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 (高三复习)

合集下载

湘教版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共25张PPT)

湘教版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共25张PPT)
第二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6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2
南宫中学 地理组
教学目标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 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 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 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明确记忆知识点 2.我国不同城市化类型特征
南宫中学 地理组
问题1.描述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特征
运便利
3.产业:轻工业为主,产业基础落后
4. 开放度:侨胞众多,开放度高
南宫中学 地理组
阅读珠三角历史,分析其工业化发展的条件。 问题突破
地理位置优越(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交通便利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国家对外开发政策支持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
南宫中学 地理组
1979-1990年
工厂
加工 组装
当地提供
土地 优惠政策 服务设施
劳动力
南宫中学 地理组
问题突破
南宫中学 地理组
问题突破
南宫中学 地理组
1.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2. 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3. 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 4.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南宫中学 地理组
南宫中学 地理组
珠江三角洲模式、浙江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东
北模式的城市化,其推进动力都是工业化,云南德
宏模式的推进动力是边贸发展。
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
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
温州模式的城市化是由于乡镇企业发展,带来农
村工业化和乡村城市化;
苏南模式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向外扩散,促进了乡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三复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三复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三 复习
鲁尔区的综合治理主要包括 • (1)产业结构的调整; • (2)工业布局的调整; • (3)污染的治理; • (4)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 (5)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三 复习
为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必须创建合理化的产业结 构和布局;同时要注意发展科 技、完善交通网、治理污染, 创建良好的环境。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三 复习
2、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推动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原 因是: (1)城市有较高的收人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2)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项 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三 复习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三 复习
2、位置——我国的南大门
分析
①从纬度位置看,珠江三角洲处于我 国的哪个温度带?
热带和亚热带
②从图中分析珠江三角洲的海陆位置。 (图片点击可放大)
想一想这种海陆位置对珠三角交通有何影响? 交通便利
③分析珠江三角洲的相对位置,观察本地区与香港、 澳门特区及东南亚的位置关系,思考为什么称珠三角 为中国的南大门?
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这里所讲的 珠三角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课件高三 复习
“泛珠三角’’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 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我们通常 叫“9+2”.它包括广东、广西、福 建、江西、海南、湖南、云南、贵州、 四川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 “泛珠三角”区域里经济的特点,一 是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中部、 西部都有;二是资源很丰富.特别是 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水利、矿产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复习-课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复习-课件
(4)山东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 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东省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及对 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第(1)、(2)题,仔细阅读材料和图乙提取 相关信息,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3)题,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各 种污染问题,如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第(4)题,对该观点既可肯 定也可否定,但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若肯定,可从水果的 消费市场来考虑;若否定,可从水果的用地面积来考虑。
第十五章 区域经济发展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自主梳理
知识点一
对外开放的前沿
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1)___第__二___产业所占比重下降,__第__三____产业所占比重上 升。
(2)__劳__动__力__和__资__源____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下降,技__术__、__知__识 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上升。
答案:(1)长江三角洲交通便利,科技力量强,素质较高的 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等。
(3)江苏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面临资源、环境的双重 约束,请分析说明原因。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得出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2)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江苏省城市化的空间差异。造成该差异 的原因要从它们所处的不同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 进行分析。(3)江苏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且发展迅速, 人口稠密。经济发展中存在能源短缺、水资源污染、土地资源减 少等问题。
学以致用
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比较迅速。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上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 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学会放松自己,缓解紧张情绪,保持良好 的心态。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 问题,加强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和社会服务保障。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 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06
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
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回顾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基本概念、历 程和特点,形成知识网络。
梳理不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典型案例 ,分析其成因、过程和影响。
总结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规律、趋势和 问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推动社会进步
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教育、文 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 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文明

02
区域工业化进程及特点
初期阶段表现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
初期阶段工业化以纺织、 食品加工等劳动力密集型
产业为主导。
技术水平较低
此阶段工业技术水平相对 较低,主要依赖劳动力成
本优势。
集聚效应初显
随着工业企业的增多,开 始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效
产业融合与转型升级
不同产业之间开始融合,传统产业向 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
技术创新成为核心
技术创新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核心动 力。
不同区域工业化比较
发达国家与地区
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较早,已经完成了从劳动力 密集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目前正处于高新技术产业为 主导的阶段。
发展中国家与地区
典型题型解题思路剖析
选择题解题思路
审清题意,抓住关键词和 限定词,排除干扰项,运 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判断 。
综合题解题思路
认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 信息,明确答题方向,结 合所学知识和材料进行分 析和阐述。
图表题解题思路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共29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共29张PPT)

4、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 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
量繁殖,使水体呈现出红、紫等色,并对
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涤剂的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 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D赤潮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5、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珠三角的位置和范围 珠三角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广东省中南部,
珠江下游,南临南海。 珠三角包括9个市42个县(广州、深圳两个
副省级城市)面积4.2平方公里,其面积和人 口,分别占广东省的23.4%和31.2%,但国内 生产总产值占广东省的70%以上。该区人口 占全国6%,而出口占全国1/3 。
从而促进了珠三角经济发展及城市化进程, 使珠三角的 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例。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90年
以来,大力发展 代以后,工业 发展空 发展泛
“三来一补”企 发展在高速度 业。在引进资金、的基础上更加 技术和管理方法 注重质量和效 的优势下,发展 益,工业结构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8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8日星期三2021/9/82021/9/82021/9/8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82021/9/82021/9/89/8/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82021/9/8September 8,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82021/9/82021/9/82021/9/8

第36课-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36张PPT)

第36课-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36张PPT)
11
四 组 题讲 透
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 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答案:第二产业比重下降;(2 分)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 分 ) 第二 产 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2分)第三产 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2分)
23
2)2 0 11 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 解析:该工业结构会导 致资源、能源消耗大, 可能造成资源短缺问题 出现;开采资源导致生 态破坏;工业生产排放 酸性气体、粉尘、废水 等污染环境;重工业所 占比重大,缺乏高新技 术产业、新兴服务业, 因此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30
方法便笺
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措施
此外资源型城市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1.延长产 业链 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发展下游加工业, 建立起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链
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污染物排放
2.集约 生产
31
(4)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读图,完成下题。 2014年7月,在北京市延 庆县召开的第11届2014世界 葡萄大会上,延庆与张家口 市怀来县签订了葡萄产区合 作协议,打造“延怀河谷· 葡萄酒乡”品牌,促进区域 协同发展。
17
(2)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 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完 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 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
18
1)1996 — 2008 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 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 耕地:比重下降。 (2 分)原因:居民点及独立工矿 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 退耕还林、还草。(4分)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 重上升。 (2 分 ) 原因:城市 ( 镇 ) 化及工业化的发展。 (4 分)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PPT课件

高中地理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PPT课件
①环境污染:大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等 ②土地资源短缺:一方面城、交通、工业用
地增加,另一方面水土流失、土地污染等使 得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
材料: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效劳 范围(经济腹地)示意图
材料: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化是在 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开展的。受地区产业根底 和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 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 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化的后劲缺乏。
材料6:全球产业的三轮大转移 第一轮: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 等传统产业向日本、德国等国转移,集中力 量开展半导体、通讯、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 集型产业。 第二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德国等 国转向开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 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 产业,而亚洲“龙〞(香港、新加坡、韩国和 台湾)等获得了开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良机。 第三轮:上世纪80年代以后,劳动密集型产 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开展中国家转移,特 别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和世界电子信息产品
珠三角与长三角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比重的变化
珠三角
长三角
3.产业结构升级困难
①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产业根底、科技实 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②珠三角的腹地范围较小、能源缺乏成为限制 其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
四、对策 1.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群
云南
贵州 湖南
江西 福建
广西
广东 澳门 香港
海南
香港著名交通、规划专家黄良会表示,在 高铁的影响下,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将慢 慢形成,届时北边有广州跟佛山的同城, 西南有珠海跟澳门的同城,东南边有深圳 跟香港的同城。而且这个经济圈有可能成 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圈。〔20xx年08月06日 07:02 信息时报〕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39张PPT)(优质版)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共39张PPT)(优质版)

内因
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优势: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有着共同文化背景和亲密血缘 关系,利于招商引资(广交会)
20世纪80年代前 与全国其他地区 后都有的条件 共同拥有的条件
A、C
A、区位 C、侨乡
D
B、对外开放政策 D、国际经济环境
“活动”2 由问题1的分析我们得知,珠江
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具备、 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拥有的 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 是本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 的关键性因素。
对策
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1.产业结构调整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3.加强规划与管理
P78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长三角发展的有利条件:
1.自然条件 气候、地形、河流
2.市场腹地 3.基础雄厚 4.交通条件
活动:长三角地区城市的协调发展
长江三角洲城市等级规 模结构完整,形成了多中 心、多层次的城市等级体 系。以上海为中心,以南 京、杭州为二级城市中心, 兼顾、辐射其他城市,是 单核模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概述
思考 ?
1. 工业化、城市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 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 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一般做法?
工业化
带来了
城市化
促进
发展中国家
优惠 条件
少数有条件区域
带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2、二珠、三案角例的:范以围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主要表现在: (1)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 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2)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3)噪声扰民,城市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5)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5课-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5课-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33
高考四元聚焦
地理
(1)从材料和图乙中能够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体现在 工业产值增长 、 从 事第二产业旳人口增长 两个方面。
34
高考四元聚焦
地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区域工业化、城市化旳进程及 对区域经济和环境旳影响。第(1)题,由材料和图乙 能够得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体现为从事第二产业旳人 口增长、工业产值不断增长。
53
46
高考四元聚焦
地理
(3)据图分析,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在工业构造和城 市职能方面,存在哪些阻碍区域进一步发展旳问题? 为此应采用什么措施?
答案:问题:构造趋同,功能不清,重工业和机械制 造业不发达。措施: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发 展信息、交通、金融等服务业,构建以香港、广州和 深圳为中心旳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5
高考四元聚焦
地理
(2)从图乙中能够看出山东省城市化迅速推动主要体现在 城市面积增长 、 城 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 两个方面。
36
高考四元聚焦
地理
【解析】第(2)题由图乙得出山东省城市化旳主要体 现:城市面积增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旳比重提升。
37
高考四元聚焦
地理
(3)山东省城市化过程中出现旳环境问题可能有 空 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 。 (答出两项即可)
20
高考四元聚焦
地理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察我国不同区域旳发展条件和 特点。第(1)题,图示阴影区为长三角地域,它是我 国最大旳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地域资源缺乏。珠三角 地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最早旳地域,目前也 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旳区域之一。
21
高考四元聚焦
地理
(2)黄河三角洲与图中阴影所示地域相比,社会经济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ppt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ppt课件

地理位置
自 然 条 件 地形 气候
水源
河流纵横交错,水源充足
第二单元 第六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条件
优势
资本主义经济萌芽早,近代工业的发源 地,历史经济基础比较好,在此影响下人 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 1986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沿海经济开 放区,得以接受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 资金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成为我国经 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 沿海地区,水陆交通便利 对外联系便利,信息来源广,传播快
3.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
________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镇_______ 数量 多,分布密度 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______ 外来 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基 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
第二单元
第六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探究以下问
第二单元
第六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泛珠三角”指的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 展。我们通常叫“9+2”,它包括广东、福建、江西、广西、
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
门。“泛珠三角”地区陆地面积为 199.45 万平方千米,人口 4.46亿人,占全国面积的20.78%,人口的34.76%。
芽较早,经济基础较好,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等,成为
我国重要经济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商品农业基地、 外贸出口基地等。第二Fra bibliotek元第六节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 湘教版 ·地理 ·必修3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PPT教学课件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PPT教学课件
(本活动通过阅读、讨论、表述,培养学生阅 读与表达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对珠江 三角洲经济特色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 2、新课学习: ③探究活动:
B、读图2-35和图2-36,分组探讨珠江三角洲城 市分布的特征;找出图中与1983年相比,2002年 珠江三角洲新增加的城市有哪些?
(通过以上活动,增强学生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判读地图、分析、讨论和回 答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进程。
二、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表现及“一镇一 品”的特色经济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 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分 布等相关案例的剖析,提高学生从图文资料 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3、当堂练习(巩固应用知识,6分钟左右):
四、教学过程 3、当堂练习:
1、下图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本题巩固学生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特点的理解 和认识)
四、教学过程
3、当堂练习:
2、下图表示一个地理事物由T1至T4的历史 发展过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是:①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 东部季风区 半干旱区
地形和地势 气候 水文
植被和土壤
区域特征
区内分异 主要成因
运用因果关系记忆:青藏高寒区
海拔高
空气稀薄、 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风 力大
高寒气候
寒冬荒漠广布
少成熟土壤

寒冬风力作用强 众多
湖泊
、 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人口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
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2015· 河北石家庄一模)下图示意工业化、城市化与城市聚集效应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题。
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
A.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聚
集效应增强 B.都市圈的形成增强了城市聚集效 应 C.大城市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导致大 城市聚集效应减弱
思考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高。主要表现
在哪些方面? 提示:一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目前,珠江三角洲城镇人口比重高达70%,城镇 人口总数超过3000万。二是城镇数量多、分布 密度大。珠江三角洲城镇间平均距离小于10千 米。三是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广州综合经济 实力位居全国城市前列,深圳、珠海等城市经 济也相当发达。四是外来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高, 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水、供电和 通信等水平居全国前列。
2.对策 (1)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措施:提出“青山蓝天碧水工程”;采取各种措 施治理环境污染,保护水土资源;通过建设公园、森 林、绿地等,扩大城市绿化面积,优化人居环境。 (2)优化产业结构 措施:在加强第一产业基础上,注重调整第二产 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3)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措施:城镇规划中,确保比较理想的空间发展形 态;城镇规模要适度,要根据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 , 来规划发展目标;城镇应合理布局,建立可持续的空 间协调发展模式。
2、位置——我国的南大门
分 析
①从纬度位置看,珠江三角洲处于我 国的哪个温度带?
热带和亚热带 ②从图中分析珠江三角洲的海陆位置。 (图片点击可放大) 想一想这种海陆位置对珠三角交通有何影响? 交通便利 ③分析珠江三角洲的相对位置,观察本地区与香港、 澳门特区及东南亚的位置关系,思考为什么称珠三角 为中国的南大门? 紧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鲁尔区的综合治理主要包括 • (1)产业结构的调整; • (2)工业布局的调整; • (3)污染的治理; • (4)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 (5)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为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必须创建合理化的产业结
构和布局;同时要注意发展科 技、完善交通网、治理污染, 创建良好的环境。
三、问题与对策 1.问题 (1)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表现:环境污染有加重的趋势,部分城市 和地区缺水严重。 (2)人地矛盾加剧 表现: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急剧 下降。 (3)重复建设突出 表现:大建深水港和国际机场,追求基础 设施和服务设施自成体系;许多产业一哄而起, 造成产业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以及投资的巨 大浪费。
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
珠江三角洲 位于广东省 中南部, 珠江下游。
活动第1小题
珠 江 三 角 洲 的 地 理 位 置
返 回
一、对外开放的前沿
1、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图片点击可放大)
*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
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这里所讲的 珠三角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
“泛珠三角’’实际上就是沿珠江流 域的省份合作.共同发展。我们通常 叫“9+2”.它包括广东、广西、福 建、江西、海南、湖南、云南、贵州、 四川9个省(区).再加上香港和澳门。 “泛珠三角”区域里经济的特点,一 是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东部、中部、 西部都有;二是资源很丰富.特别是 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水利、矿产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思考2: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工
业化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有 哪些? 提示:(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 集中。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外向 型经济的稳步发展,非农产业不断向城市集中, 农村工业化加速了农村城市化。 (2)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随着 工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经 商,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进 程。
我国区域城市化的几种模式 1 2 3 4 5
对外开放
小商品经营 大城市扩散
外资企业建立 个体私营企业 乡镇企业发展 边贸发展 国有大中型 企业建立
工业化 工业化 工业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城市化
沿边开放 森林、矿产 资源开发
工业化
城市化
1珠三角 2浙江温州 3苏南模式 4云南洪德 5东北模式
•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不协调:2000年,发达国家 的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 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9.9%,而 我国则为36.2%。本节课就以 珠江三角洲为例,来说明我国 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背景知识 :城市化
•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 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 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 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 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能 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 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 城市化有三个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 模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 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湿润;河网密布,交通便利;土 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人文因素: 具有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开放的历史传统,很 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政策因素: 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 “对外开放,优先发展”(设特区, 全开放)的策略。
4、产业结构 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 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据主导 地位。 5、工业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发展成以轻工业为 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大力 发展了外向型经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 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外贸为导向.经济 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
3、改革开放的先锋
•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 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 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 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 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气候温暖 区位因素:
B
11.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是( )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
C
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 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6、地域分工与合作的独特模式——“前店后厂”。 (1)“前店”指港澳地区
(2)“后厂”指珠江三角洲地区
以加工制造业 为主导,以出口外 销为经营方向
二、城市化水平 1、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进程 (1)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化水平低、 城市规模小、 城市密度低。 (2)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速度快、 城市化水平高、 城镇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用地规 模不断扩大
城市数量 不断增加 出现城市群
不断上升
城市化
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
城市问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珠江水质恶化
产生原因
城镇密集,多沿江河、国道、公路分布
建设项目多,占用耕地多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直接排入
火电厂排放出大量SO2,随雨水降落
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例1 下图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 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 )
• 解析: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以发 展小城镇为主导,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人 口、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 城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区域中心 城市,充分发挥它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周 边工业卫星城的发展,在城市周围出现了许多 与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小城镇。
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前和现在的景观对比
城镇化: 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 城镇数量及规模的扩张。 主要原因: 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问题?
城市化进程特点 阶段 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 改 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 城乡融合,农与 革开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 非农产业相混杂 放初 的城乡一体化 分布具有广泛性 期 20 以核心城市 区域中心城市 世纪 ( 广州 ) 为中 ( 广州、深圳 ) 的 90年 心的城市群 代中 辐射带动作用 期以 体系 后
2、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推动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原 因是: (1)城市有较高的收人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 (2)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 项经济活动向城市集聚。
总结: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对比: ①改革开放政策对两个三角洲经济 发展至关重要。 ②人力资源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源泉。 ③城市协调合作是决定长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④粤港的经济互动加速珠江三角洲 的经济发展。
D.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时,人口由 大城市向小城市迁移
(经典题)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 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下图中Ⅰ、Ⅱ、Ⅲ示意 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10.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
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 C.科技实力强
雄厚
( ) B.水运便利 D.原有工业基础
4.2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考纲内容要求: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 主要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解读说明与命题趋势:
依据图表和资料,分析不同地区城市 化发展的因素差异。
知识回顾
• 鲁尔区的综合治理主要包括哪五方 面的内容?
• 为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