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预测
2022-2023年研究生入学《学硕心理学》预测试题9(答案解析)
2022-2023年研究生入学《学硕心理学》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在心理测量里,常用的等距量表的测量方法有()。
A.比率量表法B.对偶比较法C.差别阈限法D.分段法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等距量表的建立方法是感觉等距法和差别阈限法。
2.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运气归因属于()。
A.内部稳定不可控B.内部不稳定可控C.外部稳定不可控D.外部不稳定不可控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运气属于外部的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
3.用刺激或指导语引导被试注意一个明确的输入源,对这一输入源的加工与对其他输入源的加工进行比较,该注意研究范式是()。
A.整体局部范式B.过程分离范式C.提示范式D.过滤范式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4.心理学实验论文中,实验结果呈现图表用什么表示()。
A.三线表B.四线表C.三格表D.四格表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在心理学实验中往往用三线表来表现实验结果。
5.在次数分布中,左尾较长的单峰分布是()分布。
A.正偏态分布B.负偏态分布C.正态分布D.二项分布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Stroop 实验的因变量测量指标是()。
A.反应时B.比率C.持续时间D.喜好程度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Stroop 启动实验主要是先呈现一个启动词,再呈现一个色块,要求被试迅速报告色块的颜色。
因变量主要测被试的反应时间。
7.下列仪器中,能够改变双眼视差的是()。
A.动景盘B.闪光融合仪C.实体镜D.“视崖”装置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立体镜,也叫实体镜,是一种证实双眼视差和产生立体知觉的仪器。
在一定范围内,立体镜中插入的两幅图片的差异越大,立体或三维效果就会越明显。
8.根据詹姆斯-兰格理论,下列选项中,支持此观点的是()A.脊髓受损的患者情绪感受性会降低B.药物引起的生理变化,不会导致情绪变化C.机体上的生理变化对情绪影响的差异不大D.植物性神经系统引起生理变化缓慢,情绪体验瞬息变化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詹姆斯和兰格均认为情绪是对身体生理变化的知觉,直接由生理变化引起,B 错误;植物性神经系统已经引起生理变化缓慢,那么情绪体验也会有所变化,D 错误;詹姆斯认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C 错误。
社会心理学态度形成和行为预测
社会心理学态度形成和行为预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态度形成和行为预测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领域之一。
本文将详细探讨社会心理学中的态度形成和行为预测的相关概念、理论以及研究方法。
一、态度形成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意见或信念。
态度形成是指个体通过获取和处理信息,逐渐形成对特定对象的倾向性评价。
态度形成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1.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会根据自己的知觉、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来评估特定对象。
其中,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会寻求和维持认知的一致性,从而形成符合自己既有信念和价值观的态度。
1.2 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在态度形成中会从他人身上获取信息并进行模仿学习。
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表达和行为,个体可以借鉴并形成自己的态度。
1.3 社会身份理论社会身份理论强调个体的态度和身份之间的互动关系。
个体在为了塑造或维持自己的社会身份时,会形成与这一身份相一致的态度。
二、行为预测行为预测是指通过评估个体的态度和其他相关因素,来预测个体的行为。
行为预测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2.1 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会追求自身的认知一致性,如果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时,个体会尝试调整态度以使其与行为一致。
2.2 行为意向理论行为意向理论认为人的态度和主观规范(周围的他人对行为的期望)可以预测其行为意向。
个体的行为意向越高,其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2.3 行为准则理论行为准则理论认为个体在选择行为时会参考社会规范和期望,而非只考虑自身态度。
因此,社会性行为往往受到社会准则和规范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为了理解态度形成和行为预测,社会心理学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3.1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最常见的研究方法之一。
研究者通过编制问卷,询问被试的态度和行为意向,并通过统计分析来揭示态度形成和行为预测的关系。
3.2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一种控制变量来观察因果关系的方法。
2022-2023年研究生入学《学硕心理学》预测试题5(答案解析)
2022-2023年研究生入学《学硕心理学》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Ŷ=a+bX 中,预测源是()。
A.aB.bC.XD.Ŷ正确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2.在连续强化条件下,新反应习得的特点是()。
A.建立快,消退也快B.建立慢,消退也慢C.建立快,消退慢D.建立慢,消退快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在连续的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快,消退也快;在间歇强化的条件下,新的行为建立慢,消退也慢。
3.容易引起注意瞬脱现象的研究范式()。
A.空间线索范式B.启动范式C.多目标追踪范式D.快速系列呈现范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雷蒙特等采用快速序列视觉呈现(RSVP)的方法,结果发现,如果T2 在T1 之后200 毫秒到600毫秒的时间段内呈现,T2 的报告正确率就会大大降低,大约在T1 呈现之后300 毫秒时,T2 的报告正确率最低。
这个现象被称为注意瞬脱。
4.沃和诺尔曼在探究短时记忆中信息遗忘是是否受到了干扰,通过改变间隔时间和间隔数字,将“消退”和“干扰”这两个因素分离开来。
这种方法属于()。
A.节省法B.重学法C.提示法D.探测法正确答案:D本题解析:沃和诺尔曼使用探测法分离了干扰和消退。
5.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模型()。
A.内容、操作、产物B.认知、语义、类别C.记忆、关系、符号D.行为、评价、蕴涵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吉尔福特认为智力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即内容、操作和产品。
6.个体进入催眠状态,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进入睡眠状态B.主动活动性降低C.受暗示性提高D.脑电波和清醒状态相类似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被催眠的个体很容易被暗示。
催眠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均在催眠师的指示下进行,因此主动活动性降低。
被催眠的个体在催眠过程中,大脑的α波和β波将占优势,和个体处于清醒的放松状态下的特征相类似。
社会心理学知识:如何预测个人行为
社会心理学知识:如何预测个人行为个人行为预测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其中包括人们的态度、价值观、偏好以及决策等方面。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个人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群体压力、环境因素等。
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探讨如何预测个人行为。
1.行为预测与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对社会世界的知觉、信息加工、解释和记忆等心理过程,它是行为预测的重要基础。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应对和反应是基于对这些信息的知觉、加工和解释,而人们解释和记忆信息的方式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譬如个人的信息加工习惯、认知偏差、情绪影响等。
2.行为预测与个体差异个体差异是指人与人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差异。
由于人的个性、社会化程度、因素经历以及物质条件等存在差异,人们对待相同的信息往往会做出不同的反应,因此,个体差异是预测行为差异的重要因素。
例如,某些人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可能更高,他们更能够感受到社会环境的变化,并相应地对这些变化做出调整。
3.行为预测与社会压力社会压力指的是社会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力量对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影响。
这些压力可以来自于社会制度、社会规范、道德规范、社会期望等,他们在不同的场合和情境下会对个体和群体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社会压力对于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有影响,他们往往根据社会压力的要求去等待自己的情绪、偏好、态度和决策等,从而改变个人行为习惯。
4.行为预测与行为驱动力行为驱动力可以理解为推动人们产生行为的内外因素。
这些因素可以来自于人们的期望、欲望和动机,如求知欲、实现价值观等;也可以来自于具体的场合和情境,如自我评估、社会认知和个人情感等。
这些驱动力在预测个人行为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他们能够揭示人们的内心需求和动机,以及引导和推动人们的具体行为。
5.行为预测与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认为,人们的社会和心理世界是通过社会交往、认知和语言交流等过程而建构出来的。
因此,在预测个人行为时,必须考虑到社会交往、社会文化、群体认知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12375 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学角度:需求预测和定价策略
消费者行为心理学:需求预测和定价策略引言消费者行为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和行为表现的一门学科。
对于企业来说,了解消费者心理学,预测需求并形成有效的定价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笔者将从需求预测和定价策略两个角度,阐述消费者行为心理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需求预测需求预测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定销售计划和生产计划时必须面对的问题。
消费者行为心理学在需求预测中的应用可分为两个方面:消费者需求识别和消费者需求量预测。
消费者需求识别消费者需求识别过程中,消费者往往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包括广告、口碑、营销推广等。
这些因素随时对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的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
企业需要对于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的行为、态度、认知等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识别消费者的实际需求。
消费者需求量预测在消费者需求量预测中,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例如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如对品牌的认知、消费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口碑影响等。
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使用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来对消费者需求量进行预测。
这有利于企业准确制定产品生产计划和销售策略,加强市场竞争优势。
定价策略在制定定价策略时,消费者心理因素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了解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价格灵敏度、心理定价效应以及价格区间选择等,是企业研究定价策略的核心。
价格灵敏度消费者在决策购买时受到产品价格的影响,学者们称之为价格灵敏度。
不同的消费者拥有不同的价格灵敏度。
企业应该根据产品的不同属性、市场情况和消费者的价格灵敏度,合理制定产品的价格体系。
心理定价效应心理定价效应指企业在制定价格时使用特定的价格策略,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
例如,“9元套餐”等定价策略可让消费者产生一种较为便宜的感觉和心理优势。
不同的行业和市场,消费者的心理定价效应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企业需要灵活应对。
价格区间选择价格区间选择是基于消费者购买决策中的价格相对比较和偏好进行的。
2022-2023年研究生入学《学硕心理学》预测试题12(答案解析)
2022-2023年研究生入学《学硕心理学》预测试题(答案解析)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壹卷一.综合考点题库(共50题)1.以下采用算法策略解决问题的是()。
A.根据自己的经验下象棋B.根据公式和题中所给信息解题C.尝试所有数码组合解密码锁D.根据书上编号到图书馆找书正确答案:C、D本题解析:算法策略是把所有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都一一加以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答案的策略。
启发式策略是运用已有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只做少量的搜索就能解决问题的策略。
A 项根据自己的经验下象棋属于启发式策略。
B 项属于启发式策略中的选择性搜索。
2.心理学实验论文中,实验结果呈现图表用什么表示()。
A.三线表B.四线表C.三格表D.四格表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在心理学实验中往往用三线表来表现实验结果。
3.易罹患冠心病的人格是()。
A.A 型人格B.B 型人格C.C 型人格D.T 型人格正确答案:A本题解析:A 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是:性情急躁,缺乏耐性。
他们的成就欲高、上进心强、有苦干精神、工作投入、做事认真负责、时间紧迫感强、富有竞争意识、外向、动作敏捷、说话快、生活常处于紧张状态,但办事匆忙、社会适应性差,属不安定型人格。
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
4.影响语音感知的因素有()。
A.语音相似性B.语音强度C.噪音强度D.语境正确答案:A、B、C、D本题解析:影响语言感知的因素有:语音的类似性,语音的强度,噪音的掩蔽,语境和预期其作用,以及句法、语义的作用。
5.数据分散且有极端值,描述集中趋势的最佳统计量是()。
A.平均数B.中位数C.全距D.众数正确答案:B本题解析:暂无解析6.心理测量的误差来源主要有()。
A.测量目的B.测量工具C.测量对象D.测量过程正确答案:B、C、D本题解析:心理测量的误差主要来自测量工具、测量对象和施测过程三个方面。
7.根据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评价的过程包括()。
考研心理学冲刺预测题及答案(10)
考研心理学冲刺预测题及答案(10)一、单项选择题1.大脑皮层上的枕叶是( )中枢A.听觉B.视觉C.言语D.感觉运动2.当铃声由中性刺激物转化为食物的信号刺激,意味着动物建立了( )A.反射B.反射弧C.条件反射D.无条件反射3.人的意识既能够主动地去认识世界,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这种意识的基本特征是A.意识的能动性B.意识的觉知性C.意识的社会制约性D.意识的前进性4.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物体具有感应性只表明其有生命,还不能确定其有心理。
心理发生的标志是有( )A.物质反映形式B.刺激感应性C.信号性反应D.生物反映形式5.人们在生活中养成的习惯、技能以及生活方式等,在生理机制上都是( )A.强化B.条件反射C.第一信号系统D.动力定型6.正在上课,一位迟到的学生突然推门而入,这时引起大家的注意是(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有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7.同一感受器在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所发生的感受性的变化现象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联觉8.物体按特定速度或加速度从一处向另一处作连续性位移而引起的知觉是( )A.似动知觉B.动景知觉C.真动知觉D.自主知觉9.神经元是由( )组成的。
A.细胞体、树突和轴突B.细胞体、细胞核和神经纤维’C.细胞、突起和纤维D.细胞核、突起10.把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是指( )A.注意的广度B.广义注意稳定性C.狭义注意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11.长时记忆系统对来自短时记忆系统的信息的加工是( )A.物理特性编码B.表象(形象)编码C.言语听觉编码D.语义编码12.一个人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的记忆,一般很难言传的记忆是( )A.陈述性记忆B.情节性记忆C.语义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13.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新形象的过程是( )A.有意想像B.随意想像C.创造想像D.再造想像14.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为中介的。
人格心理学对个体行为的预测研究
人格心理学对个体行为的预测研究概述: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模式和特征的学科。
它通过对个体的人格特质进行测量和分析,试图预测个体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反应。
本文将探讨人格心理学在预测个体行为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相关应用。
1. 人格特质与行为关系的研究人格特质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对个体的行为具有重要影响。
过去的研究表明,人格特质与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例如,外向性与社交行为的积极性相关,神经质与焦虑情绪的表现相关。
通过对人格特质进行测量,研究者可以初步预测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反应。
2. 人格心理学的测量工具为了准确测量个体的人格特质,人格心理学研究使用了多种测量工具。
其中最常用的是自陈量表和观察法。
自陈量表通过个体的自我报告来获取相关信息,如NEO-PI-R量表用于测量五大人格特质。
观察法则通过观察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来获取相关信息,如行为观察量表用于测量社交焦虑行为。
这些测量工具的使用使得人格心理学研究能够更加客观地预测个体的行为。
3. 人格心理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应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职业选择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个体的人格特质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预测个体在不同职业环境下的适应性和工作表现。
例如,外向性和开放性对创意型工作的适应性较好,而责任心和宜人性对于团队合作型工作的表现更为重要。
这些预测结果为个体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4. 人格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应用。
通过对学生的人格特质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预测个体在学习和行为方面的表现。
例如,外向性和开放性对于学生的创造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有积极影响,而责任心和自律性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纪律表现有重要影响。
这些预测结果为教育者制定个性化的教育策略提供了依据。
5. 人格心理学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应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于心理咨询和治疗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个体的人格特质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预测个体在心理问题处理方面的倾向和方式。
心理学预测题目
2、对于成功或失败进行归因时,属于个人内部稳定的不可控因素的是()
A.能力
B.运气
C.努力
D.任务难度
3、属于成长需要的是()
A.安全需要
B.尊重需要
C.归属需要
D.认知需要
4、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动机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是()
D.促进或延缓作用
6.人的发展主要是指人的( )
A.智力发展
B.知识的增长
C.身心发展
D.体质的增强
7.划分课的类型的依据是( )
A.课的任务
B.课的内容
C.课的方法
D.课的活动形式
8.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个别教学
B.分组教学
C.模拟教学
D.课堂教学
A、关系转换说
B、概括说
C、共同元素说
D、定势说
6、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
A、5±2个组块;
B、6±2个组块;
C、7±2个组块;转自学易网
D、9±2个组块
7、发现式教学方法的最大缺点是()
A、会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B、导致学生机械学习;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______揭示______的一门社会科学。
2.欧洲封建社会里,曾出现过______教育和______教育两种有代表性的教_____;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是______。
4.德育一般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______教育和______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A.常规性
B.发明性
C.创造性
心理学面部表情预测
1.真正的吃惊表情转瞬即逝,超过一秒钟便是假装的;2.撒谎者不像惯常理解的那样会回避对方的眼神,反而更需要眼神交流来判断你是否相信他说的话;3.“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对问题的生硬重复是典型的撒谎;4.男性鼻子下方有海绵体,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5.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anger..... ①eyebrows do*nand together毛下掲目痢I:-②叭g gFare:"③ narrowing of the lips6.描述一连串发生的事情,编造都是按时间顺序进行的,能否流利准确地进行倒叙是判断对方是否说谎的标准之一;7.叙事时眼球向左下方看,这代表大脑在回忆,所说的是真话; 而谎言不需要回忆的过程8.说话时单肩耸动,表示对所说的话极不自信,是说谎的表现;9.-------------------------------------------------- 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 血液从四肢回流到腿部(做好逃跑准备),因此手的体表温度会下降;10.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微微上扬;11.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你的质问会是真的;12 •假笑眼角是没有皱纹的。
13.当面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的表情是装出来的;14.摩挲自己的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表现。
当你不相信你自己所说的话,这样使自己安心;* Uniwn.iJ Ma*n txprrsuQnv 3/7disgust—”① no 串戟wrinkling* 级施暹农:-(D upper hpraised15.抿嘴两次,典型的模棱两可;16. ----------------------------- 双手抱胸、退一步肢体抗议,说明他的话不可信;17. 虚情假意不会有眨眼。
18. 纵火案犯与强奸犯在动机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记住两点,生活会更简单一一19. 重要的不是他是否撒谎,而是为什么要撒谎。
心理学未来发展趋势
心理学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心理学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未来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借助先进科技的发展,心理学将更加注重对脑科学的研究。
通过研究人类脑部的结构和功能,心理学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基础。
借助于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心理学将能够在大脑活动的细节方面进行更准确的观测和研究。
其次,心理学在未来将更加注重个体差异的研究。
传统心理学研究更多关注人类普遍的心理过程和行为,而未来的心理学将更加关注个体的差异性。
例如,通过研究人类基因组和环境对基因的影响,心理学将能够更好地了解为什么不同人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并为个体提供更加精准的干预和治疗方法。
另外,心理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研究。
心理学和其他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等将加强合作,共同研究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相关问题。
例如,心理学和经济学可以合作研究人类决策和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为经济学理论提供更好的解释和预测。
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心理学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心理学在未来还将更加关注创新的治疗方法和干预策略。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心理学将与信息技术结合,发展出更多便捷、高效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式。
例如,心理学家和技术开发人员可以合作开发心理健康应用程序,通过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为人们提供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自助工具。
最后,心理学将更加关注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问题。
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变化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职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
未来的心理学将更加重视社会问题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为公众提供更加直接、实用的心理健康服务。
综上所述,未来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主要包括注重脑科学研究、关注个体差异、加强跨学科研究、创新治疗方法和关注公众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趋势的发展将推动心理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心理健康和幸福。
心理学对赌博行为的预测与干预策略
心理学对赌博行为的预测与干预策略赌博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和成瘾性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心理学通过研究赌博行为的心理机制,可以预测赌博行为的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帮助赌博者摆脱赌博成瘾。
首先,心理学家通过对赌博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可以预测他们是否容易陷入赌博成瘾。
研究发现,赌博者往往具有冲动性和冒险性的个性特征,他们追求刺激和快感,容易受到外部奖励的诱惑。
此外,赌博者常常具有低自控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缺乏对风险的正确判断和决策能力。
心理学家通过测量这些心理特征,可以预测一个人是否容易陷入赌博成瘾的风险。
其次,心理学家还研究了赌博者的认知偏差,即他们在对待赌博结果和概率的认知上存在的错误。
研究发现,赌博者往往高估了自己获胜的概率,低估了输掉的风险。
这种认知偏差导致他们错误地相信自己可以通过赌博获得更多的财富,进而加重了他们的赌博行为。
心理学家通过纠正赌博者的认知偏差,帮助他们正确理解赌博的风险和结果,从而减少他们的赌博行为。
此外,心理学家还研究了赌博者的心理依赖和应对策略。
赌博者往往将赌博视为一种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方式,通过赌博来寻求短暂的快感和逃避现实。
心理学家通过帮助赌博者寻找替代的应对策略,如运动、社交等,帮助他们摆脱对赌博的依赖,从而减少赌博行为。
在干预策略方面,心理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
其中,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种常用的干预策略。
通过帮助赌博者认识到赌博行为的负面影响和风险,纠正他们的认知偏差,提高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决策能力,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赌博行为。
此外,心理学家还可以采用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赌博者理解赌博成瘾的本质和危害,提高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
除了个体层面的干预策略,心理学家还提出了社会层面的干预策略。
社会层面的干预策略主要包括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和社会支持等方面。
通过加强对赌博成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赌博成瘾的认识和警惕,可以减少赌博行为的发生。
心理学研究与人类行为预测
心理学研究与人类行为预测1. 引言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通过研究心理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行为和决策背后的思维过程。
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人类行为预测也成为了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研究与人类行为预测的关系,并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术。
2. 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包括实验研究、统计分析和心理测量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心理学家了解人的心理过程和行为。
实验研究是通过操纵变量来观察人的反应,从而推断出心理过程的方法。
统计分析则是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从整体上了解人类行为的规律和差异。
心理测量是一种通过问卷、测试或观察等方式收集数据的方法,用于衡量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
3. 人类行为预测的意义人类行为预测在很多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领域,通过预测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管理领域,预测员工的行为和决策,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组织结构和激励机制。
在医疗领域,预测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因此,人类行为预测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心理学研究在人类行为预测中的应用4.1. 个体心理特征预测个体心理特征预测是指通过心理测量等方法,预测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
例如,通过测量个体的人格特征、态度和价值观等,可以预测其在面临决策时的偏好和选择。
此外,通过心理测量还可以预测个体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应对方式。
4.2. 群体行为预测群体行为预测是指通过对整个群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进行研究,预测群体的行为趋势和发展方向。
例如,通过调查群体的意见和态度,可以预测某种社会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此外,通过分析群体的决策和行动模式,可以预测市场的发展和潜在的风险。
5. 心理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心理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可以进一步提高人类行为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结合,可以通过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研究大脑在决策和行为中的作用,从而预测人类的行为。
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解释和
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学科,对于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类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并提供一些相关的研究和实证案例。
一、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可以分为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不同的学派和方向。
这些理论各自侧重于不同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以及解释和预测人类行为的不同观点。
1. 行为主义行为主义认为行为是可以被测量和观察的,主要关注外部刺激和响应的关系。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来研究人类行为,并试图解释和预测行为的原因和规律。
例如,帕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揭示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以及后果对行为的影响。
2.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关注人类心智过程,研究思维、记忆、知觉和决策等心理活动。
这一学派认为人类行为是由思维过程和内部心理表示驱动的。
他们使用实验和模型来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并解释和预测这些行为的动机和机制。
3. 神经科学神经科学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等,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大脑的研究,神经科学揭示了不同脑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为理解和解释人类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人类行为的解释心理学通过研究和观察,试图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因和动机。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心理学解释:1. 动机理论动机理论关注行为背后的驱动力和目标。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行为是由内部或外部因素激发的,例如满足基本需求、追求成就、获得社会认同等。
通过研究和分析个体的动机,可以预测其行为和决策,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
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通过经验和环境塑造的。
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等过程,解释人类行为是如何受到外部刺激和奖惩的影响,并预测人类在不同环境下的行为反应。
3. 人格理论人格理论研究个体的性格特征和行为模式。
心理学家通过测量和分析个体的人格特征,如性格类型、情绪状态和行为倾向,来解释和预测其行为。
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预测
心理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试题预测1、单选斯普兰格形容的“第二次诞生”是指()A、新生儿期B、青春期C、青年期D、更年期正确答案:C2、填空题儿童情绪的调控能力和调控方式与()有重要联系。
正确答案:(江南博哥)气质3、填空题当婴儿饥饿哭闹时,成人把他抱起来,也能使他安静一会儿。
这是满足了他的()需要的表现。
正确答案:社会性4、填空题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正确答案:视觉偏爱5、填空题在游戏中,幼儿正在当“医生”,忽然看见别的小朋友在“包糖果”,他就跑去当“工人”,和小朋友们一起“包糖果”。
这是无意想像的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想像的主题不稳定6、填空题()认为,出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泣的反应,这种反应是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是强烈刺激引起的内脏和肌肉反应。
正确答案:布里奇斯7、单选婴儿的“词语爆炸”现象发生于()A、10~14个月B、14~18个月C、19~21个月D、18~24个月正确答案:C8、填空题儿童的社会化语言有适应性告知()命令()问题与回答正确答案:批评和嘲笑;请求和威胁9、填空题学前儿童自我评价的特点表现为从()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性和多面性评价。
正确答案:依从性评价10、填空题()岁儿童出现想像的萌芽。
正确答案:1岁半-211、单选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的作者是()A、达尔文B、普莱尔C、皮亚杰D、霍尔正确答案:B12、填空题孩子将近()岁时离开亲人,分离焦虑就相当明显。
正确答案:113、单选在现代社会,处于“延缓偿付期”的是()A、大学生B、高中生C、初中生D、小学生正确答案:A14、填空题3-6岁儿童注意发展的特征()占优势地位,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正确答案:无意注意15、填空题()个月左右,婴儿出现有差别的微笑。
正确答案:四16、填空题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是()攻击。
正确答案:工具性17、填空题孩子认为兔子总是“小白兔”,猪总是“大肥猪”,这是学前儿童思维的()。
社会心理学对行为的解释与预测
社会心理学对行为的解释与预测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学问,从理论上回答了人们为什么会有某种行为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并根据这些理论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该学科涉及的范畴广泛,例如亲社会行为、群体智慧、信任、决策、心理测量和选举行为等等。
社会心理学解释和预测行为的方法和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社会心理学对行为的解释和预测可以让个体知道自己的行为如何影响到周围环境、影响到社会其他人。
这种理解可以促使人们对自己的行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加深认识,了解到每个人的行为举止其实是一个子系统,它与周围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其次,社会心理学也对行为的变化和发展进行研究,交换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详细地研究了人们彼此间的互动关系,包括人们如何相互协调,如何影响,如何适当地开展社交活动、达成目标、和解争端等等,从而有助于促使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其他人在社会交往中所处的角色和地位,理解和预测各种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除此之外,社会心理学的解释和预测还可以指导公共政策的制定。
例如,在制定教育、健康、犯罪和劳动政策的时候,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可以更好地指导政策的实现和执行。
例如,研究发现,在教育改革中,对学生意见的尊重和学生参与决策的行为会对学生更有利;在犯罪和惩罚中,研究发现,体面、公平、公正的惩罚和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遏制犯罪。
这些研究都有助于指导政策制定者制定更符合公民利益的政策。
政策制定者也可以参考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考虑可能会对公民行为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而推动更新的政策。
此外,社会心理学对行为的解释和预测还可以在广告领域得到应用。
针对人类的心理特征,分析人对广告的反应以及广告本身的影响,这些都是广告策划者在制定广告策划方案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广告中,所使用的语言、所传达的情感信息和所设计的广告形式都是被社会心理学中某些理论所驱动的,以此来引导消费者做出感性的选择、购买行为和消费选择等方面。
资格证 笔试 策略类 教育心理学考点预测及分析 姜伟 原创
教育心理学考点预测及分析姜伟[原创]一、教育心理学的考试范围说到考试范围,在此要提醒广大考生:教育心理学的考试范围包括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两个科目的内容,不可根据试卷名称只复习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而忽略了普通心理学的相关知识。
根据以往情况来看,教心与普心的分值比例为8:2左右。
其实,教心与普心有诸多知识点重合的地方:如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习的迁移、动机、记忆等部分的内容。
准确的讲,教育心理学的内容是在普通心理学基础上的延伸,是普通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因此,两者是紧密联系的,考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妨将相关知识点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考点预测考点一:学科发展史中的重要人物、事件及相关理论、流派举例:★冯特(德国心理学家)于1879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他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提出学习的“试误说”;提出学习律: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类知识一般以选择或填空题型,作为学科基本常识考察学生。
考点二:学生心理发展和教育部分举例:★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相关理论的代表人物: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等★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维果茨基这部分知识虽然也多以小题型出现,但出题稍灵活,要求考生能够理解相关知识。
考点三:学习心理这部分知识与是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知识点重合较多的内容,包括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学习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学习迁移、学习动机、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等等,也是易考且分值比重较大的部分。
分值占40%左右!因此需要考生重点复习。
举例:★注意分类及特性★感觉的适应和对比★知觉的特性★记忆分类、容量及遗忘的规律★思维的分类、定势与功能固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和培养★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论、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意义学习观、各种学习分类★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及练习的特点★迁移的理论、迁移的分类、促进迁移教学★动机分类、动机与工作效率、需要层次理论、归因理论、学习动机的激发★态度和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培养、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观从以往考试情况来看,前四例知识点出现小题的可能性较大,但考察方式较灵活。
应用心理学预测题带答案
心理学周测题解析-11.101.()人的道德认识的外在具体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一般来说,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3.下列关于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学习者描述错误的是()。
A场独立型学习者通常对学习材料本身感兴趣B场独立型学习者通常对自然科学感兴趣C场独立型学习者的社会科学成绩通常比场依存型学习者要好D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没有好坏之分4.()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可能会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
A从众B服从C群体极化D社会助长5.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其特点不包括()。
A可以充分调动受试者参与的积极性B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C可以增加角色之间的情感交流D为受试者提供了广泛获取多种工作生活经验的机会6.按照塞利格曼的观点,下列选项中没有表现出习得性无助的是()。
A小明认为学习就是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给父母交差B屡次考试垫底的小张认为自己的能力就是比其他同学差C小晨钢琴考级失败后遭到母亲的指责,她逐渐开始悲观、颓丧D小强总是控制不了自己,关门关水会反复检查多次,和别人说话时一个同样的问题有时会问很多次7.教师威信的实质是()。
A教师的威严B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C教师思维学识高D教师的能力强8.场依存型者喜欢的学习方式是()。
A自主学习B合作学习C探究学习D有意义的学习心理学周测题1.下列属于认知过程的是()。
A.情绪 B.能力C.兴趣 D.思维2.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绪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在心理学研究中,能够有效揭示事件的因果关系,并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验法D.调查法4.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知觉预测的名词解释
知觉预测的名词解释知觉预测是一个涉及神经科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概念,用于描述人类大脑对环境刺激进行预测的能力。
这种能力使我们能够快速地对外界信息做出反应,并提前准备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大量的感官刺激,例如光线、声音、触觉等等。
为了更高效地处理这些刺激,人脑采用了一种预测的机制,以便我们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这个机制就是知觉预测。
知觉预测的核心理论是“先入为主”,即我们的大脑会依据以往的经验和知识对感官信息进行预测。
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个行人在路边等待,我们的大脑会自动预测他将要走到马路对面。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过去的经验中观察到人们往往会选择安全的方式过马路。
因此,我们事先就做好了准备,以便在需要时迅速做出反应。
知觉预测是基于大脑中的神经回路实现的。
研究表明,当大脑接收到感官刺激时,它会与之前形成的神经网络进行比对,以查找匹配的模式。
一旦找到匹配,大脑就会生成一个预测,并通过神经信号向身体不同部位传递。
这个过程很快,几乎是在我们意识到刺激之前就已经完成。
知觉预测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
它使我们能够快速做出反应,并在情况变化时做出调整。
比如,当我们打篮球时,我们的大脑会通过预测来调整我们的动作,使我们能够准确地抓住篮球并投篮。
而当我们开车时,我们的大脑会预测其他车辆的行动,以便我们能够及时避免危险。
然而,知觉预测并不是绝对准确的。
我们的大脑有时会犯预测错误,导致我们做出不正确的反应。
这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经验或知识不足,或者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
但是,大脑会不断学习和调整预测,以提高反应的准确性。
近年来,知觉预测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兴趣,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研究。
他们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大脑如何进行预测的机制,并开发出能够改进知觉预测技术的方法。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感知能力,还可能为未来的人机界面和智能系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总之,知觉预测是人类大脑的一项重要功能,能够帮助我们快速预测和响应环境中的感官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重点的论述题1. 论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答:1)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包括学习观和教学观。
2)学习观:认知生长和表征理论。
布鲁纳把认知的生长看作是一个表征系统不断形成的过程。
个体在认知生长的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表征阶段。
动作表征阶段,、映相表征阶段、符号表征阶段。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是由过去对外界十五进行感知、概括或经验构成的观念结构,实际上是指各种信息在头脑中的表征方式。
他认为学习者是通过把新获得的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构建其知识体系的。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
3)教学观。
学习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不路南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构架,就容易把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使学习变得容易,有利于记忆学科知识。
提倡发现学习。
所谓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生的概念。
规则等知识。
布鲁纳非常重视学习的主动性,提倡发现学习。
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冬季原则。
学生具有3中最基本的冬季,即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和互惠内驱力。
布鲁纳认为所有学生都由内在的学习愿望,内部动机是维持学生的基本动力,因此应重视学生内部冬季的形成,并把学习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结构原则。
教学应明确学科的基本结构及内部关系,按教材的基本结构组织,实施结构化教学、。
程序原则。
根据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安排教学程序,布鲁纳称之为“最佳教学程序”,这种教学程序有利于引导学生提高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的能力。
强化原则。
强化原则是指教学应该按照学科知识基本结构的贴点,按步强化,适时强化。
这也是掌握学科翟浩司的关键环节。
2. 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
答:实例:在新概念英语的教材教学中先从简单句的构成入手,然后再从一般现在时到一般过去时等时态、语法,随着教学的深入,知识点难度呈递增发展,并且都是在原有语法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
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
各科教材都有基本概念、原理和逻辑结构,这些内容的组织形成教材体系。
教材内容体系的确定,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知识的质量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兼顾科学知识本身的性质、特点。
逻辑系统和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
智力状况及年龄特征,考虑教学时数以及教法上的要求。
最佳的基材结构总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其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新概念的教材安排让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学习有一个整体认识,并不不提高,为迁移的发生提供了直接的支撑。
3)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
从一般到个别,渐进分化;综合贯通,促进知识的横向联系,教材组织系列化,确保从已知到未知。
新概念教材从初阶到高阶,难度加大,并不断复习之前的知识。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学习方法是一种学习经验,包括概括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应用原理的方法,归纳总结的方法,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探究讨论的方法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帮助学生认识问题之间的关系,寻找新旧知识和课题的共同特点,归纳知识惊讶的原理、法则、定理,规律的一般方法。
,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以促进更有效的迁移。
目前北京市“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课堂项目情景模拟和实训基地岗位情景模拟,加强对真是工作岗位的认识,并思考总结自己在未来真实岗位上怎么做的更好。
这也是一种有效迁移的表现。
3. 论述运用信息加工学习原理促进知识的保持。
答:1. 信息加工学习原理。
1)当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联系时,有异议的学习才能发生,学生的已有知识会影响他们的关注点、对新信息意义的解释、信息编码方式等。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各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知觉、选择性注意、编码、组块、祖师、精细加工、形成图式等。
3)学生的学习材料要在工作记忆的容量限度内。
4)学习是一个主动的、由目标所吸引的过程。
5)将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联系起来可以优化知识的获得和应用。
6)及时的复习和必要的练习将减少遗忘的可能性。
2.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1)明确知识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
另外教师应当通过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激发思维的动脑活动。
2)在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之间建立联系。
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使用这些知识的条件和情景,并创设出与使用这些知识相匹配的信息编码机会。
3)深度加工学习材料。
深度加工就是对要学习的材料从新编码,分类组织,纳入过去的知识结构之中,建立多样联系,形成新的信息网络,增强信息,帮助理解和记忆。
4)进行组块化编码。
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利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知识经验,对进入短时记忆系统中的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利于保持的知识模块。
5)合理安排练习和复习。
教师应该将练习和复习作为教学的常规活动整合在课程设计中。
4. 心智技能的学习过程,有效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的教学措施。
答:1.原型定向。
原型通常是指那些蓓模拟的某种自然现象或过程。
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指导该做那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教学措施:1)要使学生了解活动的结构,即了解构成活动能够的各个动作及动作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了解动作的执行方式。
2)要使学生了解各个动作要素,动作执行顺序与动作执行方式的各个规定的必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教师的释放要正确,讲解要确切,动作指令要明确。
教师可以用复述动作要领的方法来检查原型定向的学习效果;2. 原型操作。
即依据心智技术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
教学措施:1)要使心智活动的所有动作以完全展开的方式出现。
2)要注意变更活动对象,使活动方式在知觉水平上得以概括,从而形成关于活动的表象。
3)注意活动能够方式的掌握程度,并适时向下一阶段转化。
3. 原型内化。
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教学措施:1)动作的执行应遵循由出声的外部言语到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再到内部言语的顺序。
2)在原型内化的开始阶段,活动应重新在言语水平上展开,此后依据活动的掌握程度,再进行缩简。
3)注意变更活动能够的对象,使活动方式得以概括,能广泛适应同类课题。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 确定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5.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5. 创造性的培养措施答:1。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出新奇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2.创造性培养的措施: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意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性;接触个体对打错问题的恐惧心理;鼓励独立性和创造精神;重视直觉思维能力;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 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通过各种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一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与方法,训练学生的创造性。
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6. 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
答:1。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为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良好品德的培养方法:1)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
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于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维度。
因此要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
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职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
引导学生把道德认知转变为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指人们将道德知识作为指导个人行为的基本原则,当人们坚信它并决定为之奋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
教师要善于利用集体的力量来强化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促进学生将道德认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
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
道德评价指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道德规范对已发生的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通过道德评价谴责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褒奖合乎道德的思想行为,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夸大道德经验,加强对道德概念及其意义的激烈,使道德认识成为个人行为的自觉力量。
2)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道德情感是人对道德原则,规范在情绪上的认同、共鸣,又是人对道德理想、道德建构的向往之情。
知情结合,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3)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
道德行为的过程包括3个基本环节:确定目的和形成激动、实际的行动、行动后的效果和评价。
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指导学生掌握道德行为的方式可以采用多种途径。
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道德行为习惯是指稳定的、经常的在一定环境下自然而然出现的道德行为方式。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产生自愿练习的愿望;创设重复良好行为的情景,避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提供道德行为练习与时间的榜样,让学生进行模仿;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发丝和评价;注意矫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2012 年重点的简答题1.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P14)答:1。
观察法。
是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者在一定条件下的表情、动作、言语、行为的变化,并按时间顺序作出详尽的记录,然后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了解,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
2.实验法。
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严格控制或创设田间以主动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的研究方法。
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3.调查法。
当需要研究那些无法从外部直接观到的人们内隐的心理活动时,通过搜集有关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间接地了解和研究心理活动规律。
包括谈话法、问卷法等。
4.行动研究法。
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运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行动研究的过程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
每个。
螺旋发展圈包括4个相互练习、相互依赖的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P14)答:1。
客观性原则。
就是对心理学现象的研究必须按它们的本来面貌加以考察,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研究,必须实事求是。
2.发展性原则。
要求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要把心理现象看作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因此发展性原则是一个强调在发展过程中研究教育心理现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