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
浅谈医药流通企业信用政策与应收账款管理
浅谈医药流通企业信用政策与应收账款管理随着医疗行业的快速发展,医药流通企业成为了医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医药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大,与之相关的信用政策和应收账款管理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医药流通企业信用政策制定和应收账款管理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医药流通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医药流通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医药流通企业信用政策需综合考虑市场形势、行业特点、企业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在确保企业利益的尽可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1. 分析市场形势医药流通企业信用政策制定的第一步是对市场形势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医药行业的竞争激烈,客户类型多样,市场需求复杂,因此需要对市场进行细致的调研,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偏好及支付能力等情况,以便制定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信用政策。
2. 结合行业特点医药行业对于产品品质和供货周期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医药流通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需要结合行业特点,对产品质量、供货周期、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并确定相应的信用标准与政策。
3. 客户分类管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医药流通企业应当制定不同的信用政策。
对于信誉良好、长期合作的客户,可以给予更灵活、宽松的信用政策,提高信用额度,降低或免除押金;对于新客户或信誉较差的客户,应该严格控制信用额度,并加强风险管理。
4. 设立信用管理制度医药流通企业还应当建立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包括信用审核、合同签订、履约管理、风险评估等环节,确保信用政策的有效实施。
二、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回笼和经营效益。
医药流通企业应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加强风险防范,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1. 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医药流通企业应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对客户的信用状况、支付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在授信额度范围内提供货物或服务,并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缩小信用风险。
2. 规范信用销售医药流通企业在进行信用销售时,应当严格执行信用政策,确保销售合同的正规签订和履行,在客户下单前就进行信用审核,并及时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避免发生坏账和资金流失。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摘要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和灵魂,没有信用就不可能有现代市场经济。
随从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信用开始在我国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
毫无疑问,企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信用发展过程中,企业信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信用信用政策信用管理AbstractCredit is the basis and soul of modern market economy. There is impossible to have the modern market economy without credit in our society. With the transition of our country economic system which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credit started plays an increasingly irreplaceable role in our country's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 No doubt, the enterprise credit is the main part of social credit, and the credi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credit is the key.Abstract: credit credit policy credit management一、引言一、引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用对经济运行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信用活动决定经济活动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会计专业论文选题参考题目
论文选题参考题目要求:1、此论文参考题目涉及范围广范,请根据个人研究兴趣进行选题,也可自拟题目。
2、请严格按照论文写作要求及格式完成论文。
3、至多不超过三人选同一论文题目。
1、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研究2、基于价值链优化的成本控制策略3、对资产减值会计有关问题的思考4、环境会计研究:现实、责任与理论缺陷5、基于博弈论的企业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研究6、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会计构建7、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识别和披露问题8、浅谈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9、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10、投资性房地产会计计量与核算11、内部审计质量控制探析12、公允价值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与债务重组中的应用13、期后事项审计准则的变化及其影响14、论人力资源会计的账务处理15、会计职业道德特征与建设途径16、“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理解与运用17、企业盈余管理问题探讨18、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保证与监督体系构建19、期末存货计价方法探讨20、商誉减值测试的中外比较21、中小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探讨22、会计职业判断影响因素探析23、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24、内部控制实施的理性与障碍25、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现状及改善建议26、会计诚信经济价值分析27、基于文化视角的会计监管弱化分析28、浅析平衡计分卡在企业实践中的应用29、公司并购的财务问题30、会计信息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协调31、政府导向型会计管理体制的建立与运行32、开放式场所(如:公园)的融资方式选择(会计)33、公园管理的成本与效益的相关性研究(会计)34、完善我国企业激励机制对策研究35、中小企业融资难点及其策略研究36、商业银行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37、我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研究38、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39、商业银行绩效评价方法比较研究40、面对金融国际一体化的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战略调整的思考41、企业战略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42、会计准则国际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43、我国会计舞弊的模式及其治理对策44、我国基金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对策45、关于我国会计教育模式改革的思考46、论我国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改革47、论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48、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及成因分析49、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50、基于“次贷危机”的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51、我国财务公司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52、企业利润操纵现象与治理对策53、实施新会计准则体系对所得税的影响分析54、关于政府预算会计改革的思考55、商誉的性质及其会计核算56、上市公司报表重述分析57、关于上市公司年报推迟披露的探讨58、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59、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初探60、关于风险导向审计的探讨61、关于审计职业判断问题的探讨62、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形式和内容的探讨63不同审计意见类型的上市公司业绩比较64、证券分析师报告与上市公司真实业绩比较65、非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问题研究66、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回报的预测67、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研究68、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研究69、金融危机下金融企业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优化问题研究70、中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目标与模式选择71、关于破产清算会计若干问题的思考72、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完善73、企业利润操纵方法的会计分析74、会计目标国际比较的研究75、企业信息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研究76、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研究77、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78、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分析79、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认定研究80、关于具体准则与税法之协调研究81、会计信息系统的成本效益研究82、浅析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83、浅议我国企业绩效评价体系84、企业信息审计与信息质量保障研究85、ABC成本法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86、民营企业投融资中面临的障碍与对策87、企业投资管理与企业战略实现88、家族企业发展研究89、我国家电企业营销模式研究90、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91、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途径92、略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93、对企业管理中的社会责任问题的理性思考94、国有企业改革现状与对策95、公司债务治理相关问题研究96、论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97、论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98、计算机审计下政府审计成本变化及其对策99、分析性复核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100、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思路浅析101、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模式国际比较及启示102、杠杆原理与经营决策选择103、不同生命周期企业财务战略探讨104、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要素识别与评估105、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106、论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107、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108、本量利分析及其应用109、ERP系统实施风险及其防范110、企业股利政策的选择及实施。
企业信用政策制定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财务与管理FINANCE AND MANAGEMENT·综合(中) 2009 年第3 期目前,很多企业在信用政策的制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使企业所制定的信用政策没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文力求分析和探讨我国企业信用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成因,为提出解决企业信用政策制定问题的对策打基础。
一、我国企业信用政策制定中存在的问题(一)盲目制定信用政策我国许多企业虽然制定了自己的信用政策,但是,在制定信用政策时,往往不明确所要制定的信用政策在实施后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是什么,因此,事先对信用政策的成本收益缺乏周全细致的考虑,制定出来的信用政策往往偏离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
结果可能会因盲目地制定了过于宽松的信用政策(信用期限长、现金折扣高、信用额度高、信用标准低),而取得了较大的销售业绩,但也因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水平较高以及呆账坏账的增加等问题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也可能因盲目制定过于严格的信用政策,而丧失了应有的市场份额,在避免了信用风险的同时也制约的企业的发展。
可见,信用政策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政策,缺乏明确的目标,其效果也就不尽人意了。
(二)信用政策的制定缺乏有效及完整的信息支持信用政策的制定需要充分的信息为依据,其所需信息资料来自于多方面。
目前,我国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又由于缺乏权威专业的企业信用等级评估机构,而使企业外部的客观、公正、真实的客户信息来源很缺乏,企业很难收集到充分准确的客户信息。
因此,我国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一般以销售部提供的客户档案及以往的销售记录为依据。
其实,除销售部门以外,企业的其他部门也掌握了与自己业务相关的客户信息,对客户有不同侧面的了解,由于缺少独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其他部门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使客户各类信息之间无法有机地联系起来进入到客户的档案中去,再加上这些信息还主要依靠人工或简单的计算机系统进企业信用政策制定中的问题及其原因湖南农业大学蔡香梅周媛媛来拉动生产。
公司信用政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信用管理,防范信用风险,保障公司资产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业务活动中的信用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合法合规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确保信用政策合法有效;(二)风险可控原则: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合理设定信用风险,确保公司资产安全;(三)公平公正原则: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公平对待,确保信用政策的公正性;(四)动态调整原则:根据市场环境、客户信用状况等因素,适时调整信用政策。
第二章信用政策制定第四条公司信用政策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等。
第五条信用标准:(一)客户信用等级划分:根据客户财务状况、经营规模、商业信誉等因素,将客户分为不同信用等级;(二)信用额度设定: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设定相应的信用额度;(三)信用期限: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和业务需求,设定合理的信用期限。
第六条信用条件:(一)付款方式:包括现款现货、预付款、分期付款等;(二)折扣政策: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和业务需求,设定不同的折扣政策;(三)逾期处理:对逾期客户采取催收、发送催款函件、停止发货等措施。
第七条收账政策:(一)催收措施:对逾期账款,采取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发送催款律师函件等措施;(二)坏账处理:对无法收回的坏账,按照公司规定程序进行核销;(三)风险预警:对高风险客户,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措施。
第三章信用政策执行与监督第八条公司各部门应按照本制度规定,严格执行信用政策。
第九条信用管理部负责:(一)制定信用政策;(二)对客户信用等级进行评估;(三)监督信用政策的执行;(四)定期对信用风险进行评估。
第十条财务部门负责:(一)对客户信用额度进行管理;(二)对逾期账款进行催收;(三)对坏账进行核销。
第十一条各部门应定期向信用管理部汇报信用政策执行情况。
第四章责任与奖惩第十二条对执行信用政策不力,导致公司资产损失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财务管理专业的论文选题大全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557个)★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财务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论理财环境★论财务制度的改革★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论企业财务机制★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财观念★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探讨★论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研究★杠杆原理及其应用★论财务风险★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论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讨★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研究★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研究★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研究★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研究★论债务重整★企业清算中的财务问题研究★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集团资源配置战略与资本预算管理研究★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研究★网络财务研究★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研究★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企业集团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研究★资源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产权重组与财务管理研究★关联方交易与财务控制问题研究★论利益相关者责任与公司财务治理★财务预测管理体系构建研究★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问题研究★企业产权理论分析与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研究★经营者薪酬研究★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论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关于财务学科体系的探讨★跨国公司的外汇交易风险及其管理★股份公司资本金筹集时的股东之间的利益关系处理问题★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探索★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方法探讨★流动资产投资总额和结构问题探讨★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企业直接筹资的环境问题探讨★解决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的多种股票问题研究★我国公司筹资现状调查与分析★我国公司筹资成本调查与分析★我国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与分析★我国公司筹资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研究★公司投资应该关注的基本问题★我国公司投资决策现状与分析★我国公司投资结构现状与分析★我国公司分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重心及其体系问题探讨★公司成长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探讨★企业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企业失败预测问题探讨★企业风险控制问题探讨★公司理财目的与理财方法间的关系问题研究★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企业合并的财务问题探讨★我国控股公司的实践及问题★资产经营与资本经营间关系问题研究★财务管理创新问题研究★财务总监制度问题研究★论企业资金结构的优化问题★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问题分析★企业分立的财务问题研究★我国公司在国内和国外上市的利弊分析★我国企业债券发行的实证分析★我国加入WTO后企业筹资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加入WTO后企业财务面临的新问题及其对策★资本运营与公司重组问题探讨★全面预算管理研究★公司业绩考评指标研究★财务预算的新方法与理论★财务预算的激励原理研究★财务制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公司购并的财务分析问题★我国公司收购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公司分立中存在的问题★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的关系问题研究★企业价值评估的理论与方法★我国公司财务目标的实证研究★我国可转换债券的实践与存在问题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的实证研究★增值税转型的财务影响分析★股权结构对资本结构的影响★论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财务管理环境变化对现代财务管理的影响★基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资本结构优化决策★公司治理绩效和财务管理长期目标的思考★税费改革后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如何构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制★小规模纳税人税收征管中的问题与对策★推行股权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银行借款筹资的风险与防范★企业债券筹资的风险与防范★股票筹资的风险与防范★融资租赁筹资的风险与防范★企业兼并筹资的风险与防范★引进外资筹资的风险与防范★债务融资的财务效应★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控制策略★通货膨胀条件下的投资决策研究★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体系中的应用★国有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缺陷分析★企业财务预警与业绩评价的比较★EVA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管理和控制★纳税筹划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论经济附加值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制度研究★现代财务理论与产权理论的相关性研究★财务管理的国际化研究★企业集团战略财务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衍生金融工具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运用研究★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研究★业绩评价问题研究★EVA财务系统研究★中西方财务控制比较研究★企业集团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研究★杜邦分析法研究★综合分析方法的优劣比较研究★关于上市公司收益质量分析★财务报告的局限及改革方向研究★论资本结构分析对公司治理结构的促进★论平衡计分卡对企业业绩评价的贡献★中外财务分析比较研究★论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论成本战略实施程序和方法★成本控制方法研究★论公司战略目标与预算管理★价值链管理研究★边际分析法的应用研究★二十一世纪成本管理会计的基本框架★论“价值增值”与“企业核心能力培植”★企业活动与附加值绩效评价研究★论“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激励机制”在内控中的运用研究★企业并购的财务问题研究★企业并购的财务监控研究★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企业财务重整研究★浅谈风险投资★“债转股”研究★企业的合并与分立策略研究★跨国公司的财务管理研究★智力资本的财务管理★跨国资本预算模式研究★论审计是最高层次的经济监督★论国家审计与社会审计的关系★审计对象、目标、职能和任务的探讨★社会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与控制★论我国独立审计市场机制★论审计准则★内部审计与舞弊控制★关于审计证据的研究★关于审计报告的研究★论审计假设★关于审计方法的研究★论民间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的研究★经济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关于厂长(经理)离任审计问题★电算化审计初探★论审计风险★论证券投资审计★关于审计质量的思考★注册会计师制度的研究★企业兼并中的审计问题研究★增值性审计研究★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体系研究★试论公司治理结构与审计模式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审计刍探★审计风险与财务风险的关系探讨★试析审计判断及其运用★论或有事项审计风险及其规避★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探讨★根据委托——代理理论探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试论社会审计的风险及控制★注册会计师职业环境研究★财政部门收回注册会计师管理权限的利弊分析★财政部门收回注册会计师管理权限后需要注意的问题★或有负债及其审计★论审计职业风险★内部控制的制度化与程序化★现代企业制度与审计监督的关系★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会计监督与注册会计师★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论审计职业道德★论审计会计信息联网共享★论注册会计师合伙制的法律责任★中西独立审计准则之比较★审计程序与法律责任★论会计信息失真对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影响★审计工作底稿及其生命力★资产评估的合法性及应用★论审计重要性水平★论审计期后事项的处理及审计人员相应的责任★论审计信息内涵★持续经营能力及其审计★审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利用计算机审计的问题探讨★上市公司审计意见实证分析★会计估计审计★注册会计师权利与义务的平衡问题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审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或有事项及其审计★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审计责任界定问题探讨★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问题探讨★中外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会计市场中所占份额的调查与分析★内部审计问题探讨★管理审计理论与实务问题探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离任审计问题探讨★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构成的现状调查及其未来趋势分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国外监事审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政府领导干部离任审计问题研究★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问题研究★国家审计对社会审计的监督问题探讨★国家审计准则研究★国家审计信息发布制度研究★国家审计范围研究★国际会计协调问题探讨★财务报表附注问题研究★新会计制度与原会计制度的差异分析★上市公司会计制度设计问题探讨★分部会计报表问题探讨★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会计调整问题探讨★币值变动会计★转换债券的会计处理★合并会计报表问题探讨★企业商誉会计问题探讨★证券市场中的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国别会计比较研究★证券公司会计特征研究★外币会计问题探讨★技术进步对会计的影响★环境会计探讨★期货会计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会计中的应用★我国会计电算化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的影响★企业管理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作用★企业会计信息与市场信息的关系★我国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比较与选择★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特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要求与特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探讨★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问题探讨★质量成本会计探讨★人力资源会计探讨★股东权益稀释会计探讨★现金流量会计探讨★资本成本会计探讨★高新技术企业研究与开发费用会计处理问题探讨★无形资产核算的若干问题研究★企业兼并重组会计问题探讨★建筑合同会计问题探讨★财务报告改进问题研究★非货币性交易会计问题探讨★会计报表问题探讨★投资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财务会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出路★管理会计的控制理论与方法探讨★管理会计核算系统探讨★战略管理会计问题探讨★管理会计规范化问题探讨★企业业绩评价问题探讨★工业企业成本核算问题探讨★深圳会计电算化实践情况调查★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全面收益会计问题探讨★金融会计制度问题探讨★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问题探讨★会计法的国别比较研究★税务调整后的会计处理问题★现金流量表的理论与实务★会计管理体制问题探讨★作业成本会计的原理与应用前景★信息资源会计问题探讨★互联网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的新思路★成本会计发展趋势问题研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规范体系研究★会计监督体系的研究★稳健原则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会计模式问题研究★中国的会计环境分析★中美投资会计准则差异比较与分析★非货币交易会计处理的中美比较★稳健原则在我国上市公司运用情况的调查分析★无形资产会计的国际比较与分析★税务会计问题研究★收入确认问题探讨★衍生金融工具及其对会计的影响★企业合并会计方法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分析★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问题探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诚信问题探讨★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环境分析★分部报告会计问题探讨★企业终止会计★责任会计问题探讨★政府会计问题探讨★预算会计改革问题探讨★事业单位成本核算问题研究★关联方交易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长期投资差异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所得税会计处理问题探讨★借款利息处理的理论与方法探讨★管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论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的创新★管理会计的实证研究★作业成本会计核算与管理研究★论存货控制技术★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变动成本法研究★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及其结合应用问题★论内部转移价格★短期经营决策分析研究★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研究★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全面预算体系及其编制方法研究★价值工程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关于会计本质、职能、对象、任务等问题的探讨★关于会计理论结构探讨★关于会计研究方法的探讨★会计监督问题研究★论会计目标★论会计要素★关于会计假设的探讨★关于会计原则的探讨★对复式记帐法的研究★论会计核算形式的设计与选择★关于会计凭证、帐薄和报表体系的研究★论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优化会计行为的研究★关于会计环境的研究★论会计环境与会计计量★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与深化会计改革★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会计工作组织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探讨★论会计文化★中外会计报告比较及启示研究★会计电算化新趋势研究★会计报告发展趋势分析与研究★论会计学科体系的构建★关于会计工作法律责任的探讨★论会计信息公开制度★信息技术对会计核算原则的冲击研究★论会计风险★稳健会计原则的经济学基础及其运用研究★财务报告分析基础理论问题研究★新经济环境下会计理论和会计制度的创新研究★会计科研方法论研究★会计权益理论研究★所有者权益会计理论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的层次研究★会计信息揭示的中外比较研究★论我国动态会计要素的重构★关于会计史某方面问题的研究★知识经济环境下财会人才培养研究★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报告模式★中外财务会计比较研究★基于知识经济的财务会计体系研究★保值会计研究★试论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电子商务对会计核算前提的影响★信息技术对会计核算原则的冲击★加入WTO对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影响★浅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实际运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特征问题探讨★试论我国会计环境的变迁★论稳健原则对中国上市公司的适用性及其实际应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层次研究★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经济后果研究★会计的国际化与国家化问题研究★论会计制度的构造模式★关于完善会计制度的思考★论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关系协调★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固定资产折旧问题的研究★无形资产核算的探讨★对外投资会计问题研究★关于负债核算的研究★关于所有者权益核算的研究★利润分配核算的研究★股份制企业会计核算问题研究★资产重组会计问题研究★破产会计问题研究★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会计★论或有会计★外币业务会计中有关问题研究★跨国公司会计与国际会计协调研究★合并会计报表问题研究★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期货会计问题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政策选择研究★资产减值会计研究★关于分部报告的研究★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确认与披露研究★存货计价方法的探讨★会计制度变迁及对公司治理实践的影响★试论中期财务报告准则的若干问题★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关于中期报告中的所得税问题探讨★浅议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新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关系协调★浅论会计与税法的合理接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实证研究★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若干问题的研究★中美投资准则比较和投资会计理论探讨★浅谈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会计电算化报表子系统的现状及问题★普及会计电算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原则研究★会计电算化犯罪的防治研究★解决网络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的对策★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质量控制研究★会计信息系统的成本控制初探★协调会计信息系统中各模块之间关系的研究★会计电算化对行业财务管理的影响研究★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制度的影响研究★如何实现存货系统中数量控制与成本控制的协调★关于账套初始化的研究★硬件发展对会计电算化的促进研究★企业规模与会计电算化研究★ERP与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研究★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分析★浅谈知识经济与会计电算化人员培训★企业会计电算化验收程序研究★会计电算化账务处理制度分析★谈会计电算化培训目标和效果的统一★浅议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核算电算化与会计管理电算化之比较★科技发展对会计电算化促进探索★浅谈商业性会计软件★手工会计与会计信息系统之比较★企业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原因及对策★会计电算化系统管理员岗位设置问题分析★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实践的影响★试论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方向★会计电算化系统中设置常用摘要研究★浅谈企业实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与对策★质量成本问题研究★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成本管理模式★成本核算的组织原理研究★关于成本计算方法的研究★论成本报表体系的改革★成本核算改革的探讨★关于目标成本的研究★关于责任成本核算的研究★关于标准成本的研究★知识资产会计研究★中外商誉会计比较研究★动力会计在股票市场中应用的初步探讨★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研究★资源性资产会计问题研究★会计收益问题研究★金融工具会计计量问题研究★关于税务会计问题研究★关于社会责任会计问题★试论人力资源会计★资产评估会计问题研究★法务会计研究★企业年金会计问题探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权益会计研究★价值涟会计研究★会计寻租研究★网络财务软件功能与企业财务会计★经纪人股票期权会计问题研究★反倾销会计若干问题研究★社会保障财务会计体系构建研究★网络会计理论与实务研究★实证会计研究★论企业破产清算的若干财务问题★论企业破产过程中的会计信息批露★论非营利组织会计概念结构★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特色研究★中西方非营利组织会计比较研究★事业单位会计权责发生制基础的运用★中国政府会计国际协调的障碍及策略研究★高等院校财务与会计核算研究★加强预算外资金核算与管理的探讨★建立非营利组织净资产保全的核算体系★论事业单位会计目标的定位★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框架★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研究★事业单位成本核算与会计报表体系改革研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研究★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运行机制研究★大型企业并购中的资产评估问题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走向国际发展战略研究★风险导向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研究★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审计评估问题研究★证券市场与注册会计师制度★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谨慎原则★关于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有关问题的研究★注册资产评估师知识结构和能力框架研究★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模式研究★关于会计年度与“年报高压”问题的研究★无形资产评估标准化及前沿问题研究★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监管的评价指标体系研★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对无形资产评估价值决定理论的认识★债权性资产的评估方法研究★资产评估中的风险防范探讨★我国资产评估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企业整体资产价值评估的探讨★关于制定我国资产评估准则的思考★银行业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探讨★会计诚信体系构建★试论建立会计信用体系★试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关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探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探讨★关于会计教育改革的探讨★论会计文化★对会计委派制的几点思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探讨★会计人员能力框架问题研究★关于《会计法》若干问题的理性分析和深层思考★浅析合理避税★会计风险研究★论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在纳税筹划中的运用★环境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环境会计对象、要素研究★环境会计制度设计★环境会计报告模式评析★环境会计主要障碍分析及其对策研究★环境污染会计研究★我国绿色会计研究★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在银行业运用探讨★建立和完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的若干问题下面是赠送的范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周后编辑删除2013党风建设心得体会范文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们认真组织开展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
浅谈企业运作中的财务政策选择
二 、 业 财务政 策 的选择 企 1 .财 务 政 策 的 选 择 应 以 企 业 的 战 略 发 展 目 标 为 出发 点 。 企 业 的 战 略 发 展 目标 是 企 业 在 一 个
水 平 。 另 外 为 保 证 资 金 的 重 点 使 用 可 以 在 股 利 的 分 派 上 尽 量 实 行 非 现 金 的股 利 政 策 。 在 企 业处 于 稳 定 发 展 阶段 时 , 企 业 的 盈 利 水 平 保 持 一 个 稳 步 增 长 的 趋 势 , 企 业 在 市 场 上 已有 了 一 个 较 好 的 定
维普资讯
卿 合 知 识
一
、
企 业 财 务 政 策 的 内 容 及 应 用 条 件
在 我 国财 务 政 策 的 主体 表 现 为 国 家 和 企 业 两
方面。
首 先从 国家做 为 财务政 策 制定 的 主体看 ,它 是 站 在 宏 观 经 济 管 理 的 角 度 通 过 制 定 一 系 列 的 财
务 法规 来约束 和规 范企 业 的财务行 为 。
另 外 , 企业 做为财 务政 策制 定 的主体看 , 从 它 是 在 国 家 制 定 的财 务 政 策 的 允 许 范 围 内 ,结 合 企 业本 身 的 特 点 以及 经 营 管 理 者 的 目标 取 向 , 制 定 具 体 的 可 供 本 企 业 操 作 的 行 动 指 南 和 规 则 。 这 种 政 策 不 具 有 强 制 性 , 一 般 是 通 过 自主 选 择 的 方 式 来 影响 企业 的财务 行为 。 企 业 财 务 政 策 的 制 定 和 选 择 并 不 是 可 以 随 心 所 欲 的 , 是 受 多 种 因素 的 限制 。 先 从 企 业 外 部 而 首 的 经 济 环 境 看 , 该 是 完 善 的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 全 应 健
浅谈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
顾客的偿债能力 , 流动资产 与流动负债 的比例 。( ) 即其 3 资本 , 指 顾客的财务状况 , 表明顾客可能偿还债务 的背景 。 ( 抵押 , 4) 指顾 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被用作抵押的资产 。( ) 5 条件 , 指
可能影响顾客付款 能力 的经济环境 。企业应对客户这 五个方面进
品质 , 指顾客 的信誉 , 即客户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 能力, 2) 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最大风险额。信用额度过高和过低都不好 , 信用额度过高 , 会增 加企业风险 , 信用额度过低 , 则会影响企业销 售规模的扩大 , 从而 减少企业的赢利水平 。确定恰 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 防止 由于过度 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 而使企业蒙受损失。企业的信用额 度确定方法主要有 : 1 根据收益和风险对等原则确定 。 () 企业根据 客户全年购买量测算企业 从该客户获得 的收益额 ,以该收益额作 为每次该客户赊销的额度。 ( 根据客户营运资金净额的一定 比 2) 例确定 。 营运资金净额指企业 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 后的净额 。 在 定的生产 经营规模下 , 客户 的营运资金净额基本上稳定 的, 可以
客户的最 大赊销 限额 ,但它实际上也是企业愿意对某一客户承担
应具备 的条件 , 如果顾 客达 不到信用标准 , 不能享受企业 的信用 便 或只能享受较低 的信用优惠 。 若企业制定较高 的信用标准 , 将使许 多客户因信 用品质达不到标准而被拒之门外 ; 同样地 , 若企业 的信 用标准过低 , 则会 使企业 的机会成本 、 管理 成本 及坏账成本过 高 , 影响企业 的收 益。企业评定 客户信用标准 的方 法主要有 “c 法 5” 和信用评分法 , 这两种方法 已经是 目前较成熟 的方 法。 第一 ,c系统法。c法指评 估顾客信用品质 的五个方面 : 1 5 5 ()
企业信用政策概述42页PPT
授信政策——授信额度
企业信用销售个体授信额度的确定 通常用“信用销售额度审核点”来控制客户一定时间内的最高信用
销售授信额度
以客户提供的审核过的财务报表所显示的有形资产值的10%作为客户的最高信用销售 授信额度;
以资信评估公司所公布的客户有形资产的10%作为客户的最高信用销售授 信额度;
。 理部门需要更严格的审查额度,并加大追款力度
缺点:无法了解每笔被拖欠货款的账龄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五十七分。
DSO——销售变现天数
6月30日 总应收帐款 3500000元
倒
6月的销售额 1400000 30天
推
5月的销售额 1600000 31天
法
4月的销售额 500000 10天
…….
怎么要回来?
……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五十七分。
企业信用政策的内容——授信政策
授信政策
授信标准 授信额度 授信期限 现金折扣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五十七分。
向谁授?
授信政策——授信标准
企业采用信用销售手段对客户进行授信时,对客户资信情况的最低标准。
在确保企业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的前提下,根据企业现有的 支持信用销售的资金规模和所能承受的风险程度来设立授信 标准,同时考虑预期的DSO和坏账损失率两项因素。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九点 五十七分。
收益成本比较法
成本收益指应收账款的成本和给企业带来的收益
收益:信用销售能够给企业创造的收入扣除销售成本的收益增加额
应收帐款的持有成本包括
机会成本 管理成本 坏账成本 收账成本 短缺成本——企业持有应收账款水平过低造成的损失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参考选题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参考选题1、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2、财务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3、论理财环境4、论财务制度的改革5、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讨论6、论企业财务机制7、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财观念8、全部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探讨9、论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10、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讨论11、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12、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讨论13、杠杆原理及其应用14、论财务风险15、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16、论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17、企业收益安排问题的探讨18、企业偿债力量分析讨论19、企业盈利力量分析讨论20、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讨论21、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讨论22、论债务重整23、企业清算中的财务问题讨论24、企业配股财务标准讨论25、集团资源配置战略与资本预算管理讨论26、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讨论27、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掌握讨论28、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讨论29、网络财务讨论30、学问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讨论31、企业集团财务预警讨论32、企业集团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讨论33、资源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讨论34、产权重组与财务管理讨论35、关联方交易与财务掌握问题讨论36、论利益相关者责任与公司财务治理37、财务猜测管理体系构建讨论38、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问题讨论39、企业产权理论分析与财务管理目标选择讨论40、经营者薪酬讨论41、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讨论42、论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43、关于财务学科体系的探讨44、论财务业务一体化导向的财务流程重组45、论财务报告的改进46、论财务分析体系的改进47、论财务机制48、论财务报表的粉饰49、论财务报告分析50、论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51、基于CFO制度框架的财务组织重塑与持续改善:价值、战略、流程与平衡52、论财务管理在保险企业市场营销中的运用53、论财务业绩报告的改进54、论财务与营销的结合55、论财务报告信息质量保障体系56、论财务决监的职能定位57、会计师事务所内部风险防范与掌握58、基于需求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讨59、会计诚信问题的思索—基于紫鑫药业财务舞弊案例分析60、企业财务风险与内部掌握关联分析61、浅谈XX省个人所得税征管存在问题及对策62、我国中小企业创业板融资面临的机遇与风险63、我国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及对策64、论企业并购及其相关的审计风险65、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以碧桂园集团为例66、对固定资产折旧与资产减值问题的思索67、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浅析68、上市公司偿债力量分析——以古井贡酒为例69、由财务舞弊案列探讨审计方法的运用——以北大荒集团为例70、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税负的影响71、中小企业营运资金与现金流量信息含量比较分析72、企业成本掌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73、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以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为例74、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对企业所得税的不同影响分析75、对会计诚信缺失缘由及问题探讨76、试论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革与完善77、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掌握问题探析78、资产减值与会计信息质量讨论-基于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分析79、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探析—基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80、“营改增”对上海市部分现代服务业的影响81、货币资金的内部掌握探析—以中航油公司为例82、浅谈上市公司资产粉饰——以蓝田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案为例83、应收账款审计的策略性探析—以超日太阳公司为例84、平衡计分卡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以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85、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探究86、上市公司盈利力量分析——以古井贡酒为例87、上市公司财务造假的表现形式与治理措施——基于洪良国际IPO造假案例分析88、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与规范的思索---以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89、企业会计信息化问题及对策探究90、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关系问题分析9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探析92、责任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探析——以海尔集团为例93、应收账款内部掌握失控成因与对策94、论高校内部掌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95、内部审计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96、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部掌握信息披露——以天津磁卡为例97、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及对策讨论——以世界通信为例98、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99、高新技术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分析——以奇瑞汽车为例100、企业降低成本途径探讨101、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比较讨论102、内部掌握审计与审计质量的探讨103、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掌握有效性影响的讨论104、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比较分析105、资产减值预备在上市公司实施效果的分析106、作业成本法在物流企业的应用探析107、变动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基于华达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的分析108、论会计政策的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109、作业成本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110、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XX省农信社为例111、我国上市银行财务信息披露的探析-以国有股份制银行为例112、营业收入确认与计量问题的探讨113、在线会计服务探讨114、我国土地增值税问题讨论115、浅析上市公司利润操纵问题及其治理——以万福生科为例116、加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掌握的途径分析117、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激励机制——基于交通银行的案例分析118、成本会计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与思索119、小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120、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问题分析121、上市公司偿债力量和营运力量分析——以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为例122、上市公司偿债力量与盈利力量分析——以宝钢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度财务报告为例12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问题探析--以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例124、资本结构选择与资本成本探析——以江淮汽车股份公司为例125、抚顺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以抚顺特钢2022-2022年度财务数据为例126、成本管理在中小企业中的运用——基于中国扬子集团滁州装备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调研127、制造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之比较128、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及治理措施--基于绿大地公司的案例分析129、万福生科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与启示130、浅析管理睬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与进展——以苏宁电器为例131、XX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及对策132、试论企业利润操纵的会计方法及其防范——基于广东新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例分析133、企业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及其选择——以黄山旅游为例134、电子商务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讨论135、论电力企业财务治理结构体系的构建136、沈阳市国有企业财务逆境预警讨论137、航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讨论138、我国企业财务报告改进问题讨论139、石油销售企业财务分析讨论140、企业并购中目标企业财务风险的讨论141、企业财务预算掌握模式讨论142、科技型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讨论143、强化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讨论144、国有企业财务动力机制讨论145、论企业财务活动中的纳税筹划146、电力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讨论147、财务决策支持系统讨论148、财务猜测管理体系构建讨论149、产权重组与财务管理讨论150、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151、杠杆原理及其应用152、关联方交易与财务掌握问题讨论153、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讨论154、集团资源配置战略与资本预算管理讨论155、经营者薪酬讨论156、论财务风险157、论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158、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讨论159、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讨论160、企业配股财务标准讨论161、企业清算中的财务问题讨论162、企业收益安排问题的探讨163、企业盈利力量分析讨论164、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讨论165、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掌握讨论166、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讨论。
浅谈医药流通企业信用政策与应收账款管理
浅谈医药流通企业信用政策与应收账款管理随着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医药流通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作为连接医药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的中间环节,医药流通企业承担着药品采购、储存、配送和销售的重要职责,是保障医药品供应的重要角色。
在进行医药流通业务时,医药流通企业面临着来自企业信用和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的挑战。
建立健全的信用政策和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对医药流通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医药流通企业信用政策1. 建立完善的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医药流通企业应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通过客户的企业资质、经营状况、信用记录等方面的综合评估,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准确评估。
在与客户合作前,医药流通企业应充分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确保与信誉良好、资信相符的客户进行业务合作,降低因客户信用风险带来的损失。
2. 设立合理的信用额度和付款方式在制定信用政策时,医药流通企业应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和风险程度,设立合理的信用额度和付款方式。
对于信誉较好、资信良好的客户,可以予以适当信用额度,并灵活选择付款方式如预付款、月结等,以便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而对于信用风险较高的客户,则应加强授信管理,采取更加严格的还款要求,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
3. 建立健全的信用管理制度医药流通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用管理制度,通过明确的流程和规定,加强信用管理的监控和执行。
对于客户的信用额度、付款方式、逾期欠款等方面的管理,医药流通企业需要引入专业的信用管理人员,加强对信用政策的执行与监督,确保信用政策得到有效落实。
二、医药流通企业应收账款管理1. 建立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医药流通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应收账款管理流程,包括订单确认、发货、开具发票、收款等环节的规范操作和文件记录。
在业务操作中,应严格按照流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每一笔应收账款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2. 加强对客户的应收账款管理医药流通企业应对客户的应收账款进行定期的核对和跟踪,及时了解客户的付款情况。
对于长期拖欠、逾期欠款的客户,应积极与客户进行沟通和催款,及时催收欠款,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降低坏账风险。
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一、财务管理1。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模式2.财务管理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3.论理财环境4。
论财务制度的改革5。
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设计研究6。
论企业财务机制7.论新会计准则中的理财理念8。
所有者财务与经营者财务的探讨9.论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10。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问题研究11.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12。
资金成本与资金结构研究13.杠杆原理及其应用14.论企业财务风险15.论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16。
论公司股利政策的选择17。
企业收益分配问题的探讨18。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研究19.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研究20.企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研究21。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研究22。
论债务重整23.企业清算中的财务问题研究24.企业配股财务标准研究25。
集团资源配置战略与资本预算管理研究26。
财务决策支持系统研究27.全面预算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28.企业内部资金集中管理研究29。
网络财务研究30.知识经济与财务管理创新研究31.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研究32。
企业集团集中式财务管理模式研究33。
资源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34.产权重组与财务管理研究35.关联方交易与财务控制问题研究36。
论利益相关者责任与公司财务治理37.财务预测管理体系构建研究38。
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问题研究39。
企业产权理论分析与财务管理目标选择研究40。
经营者薪酬研究41.企业集团存量资产重组研究42。
论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43。
关于财务学科体系的探讨44。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决策45.论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46.企业财务预警模型的构建47。
论我国高校的筹资风险48.论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49.论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50。
论企业的盈余管理51.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估52。
论存货的适时制管理53.财务报表信息披露研究54。
财务舞弊监督研究55。
双重委托代理的财权安排研究56。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问题研究57。
我国上市公司债券融资研究二、财务专题1。
如何制定公司信用管理政策
如何制定公司信用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政策并能持之以恒地执行,可以太太减少企业的呆账及坏账,促进销售顺利完成,提高企业资产的周转速度和利用效率。
对于行业销售赊销水平较高,发生坏账的机率较高的公司实行信用管理政策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如何建立一套完整的信用政策?如何有效地执行公司的信用管理政策?现提出如下有关信用政策的内容和程序的几点建议。
一、信用政策概念及内容信用政策是指企业对由于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
一些公司在营销方面也实行一定的措施以保证销售的顺利进行和货款及时回笼,比如扣除业务员的回款超时款、按回款数额来计算业务员的费用支出及销售提成、按回款比例来评价各地区地业绩等措施。
但这些措施都不是完全的信用政策,因为它们大部分只是对我们内部员工进行约束且执行比较随意,没有相对统一的标准,缺乏与客户的沟通。
信用政策始于销售行为的成立,贯穿整个销售过程,终于货款的完全回收,成为销售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信用政策应由公司管理层、财务部门、销售团队共同执行并作用于购销双方的一项管理制度。
它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期限、现金折扣及收账政策。
信用标准是指购货企业获得供货企业提供的交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
我们通常利用5C 标准来评价企业的信用标准,由于采用调查或通过资信评估机构的方式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费时过长和成本过高。
所以现阶段我们暂不实行信用标准评估方式。
现金折扣也是信用政策的重要部分,指通过支付相应的资金成本来提前取得资金的所有权,这种政策通常适用于资金紧张阶段或有急需支付的高收益投资项目之时,不能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信用政策。
信用期限是指由发货到公司收到货款的日期,也是公司给予客户免息占用货款的期限,我们主要是利用我们与现有客户的历史交易资料来评估客户的资信和确定信用期限。
信用期的合理确定对公司的经营状况非常重要,信用期过短,不足以吸引顾客,在竞争中失去有利地位;如果采用宽松的信用政策而延长信用期限,会使销售增长,但增加的收益往往会被增加的坏账和费用抵消。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企业信用政策研究
企业信用政策是指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措施,鼓励企业建立良好
的信用体系,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利益和更好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
1. 信用信息公开:国家鼓励企业公开自身信用信息,包括公司
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信用评级和信用报告等。
2. 信用评价体系:国家建立统一的信用评价体系,根据企业经
营状况、信用记录等指标,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价,评价结果可用于
信贷、招标、资质认证等方面。
3. 信用贷款:国家支持信用良好的企业获得优惠的信用贷款,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4. 失信惩戒:国家加强失信企业的惩戒措施,包括限制在政府
采购中的参与、投标被否决等,对于严重失信的企业还会被列入黑
名单。
5. 信用合同:国家鼓励通过签订信用合同的方式来降低企业交
易的风险,同时对于违反信用合同的企业,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
惩戒。
企业信用政策的研究是为了建立更加完善和科学的信用体系,
促进企业信用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环境和营
商环境。
企业的信用政策及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企业的信用政策及应收账款管理研究一、引言信用政策及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现金流和偿债能力。
一项合理的信用政策和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可以确保企业正常经营和稳健发展。
本文将围绕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及应收账款管理展开研究,以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和建议。
二、企业信用政策的制定1. 信用政策的概念及重要性企业信用政策是指企业为了保障资金回笼和降低信用风险,制定的一系列信用管理规定及措施。
信用政策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运作和现金流,对于降低坏账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特性进行制定:企业信用政策应当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行业的特点来制定,不同行业和市场对信用政策的要求有所不同,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
(2)保障企业利益优先: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需要以保障自身利益为首要考虑,确保不会因为过度宽松的信用政策而导致坏账率上升。
(3)灵活性和创新性:企业信用政策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1)客户信用评估标准和流程:明确客户的信用评估标准和流程,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
(2)信用销售政策:确定信用销售政策,包括信用销售的最高限额和信用期限等。
(3)应收账款管理程序: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程序,包括应收账款的确认、催款、逾期管理等。
三、应收账款管理研究应收账款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金运作和经营效益。
合理的应收账款管理可以确保企业的资金回笼和经营稳定。
2. 应收账款管理的原则(1)确立合理的信用政策:合理的信用政策是应收账款管理的基础,通过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可以避免过度放宽信用,降低坏账率。
(3)加强客户管理:建立客户档案,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及时了解客户的信用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1)合理的信用政策:建立合理的信用政策,包括信用额度、信用期限等,确保客户的信用不会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
企业信用政策选择分析
企业信用政策选择分析
企业信用政策是企业在财务方面制定的一种管理性策略,主要涉及信用管理、赊销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等方面。
在选择企业信用政策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
1.市场竞争环境。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可能需要采取更加宽松的信用政策,以吸引客户并提高销售额。
同时,企业也需要关注市场前景,如市场变动或经济衰退,可能需要紧缩信用政策以控制风险和减少损失。
2.企业自身资金状况。
企业资金充裕时,可以采取较为宽松的信用政策,以扩大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
而企业资金紧张时,需要谨慎制定信用政策,以避免不良信用风险和经济损失。
3.客户信用状况。
企业需要进行客户的信用评估,以确保提供信用销售服务的客户具有健康的信用历史、财务状况和信用保障能力。
如果客户信用状况较差,企业可以选择较为严格的信用政策,以降低风险和损失。
4.商业关系。
企业信用政策也受商业关系影响。
如果企业与合作伙伴关系密切、长期稳定,可以更加宽松地制定信用政策。
如果企业与客户或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不稳定或存在争议,需要更严格的信用政策来规范交易行为。
中小企业信用政策浅析
00 1) 制 和收账等工作 ,销售部 门和财务部 门都不 能 企 业 管 理 .2 0 (2 . 作 者 简 介 : 杨 红 艳 , 内 蒙 古 呼 伦 贝 尔 学 很好地 承担这项工作 。因此 ,有必要在企业组 织结构 中成立一个专 门的信用管理部 门 ,对企 院经 济 与 管 理 分 院教 师 。 业信用 活动实施专业 的、全面 的管理 。信用 管 理部 门是企业 内部信用 制度制定 和执行 者 , 对
一 一 、
、
r ,欺 诈 坑 害 消 费 者 的 现 象 普 遍 存 在 。 由 柯场 f信用环境恶劣或我国信用管理方面存在着一 系 列 的 问 题 造 成 我 国 信 用 缺 失 情 况 确 实 非 常 严 重。就企业本身来说 ,企业的领导者没有把制 定与执行信用政策看作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没 有意 识到信用政策的重要性 。信用管理最重要 的是制定适当的信用政策 ,制定信用政策是为 了指导信用管理部 门的工作 。企业信用管理与 企业信用政策两者相辅
科
中小 企业 信用 政 策浅析
杨红 艳 刘 启 云
( 伦 贝 尔 学 院经 管 分 院 , 呼 内蒙 古 呼 伦 贝 尔 0 10 ) 208
摘 要: 分析 了中小企业信 用政策产生的原 因及现状 , 出了目前 中小企业信用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 找 并结合实际情况为 中小企业构建有效 的 信 用管 理 制 度 提 出建 议 。 关键词 : 中小企业 ; 用管理 ; 信 信用政策 近年来 ,我 国政府 高度 重视信 用 管理工 3 中小企 业信用 管 理方 面存 在 的主要 问 于提高企业信用 能力和 防范信用风险起着重要 作 的开展和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 ,并明确提 出 题 的 作 用 。 它 的成 立 有 助 于 在 企 业 内 部 形 成 一 个 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培养信用文化的具体要 31 .缺少必要的信用管理部 门 科学的风险制约机制 ,防止任何部门或各层管 求 ,使信用管理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 相 当多 的企业是 销售 人员或 是其他 部 门 理人员盲 目决策所 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 。在组 重要手段之一 。在这一大背景下构建 中小企业 的员工兼职做信用管理工作 。这种情形不仅在 织隶属结构上 ,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应对公司总 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体系有重大而深远 的意义 。 中小企 业中 比较普 遍 ,在大 企业 中也是 存在 经理或董事会直接 负责 。在公司总经理或董事 1信 用 政 策 的 含 义 及 内容 的。企业 的高层主管对制定信用政策工作有些 会 的 直 接 领 导 和协 调 下 ,信 用 管 理 目标 必 须 超 11 用 政 策 的含 义 .信 片面的理解 ,认为信用政策 只是 收账 ,只要能 越任何一个部门局部 的管理 目标 ,要从企业整 信 用管理 最重要 的是 制定适 当 的信用政 说会道 ,无需更多 的专业知识 。 体 的 经 营 目标 和 利益 考 虑 ,从 而 有 效 地 协 调 公 策 ,制定信用政策是为 了指导信用管理部 门的 3 . 2缺乏客户资信方面 的资料 司 的 销 售 目标 和 财务 目标 。 工作 ,让信用管理部 门根据企业 的现金流要求 客户资 信方 面的信 息奇缺 ,不仅 企业 缺 4 建立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实行 客户信 . 2 管 理应 收账款 ,使信用管理 工作有制度 可依 。 乏必要的客户 资信 , 社会 上提供 此种资信 的中 息 档 案 管 理 个科学 的信 用政策应该是 相对 比较稳 定的 , 介机构也有 待于逐 步健全 , 这种状 况使 企业对 客户 资信管理 制度是 企业 内部信用 管理 这样做能 够取信 于客户 ,从一个侧 面表现 出企 客户进行信 用评估 时缺乏足够的信 息 。难以准 制度体系的前提 ,也是企业 内部信用管理制度 业 的形象 。科学 的信用政策还要赋予其信用 管 确 地 评 估 客 户 的 风 险 程 度 。 体系 内容的基础 ,对于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和企 理 部 门一 定 的政 策 空 间 ,让 经 验 丰 富 的企 业 信 33信 用 额 度 的 确 定 过 于 随 意 没 有 通 盘 考 业 信 用 风 险 管 理 都 起着 至关 重 要 的作 用 。客 户 - 用 管理 人 员 总是 能够 通 过 掌 握 政 策 的程 度 ,在 虑 全 局 资 信 管 理 制 度 是 指 在 收 集 客户 信 用 要 素 的基 础 扩 大销 售 和s Dl  ̄r 现金 流量 两 者 之 间取 得 动 态 最 方 面企业 的管理 层认 为 :对 客户设 立 上对客户信用状况进行 分析、整理和归档 ,并 佳 值。 信用额度可能会丧失有利的商业机会 ,不利于 时 时 把 握 客 户 信 用 状况 的 制度 。 1 . 2信用政 策的内容 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 ,即使确定了信用额度 43建立企业债权保 障制度 ,转嫁企业信 . 信 用管 理人 员常常 狭义地 将信 用政策 理 也是 企业依 靠 自己对 信息 的分析 和 理解来 定 用 风 险 解为应 收账款 管理政策 ,即指在特定 的市场环 的,没有参考竞争者的经验。信用额度适用对 企 业债权 保障制度 ,就是 在企业 签约 时 境下 ,企 业权 衡了与应收账款有关 的效益 与成 象是全体客户 ,而且额度一成不变 ,不曾对信 保 障或转嫁信用风险 ,或者增加保障措施 。在 本 ,为指导企业信用管理部门处理应 收账款的 用 额 度 进 行 再 评 估 。 忽 略 应 收 账 款 管 理 系 统 。 绝 大 多数 业 务 中 ,不 论 是 内 贸 还是 外 贸 ,企 业 发生与 收账措施所制 定的一系列 的配套措施 。 企业 在制 定信用 政策 时 ,把 收账作 为重 要环 很少想 到要去保障债权。面对 一笔收益 丰厚但 其实 ,应收账款管理政策只是企业信用政策 中 节 ,而忽 略应 收账款 管 理 ,缺少一 整套 的方 风 险很大 1A 务 ,企业如果选 择放弃 ,意味着  ̄, 9k 潜 在利润 的损失 ,但如果签约则意味着 信用风 的一个重要部分 。广义的信用政策是指导企业 法 。 信用管理工作和有关活动的根本依据 ,它描述 34企业 内部应收账款管理落后 . 险巨大 ,而且 通过信 用调 查和 评估也 无法 确 了企业经营所处状态和 目标状态 ,由此确定企 应 { 账款 管理是 企业 内部管 理的重 要方 定。建立健全企业债权保障制度 ,对 于企业应 业信用管理部门 的使命 。企业信用管理部 门的 面之 一 .我 国很 多 企 业 在 这 方 面 的突 出表 现就 收账款管理制度 的深入和企业账款追 回制度的 工作 目标 、信用管理部 门的建立 、信用额度 的 是企业 l 账款常年居高不下 ,远远超 出企业 改善都具有重要 意义。 } 殳 4 . 4建立企业内部应收账款管理 制度 ,保 确定各有关部 门之问利益 的协调 、收账政策 的 应收账款合理水平 ,账龄 长、坏账率高 等问题 制定 、对信用管理部 门工作 的评价等 ,都须通 给企业 的扩大再生产带来 了致命危 害。企 业应 证 企 业 利 润 顺 利 实 现 企业 的经 营活 动是 以账款 的最终实 现为 过信用政策进行说 明。 收账款 回收 的天数平均 应是 4 5天 ,而据 全国 2 中小 企 业 信 用 管 理 的现 状 整 顿 和规 范市 场 经 济 秩 序 领 导 小 组 办 公 室 主要 目的 。信用交易先货后款 的模式使得企业 随着信 用销售 的不 断扩大 ,企业 信用 管 20 0 5年统 计 ,我 国企 业平均 账款拖 欠天 数超 应收账款存在无法按时收回的可能 ,从而 阻碍 O天 ,而 美 国 企 业 的 账 款 拖 欠 期 平 均 是 7 资金 在 企 业 内部 的 正 常 流 动 ,直 接 影 响 企 业 的 理与信 用政策越来 重要。但却 出现了企业 领导 过 9 者不懂 得信用政策、不制定信 用政策 ,出现了 天 ;我国企业平均坏账率约为 5 1%,而美 销 售 利 润 。因 此 ,应 收 账 款 管 理 也就 成 为企 业 %~ 0 严重的信用不足 ,信用缺失发展到令人触 目惊 国企业 坏账 率仅 为 O 5 05 . %~ .%。由 此可 见 , 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体系的重要 环节之一 。 2 参 考 文献 心的程 度。主 要表现在 : 拖欠银 行贷款 比 我 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的落后 已成为阻碍我 国 企业 『1叶 陈 毅 . 业信 用 制 度 论 【 1 企 M】. 京 : 中 国 北 较严 匝,企业逃避银行债务现象严重 ;企业与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 的重要 因素 。 之l 相互拖欠现象严重 ;商业伙伴之间任 i ' 1 4 中小企 业构建 企业 内部信 用管 理制度 财 政 经 济 出版社 ,2 0 . 0 6 『1韩 莉. 2 浅谈 企 业 信 用 政 策 [ 黑 龙 江 科 技 信 J 1. 意 变 咂 、撕 毁 合 同 现 象 比 比皆 是 ;假 冒产 品 充 的建 议
公司信用政策管理
公司信用政策管理公司信用政策管理是指一个公司为管理和评估客户、供应商和其他合作伙伴的信用状况和风险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司信用政策管理措施:1. 信用评估与审批:制定明确的客户信用评估标准和程序,对潜在客户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接受其业务。
审批过程可能包括对客户的财务状况、信用历史和市场声誉进行调查和分析。
2. 信用限额和付款条件:设定客户的信用限额,即允许客户在一定时间内欠款的最大额度。
同时,明确付款条件,包括账期、付款方式和利率等,以确保及时收到应收款项。
3. 监控和追踪:建立监控机制,定期检查客户的付款记录和信用状况,并跟踪客户的付款行为和资金状况。
及时发现潜在的付款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催收或调整信用限额。
4. 催收和风险管理:对逾期未付款的客户进行催收工作,包括发出催款通知、电话催收、法律诉讼等手段。
同时,进行风险管理,如购买信用保险、采取预付款方式或要求提供担保等,以降低逾期付款的风险。
5. 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保持有效的沟通和互动。
建立信任和合作的基础,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有助于维护客户的信用和忠诚度。
6. 培训与教育:为公司内部的销售和财务人员提供信用管理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使其了解信用政策和程序,掌握信用评估和催收技巧,提高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7. 不断改进与调整:定期评估和调整公司的信用政策管理措施,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优化和改进。
借助技术工具和数据分析,提高对客户信用风险的预测和管理能力。
公司信用政策管理对于确保公司的财务稳定和业务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的信用政策和管理措施,可以降低逾期付款和坏账的风险,提高现金流的稳定性,同时维护良好的商业关系和声誉。
企业信用政策的含义及其内容
企业信用政策的含义及其内容1、企业信用政策的含义及其内容。
企业信用政策(Credit Policy)是指导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和有关活动的根本依据,并确立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使命。
企业信用政策的内容包括:企业信用管理部门的目标、信用管理部门的建立、信用销售政策、授信方面的授权、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权力、收帐政策、评价信用管理部门工作的标准等。
2、企业信用政策如何确定。
3、企业信用政策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应用。
在相应政策所带来的收益和成本之间进行权衡,以确定最有利的信用政策。
包括:信用标准(企业同意给予客户商业食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信用条件(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收账政策(企业向客户收取逾期尚未收到的应收账款的程序和方式,包括准备为此付出的代价)信用政策制定后,需要在应收账款管理中执行4、内部控制与财务控制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为实现公司财务目标,由公司各级财务管理主体根据财务预算和财务制度等,对公司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以及影响和制约公司财务绩效的各因素实施约束,并对脱离预算和偏差进行调节的一项管理活动。
内部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财务控制分为外部财务控制与内部财务控制。
5、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系统的构成及其作用。
内部财务控制:企业内部股东和经营者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控制。
5、资本结构理论及其发展情况。
资本结构理论是公司财务学中一个重要理论。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资本结构理论主要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以期寻求企业最优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过程有以下划分:早期资本结构理论◆MM资本结构理论-经典资本结构理论◆新的资本结构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6、分别说明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经典资本结构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以及资本结构理论最新发展的具体内容。
早期的资本结构理论,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论包括:净收益理论,经经营收益理论和传统折衷理论。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在这一阶段,创造了MM理论,另一方面,围绕着MM定理,形成了税差学派和破产成本学派两大分支,最终形成了权衡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信用政策的选择摘要:我国企业内部普遍缺乏信用管理制度,企业机构、人员设置中缺乏专司信用管理的部门、机构或人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合作客户的信用状况缺乏深入了解,导致经济纠纷大量出现。
本文就企业信用状况作了简单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企业信用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一、我国企业信用管理现状分析2001年,据有关部门对全国57469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拖欠引发企业信用缺失的调查显示,在企业的应收账款7887亿元中,属于拖欠的应收账款约有5500亿元,占70%左右,账龄在3年以上,事实上难以收回的约占24%。
另据工商部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订立的合同有40亿份左右,合同标的140万亿元,但合同的履约率低。
1990年以前的合同履约率是80%——90%,1990年以后的十几年间,合同履约率只有50%左右,有些地区甚至才30%左右。
在信用管理方面,我国企业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急需解决。
(一)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发生偏离我国许多企业近几年迫于市场竞争的压力,在其发展上单纯追求销售业绩的增长,企业简单地采取以销售为导向的经营管理模式,例如“销售承包制”和“销售买断制”等,忽视了应收账款上升、销售费用上升、负债增加、呆账坏账增加等问题,偏离了最终利润这一企业最终目标。
(二)缺乏专门的信用管理职能部门在我国企业现在的管理职能中,应收账款的管理基本上是由销售部和财务部两个部门承担。
在实践中,这两个部门常常出现职责分工不清、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甚至出现管理真空等种种问题。
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表明,增加独立的信用管理职能,由信用部门或信用经理承担和协调整个企业的信用管理工作是一个有效的管理方式。
(三)信用管理方法和技术落后在目前销售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上,我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很好地掌握或运用现代先进的信用管理技术和方法。
比如缺乏客户资信方面的资料;对客户的信用风险缺少评估和预测,交易中往往是凭主观判断作决策,缺少科学的决策依据;在销售业务管理中缺少信用额度控制;在账款回收上缺少专业化的方法。
(四)信用管理重点严重滞后目前许多企业解决拖欠问题多采取“事后”控制的方法,即只有在账款被拖欠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催收。
结果出现了“前清后欠”的现象,使企业顾此失彼,包袱越背越重。
(五)缺乏经过专门训练的信用管理人员信用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中,信用管理与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信用管理相互交叉,缺一不可。
我国信用管理专业研究人员很少,需求和供给缺口极大,信用管理人员的总体素质偏低。
所以,从我国当前的信用管理现状来看,可以说还处于信用管理的基础建设时期,强化我国的企业信用管理必须从解决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入手。
二、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一)树立全程信用管理意识所谓全程信用管理模式,就是指全面控制企业交易过程中各个关键业务环节,从而达到控制客户信用风险的目的,其具体方法包括:1.选择客户。
接触客户是企业销售工作的开始,同时贯穿整个销售工作的全过程。
接触客户的一个直接信用管理目标便是评价客户的信用等级,选择信用良好的客户进行交易。
2.确定信用条件。
这里的谈判是指从最初与客户的协商直到双方达成一致协议的过程。
谈判过程中将和客户一起确定信用条件,包括给予信用的形式(如付款方式)、期限和金额。
3.寻求债权保障。
从信用管理的角度来讲,为了确保收回货款,往往要在经济法允许的范围内,在合同中使用一定的债权保障手段,如担保、保险、保理等。
签约、谈判和客户调查一起,构成了信用管理的事前保障机制。
4.事中控制。
销售部门以赊销的形式售出货物之后,面临的一个最直接问题就是如何对形成的应收账款进行监控,保证及时收回货款。
此时信用管理的目标是如何提高应收账款回收率。
在这一环节上,我国企业目前普遍缺少有效的方法。
5.早期拖欠款的催收。
货款迟付现象不仅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而且极有可能造成长期拖欠隐患。
因此,企业怎样在货款被拖欠的早期进行适度催收,同时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是销售经理和财务经理较难处理的问题。
6.坏账追讨。
当发生呆账或坏账的情况时,企业必须面对追账的问题,这是企业信用管理的事后反馈。
(二)建立明确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主要是指企业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针对信用销售(赊销)情况下制定的一系列业务管理原则、标准和风险控制方法,是企业进行信用管理的基础,是信用销售风险控制的核心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信用标准。
是指本企业给予客户信用所需求的最低标准,通常用客户的信用等级来衡量。
如某企业只对信用等级在3级以上的客户提供信用销售,则3级即为信用标准。
制订信用标准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信用条件。
是指企业要求客户支付信用销售货款的条件,包括信用限额、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
如“3/10,N/30”表示客户如果在10天内付款可按发票金额给予3%的折扣,超过10天不在享受折扣,但付款总期限不得超过30天。
3.信用限额。
是指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所确定的安全性销售的允许最大额度,一般以金额表示。
它取决于这样几个方面:客户的偿债能力、客户的偿债意愿、客户的资本、抵押品、经营状况。
4.收账政策。
通常来说,企业如果采取积极的收账政策,会减少应收账款的投资,减少坏账损失,但是,成本增加;反之,如果采用消极的收账政策,收账费用会减少,但是增加应收账款的投资和坏账损失。
收账政策应根据催款所增加的收益与成本做比较后,做出决定。
(三)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结构有了信用销售的政策和全程信用管理的理念,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来实现对整个过程的控制。
设置时,必须在成本—效益原则的指导下,并根据企业的规模、所处的行业、经济环境等因素采用不同组织形式的信用管理部门。
信用管理部门必须完成下列工作:获取信用资料、分析从各种渠道获得的资料、授信、监控客户付款能力的变化、管理和分析应收账款、协助催收逾期账款、委托第三方追索账款、建议或决定采取法律措施。
(四)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客户信用等级的评估是为了加强信用控制,并为客户分类提供依据。
信用等级的评估,以客户的信用履约记录和还款能力为核心,进行量化的评定。
客户信用等级每季度根据客户上一季度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评定一次。
信用评估指标分为品质特性评价、信用履约率评价、偿债能力评价、经营能力评价、盈利能力评价5大类共20项,对各项指标设置相应分值。
即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评审委员会根据定性指标、定量指标和专家小组的审查评价结果,计算出企业得分高低,将企业信用等级统一分为AAA、AA、A、B、C五个等级(有效期均为一年)。
三、建立我国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保障措施(一)企业领导必须对信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无所不在,信用关系普遍存在于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过程中。
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应该具备足够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和管理知识并把其列为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应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企业实施经营管理全过程的信用风险管理,必须首先在原有的业务管理体系中,增加信用风险管理职能。
信用管理目标必须超越任何一个部门局部的管理目标,要从企业整体的经营目标和利益考虑问题,从而有效地协调公司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
(三)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客户资信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要求企业全面收集管理客户信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并随时修订、完善,实行资信调查制度,筛选信用良好的客户。
客户资信管理的核心是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和信用等级评价。
(四)建立内部授信制度内部授信制度的核心是对客户赊销条件的审查及信用额度控制。
授信管理是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工作,在企业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决定给予信用时,应根据与客户以往的交易记录,履行情况和企业的信用风险政策,由专门的客户审查部门来决定其信用额度。
(五)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应收账款是企业的神经中枢,从表面上看,是一个财务问题,但实际上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即从客户的开发、订单处理、合同审定到账款回收和债权管理。
在企业决定信用额度后,也要对客户实施严密的风险跟踪,如当客户发生销量大降、法律纠纷、财务收支危机等情况时,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应立即调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不良后果出现。
为此,应建立应收账款档案,建立“综合性销售分类账管理制度”、“赊销客户监控制度”、“账龄控制制度”和“欠款催收制度”。
应用这套管理制度尽可能达到既不失去客户,又能及时足额收回账款的目的。
(六)全面提高信用管理人员的素质信用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企业中的信用管理人员只有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技术方法和经验,才能胜任信用管理工作。
所以,必须加强对现行企业信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信用管理的能力和技巧。
四、结论信用是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润滑剂,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于消费者、企业和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整的现代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并予以坚定不移的监督执行,带给企业的将是防范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显著增强以及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直接提高。
同时,这项制度应及早在整个社会得到普遍推广实施,全面形成市场互动联动效应,以便从中取得更大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对改善企业信用状况、优化市场信用环境、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所能起到的作用,这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将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