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教版选修4教案: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4历史教案1.1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关于课程标准1、内容: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2、三维目标: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互动关系,科学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通过学习,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又与其个人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掌握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把历史人物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尤其要关注个人在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中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关于教学指导意见: 1、内容:2、三维目标:在知识与能力:要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理解他们的历史贡献,并将他们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在过程与方法:要积极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开展评说重要历史人物的教学活动,从而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用心体会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探索精神,感受他们的独特个性和魅力,确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
三、关于备课1、总体把握: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创建了包括皇帝制度、郡县制度和官僚制度在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早期模式,对以后历代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了制度上的创建,秦始皇还派兵北伐匈奴,移民实边,修筑万里长城;经略西南,开筑“五尺道”;尊崇法家,焚书坑儒;严格军队调动和兵役制度等等。
秦始皇为了这种大一统国家的需要所进行的制度创建及其实施的严刑峻法,成为后人臧否的焦点。
2、学情:A、已有知识储备(表一):B、生活中对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城耳熟能详。
高二历史学案 1.1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人教版选修4)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巩固了国家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他实行暴政,最终导致秦朝灭亡。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知识点一统一六国1.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2)主观条件:①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秦国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
②嬴政的个人作用:嬴政为了实现统一,广泛吸收各国贤士,采取了正确的统一方略,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
2.经过(1)对赵国采用离间计,使赵王杀死名将李牧,自毁长城,随后灭亡赵国。
(2)引黄河水淹没魏都大梁,魏国灭亡。
(3)倾全国之兵归老将王翦指挥,强攻灭楚。
(4)灭燕灭齐势如破竹,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
秦国实现统一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民族和地区之间联系的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等客观因素使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拓展应用1】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
……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
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
”(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
在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中,秦王做出了什么决策?秦王的决策导致什么后果?答案坚持完成郑国渠的开凿。
郑国渠的开凿使大量的田地得到灌溉;留住和吸引了大批人才;秦国日益强大,最终灭掉六国。
知识点二建立集权1.自称始皇帝,将大权集于一身。
2.在中央,设置丞相(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武官之长,管军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督百官),三者之间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
3.在地方,采纳李斯建议,实行郡县制,在全国设立36郡,郡下设县。
4.在边境地区,征服百越,北击匈奴,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学设计
(3)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历史思维、团队合作、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4.教学策略:
(1)针对学生的认知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掌握秦朝的建立、统一六国的过程及意义。
2.掌握秦始皇的生平事迹、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政策等方面的知识。
3.学会分析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原因和条件,理解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此外,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秦始皇统一中国这一历史事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对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秦始皇统一中国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小论文,要求如下:
1.秦始皇统一中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3.你如何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贡献?
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以下习题:
1.列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三个重要条件。
4.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引导他们树立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过程中,真正体会到历史的魅力和意义。
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1单元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含解析)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凿泾水自仲山为渠,并北山,东注洛。
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
郑国曰:“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
”(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
——《资治通鉴》材料二(韩人计谋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李斯(楚人入秦,时为客卿)议亦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史记》(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国为秦开凿水渠的企图,并分析秦王嬴政在郑国的企图暴露后仍坚持修渠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王嬴政废逐客令的目的,并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简要的评价。
企图:消耗秦的国力,使秦无法向东征伐,以保证韩国的安全。
原因:郑国渠的开凿使大片农田得到灌溉,有利于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
(2)目的:吸引有用之才,为秦国效力;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力量。
评价:秦王嬴政的做法,反映出一个杰出政治家的远见卓识,其做法有利于吸纳人才,有利于增强秦国的力量,从而相对削弱其他诸侯国的力量,而为其兼并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由郡、县、乡、里组成的郡县制,是春秋战国以来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政治体制。
……秦代郡县制的推行,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是适应封建专制政体的要求而出现的。
它对于结束长期形成的诸侯割据局面,维护国家统一,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代郡县制的推行,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郡县制所体现的封建专制政体的特征,并说明郡县制实施所产生历史影响。
(1)问时,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由分裂到统一的过程中,归纳有利于统一的政治因素。
最新人教版选修4高中历史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过关习题及答案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过关习题(一)一、选择1、秦灭六国实现统一的根本原因是()A、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在七国中实力最强B、春在统一过程中采取了“远交近攻”的正确策略、统一条件成熟,秦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D、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将领的英勇善战2、秦王嬴政即位时,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这表现在()A、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B、长期战乱,统一成为人心所向、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增强D、少民族南下的步伐放慢3、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A、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B、贵族不得担任地方行政长官、家庭势力在地方绝迹D、县以下不设立基层组织4、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征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中央政府设丞相联、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地方实行郡县制度D、确立皇权至高无上5、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这种思想的根是()A、郡县制B、分封制、井田制D、中央集权制6、《史记》载:“桀、纣失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
天下之端,自涉发难。
”对上述材料解不正确的是()A、一个政权的衰亡是和自身的腐败或暴政相关B、孔子编《春秋》的目的同于“汤、武作”“陈涉发迹”、在推翻秦朝的斗争中,陈涉的首创之功值得肯定D、六国贵族也参加了反秦斗争7、“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话表明班固认识到秦统一的意义之一是()A、使人民脱离了弱小的诸侯国B为我国长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使人民可以有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从事生产8、今桂林与长沙之间,历史上的水路交通最早开通于()A、战国B、秦朝、西汉D、隋朝二、材料分析题1、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材料一: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
历史人教版选修4导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Word版含答案
课堂探究【问题1】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运筹帷幄,挥师东进,相继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试分析秦完成统一的历史条件。
提示:本问题阐述了秦完成统一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把握本问题,一方面能够明确战国时期统一局面出现的历史必然性,另一方面能够了解秦王嬴政对统一作出的贡献。
(1)客观条件:①战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的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②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战争不断,从春秋的列国争霸到战国的七雄兼并,都预示着统一的大趋势。
③由于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2)主观条件:①在各国变法的浪潮中,经过商鞅变法,秦国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到嬴政即位时,秦国已建立起了向东部扩张的阵地。
政权巩固、国富民强的秦国,在实力对比上较之其他六国有着明显的优势,从而具备了进行统一战争的可能性。
②秦王嬴政即位后,继承祖先开创的基业,敏锐地把握住统一天下的时机,在稳定了国内的政治局势后,采取正确的策略,果断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兼并战争。
【问题2】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暴君,你觉得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提示:本问题从杰出的政治家和残暴的统治者两个方面对秦始皇进行了评价。
理解该问题,便于从宏观上认识统一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皇帝秦始皇,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1)秦始皇是杰出的政治家:①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全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②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通过统一战争,北击匈奴,筑长城,修灵渠,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四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学案(有答案)
第1课《统一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学案命题者:毕佳红审核:李娜1课时时间:重点: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专制集权的措施和作用一、秦统一六国:(一)统一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1)社会基础——_____________迅速发展,各民族、各地区联系加强;(统一成了历史的必然趋势)(2)人心所向:战国时代频繁的___________,人民渴望___________。
(3)秦国自身:商鞅变法最彻底,秦国实力最强。
2、主观条件(嬴政个人素质、雄才大略)(1)措施:广泛吸引________________。
(2)策略正确:先弱后强,远交近攻、各个击破,扫除________,最后________。
(二)统一的过程:(1)时间: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_______年。
(2)方式:兼并(3)过程:先后灭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统一的意义: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____________的政治局面,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2、有利于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利于民族融合,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专制”:指君主专制,皇帝独裁,造成皇权的绝对权威。
体现的是君臣关系。
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集权”:是指中央集权,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当中,即中央政府能够有效管理地方,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基本矛盾及其演变趋势:两对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演变趋势:1、君主权力不断地强化,相权不断地削弱;2、中央权力不断地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地缩小。
(一)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措施:1、政治:(1)皇帝制度:建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高中历史选修4精品学案: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学习目标方法点拨1.知道秦并六国的主要史实。
2.了解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3.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4.感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雄心抱负。
1.本课内容与必修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有较多的重迭,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贯通,以便于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2.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去列表归纳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并用秦朝疆域图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
3.通过探究活动课来评价秦始皇的功过,要注意当时的历史条件,突出其对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贡献。
1.统一条件(1)经济基础: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
(2)群众基础: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3)人才条件:秦王嬴政为了实现统一,广泛吸引各国贤士,拥有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气度。
(4)策略得当:采用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针。
2.统一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秦朝完成统一是历史的必然在战国时代,由哪一个诸侯国完成国家统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秦灭六国,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秦王嬴政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是实现统一的重要原因。
1.建立集权(1)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集大权于一身。
(2)三公九卿制官职职责三者关系丞相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三者之间互不统属,都对皇太尉武官之长,管军事帝负责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负责监督百官2.巩固统一(1)奠定疆域: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2)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秦小篆为统一的文字。
(3)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4)水陆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1)专制主义是就决策方式而言,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第1讲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统一六国 1.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2)主观条件①个人作用:秦王嬴政拥有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气度,为了实现统一,广泛吸收各国贤士。
②策略得当:先弱后强,远交近攻,分化离间。
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3.意义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
结束了诸侯割据、战乱不休的状况,使社会安定,人民免于战火。
思维点拨秦的统一是秦王嬴政顺应了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趋势的结果,是历史潮流的必然产物,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只是秦统一的原因之一。
二、建立统一集权国家1.建立集权(1)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集大权于一身。
(2)三公九卿制(3)郡县制:在全国设36郡,郡下设县,避免国家重新分裂。
2.巩固统一(1)奠定疆域: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2)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小篆为统一的文字。
(3)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4)水陆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三、秦始皇的暴政1.表现(1)“焚书坑儒”①焚书: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焚毁。
②坑儒:因为一些儒生批评秦始皇滥施刑罚,秦始皇将460余名儒士活埋。
(2)修筑长城下令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扩建,由于工程艰巨,施工条件简陋,民夫大量死亡。
(3)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加上伐南越、戍边疆等其他徭役,导致民怨沸腾。
2.评价(1)功: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过:实行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思维点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而采取了许多措施,如修筑长城,目的是阻止北方匈奴南下。
但在修筑过程中,滥用民力,在一定程度上又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对秦始皇的措施应该一分为二地去评价。
1.印证教材观点史料1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历史人教版选修4学案:第一单元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Word版含答案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问题导学一、秦朝修筑长城的评价活动与探究材料一 秦始皇修筑长城情况——《万里长城纵横谈·秦始皇万里长城分几段》(1)据材料一探究概括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是如何做到因地制宜的。
材料二 (秦始皇)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
(2)指出材料二中秦始皇拆毁“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的主要背景。
(3)有人在论及秦始皇的统治时,认为“秦始皇筑了长城,也毁了长城”。
结合相关史实,评述这一观点。
二、评价秦始皇活动与探究材料一 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至二世三年而亡。
凡十五年,时亦促矣。
而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甚至专制政体之流年,秦亦于此匆匆十五年间,尽演出之,诚天下之大观也。
——夏曾佑(1)作者为什么发出“天下之大观”的感慨?请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探究说明。
材料二 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
——《中国文化史》(2)两则材料的评价有何相似之处?1.秦始皇兼并六国的有利条件(1)战争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民心所向。
(2)经济发展,民族交融,地区间交流加强,奠定统一的社会基础。
(3)秦国实力强大,商鞅变法使秦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战斗力增强。
(4)秦王嬴政雄才伟略,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正确战略方针。
2.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1)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兼并六国,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2)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3)统一了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
(4)派兵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修筑“五尺道”。
(5)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当堂检测1.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在《琅琊刻石》中曾说:“六合之内,皇帝之土。
人教版2015-2016高中历史选修4备课练习题第一单元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Word版含解析.doc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察,具有恒久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A.秦统一六国B.光武中兴C.西晋统一D.开元盛世【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的功绩。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六国,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并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故答案为A。
B、C、D三项相对短暂,意义不如A项长远,均排除。
2.秦始皇征服百越后,增设了南方四郡,其中郡所相当于今天广州地区的是A.象郡B.南海郡C.桂林郡D.闽中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象郡管辖今广西西部、越南中北部,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桂林郡位置约在今广西一带,闽中郡主要在今天福建,故答案为B。
3.你认为下面的情况,哪种不可能是真实的A.公元前202年某月某日,身在咸阳的小苏给家人写了一封信,用的是小篆。
B.公元前228年某月某日,一官员称呼嬴政为大王,未受斥责。
C.公元前218年某月,张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尉,并享有皇帝所赐一块封地。
D.公元前219年,太仆王某奉命给秦始皇购买上等良马。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后,废除分封制,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不再进行分封,故C项说法错误。
4.在我国古代史上,有许多君主雄才大略、开拓进取,功勋卓著。
以下历史功绩属于秦始皇的有①统一六国②创立皇帝制度③修筑万里长城④开创科举制度⑤与沙俄交战,收回领土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④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掌握能力。
①②③都属于秦始皇的历史功绩;科举制度创立于隋;⑤是康熙帝的历史功绩。
5.《史记·蒙恬列传》中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历史选修4人教新课标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单元综合解说知识综述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是漫长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他们顺应人民愿望,时代要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同时,创立新制,开拓疆土,他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无论对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唐太宗时期,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趋向繁荣,他知人善任、推行各种开明、开放的政策,“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唐朝的鼎盛奠定了基础。
康熙帝改革弊政,维护统一的文治武功,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奠定了今天的中国版图。
特别提示单元重点: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单元难点:专制集权的政策措施和作用;唐太宗的治国之道及对当时的影响和后世的启示;如何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
单元易错点:秦始皇对郡县制是扩大而非创立;唐太宗的诸多措施主要是继承完善而非开创;康熙帝设置台湾问题属于内政问题。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程标准解读】[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课标解读]1.能力要求。
本课有两个层次要求,前者是一般层次上的具体史实、历史概念的记忆。
秦始皇兼并六国主要把握条件和经过;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主要掌握措施和影响。
后者是高层次的学科认知能力要求,要求综合掌握秦始皇的功过是非,对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2.命题特点及趋势(1)从内容看,主要考查秦始皇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2)从题型看,主要是材料解析题,个别省区会出现单项选择题。
(3)从命题形式看,多采用新材料、新情景的方式,反映历史研究的新成果。
(4)从难易度看,难度适中。
由于历史资料多以以文言文出现,个别题目阅读理解的难度较大。
3.学法指导:(1)对秦始皇各项活动和措施的准确记忆。
【人教版】选修四: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材料解析(含答案)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统一六国1.商鞅变法〔材料一〕卫鞅①亡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
法及太子,黥③劓④其傅⑤。
期年⑥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战国策·秦策一》【解读】《战国策》是一部记载战国史事和游士论辩、权谋的资料汇编,以国别区分,共三十三篇,计东周、西周各一篇,秦五篇,齐六篇,楚、赵、魏各四篇,韩、燕各三篇,宋、卫合为一篇,中山一篇。
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常书》、《修书》诸名,后经西汉刘向编次整理,因其内容多为战国游士策谋,故命为今名。
《秦策》共分五篇,《秦策一》居全书第三卷。
商鞅变法是秦国走向强盛的转折点,此段材料说明:①商鞅在秦国推行法治,公平无私。
②商鞅变法成效显著,使国内治安清明,国外诸侯畏惧。
③其缺陷是国内严刑峻法,苛刻少德治,国外以势压人,未能以德服之。
【注释】①卫鞅:公孙氏,名鞅。
战国时卫国人,故亦称卫鞅。
后来由于封地为商,又称商鞅、商君。
②亡:逃亡。
③黥(qíng):也叫“墨刑”,用刀刺刻犯人面额,再涂上墨。
④劓(yì):古代割掉鼻子的刑罚。
⑤傅:指太子的师傅。
⑥期(jī)年:一周年。
〔材料二〕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①于农,国大、民众,不淫②于言,则民朴壹③。
民朴壹,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
不可巧取,则奸不生。
──[战国]商鞅《商君书·农战》〔材料三〕故为国之数④,务在垦草⑤;用兵之道,务在壹赏。
私利塞于外⑥,则民务属于农;属于农,则朴;朴则畏令。
──[战国]商鞅《商君书·算地》〔材料四〕入使民属于农,出使民壹于战。
故圣人之治也,多禁以止能,任力以穷诈。
两者偏⑦用,则境内之民壹;壹则农,农则朴,朴则安居而恶出。
──[战国]商鞅《商君书·算地》【解读】《商君书》,又名《商君》、《商子》,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撰,是先秦法家的重要著作。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 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参考教案2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探讨战国末年的基本形势,理解秦统一六国的必然性。
通过了解秦始皇在统一战争中的事迹,评价秦始皇个人在这场统一战争中的作用,在评价人物时引导学生注意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
列举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措施,分析和评价这些措施在当时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从秦始皇的境遇、言行和功绩当中,深入了解秦始皇的突出特点和性格,理解秦始皇与其时代的关系,从而深刻感悟当时历史发展的主题。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手段,收集有关秦王朝留下的历史遗迹的图片和相关的文字研究资料,并能透过秦始皇去感受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不断提高学生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始皇的了解,认识到作为古代中国一个极具特点和争议的人物,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既有其历史必然性的一面,也有着偶然性的因素在起作用。
秦始皇崇信严刑酷法,以为这样能够使他子孙万世相传,但在广大民众的反抗怒涛中,这也仅仅是一个幻想而已。
从长远的历史发展看,是否顺应民心是政权稳固的基础,而民众则是真正主宰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教学重点]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措施及其作用,如何客观全面评价[教学过程]教学说明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属于文科班学生拓展学习内容。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入研究与学习,可以使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和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并更清晰地理顺历史发展脉络。
其中22位“代表人物”各有特色,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他们的成长过程、主要活动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他们都对中国或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
如何评价纷繁复杂甚至教材不曾提及的历史人物是本教材留下的艰巨任务。
为此,拟订两份“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学习指导书面材料,请学生阅读体会,并在教学中时时贯彻,从而使学生总结出一套基本全面的评价原则和方法,做到“人人会评、会评人人”!第一单元截取中国古代三位著名的政治家,包含封建初期、中期、晚期三个历史阶段,从他们的历史贡献来综合评价。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历史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
1. 知识掌握:
- 学生掌握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背景、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能准确描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关键事件。
- 学生理解了秦始皇实行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如推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等,并能分析这些措施对后世的影响。
- 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秦朝的强大和衰落原因,对历史事件形成自己的见解。
例题三:论述题
题目:试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背景。
解答: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导致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渴望统一。其次,秦国在秦始皇的领导下,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商鞅变法,使得国力逐渐强盛。最后,秦始皇继承了秦国的基业,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实力和条件。
例题四:论述题
反思改进措施
教学特色创新:
1.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项目导向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能力。
2. 结合现代教学技术,如PPT、视频、在线工具等,丰富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教学效果。
存在主要问题:
1. 教学组织方面,课堂讨论环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讨论效果有待提高。
3. 文化认同感:通过探讨秦始皇统一对中国历史的长远影响,强化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4. 责任担当: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重要性,培养其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团结的责任担当意识。
5. 价值观塑造: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背景,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和国家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4-2025学年学年高中历史 1.1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设计4: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程标准: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历史功过。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过程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秦统一中国的原因;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领略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出示与秦始皇相关的影视作品图片,为什么人们对2000多年前的一位帝王如此情有独钟?阅读教材,列举秦始皇的重大历史活动。
1、兼并六国,统一中国。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
3、实行暴政,秦朝灭亡。
一、秦统一六国阅读与思考:“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
” -----贾谊《过秦论》“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
” ------《论衡·书解》大梁人尉缭向秦王提出离间诸侯的建议被采纳,但尉缭对嬴政的评价却不高,称嬴政是“少恩而虎狼心。
”打算不辞而别,嬴政却再三挽留,委以国尉重任。
你从三则材料中得到哪些有关秦统一六国的历史信息?1.历史条件:如何分析秦统一的原因?首先界定问题的时间范围:要找出秦统一的原因,当然应当从秦统一以前去考虑,从而把时间范围界定在春秋战国时期。
然后,以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阶段特征为突破口,层层深入,分析秦统一的原因。
一讲到春秋战国时期,我们马上想到了诸侯间的混战,而这种混战导致了三方面的结果,就成了秦统一原因中的三个:结束诸侯割据局面,完成封建国家的统一,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客观条件①诸侯间的混战使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给广大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于是人民渴望统一;②长期的争霸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诸侯间的混战必然导致大国吞并小国,使诸侯国的数量逐渐减少,各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权制,这样就使统一成为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
2013人教版选修4《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word学案
2013人教版选修4《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word学案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本课能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的要紧史实,科学评判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感受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雄心抱负。
学习方法:1、本课内容与新版人教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有较多的重迭,学习时请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和贯穿,以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2、能够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去列表归纳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并用秦朝疆域图关心学生懂得这些措施的作用。
3.评判秦始皇的功过,要注意当时的历史条件,突出其对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奉献。
4.能够通过观看秦兵马俑等有关资料来感受始皇帝的英雄气概。
重点: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措施及其作用,如何客观全面评判秦始皇一生功过是非?知识清单:秦统一六国1、条件(1)客观条件-------------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迅速进展,为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
战国时代久经战乱的人民都期望统一。
(2)主观条件(嬴政才略)①广泛吸引各国------------。
②采纳-------------的建议,采取从微小的-----------开刀,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的统一方略。
(1)对赵国采纳----------计。
(2)对魏国引黄河水埋住魏都。
(3)对楚国请-----------指挥全国之兵灭楚。
3、结果:灭燕灭齐,完成统一--------------大业。
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政治方面(2)集权一身:加大-------------制,设-----------、太尉、-----------,对-------------负责。
(4)奠定疆域:战胜百越,北击------------,奠定了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差不多疆域。
2、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为准,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国内-------------交流。
历史人教版选修4学案:第一单元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Word版含解析
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标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一、秦统一六国1.条件(1)客观条件: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统一天下提供了条件;战国时代久经战乱的人民都渴望统一。
(2)主观条件(嬴政才略)①广泛吸引各国贤士。
②采纳李斯的建议,采取从弱小的韩国开刀,再扫除两翼,最后灭齐的统一方略。
2.过程(1)对赵国采用离间计。
(2)对魏国引黄河水淹没魏都。
(3)对楚国请老将王翦指挥全国之兵灭楚。
3.结果:灭燕灭齐,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
[知识点拨]在战国时代,由哪一个诸侯国完成国家统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1.建立集权(1)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集大权于一身。
(2)三公九卿制(3)郡县制:全国设36郡,郡下设县,避免国家重新分裂。
2.巩固统一(1)奠定疆域: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2)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小篆为统一的文字。
(3)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4)水陆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三、秦始皇的暴政1.焚书坑儒(1)焚书: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焚毁。
(2)坑儒:因为一些儒生批评秦始皇滥施刑罚,秦始皇将460名儒士活埋。
2.修筑长城(1)目的:阻止北方游牧民族匈奴人南下。
(2)修建:把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扩建,形成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3)影响:是秦始皇暴政的体现;对安定北方边郡、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
3.繁重的徭役和兵役(1)表现: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加上伐南越、戍边疆等其他徭役。
(2)后果:导致民怨沸腾,阶级矛盾的激化,使秦朝很快灭亡。
4.对秦始皇的评价(1)功: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过程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分析秦统一中国的原因;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秦始皇在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雄才伟略,领略中华民族的政治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措施及其作用,如何客观全面评价秦始皇一生功过是非。
三、授课课时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导入:直接导入法:先介绍选修4的学习内容和重要意义,然后介绍“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学习指导书面材料,再转入单元序言内容的讲述,并引入新课:
教学:
一、秦国灭六国(统一)
1、背景(原因)
BC770-BC221,呈现的政治状况:天下分裂,诸侯割据,战争频繁。
①春秋:诸侯林立——战国七雄======统一是大势所趋;
②战争灾难,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民心所向;
③经济发展,民族交融,地区间交流加强======社会基础;
④秦国实力强大:a、商鞅变法,确立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战斗力强(钢制武器、骑兵、士气等)
⑤秦王赢政雄才伟略
尽管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我们从来不承认“个人英雄主义”,但关键时刻,一些人物往往
对历史的发展起重大影响作用。
注:其中①、②、③分析了当时“统一”的原因,④、⑤则分析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条件”,五点共同构成了秦国灭六国的历史背景。
2、经过:韩、赵、魏、楚、燕、齐——“喊赵薇去演戏”战略方针:“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3、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影响政治
中央:皇权至尊、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经济发展
文化
统一文字:小篆;
焚书坑儒促进文化发展
思想控制,摧残文化
军事征百越、击匈奴;修筑长城奠定基本疆域
交通修筑驰道、直道、人工渠道促进交通发展
(1)皇帝制度
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
皇帝独尊:确立“皇帝”称号;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的标志。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2)三公九卿制
职位名称职权范围任用标准历史意义
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贤”“能”
由皇帝
任命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否定
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御史大夫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
(3)地方:郡县制
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官职是世袭的。
郡县制不是以血缘为纽带,其官职是由皇帝直接任。
可以起到强干弱枝,避免国家重新陷于分裂的局面。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①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②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三、秦始皇的暴政
1、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破坏了文化
2、急建长城:伟大建筑,暴政见证(五年,40多万民工)
3、大兴土木:阿房宫、骊山陵(140多万人/年)
4、刑法严酷:
5、赋税沉重:
四、评价秦始皇
评价古代政治家的一般方法:了解基本史实、一分为二评价
史实——1、是否有利国家统一;2、是否保持政治安定;3、是否促进经济发展;4、是否促进文化繁荣;5、是否促进民族融合;6、是否反抗外来侵略。
1、功:
①国家统一:结束诸侯割据,统一全国
②政治: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③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促进了经济发展
④文化:统一文字促进文化交流,
⑤民族融合:通过统一战争,促进了民族融合,
2、过:
①暴政:严刑酷法、大兴土木,徭役兵役繁重;
②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课后思考:如果秦始皇活过来,他会怎样看他的一生?回顾了他的一生后,他又会反思些什么呢?
五、板书设计
一、统一六国
1、实现统一的条件:
(1)商鞅变法后秦国确立了封建制度,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社会基础) (2)人民苦于长期战乱,渴望统一。
(人民需要)
(3)秦国变法彻底,实力最强。
(秦的实力)
(4)秦始皇个人的作用
2、统一六国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政治:
(1)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扩展边疆、巩固边防的措施:
经济:
(3)统一货币、度量衡。
(4)统一车轨、驰道、加强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建设。
文化:
(5)统一文字,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三、秦始皇的暴政:
文化专制,焚书坑儒;
穷兵黩武,兵役繁重;
大兴土木,徭役无度;
加紧盘剥,赋税沉重;
严刑峻法,囚徒无数。
四、评价秦始皇
六、作业布置
作业本及导与练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