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性格与安全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重点重点讲义资料
![普通心理学重点重点讲义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6afb89aec3a87c24028c4c7.png)
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特征的中间学科。
2.心理现象划分为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部分: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3.心理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倾向性是人从事活动的基本动力,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价值、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5.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形成的稳定而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
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6.皮亚杰心理发展历程:出生--2岁感觉运动阶段;2--7岁前运算;7--12岁具体运算;12岁左右形式运算。
7.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年人的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包括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发生发展和个性心理形成及变化的一般原理。
8. 测验法是指运用标准化测试(问卷或量表)工具度量个体间对某一事物反应的差异,或一组被是在不同时间或情境中反应差异。
典型的心理测试要求被试回答一系列问题,研究者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某些结论。
9.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说他古老,是因为人类探索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他一直包括在哲学的母体中,如公元前4世纪在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中就论述了人类的各种心理现象。
说他年轻,是因为直到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由德国哲学家,心理学教授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把自然科学中使用的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的研究,心理学才开始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迄今为止只有百余年的历史。
10.笛卡尔[法] 洛克[英]11.派别①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
②机能主义,詹姆士、杜威、安吉尔、卡尔。
③行为主义,华生。
④格式塔心理学,威特海默、考夫卡、科勒。
⑤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⑥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
⑦认知心理学第二章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神经元由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2.周围神经系统分为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第三讲 人格类型
![第三讲 人格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ccbe86ff4a7302768f99393e.png)
第三讲人格类型一、人格与气质、性格的关系(一)气质1、气质的词源气质一词在我国古代多是指词文清俊慷慨的风格,也有专指人性的.现在在心理学中所用的气质一词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日文又是从英文“temperament”翻译而来,英文则是从拉丁文翻译而来,意思是指人体内体液的混合“比例"。
在最早引进英文的气质一词的意思是指与体质有关的心理素质,后来气质的含义产生了不同的看法,一些心理学家将气质看作是人格的同义词,但多数心理学家将气质看作是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2、气质的定义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等方面的特点。
这些相对稳定的心理动力特征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使人的日常活动带有一定的色彩,形成一定的风貌.3、气质的生理基础两大学派对气质的生理基础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一派认为气质的特性决定于内分泌活动,提出气质的激素说;另一派认为气质的特性以高级神经活动的特性为生理基础.(二)性格1、性格的词源性格直接来自日语,是日译英语中的character,它的希腊文原为雕刻,后转意为印刻、标记、特性,广义指人或事物互相区别的特性。
2、性格的定义性格即是指一个人在现实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如诚实、虚伪、勇敢、怯懦、谦虚、骄傲等,性格就是一个人许多性格特征所组成的统一体。
3、性格的特征性格的特征指性格的各个不同方面的特征.有四个组成部分:性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理智特征。
(三)三者关系二、人格类型(一)气质类型四种气质类型:A、多血质:一般表现为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反应迅速、适应性强、兴趣广泛、善于交际,但容易轻浮,不够踏实,具有明显的外倾性.B、胆汁质:一般表现为精力过人、不易疲劳、争强好胜、不怕挫折,大喜大怒难以控制、办事果断,但容易急躁,具有明显的外倾性。
C、黏液质:一般表现为沉静、稳重,工作时坐得住,不喜欢表现自己,忍耐性强,情绪不易外露,但办事容易拖拉,比较固执,具有内倾性.D、抑郁质:一般表现为行为孤僻、不太合群、观察细致、非常敏感、表情腼腆、多愁善感、行动迟缓、优柔寡断,具有明显的内倾性。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四)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四)](https://img.taocdn.com/s3/m/c65e4928960590c69fc3760c.png)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粗体为标准答案)一、选择题A型题:在以下每道试题中,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1个最佳答案:1.关于动物心理的发展过程,以下哪项正确A.感觉是神经系统对事物反映,是低等脊椎动物的基本反映形式B.知觉是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高等脊椎动物阶段的基本反映形式C.知觉是脑对事物各种属性整体性的反映,是低等脊椎动物阶段的基本反映形式D.高等脊椎动物所进行的复杂的行为的反映形式属于思维萌芽阶段E.以上都不对2.心理现象的发生具有以下特点A.生物体能接受外界刺激时,就产生了心理现象B.生物体对于外界反映具有感应性,表明出现了心理现象C.生物体对于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能作出反应时,表明发生了心理现象D.一切有生命的物质都具有心理现象E.以上都不对3.皑皑白雪,在晚霞的映照下,呈现出一片红色,但是我们对雪地的知觉仍然是白色。
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具有A.理解性B.对比性C.整体性D.组织性E.恒常性4.先吃糖,后吃西瓜,会感到西瓜不甜。
这是因为人感觉具有A.对比性B.感受性C.适应性D.发展性E.选择性5.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现实性最主要的原因是A.遗传因素B.孕妇情绪状态C.社会环境D.孕妇营养状况E.胎教6.心理过程指的是以下过程A.感觉、知觉、记忆、理想、思维、情感意志等B.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C.感觉、知觉、记忆、想象、能力、情感意志等D.感觉、知觉、动机、想象、思维、情感意志等E.记忆、想象、兴趣、能力、思维、情感意志等7.“草木皆兵”主要是以下哪种原因引起的A.感觉神经发生病变B.幻觉C.想象性错觉D.感受性错觉E.情绪型错觉8.短时记忆的时间是A.0.25~2秒B.2~5秒C.5秒~2分钟D.2~5分钟E.5~10分钟9.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称为A.再现B.再认C.追忆D.识记E.保持10.以下哪项症状是思维内容障碍的表现A.言词贫乏B.语词新作C.思维不连贯D.思维插入E.妄想11.将自己的思路禁固在“框框”里,这种思维僵化称为A.功能固着B.刺激的空间排列组合C.迁移D.定势E.以上都不对12. 抑郁障碍最主要的表现是A.睡眠障碍B.易激惹C.体重减轻D.自我评价降低E.情绪恶劣13.以下哪项属于人的生理需要A.亲合的需要B.信息刺激的需要C.避免伤害的需要D.社会赞许的需要E.好奇的需要14.有关马斯洛五个需要层次由低到高的顺序,以下哪项正确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D.生理需要,尊重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E.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15.有关内驱力,以下哪正确A.是需要的条件B.是动机的条件C.是兴趣的条件D.是能力的条件E.是意志的条件16.以下哪项是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A.遗传因素B.早期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营养因素E.以上都是17.关于气质神经类型中的灵活型,具有哪些行为特点A.安静B.不可遏制C.抑郁D.活泼E.以上都对18.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性格C.智力D.气质E.理想19.意志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阶段是A.动机斗争B.明确目的C.方法选择D.执行目标E.以上都不是20.由爱变成恨是情绪的哪个特征A.复杂性B.情境性C.短暂性D.两极性E.冲动性21.坎农-巴德有关情绪的理论认为情绪的中枢在A.外周神经系统B.大脑皮层C.下丘脑D.丘脑E.以上都不是22.对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现象的哪个过程A.思维B.想象C.注意D.记忆E感知23.推动人类意识发生发展的直接原因是A.使用工具B.制造工具C.集体劳动D.语言E.以上都不是24.发明创造所凭借的最主要的心理活动过程是A.无意想象B.再造想象C.创造想象D.幻想E.以上都不是25.识记的效果不佳的原因是A.识记的材料量过大B.识记的材料没有经过大脑的加工C.识记活动缺乏实践性D.识记的目的不明确E.以上都是26.回忆指的是A.识记的过程B.再认的过程C.再现的过程D.保持的过程E.以上都不对27.思维的过程主要体现在A.对事物的分析过程中B.对事物的综合过程中C.对事物的比较过程中D.对事物的概括过程中E.解决问题的活动中28.解决问题的内部动力是A.动机B.定势C.迁移D.刺激的空间排列组合E.功能固着29.比较微弱又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指的是A.心情B.心境C.应激D.激情E.以上都不是30.在大脑里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A.再现B.想象C.思维D.创造E.以上都不是31.思维的主要过程以下哪项正确A.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B.感觉、知觉、记忆、分析和综合C.知觉、记忆、比较、分析和综合D.记忆、分析、比较、概括和综合E.感觉、记忆、比较、分析和概括32.关于情绪和情感,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情绪具有持久性,情感具有短暂性B.情绪带有稳定性,情感具有冲动性C.情绪多与社会需要相联系,情感多与自然需要相联系D.情绪和情感都是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E.以上都不对33.关于遗忘的规律,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有意义的材料不容易遗忘B.内容比较具体的材料不容易遗忘C.过度学习达150%不容易遗忘D.分散学习不容易遗忘E.以上都正确34.按照现代心理学界的标准,四项基本情绪是A.忧虑、快乐、悲哀和愤怒B.忧虑、快乐、悲哀和恐惧C.忧虑、快乐、恐惧和愤怒D.快乐、悲哀、恐惧和愤怒E.以上都不对35.有关人格的心理特征的组成,以下哪项正确A.能力、气质和性格B.需要、动机和性格C.动机、思维和性格D.能力、智力和性格E.动机、气质和性格36.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A.心理活动和行为B.情绪和行为C.心理活动和观念D.智力和观念E.智力和情绪37.心理过程包括哪三个过程A.气质、性格和能力B.动力、活动和评价C.认识、情绪和意志D.认识、人格和活动E.动力、情绪和意志38.学习和记忆的电生理学基础是A.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B.胆碱能神经元动作电位C.内流钙离子D.突触长时程增强电位E.经典条件反射39.思维的重要特征是A.抽象性和创造性B.深刻性和观念性C.上升性和决策性D.分析性和综合性E.间接性和概括性40.想象的基本材料是A.感觉B.知觉C.表象D.语言E.记忆41.情绪是与何种需要相联系的A.生理需要B.交际需要C.认知需要D.安全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42.激情的特点是A.持久且强烈B.持久且微弱C.积极且短暂D.短暂且爆发E.积极且稳定43.情绪由哪三个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A.环境、心境、生理变化B.情景、心境、条件反射C.情景、刺激、生理过程D.认知、反应、结果评价E.情景、认知、生理变化44.情绪可通过哪些系统的生理反应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A.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B.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C.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E.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45.意志通过什么途径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A.影响自我暗示B.影响人的思维方式C.影响人的个性特征D.影响需要和动机强度E.影响认知过程和情绪过程46. 按照需要起源,可把需要分为哪两大类A.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B.生理性需要和心理性需要C.自然需要和精神需要D.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E.物质需要和心理需要47.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是A.需要和目的B.需求和目标C.诱因和目的D.需要和诱因E.意志和目的48.人格包括A.人格特质和人格维度B.人格模式和人格倾向C.人格特质和行为模式D.人格特征和人格倾向E.人格特征和行为模式49.不属于性格特征的是A.对现实的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绪特征D.应激特征E.智力特征50.个性结构理论认为哪几部分保持平衡状态有利于人格正常发展A.本我、自我和超我B.本我、自我和现实C.自我和现实D.本我和自我E.本我和超我51.卡特尔认为人格是由什么构成的A.人格因素B.人格特征C.根源特质D.表面特质E.人格特质52.艾森克认为人格有哪几个维度A.情绪性维度、气质性维度和稳定性维度B.情绪性维度、内外向维度和精神质维度C.气质性维度、内外向维度和稳定性维度D.理智性维度、情绪性维度和意志性维度E.理智性维度、内外向维度和精神质维度53.A型性格的人易患下列何种疾病A.过敏性紫癜B.支气管哮喘C.冠心病D.癌症E.糖尿病54.下列哪项不是A型行为特征A.脾气急躁B.时间紧迫感C.争强好胜D.对人有敌意E.对环境强烈不满55.与肿瘤有密切关系的行为是A.A型B.B型C.C型D.D型E.E型56.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A.动机B.兴趣C.气质D.思维E.想象57.“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指的是人格的A.倾向性B.稳定性C.指向性D.独特性E.集中性58.梦是属于哪种心理现象A.幻想B.妄想C.无意想象D.创造想象E.再造想象59.人脑不仅反映当前所看到、听到的事物,还能反映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和想象出来从未见到过的事物,这说明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什么特点A.客观真实性B.系统整体性C.抽象概括性D.间接创造性E.主观能动性60.人类能创造出“猪八戒”这一并不客观存在的文学形象,这恰好说明了A.心理是脑的功能B.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C.心理是极其复杂的D.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E.动物进化中产生了神经结构这一物质基础之后才有了心理机能61.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心理过程是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E.想象6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美感E.悲哀63.汽车正在行驶中,一名儿童突然冲向马路对面。
护理心理学习题答案
![护理心理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78527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d2.png)
护理心理学习题参考答案模块一绪论一、单选题1.E2.C3.A4.D5.C6.C7.D8.B9.A 10.D二、思考题1.护理心理学定义的特征是什么?护理心理学(nursing psychology)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在护理情境下医疗服务对象和护理人员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其特征为:注重护理情境与护理活动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护理活动主体的内在心理因素;强调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交叉应用性学科。
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研究心身交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研究患者心理活动特点;研究心理评估和干预患者心理活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与增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3.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法括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
4.观察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观察法的优点①不需要其他中间环节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因此,观察的资料更加客观、真实;②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能获得生动、丰富的资料;③观察能及时收集到正在发生的现象;④观察能收集到一些无法自行报告的资料。
观察法的缺点①只能观察外显行为,对内心思维活动和感受很难直接观察,因此观察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性病患者的内心痛苦不经本人表达就难以被观察者察觉。
②常易受时间的限制而无法观察到随时变化的心理活动,如患者入睡困难时表现出明显的辗转反侧、焦躁不安,次日医护人员查房时却无法观察到。
③观察结果容易受观察者水平和主观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如临床经验丰富的高资历护师比新入职的年轻护士更能获得客观、真实的观察结果。
另外,如观察者已经对被观察者产生了成见,则更易观察到预想中的结果,比如“邻人偷斧”。
④观察法适合于小样本研究,大样本研究时效率低,不适合采用。
模块二心理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是指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人的安全素质
![人的安全素质](https://img.taocdn.com/s3/m/3a06d77f011ca300a6c39049.png)
人的安全素质人的安全素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人的基本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二是人的深层安全素质,包括:情感、认知、伦理、道德、良心、意志、安全观念、安全态度等。
人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通过日常的安全教育手段可以得以保证和提高,在社会和企业的日常安全活动中(宣传、教育、管理等),能够得到较好地解决和保证。
而安全意识、安全观念、安全态度,以及情感、认知、意志等,则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这是安全行为文化建设的难点和重点。
下面主要探讨人的安全意识及人的安全心理的特点和规律。
一、人的安全意识怎么才是一个合格的、具有现代安全意识的人呢?最重要的是要看你是否具备现代人应有的安全意识。
这些意识包括: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的健康意识;事故严重、灾害频繁的风险意识;预防为主、防范在先的超前意识;行为规范、技术优先的科学意识;每时每刻、每处每地注意安全的警觉意识。
人的安全意识是人所处时空安全感的定位和认知,人的安全意识受人的心理活动所支配,而人的心理是人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综合反映。
人在劳动时的心理,有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方面的心理活动过程。
在这三种心理过程中,最基本的是认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和思维。
感觉和知觉是初级的认识过程。
记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识过程。
思维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它和语言密切联系,是人所特有的认识活动。
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总要表现出一定的态度或体验,这就是情感。
情感是心理活动的另一个方面。
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时,不仅认识事物,产生情感,还要采取行动,人们这种有意识地反作用于现实的活动称为意志行动。
意志行动中下定决心、制定计划和克服困难等内部心理活动称为意志。
认识、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过程,它们虽然彼此区别。
但又是统一的心理活动的三个不同方面。
情感、意志随认识而产生,又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同时,也必然影响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意识。
因此,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以提高人的安全意识为目的,需要研究劳动过程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情绪。
天生性格气质类型对婚恋的影响
![天生性格气质类型对婚恋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176e79d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f4.png)
天生的性格气质类型对婚恋的影响朋友们好,我是佟笑冰。
婚恋咨询中最常遇到的议题就是:要不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跟谁结婚?要不要结婚?这个问题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就算父母催婚,也可以好好沟通,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什么时候结婚?是20-30岁结婚,还是30-40岁结婚,这是个人规划的问题,只要分析利弊,也是可以解决的。
最后关于跟谁结婚?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跟我合的来呢?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
首先,要确定自己是什么性格气质类型的人,然后才能知道什么样的性格气质类型适合自己。
本专辑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特点,同时也帮助大家分析什么样的气质类型适合自己。
如果有的朋友说我都结婚了,选错了人怎么办?就得离婚吗?也不是的,这需要我们了解对方气质类型的需求是什么,只要能满足,也会相处的好。
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就只能改变自己了。
(2)天生的五种气质类型天生气质是指孩子在出生时就带有的性格倾向。
五种天生气质分别指乐天型、激进型、忧郁型、冷静型、奉献型。
一、乐天型(乐观):渴望肯定和赞美优势:温暖热情、善交朋友、成为焦点、同情心强、乐观活泼不足:抗压力低、缺乏计划和节制力、半途而废、冲动浮躁、不能忍受重复性工作。
乐天型的人,他们天生就很温暖,愿意体贴人,还很有同情心。
也是这个同情心,使他们很容易被忧郁型的人所吸引。
因为看到忧郁型的人,一般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面,这就容易激起他的同情心,给他帮助,跟他说话。
忧郁型的人,也常常因为这样被乐天型的人感动。
所以婚姻当中,有很多是乐天型和忧郁型这两种人的结合。
乐天型的人如果做不到,他会放下会走开。
而忧郁型的人则完全不能接受:“还没有做完怎么能跑呢?即使不会也要学呀,要去试啊。
”所以,当乐天型的人觉得七八十分就很满意时,忧郁型的人则认为80分是必须的,应该的,并没有什么值得肯定和赞美。
这会造成,一方期待赞美,一方觉得完全没有什么可表扬的,婚姻关系就容易出现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复习重点
![学生心理健康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1b6aa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e.png)
第一章1、四维健康新概念:(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定义)即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2、判定个体心理健康的标准的原则:(1)社会适应标准(2)统计学标准(3)经验标准(4)自身行为标准(5)医学检测3、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2)情绪积极、乐观、稳定、心灵良好(3)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5)坚强的意志品质(6)能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7)拥有完整和谐的人格品质(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4、心理原因产生的原因之个人因素:(1)思维片面不深刻(2)自我认识太悲观(3)心理素质不健全(4)情绪发展不稳定(5)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不成熟相矛盾5、心理咨询(概念):是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以及其他信息传递方式,能够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
心理咨询的重要原则就是保密原则。
哈师大心理咨询热线88060540第二章1、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是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总和的意识,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2、自我意识结构的概念: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从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又可以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维度。
3、自我意识的矛盾(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4)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的冲突(5)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矛盾4、自我意识的统一(1)积极的统一:自我肯定(2)消极的统一:自我否定与自我扩张(3)难以统一:自我矛盾与自我萎缩5、无条件的爱自己(1)倾听自己的内心需要(2)欣赏自己的优点(3)爱自己的缺点(4)掌握自己的命运6、自卑的表现(1)自我怀疑,自我贬低(2)情绪低落,心态消极(3)胆小懦弱,畏首畏尾7、战胜自卑的方法(1)有勇气和和决心改变自己(2)调整理想自我,调节抱负水平(3)学会积累和体验成功(4)利用补偿作用超越自卑(5)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8、自我中心的概念:人在观察事物考虑问题时,以个人主观图示去对待有关事务,不能设想他人观点、他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9、自我中心的表现自我中心的学生对自己过于关注,过多地从自我角度、以自我标准去评价、认识事物与行为,凡事喜欢从自身出发,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事于度外,很少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习惯于让别人服从自己、迁就自己,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3安全事故与员工的个性性格气质的关系
![3安全事故与员工的个性性格气质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13eeda40bb4cf7ec4bfed067.png)
• 操作行为上看:
• 能力强的人工作起来从容不迫,注意分配均衡,动作规范; • 而能力差的人则容易紧张,手忙脚乱,容易产生操作失误。
➢特殊职业进行能力测试 ➢针对性岗前培训,形成一般工作技能 ➢提高型在岗培训,提升技术水平与熟练程度。
是性格决定命运吗?
• 在一定程度上可掩盖和改造气质,使气 质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 如飞行员必须具有冷静沉着、机智勇敢 等性格特征,在严格的军事训练中,这些性 格的形成就会掩盖或改造胆汁质者易冲动、 急躁的气质特征。
很难通过改变性格来改变气质改变 命运,但可以 改变命运。
• 能力是指那些直接影响活动效率, 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 所以应该在新工人走上工作岗位之前, 对其进行就业培训
7、工作经验
只有在早期阶段,经验在事故中才是一个重 要因素。
• 发现在头5个月内事故发生率从每1000小时 发生6次降到3.5次。在这以后的5年内,事故 率没有明显的变化。
工作经验 只在早期阶段占主要因素
• 健康与事故有关,工人健康状况不良或经常 生病较容易发生事故。
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 身体残疾的工人,通常有较明确的 的工作动机,只要把他们安置在适当 的岗位,往往比四肢健全的工人能更 好地完成任务和注意安全。
(3)残疾人工作更认真
• 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 (视觉、听觉、反应时间、眼手协调能力) 日趋减退。存在安全隐患。
•
9、年龄
年龄大事故少的两个原因
2)优良性格是安全的保证 要形成优良的性格,思想教育很关键,解放军就一直有非常
突出的的思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育体系
安全工程资料之安全心理学
![安全工程资料之安全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f89b6f02bb68a98271fefa75.png)
第一章一.什么是安全心里学?安全心理学从安全的角度,即如何保证人的劳动过程中的安全。
防止事故发生,消除不安全心里因素等出发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的。
二.安全心理研究内容:(1)各类事故的人的因素的分析,如疲劳、情绪波动、注意力分散、判断错误、人事关系等对事故发生的影响。
(2)工伤事故肇事者的特性研究,如智力、年龄、性别、工作经验、情绪状态、个性、身体条件等与事故发生率的关系。
(3)防止各类事故的心理学对策,如从业人员的选拔、机器的设计要符合工程心理学要求,开展安全教育和安全宣传,以及培养安全观念和安全意识等。
三.安全心里学研究的领域:(1)人的安全心理规律的分析和认识。
(2)安全需要对安全行为的作用。
(3)劳动过程中安全意识的规律。
(4)个体差异与安全行为。
(5)导致事故的心理因素分析。
(6)挫折、态度、群体与安全行为。
(7)注意在安全中的作用。
(8)安全行为的激励。
(9)心理手段的作用。
四.心里学研究中经常采用的集中搜集资料的方法有:文献法、观察法、问卷法、交谈发、测试法和实验法。
(了解)第二章一.生产劳动中的生理心理活动1)劳动中的主要生理活动:劳动中的主要生理活动是骨骼肌肉运动。
2)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高的中枢是大脑质。
肌肉的活动要靠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来控制。
除大脑皮层这个人活动的最高调节者外,皮层下中枢对人的操作协调性和精确性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使大脑皮层细胞得以轮流休息、减少疲劳的产生与积累的一种保护机能。
人在生产劳动中,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统一体。
劳动者在操作活动时,个体内在的心理系统和生理系统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二.人的信息输出与反应时间:在人——机系统中,人的信息的输出,通常表现为效应器官的操作运动。
反映时间:即从机体接受刺激到做出回答反映所需的时间。
三个阶段:1.刺激使感受器发生兴奋,神经冲动从感受器传到大脑皮质所需时间;2.中枢神经系统组织回答反映所需时间;3.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到效应器并发生动作这段时间。
教师考编心理学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师考编心理学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638dc4f5335a8102d220eb.png)
教师考编心理学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______,其标志是心理学的诞生。
2、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______和______。
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整体性、______、理解性和______。
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______组块,信息保持时间为______秒钟。
5、情绪总是与人的______需要相联系,情感与人的______需要相联系。
二、名词解释1、注意起伏2、创造想象3、心境4、气质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
)1、智商85分说明智力低下。
( )2、动机和行为的一致的。
( )3、操作活动相比智力活动容易注意分配。
( )4、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就是遗忘。
( )5、思维是一种积极、能动的活动。
( )四、单选题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 )及其规律的科学。
A.个性心理 B.心理过程 C.心理现象 D.认识过程2、以经历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
A.逻辑记忆 B.情绪记忆 C.动作记忆 D.形象记忆3、“础润而知雨,月润而知风”。
主要体现思维的( )。
A.概括性 B.间接性 C.直接性 D.敏捷性4、下列事例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
A.作家塑造新人物形象 B.建筑工人根据蓝图想出的建筑物的形状C.发明家创制了一台新机器 D.小红长大想当科学家5、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叫做(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认识6、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产生的内心冲突( ) A.双趋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多重趋避式冲突7、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 尊重 B.求知 C.自我实现 D.安全8、气质的类型是( )A.有好坏之分 B.没有好坏之分 C.有强弱之分 D.没有强弱之分9、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 )A.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 B.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C.认识、情感和意志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10、意志品质的首要品质是( )A.自觉性 B.坚持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五、简述题1、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
安全心理学第四章 个性心理与安全
![安全心理学第四章 个性心理与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a6749d01b52acfc789ebc9b1.png)
动机的理论
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 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 认知论。 认知论。
一、本能理论
詹姆斯: 詹姆斯: 人的行为依赖于本 能的指引, 能的指引,人有生 物本能和社会本能。 物本能和社会本能。 同情” 如“爱、同情”。
其他代表观点
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 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 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 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 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 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 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 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 形成的。人有18种本能。
饥饿、 饥饿、饮食和体重的影响因素
下丘脑
饮食习惯差异(正常者vs.超重者)
什么样的体 形吸引 人?——来 自男女的不 同想法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追求卓越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 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 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 战性的活动, 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 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 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 并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 并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它是 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 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
TAT测验:George是一个工程师,……
TAT测验:有两位女性,……
权力动机:追求影响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 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从个体行为目标上, 从个体行为目标上,权力动机分为个 人化权力和社会化权力。 人化权力和社会化权力。 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追求亲密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
![《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4b47c9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1.png)
《管理心理学》习题及答案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管理心理学作业一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感觉2.记忆3.意志4.个性5.气质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
A.行为方式B.生活方式C.学习方式交往方式2.有人勤奋有人懒惰,这是性格的()。
A.意志特征8.情绪特征C.态度特征D.理智特征3.使人们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表现出个体差异的性格特征是()。
A.理智特征B.情绪特征C.态度特征D.意志特征4.个性倾向性包括()。
Λ.能力C.兴趣D.信念5.下列关于管理心理学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管理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B.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已经具有悠久历史的学科C.管理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D.管理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管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6.研究者通过感官直接或间接的观察并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然后分析记录,判断可能有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的方法被称为()。
A.观察法B.访谈法C.测量法D.访问法7.我们把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称为()。
A.气质8.性格C.能力D.心理8.在有关个性的理论中,由弗洛伊德及其学生为主要代表人物的理论是()。
A.社会学习论B.个性类型论C.心理分析论D.特质论9.有人经常处于精神饱满、朗气蓬物、愉快欢乐之中,有人经常处于精神萎靡、抑郁清沉、闷闷不乐之中,这是性格的()。
A意志特征B.态度特征C.理智特征D.情绪特征IO.不同的气质类型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孤僻胆小、行动迟缓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B.抑郁质三、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在组织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常常扮演下面哪些角色()A人际角色B决策角色C操作员角色D信息传递者角色2、下面哪几项属于A型性格的主要特点()A生活节奏通常很快B对很多事情的速度感到不耐烦C总是试图同时做两件以上的事情D充分放松而不感内疚3、人们常说的社会知觉过程中的可能偏误有()A第一印象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刻板印象4、常说的态度的三成分是指()A认知成分B行为成分C情感成分D决策成分5、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以下层面()A生理需求B自我实现需要C尊重需要D安全需要E社交需要F爱和归属需要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五、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六、2.思维的分类有哪些?七、3.个体的意志品质主要有哪些?八、4.简述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大学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大学心理学基础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fa56e0b7360b4c2f3f640a.png)
基础心理学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人的心理现象极其复杂,概括来说它主要包括既有联系有区别的和两大部分。
2、人类获取外界信息的最重要的两种感觉是___和___.3、有意后注意是在基础上产生并与目的任务相联系,但又不需要的注意.4、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和。
5、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活动相联系,一般经历以下四个过程:准备期、、和验证期。
6、表情动作是情绪的外部表现形式,主要有、和言语表情.7、马斯洛认为,人类有5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和爱的需要、和.8、气质的4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和。
9、从到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阶段。
10、人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因素和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A。
个性特点 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C。
环境科学D。
分支科学2。
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3.汽车司机在驾驶时,能熟练地做到眼耳手脚并用,这种注意特性是()A.注意分散B.注意分配C.注意转移D。
注意广度4。
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干扰作用是( )A.动机性抑制干扰B。
前摄抑制干扰C。
倒摄抑制干扰 D.痕迹衰退抑制干扰5.在刺激物作用下,人脑独立形成具有社会意义的形象的过程是()A。
有意想象 B.随意想象C.创造想象D.再造想象6.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马斯洛B。
勒温C。
默里 D.罗杰斯7。
多血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基本特征是()A。
强、平衡、灵活B。
强、不平衡C。
强、平衡、不灵活D。
弱8.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和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是()A。
性格的态度特征B。
性格的意志特征C。
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9.能力是一种( )A.认识过程B。
情感过程C。
意识过程D。
个性心理特征10。
"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描述了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A。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a64d1c8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38.png)
心理学简答题汇总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绪与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其中认识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2)个性心理具体表现在人的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性心理特征主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性格.2、学习心理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什么意义?(1)在理论上:心理学的研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的论据。
心理学理论有助于克服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思想。
心理学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和学习。
(2)实践意义: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
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和提高医疗效果。
心理学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什么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发展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
4、唯心主义心理观与唯物主义心理观的区别是什么?(1)唯心主义认为心理是不依赖于物质而存在的,心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2)唯物主义认为心理的产生有赖于物质的存在,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心理是物质的产物.5、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关系怎样?(1)第一信号系统是具体刺激物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是由词语作为条件刺激物而引起的条件反射系统。
(2)两种信号系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第一信号系统是人和动物共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人独有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在第一信号系统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二信号系统调节和控制着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产生人的心理。
6、简述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及其建立的条件?条件反射形成的生理机制是无条件刺激物和条件刺激物在大脑皮层上形成了暂时神经联系。
2022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真题练习试卷A卷 附答案
![2022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真题练习试卷A卷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a252aa312b3169a551a46c.png)
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2022年大学专业课程《心理学》真题练习试卷A 卷 附答案 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认识过程是指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联系与关系的心理活动,主要包括感觉、知觉、______和______想象。
2、气质的4种基本类型是多血质、胆汁质、______和______。
3、根据动机的起源,可以把动机分为______动机和______动机。
4、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______而产生的______。
5、根据创造程度不同,把随意想象分为______和______。
6、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和______。
7、记忆表象(简称表象)具有两个特征:______和______。
8、艾宾浩斯用首创的便于控制的识记材料,即无意义音节来研究记忆,从而揭示了人类遗忘的规律是______ 、______ 。
9、看见瀑布并能认识它,这时的心理活动是____。
10、心理学是研究______ 及其______科学。
二、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不少大学生恋爱态度呈现轻率化的现象表现为( )A.“不求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B.“爱人只有一个,情人可以多个”C.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D.“儿女情长,英雄气短”2、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B.形象记忆、运动记忆、情绪记忆和语词记忆C.识记、保持和遗忘D.再认、重现和记忆3、人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作为整体反映的知觉特征是(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4、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5、有预定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6、各种社会关系得以实现和发展的基础是( )A.人际沟通B.人际交往C.亲和行为D.人际关系7、人的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8、某大学生既想自主创业,但同时又不想耽误学习,这属于动机冲突中的()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9、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0、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11、听表走动的滴答声,时而有时而无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现象是()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起伏12、需要层次理论提出的需要层级依次为()A.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学习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B.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C.生理需要、自尊需要、归属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自尊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13、人的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称为()A.个性特点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14、人们常说的“一己之心,度人之腹”表现了社会知觉的哪个特征?()A.选择性B.显着性C.投射性D.两极性15、看同样一个人,由于距离远近不同在视网膜上视象大小相差很大,但我们总认为他并没有什么变化,这是()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16、()对性格形成有直接影响。
司机和乘客气质类型与行车安全关系研究
![司机和乘客气质类型与行车安全关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791ab5b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1.png)
司机和乘客气质类型与行车安全关系研究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行车安全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
司机和乘客的气质类型与行车安全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本文将探讨司机和乘客的气质类型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司机的气质类型对行车安全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司机更容易冲动和冒险,这往往会导致他们在道路上采取危险行为,例如超速、抢道、闯红灯等,从而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相对而言,性格内向的司机往往更加谨慎、稳定,注重细节和遵守交通规则,他们更有可能保持冷静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避免潜在的危险。
然而,乘客的气质类型也对行车安全产生了影响。
一个好的乘客应该具备责任感和积极主动性,他们能够提醒司机注意安全,并及时报告任何潜在的危险。
相比之下,不负责任和冷漠的乘客可能会对行车安全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分散司机的注意力、放任自己的行为对其他乘客安全造成威胁等。
在研究司机和乘客的气质类型与行车安全的关系时,我们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建立气质类型与行车安全之间的统计模型。
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分析不同气质类型司机在事故频率和严重程度上的差异。
结合乘客气质类型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分析乘客对司机和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
其次,进行驾驶员培训和普及安全驾驶知识的教育活动。
针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司机,可以开展不同的培训课程,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并提供相应的驾驶建议和技巧。
此外,通过普及安全驾驶知识,可以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此外,引入智能驾驶技术也是一个重要的改进方向。
智能驾驶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和算法来监测和预测交通状况,提供及时的警报和建议。
这将减少司机的错误决策和操作,并提高行车安全性。
当然,在引入智能驾驶技术时,也需要考虑司机和乘客的反馈和适应程度。
综上所述,司机和乘客的气质类型与行车安全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性格外向的司机更容易冒险和冲动,而性格内向的司机更加谨慎稳定。
对于乘客而言,负责任和积极主动的态度对行车安全有积极影响。
处理事故的气质特点
![处理事故的气质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1c240bf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67.png)
处理事故的气质特点1.冷静与镇定:处理事故的第一步是保持冷静和镇定。
冷静的人能够思考清晰,做出明智的决策,而紧张和焦虑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和行动。
2.专业与乐观:处理事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
专业的人能够快速制定有效的应对方案,并在面对困难和压力时保持乐观的态度。
乐观的人有助于保持团队的士气和积极性。
3.责任与勇气:处理事故需要勇于承担责任并且采取行动。
责任感强的人会主动承担起领导和处理事故的责任,而勇敢的人会在危险或困难面前勇往直前。
4.细心与耐心:处理事故需要细心和耐心。
细心的人能够仔细观察细节,发现问题和风险隐患,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耐心的人不会因为事故的复杂性和长时间的处理过程而心急如焚,而是能够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
5.积极与灵活:处理事故需要积极主动和灵活变通。
积极的人会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且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以达到最好的处理结果。
灵活的人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调整策略和计划,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6.沟通与协作:处理事故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良好的沟通能够保证信息的传递和理解,而协作能力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资源的共享,从而更好地解决问题和处理事故。
7.思考与学习:处理事故需要有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思考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分析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学习能力可以帮助人们从处理事故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提高应对类似事件的能力。
总之,处理事故的气质特点是指在应对事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个人特质和态度。
冷静与镇定、专业与乐观、责任与勇气、细心与耐心、积极与灵活、沟通与协作、思考与学习等特点都会对事故的处理结果和后续影响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培养和发展这些气质特点对于提高事故处理能力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范本
![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67f787e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3f.png)
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范本安全是人类基本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安全感的影响。
以下是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范本:1. 稳定感:拥有安全感的人会展现出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他们不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有能力保持情绪的稳定,并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做出适应。
2. 自信心:安全感的获得有助于个体建立自信心。
拥有安全感的人倾向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有勇气面对困难和挑战。
3. 同理心:安全感的积极影响,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同理心。
当个体自身感到安全时,他们会更愿意关注他人的需求和感受,并试图帮助和支持他人。
4. 内在安全感:把安全感深深内化在心中的人,会表现出内在的安全感。
他们不会过分依赖外界的认可和赞扬,而是凭借内在的坚定和自我价值建立起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
5. 外部安全感:有些人所表现出的安全感,更多来自于外部的因素和条件。
他们可能依赖于他人的赞许和支持,或是需要特定的环境和条件来感受到安全。
6. 控制感:安全感的获得有助于个体建立对生活的控制感。
拥有安全感的人会相信自己具备控制自己生活的能力,并愿意承担起责任和决策的权力。
7. 归属感:安全感对于建立人际关系和归属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人们感到安全时,他们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联系、建立亲密关系,并感受到被接纳和归属的感觉。
8. 忧虑和恐惧:安全感不足的人更容易感到忧虑和恐惧。
他们可能会过度担心和猜疑他人的意图,害怕可能的威胁和危险。
9. 防御机制:安全感的不足会导致人们借助防御机制来维护自己的心理安全。
比如,个体可能会采取回避、否认或投射等方式来应对不安全的情境和感受。
10. 自卑感:缺乏安全感可能导致人们对自己产生自卑感。
他们可能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感到不足和无助。
总结起来,与安全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范本包括稳定感、自信心、同理心、内在安全感、外部安全感、控制感、归属感、忧虑和恐惧、防御机制以及自卑感。
这些心理状态的展现与个体对安全感的感受和需求密切相关,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具有重要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城建学院气质、性格与安全的关系气质、性格与安全的关系【单位】: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摘要】:性格是人稳定的个体心理特征。
性格贯穿在一个人的全部活动中,是构成个性的核心部分。
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受到道德品质和世界观的影响。
新磁性各有优劣好坏之分。
性格的个体差异很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人骄傲、泼辣;有的人开朗、热情;有的人含蓄、内向;有的人直率、外露;有的人胆大、自信;有的人胆小、怯懦;有的人安静、审慎;有的人轻率、急燥;有的人温和、善良;有的人强横、粗暴等等。
尽管人的性格是很复杂的,但一经形成之后,又较为稳定,并经常表现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中。
例如,对待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对待劳动、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对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等。
经常吊二郎当,马马虎虎的人,往往在工作中表现出责任心不强,干工作丢三拉四,不东游西串就吹牛闲扯,常常因串岗离任而发生事故。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又决定每个人不同的做事风格和做事领域。
当一个人做了与性格相宜的事情的时候,往往就能够成功,因为他的性格给他这样的能力;当一个人蔑视他的性格和天赋,执意做别的事情的时候,往往容易失败。
因此,一个人在人生路上的失败往往从他违背他的性格时就开始了。
那么。
【关键词】:性格气质性格的影响因素性格的类型【正文】:1、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人稳定个性的心理特征,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上。
从好的方面讲,人对现实的态度包括热爱生活、对荣誉的追求、对友谊和爱情的忠诚、对他人的礼让关怀和帮助、对邪恶的仇恨等等;人对现实的行为方式比如举止端庄、态度温和、情感豪放、谈吐幽默等。
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模式的结合就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性格。
在性格这个问题上,恩格斯曾说,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做什么,而且表现在怎么做。
做什么说明一个人在追求什么,拒绝什么,反映了人对现实的态度,怎么做说明人是怎么追求的,反映了人对现实的行为方式。
性格从本质上表现了人的特征,而气质就好像是给人格打上了一种色彩、一个标记。
2、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人的性格形成与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理、家庭、社会、自然、教育等方面的因素。
一个人从小开始,经受什么样的风雨洗礼,经受什么的磨难历练,经受什么样的环境熏陶,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和品格。
那么,究竟哪些因素在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呢?我们可以从六个方面进行考察:2.1 生理因素与性格有很多人认为,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性格是生就的,甚至是不可改变的。
其实,人的性格与人的生理基础有一定的关系,但与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关系更大。
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认为,“人一面有着先天的品质,另一面也有着为生活情况所养成的品质。
”“这就是说,如果说到那些先天的品质时,这就是指神经系统类型而言,如果说到性格的话,那就是指那些先天的倾向、意向与那些生活期间受生活印象的影响所养成的东西之间的混合物了。
”有一位思想家说过:“人的性格是先天组织与人在自己的一生中,特别是在发育时期所处的环境这两方面的产物。
”这种见解与巴甫洛夫关于性格是先天的神经类型与后天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之间的‘合金’的思想相一致。
2.2环境因素与性格环境包括家庭、自然、社会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是对不同的人起着不同的作用罢了。
人的体态、成熟程度和气质是性格形成的生理条件,而家庭、学校和社会是性格形成的社会条件。
这些生理条件和社会条件因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差异而对性格形成发挥着不同的功效,致使人们形成独特的性格特征。
同样处于逆境,为什么消极者消沉、悲观、退缩,而积极者坚强、奋发、进取,就在于两者内在心理活动的不同。
由此看来,外部因素对性格形成的影响首先取决于个体对自己与外部因素之间的认识,而这正是个体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的问题。
因此,自我意识和动机等内在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的深度整合便构成了某个人的性格特征。
2.3自然因素与性格南北方因为气候不同,高原、平原、海岸地带由于地势不同,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影响。
北方人往往粗犷、豪迈、外向,南方人往往细腻、含蓄、内向,高山地带的人意志坚毅,海岸地带的人心开阔,平原地带的人多克制。
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带有普遍性。
人们在现实生活、社会交往中也会感觉得到这种影响。
但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
比如,不论是高原、平原、海岸、北方、南方都有意志坚毅、善于克制、含蓄内向、粗犷豪爽的人。
否定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是不对的,而自然决定论也是不对的。
任何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一般与个别。
自然因素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也是这样,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既有一般也有个别。
2.4社会因素与性格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具体的文化特征,比如不同的语言、不同的道德理想、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
这些都会在人的性格上打上不同的烙印。
比如,中国人含蓄、内倾的偏多,沉静,三思而后行,善于节制;西方人直率、外倾的偏多,好动,情绪波动强烈,容易冲动。
这种情况与中国历来倡导的礼仪、节制、忍让、和谐,与西方主张竞争、冒险、强调个人愿望的满足有一定的关系。
不同国家也有各自民族的性格特征。
比如,俄罗斯人的坚忍与淡淡的忧郁情调,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聪明、保守,法国人的浪漫、激情澎湃,美国人的求实、幽默,德国人的严谨、深沉,如此等等。
每个民族的性格都与其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生活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2.5 家庭因素与性格影响人的性格的家庭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父母的观念、思想、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即对子女的哪些行为给予鼓励,哪些行为予以批评,希望子女成为怎样的人,如此等等,集中地表现为父母的养育态度、方式。
不同的养育态度会直接影响子女不同性格特征的形成。
父母对子女采取严厉型态度,子女容易容易形成执行拗、冷淡、粗暴、依赖、自卑等不良性格特征;采取放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冷酷、攻击、情绪不安或消极、与世无争和玩世不恭的性格特征;采取溺爱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任性、幼稚、以自我为中心、撒娇放肆、缺乏独立性、胆小怕事、对人没有礼貌等消极的性格特征;采取民主型的态度,子女容易形成独立、直率、积极、协作社会适应性强等积极的性格特征。
可见,父母的态度对子女性格形成至关重要。
2.6 教育因素与性格学校教育对人的性格的形成,特别是人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对人的影响不同于家庭和一般社会环境,不是偶然的、零碎的,而是系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包括学校领导、老师提出的要求、方向,加上必要的奖惩措施,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容,学校环境和班集体的影响,有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如此等等。
学校德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而品德包含在性格之中,是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与性格的其他部分紧密相联。
品德不可能离开其他性格成分而单独发挥作用,因而学校也不可能离开良好性格的培养而孤立地培养品德。
因此,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3、性格的类型3.1 理智——情绪型按情绪的控制程度可划分为理智型与情绪型。
理智型性格是指人的性格中理智特征特别鲜明,这种人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显的理智导向,自制力强,处事谨慎,但容易畏前缩后,缺少应有的冲劲。
如果理智型被不健康的意识控制时,就可能表现为虚伪、自私、见风使舵、冷漠等。
而情绪型性格指情绪体验深刻,举止言行易受情绪左右。
这种人待人热情,做事大胆,情绪反应敏感,但情绪容易起伏,有时会出现冲动,注意力不够稳定,兴趣易转移。
3.2 独立——顺从型按个体独立程度可划分为独立型与顺从型。
独立型的人意志较坚强,不仅善于独立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敢于坚持自己正确的意见,自主、自立、自强。
但是独立性过强的人,喜欢把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强加于人,固执己见、独来独往、不易合群。
而顺从型的人服从性好,易与人合作,随和谦恭,但独立性差,依赖性强,易受暗示,在紧急情况下易惊惶失措。
3.3 外向——内向型按个性倾向性分类,可把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
外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善交际,感情易外露,关心外部事物,处事不拘小节,独立性强,能适应环境,但易轻信,自制力和坚持行不足,有时表现出粗心、不谨慎、情感动荡多变等等;内向型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感情较内蕴、含蓄,处世谨慎,自制力较强,善于忍耐克制,富有想象,情绪体验深刻,但不善于社交,应变能力较弱,反应缓慢,易优柔寡断,显得有些沉郁、孤僻、拘谨、胆怯等。
3.4 A-B-C型按人的行为方式,即人的言行和情感的表现方式可分为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
A型性格指性格外向,不可抑制,主动、紧张、快节奏、敏感,主要特征表现为个性强、有过高的抱负、固执、急躁、紧张、好冲动、行为匆忙、好胜心强、时间观念强等;B型性格指情绪心理倾向较稳定,社会适应性强,为人处事比较温和,生活有节奏,干事讲究方式,表现为想得开、放得下,于他人得关系协调,能面对现实,不气馁、不妄求,抱负不高等;C型性格指那种情绪受压抑的抑郁性格,表现为害怕竞争,逆来顺受,有气往肚子里咽,爱生闷气等。
通过大量研究调查表明,A型性格时发生冠心病、高血压的重要因素。
A型性格中对外界的敌意态度和高度生气发怒的特征联合作用,成为冠心病与高血压的诱因。
因为人体在激动、紧张、气愤的状态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一方面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心搏加快加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促发冠脉痉挛或血栓形成,成为高血压与冠心病的病理基础。
国内外的研究还发现,C型性格的人易患癌症。
4、关于内向、外向许多人认为,性格外向的人善于交际,而性格内向的人则讷口拙言,不善交际,甚至把内向性格视为不良性格,视为不善交际的同义词。
其实,内向性格并不是不良性格,性格内向的人只要把握好方法、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样可以成功地交际,同样可以拥有更多的朋友。
性格内向者要想成功地交际,必须明确这样的观念:内向性格不等于不良性格,更不是成功交际的障碍。
全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人的性格特征。
尽管人们的性格表现千差万别,多种多样,但是,归纳起来无非可以分成两大类型:内向性格或比较倾向于内向性格、外向性格或比较倾向于外向性格。
全国专家们通过长期研究指出:不同的性格类型是在不同的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任何气质类型都同时存在着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这就决定了无论是内向性格还是外向性格都既有优点,又有不足。
只有性格类型中的优点才是所谓的“优良性格”,反之,就是“不良性格”。
有的人就可能表现得意志坚定、精神旺盛、热诚坦率、敏捷果断、坚韧不拔、刚强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