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小儿体格发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小儿体格发育

生长发育是小儿不同于成人的重要特点。生长是指小儿整体和各器官的长大,表示机体量的方面增加;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表示质的方面变化。二者互相包涵,紧密联系形成循一定顺序、各阶段互为关联的过程,称为成长发展。人的成长发展应当包括体格和心理社会两个方面,这一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体格增长的常用指标及意义

(一)体重体重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体液的总重量。体重的变化是显示小儿生长与营养状况的灵敏指标,也是儿科临床用药及输液计量的依据。

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其胎次、胎龄、性别和宫内营养状况有关,平均约为3公斤。年龄愈小增长愈快, 生后前3个月平均每月增长700~800克;4~6个月平均每月增长500~600 克;7~12个月时平均每月增长300~400克。生后3月龄的婴儿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6公斤),1周岁时约3倍(9公斤),2岁时约为 4 倍(12公斤)。因此,生后前半年增长最快,呈现第一个增长高峰。2 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增长减慢,年增长值约 2 公斤。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协同作用,体格增长又复加快,体重猛增达4~8kg/年,约持续2~3年,呈现第二个生长高峰。女孩约在12~14岁时,男孩约在14~16岁时逐渐接近成人体重。

为便于临床应用,可按公式粗略估算体重:

< 6个月龄婴儿体重(公斤)=出生时体重(公斤)+月龄×0.7(公斤)

7~12个月龄婴儿体重(公斤)=6(公斤)+月龄×0.25(公斤)

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公斤)=年龄×2+8(公斤)

因个体差异,小儿体重可在土10%范围以内波动,发现体重增长过多或不足,都应查找原因。体重增长的偏离常见:①体重超重体重超出同龄正常儿童体重平均数加2个标准差(或第97百分位)者,如肥胖症;②低体重指体重低于同龄正常儿童体重平均数减2个标准差(或第3百分位)者,如营养不良。

(二)身高(长) 身高是指头顶到足底的全身长度, 是反映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 3岁儿童立位测量不易准确,采用仰卧位测量,称为身长。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身长约50厘米,1周岁时75厘米,2周岁时为85厘米。2岁后平均每年增长5~7厘米。进入青春期后,增长又加速。身高的增长规律与体重相似, 年龄愈小增长愈快, 也呈现婴儿期和青春期二个生长高峰。身高的增长与遗传、内分泌、营养、运动及疾病等因素相关。

2~12岁小儿身高(长)粗略估算公式:

身高(长)(厘米)=年龄×7+70(厘米)

图 1 胎儿时期至成人身体各部比例变化

身高的个体差异较大,一般低于正常身高平均数的30%以上视为异常。身高增长的偏离常见: ①高身材身高超出同龄正常儿童身高平均数加2个标准差(或第97百分位)者;②矮身材指身高低于同龄正常儿童身高平均数减2个标准差(或第3百分位)者。

组成身高的头、脊柱和下肢等各部分增长速度是不一致的。生后第一年头部增长最快,脊柱次之,至青春期时则以下肢增长最快,形成不同时期特定的比例关系。一些疾病时可造成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失常, 分别测量上部量(从头顶到耻骨联合上缘)和下部量(从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可以帮助判断。初生婴儿上部量大于下部量,中点在脐上;2 岁时中点在脐下;6岁时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 岁时恰在耻骨联合上缘处,此时上、下部量相等(图2-1)。

(三)头围和胸围头围是指自眉弓上缘经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反映颅骨与脑的发育。胎儿时期脑发育最快,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4厘米,1岁时约46厘米,2岁时约为48厘米,5岁时约50厘米,15岁时近似成人约为54~58厘米。头围测量2岁内最有价值,过小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则常提示脑积水。

胸围是平乳头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测量时应取吸气与呼气时的平均值。胸围的大小反映胸廓、胸背肌肉、皮下脂肪及肺的发育程度。正常新生儿出生时胸围平均为32厘米左右,比头围小1~2厘米,1岁时大致与头围相等约46厘米,此后应逐渐超过头围。显著的胸廓畸形见于佝偻病、肺气肿和先天性心脏病等。

(四)前囟与后囟囟门与颅骨缝的闭合情况反映颅骨与脑的发育,特别是前囟的检查。前囟是额骨和顶骨边缘交界处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按对边中点连线测量约为1.5~2厘米,一般于生后1~1岁半闭合。前囟早闭或过小见于头小畸形,晚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颅内压增高时,如脑炎、脑膜炎,前囟可饱满;严重脱水及重症营养不良时,前囟凹陷。后囟是顶骨和枕骨边缘交界处形成的三角形间隙,有的出生时已闭合或很小,一般于生后6~8周闭合。颅骨缝在出生时尚分离,至生后3~4个月时闭合。

(五)牙齿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共20个)和恒牙(共32个)。生后4~10个

图 2 乳牙长出的顺序

月萌发乳牙,12个月尚未出牙者可视为异常。出生即有的牙为早熟牙,除非松动,一般不必拨去。乳牙于2~2岁半出齐,出牙顺序见图2-2。2岁以内出乳牙数目约等于月龄减4~6。小儿6岁左右开始出第一颗恒牙即第一磨牙,7~8岁后乳牙按长出的先后顺序逐个脱落换生恒牙。12岁左右出现第2磨牙,18岁以后出现第3磨牙(智齿),但也有终生不出第3磨牙者,恒牙一般在20~30岁时出齐。出牙为生理现象,个别小儿可能有流涎、睡眠不安及低热等反应。严重营养不良、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及21-三体综合征等患儿,出牙常延迟,牙质也欠佳。

(六)骨化中心正常小儿的骨化中心按年龄出现和结合。临床常采用X线检查手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以测定骨骼发育的年龄。手腕部骨化中心共10个,小儿10岁时出齐。1~9岁小儿手腕部骨化中心的数目约为其岁数加1。患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等疾病时,骨龄明显落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