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共2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比数列》教学设计(共2课时)

一、教材分析:

1、内容简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它是继等差数列后有一个特殊数列,是研究数列的重要载体,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如细胞分裂、银行贷款问题等都要用等比数列的知识来解决,在研究过程中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确定:

从知识结构来看,本节核心内容是等比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可从等比数列的“等比”的特点入手,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学习等比数列的概念,同时,还要注意“比”的特性。在学习等比数列的定义的基础上,导出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一些常用的性质。从而可以确定如下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第一课时: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公式的推导

(2)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方程、函数、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等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对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发现意识、创新意识

第二课时:

(1)加深对等比数列概念理解,灵活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了解等比中项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性质

(2)运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应用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课时:

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难点: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解决相关简单问题

第二课时:

重点:等比中项的理解与运用,及等比数列定义及通项公式的应用

难点:灵活应用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学情分析:

从整个中学数学教材体系安排分析,前面已安排了函数知识的学习,以及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的学习,但是对于国际象棋故事中的问题,学生还是不能解决,存在疑问。本课正是由此入手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求知的欲望。而矛盾解决的关键依然依赖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在研究等差数列中用到的思想方法,于是从几个特殊的对应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高一学生正处于从初中到高中的过度阶段,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思维能力比较欠缺,他们重视具体问题的运算而轻视对问题的抽象分析。同时,高一阶段又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一方面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另一方面也加强观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培养。

多数学生愿意积极参与,积极思考,表现自我。所以教师可以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等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很好的培养。这也体现了教学工作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由于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仅一字之差,在知识内容上是平行的,可用比较法来学习等比

数列的相关知识。在深刻理解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区别与联系的基础上,牢固掌握数列的相关知识。因此,在教法和学法上可做如下考虑:

1、教法:采用问题启发与比较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法构思如下:提出问题−−

−−−−→−作用于原来的认知结构引发认知冲突−−−−−−−→−析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分观察分析−−

−−→−在特殊情况下归纳概括−−−→−一般情况下得出结论−−−→−例题和练习

总结提高。在教师的精心组织下,对学生各种能力进行培养,并以促进学生发展,又以学生的发展带动其学习。同时,它也能促进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因而特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学法指导:

学生学习的目的在于学会学习、思考,达到创新的目的,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可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激发强烈的学习积极性。我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学法指导:

(1) 把隐含在教材中的思想方法显化。如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体现了从特殊

到一般的方法。其通项公式11-=n n q a a 是以n 为字变量的函数,可利用函数思想来解决数列有关问题。思想方法的显化对提高学生数学修养有帮助。

(2) 注重从科学方法论的高度指导学生的学习。通过提问、分析、解答、总结,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和

深刻性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阅读本章引言并打出幻灯片)

情境1:本章引言内容

提出问题:同学们,国王有能力满足发明者的要求吗?

引导学生写出各个格子里的麦粒数依次为:

1,2,,2,2,24

32 ……,632 (1) 于是发明者要求的麦粒总数是 情境2:某人从银行贷款10000元人民币,年利率为r ,若此人一年后还款,二年后还款,三年后还款,……,还款数额依次满足什么规律?

10000(1+r),100002)1(r +,100003

)1(r +, (2)

情境3:将长度为1米的木棒取其一半,将所得的一半再取其一半,再将所得的木棒继续取其一半,……各次取得的木棒长度依次为多少?

,8

1,41,21…… (3) 问:你能算出第7次取一半后的长度是多少吗?观察、归纳、猜想得7)2

1( 2、自主探究,找出规律:

学生对数列(1),(2),(3)分析讨论,发现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常数。也就是说这些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具有“相等”的特点。于是得到等比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常用字母⋅⋅⋅⋅⋅⋅2363

1+2+2+2++2

q )0(≠q 表示,即1:(,2,0)n n a a q n N n q -=∈≥≠。

如数列(1),(2),(3)都是等比数列,它们的公比依次是2,1+r,

2

1 点评: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仅一字之差,对比知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为常数,则为等差数列,之“比”为常数,则为等比数列,此常数称为“公差”或“公比”。

3、观察判断,分析总结:

观察以下数列,判断它是否为等比数列,若是,找出公比,若不是,说出理由,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1,3,9,27,……

,8

1,41,21,1----…… 1,-2,4,-8,……

-1,-1,-1,-1,……

1,0,1,0,…… 思考:①公比q 能为0吗?为什么?首项能为0吗?

②公比1=q 是什么数列?

③0 q 数列递增吗?0 q 数列递减吗?

④等比数列的定义也恰好给出了等比数列的递推关系式:

这一递推式正是我们证明等比数列的重要工具。

选题分析;因为等差数列公差d 可以取任意实数,所以学生对公比q 往往忘却它不能取0和能取1的特殊情况,以致于在不为具体数字(即为字母运算)时不会讨论以上两种情况,故给出问题以揭示学生对公比q 有防患意识,问题③是让学生明白0 q

时等比数列的单调性不定,而0 q 时数列为摆动数列,

要注意与等差数列的区别。 备选题:已知R x ∈则,,,32x x x ……n x ,……成等比数列的从要条件是什么?

4、观察猜想,求通项:

方法1:由定义知道,,,3134212312q a q a a q a q a a q a a =====……归纳得:等

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11-=n n q a a )(*∈N n

(说明:推得结论的这一方法称为归纳法,不是公式的证明,要想对

这一方式的结论给出严格的证明,需在学习数学归纳法后完成,现阶

段我们只承认它是正确的就可以了)

方法2:迭代法

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有

23123n n n n a a q a q a q ---=⋅=⋅=⋅=……2121n n a q a q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