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情况汇报
【规划】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
【关键字】规划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7月)进入“十一五”以来,在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全市上下按照“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入苏南、接轨上海、走向世界、全面小康”的发展思路,抢抓沿江沿海开发等一系列历史性机遇,着力推进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实施情况总体良好。
一、《规划纲要》中期进展情况《规划纲要》的战略定位、总体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三年来,全市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处于江苏和长三角前列。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10.1亿元,比“十五”末增长70.5%,年均增幅19.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8个百分点,完成规划进度的70.5%,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排名位列第28位、地市级第7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040元,完成规划进度的83.8%;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9.6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21.7%,年均增幅30.4%,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超过年递增20%以上的规划目标。
科学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三年来,三次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9∶57∶35.1,二、三产业占比达到92.1%,超过92%的小康目标,比“十五”末提高3.1个百分点,快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73吨标煤,提前实现规划目标;2008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十五”末减少4.3万吨,下降20.9%。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走在江苏乃至全国前列。
城乡居民收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8年分别达到18903元和7811元,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3元和454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52.6%和42%,年均增幅15.1%和12.4%,完成规划进度的85.6%和77%;三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2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10年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五城同创”圆满实现,在首届中国最安全城市评选中,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南通是的总规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文本目录(文中斜体部分为强制性规划内容)第一章前言 (3)第二章市域空间结构规划 (4)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第四章市域空间利用规划 (6)第五章市域综合交通体系 (6)第六章市域给排水工程规划 (7)第七章都市区协调 (8)第八章规划区规划 (9)第九章规划区四区划定 (10)第十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1)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空间结构 (12)第十二章中心城区总体布局 (13)第十三章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 (14)第十四章中心城区快速路系统规划 (15)第十五章中心城区轨道交通与快速公交规划 (16) 第十六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 (17)第十七章总体城市设计 (18)第十八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第十九章给水工程规划 (21)南通市规划管理局 2009 3 1第二十章排水工程规划 (22)第二十一章供电工程规划 (23)第二十二章电信工程规划 (24)第二十三章燃气工程规划 (25)第二十四章供热工程规划 (26)第二十五章环卫工程规划 (27)第二十六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减灾规划 (28)第二十七章近期建设规划 (29)第二十八章中期规划 (30)第二十九章远景构想 (31)第一章前言南通市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于1994年,按照该规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南通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南通中心城区特大城市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但随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条件的重大变化,南通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空间发展由原来的“江河时代”迈向了“江海时代”,上一轮规划现已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
有鉴于此,南通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底启动了新一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07年6月和2009年2月分别通过了由省建设厅组织的总规纲要和成果的专家评审。
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的要求,对论证通过的《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进行批前公示,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时间30日。
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摘要:本文总结了南通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概况,剖析了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式,分析了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鲜明特征,研究了南通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和重点,提出了进一步强化领导组织工作、统筹规划并做好落实工作、建好绿地系统和项目农业、走农业合作和企业化道路等十大推进南通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现代农业都市农业都市生态型南通模式中心城市1895年张謇先生奠定了南通“一城三镇”式的“田园城市”,成为中国近代最早由中国人自己规划建设城市的一个典范。
南通赢得了“田园城市”和“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从此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南通同时跻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市行政区划也作了较大调整,面积由355平方公里增加到1706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扩容在即。
为适应“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强化沿海发展战略、注重历史文化保护、突出人居环境、营造生态城市”为基本原则打造现代化都市的要求,南通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
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调研与思考。
1南通都市型农业的发展历史和发展概况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为了突破城郊地区农业以生产粮食为主的制约,南通开始发展以鲜活农副产品为主的以商品性农业发展为特征的城郊型农业。
南通当年这种商品性农业发展很快,形成了如国内各大媒体竟相报导的百万雄鸡下江南等壮观局面。
城郊型农业可以看作是南通市区农业从传统农业向都市型农业的过渡形式。
到了90年代中期,京、沪等大城市率先提出了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思路,认为都市型农业是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地区的农业与一般农村地区的农业一样,都应当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正由于都市型农业的内涵为城市地区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此后10年中也成为南通市区农业发展的目标模式。
南通随着五城同创活动的开展,城市建设朝着建设清洁型、生态型、宜居型的生态城市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国办函[2016]61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日期】2016.07.01【实施日期】2016.07.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2016〕61号)江苏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一、国务院原则同意《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南通是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现代化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南通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南通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77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建设管理,统筹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进一步加强与上海、泰州等周边城市以及苏南地区的协调合作,做好区域互联互通和江海联动,优化沿江开发布局,加强岸线保护。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21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54.3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
(工作总结)年城乡规划工作总结
2010年城乡规划工作总结南通市规划局通州分局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区城乡规划工作在区委、区政府和南通市规划局的正确领导下,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稳步推进城乡规划编制,完善规划管理体系,深入贯彻实施《城乡规划法》和《江苏省城乡规划条例》,按照城乡规划一体化的要求,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为健全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模式,全面均衡提升全区城乡规划水平,较好地完成了城乡规划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使我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跃上一个新台阶。
一、高起点做好规划编制工作,不断完善城乡规划体系按照今年工作目标和任务,我局紧抓重点,科学编制各项规划,规划编制工作有序进行。
1、开展各专项规划编制。
完成城区给水、城区抗震防灾、城区绿地系统、城区市容环卫、城区燃气5个专项规划,已由专家评审会论证通过。
2、强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完成世纪大道以西4.88 Km2及城东新区11 Km2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证成果稿,并已经南通市规划局组织技术审查;完成老城区6.5 Km2、银河新区3.9 Km2控制性详细规划,已通过规划评审;继续深化和延伸金西片区11.4 Km2控制性详细规划。
3、突出区域特色发展规划研究。
结合江苏沿海、沿江开发战略,先后开展并完成了滨海新区101 Km2概念规划和开沙岛10.96 Km2旅游度假区概念规划编制并通过技术审查;协助滨海新区组织开展滨海新区总体规划修编和给排水等专项规划编制;组织开展金通公路与通吕运河通州区段规划定位研究、城区北部发展研究工作,目前已完成最终成果方案。
围绕恒力项目,多次跑省跑市,已争取到省、市同意对《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的调整。
我局编制的通州城东新区城市设计及重点地区行动规划荣获2009年度南通市城乡规划系统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
4、指导和服务村镇规划编制。
为更好地整合资源,结合近年来村镇建设的实际,进一步加强了对各镇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完成刘桥、兴东等镇新一轮(规划期限至2030年)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推进各镇2009年度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证工作,完成刘桥和平东两镇控制性详细规划论证;完成十总、三余、东社、兴仁4个镇道路专项规划最终成果;全面完成农村居民集居点布局规划,已通过论证,开始进入实施阶段。
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
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南通市水利局南通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年三月项目名称:南通市城市水系规划设计编号:2009G022委托单位:南通市水利局承担单位:南通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咨询证号:工咨甲11120060040报告编写:刘新华喻福涛张东华陆建平陶晓东吴国泉汤仲仁张守贤冯晓拥何红伟黄莉刘谭琴王飞跃吴倩云赵狄邱旭东朱炼金炜胡大伟陈旭坤估算编制:冯晓拥周小平报告校对:汤仲仁张守贤项目负责:陶晓东审核:喻福涛吴国泉批准:刘新华陆伟编制时间:2010年03月目录1 总论 (1)1.1 规划目的意义 (1)1.2 规划指导思想 (1)1.3 规划原则 (1)1.4 规划依据 (2)1.5 规划范围 (3)1.6 规划基准和水平年 (3)1.7 城市水系规划的技术工作程序 (3)1.8 规划主要成果 (4)2 城市水系规划区域概况 (5)2.1 自然条件 (5)2.2 经济社会发展 (6)2.3 供水排水 (7)2.3.1 城市供水 (7)2.3.2 城市排水 (7)2.4 污染源分析 (7)2.5 水污染防治 (9)2.6 河道水环境质量状况 (9)2.7 河道生态特征 (10)3 城市水系现状及分析 (11)3.1 现状水系 (11)3.1.1 河道概况 (11)3.1.2 配套建筑概况 (11)3.2 水系历史演变 (11)3.3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系布局的要求 (12)3.4 水系存在问题分析 (13)3.4.1 部分河道淤积、缩窄及切断 (13)3.4.2 河道断头,水体呆滞 (13)3.4.3 河道水污染现象严重 (13)3.4.4 水文化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 (14)3.4.5 沿河绿化、景观缺乏 (14)4 城市水系布局和水面规划 (15)4.1 城市水系布局 (15)4.1.1 水系分类与水系等级划分 (15)4.1.2 水系总体框架和布局规划 (16)4.1.3 水系防洪排涝功能分析 (23)4.2 城市水面规划 (27)4.2.1 水面面积及水面组合形式现状 (27)4.2.2 适宜水面面积 (28)4.2.3 水面修复与补偿 (28)5 城市河道生态水量的控制和保障 (30)5.1 河道生态水量确定方法 (30)5.2 河道生态水量计算 (30)5.3 河道生态水量保障措施 (31)6 城市河道水质控制和工程措施 (32)6.1 河道水污染与水质现状 (32)6.2 河道水功能区划分与水质目标 (32)6.3 城市供水安全 (35)6.3.1 应急备用水源 (35)6.3.2 污染企业的整治 (35)6.3.3 清水通道建设 (36)6.4 河道水质控制方案 (36)6.5 改善河道水质的水系整治方案 (36)6.5.1 截污入管 (36)6.5.2 污水集中处理 (39)6.5.3 水系贯通、整治 (41)6.5.5 调水引流 (41)6.6 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43)6.6.1 建设生态河堤 (43)6.6.2 完善滨水绿化 (43)6.6.3 建设生态廊道 (44)6.6.4 建设水生态系统 (44)7 城市水景观与水文化 (45)7.1 城市水景观 (45)7.1.1 定位及目标 (45)7.1.2 水系景观功能划分 (45)7.1.3 水景观建设方案 (45)7.1.4 景观节点工程要求 (46)7.2 城市水文化 (47)7.2.1 水文化建设的框架体系 (47)7.2.2 历史水文化建设 (48)7.2.3 现代水文化建设 (49)7.2.4 水文化节点工程要求 (50)8 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 (51)8.1 堤防护岸现状 (51)8.2 生态型护岸规划方案 (51)8.3 典型护岸工程分析 (52)9 城市水系管理 (53)9.1 水系管理范围划定 (53)9.1.1 河道管理范围 (53)9.1.2 附属建筑物管理范围 (55)9.2 水系管理内容 (55)9.2.1 河道工程 (55)9.2.2 建筑物工程 (56)9.2.3 绿化工程 (56)9.3 水系管理法规 (56)9.4 水系管理机构 (56)10 城市水系规划工程建设意见 (58)10.1 水系规划工程系统 (58)10.2 规划工程投资及投入途径 (58)10.2.1 投资估算 (58)10.2.2 投入途径 (59)10.3 工程实施计划 (59)10.3.1 近期工程实施计划 (59)10.3.2 中期工程实施计划 (61)10.3.3 远期工程实施计划 (61)11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77)1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77)11.1.1 规划方案环境的有利影响 (77)11.1.2 规划方案对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77)11.1.3 缓解和补偿对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与建议 (78)11.1.4 规划方案对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 (79)11.2 宏观效益分析 (79)11.2.1 社会效益 (79)11.2.2 环境效益 (79)1 总论1.1 规划目的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南通市经济社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城市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依赖性和要求愈来愈高。
关于南通城市规划的分析
姓 班 学
名: 级: 号:
目录 concert
一、城市概述 二、城市市域空间规划结构 三、城市环境 四、南通市交通布局 五、总结
一、城市概述
南通市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于1994年,按照该规 划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南通市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 就,南通中心城区特大城市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但随着区 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条件的重大变化,南通又迎来了新 一轮的发展机遇,空间发展由原来的“江河时代”迈向了 “江海时代”,上一轮规划现已不能满足城市快速发展的 需要。 发展目标:我国东部沿海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 市,上海北翼的经济中心和门户城市,国内一流的宜居创 业城市,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
四、南通市交通布局
发展方向:主要向东、南方向发展,整合西、 北方向,优化沿江,形成带状城市布局形态。 公共服务中心体系:由1个组合型市级中心、2 个区级中心、6个片区级中心。 居住:建设“宜居城市”,构建和谐社区。加 强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建设,供地量不小于居 住用地供地量的5%。 工业:规划形成7个工业片区:港闸经济开发区、 港闸经济开发区东区、崇川经济开发区东区、崇 川经济开发区南区、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海 港区、通海港区。
城市对内交通
2014年南通市城市快速轨道交 通建设规划获得国家批准。成 为江苏省第6个,全国第37个 获批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南 通市轨道交通远景线网由4条 市区线和4条市域线组成。 南通的城市快速路也发展迅速 ,形成“一环一轴八射”的快 速路网总里程达83.24公里。
8
城市对外交通
铁路网:铁路网络规划期末呈“一 纵两横一环四支线”布局,其中, “一纵”为新长铁路-沪通铁路, “两横”为宁启铁路和海洋铁路, “一环”为沿江沿海铁路,“四支线” 为如皋港区、狼山港区、江海港区、 启东船舶工业园铁路支线。 高速公路:规划形成“二环、三射、 一联、四通道”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 航空:南通兴东机场,建成为上海 第三机场,使之成为以支线航空和 货运航空为主,通用航空为辅的上 海国际航空枢纽重要组合机场。
南通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2035)
南通市内河港口总体规划(-)一、前言、规划背景南通地处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型结构交汇点,“据江海之汇、扼南北之喉”,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和水运发展优势。
近年来,在江苏沿海开发和沿江开发两大战略的推动下,特别是在近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等国家新战略的带动下,南通市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综合交通和沿海沿江港口发展迅速,正在成为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和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年月,南通市委召开了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交通转型”三大转型任务。
推进交通建设由单一体系向综合枢纽转变、由基本通达型向集成运输型转变、由传统分散型向现代智能型转变,是交通转型的三大工作重点。
内河水运作为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引导重大产业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构建“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受到中央和省市的高度重视。
根据《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内河港口作为内河水运的关键节点和充分发挥水运效益、构建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必须加快发展。
年月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推进港口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交水发〔〕号),要求进一步做好港口转型升级工作,促进港口提质增效升级。
此外,江苏内河干线航道网建设等重大工程都将在年全面建成,为内河港口规模化发展、江河联运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宏观形势的发展,上述意见的出台,南通区域交通格局变化,以及内河水运条件的持续改善,提升内河港口发展综合效益,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成为未来内河港口行业发展的重要主题。
南通市坐拥江海之利,境内水网发达,内河航道总里程仅次于盐城居全省第二位,具有发展内河港口的天然优势,连申线和通扬线等主要航道沿线内河港口在能源物资和大宗货种运输方面,对南通市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由于多方面历史原因,南通市内河港口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于公路、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部分地区的内河港口发展缓慢,存在分布散、规模小、等级低、功能弱、基础设施和装卸水平落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多式联运体系的构建,已不能适应南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论南通城市规划
论南通城市规划摘要:城市化对一个经济体来说,意味着其基础与结构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正在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本文将把我的家乡——南通作为分析对象,来说明在近年来南通城市化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经济体在基础与结构上发生根本变化的过程。
对一个国家而言,它包含了整个国家的人口、资本、制度以及各种资源全方位的配置与调整,中国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实现了农业国的工业化,其间城市化过程虽几经波折波折,但成效卓越。
本文将把我的家乡——南通作为分析对象,来说明在近年来南通城市化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一、南通城市化的背景介绍南通市位于长江入海口北岸,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首批14 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享有“中国近代第一城”的美誉。
经过历次的城市规划,目前南通市区土地面积为355 平方公里,2008 年末市区人口达到87.52 万人。
人口密度达到2465 人/平方公里。
二、南通历次城市规划1.近代张謇对南通城市发展规划实践从19 世纪80 年代开始,清末状元张謇在家乡南通兴实业、办教育,开展城市建设,并提出了“一城三镇”(即中心城区和唐闸、天生港、狼山三镇)的城市规划设想。
在他的推动下,南通开辟了新工业区和港区,进行了近代教育、文化、市政设施建设,建立了功能分布比较科学合理的多层次城镇体系。
张謇这种朴素的田园城市模式的规划实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唐闸地区有丰富的棉花原料和从事土布生产的熟练工人,在交通方式为水运和步行的年代就近于原料和劳动力市场布局纺织企业是比较合理的;其二,位于通扬运河畔的唐闸地区,是历史上海盐集散中转码头,水运条件较为优越;其三,张謇在南通兴办实业的指导思想是“实业救国、地方自治”,通过兴办实业来获取教育经费,以唤起民众救国救家;其四,避免在旧城大兴土木办工业,可以保护南通古城风貌和居住环境。
但从另一角度来看,张謇的规划实践过早地分散了城市功能,给南通城市空间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弱化了中心城市的集聚作用;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影响了城市经济实力总体水平的提升;影响到长江岸线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各组团之间的相互联系度等。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区城市建设和管养体制调整完善方案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区城市建设和管养体制调整完善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01•【字号】通政发[2013]26号•【施行日期】2013.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区城市建设和管养体制调整完善方案的通知(通政发〔2013〕26号)各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南通滨海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南通市区城市建设和管养体制调整完善方案》已经2013年2月22日十四届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人民政府2013年4月1日南通市区城市建设和管养体制调整完善方案现行城建体制自2005年执行以来,较好地解决了市、区两级在城市建设和管养方面条块分割、职责不清的矛盾,调动了各区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城市发展的合力。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城市发展战略,加快观音山新城、市北新城、五山地区、滨海园区等封闭区域的开发建设步伐,加之国家信贷政策的调整对融资平台管理的影响,我市现行城建体制和融资模式需作相应调整。
为顺应形势变化,解决矛盾问题,保障城市建设发展,现就市区城市建设和管养体制提出如下调整完善方案。
一、调整完善的基本原则(一)适度超前、动态平衡的原则。
组建多层次、多行业的城市建设投融资集团,建立投融资与建设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适度负债筹集建设资金,以城市建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区域经济发展保障城市建设,实现较长时间段的资金平衡。
(二)权责匹配、共同负担的原则。
结合总体建设任务,考虑市与区的建设能力和资源优势,适当调整部分事权和财权,增强区级参与程度,使得市与区的建设事权与财权基本匹配。
(三)统筹建设、创新管理的原则。
坚持城市开发建设线面结合,探索系统化、片区化整治新路,着力推进老城区改造,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创新城市管理方式,下沉社会管理事项,上收专业管养事项,确保市政设施保持完好和市区环境提升,增强城市载体服务功能。
江苏南通通州湾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苏南通通州湾经济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 规划概况1.1 规划背景根据通委[2012]2号文,南通滨海园区于2012 年1 月12 日正式成立,控制区范围包括通州三余镇全境及其对应的海域、如东县大豫镇全境及其对应的海域,总面积约820 平方公里(包含代管区)。
随着园区总体规划的推进,园区更名为通州湾新区(南通滨海园区),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总体方案的批复,园区更名为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通州湾新区)。
为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进一步加快南通沿海开发,实现南通城市空间由沿江向沿海拓展,打造港口、产业、新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国际滨海新城,2013年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管委会委托编制了《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通州湾新区)规划(2013-2030)》。
2014 年9 月,国务院正式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
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总体方案的批复(苏政复[2015]42号)(见附件),同意开展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前期工作。
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控制区范围包括通州区三余镇全境及其对应的海域、如东县大豫镇全境及其对应的海域,总面积约820平方公里(包含代管区)。
其中代管区范围包括通州区三余镇和如东县大豫镇部分区域,总规划面积约585平方公里,代管区陆域部分包括原通州区三余镇全境、原通州滨海新区、原如东县大豫镇闸东村、东岗村、东凌社区、东安科技园区以及东安闸内部分围垦区域(如泰运河以南部分),总面积约292 平方公里;海域部分约293 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腰沙-冷家沙海域。
2015年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管委会委托南京国环环境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开展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代管区)陆域部分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江苏省通州湾江海联动开发示范区(通州湾新区)陆域部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5年12月3日通过原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现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审查(苏环审[2015]142号)。
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通知
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12.26•【字号】通政办发[2005]128号•【施行日期】2005.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南通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通知(通政办发〔2005〕12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8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99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对做好我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的重要意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前提,是实行土地用途管制、落实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基本手段。
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关系到我市城乡经济建设长远、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重大意义,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和制定“十一五”规划工作,联系城乡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实际,抓紧认真开展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基础数据调查核实、相关资料收集整理、专题研究等规划修编前期工作,要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为根本方针,围绕为“两个率先”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用地保障的要求,理清规划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确立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和思路,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为全面开展规划修编提供依据和奠定基础。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2009--2030)
1、规划范围按照市域、规划区和中心城区三个层次进行规划。
市域为南通市域行政辖区,陆域土地面积8001 平方公里。
规划区包含港闸区、崇川区、开发区、通州区(行政区划面积为1706平方公里),海门市的三星镇、江心沙农场,总面积1770 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港闸区、崇川区、开发区全部,通州区的金沙镇、五接镇、平潮镇、平东镇、兴仁镇、兴东镇、先锋镇、张芝山镇、川姜镇,总面积853平方公里。
2、城市性质我国东部沿海江海交汇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上海北翼的经济中心和门户城市,国内一流的宜居创业城市,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
3、城市规模1)市域人口及城市化水平2008 年市域现状总人口760 万人,城镇人口412 万人,城市化水平54.2%。
规划近期(2012年)总人口780 万人,城镇人口476万人,城市化水平61%;远期(2030年)总人口920 万人,城镇人口690 万人,城市化水平75%。
2)中心城区城市规模2008年中心城区现状城市人口138.5万人,建设用地159.9平方公里,人均115.5平方米。
规划近期(2012年)人口规模167 万人,建设用地193 平方公里,人均115.3 平方米;远期(2030年)人口规模265 万人,建设用地305 平方公里,人均115.2 平方米。
4、沿海开发规划1)沿海开发策略。
突出沿海深水海港开发建设,与沿江港口联动,构建上海航运中心北翼的组合强港;利用沿海资源优势,培育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和长三角重要的能源基地;集中布局港口工业,推动临港地区综合开发,以港口、产业、城镇三位一体联动开发为主,构建基础产业基地和海洋产业集聚区,形成以沿海港区为中心、以沿海城镇为基础、以沿海先进制造业为推动力的沿海总体开发格局。
2)沿海工业协调发展。
南通沿海地区集中规划基础工业集中区,主要选择发展电力、新能源、石油化工、新能源设备制造、海洋工程、港口机械等产业,新增石化、能源等工业主要向南通港沿海港区集中布局,依托深水港口,构筑沿海开发新空间。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新能源、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2009-2011年)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新能源、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2009-2011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7.08•【字号】通政发[2009]55号•【施行日期】2009.07.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能源及能源工业综合规定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新能源、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2009-2011年)的通知(通政发〔2009〕5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现将《南通市新能源、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2009-2011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七月八日南通市新能源、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2009~2011年)能源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保障地方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加大和传统能源资源的快速消耗,新能源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在新能源、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新能源、能源装备制造业也成为一大重点产业,《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包括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等新型能源装备。
江苏省出台的《新能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也将风电和光伏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加大扶持和推进力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新能源、能源及其装备制造业全面转型升级,打造“千亿级”产业板块,实施“双千规模”培育工程,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发展现状(一)产业概况。
我市能源产业以火力燃煤发电为主,风力发电、生物质(秸杆)、垃圾焚烧发电为辅,形成了多元化的电源结构。
从2006年开始,风力发电迅速崛起,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全市掀起了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热潮。
在新能源、能源装备制造领域,传统发电、输变电设备和风电整机及配套、光伏电池等产业保持年40%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全市工业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
南通市政府批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数字南通十五后三年建设规划纲要及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的通知
南通市政府批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数字南通十五后三年建设规划纲要及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3.08.25•【字号】通政发[2003]67号•【施行日期】2003.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南通市政府批转市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数字南通十五后三年建设规划纲要及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的通知(通政发〔2003〕6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市政府同意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市信息化办公室《“数字南通”“十五”后三年建设规划纲要及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现批转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二○○三年八月二十五日“数字南通”“十五”后三年建设规划纲要及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市信息化办公室二○○三年八月)为加快实现全市信息化进程,推动可持续发展,2002年初市政府提出了建设"数字南通"的战略构想。
"数字南通"是充分利用数字化及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和手段,对南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与社会生活发展相关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化处理和利用,建设一个架构在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之上,进而整合城市各类资源的综合信息系统,实现对全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从而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根据《南通市"十五"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结合我市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制定"数字南通""十五"后三年建设规划纲要及2010年远景发展目标。
一、"数字南通"建设的基本情况(一)建设现状我市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九五"以来全市信息化建设推进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是进入"十五"后,全市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这一主题,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为今后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南通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 政府信息公开 > 发展规划首页 当前位置:南通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发布时间: 2009-06-05 10:53:26 字体:[ 大 中 小 ](2009—2020年)第一章 绪论 1 引言 随着桥港时代的到来,南通市区融入了上海一小时都市圈,作为上海北翼城市,将成为长江入海口跨越发展新格局的核心区和新兴产业集聚区。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提出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区域经济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和宜居创业城市”的城市总体发展定位,进一步明确“突出江海联动开发,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思路,对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市政府决定编制南通市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 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为2009年-2020年。
其中: 近期阶段为2009年-2012年。
中远期阶段为2013年-2020年。
3 规划范围 本规划区域主要指港闸、崇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区内现有耕地约136000亩,根据城市发展规划, 2012年后仍保留的耕地91000亩左右,2020年后保留的耕地51000亩左右。
l 2020年后仍然保留的农业用地和农村区域(中远期),包括港闸区宁启高速以北、宁启铁路以东区域和崇川区宁启铁路以东区域保留的农业用地以及狼山风景区生态绿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小海镇、竹行镇等处保留的农业用地以及老洪港风景区的生态绿地,共51000亩左右。
主要进行全面基础设施规划和中长期农业发展战略规划。
l 2020年前为农业用地,之后改变用途的土地,面积40000亩左右。
主要进行基础设施规划和农业项目选择性规划。
l 2012年前为农业用地,之后改变用途的土地,面积45000亩左右。
主要进行村庄环境整治规划和简易设施农业项目规划。
l 与规划区域相邻的通州区部分乡镇作为辐射拓展区域,暂不作具体规划。
4 规划原则 ● 生态优先,城乡融合 ●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 突出重点,分期推进 5 规划主要依据 5.1 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中国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简体繁体English 日本语WAP 中国南通个性化定制首页新闻中心透视南通政府信息公开办事大厅公众交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2008年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009年一号文件) 《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2004) 5.2 江苏省相关法规和政策文件 《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2004年修正) 《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1999) 5.3 南通市相关规划及文献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南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南通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 《南通市统计年鉴》(2008)第二章基础状况 根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性质定位为上海北翼经济中心,长三角地区江海港口枢纽、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旅游贸易城市。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录第⼀章总则第⼆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第⼀节社会经济与城镇发展战略第⼆节城镇等级规模与空间组织第三节区域协调第三章沿江沿海空间发展规划第⼀节指导思想、发展⽬标与发展战略第⼆节沿江岸线利⽤与港⼝布局第三节沿江产业规划第四节沿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第五节沿江、沿海城镇结构与空间布局第六节江海联动规划第七节沿江沿海基础设施规划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发展⽬标第五章城市规模第六章城市发展⽅向与结构形态第七章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第⼀节对外交通第⼆节城市道路⼴场第三节城市公共交通第⼋章城市建设⽤地布局调整规划第⼀节⽤地布局第⼆节居住⽤地第三节公共设施布局第四节⼯业⽤地布局第五节仓储⽤地第九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第⼗章⽂物古迹、历史⽂化街区及优秀建筑遗产保护规划第⼗⼀章城市设计与城市⽣态景观规划第⼗⼆章城市市政公⽤设施规划第⼀节给⽔⼯程第⼆节排⽔⼯程第三节供电⼯程第四节信息⼯程第五节燃⽓⼯程第六节供热⼯程第七节环卫设施第⼗三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第⼀节防洪排涝第⼆节抗震防灾第三节⼈防⼯程第四节城市消防第⼗四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第⼗五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第⼗六章城市近郊规划第⼗七章城市远景发展构想第⼗⼋章实施城市规划的政策措施第⼗九章附则附表⼀南通市城市建设⽤地调整平衡表附表⼆南通市城市建设⽤地各组团⽤地调整分配表附录: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图集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本第⼀章总则第1条为贯彻落实“依托江海,崛起苏中,融⼊苏南,接轨上海,⾛向世界,全⾯⼩康”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南通独特的区位优势、港⼝优势,适应新时期南通区域⼤交通的发展需求,实施沿江开发,江海联动,促进南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依据《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和江苏省建设厅苏建规(2001)390号和(2003)145号⽂件精神,调整编制《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2条规划调整依据1、《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江苏省实施〈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总体规划(2016~2030)的批复-通政复〔2018〕54号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总体规划(2016~2030)的批复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总体规划(2016-2030)的批复通政复〔2018〕54号通州区人民政府:你区2017年9月15日《关于报批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总体规划(2016~2030)的请示》(通政综〔2017〕65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你区上报的《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总体规划(2016~2030)》。
二、镇区性质:通州中心城区外围以先进制造业、道口经济、文化休闲为特色的宜居城镇。
三、镇区规划区范围:东部镇区规划范围东至经十路、经十一路,西至经一路,南至五总河,北至纬一路、镇北路;西部镇区规划范围东至望江河,西至经十五路、镇西路、洋海线,南至纬十七路,北至镇北河道。
规划用地面积6.6平方公里。
四、镇区规模:人口规模规划近期(2020年)4万人,远期(2030)5万人;近期规划建设用地4.88平方公里,远期5.37平方公里。
五、镇区总体布局:同意东部镇区整体向西向南拓展,向西强调与西部镇区的联系交流与协同发展,北部工业区进一步优化并适当向东发展,形成“两心、四点、三轴、一带、五区”的空间布局;西部镇区适度向南发展,合理控制,整体上沿洋海线将老镇区与道口经济区联系起来,合理控制镇区的发展规模,不再进一步拓展用地,形成“两心、三点、一轴、两带、五区”的空间布局。
六、经批准的《南通市通州区十总镇总体规划(2016~2030)》是十总镇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要及时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确保总体规划得以控制落实。
南通市人民政府2018年6月5日——结束——。
南通市区步行系统规划
南通市主城区交通问题改善规划研究设计任务书南通市规划管理局2009年03月南通市主城区交通问题改善规划研究设计任务书一、规划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出行舒适、快捷与方便的要求越来越高,南通私家车保有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南通市民的日常出行也更加频繁。
需求与供给的不匹配导致交通问题日益显著,矛盾尤其体现在城市主城区范围。
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近年来南通市不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矛盾。
但当“以建养需”的模式在很多城市实践中陷入“建不养需”的恶性循环,南通应当谨以为戒;且从总体上看,南通市主城区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缺,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该区道路交通设施资源必定然有限,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未来主城区交通供给与需求仍不平衡,供需矛盾将长期存在。
在交通供需矛盾无法简单通过建设来解决的情况下,应及时组织编制《南通市主城区交通问题改善规划》,在“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理念指导下,探寻城市交通问题,分析成因,积极尝试利用城市交通技术管理(交通需求管理、交通系统管理)手段来寻求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城市交通的有序、高效、舒适、安全运作。
通过对南通主城区交通问题表现形式的研究,总结构成交通问题的系统要素;针对系统要素组织交通调查,在规划建设及管理手段等方面提出改善对策;在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引入先进的交通管理理念,逐步构建满足日益旺盛交通需求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三、规划范围及年限规划范围:南通市主城区范围;规划年限:2009~2030年。
四、规划依据1、法规与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2、技术规范《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规划与设计规程》(DGJ 08-1996-2001)等《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南通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30年)》《南通市域轨道交通规划研究》《南通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南通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南通市主城区支路系统规划》各相关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崇川区各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五、规划编制内容1、主城区交通系统改善规划的对象确定通过对南通主城区交通问题表现形式的总体把握,进一步确定主城区交通系统的主要研究对象,从而揭示表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情况汇报——2009年7月24日在南通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南通市规划管理局局长马啸平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受南通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将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2030)成果向市人大常委会议进行汇报,请予审议。
上一轮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委托江苏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和南通市规划设计院于1994年初开始着手编制,1996年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规划区范围466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用地规模100平方公里,城市性质为上海北翼现代化的港口、工业、贸易城市。
随着南通市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持续加速发展,在21世纪到来之际,鉴于交通条件改善、行政区划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我市于2002年组织对1994版总规进行了调整,在保持城市性质、城市规模等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对局部地区的用地布局进行了重新调整和综合平衡,这次总规调整于2004年4月经南通市人民政府批准。
一、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背景与修编原因1、1994版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发挥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1994版总规成果有效指导了南通市城市建设,是一个内容全面,研究具有相当深度、广度的优秀规划,对政府决策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十多年来南通市政府在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方面有效的纲领性、指导性和基础性文件。
从规划实施的情况看,1994版总体规划对城市发展动态和总体结构把握较准,城市各大功能分区合理,城市发展方向和城市组团结构在城市建设中基本得到体现,为城市发展构筑了整体框架。
2、城市经济发展指标和城市建设与1994版总规预测基本吻合。
2008年南通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与1994版总规设定的远期目标(2010年)相比,人口、用地,城市化水平等主要指标均已超过远期目标,总体规划的各项目标和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基本得到了落实。
南通市中心城区的用地功能布局、路网结构、用地时序以及市域城镇体系建设等基本上遵循了1994版总规确定的标准和原则。
3、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因和背景。
随着南通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交通条件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上海经济圈的辐射影响,南通城市发展的内部、外部动力发生重大变化,1994版总体规划已难以适应新时期城市发展的需求,我市于2005年5月份向政府提出进行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请示并获批准。
在修编过程中我市外部和自身条件又发生重要变化。
修编的主要原因和背景有以下五点:一是南通区域大交通和对外交通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苏通长江大桥已正式通车,崇启大桥开始兴建,崇海大桥、通沪铁路开展前期工作,南通已全面进入桥港时代,与上海、苏南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此外,宁通高速、连盐通高速、宁启高速、新长铁路已建成,南通城市的区位优势日益显著,需要立足于全新的区域地位思考城市的发展。
二是长三角区域规划工作已正式启动。
随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办公室的正式成立,长三角各城市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对加快长三角城市间互动发展、共享“世博经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国家发改委组织编制的长三角地区的区域规划已经出台,南通作为长三角城市群及沪苏通“小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深入思考树立区域城市地位、推进承接上海和苏南产业梯度转移、增强与长三角其他城市经济互补性、互动性的战略问题。
三是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提升为南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江苏省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沿海开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南通同时跻身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战略,为我们在更高层次、更高起点上推进南通沿海开发和全面跨越、全面腾飞,创造了历史性的机遇。
因此,南通需要尽快对城市进行产业调整、形态布局优化,策应国家沿海开发的战略重点。
四是南通市行政区划作了较大的调整。
经国务院同意,通州市整体划入南通市区,南通市区行政区划面积由原来的381平方公里增加到1706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城市用地的发展条件和城乡一体化的构成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城市形态结构,提高人居环境质量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五是南通苏通科技产业园项目为南通创造了新的城市增长极。
苏通科技产业园项目已正式启动,按照“江海生态城、国际创业园”的定位,力争用10至15年时间,建设一个高科技、生态型、国际化、综合性的科技新区。
该项目不仅仅是南通近期内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发展平台,也将是长三角经济转型重要试验基地及苏北、苏中地区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引擎。
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主要过程1、前期研究工作。
我市从2004年8月开始委托美国规划协会编制《南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
2005年12月委托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2006-2020)》,纲要成果于2007年6月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纲要成果完成后,我市开始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通市规划设计院和南通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联合编制《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6-2020)》。
2、规划年限调整。
2008年10月,根据政府的最新指示,我省在编的城市总体规划须按照2030年的规划年限进行调整。
鉴于按照2030年的规划年限进行调整,南通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可以跳出现有规模的束缚,基本解决建设用地规模需求和供给矛盾的问题。
同时这一调整将使南通处于省内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领先地位。
我市迅速开展规划调整的工作,并于2008年12月底完成规划成果,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建设厅组织的成果论证会,2009年3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
3、规划整合。
2009 年4月因通州划入南通行政区划,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需相应进行修改。
鉴于原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通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已完成专家论证待上报的实际情况(原《通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于2008年1月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并于2008年4月通过通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考虑到近期规划实施管理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上述两规划在编制过程中已进行了充分的对接与协调,经向省建设厅请示,省建设厅领导向分管省长进行了汇报并征得同意,我市的新一轮总体规划在已完成省级论证的两个总体规划基础上进行微调整合,现已完成成果并已向市人大调研活动和视察活动进行了汇报,根据相关意见进行了修改完善,于7月18日在南京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审查。
为保证规划成果尽快得到法定确认,计划通过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后于7月底8月初正式报政府批准。
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基本原则和特点1、组织规划研究,铺垫规划基础。
为了提升南通城市综合竞争力,使南通有机融入上海都市圈,作为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的工作依据,我局在总体规划编制正式开展前,分别委托美国规划协会编制《南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战略规划》、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南通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纲要(2006-2020)》,在此基础上,继而开展了《南通市区域发展与城市定位研究》、《南通对接上海发展研究》、《过江通道对南通市社会经济影响分析》、《南通市沿江沿海协调发展研究》等16个专题的研究。
此外,市相关部门也邀请牛文元院士和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等进行了《南通市发展战略定位研究》等专题研究。
以上研究为总体规划修编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城市功能定位。
结合通州撤市建区的重大机遇,新一轮南通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提出南通城市人口规模将在原100+35万基础上增加近一倍,达到265万人,建设用地规模305平方公里,充分发挥南通市在基础产业、区域交通、港口资源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以及物流、贸易、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环境质量,成为长三角北翼的区域经济中心。
3、强化沿海发展战略,促进沿江沿海协调发展。
1994版总体规划提出“从江河时代向江海时代跨越,推进沿江开发,江海联动”的江海联动发展策略,这次修编对这一策略进行了强化,提出“加快实施江海联动开发战略,大力发展港口经济,促进沿江、沿海协调发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规划在政府原来批准的11个重点镇的基础上,增加洋口镇、近海镇、寅阳镇、三余镇四个重点镇,带动沿海城镇发展。
规划明确洋口港区、冷家沙港区、吕四港区三大沿海港区,提出加快沿海地区交通复合通道建设,建设海启高速公路和沿海铁路环线,完善沿江、沿海集疏运系统,支撑沿海地区发展。
4、注重历史保护,塑造城市特色。
规划修编围绕重点突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及“中国近代第一城”历史文化脉络,力争通过规划保护我市优秀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地方历史文化的特征和多样性,同时改善历史城区环境设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规划还提出要探索积极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适当方式,发展地区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促进历史文化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5、突出人居环境,营造生态城市。
加强城市生态系统研究,开展城市生态系统评价,提出优化、控制、发展的对策,充分利用南通自然山水、江河水系、沿江岸线、人文历史建构沿海生态功能区、沿江生态功能区和中部平原生态功能区。
提出了市域生态隔离带建设、生态防护林建设、城镇绿地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沿海滩涂保护、长江岸线保护。
市区重点打造“二环、五廊、五心、多点”的城市绿地系统,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适宜人居的生态城市。
6、协调多方利益,保持持续发展。
总体规划调整本质上是各方土地空间利益的再分配,在规划调整中,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始终坚持城市的长远利益高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全局利益高于部门利益,以人为本,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以产业布局、居住空间为重点,权衡利弊,综合平衡,对公共绿地、生态湿地、水源保护、人文历史、重大基础设施实行刚性控制,对产业布局实行弹性引导,保持城市土地利用的科学性、合理性,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留有充分余地。
7、注重公众参与,强化科学决策。
2007年4月,我局组织进行了总规修编的专家咨询活动。
2007年9月,我局组织开展了民意调查工作,共调查5000余份问卷,并形成了专题调查报告。
规划编制过程中,我市通过城市博物馆、规划网站、规划公示牌、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征求公众意见,并对公众意见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采纳。
规划成果于2007年12月经年度第七次规委会讨论,2008年8月经年度第四次规委会讨论,2009年3月经市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
四、市人大视察等相关意见的采纳情况1、市人大视察意见的采纳情况市人大领导对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关心,分别于2009年6月26日和7月6日组织进行了专题调研活动和专题视察活动,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
市规划局会同编制单位对相关意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已在规划成果中对加强中心城区各片区之间的统筹协调发展、交通联系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通廊等意见进行了深化研究,对于完善水系规划、推进一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等意见也将在专项规划和城市建设项目中深化落实,同时,我们将根据市人大领导意见,在成果获批后加强规划宣传工作,并积极与各部门专业规划做好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