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鉴赏
宝玉挨打注释、赏析
![宝玉挨打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3b8e182b160b4e767fcfbc.png)
宝玉挨打曹雪芹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
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信步来至厅上。
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
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
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嗐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萎靡不振。
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
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
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
贾政见他惶悚①,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
方欲说话,忽有回事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
”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一面想,一面令“快请”,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②,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
未及叙谈,那长史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③,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
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
”贾政听了这话,抓不住头脑,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_《宝玉挨打》赏析2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_《宝玉挨打》赏析2](https://img.taocdn.com/s3/m/b57c6d4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76.png)
《宝玉挨打》赏析宝玉挨打,小中见大《宝玉挨打》这篇课文,题虽小,但内容博大精深。
可以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宝玉为什么挨打?二、怎样打的?三、结果如何?具体如下:一、宝玉为什么挨打?宝玉挨打之由,可以说,文中有总有分。
总的一句话即在贾政看来“……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无论在外在内,在贾政的眼里,贾宝玉没干什么正事,干的竟是“于国于家无望”的事。
分的呢,就是开始的三件事:第一件,见雨村崴崴蕤蕤。
在贾政看来,有出息的人应该走所谓仕途经济的路,更何况自己的儿子。
贾雨村的到来,正是教习儿子练就官场应酬本领的好机会,同时也是自己拉拢政治同僚,扩大政治势力的好机会。
然而这一切,都因自己儿子的不肖搞得很是没有面子,先是叫了半天宝玉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
贾政能不生出“三分气”来么?至于宝玉因听到金钏含羞赌气自尽表现出来的五内摧伤,茫然不知所往,也就是贾政所说的垂头丧气,并非真正被打的原因,顶多是个借口而已。
官场上宝玉的不通世务,自己进阶荣升的腿脚被贾宝玉给托着了,这才是打儿子的真正缘由。
第二件,交琪官祸及于己。
琪官,何许人也?忠顺王爷驾前承奉的人,一个甚合王府主子心意的人,如何敢引逗的起呢?封建社会,官大一级压死人,更何况忠顺府是与贾政素无来往的别派政治势力,贾家惹不起呀!虽说是自己的亲骨肉,宝玉不打,王府能容吗?贾政又敢不打吗?再回到琪官的身份上去,一个戏子,宝玉也相与甚厚,这在有着封建正统思想的贾政来说,简直是大逆不道,有辱家门。
由此面对宝玉的愚顽,贾政不得不打,不敢不打。
第三件,恶贾环火上浇油。
见雨村,交琪官,贾政一气再气,心如干柴,贾环趁机点火“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
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淫辱母婢,万恶淫为首,小小年纪,这还了得!贾政怎能不面如金纸,大喝:“快拿宝玉来!”在贾政看来,一个“无故寻愁觅恨”、“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于国于家无望”的人,不打,明日必将弑君杀父,天理不容!其实这里交织着不仅仅是表面的父子矛盾,嫡庶之争,究其实,宝玉的所作所为,叛逆着封建正统。
宝玉挨打情节分析
![宝玉挨打情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9e62b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04.png)
宝玉的性格特点
叛逆任性
宝玉性格独立,不喜受世俗束缚, 常常违背封建礼教行事,表现出 对传统观念的叛逆。
多情重情
宝玉情感丰富,对周围的人和事 都怀有深厚的感情,尤其对女性 充满同情和关爱。
才情出众
宝玉学识渊博,诗词歌赋皆佳, 且善于观察和思考,对人生和社 会有独到的见解。
贾政对宝玉的教育方式
严厉管教
心理创伤
除了身体上的伤害,宝玉挨打事件还 给他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他开始 怀疑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家族 和社会产生了深深的失望。
对其他人物的影响
贾母的态度转变
作为贾府的大家长,贾母一直对宝玉宠爱有加。但这次事件后,贾母对宝玉的态度发生了转变,对他 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和失望。
黛玉的担忧
黛玉一直深爱着宝玉,看到他受苦,她内心十分痛苦和担忧。这次事件加深了她与宝玉之间的感情纽 带,也让她更加忧虑宝玉的未来。
04 宝玉挨打的文学意义
《红楼梦》中的悲剧色彩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一个重要的情节,它突 显了整部小说的悲剧色彩。
通过宝玉挨打,作者展示了封建社会中家族和个 人的悲剧命运,以及人性的复杂和无奈。
这一情节也预示了小说中其他人物的命运和结局, 进一步加深了小说的悲剧氛围。
宝玉挨打与全书情节的关联
宝玉挨打与贾府的衰落、贾母 的去世等情节紧密相连,共同 构成了《红楼梦》的全局发展
深层原因
宝玉的叛逆性格和对封建礼教的反叛是挨打的深层原因。贾政希望宝玉能够成为遵循封建道德规范的顺从者,但 宝玉却不愿受束缚,这使得父子之间的矛盾激化。
03 宝玉挨打的影响
对贾府的影响
家族荣誉受损
宝玉作为贾府的继承人,他的行为举止直接关系到贾府的声誉。他被打事件在 贾府上下引起了轩然大波,被视为家族的耻辱,对贾府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
浅析《宝玉挨打》的人物思想性格特征
![浅析《宝玉挨打》的人物思想性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9270e6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8.png)
浅析《宝玉挨打》的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红楼梦》最感人的描写是宝玉挨打,在这个典型场面中各种人物的反应、表现都写出了最高水平。
贾政打宝玉涉及到两个王爷之间的斗争,也是出于八旗的家法严格。
贾政是疼爱宝玉的,他打宝玉,很大程度上是恨铁不成钢,恨石不成玉。
他因爱之切而责之,他亦有寄望之重而打之。
他不是真想要把宝玉打死,只是一时气急罢了。
那么,在宝玉挨打这场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作者是怎样刻画众多的人物性格特征,从而反映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呢?一看王夫人疼爱儿子求贾政。
相对于贾政,王夫人、贾母对宝玉石是发自内心的,甚至是不讲条件和原则的“爱”。
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王夫人是宝玉的母亲,膝下仅存这么一个儿子,虽然不喜欢读书,只在内帏厮混,可毕竟是她惟一的指靠。
她也责怪宝玉,知道宝玉该打,目的却是让贾政看在他们死去的、合乎封建社会要求的珠儿面上;看在她年已老衰,膝下仅有一个宝玉的份上,产生恻隐之心,放过宝玉罢了。
她救助宝玉时,对贾政是合乎情理的一个“求”字,用夫妻之情、父子之亲来打动他,终于使贾政冷静下来,“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二看贾母位高溺孙逼贾政。
贾母则不同,她不是求儿子不打孙子,而是采用另外的策略——“逼”。
先嚷着让贾政“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再借怪自己“可怜我一生没有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就这样步步紧逼,顺势责备贾政:“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并抬出贾政的父亲当年教训贾政的做法,训斥贾政的教子无方,迫使贾政表态“从此以后再不打他”。
但贾母仍不放松,直说“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们儿”,“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就这样步步紧逼,直至贾政行动上“苦苦叩求认罪”,内心里也“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才命其退下。
这一“逼”集中体现了老太太对孙儿发自内心的疼爱,使宝玉摆脱了父亲的进一步毒打,甚至取得了这次冲突的最终胜利,体现了她作为“老祖宗”这一家庭最高地位的贵族老太太的气度、态势和影响。
《红楼梦-宝玉挨打》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
![《红楼梦-宝玉挨打》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f90af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60.png)
《红楼梦-宝玉挨打》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红楼梦-宝玉挨打》主要内容概要及赏析【导语】:宝玉被赵姨娘暗算未死,而在大观园中为情所挠,至大观园外又结交优伶种种行径,是大观园生活第一个大波澜之后的故事,第二个大波澜,那就是宝玉挨打。
【课外阅读】宝玉挨打的分析
![【课外阅读】宝玉挨打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d9d429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e.png)
【课外阅读】宝玉挨打的分析【课外阅读】宝玉挨打的分析《红楼梦》是一部大家熟悉的小说,但不一定每一个读者都熟悉其中每一个故事。
我常把这部书比作一个中国的大园林,譬如颐和园。
它整个是一座大花园,但它包含一个个各自成趣的、独立的小花园或院子。
风格各不相同。
例如颐和园里的仁寿宮不同于谐趣园,但各有妙处,而且一处处互相沟通,却又别有天地。
《红楼梦》全书象座大花园,里面每一回或二、三回的故事是一个独立的小花园。
这些小花园又有曲径、回廊、小桥、清溪互相通幽,互相映带,由一回发展到另一回,就像从一个院子转到别一个暗中相通的院子。
作者对于整个小说的布局也是如此。
一个读者随意浏览此书,往往可以得其大意,而忽略了他精雕细琢、颇费匠心的部分。
我们现在提出书中一个故事来讨论学习。
这个故事读者可能早已看过,也许还不止一次,正如某一名园以前早已游览过,但也不妨对比一下,以前旧游之地,这次重游,有没有发现以前所未注意的地方?有没有“温故而知新”?我想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和感受。
作者写书中任何一个故事,都有它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
我们选读“宝玉挨打”这一故事,也许读者早已痛恨贾政性子暴躁,心狠手辣;其实贾政的这种行为自有他的思想根源、社会根源。
他对贾母说:他这样打宝玉是为了“光宗耀祖”换句话说,他是在执行封建教育,他自己也成为这一万恶传统的牺牲者而不自知。
原来,为了维护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制度,国有国法,家有家法。
贾政自以为他在执行家法。
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即使在内部,也要用国法或家法来压制不顺从的分子。
当时的国法还有条文可循,不触犯条文的可免惩罚。
家法则随各封建家庭自立自制,并无明文规定,有时可以比国法更不讲理,更不通人情,即更为野蛮。
一个封建家庭的少数“主子”可以压制多数奴仆,即是凭“主子”们随意订立的“家法”的作用。
家法听起来好象是一本法律,实际上是一套刑具。
所谓“伸家法”就是用刑敲打。
《红楼梦》二十三回宝玉挨贾政的毒打,就是封建家族中对其自己成员“伸家法”以压制异端思想的形象说明。
宝玉挨打注释、赏析
![宝玉挨打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3b8e182b160b4e767fcfbc.png)
宝玉挨打曹雪芹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
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了,便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早又五内摧伤,进来被王夫人数落教训,也无可回说。
见宝钗进来,方得便出来,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走着,信步来至厅上。
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儿撞了个满怀。
只听那人喝了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不觉的倒抽了一口气,只得垂手一旁站了。
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嗐些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叫你那半天你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萎靡不振。
我看你脸上一团思欲愁闷气色,这会子又咳声叹气。
你那些还不足,还不自在?无故这样,却是为何?”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殒,跟了金钏儿去。
如今见了他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见,只是怔呵呵的站着。
贾政见他惶悚①,应对不似往日,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
方欲说话,忽有回事人来回:“忠顺亲王府里有人来,要见老爷。
”贾政听了,心下疑惑,暗暗思忖道:“素日并不和忠顺府来往,为什么今日打发人来?”一面想,一面令“快请”,急走出来看时,却是忠顺府长史官②,忙接进厅上坐了献茶。
未及叙谈,那长史官先就说道:“下官此来,并非擅造潭府③,皆因奉王命而来,有一件事相求。
看王爷面上,敢烦老大人作主,不但王爷知情,且连下官辈亦感谢不尽。
”贾政听了这话,抓不住头脑,忙陪笑起身问道:“大人既奉王命而来,不知有何见谕,望大人宣明,学生好遵谕承办。
宝玉挨打的故事评价300字
![宝玉挨打的故事评价3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d7507a0b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c0.png)
宝玉挨打的故事评价300字《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情节,讲述了贾宝玉因为与贾环等人发生冲突,被贾政一顿痛打的事情。
这个故事在刻画人物形象、安排情节结构、揭示主题等方面都很有特色,下面我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评析。
从人物形象方面来看,《宝玉挨打》展现了贾宝玉的勇敢和坚强。
贾宝玉是一个有着强烈正义感的人,他看不惯贾环等人的无耻行径,对他们进行了指责和反抗。
即使面对贾政的痛打,他也毫不畏惧,甚至还理直气壮地为自己辩护。
这种勇敢和坚强的性格,是贾宝玉这个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他在《红楼梦》中备受喜爱的原因之一。
从情节结构方面来看,《宝玉挨打》的故事情节紧凑、跌宕起伏。
故事从贾宝玉与贾环等人的冲突开始,到贾政得知事情经过后决定痛打贾宝玉为止,中间经历了多个情节的转折和高潮。
比如贾宝玉被带到贾母房中,本来应该受到责备,但因为贾母的疼爱和宽慰,贾宝玉反而得到了宽恕。
这些情节的紧凑和起伏,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紧张感和戏剧性,让读者深受吸引。
再次,从主题方面来看,《宝玉挨打》揭示了家庭、亲情和社会道德的主题。
在这个故事中,贾母和王夫人都是疼爱贾宝玉的人,他们为了保护贾宝玉,不惜与贾政发生冲突。
这种家庭和亲情的温暖,是贾宝玉能够坚强面对疼痛和打击的重要支持。
同时,故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比如贾政虽然痛打了贾宝玉,但他的行为是符合当时社会道德准则的,因为“不打不成器”。
这种社会道德观念的体现,也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广度。
从语言表达方面来看,《宝玉挨打》的故事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比如描写、比喻、抒情等等。
这些手法和技巧的运用,使得故事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比如在描写贾宝玉被痛打时,作者运用了生动的形容词和比喻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了贾宝玉的疼痛和痛苦,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宝玉挨打》是《红楼梦》中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它通过刻画人物形象、安排情节结构、揭示主题等方面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深度。
宝玉挨打中心思想
![宝玉挨打中心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e6318e2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c4.png)
宝⽟挨打中⼼思想
宝⽟挨打中⼼思想:突出表现的恰恰不是贾政与宝⽟⽗⼦两代的思想冲突,⽽是宝⽟⽆意间卷⼊政治漩涡⽽不⾃觉的⽪⾁教训。
赏析宝⽟挨打
“宝⽟挨打”是《红楼梦》情节发展的⼀个⾼潮,是封建统治阶级正统派贾政同封建地主阶级的叛逆者贾宝⽟之间⽭盾冲突的⼀次激化,也是这⼀⽭盾冲突发展的结果。
古今中外⼀个严厉的⽗亲因⽣⽓打了⼉⼦,可以说是平淡⽆奇的。
但贾政打宝⽟的⽅式、⽅法、结果,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却⼤不⼀样,它所包含的⽭盾冲突是丰富、复杂的。
王夫⼈抱住板⼦不让打的描写显⽰了⾮常浓厚的社会内容,表现了⼀个很值得同情的封建贵族妇⼥的地位、命运,所以她在劝贾政时哭宝⽟,哭贾珠,她哭出了⼀个封建贵族之家的正统夫⼈的理想,哭出了贵族妇⼥的命运、地位,哭的很深刻,很有思想。
宝⽟挨打的起因
第⼀,是宝⽟会见官僚贾⾬村时⽆精打采,令贾政不悦。
第⼆,是宝⽟与蒋⽟菡的交往犯了政治⼤忌,贾家将有不测之祸。
第三,贾环搬弄是⾮,污蔑宝⽟逼死了⾦钏⼉。
这⼀下撩拨了贾政本来就愤怒的神经,转⽽使他决意毒打宝⽟。
上述三个⽅⾯挨打的起因,归结为⼀点,就是贾宝⽟不愿意⾛仕途经济的⽼路。
这与贾政望⼦成龙、重整家业的期望是背道⽽驰的。
宝玉挨打赏析.ppt
![宝玉挨打赏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a40fb56f76eeaeaad0f330ab.png)
贾政第三次哭: 因哭 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
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此 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 妹早已出来了. 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 字,别人还可,惟有宫 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了,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 下来.
贾母:贾政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
王夫人哭道:“宝玉虽然该打,老爷也要自 重.况且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 大好,打死 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 贾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我养了 这不肖的孽障, 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 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
贾政第二次哭:王夫人连忙抱住哭道:"老爷虽然应 当管教儿子,也要看夫妻分上.我 如今已将五十岁的 人, 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 深劝.今日越发要他死, 岂不是有意绝我. 既要勒死 他,快拿绳子来先勒死我,再勒死他.我们娘儿们不敢 含怨,到底在 阴司里得个依靠."说毕,爬在宝玉身上 大哭起来.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 泪如雨下.
贾母扶着丫头,喘吁 吁的走来.贾政上前躬身陪笑道:"大暑 热天,母亲有何生气亲自走来?有话只该叫了儿子进去 吩 咐."贾母听说,便止住步喘息一回,厉声说道:"你原来是和我 说话!我倒有话吩咐,只是可怜 我一生没养个好儿子,却教 我和谁说去!"贾政听这话不象,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 训儿子, 也为的是光宗耀祖.母亲这话,我做儿的如何禁得 起?"
《宝玉挨打》赏析
聋老婆子: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多 凶少吉,那里承望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 正在厅 上干 转,怎得个人来往里头去捎信,偏生没个人,连焙茗也不 知在那里.正盼望时, 只见一个老 姆姆出来.宝玉如得 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 呢!快去,快去!要 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 二则老婆子偏生又聋,竟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 二字只听作"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 什么? "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 你出去叫我的小 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 太又赏了衣服,又赏了 银子,怎么不了事的!"
《宝玉挨打》赏析
![《宝玉挨打》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f2d8ab85022aaea988f0f04.png)
《宝玉挨打》赏析“宝玉挨打”(第33回)、“抄捡大观园”(第74回)是《红楼梦》全书中两个最大的事件。
“宝玉挨打”是《红楼梦》情节发展的一个高潮,是封建统治阶级正统派贾政同封建地主阶级的叛逆者贾宝玉之间矛盾冲突的一次激化,也是这一矛盾冲突发展的结果。
古今中外一个严厉的父亲因生气打了儿子,可以说是平淡无奇的。
但贾政打宝玉的方式、方法、结果,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却大不一样,它所包含的矛盾冲突是丰富、复杂的,我们着重从艺术表现上加以分析。
一、高度的艺术概括。
从贾政打宝玉的原因来看它的概括力。
贾政为什么要打宝玉,从远因来看,可以说矛盾由来以久,“自从那宝玉的女性化的性格微露其端时(百日抓),那政老爷便不喜欢”,“便不甚爱惜。
后父子生疏隔膜,轻易不见一面,偶一见,总是疾言厉色,动辄…断喝一声?”。
近因有如下几点:(,)因为宝玉不愿和当官作宦的人交往。
厌恶仕途经济,引起封建卫道者贾政的不满。
宝玉把谈“仕途经济”的话,说成是“混帐话”。
最早引起可从第32回找到。
亲戚贾雨村来,贾政叫宝玉出来见见,宝玉不愿意;又如史湘云劝他:“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朋友。
”宝玉听了回答说:“姑娘请到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袭人接着说: “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把宝姑娘搁在那里。
”宝玉又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帐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帐话,我早就和他生分了。
”以上这些话,我们都能看到宝玉是最厌恶“仕途经济”的。
他一听贾雨村来心里就厌烦。
所以叫他半天才磨磨蹭蹭地赶到,无精打采,他老子看了非常生气。
让他去和作官的人见见,将来好发展,可他不愿意,不干;谈吐也没大家风度,萎萎蕤蕤,贾政当然看不惯了。
(这是矛盾之根本所在) (,)丫头金钏自杀(30回)。
宝玉挨打赏析上课讲义
![宝玉挨打赏析上课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3905a95ee06eff9aef807fd.png)
宝玉挨打赏析《红楼梦•宝玉挨打》赏析《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是一出重头戏,原题是:“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手足耽耽,手足是兄弟的意思;眈眈,是亲密的意思。
小动唇舌,是贾环在父亲面前搞小动作,诬陷宝玉对金钏强奸不遂。
不肖,这里是指违反封建礼教的事,一桩接一桩,如身为贵族公子,竟和戏子交朋友,还互换汗巾,和丫头谈情说爱等等。
大承笞挞,挨了非常重的打。
“严父教子”,这在传统中国家庭中是屡见不鲜的情景,在曹雪芹天才的笔下却写得那样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写得如此错综复杂、精彩纷呈。
宝玉挨打实质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取向、两种文化思潮、两种人生道路的冲突,这种冲突一旦激化,就会成为你死我活的激烈的斗争。
宝玉是贾府的希望所在。
按照贾政所理解的正常的生活道路,宝玉该以道德文章、仕途经济为重,立身扬名,干国承家;一句话,他应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慷慨挥洒的风度。
然而宝玉却钻在“情”中出不来,终日缠缠绵绵,痴痴呆呆,“杂学旁收”,离经叛道,说些化灰化烟的荒唐话。
贾宝玉的精神状态太萎靡,太灰暗——这是贾政的结论。
平日也不时教训一番,无奈“有众人护持”,尤其是老太太娇宠得紧,使贾政难以克尽父职。
这一次,贾政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愤怒了。
与其“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不如狠心用“板子”来矫正宝玉,说不定还有些效果。
他对那些“恳求夺劝”的门客说:“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这自是贾政的愤激之词,但无疑地,贾政认为,宝玉既然年纪轻轻便“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逼淫母婢”,他堕落为社会渣滓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贾政的望子成龙与宝玉的“不成器”形成巨大的反差,做父亲的终于忍无可忍,往死里打宝玉了。
先是由小厮们“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接着是“贾政还嫌打的轻,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板子来,狠命的又打了十几下”,王夫人进来,贾政因怪她平日护着宝玉,不让他管教,越发恼火,“火上加油,那板子越下去的又狠又快”,把宝玉打得从腿至臀,“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
宝玉挨打赏析
![宝玉挨打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a91447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1.png)
《红楼梦?宝玉挨打》赏析《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是一出重头戏,原题是:“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手足耽耽,手足是兄弟的意思;眈眈,是亲密的意思。
小动唇舌,是贾环在父亲面前搞小动作,诬陷宝玉对金钏强奸不遂。
不肖,这里是指违反封建礼教的事,一桩接一桩,如身为贵族公子,竟和戏子交朋友,还互换汗巾,和丫头谈情说爱等等。
大承笞挞,挨了非常重的打。
“严父教子”,这在传统中国家庭中是屡见不鲜的情景,在曹雪芹天才的笔下却写得那样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写得如此错综复杂、精彩纷呈。
宝玉挨打实质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取向、两种文化思潮、两种人生道路的冲突,这种冲突一旦激化,就会成为你死我活的激烈的斗争。
宝玉是贾府的希望所在。
按照贾政所理解的正常的生活道路,宝玉该以道德文章、仕途经济为重,立身扬名,干国承家;一句话,他应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慷慨挥洒的风度。
然而宝玉却钻在“情”中出不来,终日缠缠绵绵,痴痴呆呆,“杂学旁收”,离经叛道,说些化灰化烟的荒唐话。
贾宝玉的精神状态太萎靡,太灰暗——这是贾政的结论。
平日也不时教训一番,无奈“有众人护持”,尤其是老太太娇宠得紧,使贾政难以克尽父职。
这一次,贾政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愤怒了。
与其“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不如狠心用“板子”来矫正宝玉,说不定还有些效果。
他对那些“恳求夺劝”的门客说:“你们问问他干的勾当,可饶不可饶!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劝解!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你们才不劝不成?”这自是贾政的愤激之词,但无疑地,贾政认为,宝玉既然年纪轻轻便“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逼淫母婢”,他堕落为社会渣滓并非不可能的事情。
贾政的望子成龙与宝玉的“不成器”形成巨大的反差,做父亲的终于忍无可忍,往死里打宝玉了。
先是由小厮们“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接着是“贾政还嫌打的轻,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板子来,狠命的又打了十几下”,王夫人进来,贾政因怪她平日护着宝玉,不让他管教,越发恼火,“火上加油,那板子越下去的又狠又快”,把宝玉打得从腿至臀,“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
《宝玉挨打》鉴赏
![《宝玉挨打》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718d6f8b7375a417876f8f67.png)
宝玉挨打刘启荣文意鉴赏《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在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中,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悲剧命运。
小说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表现出对人性美的艺术追求。
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宝玉挨打》这篇课文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十三回,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
文章无论是语言动作的描写、情节结构的谋篇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堪称典范。
生动精当的语言例如文章第一段,贾宝玉正因金钏儿死亡而无比感伤的时候,撞见父亲贾政,对父亲的训斥没有听见,”“怔呵呵”一词是曹雪芹先生所造,它把贾宝玉突然见到父亲时那种因吃惊、害怕而发呆的样子刻画得入木三分。
第六段,小厮们用大板子打了宝玉十来下以后,”“踢”、“夺”、“咬”、“盖”四个动词,描绘了贾政盛怒之下毒打儿子的一连串动作,刻画出这个封建卫道士的凶残面目。
第八段,救下宝玉后,王夫人抱着儿子,“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迹,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这个句子写了人物的脸色、气息、血迹、挨打的部位、伤处的颜色及形状。
短短五十五个字(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从六个方面生动而又精当地描写了宝玉伤势的严重,使人久久难忘。
严密完整的情节在前面的第七篇课文中,我们学过吴功正先生的《<红楼梦>的情节波澜》。
吴先生正是以“宝玉挨打”这个故事如何一步步推向高潮为例,谈曹雪芹擅于在平淡的生活中掀起波澜,从而构建了《红楼梦》这座富丽堂皇、精工细巧的艺术大厦。
因此,本文宝玉挨打的过程不再赘言,只谈情节的严密完整。
宝玉挨打,是贾府中各种矛盾的第一次爆发。
它前面连着金钏儿投井自杀,贾雨村登门拜访。
中间插着忠顺王府来索要戏子蒋玉函,庶出的贾环诬陷嫡生的宝玉,王夫人临场救子,贾母教训贾政,还有王熙凤干练的安排,宝钗、香菱、史湘云的看望,袭人暗查原由。
大学语文鉴赏之宝玉挨打
![大学语文鉴赏之宝玉挨打](https://img.taocdn.com/s3/m/5fe53f223169a4517723a3c6.png)
宝玉挨打的前奏,作者用逐层递进法,写得气氛愈来愈紧张,艺术技巧相当精湛。先写贾政不满于宝玉精神萎靡,次写忠顺府索琪官,接写贾环进谗言,终于激怒贾政。紧急情况下,宝玉却找不到人向内报信。遇到一个老婆子,偏偏耳聋,使气氛紧张到了极点。写贾政笞子,也是层层递进:先是小厮打,次是亲手“盖”,三是在王夫人到来后板子下得又快又狠,终至于要用绳子勒死儿子,冲突发展到顶点。这种层层着色的手法,是值得学习的。
在做“严父”还是做“孝子”的问题上,他无条件地选择了后者,就这样,贾府中一场激烈的矛盾冲突以贾政的全线溃败而宣告结束了
宝玉挨打,引起大家的关切,众人态度不一。李纨是想念贾珠,痛哭不已;凤姐是管家风范,指挥若定;袭人是强忍悲伤,悉心服侍。钗、黛的表现,尤其是作者用心之处。课文写宝钗探伤时“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一个“托”字,反映了宝钗光明正大之态以及意欲让大家注意到她对宝玉的关切的心思。她的药据说颇有奇效,也反映出其家庭富裕的实情。当袭人怪罪薛蟠时,她言谈堂皇,表现大度,并借机规劝了宝玉,可以见出她化被动为主动、化尴尬为从容的高明手段。黛玉则不同,她极不愿意别人看到她对宝玉的关心,她的深情表现在她的无声之泣及简单的言辞里。写“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可见哭泣时间之长与伤心之重。所以说,黛玉的关切是真情流露,宝钗的关切则多半是表面文章。黛玉感觉宝玉不该挨打,宝钗则以为事出有因,二人的思想也是不同的。
贾政打宝玉一节,原文虽着墨不多,但却写得曲折有致,打的程度也是逐步升级。
王夫人三“哭”:王夫人一哭,是为了把宝玉从贾政的板子下解救出来;二哭,是因为看了宝玉的伤势;三哭,“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王夫人的三“哭”表现出贾府中的嫡庶之争的矛盾。
宝玉挨打情节分析
![宝玉挨打情节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0e629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8.png)
本节课学习重点:
体味情节波澜的设计之妙。
打宝玉的情节如何安排?如何打?事件如何发展?
第一章节
巧妙之一: 跌宕起伏,层层推进
吴功正论情节三态: 一是“潜流暗滚” 二是“惊涛大作” 三是“余波涟漪” “宝玉挨打”这一片断就充分体现了这个特点。
情态一: 潜流暗滚
问题探究:
引发宝玉挨打的事件是什么?
红楼之迷:
一般认为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清代高鹗所著。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衰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请同学认真阅读第7-9自然段,体会贾政、王夫人、贾母在对待宝玉教育态度上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并品味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作业:
章节一
碰巧的几件事儿成了宝玉挨打的导火索 ,你能从中揣摩出贾政和宝玉之间矛盾冲突激化的本质原因吗?
PART ONE
试找出文中最能体现贾政要打宝玉的真正动机的一句话:
01
这句话足以表明:
王夫人
王夫人一个典型的封建贵族家庭的贵妇人,她地位尊贵,在王熙凤之上,经常居高临下地指点贾府特别是大观园的管理。对于自己的儿子,她虽然也和丈夫一样恨铁不成钢,在她看来宝玉是个不肖的“孽障”,但儿子对她而言有着除了亲骨肉这层关系外,还有保住地位的意义,王夫人年纪已大,不能再生育,所以宝玉就是她的命根,她要拼死保护宝玉。宝玉实际上也是保证王夫人在嫡庶之争上取得胜利的关键,所以,当她搂着宝玉哭泣时,她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浅析《宝玉挨打》的人物思想性格特征
![浅析《宝玉挨打》的人物思想性格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61183ab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1e.png)
浅析《宝玉挨打》的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第一篇:浅析《宝玉挨打》的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红楼梦》最感人的描写是宝玉挨打,在这个典型场面中各种人物的反应、表现都写出了最高水平。
贾政打宝玉涉及到两个王爷之间的斗争,也是出于八旗的家法严格。
贾政是疼爱宝玉的,他打宝玉,很大程度上是恨铁不成钢,恨石不成玉。
他因爱之切而责之,他亦有寄望之重而打之。
他不是真想要把宝玉打死,只是一时气急罢了。
那么,在宝玉挨打这场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作者是怎样刻画众多的人物性格特征,从而反映他们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的呢?一看王夫人疼爱儿子求贾政。
相对于贾政,王夫人、贾母对宝玉石是发自内心的,甚至是不讲条件和原则的“爱”。
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王夫人是宝玉的母亲,膝下仅存这么一个儿子,虽然不喜欢读书,只在内帏厮混,可毕竟是她惟一的指靠。
她也责怪宝玉,知道宝玉该打,目的却是让贾政看在他们死去的、合乎封建社会要求的珠儿面上;看在她年已老衰,膝下仅有一个宝玉的份上,产生恻隐之心,放过宝玉罢了。
她救助宝玉时,对贾政是合乎情理的一个“求”字,用夫妻之情、父子之亲来打动他,终于使贾政冷静下来,“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
二看贾母位高溺孙逼贾政。
贾母则不同,她不是求儿子不打孙子,而是采用另外的策略——“逼”。
先嚷着让贾政“先打死我,再打死他”,再借怪自己“可怜我一生没有养个好儿子,却教我和谁说去!”就这样步步紧逼,顺势责备贾政:“我说一句话,你就禁不起,你那样下死手的板子,难道宝玉就禁得起了?”并抬出贾政的父亲当年教训贾政的做法,训斥贾政的教子无方,迫使贾政表态“从此以后再不打他”。
但贾母仍不放松,直说“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们儿”,“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就这样步步紧逼,直至贾政行动上“苦苦叩求认罪”,内心里也“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才命其退下。
这一“逼”集中体现了老太太对孙儿发自内心的疼爱,使宝玉摆脱了父亲的进一步毒打,甚至取得了这次冲突的最终胜利,体现了她作为“老祖宗”这一家庭最高地位的贵族老太太的气度、态势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玉挨打刘启荣文意鉴赏《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爱情故事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在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中,以贾宝玉和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在封建体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悲剧命运。
小说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表现出对人性美的艺术追求。
小说规模宏大、结构严谨,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宝玉挨打》这篇课文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十三回,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
文章无论是语言动作的描写、情节结构的谋篇还是人物形象的刻画都堪称典范。
生动精当的语言例如文章第一段,贾宝玉正因金钏儿死亡而无比感伤的时候,撞见父亲贾政,对父亲的训斥没有听见,“只是I怔呵呵I的站着。
” “怔呵呵”一词是曹雪芹先生所造,它把贾宝玉突然见到父亲时那种因吃惊、害怕而发呆的样子刻画得入木三分。
第六段,小厮们用大板子打了宝玉十来下以后,“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来下。
”“踢”、“夺”、“咬”、“盖”四个动词,描绘了贾政盛怒之下毒打儿子的一连串动作,刻画出这个封建卫道士的凶残面目。
第八段,救下宝玉后,王夫人抱着儿子,“只见他面白气弱,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迹,禁不住解下汗巾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这个句子写了人物的脸色、气息、血迹、挨打的部位、伤处的颜色及形状。
短短五十五个字(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从六个方面生动而又精当地描写了宝玉伤势的严重,使人久久难忘。
严密完整的情节在前面的第七篇课文中,我们学过吴功正先生的《<红楼梦>的情节波澜》。
吴先生正是以“宝玉挨打”这个故事如何一步步推向高潮为例,谈曹雪芹擅于在平淡的生活中掀起波澜,从而构建了《红楼梦》这座富丽堂皇、精工细巧的艺术大厦。
因此,本文宝玉挨打的过程不再赘言,只谈情节的严密完整。
宝玉挨打,是贾府中各种矛盾的第一次爆发。
它前面连着金钏儿投井自杀,贾雨村登门拜访。
中间插着忠顺王府来索要戏子蒋玉函,庶出的贾环诬陷嫡生的宝玉,王夫人临场救子,贾母教训贾政,还有王熙凤干练的安排,宝钗、香菱、史湘云的看望,袭人暗查原由。
后面接着袭人规劝,宝钗送药,黛玉暗地里痛哭及旧绢题诗。
贾府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出场并作了真实的表演,使“宝玉挨打”这件事成为《红楼梦》前半部的一个枢纽,推动着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不断发展。
据此,我们可以看到曹雪芹独到的匠心。
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贾政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小说中细节描写使他血肉丰满。
贾政对宝玉生气最终发展到毒打,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
贾政与宝玉撞了个满怀,“原本无气”,可是看到儿子萎靡不振,站着发呆的样子,“倒生了三分气”;忠顺王府派人来找宝玉索要戏子琪官,贾政“又惊又气”;当宝玉说出了琪官的下落,表明他确实与这个戏子关系密切时,贾政“气得目瞪口呆”;而贾环又诬陷宝玉强奸金钏儿不成,致使金钏儿投井而亡,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
接下来,小说着力刻画了贾政的三次流泪。
第一次是贾政决定毒打儿子时,“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表现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痛苦。
第二次是王夫人救下宝玉,然后哭着说宝玉是她的独子,是唯一的依靠。
“贾政听了此话,不觉长叹一声,向椅上坐了,泪如雨下”,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心酸。
第三次是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媳妇李纨(宫裁)放声痛哭。
贾政受到感染,想起英年早逝的大儿子,“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这是对家门不幸,后继乏人感到绝望。
在受到贾母的训斥后,贾政“看看宝玉,果然打重了” ,“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 于是,集顽固狠毒的封建卫道士和望子成龙的父亲于一身的贾政就这样活生生地站在了我们面前。
此外,思想叛逆却束手挨打的宝玉,故意陷害包藏祸心的贾环,爱子心切奋力护犊的王夫人,溺爱宝玉怒斥贾政的贾母,泼辣干练的王熙凤,无不形态毕现,跃然纸上。
正是这些形态各异,个性鲜明的人物,使《红楼梦》具有永恒的魅力。
释题:《宝玉挨打》这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这是封建卫道士贾政同封建叛逆贾宝玉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全书的第一个高潮。
纟吉构:开端挨打原因(待客不周、索要琪官、贾环诬陷)发展一一宝玉被打(宝玉求救、小厮掌板、贾政毒打)咼潮众人救玉玉(王夫人救子、众人哭泣、贾母训子)(贾政自悔、受训告退)结局贾政告退尾声一一袭人查原由主旨:本文通过宝玉挨打这一事件,突出地表现了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
金章玉句1理解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葳葳蕤蕤。
(赏析)这是贾政在本文开头教训宝玉的句子。
“葳蕤”,是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
曹雪芹将这个词改造成“葳葳蕤蕤”,用来形容贾宝玉因金钏儿自杀而垂头丧气的样子。
这样,在贾政眼中,宝玉那种萎靡不振、困顿的形象更加突出。
2、理解下列句子的的深刻含义(贾政)忙跪下含泪说道:“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赏析)“光宗耀祖”,指为祖先、宗族增添光彩。
贾宝玉是荣国府理所当然的继承人,贾政希望他读书上进,遵守礼法,多与官场的人接触,将来当官,延续贾府的荣耀。
可是,宝玉秉性叛逆,根本不愿走“仕途经济”的老路,这才使得贾政下毒手打宝玉,以免儿子将来“弑君杀父”。
这句话,点名了贾政和宝玉冲突的根本原因。
3、分析下面的句子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贾母又叫王夫人道:“你也不必哭了,如今宝玉年纪小,你疼她,他将来长大成人,为官作宰的,也未必想着你是他的母亲了。
”(赏析)贾母表面上是劝王夫人,实际上是指责贾政当官以后不把老母亲放在眼里,独断专行、毒打宝玉。
反映了贾母对宝玉的溺爱,对贾政的怨愤。
修辞探索1 那琪官现是忠顺王爷驾前奉承的人,你是何等草芥,无故引逗他出来,如今祸及于我。
(赏析)“你是何等草芥”一句,运用了比拟修辞。
同忠顺王比起来,贾宝玉是个毫无社会地位的孩子,如同“草芥”一般,这是拟物。
用“何等”这个感叹词,加强了贬斥的语气。
忠顺王府与贾府“素无往来”,说明两家合不来,贾家也惹不起。
贾政这句话既显示了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又显示了事态的严重性。
2、王夫人一进房来,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有狠又快。
按宝玉的两个小厮忙松了手走开,宝玉早已动弹不得了。
(赏析)“贾政更如火上浇油一般”,这句运用了比喻修辞。
宝玉做的三件事已经使贾政十分恼火,王夫人跑来护犊,犹如火上浇油。
这一比喻,把贾政完全丧失理性的状态刻画出来。
3、只见他面白气虚,底下穿着一条绿纱小衣皆是血渍,禁不住解下汗巾来看,由臀至胫,或青或紫,或整或破,竟无一点好处。
(赏析)“或青或紫,或整或破”运用了排比修辞,它把宝玉伤势的惨状呈现出来。
描写出贾政下手之重,用心之狠。
出口成章1、下面这个场景中,写了四件事,请你把他说出来。
此时薛姨妈同宝钗、香菱、袭人、史湘云也都在这里。
袭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得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令小厮们找了焙茗来细问:“方才好端端的,为什么打起来?你也不早来透个信儿!”(示例)(1 )袭人见宝玉被打得很重,伤心而又不敢外露。
(2)薛姨妈、宝钗、香菱、史湘云围着贾宝玉打扇、灌水。
(3)袭人走到二门,叫小厮们去找焙茗。
(4 )焙茗来到,袭人问话。
2、贾母到了书房后,小说描写贾政的神态用了六个短语,请你指出来,并结合课文分析贾政毒打宝玉的结果及影响。
(示例)这六个短语是:连忙迎接,躬身赔笑,跪下含泪,又赔笑,叩头哭,叩求认罪。
分析:贾政原想通过毒打宝玉,使他改掉叛逆的性格,可是,王夫人的救护加上贾母的溺爱,贾政的愿望落空,不得不保证:“从此以后再也不打他了” ,并苦苦叩头认罪。
这场风波的结果,是贾政遭到彻底失败,最终导致宝玉在叛逆的路上越走越远。
比试殿堂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屏门(ping)屏营(bing)屏除(ping)屏障(ping)B、孽障(nie)葳蕤(rui)思忖(cun)惶悚(song )C、暴殄(tian)鬓毛(bing)优伶(ling)弑君(shi)D、藤屉子(ti )區|造(niang)颤巍巍(zhan)服侍(shi)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王夫人哭道:“宝玉一一该打,老爷也要自重。
一一炎天暑日的,老太太身上也不大好,打死宝玉事小,一—老太太一时不在了,岂不事大!”A、即使而且如果B、虽然但是倘或C、虽然况且倘或C、即使但是如果3、下面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贾环在贾政面前对宝玉幸灾乐祸,直接造成了宝玉挨打。
B、河北大学女生陈晓凤无辜被李一帆醉酒开车撞死,陈父得知消息,泪如雨下。
C、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105岁老人雷洁琼的长寿秘诀:粗茶淡饭、勤于思考。
D、云是雨的征兆,从乌云一片到黑云翻滚到电劈雷轰直到大雨滂沱,很有层次。
二、语言运用4、下面是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对《红楼梦》的评价,请你以陈述句开头,重写这一段话,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
《红楼梦》到底是一部什么书?归根结蒂,应称之为中华文化之小说。
因为这部书充满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却表现为“通之于人众”的小说形式。
三、简答题阅读课文的第五段到课文结束,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5、王夫人到来后,贾政“便要来绳索勒死”宝玉,他是真的想将宝玉置于死地吗?为什么?6、王夫人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
”这句话实际上是对说的,弦外之音又是什么?7、课文的倒数第二段,王夫人哭着数落宝玉:“你替珠儿早死了,留着珠儿,免你父亲生气。
我也不白操这半世的心了。
”王夫人说得是真心话吗?为什么?四探究题& 贾宝玉请一个耳聋的老姆姆出去报信,结果误了事。
而这时,贾政送客后又询问贾环。
在这段时间,宝玉为什么不自己逃跑,等着挨打呢?参考答案1、B(A、屏bi ng 除C、鬓bin 毛D、颤chan 巍巍)2、C、3、A (幸灾乐祸应该为“污蔑陷害”)4、《红楼梦》这部书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却表现为“通之于人众”的小说形式。
因此,归根结蒂应称之为中华文化之小说。
5、贾政只是因愤怒而丧失理智,在气头上向王夫人示威,并不是想真的勒死宝玉。
这从他后面回答贾母的话:“为儿的教训儿子,也为的是光宗耀祖”可以看出。
6、王夫人哭贾珠的话实际上是说给贾政听的:长子贾珠已经死了,你还要逼死宝玉吗?弦外之音是:宝玉是贾府中独一无二的继承人,他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你不应该对他下毒手。
7、这段话并不是说宝玉应该替贾珠去死。
因为贾珠已死,无可挽回。
王夫人这么说,实际上是指责贾政下手太狠,担心宝玉有生命危险。
接下来“贾政听了,也就灰心,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