于古代中国,在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人们通过建造简易的温室大棚来进行蔬菜种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发展的需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

自20世纪以来,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手段。

二、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分类与应用1. 温室大棚种植技术温室大棚是目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

温室大棚通过利用传感器、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为蔬菜的生长提供最优化的条件。

此种技术不仅延长了蔬菜的种植季节,保证了冬季的正常产量,还可以增加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2. 立体种植技术立体种植技术是大棚蔬菜种植中的一种创新发展。

通过利用建筑结构、培养介质和供水系统等手段,将蔬菜种植在垂直方向上,实现“空中耕作”。

立体种植技术不仅可以节省土地资源,提高空间利用率,还能够减少水的使用量,降低水资源的浪费。

3. 智能种植技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种植技术在大棚蔬菜种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传感器、无线通信和自动控制系统的联动,实现大棚内环境的智能监控和管理,提高种植的精准性和效率。

智能种植技术可以及时获取大棚内的环境信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种植建议,实现大棚蔬菜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三、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具有高效、高产、节省资源的特点。

通过精细的环境控制,大棚蔬菜可以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充分利用阳光和二氧化碳资源,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从而达到高产的效果。

2024年大棚蔬菜种植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大棚蔬菜种植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大棚蔬菜种植市场前景分析摘要本文对大棚蔬菜种植市场的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机遇与挑战等方面。

通过对市场现状和未来趋势的分析,得出大棚蔬菜种植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在政府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大棚蔬菜种植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

1. 引言大棚蔬菜种植是一种逐渐兴起并快速发展的农业模式。

大棚蔬菜种植不受地理环境和季节限制,能够实现全年生产,提供新鲜优质的蔬菜供应。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大棚蔬菜种植市场的前景日益引人注目。

2. 市场规模大棚蔬菜种植市场的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间,大棚蔬菜种植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高达X%。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达到X亿元。

3. 发展趋势3.1 政府支持政府对大棚蔬菜种植给予了广泛的支持。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和引导农户进入大棚蔬菜种植行业。

政府支持将为大棚蔬菜种植市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2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不断提升。

现代化的大棚设备、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智能化管理系统,都大大提高了大棚蔬菜种植的效率和产量。

技术进步将进一步推动大棚蔬菜种植市场的发展。

3.3 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转变,对新鲜、无污染、高品质的蔬菜需求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大棚蔬菜种植能够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为大棚蔬菜种植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机遇。

4. 机遇与挑战4.1 机遇•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新鲜优质蔬菜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技术进步:施行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将提高种植效率和产量。

•政府支持:政府的政策支持将为大棚蔬菜种植提供有力支持。

4.2 挑战•品质控制: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对病虫害的防控和化肥的使用需加强,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大棚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大棚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前景

大棚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前景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棚栽培技术逐渐成为现代农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大棚栽培技术的发展历程、优势及前景等方面展开讨论,以探究该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前途。

发展历程大棚栽培技术源于欧洲,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

起初,它主要用于提供气候和环境适宜的条件,延长蔬菜生长期和提高产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大棚栽培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推广。

现如今,大棚栽培不仅限于蔬菜和花卉的种植,还可以应用于水果、草药等不同的种植领域。

大棚栽培技术的优势1.气候控制:大棚可以模拟各种气候条件,灵活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为植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

2.增加产量:大棚栽培有效地避免了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节约资源:大棚栽培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水资源和土地的依赖,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扩大种植范围:大棚可以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灵活利用,无论是城市边缘还是农村地区,都可以实现种植业的发展。

大棚栽培技术的前景大棚栽培技术在当前和未来的农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农产品供应: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棚栽培可有效提供大量的优质农产品,满足人们对于健康、绿色食品的需求。

2.农业现代化:大棚栽培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和市场竞争力。

3.生态友好:大棚栽培技术可以减少对土壤的破坏,提供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4.农业转型升级:大棚栽培技术可以帮助老百姓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结大棚栽培技术的发展与前景是无可忽视的。

该技术在解决食品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需求,大棚栽培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种植大棚蔬菜前景如何

种植大棚蔬菜前景如何

种植大棚蔬菜前景如何种植大棚蔬菜是一种利用大棚技术进行蔬菜生产的方式,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提高,大棚蔬菜种植的前景非常好。

下面我将从市场需求、发展优势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市场需求是支撑大棚蔬菜种植前景的重要因素。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大棚蔬菜种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优质蔬菜,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近年来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更加关注,对绿色、无污染的大棚蔬菜越来越青睐,这为大棚蔬菜种植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次,大棚蔬菜种植具有多重发展优势。

首先,大棚蔬菜种植节约用地、节约水资源,能够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高效的生产,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其次,大棚蔬菜种植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使用,通过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素,减少虫害和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残留问题。

此外,大棚蔬菜种植具有季节性生产和多产期的特点,可以在需求旺季外的时间段内供应蔬菜,提供稳定的市场供应。

最后,大棚蔬菜种植受益于技术进步的推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大棚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良,如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用、新材料的应用等,提高了大棚蔬菜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同时,种植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种植,提高蔬菜的品种多样性和营养价值。

此外,大棚蔬菜种植与其他农业种植业相结合,如光伏发电、鱼养殖等,可以形成农业多元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种植大棚蔬菜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需求的增加、发展优势的显现以及技术进步的推动,为大棚蔬菜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未来,大棚蔬菜种植将继续成为农业产业发展的热点,为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改善农民收入作出重要贡献。

大棚栽培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大棚栽培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大棚栽培技术的现状与趋势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气候的变化,传统的农业方式逐渐无法满足食品需求。

因此,大棚栽培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大棚栽培技术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大棚栽培技术的现状大棚栽培技术是一种利用人工手段在封闭环境中种植植物的一种方法。

通过调控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大棚栽培技术为植物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长环境。

这种技术不受季节和地域的限制,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种植作物。

当前,大棚栽培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特别是在一些天气条件恶劣、土壤资源有限的地区,大棚栽培技术成为农民们种植作物的首选。

与传统的露地种植相比,大棚栽培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增加产量:大棚内的环境条件可以精确控制,使植物不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侵袭,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节约资源:大棚栽培技术减少了对土壤、水源和化肥的需求量,并且可以循环利用水和养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提供稳定的市场供应:由于大棚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种植的时间和种类,因此可以提供稳定的市场供应,减少季节性价格波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4.改善作物质量:通过控制生长环境,大棚栽培技术可以使作物生长更加均衡,减少畸形果实的出现,提高作物的市场竞争力。

二、大棚栽培技术的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大棚栽培技术将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大棚栽培技术的趋势:1.智能化:随着无人驾驶、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棚栽培将变得更加智能化。

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大棚内各种环境参数,并通过自动控制设备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植物生长的精确控制。

2.绿色化:大棚栽培技术将越来越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采用无土栽培、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等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3.多层栽培: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大棚栽培技术将向垂直农业发展。

通过多层栽培和立体种植,可以大大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实现农业的空间化发展。

大棚种植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大棚种植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大棚种植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大棚种植业是一种集保护、调控和优化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通过搭建覆盖层来改变植物生长环境,从而提高作物产量、质量和抗逆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气候变化对种植业的影响,大棚种植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分析大棚种植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回顾大棚种植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大棚种植业已成为全球农业领域的重要部分。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棚种植业国家,其中以荷兰、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大棚技术最为成熟。

大棚种植业的发展优势在于能够对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进行精确控制,提高了作物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

此外,大棚种植业还能够减少土地占用、减少农药使用,并能够实现全年种植,增加农产品的供应。

其次,探讨大棚种植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温室气体排放问题日益引起关注,大棚种植业将成为减排的一种重要手段。

未来,大棚种植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大棚技术将进一步提升,创新型材、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将成为发展的新趋势。

另一方面,大棚种植业与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技术将融合,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另外,大棚种植业还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大棚种植业的未来趋势还包括产业链的扩展和多元化发展。

随着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增加,大棚种植业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蔬菜种植,还将涉及水果、花卉、药材等其他作物的种植。

同时,大棚种植业与农产品深加工和物流配送等环节的融合将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提升附加值。

此外,大棚种植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由于大棚种植业的特性,不受季节和地理限制,可以实现全年供应,因此成为国际市场上农产品供应的重要来源。

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和国际农产品贸易格局的变化,大棚种植业将在农产品出口和进口中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农业经济的发展。

然而,大棚种植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大棚技术的应用需要专业的人才和高水平的管理,而目前行业人才稀缺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其次,大棚设施的投资成本较高,对农民来说可能是一个门槛。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前景论文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与前景论文

毕业论文文本材料(2013届)题目浅论瑞安市梅屿乡无公害大棚蔬菜的栽培与前景实习单位******************实习岗位职员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5月7日目录●文本成果引言 (1)1 梅屿乡概况 (1)2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2)2.1 无公害蔬菜种植管理 (2)2.1.1 无公害蔬菜场地环境 (2)2.1.2 无公害蔬菜生态环境 (3)2.2 无公害蔬菜大棚管理 (3)2.2.1 品种选择 (3)2.2.2 光照 (3)2.2.3 排水灌溉 (3)2.2.4 温度 (4)2.2.5 综合防治 (4)3 无公害蔬菜贮藏 (4)4 无公害蔬菜销售 (5)结语 (6)致谢 (6)参考文献 (6)●实际成果顶岗实习成绩评定表(复印件)摘要瑞安市梅屿乡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30多年的发展证明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本文简略地分析了瑞安市梅屿乡无公害大棚蔬菜的前景,以瑞安市梅屿乡为例,从栽培、生产、贮藏、销售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梅屿乡;无公害蔬菜;农业发展引言梅屿乡为浙江省瑞安市辖乡,面积41.8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具有发展大棚蔬菜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条件。

受国家政策影响,梅屿乡农业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逐渐走向环保、高产、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

目前拥有5162亩的大棚番茄基地、3300亩的沿江蔬菜基地,以及2130亩马蹄笋和1800亩杨梅山地等基地,拥有“强绿”牌番茄、“三马”牌芹菜、“三马”牌黄瓜3个国家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志,其中大棚番茄年产量就达3.5万吨。

蔬菜种植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够促进就业。

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品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有关部门认证并允许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蔬菜。

浅论无公害大棚蔬菜的栽培与前景

浅论无公害大棚蔬菜的栽培与前景

浅论无公害大棚蔬菜的栽培与前景浅论无公害大棚蔬菜的栽培与前景专业名称: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受国家政策影响,我县农业结构也发生巨大转变,逐渐走向环保、高产、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作物质量是未来不可忽略的主题。

在蔬菜、畜产品等劳动力耗费多的产品上,我们与周边市场的大多数产品相比,具有价格及质量优势。

销售大量的蔬菜与水果,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能够促进就业、消耗劳动力。

所以,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是我们未来的目标。

农业产业化是以现代市场为导向提高经济效益、促进本地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在这一前提下,应当加快农业的专业化、多元化、市场化进程,争取达到产-供-销一体化。

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品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有关部门认证并允许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蔬菜。

其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标准限制,而营养成分需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无论是从健康水平还是需求标准来说,栽培生产无公害蔬菜都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字:农业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目录中文摘要 (Ⅱ)目录 (Ⅲ)1、无公害蔬菜的栽培 (4)2、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5)3、无公害蔬菜的贮藏 (6)4、无公害蔬菜的销售 (6)结语 (12)参考文献 (13)(一)、无公害蔬菜的栽培选择无污染的蔬菜生产基地对无公害蔬菜生产至关重要。

要严格控制产地的水源、土壤、大气等各方面是否受到污染。

而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过程,必须在严格控制之下。

不正确的使用农药和化肥是影响无公害蔬菜的一个重要因素。

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高生物富集体、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及其复配制剂。

优先选择生物农药、合理选用化学农药。

对症下药、适期用药、科学用药、选择正确喷药点或部位、合理混配药剂。

在农药的应用上,必须做到以下要求:1、坚决禁止使用国家已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杀虫灯、诱杀板等无害防治措施。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一、大棚构建
棚架类型和结构。

塑料大棚的类型结构有很多种。

目前推广应用最多的有装配式镀锌薄壁钢管型(简称钢管大棚)和竹木圆拱型大棚两种。

主要用于番茄、甜(辣)椒、茄子、黄瓜等夏菜的春季早熟栽培和冬延后栽培,以及育苗、杂交制种等。

还有一种竹架小棚,常单独或与大棚配合(即大棚套小棚),用于冬春季茄、瓜类蔬菜育苗和春季早熟栽培。

钢管大棚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中心高2.2m、宽跨度4.5m,长20m 面积90m2另一种是中心高2.5m,宽6m 长30m 面积180m2使用寿命一般为15年。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还可采用竹架大棚。

棚架以毛竹或小圆木
为材料搭成,高2m左右,宽4〜5m 一般使用寿命为3年。

二、栽培型:以栽培蔬菜为主,结合育苗
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春季早熟栽培茄子、番茄、黄瓜、辣椒
等,夏季种植速生蔬菜,秋季栽培黄瓜、番茄、甘蓝、花椰菜,冬季栽培芹菜、菠菜、生菜、葱蒜类蔬菜;二是间套作,春季进行番茄、辣椒早熟栽培,4〜5月份在大棚拱杆旁种植丝瓜任其沿拱杆爬蔓,或在番茄生长后期,在畦边定植冬瓜,利用番茄的支架爬蔓;秋季种植生菜、菜心等;冬季进行育苗。

三是留种制种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春季茄瓜类留制种为主,其茬口方式有冬季育苗-春季制留种-秋季栽培芹菜、甘蓝等;一种是以冬春季十字花科。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论文【1】[摘要] 作为今后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的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前景,然而,用塑料大棚进行栽培,如果因为不当的施肥方式、过量的有毒气体、蔬菜所需的气体含量过低、保温或是保湿方面做得不到位,就会造成蔬菜的欠收,更严重的,会导致绝收。

[关键词] 蔬菜大棚种植技术栽培技术预防措施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作为农业多样性发展的途径之一,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本文通过多大棚蔬菜技术的相关介绍,以达到为广大民众蔬菜种植提供参考的目的。

一、大棚及蔬菜类型的合理选择如果要常年进行大棚栽培,可以选择钢管大棚或是竹木圆拱型大棚,这种大棚使用寿命长,规格较高。

还有一种是竹架大(小)棚,这种使用寿命较短,可以间歇性使用。

而且其生产成本较低。

大棚蔬菜栽培类型:1.按照时间顺序。

茄子、番茄、黄瓜等可以在春季进行栽种;速生蔬菜可以在夏季栽培;秋季栽种花椰菜等;冬季进行菠菜、生菜、蒜类的栽培。

2.间套作。

根据几种蔬菜在育苗、生长、收获期的不同进行交错的种植3.留种制种型。

二、大棚蔬菜种植技术1.运用二氧化碳技术进行施肥1.1燃烧法。

通过燃烧可以在大棚内产生二氧化碳的气体、液体,或是通过二氧化碳发生器燃烧天然气、丙烷气、石油气、白煤油等,作为补充能源。

但是要注意使用安全性煤等燃气,否则造成蔬菜吸入过多有害气体,造成危害。

1.2化学反应法。

通过稀硫酸和碳酸氢铵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是目前运用酸和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学材料。

这样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控制,而且成本也比较低,是目前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的措施。

1.3施用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法。

按照一定间距将颗粒有机生物气肥均匀施入植株行间,保持80%的穴位土壤相对湿度,利用微生物发酵,使之产生二氧化碳。

1.4二氧化碳需要注意事项。

为了防止二氧化碳外溢,需要将大棚密闭,用来提高肥效。

一般早上施用,或是蔬菜生产期内使用。

大棚蔬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大棚蔬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

大棚蔬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大棚蔬菜高产栽培技术论文大棚蔬菜种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技术,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它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在任何时间都可吃到反季节的蔬菜[1]。

在一般情况下,大棚蔬菜都采用竹与钢为主的结构骨架,然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薄膜,这样一个简易结构就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温室空间。

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蔬菜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以达到大棚内需要的保温效果[2]。

1 制约大棚蔬菜高产因素1.1肥害肥害是制约大棚蔬菜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是积盐的危害,产生的原因是大量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的本质发生改变,制约了蔬菜的生长。

当出现肥害后存在的相关问题,影响了大棚蔬菜根部的发育,降低了水与肥的吸收能力,缺乏营养而死亡;土壤的盐渍化过高,导致蔬菜叶枯萎老化;土壤发出的毒气影响蔬菜生长。

1.2 药害药害的潜力很大,有时症状明显,有时是隐形的,不易发现。

药害产生的原因,不管任何蔬菜品种都使用同一种除草剂;过量使用农药;施农药的时间不准确;采用伪劣农药或者过期农药。

这些因素使蔬菜变形,甚至死亡。

1.3 旱害旱害是影响大棚蔬菜生长最重要的.因素。

旱害产生的原因是水源的供应不足;水质效果差;种植地方设施不完整。

旱害不仅推迟了蔬菜的种植最佳时间,制约生长速度,而且给施肥、施药带来了一定困难。

2 常见的高产栽培方式2.1 反季节栽培要想蔬菜的价格高,就可以采用反季蔬菜种植,反季的蔬菜才能满足市场不断的供应需求,提高经济效益。

如在秋季种植大白菜、萝卜等耐阴蔬菜,注意用黑色覆盖网来遮阳,从而达到降温效果。

2.2 软化栽培软化栽培,就是当蔬菜生长了一段时间后,再设置半黑或黑暗环境,注意生长湿度。

这种方式,种植的蔬菜营养价值最高,叶绿素含量低,枝叶松软,美味可口。

如韭黄、芹菜等。

2.3 促进栽培此方法主要是供应淡季市场的需求,在春季早期和冬季,充分利用温室保温来种植蔬菜,宜以耐寒和喜温的品种种植。

2.4 无土栽培无土栽培不仅成本低,而且产量高、蔬菜品质好、健康环保等优点。

大棚种植技术

大棚种植技术

大棚种植技术大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与发展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建设的扩大,农田面积的减少成为了制约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种植业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方式。

大棚种植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大棚种植技术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大棚种植技术是一种通过利用人工控制环境条件来种植作物的方法。

它可以在不受季节和气候限制的情况下,提供稳定的产量和优质的农产品。

大棚内部的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阳光照射和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监测和调节,以创造适合作物生长的环境。

首先,大棚种植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大棚种植技术可以在任何时间种植作物,无论是夏季还是冬季,都能保证作物得到足够的阳光和温度。

这种无季节限制的种植方式不仅可以增加种植周期,还可以增加单季作物的种植次数,从而大幅度提高产量。

此外,在大棚内部人工设置的环境条件下,农作物可以受到更好的保护,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其次,大棚种植技术具有资源利用效率高的特点。

大棚内部的环境能够被精确控制,不会浪费阳光、水和肥料等资源。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农作物可以获得适量的养分和水分,减少资源的浪费。

与传统农田相比,大棚种植技术能够实现土地利用率的最大化,使每平方米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第三,大棚种植技术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

大棚内的环境可以通过精确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控制,减少农作物的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相对于传统无控制环境的种植方式,大棚种植技术更加环保。

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不仅对土壤和水源具有积极的影响,还有助于降低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物的含量,提供更健康、安全的食品。

最后,大棚种植技术还提供了农田管理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借助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技术,农民可以远程监控和调节大棚内的环境参数。

通过云平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农民可以实时掌握作物生长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大棚蔬菜种植前景分析大棚蔬菜种植前景

大棚蔬菜种植前景分析大棚蔬菜种植前景

大棚蔬菜种植前景分析大棚蔬菜种植前景大棚蔬菜种植前景分析|大棚蔬菜种植前景大棚蔬菜的种植前景大棚蔬菜的优势是反季节性,比如说冬天,通常辣椒一棵都饿死了,但大棚可以种,这时市场需求就就存有了。

如今大棚蔬菜逐渐普及,市场需求也逐渐减小,具备较好的市场前景。

如何规避大棚蔬菜种植风险?1、市场意识:蔬菜不同于其它产品,因受到自然条件管制很大,难于储藏,所以一旦供过于求,产生积压,就可以导致巨大损失。

菜农们应当特别注意搜集市场意见反馈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息,在蔬菜的品种、数量、栽种时间上,以市场为导向,把握住市场动向,分析市场潜力,及时展开规划和调整,生产出来适销对路的产品。

2、科技意识:大棚蔬菜的种植与管理是一门复杂而又精细的技术活,如保持温室内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科学地进行施肥,合理进行采收、运输、储藏等。

其中,由于大棚蔬菜很容易发生病虫害,所以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是生产的关键。

可以说大棚蔬菜生产的整个过程都是与科技知识分不开的。

菜农们应明确“科技种菜”的思想,全方位提高自身科技水平。

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提高生产水平。

3、品质意识:现今人们的饮食消费已逐步从讲究数量向讲究品质方向转型,在蔬菜消费上尤其如此,绿色环保型蔬菜越来越受消费者的热烈欢迎。

所以菜农们应当改变传统滞后的栽种方式和管理模式,在农药、化肥、生产素等农资产品的杀灭上精打细算,合理杀灭,力求生产出来无污染、无毒、无污染的高品质绿色蔬菜产品。

既迎合人们的消费趋势,又减少产品的竞争力,还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

4、求新求特意识:大棚蔬菜种类繁多,除了种植普通的反季节蔬菜外,菜农们应注意顺应消费者求新求特的心理,适当种植一些特种、稀有蔬菜,这类蔬菜普遍受到欢迎,而且一般价格较高,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

5、规模意识:栽种大棚蔬菜只有构成一定的规模,才可能将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一些在技术和销售方面明朗的菜农,可以通过调查分析,靠尚无的优势,拓展代莱市场,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进而将个人优势转型为地方优势,并使更多的人踏上致富路,切勿满足用户现状、裹足不前。

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论大棚蔬菜种植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食品质量和健康的重视也越来越高,因此新鲜的蔬菜成为了人们购买食品时的重要选择。

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一些地区无法在全年提供新鲜的蔬菜,这就需要借助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种利用人工手段来模拟和优化植物生长环境的方法,可以在室内环境中有效地种植出新鲜的蔬菜,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

本文将从大棚的选择、土壤的处理、植物的栽培、病虫害的防控等几个方面介绍大棚蔬菜种植技术。

一、大棚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大棚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第一步。

大棚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作物生长的需求。

一般来说,大棚应该选择在日照充足、风力适中、排水良好的地方,这样才能为植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大棚的材质和结构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我们常见的大棚材料有塑料薄膜、玻璃和聚碳酸酯板等,它们各有优缺点。

大棚的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通风、遮阳等因素,以便为植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土壤的处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因此合理的土壤处理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需要对土壤进行翻耕,以提供松软的土壤环境。

然后需要进行土壤的消毒,这可以有效地杀灭土壤中的病毒和病菌,保证植物生长的健康。

在土壤中还需要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对于不同的植物种类,土壤的处理也需要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三、植物的栽培植物的栽培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中的关键环节。

在选择植物品种时,需要根据大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品种。

一般来说,适合大棚种植的蔬菜有西红柿、黄瓜、茄子、辣椒等。

在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生长的密度和排列方式,保证每株植物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生长空间。

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植物的浇水、施肥、修剪等工作,以保证植物能够有一个健康的生长过程。

四、病虫害的防控病虫害是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中的常见问题,因此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需要做好大棚的卫生工作,保持大棚内外的清洁,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大棚种植技术

大棚种植技术

大棚种植技术大棚种植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作为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大棚种植技术在近年来迅速发展,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条件,进而提高了产量和品质,对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从大棚种植技术的背景、优势以及挑战等方面进行讨论,探讨大棚种植技术对现代农业的意义与前景。

1. 大棚种植技术的背景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基,而传统农业种植方式往往受到气候、地理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农产品产量波动大、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城市化的进程,对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迫切需要一种能够稳定供应高质量农产品的种植方式。

大棚种植技术的出现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2. 大棚种植技术的优势大棚种植技术能够利用先进的温室设施来调控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为作物提供最理想的生长条件。

例如,根据作物的需求,可以通过控制灯光的亮度和时间来模拟昼夜变化,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通过调节温度和湿度,可以避免极端气候对作物的不利影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大棚种植技术还能够对土壤进行改良、灌溉和施肥等,从而更好地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

3. 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领域大棚种植技术广泛应用于蔬菜、花卉和水果等作物的生产中。

以蔬菜种植为例,大棚种植能够使蔬菜无论在寒冷的冬季还是炎热的夏季都可以正常生长,有效提供了市场所需的常年供应。

同时,大棚种植技术也为植物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便利,通过大棚内环境的控制,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率,减少农药的使用,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

4. 大棚种植技术的挑战虽然大棚种植技术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大棚建设及设备投入较大,需要农民具备相关的技术和资金实力。

其次,大棚环境的调控需要专业技术支持,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培养合格的技术人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外,大棚种植技术的应用还面临市场需求、产品定位、销售渠道等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发展趋势论文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发展趋势论文

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发展趋势论文1柳林县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的现状目前,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为柳林县主要设施结构类型,现有日光温室面积近26.67hm2,塑料大棚232万m2。

柳林县设施农业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较快。

目前,贾家垣乡龙花垣村的温室面积达到了3.33hm2,大棚面积达到了2hm2;三交镇坪上村的温室面积达到了4.67hm2,大棚面积达到了1.33hm2;金家庄乡苏家庄村温室面积达到了6.67hm2,大棚面积达到了2.67hm2;穆村镇沙曲村温室面积达到了2hm2。

购进温室棚架设备250套,购进WSJ-V型大棚棚架设备有90套,购进BW-A型日光温室自动卷帘保温设备250套。

2机械化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效果设施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及农业技术人才的投入,提高了设施园艺的科技含量。

近年来,温室上出现的卷帘机械、灌溉设施和采暖设施等农机与园艺结合产物,是农机在新领域中的渗透和发展。

2.1机械应用情况2.1.1卷帘机械对于温室顶的保温覆盖层———草帘,若人力操作,特别是遇到雨雪天气,草帘潮湿,那么劳动强度大,花费时间长;遇到大风天气,草帘容易被掀起,造成棚温降低、冻坏苗木的损失。

而采用卷帘机械,不仅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增加植物光照时间,而且会增强草帘的稳定性,且效率大大提高,卷放时间大大缩短。

2.1.2采暖设施由于冬天气温较低,栽培一些喜热的蔬菜品种(黄瓜、西红柿等),必须配备采暖设施。

过去,农户一般在温室内直接用炉火采暖,由这方式很易造成一氧化碳气体泄漏,轻者作物生长受阻,重者满棚皆毁。

为此,现在人们使用水暖型采暖设施或气暖型采暖设施,其中水暖型采暖设施多用。

水暖型采暖设施的特点是干净、温度好调节,但升降温有滞后性。

气暖型采暖设施的特点是升温快,降温也快。

2.1.3灌溉设施滴灌、喷灌、微灌在温室内的运用大大节约了用水量,并有效地降低了室内空气温度,减少了病害发生,并避免了大水漫灌出现的养分流失、土壤板结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本材料(2013届)题目浅论瑞安市梅屿乡无公害大棚蔬菜的栽培与前景实习单位******************实习岗位职员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3年5月7日目录●文本成果引言 (1)1 梅屿乡概况 (1)2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2)2.1 无公害蔬菜种植管理 (2)2.1.1 无公害蔬菜场地环境 (2)2.1.2 无公害蔬菜生态环境 (3)2.2 无公害蔬菜大棚管理 (3)2.2.1 品种选择 (3)2.2.2 光照 (3)2.2.3 排水灌溉 (3)2.2.4 温度 (4)2.2.5 综合防治 (4)3 无公害蔬菜贮藏 (4)4 无公害蔬菜销售 (5)结语 (6)致谢 (6)参考文献 (6)●实际成果顶岗实习成绩评定表(复印件)摘要瑞安市梅屿乡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30多年的发展证明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本文简略地分析了瑞安市梅屿乡无公害大棚蔬菜的前景,以瑞安市梅屿乡为例,从栽培、生产、贮藏、销售等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梅屿乡;无公害蔬菜;农业发展引言梅屿乡为浙江省瑞安市辖乡,面积41.8平方公里,自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具有发展大棚蔬菜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气候条件。

受国家政策影响,梅屿乡农业结构发生了巨大转变,逐渐走向环保、高产、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

目前拥有5162亩的大棚番茄基地、3300亩的沿江蔬菜基地,以及2130亩马蹄笋和1800亩杨梅山地等基地,拥有“强绿”牌番茄、“三马”牌芹菜、“三马”牌黄瓜3个国家级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志,其中大棚番茄年产量就达3.5万吨。

蔬菜种植是一种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既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够促进就业。

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蔬菜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品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经有关部门认证并允许使用无公害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蔬菜。

其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标准限制,而营养成分需达到相关标准要求。

鉴于目前市场上蔬菜要么农药残留,要么是亚硝酸盐超标,由于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加强,无公害蔬菜发展的前景非常广阔。

因此,发展无公害大棚蔬菜是梅屿乡未来的目标。

1 梅屿乡概况梅屿乡地处瑞安市飞云江中上游北岸中西部半山区,距市区18.6公里,距温州机场40公里,东邻荆谷乡,南涉飞云江与马屿镇隔江相望,西邻顺泰乡,北倚鹿木乡。

飞云江马屿大桥把梅屿与马屿连接在一起。

高桐公路穿境而过,南接56省道,距离甬台温高速公路入口仅16公里,农产品运输十分方便。

所辖24个行政村,总人口25008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4298人,区域面积4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531亩,系瑞安市中西部典型年平均温度18.1度,年平均日照1793.9小时,年降雨量1568.6mm左右,梅屿乡冬季气温高,低温时间短,积雪少,最低气温一般在零下2-3度,竹木大棚加三膜覆盖:(大棚膜中棚膜地膜)即可越冬,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而农业俨然成了全乡的支柱产业,拳头农产品有大棚西红柿、黄瓜、芹菜。

现已形成了5162亩的大棚蕃茄生产基地、3300亩的沿江蔬生产基地和2130亩的马蹄笋生产基地。

梅屿乡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大棚蔬菜,从单一的番茄品种发展到番茄、茄子、甜(辣) 椒、黄瓜、芹菜等多个品种,农民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种植经验,为大棚蔬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证。

一直以来,梅屿乡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引进大棚蔬菜新品种新技术,保障了大棚蔬菜的可持续发展。

2004年11月29日梅屿乡被温州市人民政府增补为温州市级常年蔬菜基地。

共投资2753万元,建成826A型8米标准钢管单体大棚33套,计13809.6平方米;水泥路1075米,宽4.1米;基地内机耕路400米,宽3.5米;泵房1座,建筑面积为17.44平方米;排水渠道850米;杀虫灯300盏,性诱剂杀虫装置1000只及配套等一期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这些基础设施,都为梅屿乡无公害蔬菜的栽培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2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梅屿乡紧密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充分利用“三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适度发展工业经济,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2002年,大棚番茄基地被浙江省农业厅授予省级首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04年1月,沿江蔬菜基地也被浙江省农业厅授予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2005年8月,“三马”牌芹菜通过了国家级无公害农场品标志认证。

而这些荣誉和称号与梅屿乡无公害蔬菜高标准高水平的生产水平是密切相关的。

而现如今,社会需求日益加强,市场销量逐步扩大,生产无公害蔬菜也将成为梅屿乡的支柱产业。

大量生产意味着农民必须尽快将蔬菜种植扩大规模、提高产量。

这就对农民的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的熟练程度有了更高标准。

[1]在生产过程中,核心是无公害、健康的栽培技术。

农民必须熟练掌握,并能够很好的应用。

而农民们生产蔬菜与过去相比也就需要具备更高的硬件与软件条件。

2.1无公害蔬菜种植管理2.1.1 无公害蔬菜场地环境良好的场地环境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

要严格控制产地的水源、土壤、大气等各方面是否受到污染。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应选择远离城镇及污染区(周边2000m内无污染源),距主干公路100m以上,大气质量较好且相对稳定,土壤肥沃,排灌良好的地区。

基地的大气环境、农田灌溉用水、土壤质量等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相应标准,并经常对基地开展环境监测与评价,确保该区域在生产过程中环境质量不下降,切断初级污染源。

[2]因此,选择无污染的蔬菜生产基地对无公害蔬菜生产至关重要。

2.1.2 无公害蔬菜生态环境改善田间生态条件,创造利于蔬菜作物生长环境。

[3]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完善田间水利设施,健全排灌系统。

二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使土壤具有团粒结构。

种植地块的土壤应土层深厚肥沃,结构性好,有机质含量达2-5%。

三是健全田间道路网络,便于机械化作业。

要建立农田轮作制度、利用农业设施来改善生态条件、清洁田园,改善生态条件、提倡不同科蔬菜间作套种。

2.2 无公害大棚种植管理2.2.1品种的选择蔬菜品种不同直接影响蔬菜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因此蔬菜抗病品种的选择与无公害栽培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应选择优良的抗病品种,因地制宜地选用抗病性和抗逆性强、丰产优质的新品种是减少农药使用和降低农药残留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首要任务,如梅屿乡重点塑造的“强绿”牌番茄。

2.2.2 光照只要条件允许大棚应采用南北向,因因南北向大棚的透光量要比东西向高5-7%,且光照分布均匀,棚内白天温度变化平缓。

而且南北向延伸搭棚,可以均匀受光。

2.2.3 排水灌溉棚四周挖深沟排水,棚内菜畦覆盖地摸。

若有管道微喷灌,要把管道放置在地膜内灌溉。

[4]由于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的提倡,灌溉时建议使用喷灌、滴灌,反对大水漫灌,以保护土壤、节约水源。

无公害蔬菜生产应尽量使用地下水灌溉,避免使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应根据植株的生长情况、土壤含水量和天气情况决定灌溉使其和灌水量。

温室栽培应推广使用膜下滴灌方式,避免打水浸灌,以降低温室内的湿度,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2.2.4 温度通风降温、降湿视天气而定。

寒冷的天气,宜中午通风,下午3点及时覆膜保温。

随着棚内温度上升。

逐渐加大通风度,直至掉边裙膜及全部薄膜,改用遮阳网。

2.2.5综合防治由于大棚内特殊的生长环境,大棚内一年四季都有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要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培育出产出优质安全的蔬菜,必需科学、准确地使用农药。

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利用粘虫板防治蚜虫、利用频振式诱虫灯防治夜蛾类、选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等。

[5]例如在2007年梅屿乡一农户家就曾购买10包产自上海的恶霉灵杀虫剂对五亩番茄地进行喷洒,这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不但高效而且低毒,对各种植物真菌病害,如镰刀菌、苗腐菌、腐霉菌、丝核菌、根壳菌、雪微菌等均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对各种土传病害有特效;促进作物生长与根系发达,抗苗期各种生理病害及除草剂药害。

且自2008年政府开展农药置换活动后,置换久效磷与甲拌磷等高度残留农药后,梅屿乡的大棚无公害蔬菜的“无公害”名头更加实至名归。

3 无公害蔬菜的贮藏蔬菜脱离母体后,很容易因为失水、氧化等原因造成品质下降、失去抗病性、风味色泽皆发生变化,最终腐烂变质。

尤其是出口蔬菜,往往要经历较长的运输、销售阶段。

所以,无公害蔬菜销售中,贮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蔬菜在采摘下来之后,应先剔除可能成为病虫害传染源的个体,并将非食用部分进行处理,既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又可以减少垃圾,更能避免病害的传染。

采摘下来的蔬菜经过挑选,要再散热、清洗、修整,通过干燥处理后装箱,就可以运输出售了。

而无公害蔬菜的最适贮藏温度取决于蔬菜的成熟度和预计的贮藏天数。

[6]一般来讲,成熟的果蔬类能承受较低的贮藏温度,因此可根据蔬菜的成熟度来确定贮藏温度。

而其运输期间的温度应根据运输时间和蔬菜成熟度来确定。

一般运输3天内,运输温度为9℃~10℃,超过3天运输期温度为6℃~8℃。

为了保持稳定的贮藏温度和相对湿度,须安装通风装置,使贮藏库内的空气流通,适时更换新鲜空气。

最后,在包装运输过程中,一定要轻拿轻放,以免碰撞引起的损失。

4 无公害蔬菜的销售梅屿乡的大棚蔬菜与中国其他地方相比,具有时空互补性。

梅屿乡的大棚蔬菜在春节前后上市,比福建、广东迟,比山东等长江以北的大棚蔬菜要早,比浙北地区的大棚蔬菜也要早一个月左右,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优势。

并且已基本实现省内四小时交通,到上海也仅需6个小时左右,为梅屿乡的蔬菜外运提供了良好的运输环境,并降低了运输成本。

可以说,梅屿乡乡不仅具有劳动力优势、政府支持,还具有很好的地理条件,同时周边拥有广阔销售市场。

以梅屿乡的番茄为例,在番茄平均价格为2.4每公斤的杭州市场上,梅屿乡生产的“强绿”无公害番茄最高卖到了每公斤3.6元,平均价格比别处高上一成,让农户多了十多万元的收益。

而将番茄按照半径6厘米以上、5.6厘米至6厘米和5.6厘米以下三个标准进行划分,分级包装贩卖,平均价格提高一成,每公斤又多卖了3角钱。

随着技术与经验的进一步发展,梅屿乡的农业销售总额也在日新月异地变化着。

瑞安市梅屿乡2008~2010年农业销售额目前,梅屿乡的无公害蔬菜已收到周边地区的青睐,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提高产品质量,打开销售市场。

蔬菜质量安全达到国家标准,生产出真正无公害、无污染的蔬菜产品,从质量和数量上满足出口贸易需求,从根本上扩展伊犁农业的发展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