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与重要作品介绍
列宁称《死屋手记》为“不可逾越的作品”。
罪 与 罚
《罪与罚》《Преступление и наказание》
主要人物:
—拉斯柯尔尼科夫 穷大学生,杀人犯; —杜尼娅 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妹妹,为了 哥哥被迫嫁给卢仁; —马美拉多夫 城市贫民,失业,酗酒, 车祸而死; —索尼亚 马美拉多夫之女,为全家生计, 被迫卖身;
小说通过这一形象,深刻地揭露了资产阶级的“弱肉强食”原则对小资 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毒害,有力地批判了这一原则的反人道主义的实质, 并且从客观上否定了建立在“超人”哲学基础上的无政府主义式的反抗, 因为这种反抗决不可能给被压迫者带来新生活的转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第二次婚姻
小说《罪与罚》和《赌徒》完成以后,陀氏遇到第二个 妻子安娜·格里戈里耶夫娜,她比陀氏小25岁,善良,温 柔,贤惠。1866年10月,安娜经老师推荐,到陀氏家当 速记员,帮助陀氏速记小说,整理和誊写《赌徒》的速 记稿。他们配合得很好,在20多天中便完成了《赌徒》, 他们也相爱了。陀氏十分渴望有一个正常生活的家庭, 过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想当什么天才、癫痫病患者、圣 人、苦役犯、荒淫之徒和理想主义者。他们很快结婚。
华尔戈夫斯基一手制造了两个家庭的悲剧,一是他侵吞了贫 穷、没落的伊赫德曼耶夫贵族家庭的仅有的一座田庄,并且为了 娶拥有百万家产的卡佳做儿媳而破坏了伊赫德曼耶夫的女儿娜达 莎同自己的儿子阿辽沙的婚事。另一个是斯密司老人一家,他的 女儿被华尔戈夫斯基始乱终弃,骗走了财产,死于贫病交迫之中, 斯密司也最终死于贫困。斯密司的外孙女不能宽恕她的父亲——华 尔戈夫斯基,她的倔强、带有疯狂的反抗精神引起人们对“被侮 辱与被损害”者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憎恨,显示了小说的现实 主义力量。而小说当中这些不幸的人往往是逆来顺受,流露出毫 无出路的绝望情绪。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现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四部作品评析
物 。艾 青 在法 国 巴 黎求 学 时 , 初 期 的读 物 ” “ 中
尽管 从译 文 的篇 数来 说 , 者超 过 了前 者 , 是从 影 后 但
响力 来讲 , 者 的地位 显 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为重 要 。在前 者 中 , 前 最
具有 代表 性 的有 四部 作 品 , 别 是 : 穷 人 》 《 侮 分 《 、被
在命 运 的绝境 中所 受 到 的摧 残 和 异化 , 透在 这 部 渗 小说 中的是一 种严 酷 的现实 主义精 神 。
正 因 为作 家 流露 出 的对底 层 社 会 的真 切 同情 , 以及作 品 中人 物 的那种在 现 实重压 之下 仍然 保持 着
“ 人性 尊严 ” 的坚韧 精神 , 吸引 了众 多 中 国学者 的 目
痛 , 语里 仍见 同情 ” 柯 仲 平甚 至认 为 : 为人 生 而 冷 ; “ 艺术 的人 生艺术 派 …… 到 了 陀思 妥 耶 夫 斯 基 , 种 这 精神更 充 实 , 且 专 写 着 不幸 的人 生 了。他 青 年 时 而
代 的第 一 篇 长篇 小 说 《 人 》 已 沉痛 地 暴 露 着 这 穷 就 种 精神 ”2 虽 然 胡 风 对 陀 氏颇 有 恶 感 , 他 也 认 _2; J 但 为《 穷人 》 作 者对 被损 害 的卑 微 的小 人 物 的 内心 中“ 的体会 是使 人惊 异 的”36。 [1 15
丁世 鑫
( 江理 工大学 文化传播 学院 , 浙 杭州 3 0 1 ) 10 8
摘
要: 陀思妥 耶夫斯基的作品在现代 中国有 着迥 异的遭遇 , 中最具有影 响力的四部作 品《 其 穷人 》 《 、 被侮 辱与被
《罪与罚》的主要艺术成就。
《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其主要的艺术成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深刻的人性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以锐利的笔触,深入探讨了主人公拉斯科尼科夫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在道德和人性上的挣扎。
通过主人公的犯罪经历,表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深度,展示了人在面对道德和利益、良知和欲望之间的抉择时的内心矛盾和冲突。
独特的心理描写: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通过对主人公和其他角色的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构建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内心画像。
这种深入人心的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动机和行为,从而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独特的叙事方式: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罪与罚》中运用了多种叙事手法,如回忆、对话、独白等,使得故事更加生动丰富。
他还在小说中穿插了大量的哲学思考和伦理道德的讨论,使得小说具有更深的思考价值。
丰富的社会背景:《罪与罚》以19世纪莫斯科的社会为背景,通过对社会现象、人物和事件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反映了社会的贫富分化、道德沦丧等问题,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反思。
强烈的戏剧性冲突:《罪与罚》的故事情节紧凑、曲折,充满了戏剧性的冲突。
尤其是在主人公的犯罪和自首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情节安排,使得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使得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立体、生动。
总之,《罪与罚》以其深刻的人性探讨、独特的心理描写、丰富的社会背景、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强烈的戏剧性冲突,成为了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文学杰。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作品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巨匠,被誉为西方文学的开拓者之一。
作为一位文学才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充满了哲学、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作品中透露着他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以下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主要作品:1.《罪与罚》:这部小说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部作品探讨了犯罪、贫困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小说的主人公罗迪翁·罗日金斯基是一名贫困的学生,为了生活所迫而杀死了一位老妇人。
故事深入描绘了罪犯的心理和情感斗争,展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2.《白痴》:这部小说代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爱情和人性的深刻探索。
作品的主题涉及爱、妒忌和拒绝。
主人公米谢尔·托夫斯基是一名癫痫病人,他爱上了一个名叫尼娜的女孩,但她却爱上了他的朋友帕拉申科。
小说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不可预测性。
3.《地下室手记》:这部小说涉及哲学、社会和人类心理偏差。
讲述了一个孤独的退休公务员,他的日子被痛苦的怨恨和自我贬低所占据。
小说中的主人公对生活的悲观态度和对理性的怀疑对后来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4.《卡拉马佐夫兄弟》:这部小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后一部完整的作品。
它是一部巨大的、深具象征意义的小说,透露了作者对人性和宗教的深刻理解。
小说主要涉及卡拉马佐夫家族的家庭纷争,但重点在于人性的探究和对宗教和神秘主义的包容和怀疑。
5.《简爱》(翻译作品):这本书是由陀思妥耶夫斯基翻译的英国作家夏洛特·勃朗特的一部作品。
这部作品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讲述了一个叫简·爱的年轻女子的故事。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翻译为这部作品增添了深刻的哲学和心理元素,揭示了作者对人类情感和思想的理解。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文学世界的经典之一,他的思想和对人性和社会问题的关注仍然在今天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他的小说的主题和人物深入人心,具有强烈的共鸣力和启示作用。
俄国文学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俄国文学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俄国文学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而著称于世。
在这个国家的灵魂深处,有两位伟大的作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读者。
这两位作家分别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本文将探讨他们的作品和他们对俄国文学以及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
一、托尔斯泰的作品1.《战争与和平》《战争与和平》是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这部小说以俄国与法国拿破仑战争为背景,通过展示战争的残酷和人们的生活来反映人性的复杂性。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个人经历被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
托尔斯泰通过这部小说深刻地探讨了人的责任、自由意志和道德观念等重要主题。
2.《安娜·卡列尼娜》《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的又一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在婚姻和爱情之间的挣扎,并探讨了道德、宗教和社会规范对人性的影响。
小说以其细腻入微的描写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而闻名,使读者产生了对生活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1.《罪与罚》《罪与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小说以主人公罗迪翁·罗斯托科洛夫斯基的内心痛苦和道德挣扎为主线,探讨了罪恶、赎罪和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等重要主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深入人心的描写和对罪恶本质的探索而使这部小说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2.《白痴》《白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另一部重要作品。
小说以主人公穆舍金为中心,通过描绘他与周围人的关系和社会的反映,以及他与外界的互动,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爱情与伦理的复杂关系。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这部小说深刻地刻画了穆舍金的复杂性格和与他人的互动,引发了读者对人性和社会道德的思考。
三、两位作家的贡献与影响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力,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们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刻画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社会现象,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复杂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艺术特色
陀思妥耶夫斯基文学艺术特色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艺术特色如下:
1.思想深邃。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对人生、社会、道德、习俗的悲剧性问题有着深刻
理解的作家。
他从哲学整体高度来认识这些问题,这使他成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总结者,同时也使他成为现代主义思想艺术的先驱。
2.关注人类精神流程。
与19世纪中期作家不同,陀思妥耶夫斯基更关注人类精神流程本
身及其复杂性,而不再仅仅关注客观事件对人生结果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
他善于把握人的精神与肉体的流变,善于描绘人的感情细节。
3.特写镜头与精确描绘。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关键情节的特写镜头让位于感情
细节的精确描绘。
这种艺术特色使得他的作品更注重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
4.擅长心理分析。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对人物心理进行分析,他能够深入到人物的内心
深处,准确地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5.独特的对话艺术。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人物之间的对话往往具有独特的风格,
他们的话语充满了情感和内涵,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性格和内心世界。
总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艺术特色在于他深刻的思想、对人类精神流程的关注、精确细腻的描绘、独特的心理分析和对话艺术等方面。
这些特色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使他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重要地位,在哲学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读者展示了他对人生、社会、道德、习俗等方面的深刻思考,这些思考对于当代人来说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
1867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办 杂志欠债,险些被送进债务人监 狱。一位债主这样侮辱作家: “你是一位天才的作家,我要让 你看看,一个小小的德国店主, 能把一位著名的俄罗斯作家送进
监狱。”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
斯里维查斯基之屋。这 里肮脏不堪,满目赤贫。
1873-1874年,陀思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
1846 Poor Folk, The Double, Mr. Prokharchin. 1847 A Novel in Nine Letters, as well as several short stories, including A Weak Heart, Polzunkov, The Landlady and White Nights. 1848 The Stranger-Woman, Christmas and Wedding, and A Jealous Husband. 1849 Netochka Nezvanova. 1859 Uncle’s Dream, The Little Hero 1860 Publication of the first part of House of the Dead. 1861 The Insulted and the Injured, and A Silly Story.
陀思妥耶夫斯基
1821-1881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
重要作品 《白痴》 《罪与罚》 《卡拉玛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艺术成就
陀思妥耶夫斯基
每个批评家笔下都有自己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天才是无可辩驳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
一、颠狂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 1821——1881)俄国 1881) (1821 1881 19世纪后期著名作家 世纪后期著名作家, 19世纪后期著名作家, 世界文学天才, 20世 世界文学天才,在20世 纪文学中受到极大的推 崇,被西方现代派奉为 鼻祖。 鼻祖。
1、癫痫病患者
苦役犯
苦役犯的生活十分艰苦,他生活在杀人犯、 苦役犯的生活十分艰苦,他生活在杀人犯、盗窃 暴徒和疯子中间,要时时刻刻和他们打交道, 犯 、 暴徒和疯子中间, 要时时刻刻和他们打交道, 这 些人都对他抱怀疑和敌对的态度, 些人都对他抱怀疑和敌对的态度,因为他是他们中间 唯一的一个贵族。四年之后,他在边防营里做列兵, 唯一的一个贵族。四年之后, 他在边防营里做列兵, 最使他难以忍受的是军队的体罚。 最使他难以忍受的是军队的体罚。 受罚的士兵被牵到 排成两排的士兵中间,由士兵施以乱棍,谁打得不狠, 排成两排的士兵中间, 由士兵施以乱棍,谁打得不狠, 就被叫出来挨同样的乱棍。 就被叫出来挨同样的乱棍。陀氏第一次把手中的棍子 打在受罚人身上,当晚就发了癫痫病。 打在受罚人身上,当晚就发了癫痫病。在一次体罚之 他竟跌倒在地,抽搐起来。 后 , 他竟跌倒在地, 抽搐起来。 陀氏在西伯利亚待了 十年,才回到彼得堡,重返文坛。 十年,才回到彼得堡,重返文坛。 他主张容忍、 宽容, 他的名言是“ 他主张容忍 、 宽容 , 他的名言是 “ 生活就是苦 顺从吧,高傲的人! 难”,“顺从吧,高傲的人!”
2、颠狂的爱情
陀氏直到34岁还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女友, 陀氏直到34岁还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女友,他寻找 34岁还没有谈过恋爱 爱情,在四年苦役后认识了他的第一个妻子玛丽娅。 爱情,在四年苦役后认识了他的第一个妻子玛丽娅。 玛丽娅是个中学教师的妻子,比陀氏小4 玛丽娅是个中学教师的妻子,比陀氏小4岁,她是个 神经质的女人,情绪变化无常, 神经质的女人,情绪变化无常, 玛丽娅不理解陀氏的写作,不断指责他, 玛丽娅不理解陀氏的写作,不断指责他,最后夫妻 关系破裂,1861年起分居 各自独立生活。1864年 年起分居, 关系破裂,1861年起分居,各自独立生活。1864年4月玛 丽娅死于肺病, 丽娅死于肺病, 在陀氏的很多小说中,都有玛丽娅的原型。 在陀氏的很多小说中,都有玛丽娅的原型。如 《被 侮辱与被损害的》中的娜塔莎, 罪与罚》 侮辱与被损害的》中的娜塔莎,《罪与罚》中的马尔美拉 陀夫的妻子, 白痴》中的娜斯塔西娅, 陀夫的妻子,《白痴》中的娜斯塔西娅,《卡拉马佐夫兄 中的卡捷琳娜,这些女性都面颊苍白,目光狂热, 弟》中的卡捷琳娜,这些女性都面颊苍白,目光狂热,动 作急剧,来自作家的第一个妻子。 作急剧,来自作家的第一个妻子。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艺术方法繁复多样,被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他的代表作有《双重人格》、《穷人》、《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等。
纵观他的作品,我们总结出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几点艺术成就。
一、复调小说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把陀氏的小说称为“复调小说”。
他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
他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常常让各种人物汇合在一起,对同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和主张。
这些观点必然千差万别,互不相同,甚至互相对立。
但作者只作客观的描述,不加评论,造成作者与人物、人物与人物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
各个人物的思想是独立的,不是作者声音的传话筒。
例如在他的作品《罪与罚》中对待上帝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而这些观点互相争论,没有一个最终的评判。
作品中卡杰林娜忍辱负重,孤苦无告,总想获得上帝的庇护,但最终不可得,死前对上帝做了否定。
但是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索尼娅却被作者当做上帝精神的体现者和理想的化身,博爱宽恕,认为通过上帝人才能得到自我的救赎。
两种人,两个不同的观点在作品中相互存在,对立着,体现了作者复调小说的特点。
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共同奏成交响曲。
二、对话性对话性是复调小说最主要的特点。
传统小说中的对话往往是在作者意志主宰下的对话,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意识,因此具有单声道的特点,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对话却表现为不同意识、不同思想之间的争论,即使是在独白之中,也暗含着形成争论的另一方。
在《罪与罚》中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决不会成功?不让这门婚事成功,你有什么办法呢?你去阻止吗?你有什么权利?要获得这样的权利,从你本身来说,你能应许她们什么呢?等到你从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整个前途都献给她们吗?这话我们都听到过了,这不是一句空话,可是目前怎么办?目前应该做些什么,这你知道吗?但是现在你在干什么呢?你不是在剥削她们嘛……”上面这段话虽然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一个人的内心独白,但是时刻充斥着他人的话语和思想,两人辩论的是不可开交,出现了对话。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风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风
摘要:
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背景与成就
2.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风的独特之处
3.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风的影响
正文: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的一位杰出作家,他的创作涵盖了小说、散文、随笔等多种文体,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现。
其文风独具特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风独特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陀思妥耶夫斯基善于运用心理描绘,深入剖析人物内心世界。
他的作品中,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
通过细腻的心理描绘,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功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深邃。
其次,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笔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他的文字充满激情,富于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
同时,他还善于运用讽刺、幽默等手法,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此外,陀思妥耶夫斯基还以独特的结构布局和叙事技巧闻名。
他的作品中,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而他的叙事方式既有对社会现实的客观描绘,也有对人物内心的主观解读,使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创作理念和技巧为许多后来的作家所借鉴,成为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在中
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也深受读者喜爱,影响了一批中国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
陀思妥耶夫斯基及其作品1.评价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杰出的作家,也是在思想和创作中都存在着极为复杂矛盾的作家。
高尔基曾说过:“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两个最伟大的天才,他们以自己的天才的力量震撼了全世界,使整个欧洲惊愕地注视着俄罗斯,他们两人都足以与莎士比亚、但丁、塞万提斯、卢梭和歌德这些伟大的人物并列,但他们对于自己黑暗、不幸的祖国却有过不好的影响。
”2.创作(1)《穷人》等前期描写“小人物”的作品①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成名作《穷人》,继承了普希金和果戈理写“小人物”的传统,杰符什金这一形象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道主义思想。
小说一发表,就成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自然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②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表明他是师承果戈理的,他说:“我们都是从‘外套’里出来的。
”但是《穷人》比以往写“小人物”的作品有新的突破,它不但把19世纪40年代俄国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开始演变时期深受双重压迫的平民阶层的苦难充分展示出来,而且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写得更加丰富,心理更复杂,表现了其对旧制度瓦解的畏惧心情和模糊的反*抗情绪,尤其是有他自己的人格尊严感。
③之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还写了《两种人格》、《女房东》和《白夜》等小说。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已表现出刻画心理的卓越才能。
不过,他描写“小人物”的病*态心理有时失之过细,往往使人物带有神经质和悲*观绝*望情绪,所以调子显得低沉。
(2)流放期间这一时期他逐渐形成一种反动的“土壤派”理论。
他认为有文化的上层已经脱离了人民(即“土壤”),人民也不接受贵族革命家的理想,所以俄国不具有接受革命宣传的“土壤”,人民只能忍耐、顺从和笃信宗J。
随后,陀思妥耶夫斯基也皈依了宗J。
这些思想在他动手于流放期间、完成于流放之后的小说《死屋手记》里已有所表现。
(3)后期创作①《被欺凌与被侮辱的》这仍是作者继续描写“小人物”的作品。
作者满怀同情地写出了一群被凌辱的小人物,指出他们具有正直、善良的品德,却又强调了他们的驯良,甚至通过娜塔莎和涅莉等形象宣扬基D教的受苦受难精神。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艺术的“聚和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艺术的“聚和性”内容摘要:巴赫金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艺术定义为复调结构,但却回避了形成这一结构的思想根源,以往学术界常常是从作家的创作心理和世界观的矛盾中去探索根源,在社会现实生活和人自身的复杂心态中去寻找阐释。
本文则将从俄罗斯民族信奉的东正教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的宗教意识和文艺创作方法入手,发掘其复调小说结构艺术形成的深层缘由,即东正教的“聚和性”意识。
关键词:“聚和性”意识陀思妥耶夫斯基特鲁别茨科伊小说创作20世纪苏联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一书倍受学术界的赞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创作艺术也被定义为渊源于庄谐体样式的复调结构。
然而,凡是阅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读者又往往会感某种缺憾:小说中弥漫的宗教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仿佛又很难用一个“复调小说结构”来加以概括,至少是很不全面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艺术的复调结构?是作家的何种思想原因导致形成了其小说中“主人公与作者的平等对话”呢?以前学术界往往最为常用的方法是从作家的创作心理和世界观的矛盾中去探索根源,在社会现实生活和人自身的复杂心态中去寻找阐释。
当代俄罗斯著名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学者格奥尔吉‘米哈伊洛维奇·费里德连杰尔就是从这一视角出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一书的第八章中专门研究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现实主义的历史特点及其矛盾”(365—398)。
2005年出版的由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主编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资料与研究》(第17卷)也是从世界文化的大背景中去揭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矛盾和创作之间关系的一些迫切问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本人则声称自己是对现实社会中人的心灵的开掘:“人们称我为心理学家:不对,我只是最高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即刻画人的心灵深处的全部奥秘”(390)。
甚至有学者还指出:“陀氏心理分析的主要贡献之一是写出了资本主义造成的心理畸形变态——二重人格。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心理现实主义艺术
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心理现实主义艺术1、本文概述《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心理现实主义艺术》一文旨在深入分析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心理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纪俄罗斯文学大师,其作品以其深刻的心理描写和对人性的独特见解而闻名。
本文将从心理现实主义的角度探讨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如何在小说中运用心理描写技术来刻画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的,以及这种心理现实主义艺术是如何影响和丰富小说的主题和深度的。
本文将首先界定心理现实主义的概念,然后结合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具体作品,分析其心理现实主义具体表现形式,包括人物的内心世界、情感冲突、道德选择等方面。
本文将概述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现实主义艺术的意义、影响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通过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心理现实主义艺术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作品以及这位伟大作家的创作特点。
2、论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心理现实主义特征深入探究人性的复杂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往往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不仅关注人物的外在行为,还关注人物的内在动机和心理变化。
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探索赋予了他的作品心理现实主义的特征。
现实与心理的交织: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中,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与人物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他通过描绘人物的生活环境,反映了社会现实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也展示了个体心理如何影响他们对现实的认知和反应。
这种现实与心理的交织,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刻的现实主义色彩。
道德与心理学的冲突: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许多作品都探讨了道德与个人欲望之间的冲突。
他通过对人物道德选择的刻画,刻画了个体在道德与心理欲望之间的斗争。
这种对道德冲突和心理冲突的深入分析,反映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特征。
心理描写的细腻和真实: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其独特的心理描写手法而闻名,这使他能够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人物的心理细节,生动地描绘他们的内心世界。
这种对心理状态的真实再现,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人物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进一步增强了作品的心理现实主义效果。
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独特经验
❖ 癫痫病 ❖ 死亡体验 ❖ 流放经历 ❖ 西欧之旅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思想
❖ 对人的复杂性的充分认识 ❖ 反诸自己追寻社会和个人悲剧的原因 ❖ 对理性主义、进步和乌托邦观念的批判 ❖ 对宗教是人性价值最彻底的维护者的信念
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的文学纲领 ——《地下室手记》
❖ 1864年创作的中篇小说 《地下室手记》在陀思妥耶 夫斯基的创作发展中占有决 定性的地位,作品通过“地 下人”这一艺术形象,提出 了他后期创作的几乎所有思 想问题。德国作家托马斯· 曼曾评价《地下室手记》“ 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转 折点,是他自身的一个突破 。”
费奥多·陀思妥耶夫斯基 (Fyodor Dostoevsky,1821-1881)
❖托尔斯泰代表 了俄罗斯文学 的广度,陀思 妥耶夫斯基则 代表了俄罗斯 文学的深度。
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 就艺术表现力而言,他的才华恐怕只有莎士 比亚堪与媲美。(高尔基)
❖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座被托尔斯泰高峰挡住 的更高峰。(纪德)
《白痴》(一八六八)对俄 罗斯农奴制改革后俄罗斯的 道德状况和社会心理进行了 深入细致的剖析,表现了道 德的衰落和沦丧,个性的堕 落和退化,美的亵渎和毁灭 ,凸显了作家对社会状况的 浓重忧虑,寄托了作家期望 宗教和俄罗斯传统超越道德 困境的期待。
虚无主义者的群像:《群魔》
《群魔》(1873)以当 时轰动一时的“涅恰耶 夫案件”为素材,表现 了无神论和无政府主义 思想如何根本上否定人 的价值和尊严。小说是 作家创作中引起广泛争 议的作品,今天已被认 为是其最优秀的创作之 一。
他表现了一个俄罗斯的偶合之家的家庭悲剧塑造了这个家族身上腐朽堕落粗暴的卡拉马佐夫气质具有深刻的思想和哲学内涵被认为是人类最伟大的文学创造之陀思妥耶夫斯基以艺术的形式展示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最根本悖论即理性和信仰的对立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富有洞察力和独创性的界定确认了非理性与人的内在关系陀思妥耶夫斯基创造了一种思想和形象有机统一的艺术方法实现了诗与哲学的真正融合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精英文学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精英文学摘要:1.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及其成就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特点3.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4.结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精英文学正文: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及其成就陀思妥耶夫斯基,全名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 年11 月11 日出生于莫斯科,俄国作家、思想家。
他的作品充满张力和对人性的不断拷问,主要作品有《卡拉马佐夫兄弟》《赌徒》《罪与罚》等。
1849 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为牵涉反对沙皇的革命活动而被流放西伯利亚。
1858 年晋升为上尉。
1881 年2 月9 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因肺部动脉出血离世。
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特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强烈的社会关注和复杂的人物塑造。
他的小说常常探讨道德、心理和宗教等主题,对人性的剖析入木三分。
在情节安排上,陀思妥耶夫斯基善于运用悬疑、矛盾和冲突来吸引读者。
他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20 世纪的俄罗斯文学,如布尔加科夫、帕斯捷尔纳克等作家。
此外,他的作品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如德国的托马斯·曼、美国的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等作家都受到他的启发。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还为人类思想和精神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四、结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是精英文学综上所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复杂的人物塑造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灵探索之作
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灵探索之作卡拉马佐夫兄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灵探索之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他在文学创作生涯中的一部巅峰之作。
这部小说以复杂而富有戏剧性的人物关系和心理探索为主线,深刻地触及到人性的深处,令读者深思和感悟。
本文将对小说中的心灵探索进行深入讨论。
首先,小说中最鲜明的角色之一是主人公阿列克谢·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
他是一个极富感情的人,同时也有着深刻的内心冲突。
卡拉马佐夫的心灵探索主要集中在对父爱的追求和对宗教的思考。
他与自己的父亲一直有着紧张而复杂的关系,他对父爱的渴求和对父亲的恨意形成了他内心深处的矛盾。
在小说的故事中,卡拉马佐夫的父亲被谋杀,他本人也成为了凶手的嫌疑人。
这一事件进一步激发了他对父爱的渴望和对自己内心的痛苦感的思考。
他试图通过法庭的审判来寻求解脱,然而这一过程中却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内心的复杂和矛盾。
正是通过这样的心灵探索,卡拉马佐夫逐渐明白了什么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另一个重要角色是谢尔盖·费奥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次子。
他是一个理性和理智的人,一直试图通过思考和理性来解决自己的心理困境。
他的心灵探索主要涉及对哲学和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
谢尔盖和他的哥哥阿列克谢之间存在着一种巨大的争斗,这是理性和感性之间的较量。
他试图通过哲学的思辨来寻找答案,在哲学思考的过程中,他不断地质疑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他认为人类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生活的苦难和无法回避的死亡形成了他内心的挣扎和焦虑。
在小说中,阿列克谢和谢尔盖之间的矛盾和争斗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这一争斗代表了人性中理性与感性、思考与情感的冲突。
通过这种冲突和对心灵的深入探索,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小说中揭示了人性内心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除了这两个角色之外,小说中还有许多其他人物,他们也在不同的程度上经历着心灵的探索。
通过这些人物的心内历程,陀思妥耶夫斯基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介绍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学上的成就非常高,是跟托尔斯泰和屠格涅夫一起享誉世界的俄国三大文豪。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平介绍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可谓是十分坎坷,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年轻的时候,父母因病先后去世,他成了孤儿。
而他的文学之路则是在他22岁的时候从军事院校毕业之后开始的。
而他拥有才华的同时,他的运气也非常好。
他的第一部作品《穷人》一经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按理来说,这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应该是非常顺畅的。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造成了他创作风格的极大的变化。
陀思妥耶夫斯基28岁的时候,因为一场政治活动被判处死刑,虽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执行,但是却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又被强迫从军,服刑十年对他的应此昂非常大。
直到他39岁的时候才被允许返回家乡,第二年,陀思妥耶夫斯基便完成了他重的自由后的第一部作品——《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可灾难并没有远离他,在他43岁的时候,他心爱的妻子和他尊敬的兄长相继死亡,对他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而他享誉世界的《罪与罚》却是在他65岁迫于生计得时候所写成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60岁的时候为了完成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第二部,因为一次意外而死亡。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是非常坎坷的,这也是他的作品在后期越来越现实悲观的原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成就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就主要体现在文学上,他的作品深受世人的瞩目。
如果将他的写作过渡段算作是一个时期的话,那么可以将他的创作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期、过渡期以及后期。
这三个时期的作品中,以陀思妥耶夫斯基后期作品的成就最大,因为他晚期创作的小说达到了他毕生成就的顶峰,被人赞美“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罗斯文学的深度。
”从这个评价可以看出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就是非常高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他的写作风格和他对小说中的人物的心理刻画上,他的写作风格非常的独特,它对人物阴暗面描写的氛围非常的奇特,一字一句中透露着阴沉又尖锐的感伤。
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他写作了人类灵魂的全部深度
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200周年:他写作了人类灵魂的全部深度2021年11月11日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诞辰两百周年纪念日。
生前,他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是富有争议的斯拉夫主义者和沙皇拥护者,在他死后,人们怀着对其作品的崇敬,将他供奉在文学界的奥林匹斯山上。
然而被神化的他,是一个符号化的他,我们纪念他的伟大,同时也该有直视和正视他的勇气。
毕竟,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学里,还有一堂关于“具体”的课——要爱具体的人,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人类。
今天,我们宁爱不完美的人,不造乌托邦的神,唯有如此,才能对神坛上的雕像祛魅,从而真正看清陀思妥耶夫斯基为何独特,以及他留给今天的财富。
(本文首发于《凤凰网读书》)01说胡话,发疯,发热病,贯穿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和一生1821年11月11日,陀思妥耶夫斯基出生于俄国莫斯科的一个医生家庭。
他的父亲是退伍军医,母亲是一名仁慈开明的家庭主妇,正是在母亲的支持下,他接触到普希金等人的文学。
在他不到10岁时,父亲获得了贵族称号,在外省购买土地和庄园,拥有几十个农奴,但没过几年,庄园就在一场意外的大火下夷为平地,农舍、粮库和牲畜圈也化为乌有。
年少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历了家庭的大起大落,也听到贫民区、裹尸布和死难者亲属的哭声。
16岁那年,他的母亲死于肺结核,两年后父亲离世,一说是自然死亡,一说是被农奴杀害。
如今去到那里的院子,还能看到一尊身着长衫、神色忧郁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塑像,在他的故居桌子上有一本圣徒彼得保罗教堂的笔记簿,里面记录着在1814年—1823年间本教区教民的婚嫁生死,其中陀氏的出生情况记在第148页:“(1821年)11月,贫民医院的校级军医米哈伊尔·安德烈耶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家里生下一名婴儿,起名为费奥多尔。
”此人便是日后名声大噪的文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生命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癫痫症。
他从小患有癫痫,9岁首次发病,之后伴其一生。
这病遗传自他嗜酒父亲的基因,父亲性格暴烈而专断,醉酒后像《卡拉马佐夫兄弟》里描绘的父亲一样犹如暴君。
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就
陀思妥耶夫斯基成就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和托尔斯泰并称的伟大作家。
就其深刻的思想内容、无与伦比的震撼人心的艺术洞察力和表现力,对世界产生历久不衰的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而言,他在整个俄罗斯文学中是独一无二的。
他是一个写城市下层平民和犯罪心理的能手。
贫困不幸、犯罪、上帝是他作品内容的核心。
他把战场设在人的心灵深处,表现人的道德感的交战。
因为他要解决的是人的道德问题。
其作品有《穷人》、《同貌人》、《群魔》、《罪与罚》、《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现代主义是一种同传统的创作方法相对立的西方资产阶级文艺思潮。
始于十九世纪末,确立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包括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新小说派、未来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意识流、黑色幽默等各种流派,文学是其中的主要部分。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是表现“现代意识”,即危机感和荒诞感。
第二是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四种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反映,表现异化的主题。
第三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
其艺术特征是: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
按俄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说法,陀思妥耶夫斯基有三大发现:一是思想观念成了艺术描写的主要成分;二是创造了人物形象的全新结构,主人公的意识不为作家的框架所限,和作家具有平等地位;三是小说的全面对话性。
后两个方面是巴赫金所论述的“复调结构”。
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共同奏成交响曲。
由此可见,无论是思想观念作为艺术描写的主要成分,还是他的“复调小说”结构,都表现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特征。
另外,陀思妥耶夫斯基还利用现代主义文学手法,即意识流手法,大量地创作了意识流小说。
挖掘人的潜意识,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表现人物意识“自然”流动状态,力求开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扩大了心理描写的范围。
如《同貌人》通过同貌人揭示了人的灵魂深处人的性格的两重性,并表现了人的异化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成就
1
2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国19世纪的著名作家,他的创作内容丰富,题材3
广泛,艺术方法繁复多样,被人称为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他的代表作有《双4
重人格》、《穷人》、《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罪与罚》等。
5
纵观他的作品,我们总结出来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几点艺术成就。
6
一、复调小说
7
苏联文学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的著作《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诗学问题》中把8
陀氏的小说称为“复调小说”。
他认为“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9
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的真正的复调,这确是陀思妥10
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特点。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复调小说的首创者。
他创造11
出一种全新的小说体裁。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常常让各种人物汇合在一12
起,对同一个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和主张。
这些观点必然千差万别,互不相13
同,甚至互相对立。
但作者只作客观的描述,不加评论,造成作者与人物、14
人物与人物之间“平等对话”的关系。
各个人物的思想是独立的,不是作者15
声音的传话筒。
16
例如在他的作品《罪与罚》中对待上帝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17
而这些观点互相争论,没有一个最终的评判。
作品中卡杰林娜忍辱负重,孤18
苦无告,总想获得上帝的庇护,但最终不可得,死前对上帝做了否定。
但是19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索尼娅却被作者当做上帝精神的体现者和理想的化身,博20
爱宽恕,认为通过上帝人才能得到自我的救赎。
两种人,两个不同的观点在21
作品中相互存在,对立着,体现了作者复调小说的特点。
22
作家和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像乐曲中的不同声部,互相对话,共同奏23
成交响曲。
二、对话性
24
25
对话性是复调小说最主要的特点。
传统小说中的对话往往是在作者意志26
主宰下的对话,所表现的是作者的意识,因此具有单声道的特点,而陀思妥27
耶夫斯基小说中的对话却表现为不同意识、不同思想之间的争论,即使是在28
独白之中,也暗含着形成争论的另一方。
29
在《罪与罚》中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决不会成功?不让这门婚事成30
功,你有什么办法呢?你去阻止吗?你有什么权利?要获得这样的权利,从31
你本身来说,你能应许她们什么呢?等到你从大学毕业,有了工作,把自己32
的整个生命和整个前途都献给她们吗?这话我们都听到过了,这不是一句空33
话,可是目前怎么办?目前应该做些什么,这你知道吗?但是现在你在干什34
么呢?你不是在剥削她们嘛……”上面这段话虽然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一个人35
的内心独白,但是时刻充斥着他人的话语和思想,两人辩论的是不可开交,36
出现了对话。
37
这样的对话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数不胜数,体现了作品对话性的38
艺术特点。
39
三、戏剧化情节
40
戏剧化情节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另一个特色,他的小说并不注重在41
纵向的历史时间上发展情节,而是把矛盾冲突集中在了很短的时间内,虽然42
没有达到“三一律”那样对时间的严格限制,但也足以让读者感受到情节的43
紧张与压迫感,只要你走进了他的小说里,就会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44
没有片刻喘息的机会。
他的作品情节设置许多悬念,整个情节始终处在紧张45
的态势之中,扣人心弦。
46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作夫兄弟》,戏剧化情节运用
47
的非常纯熟。
这部作品的题材“弑父”本身就具有戏剧性,情节曲折多变,48
显示了戏剧性情节的特点。
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小说的第四部分第三卷《错49
误的审判》中的情节。
德米特里犯罪被抓,所有的人都在为他奔走,试图解50
救他。
家人请来闻名全俄的辩护律师,并且从莫斯科请来一位名医出示精神51
鉴定报告希望帮德米特里脱罪。
读到这我们本以为会有一个“大团圆”的结52
局,但出乎意料的是伊凡因为愧疚,突然改了口供,声称是自己指使别人杀53
了自己的父亲。
突如其来的变故,使众人多日的努力突然付之东流。
情节曲54
折,让人意料不到,突出表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高超的戏剧化艺术手法。
55
四、深度心理描写
56
小说家大多描写的是人的正常心理,但是我们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57
的人物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当中的多数都不是正常人,他们是具有双重58
人格的人,是酒鬼,疯子,白痴,杀人犯,色性狂,宗教偏执狂等等,特殊59
的心理状态要求作家用特殊的方法来表现。
这就导致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60
说愈来愈倾向于描写人物的深层心理,描写人物心理的非正常状态,直觉、61
幻觉、预感、激烈的内心冲突、梦境等。
62
比如他的小说《双重性格》揭示了人的灵魂深处人的性格的两重性,过63
分渲染人的病态心理。
《白痴》中梅斯金对于刀子的幻想直觉……这种深度64
的心理描写在《罪与罚》中更为集中和突出。
《罪与罚》被誉为“一份犯罪65
的心理报告”。
主要表现了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心理的发展过程。
作66
者运用多种心理表现手法,如内心独白、梦境、幻想、直觉等,表现人物复67
杂的心理活动。
比如拉斯科尔尼科夫杀人后,梦见自己又走到了作案现场。
68
他拿出斧头猛击老太婆的天灵盖,老太婆却坐着发笑,他用足力气越砍,老69
太婆笑得越厉害。
他狂奔逃命,发现四周都是交头接耳望着他的人,他的心70
揪紧了,两脚挪不动了,觉得无路可逃。
这一梦境描写是多么的真实,它表71
现了主人公杀人时的心理状态,深刻地描写出罪犯的恐惧心理和精神失常。
72
这种深度的心理描写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随处可见,描写地细73
腻,真实,成为了他作品的一大特色。
74
五、狂欢化
75
狂欢化是是前苏联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文论家之一的巴赫金提出来的。
76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提出狂欢化是同复调小说联系在77
一起的。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是复调小说,因此他的作品中体现了狂欢78
化。
比如在《罪与罚》中,卡杰林那家的客厅是一个极具狂化的场所,客79
厅里总是充斥着接连不断地争吵,打骂。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狂欢化手80
法主要表现在:人物和作者都平等地参与对话,让思想进行交锋;共时艺术81
的使用;大量的双声语。
这些狂欢化手法与复调小说和对话性的艺术特点82
相似,它们只是同一问题的不同切入角度。
83
在《罪与罚》、《卡拉马作夫兄弟》、《双重性格》等多部作品中无不显84
示着陀思妥耶夫斯基高超的艺术手法,与他在文学中的地位名副其实。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