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点集的最小包围圆算法设计 及实现
平面点集的最小包围圆 - 邓俊辉 - Junhui Deng
平面点集的最小包围圆1、问题背景考察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一直机械手,要捡起散落在不同位置的多个零件,并送到别的地方。
那么,这只机械手的底座应该选在哪里呢?根据直觉,应该选在机械手需够着的那些位置的“中心”。
准确地讲,也就是包围这些点的那个最小圆的圆心----该位置的好处是,可使机械手的底座到它需要够着的那些点的最大距离最小化。
于是可得如下问题:给定由平面上n个点所组成的一个集合P(对应于机械手需要够着的工作平台的那些位置),试找出P 的最小包围圆(smallest enclosing disc)----亦即,包含P中所有点、半径最小的那个圆。
这个最小包围圆必然是唯一的。
2、算法及原理算法介绍:我们本次算法的设计是基于这样一个简单直观的性质:在既定的给定点条件下,如果引入一张新的半平面,只要此前的最优解顶点(即唯一确定最小包围圆的几个关键顶点)能够包含于其中,则不必对此最优解进行修改,亦即此亦为新点集的最优解;否则,新的最优解顶点必然位于这个新的半空间的边界上。
定理可以通过反证法证明。
于是,基于此性质,我们便可得到一个类似于线性规划算法的随机增量式算法。
定义D i为相对于p i的最小包围圆。
此算法实现的关键在于对于p i∉D i-1时的处理。
显然,如果p i∈D i-1,则D i= D i-1;否则,需要对D i另外更新。
而且,D i的组成必然包含了p i;因此,此种情况下的最小包围圆是过p i点且覆盖点集{ p1,p2,p3……p i-1}的最小包围圆。
则仿照上述处理的思路,D i={ p1,p i },逐个判断点集{ p2,p3……p i-1 },如果存在p j∉ D i,则D i={p j,p i }。
同时,再依次对点集{ p1,p2,p3……p j-1 }判断是否满足p k∈D i,若有不满足,则D i={p k,p j,p i}。
由于,三点唯一地确定一个圆,故而,只需在此基础上判断其他的点是否位于此包围圆内,不停地更新p k。
最小圈基问题的求解
最小圈基问题求解一、问题描述定义:一个图的圈基是圈的集合,使得对圈基集合中的某些圈应用环和操作就可以生成图中任何一个圈。
假如每条边与一个权相关,可以定义圈基的权就是这个圈基中所有权的权之和。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介绍最小圈基问题:参见图1,在这个无向图中有三个圈,分别为{}ca bc ab ,,,{}da cd ac ,,和{}da cd bc ab ,,,。
通过适当的操作,可以将两个圈合并成另外一个圈。
这个操作是环和操作,定义如下:令A 和B 是两个圈那么()()B A B A B A C ⋂-⋃=⊕=是一个圈。
对于上述情况的圈,令{}ca bc ab A ,,1= },,{2da cd ac A = },,,{3da cd bc ab A =可以很容易证明213A A A ⊕= 312A A A +=和321A A A +=这个例子说明了{}21,A A ,},{31A A 和},{32A A 都是图1中图的圈基,应为对于每个圈基用它可以生成图中所有的圈。
对于图1,最小的圈基是{}21,A A ,它有最小的权。
二、贪心法求最小圈基的算法思想(1)我们能够确定最小圈基的规模,用K 表示。
(2)假设能够找到所有的圈(在一个图中找到所有的圈决不简单,但是这与该问题不相关,不在此讨论)根据它们的圈将所有的圈排序成为一个非递减序列。
(3)从圈的有序序列中,一个一个地将圈加入到圈基中。
对于每一个加入的圈,检查它是否已存在于部分构成的圈基中的一些圈的线性组合。
如果是,那么删除这个圈。
(4)如果在圈基中有K 个圈,那么停止。
三、算法描述(1)输入图的顶点和边数,根据公式()11+-=--=V E V E K 求出最小圈基的规模(2)通过一个邻接矩阵输入图形(3)根据3个或3个以上的顶点可构成圈的思想,用组合算法找出n个顶点的所有组合(暂时不考虑位置),即可以构成圈的所有可能的顶点组合,再从找出的组合中再筛选出真正能构成圈的组合,对排好序的圈挨个放进圈基,如果圈是圈基的线性组合(即圈的所有边在圈基中都可以找到),那么就删掉这个圈,一直到圈基中圈的个数满足要求停止加圈。
最小圆覆盖
Adding a point
Question: Suppose we remembered not only Ci−1 , but also the two or three points defining it. It looks like if pi is outside Ci−1 , the new circle Ci is defined by pi and some points that defined Ci−1 . Why is this false?
Computational Geometry
Lecture 6: Smallest enclosing circles and more
Introduction Smallest enclosing circle algorithm Randomized incremental construction
Computational Geometry
Lecture 6: Smallest enclosing circles and more
Introduction Smallest enclosing circle algorithm Randomized incremental construction
Randomized incremental construction A more restricted problem A yet more restricted problem Efficiency analysis
Adding a point
Ci−1
Ci−1
pi pi
Computational Geometry
Facility location Properties of the smallest enclosing circle
ACM计算几何最小圆覆盖算法
平面上有n个点,给定n个点的坐标,试找一个半径最小的圆,将n 个点全部包围,点可以在圆上。
1. 在点集中任取3点A,B,C。
2. 作一个包含A,B,C三点的最小圆,圆周可能通过这3点,也可能只通过其中两点,但包含第3点.后一种情况圆周上的两点一定是位于圆的一条直径的两端。
3. 在点集中找出距离第2步所建圆圆心最远的D点,若D点已在圆内或圆周上,则该圆即为所求的圆,算法结束.则,执行第4步。
4. 在A,B,C,D中选3个点,使由它们生成的一个包含这4个点的圆为最小,这3 点成为新的A,B,C,返回执行第2步。
若在第4步生成的圆的圆周只通过A,B,C,D 中的两点,则圆周上的两点取成新的A和B,从另两点中任取一点作为新的C。
程序设计题解上的解题报告:对于一个给定的点集A,记MinCircle(A)为点集A的最小外接圆,显然,对于所有的点集情况A,MinCircle(A)都是存在且惟一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A为空集时,MinCircle(A)为空集,当A={a}时,MinCircle(A)圆心坐标为a,半径为0;显然,MinCircle(A)可以有A边界上最多三个点确定(当点集A中点的个数大于1时,有可能两个点确定了MinCircle(A)),也就是说存在着一个点集B,|B|<=3 且B包含与A,有MinCircle(B)=MinCircle(A).所以,如果a不属于B,则MinCircle(A-{a})=MinCircle(A)。
如果MinCircle(A-{a})不等于MinCircle(A),则a属于B。
所以我们可以从一个空集R开始,不断的把题目中给定的点集中的点加入R,同时维护R的外接圆最小,这样就可以得到解决该题的算法。
不断添加圆,维护最小圆。
如果添加的点i在圆内,不动,否则:问题转化为求1~I的最小圆:求出1与I的最小圆,并且扫描j=2~I-1,维护(1)+(i)+(2~j)的最小圆,如果找到J不在最小圆内,问题转化为:求(1~J)+(i)的最小圆。
一种求解平面图的最小顶点覆盖算法
计 算 机 系 统 应 用
一
种求解平面图的最小顶点覆盖算法①
谢 玉忠 林 宏 ( 桂林 电子科技大学 计算机 与控制 学院 广 西 桂林 5 1 0 ) 4 4 0
吴
摘
春
朱 国魂
要 : 最 小顶点覆盖 问题是 图论 中经典 的组合优化 问题 ,在 实际生活 中有着广泛的应 用价值 。根据最 小顶点 覆盖与最 大独立集在 图论 中事 实上是 属于等价 问题 这一特性 ,从 最大独 立集的 角度 出发 ,根据最大独 立集的特性 ,设计 了一种求解 简单平面 图的最大独立集算 法 ,从 而求出最小顶 点覆盖 。通过 实验 结果
Absr c : Th ii u v re o e r b e s a ca sc lp o e i c mbia o ilo tm iai n a d h s aw i e ta t e m nm m e x c v rp o lm i l s ia r blm n o t n t ra p i z to n a d r n eo au si e ll e Th r blm ftem i i m etx c v ra d t xm u d p n e ts ti a g fv l e r a i . ep o e o n mu v re o e n n f h hema i m i e e d n e n s
WU u , Ch n ZH U o Hu Xm — o , N n Gu — n, Yu Zhபைடு நூலகம்ng LI Ho g
(c o l f o ue dC nrlGul nv ri f l t nc n eh oo y Gul 4 0 4 C ia Sh o C mp t a o t , inU iesyo Eer i a dT cn l , in5 10 , hn ) o rn o i t co g i
最大圆覆盖二维点集合问题(一)
最大圆覆盖二维点集合问题(一)最大圆覆盖二维点集合问题及其相关问题问题描述最大圆覆盖二维点集合问题是指给定一个二维平面上的点集合,要求在这个点集合中找到一个圆,使得该圆包含尽可能多的点。
解决方法最大圆覆盖二维点集合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求解: 1. 遍历所有可能的圆心和半径组合,计算每个圆能够覆盖的点数量,从中选取覆盖点最多的圆作为最大圆。
2. 使用分治法对点集合进行划分,递归地找到局部最大圆,并合并不同区域的最大圆。
相关问题1. 最小圆覆盖二维点集合问题最小圆覆盖二维点集合问题与最大圆覆盖问题相反,要求找到一个圆,使得该圆恰好覆盖所有的点,且半径最小。
2. 最近邻点对问题最近邻点对问题是指在一个点集合中,找到距离最近的两个点。
3. 最远点对问题最远点对问题是指在一个点集合中,找到距离最远的两个点。
4. 最小包围矩形问题最小包围矩形问题是指在一个点集合中,找到一个矩形,使得该矩形包含所有的点,且面积最小。
5. 最小凸包问题最小凸包问题是指在一个点集合中,找到一个凸多边形,使得该多边形包含所有的点,且面积最小。
6. 最大矩形覆盖问题最大矩形覆盖问题是指在一个点集合中,找到一个矩形,使得该矩形能够覆盖尽可能多的点。
7. 最大凸多边形覆盖问题最大凸多边形覆盖问题是指在一个点集合中,找到一个凸多边形,使得该多边形能够覆盖尽可能多的点。
8. 最大球覆盖问题最大球覆盖问题是指给定一个三维空间中的点集合,要求在这个点集合中找到一个球,使得该球包含尽可能多的点。
总结最大圆覆盖二维点集合问题是一个求解在二维平面上找到能够覆盖尽可能多点的圆的问题。
通过各种不同的问题变种,我们可以了解到几何中与点集合相关的一系列有趣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有理论意义,也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价值。
最小包围圆课件资料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报告(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题目:最小包围圆问题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班级:电气1309学号:***********名:***指导教师:***时间:起2015.4.27 止2015.4.30一、课程设计基本信息课程代码:05190124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课程设计课程英文名称: Computer-based Course Design课程所属单位(院(系)、教研室):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群课程面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土建学院、动物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工商管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金融学、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护理学、康复治疗专业、生物科学类、制药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药物制剂、物流管理课程类型:必修课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通识选修课程、程序设计课程学分:1 总学时:1周二、课程设计目标掌握所学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熟悉所学语言的开发环境及调试过程,熟悉所学语言中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语句结构、运算方法,巩固和加深对理论课中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综合设计要求达到下列基本技能:1.培养查阅参考资料、手册的自学能力,通过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
2.通过对所选题目方案分析比较,确立方案,编制与调试程序,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方法,能熟练调试程序。
3.系统设计编程简练,可用,功能全面,并有一定的容错能力。
用户界面良好,有较好的输出功能。
在完成课题基本要求后,具有创新型设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4.根据个人的设计调试过程,撰写设计报告。
三、课程设计内容熟练掌握所学语言的基本知识:数据类型(整形、实型、字符型、指针、数组、结构等);运算类型(算术运算、逻辑运算、自增自减运算、赋值运算等);程序结构(顺序结构、判断选择结构、循环结构);大程序的功能分解方法(即函数的使用)等。
改进Rosenbrock算法求包含平面多边形的最小圆
文 章 编 号 : 17 —0 52 1)1 0 5 —4 648 8 (020 — 0 3 0
改进 R snrc oebok算法 求包含平面 多边形 的最小圆
朱 平 ,欧 阳春 娟 一 , ,冷 明
5 86 ) 10 0
( .井 冈山大 学 电子 与信 息工 程学 院 ,江西 ,吉安 3 3 0 ;2 1 4 09 .深圳 大学信 息工 程 学院 ,广 东, 深 圳
第3 3卷 第 1 期 21 0 2年 1 月
Vo -3 l3 NO 1 .
J n. 2 2 a 01
井 冈 山大学 学报 ( 自然 科学 版)
Jun l f ig a gh nU iesy( trl cec ) o ra o n gn sa nv ri Na a S i e J t u n 5 3
( . l g f e t nc n n omainE gn eig Jn g n sa iv ri ,ia 4 0 9 C ia 1Col eo Elcr i s dIfr t n ie rn , ig a gh nUn est J’n3 3 0 , hn ; e o a o y
2 C lg fnoma o nier gS eze i rt, hnhn5 6 , hn) . ol e fr t nE gnei ,hnh n v sy Sez e 10 0C ia e oI i n Un e i 8
Ab t a t Th r b e o n i g t ma l s icet tc n a n i e l n l go o sfo t er s a c s r c : ep o l m ff d n hes le tcr l ha o t i sa g v n p a epo y n c me r m h e e r h i i l s o c i r wa e ma h ni g a o u e r ph s A t o p l n Ro e br c l rt m o f d fe d fm a h neha d r c i n nd c mp t rg a i c . me h d a p yig s n o k ago ih t n i t e s le t ic et a on an i e a o yg n i tf r r n t sp pe . rt e s le tc cepr bl m, h m l s r l h tc ti sa g v nplnep l o spu o wa d i h a r Fo h mal s i l o e a c i r t u c s r f i r e r h ng e te i tb s n o k ago ih de nd n t e c ie o e i iil he s c e s o a l e ofs a c u i x r me po n y Ro e br c l rt m pe s o h ho c ft n ta h
离散点集最小包围圆算法分析与改进_李红军
2012年4月图学学报 April 2012第33卷第2期JOURNAL OF GRAPHICS V ol.33 No.2离散点集最小包围圆算法分析与改进李红军1, 2,张晓鹏2(1. 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北京 100083;2.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中法联合实验室,北京 100190)摘要:针对平面上的离散点集求取最小包围圆的问题,评述现有算法并给出一种改进算法,称为较远点对定义初始包围圆的增量算法。
首先概述了几条对算法理解和设计有直接影响的最小包围圆性质或判定;然后对求取最小包围圆的随机增量算法、最远点优先渐近算法、对偶决策算法等3种典型算法进行概述和简要分析;再对随机增量算法和最远点优先渐近算法进行改进;最后,以二维区域随机点集、一维共线随机点集和共线有序点集3类数据进行实验对比。
实验结果表明,最远点优先渐近算法是过去3种算法中效率最高的;论文提出的较远点对定义初始包围圆的增量算法大大提高了随机增量算法的时间效率,是该文所列举的方法中最快的算法,并且是一种确定性算法。
离散点集最小包围圆的快速计算有助于碰撞检测和机器人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最小包围圆;随机增量算法;最小包围圆性质;计算几何中图分类号:TP 3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2X (2012)02-0034-05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smallest enclosing disk algorithm ondiscrete set of pointsLi Hongjun1, 2, Zhang Xiaopeng2( 1. College of Scienc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2. NLPR-LIAMA,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AS, Beijing 100190, China)Abstract: For calculating the smallest enclosing disk of a discrete set of points on the planar, three popular algorithms, i.e. the randomized incremental algorithm, the dual decision algorithm and the farthest point first progressive algorithm, are evaluated and an improvement of the randomized incremental algorithm is presented. The new algorithm employs the Axis-Aligned Bounding Boxes of the point set to optimize the initiate enclosing disk,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calculating efficiency. Numerical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farthest point first progressive algorithm is the fastest one among the old three algorithms; the new algorithm is a fast and deterministic one, and can be helpful to the applications in computer graphics, facility locations, intelligent robot, and so on.Key words: smallest enclosing disk; randomized incremental algorithm; property of smallest enclosing disk; computational geometry收稿日期:2011-09-2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970093, 60902078, 60872120)作者简介:李红军(1969-),男,湖南郴州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计算几何。
java 最小凸包算法
java 最小凸包算法Java最小凸包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平面上点集的最小凸包的算法。
凸包是一个多边形,其中包含了点集中的所有点,并且多边形的边界上的点在平面上按逆时针顺序排列。
最小凸包是指能够覆盖点集的最小面积凸包。
计算最小凸包的算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较为常见且简单的算法是Graham扫描算法。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先找到点集中的最下方的点,然后将其余点按照与该点的极角大小进行排序。
接下来,按照排序后的顺序依次遍历点集中的每个点,对于每个点来说,如果该点与凸包上已有的点构成的连线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向了,那么就将该点加入到凸包中,否则将凸包中的最后一个点删除,然后再将该点加入。
最后,得到的凸包就是最小凸包。
下面是Graham扫描算法的具体步骤:1. 找到点集中的最下方的点作为起始点P0。
2. 将其余点按照与P0的极角大小进行排序。
3. 创建一个空栈,将P0和排序后的第一个点P1入栈。
4. 依次遍历排序后的剩余点P2、P3、...,对于每个点Pi:a. 如果Pi与栈顶的两个点构成的连线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向了,那么将Pi入栈。
b. 否则,将栈顶的点出栈,重复步骤4,直到找到一个点使得Pi与栈顶的两个点构成的连线在逆时针方向上转向了,然后将Pi 入栈。
5. 最终,栈中的点构成的序列就是最小凸包。
Graham扫描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logn),其中n为点集中的点的个数。
该算法的思路简单,实现也相对容易。
在实际应用中,最小凸包算法常常用于计算点云数据的凸包,例如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导航等领域。
除了Graham扫描算法,还有其他一些算法也可以用于计算最小凸包,例如Jarvis步进算法、快速凸包算法等。
每种算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算法可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Java最小凸包算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平面上点集的最小凸包的算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算法,我们可以高效地计算出最小凸包,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便利。
一组固定点和一个移动点组成的最小覆盖圆
此外,对于在直线L上的点P,该点位于S的MEC内部,S∪{P}组成的集合的MEC是其本身。
一般来讲,选择一个坐标系统,其中的直线L与水平轴重合。
与实数p相关联,其中点P(p = ( p , 0 ))在直线L上。
然后我们定义中心函数ψ : R→R²,就像ψ(p) = E( S ∪{p})并且半径函数ϑ: R→R²,就像ϑ(p) = r ( S ∪{p})。
因此,该中心功能曲线图是输出S ∪{p}集合的MEC轨迹,其中点p在直线L 上移动。
对于R的任何子集Q,让ψ(Q ) ={ψ(p) | p ∈ Q }并且ϑ(Q ) ={ϑ(p) | p ∈ Q }。
正如前面提到的,MEC中心的连续运动问题被研究到移动设备的位置上。
另外,事实证明,根据点在平面内的连续和在有限速度运动下的MEC中心是连续移动的,这个结果的一个直接理论是以下内容:ψ是连续的。
使用这些函数的事实是,在下面的章节中,我们证明了函数ψ是一个连续的,分段的且可微的线性函数。
还讨论了该中心函数ψ和半径函数θ的其它性质。
中心函数的表征本节中,对中心函数ψ进行了研究,其特征是点P=(P,0)沿着线在运动,这条线与X轴平行。
当给定包含单点的集合S时,我们开始以下观察。
观测1若S包含单个点q=(A,B),则函数ψ映射到直线Y=b/2 in R²上。
现在,我们进行了表征MEC中心的轨迹为在平面内n个点组成的一个集合S= {P1,P2,...,PN}。
表示与该线段的圆圈 [ pi , pj ],如直径为C( pi , pj )的圆通过pi 和pj。
下面介绍,当集合S只连接两个固定点时,刻画出来的中心函数的特征为:引理对于S ={P1,P2},中心函数ψ是一个分段的可微分的线性函数,并且它的每一个细微部分都位于[P1,P2]的垂直平分线或平行于线L的直线上。
证明。
开始时,通过假定圆C(P1,P2)不相交于直线L。
让α1(P1,P2)和α2(P1,P2)的垂线到线段[P1,P2]之间的连线穿过点p1和p2。
最小二乘法 和 最小外接圆
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外接圆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外接圆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外接圆是数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它们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这两个概念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我们来了解一下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方法,用于寻找一组数据的最佳拟合曲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需要通过数据拟合出一个函数来描述其规律的问题,比如线性回归问题。
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数据点到拟合曲线的距离来找到最佳拟合曲线。
具体而言,最小二乘法通过求解一个最小化误差平方和的优化问题,得到拟合曲线的参数。
最小二乘法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经济学中,最小二乘法可以用来估计经济模型的参数,比如消费函数、投资函数等。
在工程学中,最小二乘法可以用于信号处理、图像处理等领域。
在物理学中,最小二乘法可以用于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总之,最小二乘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拟合方法,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最小外接圆。
最小外接圆是指在给定的点集中找到一个圆,使得这个圆恰好包含了所有的点,并且其半径最小。
最小外接圆的求解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Welzl算法。
Welzl算法是一种递归算法,通过不断缩小问题规模,最终求解出最小外接圆的圆心和半径。
最小外接圆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在计算几何中,最小外接圆可以用于求解点集的凸包、最大空凸包等问题。
在计算机图形学中,最小外接圆可以用于计算点云数据的包围球,从而实现物体的快速碰撞检测。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最小外接圆可以用于求解地理空间数据的最小边界圆,从而实现空间数据的可视化和分析。
总结起来,最小二乘法和最小外接圆是数学中常用的两个概念。
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数据点到拟合曲线的距离来找到最佳拟合曲线,广泛应用于数据拟合和参数估计等问题。
最小外接圆是指在给定的点集中找到一个圆,使得这个圆包含了所有的点,并且其半径最小,广泛应用于计算几何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
这两个概念在实际问题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对于我们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小包围圆算法
最小圆覆盖是数学中的一个算法问题,研究如何寻找能够覆盖平面上一群点的最小圆。
这个问题在一般的n维空间中的推广是最小包围球的问题,即寻找能覆盖n维空间中某个点集的最小球。
最小圆覆盖问题最早由十九世纪的英国数学家詹姆斯·约瑟夫·西尔维斯特在1857年提出。
最小圆覆盖也是运筹学中设施选址问题的一种。
广义的设施选址问题研究的是当已知一些目标点(仓库、销售终端、供应商等等)的位置时,求满足与这些目标点的距离相关的点的某些极值。
最小圆覆盖可以看作是研究“到一些点的距离之最大值最小的点”的问题。
现有的算法可以在线性时间内计算最小圆覆盖或最小包围球的问题。
bouncing bubble最小圆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bouncing bubble最小圆算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计算机图形学和几何算法中,最小圆算法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可以解决许多实际应用中的计算几何问题。
其中,bouncing bubble最小圆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最小圆算法之一。
该算法的核心思想是通过不断迭代地调整圆的半径和位置,使得所有给定点都位于圆的边界上,并且圆的半径尽可能小。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找到一个包含所有给定点的最小圆。
本文将介绍bouncing bubble最小圆算法的原理、步骤和应用,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经典的算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bouncing bubble最小圆算法的背景和概念,包括其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接着将详细阐述算法原理,包括如何通过计算最小圆来实现对气泡运动的有效监测和控制。
然后将分步介绍算法的具体步骤,包括数据预处理、圆心计算和最小圆半径的确定。
最后将探讨算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例如物流配送、智能交通管理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介绍,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bouncing bubble 最小圆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方式,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价值。
同时,文章还将对算法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展望其未来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在本文中,我们的目的是介绍和讨论bouncing bubble最小圆算法。
该算法是一种用于寻找一组点的最小外接圆的算法,它具有快速、高效和精确的特点。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该算法的原理和步骤,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了解如何通过简单的计算和迭代过程找到最小外接圆,从而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
此外,我们还将讨论该算法的应用场景和实际案例,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深入了解bouncing bubble最小圆算法,并在需要时能够灵活运用该算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 正文2.1 算法原理Bouncing bubble最小圆算法是一种用于寻找包含一组给定点的最小圆的算法。
小圆覆盖大圆数学建模
小圆覆盖大圆数学建模
问题描述:
我们需要对小圆覆盖大圆的问题进行数学建模。
假设我们有一个半径
为R的大圆和一个半径为r的小圆,小圆的中心必须位于大圆的内部。
我们的目标是确定小圆的最大数量,使得这些小圆能够覆盖大圆的整
个表面。
数学建模:
我们可以将这个问题转化为一个离散优化问题,即在大圆内部放置最
多的小圆。
我们需要找到最佳的放置方案,使得小圆与大圆之间的距
离尽可能接近小圆半径的二倍。
设小圆的数量为N,小圆的半径为r,则每个小圆的圆心到大圆
圆心的距离为d,满足d ≤ R-r。
考虑到小圆之间不能相互重叠,我
们可以通过计算小圆的最大密度来确定最佳的放置方案。
最大密度可以定义为小圆的总面积与大圆的表面积的比值,即:
密度= N * π * (r^2) / (π * (R^2)) = N * (r^2) / (R^2)将条件d ≤ R-r带入上式,我们得到:
密度≤ (R-r)^2 / (R^2)
为了使得小圆的密度最大化,我们可以通过枚举小圆的数量N,
并计算对应的密度。
然后选择最大的密度对应的小圆数量N作为最佳
方案。
总结:
通过以上的数学建模,我们可以确定在给定的大圆半径R和小圆半径r 下,最佳放置小圆的方案。
具体步骤包括计算根据最大密度条件枚举
小圆数量N,并选择最大密度对应的小圆数量N。
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
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
【最新版】
目录
1.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的概述
2.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的方法
3.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的实际应用
正文
1.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的概述
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是一个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中常见的问题。
给定一组点,找到一个椭圆,使得这个椭圆包含所有的点,并且椭圆的面积最小。
这个问题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会出现,比如在数据压缩和图像处理中。
2.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的方法
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的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求解二次型来实现。
具体来说,给定一组点,我们可以通过求解一个二次型来找到一个椭圆,使得这个椭圆包含所有的点,并且椭圆的面积最小。
3.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的实际应用
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数据压缩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来压缩数据;在图像处理中,我们可以通过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来处理图像。
第1页共1页。
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
计算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摘要:I.引言A.问题背景和意义B.研究目标和内容II.相关概念和数学工具A.点集和外接椭圆B.距离和角度的计算方法C.优化问题和算法基础III.计算方法A.基于插值的方法1.插值函数的选择和构建2.优化问题的转化和求解B.基于模拟退火的方法1.模拟退火算法的原理和流程2.参数设置和优化策略C.基于遗传算法的方法1.遗传算法的结构和操作2.适应度函数的设计和实现IV.计算实例和分析A.点集的实例描述和数据来源B.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和评估C.结果分析和实际应用V.总结和展望A.研究成果总结B.问题和挑战的讨论C.未来研究方向和应用场景正文:I.引言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问题在数学、计算机图形学、机器视觉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求解给定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以满足特定目标和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计算点集最小外接椭圆的方法和算法,并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II.相关概念和数学工具A.点集和外接椭圆给定点集是由n 个有序实数对(x_i, y_i) 组成的集合,表示为P={(x_1, y_1), (x_2, y_2), ..., (x_n, y_n)}。
外接椭圆是指通过所有给定点且与这些点距离之和最小的椭圆。
B.距离和角度的计算方法计算给定点集的最小外接椭圆需要计算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常用的距离计算方法有欧氏距离、余弦距离等。
角度可以通过正切函数计算。
C.优化问题和算法基础求解最小外接椭圆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解一个优化问题,即在给定点集中找到一个中心点c 和两个长轴长度a、b,使得所有点到中心点的距离之和最小。
基于此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优化算法进行求解。
III.计算方法A.基于插值的方法1.插值函数的选择和构建选择一个适当的插值函数,如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用于构建最小外接椭圆的参数表示。
2.优化问题的转化和求解将求解最小外接椭圆问题转化为求解插值函数的极小值问题,采用数值方法求解得到最优参数。
求平面体投影图全部最小回路的算法
定义 5 平面 P 内关联于同一个顶点 M 的 s 条边 e1, e2 , …, es , 将 e( ) 以 M 点为中心绕平面法矢 n 逆 (顺) 时针旋转遇 i 1 ≤ i≤ s 到第一条边 e( ) , 称 ek 对 ei 具有逆 (顺) 时针最小转角。 k 1≤k≤s 约定: 顶点的关联边序列中第一个元素的上一个元素为 序列的最后一个元素; 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个元素为序列的 第一个元素。
后分别从图中各个外围点出发沿外围边逆时针方向搜索, 按照顺时针最小转角原则, 寻找各个回路边, 直到返回出发点得到最小 回路, 并逐步删除图中一些相关线条。最终可将图中线条全部删除, 得到全部最小回路。算法简洁清晰, 运算复杂度低。通过实 例表明了算法是鲁棒的和高效率的。 关键词: 投影图; 回路; 算法; 三维重建 DOI: 10.3778/j.issn.1002-8331.2010.25.002 文章编号: 1002-8331 (2010) 25-0005-03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TP391.41
V7 e10 V4 e5 V3 e1 V1 e2 e6 V5 e4 V2 e8 e9 e7 e3
2 算法原理 2.1 确定顶点关联边序列
将投影图视为画在平面坐标系中的无向图, 其各个顶点 都有各自的坐标, 用 vix 表示顶点 vi 的 x 坐标, 用 viy 表示顶点 vi 的 y 坐标。为了能够快速生成关联边序列, 提出以公共顶点 v 为 坐标原点建立新直角坐标系 X'O'Y', 利用过原点 O'且与 x'轴夹 角成 ±π/4 的两条直线将平面坐标系的 4 个象限分为 8 个区间, 依次记为 Region1, Region2, …, Region8 如图 2。根据所有点 v 关 联 边 的 另 一 个 顶 点 vi 的 新 坐 标 vix'=vix-vx , viy'=viy-vy , 确定边 e ( 具体规则如下: i vv) i 位于哪个区间, e Î Region 1 v ì ix′ > 0 & v iy ′ ³ 0 & v iy ′ < v ix′ ï ïe Î Region2 v > 0 & v > 0 & v ³ v ix′ iy ′ iy ′ ix′ ï ï ï ïe Î Region3 vix′ £ 0 & viy′ > 0 & viy′ > - vix′ ï ï ï ïe Î Region4 vix′ < 0 & viy′ > 0 & viy′ £ - vix′ íe Î Region5 v < 0 & v £ 0 & v > v ix′ iy ′ iy ′ ix′ ï ï ï ïe Î Region6 vix′ < 0 & viy′ < 0 & viy′ £ vix′ ï ï ï ïe Î Region7 vix′ ³ 0 & viy′ < 0 & - viy′ > vix′ ï ïe Î Region8 v > 0 & v < 0 & - v £ v ix′ iy ′ iy ′ ix′ î 根据 8 个区间的分布, 顶点 v 的关联边序列 CElist_v={ce1,
c++ minenclosingcircle的使用方法
在C++中,使用`MinEnclosingCircle`函数来计算一个多边形或集合的最小包围圆。
该函数通常用于计算机图形学和几何算法中。
下面是一个使用`MinEnclosingCircle`函数的示例代码:```cpp#include <iostream>#include <vector>#include <algorithm>#include <opencv2/opencv.hpp>using namespace std;using namespace cv;vector<Point> minEnclosingCircle(vector<Point> points) {// 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int n = points.size();double distance;vector<double> distances(n * (n - 1) / 2);for (int i = 0; i < n; i++) {for (int j = i + 1; j < n; j++) {double d = norm(points[i] - points[j]);distances[i * (n - 1) + j] = d;distances[j * (n - 1) + i] = d;}}// 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最小包围圆double centerX = 0, centerY = 0;double radius = 0;double sumDistances = 0;for (int i = 0; i < n * (n - 1) / 2; i++) {sumDistances += distances[i];if (i % 2 == 0) {centerX += (distances[i] - distances[i + 1]) / sumDistances * distances[2 * i + 1];} else {centerY += (distances[i] - distances[i + 1]) / sumDistances * distances[2 * i];}}radius = sqrt(sumDistances);// 返回包围圆的中心点和半径vector<Point> center(2);center[0] = centerX;center[1] = centerY;return center;}int main() {// 假设有一个多边形点集,使用示例代码中的函数求解最小包围圆并输出结果vector<Point> points = {{5, 7}, {9, 3}, {4, 8}, {7, 6}};vector<Point> center = minEnclosingCircle(points); cout << "Center: (" << center[0] << ", " << center[1] << ")" << endl;cout << "Radius: " << center[0] << endl;return 0;}```在这个示例代码中,我们使用了OpenCV库中的函数`minEnclosingCircle`来计算多边形点集的最小包围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点集的最小包围圆算法设计及实现王立(P1016017)张涵初(P1016015)张超(P1016005)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一、问题背景欲在一平面区域内建立一个固定的无线信号收发中转基站,平面区域内有若干个固定的无线通信用户(可抽象为平面内一点)。
各无线通信用户之间若要实现互联通信,均需要无线通信用户先与中转基站建立无线链接,再通过中转基站链接区域内任一点。
那么这个无线信号中转基站应该选在哪里呢?根据直觉,应该选在中转基站射频作用距离范围的“中心”。
准确地讲,也就是包围这些点的那个最小圆的圆心——该位置的好处是,中转基站与它射频作用范围内的点实现通信时,射频发射机的发射功率即功耗达到最小化(无线射频通信中,作用距离越短,射频发射机功耗越小)。
于是可抽象出如下问题:给定由平面上n个点所组成的一个集合P(对应于中转基站射频作用范围覆盖的区域内的通信用户),试找出P的最小包围圆(smallest enclosing disc),即包含P中所有点并且半径最小的那个圆。
可以证明,这个最小包围圆有且仅有一个。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主要完成了平面上随机点集P的生成和关于P的最小包围圆的计算。
在生成平面随机点集时,通过伪随机函数rand()函数实现了在平面矩形区域、平面圆形区域以及平面环形区域内的均匀随机分布。
在计算最小包围圆的过程中,使用并改进了一种比较高效的线性算法,在O(n)的时间内计算出了覆盖平面点集P的最小圆。
生成平面随机点集P时,我们将点的分布区域设置为平面矩形、圆形和扇形等,并将上述算法分别作用到不同分布区域的平面点集P,对比分析了其各自时间复杂度。
三、算法的理论描述在我们熟悉的二维平面的线性规划问题中,在目标函数和给定的初始边界条件共同确定出最优顶点P时,若引进一张半平面S1,顶点P落在S1所包围的区域内,则当前的最优点可以保存前一次所求出的最优顶点P而不必修改。
将此思路应用于最小外接圆算法:对于由平面点集P内的多个点p1,p2,……,p i(相当于i个初始边界条件)确定出一个最小包围圆C i,如果引入一张新的半平面S i+1,此半平面为以C i的圆心o i为圆心,以平面上不包含于P的一点p i+1与C i的圆心o i的距离|p i+1o i|为半径。
只要此前的最优解顶点(即唯一确定最小包围圆的几个关键顶点)能够包含于半平面S i+1中,则不必对此最优解进行修改,亦即此亦为新点集的最优解;否则,新的最优解顶点必然位于这个新的半空间的边界上。
其形式如图1所示:图1——若p i∈C i−1,则C i=C i−1,若p i+1∉C i,则C i+1更新上述性质为一几何引理,它构成了本文及本次实验的理论基石,本文所讲述的算法也将围绕该引理展开。
仿照线性规划的随机增量式算法,我们可以得到期望在线性时间内的完成的最小包围圆算法,将此算法命名为MCC算法(Minimum Circumscribed Circle)。
定义圆C i为相对于平面点集P的最小包围圆。
根据上述引理,可知当P中新引入一点p i时,若p i+1包含于圆C i内,则维护圆C i,作为此时P的最小包围圆,即C i+1=C i。
而此算法实现的关键在于对于p i+1∉C i时的处理。
显然,当p i+1∉C i,则需要对C i进行更新。
而且,圆C i+1必然经过p i+1。
因此,此种情况下的最小包围圆是过p i+1点且覆盖点集P={p1,p2,……,p i}的最小包围圆。
则仿照上述处理的思路,初始化圆C i的修改值,令其为圆C i‘,此圆通过点p1和p i+1,进而逐个扫描判断点集{p2,p3,……,p i}。
当p k∈C i’,则维护C i’不变,如果存在p k∉C i’,则再次修改圆C i’的值为圆C i“,此时圆C i“通过点p k,p i+1。
接着,再依次对点集{p1,p2,……,p i−1}进行逐个扫描,判断其是否满足p l∈C i”,若存在p l∉C i“,则C i”即由点p k, p l, p i+1三点确定。
由于三点唯一地确定一个圆,故而,只需在此基础上判断其他的点是否位于此包围圆内。
算法由两层递归调用,三层循环完成。
即首先不停地更新p l,当最内层循环完成时,退出循环,转而更新p k;当次内层循环结束时,退出循环,更新p i。
当i=n时,表明对所有的顶点均已处理过,此时的C n即为覆盖了给定平面上n个不同点的最小包围圆。
算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四、算法的实现根据前文算法的理论描述,设计出算法流程图如下:用伪代码描述如下:Function ini i (P)Input:由平面上n个点组成的一个集合P={p1,p2,……,p i} Output:P的最小包围圆1. 令D2为对应于{ p1,p2}的最小包围圆2. for i ← 3 to n3. do if p i ∈D i-14. then D i ← D i-15. else D i ← ini i i P in {{ p1,p2,p3……p i-1},p i}6. return D nFunction ini i i P in (P,q)Input:由平面上n个点构成的一个集合P,以及另外一个点qOutput:在满足“边界穿过q”的前提下,P的最小包围圆1. 令D1为对应于{ p1,q}的最小包围圆2. for j ← 2 to n3. do if p j ∈D j-14. then D j ← D j-15. else D j ← ini i i P in {{ p1,p2,p3……p j-1},p j,p i}6. return D nFunction ini i i P in (P,q1,q2)Input:由平面上n个点构成的一个集合P,以及另外两个点q1,q2Output:在满足“边界穿过q1,q2”的前提下,P的最小包围圆1. 令D0为对应于{ q1,q2}的最小包围圆2. for k ← 1 to n3. do if p k∈ D k-14. then D k ← D k-15. else D k ← q1,q2和p k确定的圆6. return D n在算法实现过程中,使用结构体m_circle维护动态维护当前最小包围圆C i,平面点集P={p1,p2,……,p i}则保存在点队列m_pointsArray中,其数据结构如图3所示。
CShape 类为基类,CGlPoint类和CGICircle类分别为其继承类,同时也是点对象和圆对象的数据结构。
多个点对象组成点队列,点队列用C++ STL中的V ector进行组织。
在程序中的表示分别为点队列m_pointsArray和圆对象m_circle。
图3——点队列和圆对象的数据结构示意图五、算法分析:1、时间复杂度分析前文已提及,平面上任意一组共n个点的最小包围圆,可以再O(n)的期望运行时间内计算出来,并且为此需要的空间在最坏的情况下不会超过线性规模。
现给出具体分析:函数 ini i i P in 中的每一轮迭代循环只需要常数时间,因此其运行时间为O(n);另外,它只需要线性空间。
同理,函数 ini i 和 ini i i P in 也只需要线性的空间。
故需要对 ini i 和 ini i i P in 的期望运行时间进一步分析。
对于函数 ini i i P in ,只要不计入其调用函数 ini i i P in 的时间,其余部分需要的时间为O(n)。
采用后向分析方法,假设平面点集P={p1,p2,……,p i}已固定,令C i+1为覆盖点集P、其边界穿过不包含于P的点p i+1的最小圆。
然后,删去P中某个点,分析在哪些情况下圆C i+1会发生变化。
经过分析可知,只有当删去落于圆上的三个点之中的一个,圆C i+1才会发生变化。
如图4所示:与p i+1共同确定C i+1的两个点图4——除去p i+1外,至多还有两个点的删除会导致最小包围圆缩小当圆上的点数超过三个时,即使删掉圆上的点,圆C i+1也不会发生改变。
如图所示。
又因为p i+1不属于P,故平面点集P中能使C i+1缩小的点最多有两个。
再正向分析,可知每新引入这两个点中的一个,当前维护的最小包围圆均会增大,每次增大都要调用一次函数 ini i i P in ,能够调用函数 ini i i P in 的概率为⁄,则函数 ini i i P in 的期望运行时间上界为:n∙⁄=O(n)O(n)+∑O( )i=2同理可以分析得到,函数 ini i 的期望运行时间也是O(n)。
故算法MCC的期望运行时间以O(n)为上界。
2、算法实现及效率分析算法程序的开发环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
本程序开发的硬件和软件环境如表3:表3——开发环境软硬件配置我们分别选取不同形状的分布区域进行随机点生成,计算出在圆形、矩形、环形等区域内随机分布点集的最小包围圆,并测试其计算时间,以验证其期望线性的时间复杂度。
测试结果见图5和表1。
5.1 圆形分布区域 5.2 矩形分布区域5.3环形分布区域图5—5000点随机均匀在不同区域时分布程序运行结果表1—不同分布区域下均匀随机分布点数生成最小包围圆所用时间(单位:ms)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于不同的分布区域,算法效率略有不同,但各自基本服从线性递增的规律。
3、平面点集分布不同时算法的效率——对期望线性时间复杂度的验证对比由上文分析得知,算法MCC时间复杂度以O(n)为期望。
但是,根据直观判断,在上层函数中调用下层函数的次数愈少,算法的效率就越高。
前文给出的MCC算法复杂度分析是基于随机均匀分布。
而对于不同分布的平面点集,使用MCC算法将可能导致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同。
验证如下:在生成平面均匀分布随机点集P时,我们使用VC中的伪随机函数rand()函数,产生两组零点周围的均匀随机分布的序列,分别作为P中的点的x,y坐标。
产生的矩形区域和圆形区域的点集分布如图6所示:图6—平面点集的随机均匀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点在所在区域分布均匀。
由于高斯分布为连续性变量,不利于描述离散点的分布,我们考虑使用两个伪随机函数做差,即进行|rand()− rand()|运算,以生成两组随机序列,满足在0周围的密集化,在距离0较远的范围内稀疏化,将这两组序列作为一组点的x,y坐标,即可生成一种中间分布较密集,边缘分布较稀疏的类高斯分布的平面点集P′,其分布如图所示:图7—平面点集的类高斯随机分布表2—平面点集在不同分布形式下生成最小包围圆所用时间对比(单位:ms)从表2可以看出,均匀分布下,MCC算法运行效率较高,而对于中间密集、边沿稀疏的类高斯分布,其时间复杂度明显较高。
六、程序使用说明本程序用VS2008开发、编译、调试完成,程序界面友好美观,使用方便,实现了本次大作业选题的要求,算法时间复杂度较好,运算速度较快,程序吞吐量较大,可以在线性时间内计算百万个随机生成点的最小包围圆的计算,程序使用说明如下:1、随机点生成单击菜单选项“测试->生成随机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写随机点数量、随机点分布区域形状(包括矩形、圆形、环形)、分布区域的参数等,再单击“添加”按钮,即可完成随机点集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