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单肺通气技术管理规范
单肺通气技术用于食道癌手术麻醉管理体会
调整气 管 导管 至 门齿 2 2 c m 和封堵 管 的深度 。用
听诊法 先确 认导 管位 置 。全 组 患者均 需再 用纤 维
支气 管镜 插 管 内窥 镜 验 证 定位 : 右 双 腔 支气 管 导
麻 醉 方法 : 采 用 异丙 酚 1 ~2 mg / k g , 芬 太 尼 1~ 2 / x g/ k g, 维 库 溴 铵 0. 1 mg / k g, 地 塞 米 松
而支气管封堵管是通过气管导管来实现单肺通气术中可随时按需进行封堵而实施单肺通气且气道压比双腔管单肺通气明显降低因而通气参数无需调整有利于术侧肺血流向通气肺再分布以降低肺内分流减少肺部气压伤的发生率对长时间单肺通气患者可减少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2 0 1 3年第 1 7 卷第 1 1 期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堵管的尖端与主管平起。诱导后 , 先插入导管过 声门后将患者的头推 向左侧 , 并将导管插入至 2 9
-
功能障碍。采用数字随机法将 4 0 例患者分为双
腔支气 管 导管 组 ( =2 0 ) 和支气 管封 堵 管组 ( =
2 0 ) 。
1 . 2 方 法
3 0 c m 刻度 处 , 再将封 堵 管 推入 主 支 气 管 , 同 时
关键词 : 单肺 通气技术 ; 双腔支气管导管 ; 支气管 封堵管 ; 食道癌
中图分类号 : R 7 3 5 . 1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 6 7 2 — 2 3 5 3 ( 2 0 1 3 ) 1 1 — 1 3 9 — 0 2 D OI :1 0 . 7 6 1 9 / j c mp . 2 0 1 3 1 1 0 5 7
管支 气 管腔 开 口可见右 侧 中下支 气 管开 口, 从
《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23版)》单病种(术种)质量控制指标及目录
单病种(术种)质量控制指标
单病种(术种)质量控制指标55节220条,医院上报55个病种,各监测4条指标(病例上报例数、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病死率),病历上报
例数仅用于筛选参与评审的单病种。
其中评价考核30个病种,10个病种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中所涉及的单病种,以
表示,剩下20个病种由各医院单病种上报例数从高到低排列,取前20个病种。
各病种评价指标为平均住院日、次均费用、病死率,每项分值分别为1分,共计90分。
其中,国家监测的10个单病种若某一病种未开展,该病种按"0"分计算。
一、55个病种目录
二、考核指标。
麻醉管理中不同单肺通气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气管导管支气管内插管
02.劣势 1左主支气管插管困难,尤其是大量血液脓液时; 2不能实施CPAP; 3在肺隔离的情况下不能通过支气管镜进入对侧肺或不能吸引对侧肺; 4难以知道导管置入隆突下的深度; 5依赖非通气肺被动萎陷; 6经鼻插时气管导管太短; 7右支气管内插管通常会堵塞右上肺叶; 8无法切换单肺通气。
▪ 传统的观点一般认为应该选择健侧插管,但目前多数学者仍建议 无论左右侧手术,在排除左侧插管禁忌证后首选左侧插管,因为 左主支气管离气管隆突有一定距离,DLT易固定,不易移位。
▪ 选择合适的型号很关键,关于型号的选择有很多种方法,临床医 生也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判断。
双腔支气管导管
▪ 今天简述一种比较靠谱的方法,利用CT选择双腔管主管部分较患 者气管管径小1—2mm的型号,测量值≦13mm者可选择F35;测量值 >13mm者可选择F37; >17mm者可选择F41。
支气管封堵器
02.劣势 1.肺萎陷需要较长时间 2.定位时间较长(取决于操作者) 3.摆放体位或手术操作期间可能导致移位,导管气管堵塞 4.右主支气管解剖阻碍封堵器深入右支气管,易于移位,用于右侧手术操作不理想 5.支气管封堵器可能被缝线缝扎 6.用于吸引或CPAP的腔隙较小
支气管封堵器
03.并发症 1.封堵器错位或移位 2.移至气管内 3.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 4.套囊压力过高所致粘膜缺血
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
01.优势 1.定位更加简单快捷 2.能够持续监测插管位置 3.减少插管次数、气道损伤,避免反复定位 4.减少纤支镜的使用 5.可以很好的用于教学
可视双腔支气管插管
02.劣势 1.经济成本较高,价格仍不是非常亲民 2.虽然也是可视化技术,但不能完全替代纤支镜 3.可视导管外径更粗 4.分泌物容易干扰镜头,冲洗效果有时不理想
单肺通气的选择与麻醉管理
单肺通气的选择与麻醉管理单肺通气是一种特殊的肺通气方法,通常在胸外科手术、心脏手术、肺癌切除或肺移植等手术中使用。
单肺通气可通过使一个肺受到通气而另一个肺则不受气体流动的控制,以提供充足的可视及操作场。
然而,单肺通气需要麻醉医师采用适当的麻醉管理策略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单肺通气的选择单肺通气可改善可视场,因为手术部位通常与一个肺更为相关。
例如,在肺癌切除手术中,必须切除整个肿瘤及患侧肺叶,另一侧肺则应仍可通气。
选择单肺通气有两种方法:分流通气和封闭通气。
分流通气是使气体流入患侧肺,但也会流入健侧肺部分;而封闭通气则是使一肺完全阻塞,使患者只能靠另一肺呼吸。
麻醉管理单肺通气需要引导和控制气道通畅,以最小化呼吸运动对手术中的动员和手术区域的干扰。
因此,在单肺通气期间应用的麻醉管理策略应专注于维持气道状况稳定、呼吸充分、心率正常和血压稳定。
预先准备对单肺通气需要进行适当的前哨准备,麻醉医师应准确估算手术的时间,选择适当的麻醉药物和用药程序,并明确患者特殊病史或药物对其身体的影响。
气道管理对于单肺通气期间气道管理的优化,应采用稳定可靠的方法来确保气道的通畅,包括使用相对较小的气管插管、使用气管导管保护支气管、使用胸腔镜或纤维支气管镜、使用低压通气等。
呼吸治疗麻醉医师应注意呼吸保护和充分通气。
在单肺通气时,患者只有单侧肺部分接受通气,因此应确保该侧肺部得到充分通气,并保护对侧肺部免受过度充气或压迫。
心血管管理单肺通气会导致氧合不足,因此需要补充氧气。
但是,麻醉医师应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以防止在单侧通气时发生低血氧血症或心动过缓等心血管并发症。
在单肺通气时,肺容积受限,可能会导致肺内分流增加或肺动脉高压。
总之,单肺通气是一种特殊的肺通气方法,可以为手术提供更好的可视场,同时,正确的麻醉管理对于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麻醉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管理策略,以确保在单肺通气期间保证气道畅通、呼吸充分、心率正常和血压稳定。
单肺通气时的呼吸管理
单肺通气时的呼吸管理
单肺通气是一种治疗方法,通常用于肺功能不全或肺部手术后的患者。
在单肺通气时,一个肺部被气体通气,而另一个肺部则没有气体通气。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仔细的呼吸管理来确保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正常交换。
呼吸管理的第一步是确保气道通畅。
患者在单肺通气时需要依靠呼吸机进行呼吸,因此呼吸机应设置在正确的压力和流量,以确保气道通畅,同时避免对气道造成过度压力和伤害。
其次,需要对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监测。
这可以通过气体监测仪来实现。
通过监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以确保气体交换的正常。
呼吸管理的第三步是控制患者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
在单肺通气时,患者可能需要更快的呼吸频率和更小的潮气量,以确保单侧肺部的气体交换。
呼吸机可以通过调整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来实现这一点。
最后,需要定期进行肺部评估和评估患者的呼吸状态。
这可以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和心率来实现。
如果发现氧气饱和度低或呼吸状态异常,应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并监测患者的病情。
总之,在单肺通气时,呼吸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确保气道通畅、监测氧气和
二氧化碳、控制呼吸频率和潮气量以及定期评估肺部和患者的呼吸状态,可以确保气体交换的正常,并减少患者的并发症。
关于胸科手术麻醉中的单肺通气
关于胸科手术麻醉中的单肺通气前言在胸腔内疾病或损伤的治疗中,胸科手术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进行胸科手术时,由于胸腔内的器官密集,必须通过肺分流机制来保证氧气供应,同时避免胸腔内的外科手术和肺功能的影响。
因此,胸科手术中的麻醉技术异常重要,而单肺通气技术在胸科手术中应用广泛,成为现代麻醉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单肺通气技术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是在手术时施行的一种技术,可以使氧气和异氟烷等麻醉剂仅向未被外科操作的肺部送达,避免外科操作对健康肺部的影响,同时也保证手术过程中氧气的顺畅输送,从而突破了胸腔内手术和肺功能的重大障碍。
单肺通气有两种方法,即双腔气管插管技术和单腔气管插管技术。
双腔气管插管技术双腔气管插管技术是单肺通气最传统的方法。
手术前,在麻醉下行气管插管后,将气管导管分离成两个不同的通道。
然后关闭气管插管的对应一侧的气囊,在此侧肺部实现气管双腔插管功能。
因另一边肺部排出呼气气体,行氧气供应。
在双方肺部需要通常的通气时,开启气管插管的对侧气囊,同时关闭另一侧气囊,以保持单侧肺部通气。
单腔气管插管技术单腔气管插管技术的原理十分简单,即将气管插管仅放在一侧肺中,而另一边的肺部不进行氧气和麻醉剂的输送。
这种技术常见于小手术和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因为使用单腔气管插管技术可以减少呼吸道和肺的应激反应,减少心肺功能的损害。
单肺通气应用单肺通气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包括肺切除、肺移植、食管切除、心脏手术等,以及解决单肺病理形成的其他情况,如胸腔积液、肺部萎陷等。
并且,除了可以降低术中呼吸系统的应激反应之外,单肺通气技术还有其他显著的优点。
如术后出血风险低、术后恢复更快等。
在对高危待处理病患执行胸腔手术时,采用单肺通气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单肺通气的同时监测由于单肺通气过程中呼吸肺容积较小,因此很容易出现低通气等问题。
因此,单肺通气过程中的术中麻醉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术中呼吸系统动态监测技术的适应范围可以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和单肺通气模式。
单肺通气的麻醉管理要点
单肺通气的麻醉管理要点
以下是 8 条关于单肺通气的麻醉管理要点:
1. 嘿,你知道单肺通气时要注意监测啊!就像你开车要时刻注意路况一样。
比如说在手术中,我们得时刻盯着病人的各项指标,血氧饱和度啊之类的,这可不能马虎!要是不注意,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啊!
2. 哎呀呀,保证呼吸道通畅那可是超级重要的呀!这就好比是河道不能堵塞一样。
你想想,如果呼吸道不通畅,病人得多难受啊,那可不行!所以我们得精心维护。
3. 单肺通气时潮气量和呼吸频率可得好好调整呢!这就像给花浇水,太多或太少都不行。
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找到了合适的那个点,才能让病人舒舒服服的。
4. 哇塞,别忘了对肺进行适当的膨肺啊!这就好像给气球打气,得掌握好那个度。
不然过度了或者不足,都是会出问题的呀!
5. 嘿,调节吸入氧浓度也很关键哦!这就像做菜放盐,少了没味道,多了又太咸。
合适的氧浓度能让病人更好地恢复呢。
6. 单肺通气时得注意气道压力呀!这就跟拔河一样,力气使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
得小心翼翼地控制住,可不能让它出乱子。
7. 哇哦,对循环系统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呢!它就像一部精密的机器,一个零件出问题可能就全盘皆输啦。
咱得时刻留意着,不能让循环出问题。
8. 单肺通气后记得要好好管理术后恢复啊!这就像是跑完一场长跑,终点不是结束,后续的照顾也很重要呀。
只有这样,病人才能真正地好起来呀!
结论:单肺通气的麻醉管理要点真的好多呀,每个环节都不能掉以轻心,都要认真对待,这样才能保障病人的安全和恢复效果啊!。
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技术概述
剖胸和侧卧位对呼吸与循环的影响
• 剖胸所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呼吸、循环)
呼 吸 循 环
• 侧卧位对呼吸生理的改变
•
肺萎陷、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 ( 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 ) 心排出量降低 V/Q比例降低 麻醉对侧卧位肺生理的影响 胸腔内负压的消失 心功能下降 反常呼吸 纵隔摆动 心律失常 气体交换面积急剧减少
优点
防止患侧肺内容进入健侧
缺点
低氧血症
控制呼
低血压
减少肺组织损
心律失常
给手术创造好的条件
单侧肺大泡或巨大囊 肿 控制通气 支气管胸膜瘘 单侧肺支气管灌洗
单 肺 通 气
绝 对 适 应 症
肺脓疡
防止病侧肺 内容物进入 健侧肺 胸主动脉瘤
支气管扩张症 大咯血
相 对 适 应 症
全肺切除术 食道肿瘤切除术 肺叶切除 胸腔镜检查或手 术
卧侧肺通气量卧侧肺通气量对侧肺通气血流通气血流比值比值基本不变基本不变卧侧肺血流量卧侧肺血流量对侧肺纤维支气管镜直视定位提高准确性左支气管细长而角度小较水平右支气管粗短而角度大较陡右上肺叶开口位置较维持适当的麻醉深度与足够肌松防止病人突然苏醒或躁动循环波动或咳嗽影响手术操作机械通气时预先设置好呼吸参数维持良好的通气状态麻醉中随时注意开胸手术操作刺激或探查纵隔肺门时发生的反射性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情况输血输液的掌握胸科手术麻醉的基本要求胸科手术麻醉的基本要求nn消除纵隔摆动和反常呼吸消除纵隔摆动和反常呼吸nn采用隔离技术避免肺内物质向对侧扩散采用隔离技术避免肺内物质向对侧扩散nn保持和于基本正常范围保持和于基本正常范围nn减轻循环障碍减轻循环障碍nn保持体热保持体热nn良好的术后镇痛良好的术后镇痛适当增加输液弥补回心血量的减少适当增加输液弥补回心血量的减少调整麻醉深度调整麻醉深度必要时行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必要时行有创动脉压力监测全肺切除前后要调整输液速度全肺切除前后要调整输液速度做必要的脱水和利尿治疗做必要的脱水和利尿治疗适当的强心与循环支持适当的强心与循环支持注意体温监测尤其对术时较长的病例特别是小儿病人剖胸体热的丧失远较腹腔手术时为强烈注意体温监测尤其对术时较长的病例特别是小儿病人可用变温毯保温用加热器加温输入液体和血液术前肺功能严重减退术前肺功能严重减退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年龄年龄岁给纯氧下岁给纯氧下术中大出血休克的病人术中大出血休克的病人超体重肥胖病人超体重肥胖病人下列情况考虑延迟拔下列情况考虑延迟拔管或更换单腔导管管或更换单腔导管配合手术尽量缩短单肺通气时间配合手术尽量缩短单肺通气时间成人单肺通气的潮气量应达到以上成人单肺通气的潮气量应达到以上适当提高吸入氧浓度适当提高吸入氧浓度持续监测和持续监测和间断监测血气间断监测血气无法改善的低氧血症可采取各种不同模式的两侧无法改善的低氧血症可采取各种不同模式的两侧分别通气法加以改善分别通气法加以改善维持足够麻醉深度降低氧耗维持足够麻醉深度降低氧耗健侧肺用低压水柱以提高该侧肺的比值手术侧总支气管插入小管持续供氧改善此肺血氧合从而提高手术侧短期行或通气既可改善该侧肺氧合又可使该侧肺血减少从而减少静脉血掺杂麻醉选择
单肺通气技术
三、双腔管定位
双腔支气管插管后,即使临床体征提示导管 位置正确,作者仍然主张作一次例行内镜检 查,这样做有 2 个好处,第一,及时纠正可 能潜在错位的现象,如导管偏浅使右上肺叶 开口与导管的上叶通气孔存在部分对位情况, 临床征依然正常,但体位改变易使支气管侧 套囊滑出到气管内。Szegedi LL等报道51例 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临床征评估位置正 确),纤支镜发现错位的占29.5 %,其他学 者的相关研究中,错位发生率在20 % ~40 %之间;第二,位置正确情况下,纤支镜可 了解患者的气管、支气管解剖情况,以便术 中出现导管移位时,能迅速给予纠正。
三、双腔管定位
4 纤支镜对导管初始位位置的修正 1.左双腔管 首先从气管腔(右侧腔)进行检查 将纤支镜送入气管腔(图3~4),通 过气管侧开口直视导管情况,理想的 位置应该是导管的气管开口端在隆突 上1 ~2 cm,支气管气囊(蓝色)上 端埋在隆突水平稍下方(图3)。
三、双腔管定位
。
一、单肺通气的目的与适应证
3、支气管肺泡灌洗
肺泡蛋白沉积症可通过支
气管肺泡灌洗来治疗。每 次肺泡灌洗,都需要保护 另一侧肺。
一、单肺通气的目的与适应证
4、使术侧肺萎陷 肺手术、胸腔镜手术、食管手术、 需要术侧肺痿陷,便于外科手术 操作。 胸腔镜手术特别需要单肺麻醉。 它能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术野,缩 短手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组织 损伤,但对于大量胸腔积液的患 者和那些行胸腔镜手术只是为了 诊断或治疗胸膜疾病的患者,不 一定需要单肺麻醉。
二、单肺通气的器械要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单腔支气管导管 左单腔支气管导管实用性较强, 导管的弧度与咽喉和左主支气管 的弧度较为一致,插管容易成功。 右单腔支气管导管比左单腔支气 管导管多了一个上叶通气小孔。 单腔支气管导管的大小是以内径 (毫米mm)来计算,其外径比与其 相当的气管导管略大一点。
肺通气功能测试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附件4肺通气功能测试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肺通气功能测试产品的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
本指导原则是对肺通气功能测试产品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
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
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
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测定肺活量、用力肺活量、最大自主通气量等肺功能通气指标的肺功能测试设备。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7年第104号),肺功能测试设备的分类编码为07-02-03,管理类别为Ⅱ类。
本指导原则不适用于检查肺换气功能的气体分析设备。
二、技术审查要点(一)产品名称要求产品命名应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的要求,按特征词+核心词的方式命名。
肺通气功能测试设备的核心词为“肺功能”,建议使用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上的通用名称如肺功能测试仪、肺功能仪等。
(二)产品的结构和组成肺通气功能测试产品通常由主机、流量传感器和附件(如一次性使用呼吸过滤器、鼻夹、咬嘴等)组成。
(三)产品工作原理/作用机理在综述资料中,注册申请人应在产品描述部分明确产品的工作原理和流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
工作原理:产品通过流量传感器,测量患者呼出或吸入的气体的流量及容量,根据时间-容积曲线和流量-容积曲线,分析得出人体呼吸生理的肺通气指标,如慢肺活量、最大自主通气量及用力肺活量等参数。
单肺通气
听诊法可分为三步。第一步:确定气管导管的位置。将主套囊充气后
听诊双肺,若双肺呼吸音清晰、对称为位置良好,若双肺呼吸音不一
致且气道阻力大多为插入过深,可将导管退出2~3cm至双肺呼吸音听 诊满意。第二步:将支气管套囊(蓝色套囊)充气后听诊双肺,若只 有插入侧通气良好,对侧通气不良或无通气,则多为蓝色套囊充气过 度封堵对侧支气管口,应给蓝色套囊放气,并调节到使双肺呼吸音对 称良好。第三步:分别使两侧单肺通气。这时通气侧听诊呼吸音良好 而对侧则无呼吸音,否则为支气管插管位置不良或蓝色套囊充气不良。 听诊时上下肺呼吸音都要听到,但以听诊肺尖呼吸音为主,做不好左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PV):单肺通气时,未 通气肺局部缺氧可引起局部肺血管收缩,称 HPV,从而减少未通气肺的血流量,使肺血流 重新分布至通气好的肺泡.因此,HPV是一种 保护性机制,可以减少单肺通气时的肺内分 流. 故单肺通气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尽可能避 免抑制HPV的因素,使其在正常的生理范 围内。
单肺通气时如果能维持双肺通气时的分钟通 气量,则一般不会发生co2蓄积,动脉血的 co2分压也不会出现明显改变
为了隔离肺或进行有效的呼吸管理常需单 肺通气。目前有三种单肺通气技术: 1.放置双腔支气管导管(DLT) 2.采用单腔气管导管结合支气管阻塞器完成 肺的隔离 3.采用单腔支气管导管, 双腔支气管导管的应用最广泛
在导管端孔处可以见到左支气管腔、左上、下肺叶支气管开口。
2.1置入左双腔管者,先将FOB插入右侧管,在导管开口处可以见到气管腔、
2.2置入右双腔管者,先将FOB插入左侧管,在导管开口处可以见到气管腔、
隆突、左支气管开口以及右支气管内已充气的套囊;然后将FOB插入右侧管,
在导管端孔处可以见到右中间支气管,其前方可见到右中、下肺叶支气管开 口,通过源自管侧孔可以见到右上肺叶支气管开口。
单肺通气的主要并发症及其处理
5不滥用血管活性药物。
6延续监测SPO2,假设出现下降,可在非通气侧肺加用高频喷射通气或使用延续呼吸道正压(CPAP)5~10CmH2O纯氧吹入,使术侧肺不完全塌陷,改善残气中氧浓度,有效地减少肺内分流,从而迅速改正低氧。
2、非通气侧或开胸侧肺泡通气少或无通气而萎陷,而肺血流未相应改变〔减少〕。
随时间推移,流经无通气肺的血流无氧供汲取,PaO2下降,未氧合血进入循环,造成静脉学掺杂,肺内分流〔Qs/Qt〕增加。肺泡低氧产生HPV,使非通气侧血流减少转向通气侧而使静脉血掺杂减少,保持通气与血流比例尚可正常。
吸入麻醉药、氨茶碱、异丙肾上腺素、肺血管扩张药或硝酸甘油、硝普钠等均有抑制HPV作用,使HPV反响时间延长甚至历时1小时以上,而使肺内分流增加伴低氧。〔临床上有时发觉当全侧肺切除或一侧肺动脉结扎后PaO2可迅速升高,Qs/Qt比值及A-aDO2显著改善〕。
1足够的潮气量--接近双肺通气时的澎气量和较块的呼吸频率--相当于双肺通气时的频率,使通气侧肺膨胀完全,不致产生局限性的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而降低V/Q比值。
2提高吸入气氧浓度,甚至吸入纯氧,以提高通气侧肺动脉血氧分压更多地接受非通气侧肺氧氧性肺血管收缩而转移过来的血流。
3保持充分的肌松,使下侧肺及胸壁顺应性增大,以便通气侧肺内压、气道压不致过高而减少血流。
体液机制对HPV影响〔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单肺通气期间低氧血症发生抗率较高达20%或更多,所以有些学者认为单肺通气时间应作一些限制,认为单肺通气40~50分钟后应行双肺通气3~5分钟以防低氧血症的发生。随着对缺氧性肺血管收缩这一自身调节操纵的深入了解和各种即时性的血氧监测仪器的广泛应用,单肺通气时限已无必要作出规定。我院200多例肺手术,从进胸--术比膨肺拔管,手中除应术者要求膨肺以检查残端或修补处有无漏气而作过2~3次双肺通气外多数均为单肺通气下完成手术全过程,时间一般为2~3小时,最长达6+h、SPO2监测无低氧血症发生。主要做注意了以下几点:
单肺通气潮气量设置标准
单肺通气潮气量设置标准一、主要内容单肺通气潮气量(SV)是指每次呼吸过程中,气道内综合变容传出的气体量,它将受肺活量( VC )、潮气容( TV )、肺通气率( RR )的影响,其计算式为SV = VC × TV × RR 。
单肺通气潮气量是评估患者呼吸功能的一项重要参数,它对病人的病情诊断、病理状态的评价以及呼吸的非正常功能的判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定量标准有关单肺通气潮气量的定量标准,据不同的诊断工具和方法,可以分为最大综合呼吸潮气量( MCSV )和最大动态呼吸潮气量、呼吸机使用潮气量( PSV )等。
其中,MCSV 是指一个正常人每次呼吸综合变容体在极致努力下,排出的气体量,通过气道内的传感器监测,一般为 3L 以上;最大动态呼吸潮气量,是指一次连续呼吸期间,机器每秒排出气体量的最小值,其标准为 2L 以上;PSV 是指采用机械通气技术时,机器可以每次呼吸期间排出的气体量,其标准与机器型号等有关,一般不超过 15L 。
三、临床应用单肺通气潮气量作为重要的参数,可用于检查肺功能障碍,以及测量患者慢性呼吸源性疾病的临床疗效。
在常规检查中,如体检、健康检查等,大多数情况下,标准的单肺通气潮气量为 3-4L 。
对于一些慢性肺疾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可能需要达到 5L 以上气量来诊断病情,或者检测慢性呼吸源性疾病的治疗效果。
四、小结单肺通气潮气量是检测患者呼吸功能的重要参数,它能有效的提供肺疾病的诊断和疗效的检测。
根据不同的诊断工具和应用,单肺通气潮气量的定性标准是 3-4L,最大标准可达 5L 。
此外,单肺通气潮气量的测试也可以用于早期发现隐性肺功能障碍,预防慢性肺部疾病的恶化,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指标和治疗手段。
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卫生厅•【公布日期】2010.03.29•【字号】苏卫办医[2010]30号•【施行日期】2010.03.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江苏省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苏卫办医〔2010〕30号)各市卫生局,厅直属有关医院:为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范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审核和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厅组织制定了《江苏省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医用高压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准入和监管的依据。
现将《规范》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三月二十九日江苏省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为加强对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管理,建立高压氧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氧舱设备使用安全。
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办法》、《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等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高压氧治疗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规范。
本管理规范所称的医用高压氧舱(以下简称医用氧舱)指“医用空气加压氧舱”、“医用氧气加压舱”,是医疗机构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缺血缺氧性疾病的一种医疗设备,也是载人压力容器,属于特种设备之一。
一、医疗机构基本条件及要求(一)医疗机构开展医用高压氧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和任务相适应。
(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或设置有急诊科,内科、外科、医学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核定床位总数在30张以上的医机构。
(三)医用氧舱用房基本条件及要求1、医用氧舱用房面积大型多人氧舱(每台)300平方米以上;中型多人氧舱(每台)200平方米以上;小型多人氧舱(每台)150平方米以上;单人氧舱(每台)15平方米以上;婴儿氧舱(每台)10平方米以上。
单肺通气的管理
加快非通气侧肺萎陷的措施
3.首先阻断非通气侧肺,然后进行单肺通气,目的: ▪ 杜绝非通气侧肺的“被动肺通气”; 4.增加非通气侧肺的血流+提高心输出量(CO ) : ▪ 静注麻黄碱6 mg
低氧血症的预测、预防和治疗
1.单肺通气低氧血症: ▪ 可预测(Predictable) ▪ 可预防(Preventable) ▪ 可治疗(Treatable)
低氧血症的预测、预防和治疗
7.单肺通气低氧血症的治疗严重的低氧血症: ▪ 双肺通气Gradual desaturation (1)提高吸入氧浓度至100%; (2)纤支镜确认双腔管位置; (3)调整麻醉深度,确保CO恰当; (4)通气侧肺行“肺复张”;
低氧血症的预测、预防和治疗
(5)调整通气侧肺的PEEP; (6)非通气侧肺氧气吹入; (7)纯氧复张非通气侧肺,然后加1~2 cmH2O的CPAP; (8)非通气侧肺实施部分通气:
例失调,氧合难以维持。
低氧血症的预测、预防和治疗
低氧血症的预测、预防和治疗
4.血流量的影响: ▪ 非通气侧肺血液灌注量越大,术中低氧血症越显著。
低氧血症的预测、预防和治疗
5.体位的影响: ▪ 单肺通气,侧卧位时氧分压最高,平卧位时氧分压最低。
低氧血症的预测、预防和治疗
6.单肺通气后低氧血症的预防策略: (1)降低通气侧肺气道压力; (2)确保非通气侧肺萎陷良好; (3)保护HPV; (4)保持麻醉深度平稳;调整心输出量; (5)防止外科操作的不利影响。
单肺通气时呼吸参数的设置
1.参数设置参考:
单肺通气时呼吸参数的设置
2.如何加PEEP: ▪ 适度PEEP vs 根据驱动压调整PEEP ▪ 研究证实,根据驱动压调整PEEP组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等专科技术标准的通知-苏卫办医[2011]61号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等专科技术标准的通知正文:---------------------------------------------------------------------------------------------------------------------------------------------------- 江苏省卫生厅关于印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等专科技术标准的通知(苏卫办医〔2011〕61号)各市卫生局,厅直属有关医院:2006年以来,我厅陆续下发了二、三级综合医院《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以下简称《标准与细则》),为完善《标准与细则》的技术标准,进一步提升我省二、三级综合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我厅组织制定了二、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和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技术标准,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医院对照该标准加强技术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和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和建议,请及时与我厅医政处联系。
联系人:仇晓明,联系电话:************,传真:************。
附件:1、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技术标准2、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三级综合医院)老年医学科技术标准3、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二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技术标准二○一一年四月八日附件1:江苏省医院评价标准与细则(三级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技术标准注:重点科室应同时达到一般科室的标准。
专科一般科室重点科室重症医学科1、设立包括监测体温、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有创压力监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独立监护单元。
2、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动静脉置管技术,肺动脉漂浮导管和/或脉搏指示持续心输出量监测)。
3、呼吸功能监测。
4、血气分析、血糖、电解质床旁监测。
5、胃液pH监测和腹内压力监测。
6、尿量、尿比重以及肌酐清除率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
江苏省单肺通气技术管理规范
(2019年版)
为规范单肺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此项技术的最低要求。
本规范所称的单肺通气技术,亦称肺隔离术,是指采取特殊的气管插管技术和特殊的导管,包括放置双腔支气管导管、单腔气管导管加支气管阻塞器和单侧支气管插管等,使一侧肺或部分肺叶萎陷不通气,而另一侧肺保持通气满足机体供氧需要的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单肺通气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具有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胸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及呼吸内科等诊疗科目。
(三)具有实施单肺通气技术的基本设施:麻醉准备室、无菌手术室、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麻醉后恢复室(RR)或麻醉后监护病房(PACU)。
(四)实施单肺通气技术的基本设备包括支气管插管设备、麻醉机、监护仪(监测指标含脉氧饱和度、心电图、无创及有创血压、呼气末CO2分压等)、纤维支气管镜等处理困难气道的设备、血气分析仪等。
(五)具有处理单肺通气技术意外或并发症的除颤仪、负压吸
引器、呼吸机等急救设备及药品。
(六)具备完善的消毒灭菌设施和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系统。
(七)医疗机构至少有2名具备单肺通气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主执业机构为本医疗机构的医师。
(八)拟开展疑难危重病例的单肺通气技术,如上腔静脉置换术、袖状肺叶切除术、支气管或隆突成形术等,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情况下,须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1.开展单肺通气技术2年以上,近两年累计完成单肺通气技术病例100例以上。
2.具备高危病人动脉及中心静脉测压装置以及用于双腔支气管阻塞器定位的电子纤维支气管镜等设备。
3.至少具备1名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麻醉科医师。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实施单肺通气技术的医师
实施单肺通气技术的医师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外科或重症医学科。
2.经单肺通气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3.拟开展疑难危重病例单肺通气技术医师应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累计完成不少于100例单肺通气病例,参与疑难危重病人的单肺通气技术不少于20例。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配合实施单肺通气技术的相关护理人员须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并经与单肺通气技术相关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三、技术管理基本要求
(一)严格掌握单肺通气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二)开展单肺通气技术必须使用经国家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专业设备、耗材,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三)单肺通气技术的实施应由具有本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医疗机构医师决定。
实施者术前应当全面评估病人的病情,制定完善的实施方案和并发症预案。
(四)实施单肺通气技术前,应在签署知情同意书之前向患者或其法定监护人、代理人告知实施单肺通气技术的目的、风险、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等。
(五)加强单肺通气技术质量管理,建立单肺通气后随访制度,并规范记录单肺通气效果、用药情况、并发症等,建立病例信息数据库。
(六)医疗机构和医师应当按照规定接受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或其委托的协会等专业组织对其开展该技术情况进行的技术检查,包括人员资质、设备设施、病例选择、严重并发症、医疗事故发生情况、随访情况等。
(七)其他管理要求
1.建立器材使用登记制度,保证器材来源可追溯。
2.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单肺通气耗材。
3.严格执行国家物价、财务政策,按照规定收费。
四、培训管理要求
(一)拟开展单肺通气技术医师的培训要求
1.接受培训的医师必须从事临床麻醉工作5年以上,并具备实施全身麻醉技术能力,或在ICU工作5年以上。
2.接受不少于3个月的单肺通气技术系统培训,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参与完成不少于50例单肺通气技术,至少掌握1种困难气道处理的方法和2种实施单肺通气的肺隔离技术,并经考核合格。
3.接受单肺通气全面管理的培训,包括单肺通气的病理生理、术前评估、单肺通气操作技术、术中管理、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治疗措施、手术后随访等。
4.凡在境外接受单肺通气技术培训6个月以上,完成本规范规定的病例数,具有境外培训机构的培训证明,并经省内培训基地考试、考核合格后,可认定达到规定的培训要求。
5.本规范实施前,在二级及以上医院从事临床麻醉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近2年累计指导和独立完成单肺通气病例80例以上。
单肺通气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麻醉死亡率等与单肺通气相关指标符合国家和省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有关要求,近5年内未发生过二级以上(含二级)与开展单肺通气技术相关医疗事故的医师,可免于培训而开展单肺通气技术。
(二)培训基地
1.培训基地的条件
(1)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或三级及以上胸科(肺科)医院。
(2)具备单肺通气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每年完成单肺通气技术≥200例次。
(3)已常规开展疑难危重病例的单肺通气技术。
(4)麻醉科至少有3名具备单肺通气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指导医师,其中至少1名为主任医师。
(5)具有与开展单肺通气技术培训工作相适应的教辅人员、技术、设备和设施等条件。
2.培训工作基本要求
(1)培训教材和培训大纲满足培训要求,课程设置包括理论学习、临床实践。
(2)保证接受培训的医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培训。
(3)培训结束后,对接受培训医师进行考试、考核,并出具是否合格的结论。
(4)为每位接受培训的医师建立培训及考试、考核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