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诗文赏析
红楼诗词《贾宝玉冬夜即事》原文及赏析
红楼诗词《贾宝玉冬夜即事》原文及赏析《大观园即事诗四首(其四)》冬夜即事贾宝玉梅魂竹梦已三更,锦罽鹴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冬夜即事》是这组即事诗的压卷之作,首联出句“梅魂竹梦已三更”便自不同凡响。
百花之中,梅素以傲霜高洁、愈冷而愈香著称,可说是以白雪为形、以冷玉为魂的花中精品。
竹之外形枝干挺拔、修叶长翠,加之它身自有节、外直中通,常被用来比喻孤耿忠贞之士。
“梅”而有“魂”,“竹”而能“梦”,作者显然已是赋予它们以美丽的形象与生命,用来作为这座大观园中美丽聪慧的女儿们的形象代表了。
严寒的冬夜,又是三更时分,人们都安静地入睡了,然而诗人却“锦罽鹴衾睡未成”。
“锦罽(ji)”,是指织有文彩的纯毛毯,“鹴衾”,据说是用五方神鸟之一的鹔鹴(su shuang)鸟的细羽套成的羽绒绣被。
这些卧具不仅精美高贵而且异常柔暖,足以御冬寒之气于体外了。
那么,为什么宝玉却翻来覆去不能入睡呢?该诗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悬念。
颔联“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是写:隔窗但见满院黑森森的松影和一只只缩颈、蜷足栖息的白鹤,以及那遍地象梨花般娇美晶莹的白雪。
只因为白雪并没有梨花的清香,所以唤不来春天里的、滴溜婉啭的黄莺。
这里黑松影对着假梨花——白雪,惟见白鹤对着不闻黄莺,既写其夜色之幽,亦书其冬夜之静,恰正与首联的“已三更”呼应,也泄露了一丝“睡未成”的原因。
这就是:覆盖在羽被毛毯之内的肢体尽管象春天般的温暖,可是大地人间却见不到一丝春意,这心头的万种痴情又该如何寄托?于是他不愿再看那冷漠的夜色了,一任记忆把自己带入白天的欢聚吟诗的动人情景中。
这便是颈联“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所抒写的内容:那个整束雅淡的绝色女子诗兴突发,虽然她身子单薄,但一心沉醉在联诗咏句的乐趣中,竟不畏冬日之冷;而身着金色貂裘的无能公子(宝玉自指),却苦于才力屈竭而频频饮酒,还嫌酒力太轻难御风雪的严寒。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其中,贾宝玉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不仅是一个形象鲜明、内心复杂的角色,还是一个才情出众的诗人。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歌不仅在情感表达上丰富多样,而且在意境描绘上独具匠心。
下面我们将一同来欣赏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几首诗歌,并对其进行解析和品评。
1.《省亲诗》手植丹桂青云树,别祝恩光度太虚。
相逢未晚思怀切,无奈秋风生渺茫。
这首诗出现在贾宝玉离京回家探视母亲的时候。
贾宝玉通过描绘树木的生长寓意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和祝福。
其中,“丹桂青云树”暗喻母亲的高贵,象征着对母亲的赞美和祝愿。
而“相逢未晚思怀切,无奈秋风生渺茫”则表达了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预示着贾宝玉心灵的彷徨和不安。
2.《葬花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草,争折花枝贴画屏。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盆。
这首诗出现在贾宝玉在花园中看到落花的时候。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花谢花飞的情景,表达了对短暂美好事物的感伤和无奈。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游丝、落絮、绣帘等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花谢的景象。
最后两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盆”则寄托了贾宝玉对生命的期待和对长久幸福的向往。
3.《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首诗出现在贾宝玉在江南游玩的时候,他通过对江南春景的描绘,展示了江南的美丽风光和独特的氛围。
诗中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江南景色,给人以生动的感受。
而最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回忆和美好事物的惋惜之情。
贾宝玉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富有意境的描绘而脱颖而出。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他细腻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同时,他的诗歌也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和人生的追求。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歌不仅是小说情节中的点睛之笔,也是对人物性格的深入挖掘和塑造,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红楼梦最好的十首诗
红楼梦最好的十首诗《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为主线,展现了一个封建家庭的兴衰沉浮和人性的种种变化。
其中,诗歌是小说中的一大亮点,它不仅凸显了人物的情感,更是文学艺术的一种体现。
本文将介绍《红楼梦》中最好的十首诗。
一、《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作者:贾宝玉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斜月向人横。
潭底乘月何人不照影,把酒问青天。
这首诗出自贾宝玉之口,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中的“斜月向人横”描绘了秋夜中月亮的姿态,而“潭底乘月何人不照影”则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最后,“把酒问青天”表达了贾宝玉对未来的迷茫和对人生的探索。
二、《葬花吟》作者:林黛玉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是林黛玉在葬花时所作,表现了她对逝去的青春和美好的回忆。
诗中的“白日放歌须纵酒”表现了林黛玉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的追求,而“青春作伴好还乡”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怀念。
最后,“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则是表达了林黛玉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由的向往。
三、《夜雨寄北》作者:贾宝玉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是贾宝玉写给林黛玉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林黛玉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的“君问归期未有期”表现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而“巴山夜雨涨秋池”则是表达了他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是表达了贾宝玉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爱情的向往。
四、《如梦令》作者:贾宝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首诗是贾宝玉写给林黛玉的一首词,表达了他对林黛玉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渴望。
词中的“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描绘了贾宝玉在思念中的孤独和无助,而“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则是表达了他对林黛玉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红楼梦》诗词鉴赏
《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诗词鉴赏《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一般认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
下面跟着小编来看看《红楼梦》诗词鉴赏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红楼梦诗词《薛宝钗咏白海棠》鉴赏原文: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注释:①珍重:珍视,看重。
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
②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
③胭脂:即胭脂红色。
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
北宋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
”秋阶:秋天的台阶。
影:指海棠花姿。
冰雪:比喻刚洗过的白海棠凝聚着露水像白雪一样。
露砌:洒满露珠的石砌台阶。
魂:指海棠花的品格。
这两句诗的大意是:刚浇上水的白海棠,犹如洗去胭脂的美女,在秋日的台阶上映出了她美丽的身影;又好像在那洒满露水的台阶上招来洁白晶莹的冰雪做她的精魂。
④玉:指白玉一般的海棠。
痕:就玉说,“痕”是瘢痕;以人拟,“痕”是泪痕;其实就是指花的怯弱姿态或含露的样子。
此句的大意为花儿愁多怎么没有泪痕。
⑤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
是神化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
《晋书·天文志》:“西方白帝,白招矩(矩亦作拒)之神也。
”秋天叫素秋、清秋,因为它天高气清,明净无垢,所以说花儿报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全凭自身保持清洁,亦就海棠色白而言。
凭:程乙本作“宜”,不及“凭”字能传达出矜持的神气。
⑥婷婷:挺拔舒展、苗条秀丽的姿态。
鉴赏:首联“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描绘出人端凝庄重的性格。
首句一语双关,因“珍重芳姿”而致白昼掩门,既写诗人珍惜白海棠,又写诗人珍重自我,刻画出封建时代贵族少女的矜持心理。
诗人用“手瓮”盛水亲自浇灌白海棠,亦是爱惜花儿,珍重自我的一种表现。
颔联“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使用倒装,即“秋阶洗出胭脂影,露砌招来冰雪魂”。
海棠色白,故云“洗出胭脂影”:洗掉涂抹的胭脂而现出本色,这正是宝钗性爱雅淡,不爱艳装的自我写照。
贾宝玉《芙蓉女儿诔》全诗翻译解析
贾宝玉《芙蓉女儿诔》全诗翻译解析芙蓉女儿诔维太平不易之元,蓉桂竞芳之月,无可奈何之日,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曰:窃思女儿自临浊世,迄今凡十有六载。
其先之乡籍姓氏,湮沦而莫能考者久矣。
而玉得于衾枕栉沐之间,栖息宴游之夕,亲昵狎亵,相与共处者,仅五年八月有畸。
忆女儿曩生之昔,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姊妹悉慕媖娴,妪媪咸仰惠德。
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罦罬;薋箷妒其臭,茝兰竟被芟鉏!花原自怯,岂奈狂飙;柳本多愁,何禁骤雨。
偶遭蛊虿之谗”,遂抱膏肓之疚。
故而樱唇红褪,韵吐呻吟;杏脸香枯,色陈酣(han左咸右页)颔。
涿谣溪诟,出自屏帏;荆棘蓬榛,蔓延户牖。
岂招尤则替,实攘诟而终。
既既屯(tun左心右屯)幽沉于不尽,复含罔屈于无穷。
高标见嫉,闺帏恨比长沙;直烈遭危,巾帼惨于羽野。
自蓄辛酸,谁怜夭折;仙云既散,芳趾难寻。
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海失灵槎,不获回生之药。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指环玉冷,今倩谁温?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
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梳化飞龙,哀折檀云之齿。
委金钿于草莽,拾翠阖(音e,盍代勺中之·)于尘埃。
楼空鴲(音zhi,左支右鸟)鹊,徒悬七夕之针;带断鸳鸯,谁续五丝之缕?况乃金天属节,白帝司时,孤衾有梦,空室无人。
桐阶月暗,芳魂与倩影同销;蓉帐香残,娇喘共细言皆绝。
连天衰草,岂独蒹葭;匝地悲声,无非蟋蟀。
露苔晚砌,穿帘不度寒砧;雨荔秋垣,隔院希闻怨笛。
芳名未泯,檐前鹦鹉犹呼;艳质将亡,槛外海棠预老。
捉迷屏后,莲瓣无声;斗草庭前,兰芽枉待。
抛残绣线,银笺彩缕谁裁;折断冰丝,金斗御香未熨。
昨承严命,既趋车而远涉芳园;今犯慈威阳,复拄杖而遽抛孤柩。
乃闻槽棺被燹,惭违共穴之盟;石椁成灾,愧迨同灰之诮。
尔乃西风古寺肋,淹滞青燐;落日荒丘,零星白骨。
浅析贾宝玉四首大观园题咏诗
浅析贾宝玉四首大观园题咏诗作者:李宝峰提要:“文备诸体”是唐传奇以来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特点,而作为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红楼梦》无疑是“文备诸体”的典范,其中的诗词则是红楼“诸体”中呈现最丰富、艺术成就最高、对小说文本也最为重要的一种文体。
这些诗词提高了小说的艺术审美层次,成为了故事情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以“按头制帽”“因人而异”的“定制化”属性成为个性化人物形象的重要补充。
它们还常以谶语式的隐喻埋伏或揭示后文后事或人物命运,这样的创作水平和综合功效,是其他小说中所没有的。
贾宝玉的“大观园题咏”诗四首,虽然在《红楼梦》诗词中不是艺术价值最高的,却能从各个方面较充分地反映红楼诗词的创作水平和综合功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关键词:《红楼梦》元妃省亲贾宝玉应制诗《红楼梦》第十七至十八回,元春省亲,在省亲活动的后半段,元春命众姊妹(包括李纨)及宝玉作诗纪念省亲盛事,因知道宝玉长于题咏,欲试其才,特命他一人作四首五言律诗,分别写大观园中潇湘馆、蘅芜苑、怡红院、浣葛山庄(稻香村)四处景致。
宝玉应命,自作《有凤来仪》《蘅芷清芬》《怡红快绿》三首,黛玉又因见宝玉苦思,代拟了《杏帘在望》一首,在此仍归在宝玉题咏诗之列。
这一组诗系遵皇妃之命而写的“命题作文”,故而属于应制诗,其本旨是借题颂圣,同时在体式、章法上也有较为固定的要求。
一、四首题咏诗的基本含义有凤来仪①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
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
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前两句中“秀玉”指竹子②,系潇湘馆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致。
竹子需历数十至上百年方得结实,足见竹实珍稀,而传说中凤凰正以难得的竹实为食。
第四句中“个个”指竹叶形态③。
第五、六句为倒装句法,原为“妨阶水迸砌,碍鼎香穿帘”④,为求合律而改变句式;其中的“砌”是台阶的意思。
全诗大意为:竹子刚刚结出果实,最适合招待凤凰。
竿竿青竹散发着晶莹欲滴的光泽,竹叶像一个个“个”字,绿得清新而繁茂,遮蔽出的浓荫带来凉意。
《红楼梦》诗词鉴赏:贾宝玉诗
《红楼梦》诗词鉴赏:贾宝玉诗
贾宝玉诗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沼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诗词鉴赏】
社长李纨评这首诗说:“怡红公子是压尾,你服不服?”宝玉说:“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
”
宝玉的这首诗寓进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两个人,就是宝钗和黛玉。
“出浴太真冰作影”,是借咏海棠咏宝钗。
宝钗长得“肌肤丰泽”,和杨贵妃同具健康丰满的美。
第三十回书中宝玉就曾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的话讥诮过额。
“捧心西子玉为魂”,是借咏海棠咏黛玉。
黛玉行动如“弱柳扶风”,和西施同具病态柔弱的美。
第三回书中宝玉送黛玉的“顰颦”的称呼,就是“捧心而颦”的意思。
“冰作影”是形容宝钗的肌肤,“玉为魂”是比喻黛玉的心灵。
晓风不散愁千点”,是暗示宝钗日后寡居时的苦闷;“宿雨还添泪一痕”,则显然是喻黛玉善哭。
最后两句似乎是合
说钗、黛都对宝玉大有情意,但结局都不好。
我们这样分析这首诗,不是说宝玉已经预知了未来,而是说曹雪芹为宝玉拟作这首诗时,有意暗示了这些内容。
其他人的诗亦与此同。
红楼梦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原文与解析在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神游太虚幻境是其中一段重要的插曲。
这一幻境情节颇有玄机,通过对于贾宝玉遭遇的描述,展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神游太虚幻境的原文如下:“那时清和真俱品秀,白登眉峰疑未瘦。
兰膏衬雪忙佯伏,玉案偏冰独倚靠。
重孤贞坠连宵梦,平旦自圆红锦帕。
滴露晶珠犹未灭,腮边酣睡尚腾沸。
同居洞房足三春,天上人间横满月。
宝玉筹笔驱花马,琴湘绮霞蹙梆腰。
抚琴晚照梦初醒,秾梅寒食火初烧。
翡翠霞光享清福,金羁白玉动清豪。
时乖命阑辞瑞彩,岁短花残藕断茅。
掬泪放声悲陈秋,愫语淅淅备春潮。
”这段文字通过鲜艳的词藻和华美的句式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场景,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在这幻境中,一切都是如此美好,宝玉沉浸在其中,既感受到了无尽的快乐,又有种隐隐的忧伤。
解析这段原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作者通过描述环境的美好来衬托宝玉的痛苦和忧愁。
诸如“清和真俱品秀”、“白登眉峰疑未瘦”等词句,描绘出了太虚幻境的优美景色。
然而,玉案偏冰、红锦帕圆满等描写也透露出了宝玉内心的孤独和苦闷。
其次,作者运用独特的意象和隐喻,增强了太虚幻境的神秘感。
比如“兰膏衬雪”、“琴湘绮霞蹙梆腰”等,通过独特的描写方式和画面感,展示了太虚幻境的千姿百态。
这不仅使得幻境更具真实感,也更加突出了贾宝玉的身世际遇。
最后,作者通过反复运用“同居洞房足三春”、“抚琴晚照梦初醒”等重复句式,将贾宝玉的情感进行了深度探索。
他在太虚幻境中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和满足,与美人在一起、享受红楼生活。
然而,由于命运弄人,宝玉的快乐只是短暂的,他的幻想最终将会破灭,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通过对于《红楼梦》中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的原文解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借助于瑰丽的词藻和精巧的句式,展示了太虚幻境的美好与悲凉。
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寻找遗失的快乐,却又深陷其中的痛苦。
这一段幻境情节不仅为整个故事增添了鲜明的色彩,也通过对贾宝玉内心世界的描绘,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角色。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词原文与解析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词原文与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巅峰”和“中国文学宝库的瑰宝”。
其中,贾宝玉是该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词作为红楼梦中的一大亮点,极具艺术价值。
本文将展示贾宝玉的词原文,并进行深入解析。
1. 词原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 词解析《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词,气质高雅、含蓄深沉,表达了主人公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人生离合的思考。
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首句“明月几时有?”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思考。
明月作为一种自然景观,在人们心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贾宝玉问明月几时有,既是对时间流逝的追问,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思索。
接下来的“把酒问青天”是对天地间存在的疑问的追问。
贾宝玉常常感到对天地之间的事物了解甚少,而通过品酒诱发自己内心的沧桑和人生的思考。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表达了贾宝玉对时光流转和现实感知的困惑。
贾宝玉在这句中展示了他对自己身世的疑惑,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与天上的宫阙有何关系。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表达了贾宝玉渴望返璞归真,却又担心高处的寒冷与琼楼玉宇的束缚。
这句词描绘了贾宝玉心中的自由与困惑,有一种对现实生活束缚的不满。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这段表达了贾宝玉尽情挥洒的愿望与对现实生活的逃离。
在词中形象地描绘了贾宝玉舞动着清影,欢快自在,与世无争,无拘无束。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达了贾宝玉对于离别的无奈与无尽的思念。
这句词以月为喻,将人生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相比,表达了人生无常的主题。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提出了人生离合和月之圆缺的普遍现象,表达了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叹。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词欣赏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诗词欣赏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巅峰之作,贾宝玉作为这部经典之中的主人公之一,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他不仅具有丰富的感情世界,还以其独特的诗词才华赢得了读者们的喜爱。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表达了他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让读者们有机会一窥他内心的世界。
在与黛玉结识之初,贾宝玉以一首《葬花吟》表达了对黛玉的深深思念之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山、河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公的情感。
“葬花吟”一词,更是暗喻了爱情的脆弱和短暂,以及宝玉对黛玉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通篇抒发出宝玉的迷茫和渴望,给人以遥远而深沉的感觉。
贾宝玉以清新唯美的语言叙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在《游园不值》中,宝玉以“怅望江头宫阙,锦瑟华年谢了。
”开头,写出了他对人生虚幻美好的感慨。
他赋予了宫阙、锦瑟等高尚的象征意义,用以对比自己的平凡与残缺,表达了对人生欢愉的追求和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以抒情的形式,通过瑰丽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哲理思考的句子,使诗词的内涵更加丰富。
除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外,贾宝玉的诗词中也流露出对情感的表达和追求。
在《桃花庵序》中,贾宝玉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来描述林黛玉的美貌。
这种极具诗意的描写让人不禁想到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中林黛玉一角时的那句:“可有中有可爱之人”。
这句序言中的诗句无疑是一个准确而富有想象力的表达,充分展示了贾宝玉对黛玉爱情的执着与深情。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表达了他细腻的情感、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思考和追求。
无论是“葬花吟”中的迷茫,还是“桃花庵序”中的爱情赞美,都充分展示出贾宝玉内心世界的美丽和复杂。
红楼梦中的这些诗词既是宝玉对世界的感慨和思考,也是作者通过他那冷眼旁观的表达手段突出了作品的情感和内涵。
贾宝玉作为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的诗词不仅赋予了红楼梦更丰富的艺术内涵,也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贾宝玉的判词及解读
贾宝玉的判词及解读
1.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这说的不就是宝玉那让人捉摸不透的性子嘛!就像他一会儿为了落花而伤心,一会儿又痴痴地看着林妹妹发呆,这股子痴劲儿啊!
2.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哎呀呀,宝玉虽长得俊,可有时候做事还真有点不靠谱呢!就好比那次把袭人给气哭了,可不就是没脑子嘛!
3.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宝玉在贾府那富贵的时候,整天就知道玩闹,这不就是典型的不知珍惜嘛!这就跟那富家子弟挥霍钱财一样啊!
4.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他整天在脂粉堆里混,可不就辜负了大好时光嘛,对国家对家族能有啥指望哟!
5.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这话说得好狠呀,但想想宝玉有时候的所作所为,还真有点那个意思呢!像他不好好读书,可把贾政气坏了呢!
6.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这是在告诫那些富家子弟们啊,可别学宝玉这样啊!不然最后落得个啥下场都不知道呢!
7. “眉黛烟青,昨犹我画”,宝玉对姑娘们可真是上心啊,这就跟细心呵护宝贝一样呢!
8. “指环玉冷,今倩谁温”,他和黛玉之间的那种情感,真的是让人感叹啊,这不就像那寒夜里需要温暖一样嘛!
9. “鼎炉之剩药犹存,襟泪之余痕尚渍”,宝玉对那些逝去的美好总是念念不忘,就如同我们对过去的回忆一样啊!
10. “镜分鸾别,愁开麝月之奁”,他和姐妹们的分别,那是多么让人伤心啊,就好像镜子碎了再也拼不起来一样!
我觉得宝玉就是一个充满矛盾又让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啊!。
红楼梦中贾宝玉独具匠心的诗词创作分析
红楼梦中贾宝玉独具匠心的诗词创作分析《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全书中贾宝玉的诗词创作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以文化背景为参考,贾宝玉的诗歌创作在当时的文艺界具有深远影响。
贾宝玉是一个高雅的文化人,在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下从小就开始接触诗歌。
在受到诗文启蒙的同时,他还因为家庭的身份和地位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为了缓解情绪和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便选择了诗词这种方式。
首先,从风格上来看,贾宝玉的诗词和当时的文艺风格有很大的不同。
当时诗歌流派以经典诗为主,创新的诗派颇受贵族文人的厌恶。
但是,贾宝玉却在思想和言辞上突破了传统,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学语言。
例如,《石头记》中的“蝴蝶梦中轻带雨”,“贪欢误事近黄昏”,“一身干净千里目,便向风光奈阔论”的诗句都是典型的例子。
他的诗词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往往超越了传统诗歌的维度。
这种语言的创新和风格的转变在当时是很难被接受的。
其次,贾宝玉的诗歌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题材和表达方式,而是着重表现了他的独特视角和个人情感。
在《红楼梦》中,他的许多诗作都是情感流露的重要手段。
例如他写给林黛玉的诗:“一颦一笑总成憾,昨日安能复今日?”就是贾宝玉对林黛玉思念的真实写照。
他还曾经写下过这样一句诗:“触目惊心一案牍,闹翻枯木莽中谷。
”虽然这句话不带任何形式的美感,但却展示了贾宝玉在面对荒谬人情时所表现出的深深的痛苦和悲愤。
此外,贾宝玉的诗歌还以其载体的方式颇具特色。
在《红楼梦》中,他写下的很多诗都与图画相呼应。
例如,他给黛玉画的一幅画——《麦冬图》中的诗:“万里烟波江水绿,十年渔父钓鱼船。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幅画和诗的搭配,一方面强化了贾宝玉的独立思想,另一方面也点化了世界的无限可能性和自然界的神秘与奥妙。
综上所述,贾宝玉的诗词创作在当时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和开拓性。
他独特的文学心态和创作方式为中国文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虽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他的作品不容易被接受,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了贾宝玉的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红楼梦《水调歌头》赏析
红楼梦《水调歌头》赏析《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水调歌头》这一篇章更是被广大读者所熟知。
本文将对《水调歌头》进行赏析。
《水调歌头》是《红楼梦》第五十二回的开篇,主要描写了贾宝玉病重时的心理境界和与黛玉的最后一次别离。
整篇文章以忧愁、悲切的语气贯穿,情感真挚动人,展现了贾宝玉对黛玉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思念之情。
首先,通过细腻的描写,作者生动地刻画出了贾宝玉的心理状态。
文章一开始就提到“断肠人在天涯”,形象地表达了贾宝玉心如断肠、孤单无助的心情。
接着,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斑烂”的秋菊、渐黯的天色,通过景物的写照,进一步凸显了贾宝玉内心的忧伤和苦闷。
其次,文章中对于黛玉的描写也非常细腻入微。
黛玉被描述为“遥遥三尺云雨隔”,这一形容言简意赅地表达了两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隔阂和距离。
黛玉在文章中只有短短几句话,但是却能感受到她的深情厚意和对贾宝玉的思念。
这种以寥寥数语展现人物情感的手法,增加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最后,文中的写景也给人一种诗意的美感。
作者用“西风残照几时是,断肠人在天涯哭”来描述余晖斜照下的景色,给人一种落寞的感觉。
同时,黄昏的天色与贾宝玉的病重形成了巧妙的对比,更加凸显了贾宝玉的孤独和无奈。
《水调歌头》是《红楼梦》中一篇情感丰富的篇章,通过对贾宝玉和黛玉的描写,展现了深刻的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
文章中充满了悲愁、离别和无奈,唤起读者的思绪和共鸣。
正是通过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使得《水调歌头》成为了《红楼梦》中的一颗瑰宝,深深地触动着读者的心灵。
(以上内容为简要赏析,不作详细剖析。
)。
贾宝玉诗文赏析
贾宝玉诗文赏析【题注】《四时即事》是贾宝玉移居大观园之后,写自己春夏秋冬与姊妹丫鬟们相互亲近、风月诗酒生活的诗,高度概括了这位“富贵闲人”的生活情景。
以肯前的事物为题材写的诗叫即事诗。
诗人常从眼前的日常生活小事,信手拈来,自然成篇,即事抒怀《春夜即事》【原文】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译文】彩霞轻云般的丝衾帷帐随意的铺陈,天色已微明更鼓声隔巷传来不分明。
但闻窗外春雨又起枕上微觉寒意侵,眼前春色令我又思念起了那梦中人。
案上的蜡烛泪珠盈盈那是在为谁哭泣?飞雨点点花容含愁却是在对我怪嗔。
年小的丫鬟们原本就娇懒成了习惯,我只好把被子一拉捂住头——耳旁她们的笑语频喧也实在叫人烦。
【赏析】宝玉的《春夜即事》,首联写景,一实一虚,但都注意从景中出人,反映人的生活情况。
第一句写室内实景,“霞绡云幄”,从质地、颜色上点出室内陈设的富丽华贵。
云霞般灿烂轻软的丝衾幄幕却随意地铺陈在哪里,反映出它的主人并未就寝。
第二句是虚景,句中的“蟆更”,即“虾蟆更”,更声响时天将破晓。
更声隔巷传来,所以“听未真”——听不大清楚。
这也反映出人一直未寝,那么他在干什么呢?诗自然引入下一联。
颌联在春景衬托下引出人。
此人卧床未睡,听窗外雨声,觉春之轻寒,于是眼前浮起春色无限。
无限春色,却又勾起对“梦中人”——魂牵梦绕的意中人的思念。
一步步引出了此诗所要表现的中心。
因有思念“梦中人”这一点情在,以我之情观物,物亦带上我之色彩。
颈联写所见的事物,都融入了我的感情。
“盈盈烛泪”和“点点花愁”都被化作“梦中人”的特定情态。
实质上这两句是为黛玉写照。
不愧是“梦中人”的知音,为“梦中人”的写照确实抓住了她那多愁善感,爱哭多嗔的性格特点。
诗句中透出宝玉刚步入爱情领地时带点轻愁的微妙心理。
结联描写生活细节并就此作结。
年小的丫鬟平时就被宠娇、懒惯了,此刻她们又戏耍打闹起来,笑语频喧。
贾宝玉《春夜即事》诗品味
贾宝玉《春夜即事》诗品味作者:周庭波诗词是《红楼梦》一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不细细品尝这些诗词,那读《红楼梦》的意趣至少减半。
宝玉写了一首《春夜即事》诗,你听: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这个公子哥儿睡的房子里,挂着软罗烟的蚊帐,铺着彩锦缎的被褥,吊着天鹅绒的窗帘,如霞如云,奢华而温馨。
到了夜晚,院门关了,房门也关了,那些管事的婆婆妈妈们也不管了,父母更不会管了,这下宝玉和他的丫鬟们可惬意啦。
外面街巷里打更的声音也听不清,不知道是几点几刻了。
管他几点几刻!一个个也不睡觉,都披着衣半躺在床上,七嘴八舌地说笑。
室内红烛发出偏红而温柔的光线,还有几案上点缀的插花,更添了这房间里的温馨。
宝玉也披衣半盖着被子歪在枕上,只觉得微有寒意。
原来窗外正淅淅沥沥下着春雨呢。
春雨中,桃花含苞待放,柳树吐芽若金,一派大好春光。
再回看房内,里间外间,豆蒄年华的丫鬟们,云鬓松散,披开的外衣里露出穿红着绿的内衣,也半盖着被子歪着,不也是一派大好春色吗?她们美丽天真纯洁无邪,也仿佛是我梦中之人。
面对此情此景,高烧的红烛,你怎么流下点点烛泪呢,你是为谁哭泣呢?满屋子的各色花朵,你们也好像也有什么犯愁的心事,难道是在嗔怪我吗?可我的那些丫鬟们,真是被娇惯坏了,她们全然不知不觉,不管不顾,依然懒懒的半躺半盖歪在床上,叽叽喳喳讲个不停,讲的都是些屁大的事,可气可恼又可笑的事情。
也是奇怪,讲着讲着,听着听着,我就朦朦胧胧进入了梦乡,梦着春天,梦着春雨,梦着春花……这是什么生活,什么意境呀!谁能有这样美好的时刻呀!只有宝玉有。
贾赦,贾珍,贾琏,贾环能有吗?虽然他们也是荣宁两府之人,而且妻妾丫鬟成群,有钱有势,但他们能和丫鬟平等相处吗?丫鬟能这样放松心情与他们喜笑颜开吗?他们有宝玉的文学修养吗?能感知春雨,烛泪,花愁吗?他们所能感觉的只有庸俗的调笑知肉欲。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才华评析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才华评析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经典的一部小说,它以它精细入微的描写和复杂的情节闻名于世。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贾宝玉,作为贾府的嫡出子孙,是一个具有卓越才华和敏锐直觉的人物。
其中,他的诗词才华更是独特。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诗词才华进行评析,探讨其创作特点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贾宝玉的诗词才华初露端倪贾宝玉的诗词才华在《红楼梦》中首次被展现出来,体现了他的聪颖和文学修养。
A. 对诗词的熟悉与理解贾宝玉年幼时就接触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熟知唐代诗人的作品,从而可以在合适的时候引用并运用于现实生活中。
他对诗词的理解深刻,可以从中领会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B. 运用诗词表达情感贾宝玉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他对待感情细腻敏感,用诗词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
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使得他的诗词透露出深邃的哲理和情感。
C. 创作才华的初现贾宝玉在诗词的创作上也显示出优秀的才华。
他不仅能够吟诗作对,还能够临时创作出精美的诗词。
这种创作能力的发展也为他后来的成长和个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贾宝玉的诗词表达与情感宣泄贾宝玉的诗词创作与他的情感宣泄紧密相连,是他个性的体现和情感的宣泄。
A. 红袖添香诗社中的创作贾宝玉在红袖添香诗社中与其他才子佳人研讨诗词,从而提高了自己的创作水平。
他在这个诗社中常常发表自己的作品,通过创作和与他人交流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B. 诗词表达丰富的情感贾宝玉通过诗词表达了丰富的情感,包括对友情、爱情和家族的思考和感受。
他的诗词既充满了浪漫的色彩,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对人生的思考。
C. 诗词作为情感的宣泄和宣示贾宝玉的诗词作为他情感的宣泄和宣示,体现了他对于自己感情经历的思考和理解。
通过诗词的表达,他试图传达自己复杂的内心世界。
三、贾宝玉的诗词表达与人物形象的塑造贾宝玉的诗词才华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得他成为一个复杂的、充满矛盾的人物。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鉴赏与人物性格分析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诗词鉴赏与人物性格分析1. 引言《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其中,贾宝玉作为小说的主要人物之一,以其特殊的身份和才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贾宝玉不仅具有出众的才情,还经常以诗词形式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使得他成为了一个非常复杂且多维的角色。
本文将通过对贾宝玉在小说中所创作和引用的诗词进行鉴赏,并结合他个人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他在故事中所起到的作用。
2. 贾宝玉的诗词鉴赏贾宝玉以其卓越的才情和艺术修养,在小说中广泛地创作了许多动人心弦的诗歌。
以下是其中数首代表性作品:•"黛玉脂颜初放霞,含情谱写画堂花。
洞房秋思暖婉转,迷露兰馨梦魂嗯。
”这首诗表达了贾宝玉对黛玉的深情厚意。
他用细腻的词藻和情感丰富的描写,展现了自己对黛玉的痴迷和爱恋之情。
•"纵使无情也动人,爱与不爱同回旋。
侬为倩女嫁吾友,吾作天公待斯人。
"这首诗表达了贾宝玉在与黛玉的感情纠葛中所扮演的角色。
他将自己比作上天神明,将黛玉比作倩女,并表示愿意以朋友身份守护她。
•"烟花三月下才子,荣凤两云舞幽祕。
"这首诗反映了贾宝玉在大观园中享受艳遇时的心境和喜悦之情。
通过以上诗词分析可以看出,贾宝玉的作品风格多样化,既有表达深情厚意的抒发之作,也有形容自己心境和享受生活乐趣的诗篇。
他通过这些作品展现出他敏锐而丰富的感受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世界的思索。
3. 贾宝玉的人物性格分析贾宝玉的人物性格既复杂又矛盾。
他在小说中被描绘成一个感性、纤弱而富有创造力的形象。
以下是贾宝玉几个重要的性格特点:1.敏感且多愁善感:贾宝玉常常因为外界的变故而产生悲伤和忧郁情绪。
他对于人际关系、自身地位和命运等问题都有着深刻的思考,这使得他常常陷入忧愁之中。
2.才情出众:贾宝玉是一个文学灵感源泉,并且具有出色的艺术才华。
他通过创作诗词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所感受到的美与哀愁,展现了他不同凡响的才华。
红楼诗词《贾宝玉秋夜即事》原文及赏析
红楼诗词《贾宝玉秋夜即事》原文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楼诗词《贾宝玉秋夜即事》原文及赏析【导语】:《大观园即事诗四首(其三)》秋夜即事贾宝玉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贾宝玉人物赏析
贾宝玉
—人物赏析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伯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这首诗描写的是曹雪芹写的红楼梦中的一号人物:贾宝玉。
这句话表面看上去是在对宝玉嘲笑和讽刺,实际上却是句句夸奖和褒扬。
这两句话体现了宝玉的纯真、善良、不掩饰自己的内心。
他知识博,文思快,才情大不苟且、不随俗、独立不迁。
文中的贾宝玉是一个俊美的少年,他代表了叛逆,随性,不喜欢被人拘束的处于叛逆期中的少年。
贾宝玉,他的名字是随出生事物而来,“贾”是随贾府姓的,“宝玉”却是通过他出生时嘴里含着一块玉来命名的,而这块玉,把全文似乎都连接起来了,传说它是女娲补天用的一块顽石,因无才补天后随贾宝玉出世,而宝玉则是这仙石的化身,从宝玉出生开始,这块仙玉便一直佩戴在宝玉身上,在最后似乎宝玉又恢复了顽石模样。
在文中,形容贾宝玉的诗句很多,我再来介绍一首: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描写贾宝玉的两首词
描写贾宝玉的两首词《红楼梦》在第三回中描写宝玉,除了最直观的外表描写外,还有两首词: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曹雪芹〔清代〕其一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其二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译文(其一)无缘无故自寻愁和恨,有时像傻瓜有时候发狂。
虽然表面上生得风流倜傥,肚子里全是杂草装。
落拓不羁不懂世务,愚笨顽劣怕读圣贤文章。
行为性情怪诞固执又反常,根本不管别人诽谤。
译文(其二)富贵时不知道满足,贫穷时又受不了凄凉。
可惜错过了大好时光,对于持家治国都派不上用场。
天下无能数他第一,不肖自古没有第二个人。
送给富贵哥儿们一句话:可别学贾宝玉这般模样。
注释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步虚词”“江月令”等,是古代小说常用词牌。
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叶韵。
皮囊:外表,长相。
指人的躯体。
佛家称人的躯壳为臭皮囊。
草莽:丛生的杂草,无用之物。
这里比喻不学无术。
潦倒:困顿。
世务:俗务。
指社会生活中的人情世故、谋生之道。
程伟元、高鹗版本作“庶务”,则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务。
此取《红楼梦》甲戌本、庚辰本的写法。
偏僻:行为不端正而偏激。
乖张:性情古怪。
乐业:对家业感到满意。
韶光:指美好的时光。
不肖:不才,不贤,品行不好,没出息。
寄言:告诉。
纨绔(kù):细绢裤,指代富贵人家子弟。
膏梁:原指精美的食品,引申为富贵之家。
效:效法,模仿。
形状:样子。
创作背景这两首词出于《红楼梦》第三回。
小说原文说:“(贾宝玉)一回再来时,已换了冠带。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脚。
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仍旧戴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绿撒花绫裤,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贾宝玉诗文赏析【题注】《四时即事》是贾宝玉移居大观园之后,写自己春夏秋冬与姊妹丫鬟们相互亲近、风月诗酒生活的诗,高度概括了这位“富贵闲人”的生活情景。
以肯前的事物为题材写的诗叫即事诗。
诗人常从眼前的日常生活小事,信手拈来,自然成篇,即事抒怀《春夜即事》【原文】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
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译文】彩霞轻云般的丝衾帷帐随意的铺陈,天色已微明更鼓声隔巷传来不分明。
但闻窗外春雨又起枕上微觉寒意侵,眼前春色令我又思念起了那梦中人。
案上的蜡烛泪珠盈盈那是在为谁哭泣?飞雨点点花容含愁却是在对我怪嗔。
年小的丫鬟们原本就娇懒成了习惯,我只好把被子一拉捂住头——耳旁她们的笑语频喧也实在叫人烦。
【赏析】宝玉的《春夜即事》,首联写景,一实一虚,但都注意从景中出人,反映人的生活情况。
第一句写室内实景,“霞绡云幄”,从质地、颜色上点出室内陈设的富丽华贵。
云霞般灿烂轻软的丝衾幄幕却随意地铺陈在哪里,反映出它的主人并未就寝。
第二句是虚景,句中的“蟆更”,即“虾蟆更”,更声响时天将破晓。
更声隔巷传来,所以“听未真”——听不大清楚。
这也反映出人一直未寝,那么他在干什么呢?诗自然引入下一联。
颌联在春景衬托下引出人。
此人卧床未睡,听窗外雨声,觉春之轻寒,于是眼前浮起春色无限。
无限春色,却又勾起对“梦中人”——魂牵梦绕的意中人的思念。
一步步引出了此诗所要表现的中心。
因有思念“梦中人”这一点情在,以我之情观物,物亦带上我之色彩。
颈联写所见的事物,都融入了我的感情。
“盈盈烛泪”和“点点花愁”都被化作“梦中人”的特定情态。
实质上这两句是为黛玉写照。
不愧是“梦中人”的知音,为“梦中人”的写照确实抓住了她那多愁善感,爱哭多嗔的性格特点。
诗句中透出宝玉刚步入爱情领地时带点轻愁的微妙心理。
结联描写生活细节并就此作结。
年小的丫鬟平时就被宠娇、懒惯了,此刻她们又戏耍打闹起来,笑语频喧。
而宝玉却还在计较“梦中人”黛玉的哭泣和她对自己的嗔怪,心绪烦乱,于是将被头一拉捂住了头,诗也就是以这一富有生活情趣的细节结束。
《春夜即事》通过对一个春夜生活的铺写,表现了宝玉步入爱情领地时的微妙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贾宝玉与林黛玉正在发展中的爱情关系。
由于全诗的描写比较细腻,尤其是最后以日常生活耍嘴皮子的细节入诗,所以,诗富于生活情趣。
《夏夜即事》【原文】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
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水亭处处齐纨动,窗卷朱楼罢晚妆。
【译文】描鸾刺凤倦了佳人早已进入了深长的梦乡,金笼架上的鹦鹉还在殷勤地叫唤送茶汤。
好像明月照亮了窗户原来是揭开了宫镜,云雾缭绕香舞原来却是点燃了御香。
名酒荷露甘滑醇香催人频频倾翻琥珀杯,柳垂堤岸柳风凉爽人在水晶槛内好纳凉。
水边凉亭里处处是游人团扇翩跹如蝶舞,红楼上窗帘卷起美人们都已卸去了晚妆。
【赏析】《夏夜即事》的描写撩开了大观园女儿夏日生活的一角:姐妹们或是伴着鹦鹉描鸾刺凤,倦怠了就懒慵地睡下,或是点上御香揽镜上妆,或是在水边槛内纳着凉喝酒斗趣。
作者在表现这些生活内容时着意地渲染了这种生活的安闲舒适。
如在第二联中写到的镜和香,小姐们用的是镜是“宫镜”,点的香是“御香”。
从写法上看,这是点法。
接着作者又从效果上来写,揭开宫镜就满室生辉如同明月照窗,点上御香就满室异香好像檀云绕室。
这是染法。
点法染法溶于一炉。
经作者的点染,贵族之家的富贵和小姐气派就表现出来了。
再如第三联,作者运用了联想的修辞手法。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
”琥珀:黄褐色透明的松脂化石,有光泽。
荷露:酒名,以花露为名。
滑:酒味醇美。
玻璃:一种石英透明的晶体,不同于今日之玻璃。
这里担到的生活用品都极其名贵。
这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贵族之家的气派。
“荷露”、“柳风”又都是夏天的实景,可以诱发荷翻露珠似的倾杯,垂柳成行如栏杆的联想,让读者更能充分地领会句中所表达的生活舒适惬意的意思。
作者还有意将贾府四个丫鬟的名字(麝月、檀云、琥珀、玻璃)嵌入诗内,使诗中所表现的生活更有大观园的特点。
《秋夜即事》【原文】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译文】绛云轩里停了吵嚷绝了喧哗,月光如水浸透了那大红窗纱。
石头纹痕布满了青苔正容得仙鹤憩息,井边的桐树叶上滴落的秋霞沾湿了栖止在树上的乌鸦。
婢女抱来了衾枕打开了绣有金凤的被褥,倚栏的人儿尽兴而归卸下了绿玉簪花。
夜深人静了难以入眠是因为酒后口渴,拨旺炉中余火呼人烹上一杯浓浓的热茶。
【赏析】绛芸轩是宝玉的住室名。
大观园的生活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秋夜即事》从宝玉的感觉中反映出这是一种恬静、平和的生活,这里没有喧哗,没有杂事的烦扰,一切都是那么的恬静,优雅。
环境描写体现了这一点。
“桂魄流光浸茜纱”,句中的“桂魄”指月亮,因月中有桂树的传说而来。
“流光”,象清清流水似的月光。
月光如水浸透了红色的窗纱,这是恬静的意境。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院中的假山石,裂缝皱纹被厚厚的青苔盖满了,柔软高雅,招来了仙鹤在上面憩息;井栏上桐叶飘落,叶上的秋露沾满了树上栖止的乌鸦。
这环境不仅恬静,而且高雅,凡尘不到。
诗中描写的人的生活情景也体现了这一点。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栏人归落翠花”上句暗用了《西厢记》红娘抱衾而至的故事,但这里不是表现人如张生当时所产生的那种惊喜神秘的感情,而主要表现站环有如红娘的聪明伶俐。
舒:展,打开。
金凤:刺有金凤图案的被褥。
下句中的“倚槛”是指倚槛望月。
从后写到“落翠花”(卸下饰有翡翠珠玉的头饰)来看,这个“倚槛人”应是小姐,不是宝玉本人。
倚槛赏月的人儿尽兴而归,卸下头饰,聪明伶俐的丫鬟已为她展展开了衾枕。
可是她直到夜深人静了还是“睡不眠”。
“静夜”,既有夜深人静的意思,也启人秋夜皓月当空的联想。
这人睡而不眠不为别的原因,全是“因酒渴”——因酒后口渴,于是呼人重又拨旺炉中灰烬之中的余火烹茶。
大观园中人的生活,可谓优裕雅静、优哉游哉矣,“富贵闲人”的闲适情趣也就从诗中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大观园刚建成不久,贾府中虽然潜伏着严重的危机,但还未充分暴露,贾府正处在鼎盛时期,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产生这样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自然的。
曹雪芹能让自己的人物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情境中写出不同的诗作,表现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冬夜即事》【原文】梅魂竹梦已三更,绵罽鹴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译文】腊梅翠竹已进入梦乡天已三更,盖着锦毛毯鹴绒被仍是睡不成。
松影疏疏印满庭院只见几只仙鹤,梨花满满一地却听不见莺的啼鸣。
女儿翠袖生寒诗情也仿佛已冷却,公子穿着貂裘还嫌酒力不足以御寒。
令人高兴的是侍女知道品茶懂火候,扫来新雪及时把清茶烹。
【赏析】《冬夜即景》表现大观园中人冬日的生活情趣,全诗即事抒怀的焦点在最后两句上的焦点落在最后两句上。
前六句不断换角度,但都在写“冬寒”。
前两句纯写景。
“梅魂竹梦”,指梅和竹都已睡去,以梅竹入梦点染冬夜的寒冷。
“三更”,点明时已半夜,加强冷的程度,所以人盖着锦毛毯鹴绒被仍嫌冷,睡不着。
锦罽:织有文彩的毛毯。
鹴衾:一种水鸟毛絮的被子。
鹴:雁的一种,也是传说中五方神鸟之一。
“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上句以松、鹤写冬夜中的清冷。
松耐冬寒,经冬不凋,在雪光(与下句照应)映衬下,在庭中落下疏影。
松亦常以鹤为伴,故合在一起写。
下句的“梨花”喻雪花。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句。
以梨花喻雪,说梨花落满一地却听不过有莺在歌唱,意思是说这不是春天,还是在雪花飞舞雪满大地的冬天,表达的意思既形象又婉曲。
以上写景,松、竹、梅“岁寒三友”(如果把鹤也加进去的话则为四友了)都有了。
由于抓住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写,冬夜的寒冷表现得比较充分的。
五六句从人的感觉上写寒。
五句中的“翠袖”指女人的衣袖,多与寒冷相连,如“翠袖生寒”。
“诗怀”即诗情。
“诗怀冷”,极言寒冷,连诗情也冷却了,可见寒冷的程度。
六句的表达方式也是一样的,公子穿着金貂(黄色的貂皮,貂皮轻暖能御寒,十分珍贵),喝着酒,可都仍不足以御寒。
经过多方面的形容渲染,冬夜的严寒也就变得具体可感了。
就在这严寒的冬夜,大观园中人却还有他们的“喜趣”。
也许是那个“知试茗”的侍儿出的主题吧,大家都忘却了冬夜的严寒,冒着飘舞的雪花,扫来新雪,烹煮清茶。
诗的最后一笔,有如画龙点晴,使全诗的生活情趣跃然纸上。
诗着一“喜”字,使“趣”味全出。
“新雪”一词亦极有表现力。
雪水洁净,新雪尤是,烹茶味道清醇。
诗中说“试茗”而不说“品茶”,是因为茶的品种不同,烹烧的火候也不同,“试茗”就有掌握火候使茶不失色的意思。
以上词语都使诗表现的生活情趣更为浓郁。
【小结】《四时即事》(春夏秋冬)都逄不上优秀诗作,除了其笔力较平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它们表现的生活内容并不深刻,描写的生活范围也只局限于大观园之内。
《春夜即事》虽写了宝黛的爱情关系在人物心理上的影响,但由于没能从更广的社会背景上从更深社会内容上来表现它(此时宝玉也还没体会到那么深刻的东西——复杂的社会关系在爱情生活上的投影),因崦也就缺乏典型意义。
其余三首,所表现的无非是大观园中人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十分快意”的生活,虽然写得情趣可见,却无其他更为深广的社会内容。
然而《四时即事》又是全书艺术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宝玉在特定阶段的思想性格。
宝玉在诗中表现出来的闲情逸趣,正是他欣赏“粉淡脂红”的女儿生活、追求诗酒风月生活的性格的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对时文八股的厌恶,对仕途经济,官爵禄德的鄙视,对于我们理解和认识宝玉的思想性格及其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红楼梦诗词鉴赏》广东高等出版社《秋枫小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