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影响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 略重点的选择
(二)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
1.直接影响:入学者已有水平 2.间接影响:年长一代人口质量影响新生一代人口质量
(三)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教育发展 学龄人口多——基础教育 成人人口多——成人教育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哪些人能接受教 育
古代阶级社会:统治者垄断 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享受不到优质教育 社会主义社会:受教育权均等
(四)政治制度队教育管理体制有着重要影响
法国、日本:高度中央集权制度 美国:地方分权 我国:大政方针集中统一,地方分级管理
三、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人口是由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三部分组成。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 第二节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第三节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和作用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影
• 生产力 响 • 政治 • 人口 • 文化
教育
影
响 • 经济 • 政治 • 人口 • 文化
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教育受社会制约,什么样的社会 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社会历史进程制 约教育的发展水平。
(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学方法、手段及组 织形式
古代:个别教学 近代:班级授课制 20世纪中后叶:个别化教学
二、政治对教育的影响
(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 教育的性质由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民主政治
教育由人民当家做主
(二)政治制度影响教育宗旨和目的
•教育宗旨和目的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考点复习: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④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②人力资本理论。
3、教育受制于社会生产力,同时又要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为哪几个方面?①在一定的时期内,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落后于较为先进的生产力,教育的思想、内容、手段、方法等也往往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
②在生产力处于较低的水平下,由于文化交流、社会转型或传统的影响,其教育的思想内容甚至方法也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4、科学技术教育对的影响。
①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5、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发展的作用。
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教育推进科学体制化;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6、信息技术与教育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7、简述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①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②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③传统教育是较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
《教育概论》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学方法
杨振宁在中国学物理演绎物理学
在美国学物理归纳物理学
“芝加哥风格”
2、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是文化延续和更新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构成社会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所以,我们主要分析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政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这里生产力是构成社会的根本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和教育在社会构成层次上相当的社会因素。人口因素是教育的背景。我们选择这四者和教育的关系来较有代表性的揭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1)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与结构
(2)人口增长率影响教育质量
教育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3)教育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
全体国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与人口出生率的高低成反比
A、家庭教育需求的提高增加了抚养儿童的费用
B、教育程度提高改变人们的传统生育观和家庭观
C、教育程度的提高增加了妇女就业的机会
2000年2%2%96%
(3)制约着课程设置及部分教育内容
A、课程门类。
由古代学校教育的人文课程到自然科学进入学校课程
B、课程内容
尤其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学科的内容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
(4)促进教学方法、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的变革
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学校组织管理所使用的某些工具和技术,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战略重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科教兴国战略
(二)教育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
1、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学第2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本身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生发展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文化背景、文化传统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的变化发展产生反作用,这就是教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科学技术发展功能。
社会现代化的程度越高,知识和信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越大。
教育的重要性也就越明显。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是渐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际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
从这个意义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接着,党中央又提出来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1998年,教育部为落实《纲要》的精神和要求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立了“深化教育改革,建立起新体制的基本框架,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以及现代化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等基本目标。
这对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为国家、为民族有所贡献、有所创造的机会。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和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并且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务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
建国后我国实行教育向工农开门,1986年公布义务教育法,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
在国民教育制度普遍实行了义务教育以后,义务教育后阶段的教育是否实行双轨制,是否允许个人办学,是否确立重点学校等,对谁受什么样的教育,也反映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政策的制约。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ppt课件
(二)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社会再生产的方式和水平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同时也决定着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因此,教 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教育结构中,国民经济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结构直接影响教育的管理体制结构,国民经济的 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专业结构,国民经济的技 术结构又制约着教育的层次结构,国民经济的体 制结构制约着教育的体制结构。
18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文化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知识制约着教育内容与教育水平
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内容完全来源于社会文化,即根据 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人类文化总体中精选出 来的经过教育学加工,为青少年儿童参加社会生活准备的 必需的知识、技能、信仰、艺术、道德、习惯等,因而民 族的文化传统将大大影响人们对教育内容的选择。
17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教育与社会经济 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制度 第三节 教育与社会文化 第四节 教育与社会人口 第五节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生产力
高等学校集中了一批一流的专家教授,构成了良好的专业结构,又有年轻的精力充沛的博士、硕 士研究生作为人才队伍,这就使高校有条件进行一些高水平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基础理论的研究, 有望在科学前沿取得重大突破。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从而起到控制生育率的 展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同时在保 待传统的价值观和社会风
作用。
护环境生态平衡、合理利用资源 、俗,因此也就不再为“
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更具有责任 多子多福”“重男轻女”
心。
等观念所束缚。
4 . 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使 人们更重视自身价值的 实现和对人生幸福的追 求,他们不愿意因多生 育而耽误自身发展和幸 福生活。
17
二、科教兴国是一项重要战略
十五大报告在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了 “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科教兴 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 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 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 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 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 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功能。
14
四、教育的文化功能
(一)文化传承 (二)文化选择 (三)文化交流 (四)文化创新
15
第三节 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16
一、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党的十二大
党的十三大 党的十四大 党的十五大 党的十六大 党的十七大 党的十八大 党的十九大
“在今后二十年内,一定要牢牢抓住农业、能源和交通、教育和科学 这几个根本环节,把它们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需要依靠教育来培养” “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19
谢谢诸位同学!
20
5
三、人口对教育的影响
(一)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1. 人口数量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 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影响着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战略重点的选择 (二)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 (三)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1. 人口年龄结构影响教育发展 2. 人口就业结构影响教育发展
教育学知识点(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与生产力:生产力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教育结构人才规格内容、方法、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促进作用(经济功能)(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再生产)社会发展的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提出者:舒尔茨核心问题:人力资本理论科技与教育: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影响教育技术教育度科技的作用(科技功能):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具有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性质、宗旨和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传播一定政治意识形态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
教育与文化: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影响目的的确立影响内容的选择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文化传成功能(传递与保存)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筛选和整理)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交流与传播)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更新和创造)学校文化:内涵: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构成:观念文化: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规范文化物质文化特征:是一种组织文化(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
学校文化的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规范功能、激励功能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教育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平行性教育与个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概述:内发论:观点:个体需要代表人物:孟子:性善论弗洛伊德:泛性论(人的性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双生子爬梯)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鼻祖”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外铄论:观点:外在的力量,如环境、他人、教育代表人物: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洛克:白板说荀子:性恶论墨子: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多种可能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专门训练教师教学有效控制各种影响过因素特殊功能: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对身心发展的促进:个体个性化: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与主体能力的发展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个体社会化: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主观能动性:三层次:生理活动心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最高层次)决定性作用: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内在动因定向、动力和基础作用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顺序性:生理发展: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骨骼到肌肉心理发展:记忆、思维、情感循序渐进阶段性: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分阶段进行抓年龄特征和主要矛盾不平衡性:表现: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抓关键期(劳伦兹,印刻现象)互补性:生理互补:生理与心理互补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补长善救失个别差异性:“少年得志”“大器晚成”数学能力较强但绘画却很差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男女性别差异因材施教易错易混指导: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和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表现是考点。
教育学第二章
(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 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 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必定引起产业结构、行业结构、 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 应,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结构也会发生变 化,进而引起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关系包括专业 设置的比例关系的变化。 另外,社会生产力也是制约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 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科学技 术的发展与更新,从而也要求课程设置与教育内 容的不断调整与更新。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是课程门类由少到多;二是教育内容越来越丰富 和深化。
(四)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
虽然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是由该国的政体所决定的, 但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也有密切的关 系。 教育传播科学,启迪人的民主观念。因为只有具有民主意 识的公民,才能建立民主的社会和民主的政体。 教育民主化是政治民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民主化是 现代教育改革的目标,它表现为教育权力的平等和教育机 会的均等。教育平等,作为一种实践运动,是政治民主化 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社会政治变革的重要力量。作为教 育民主化重要体现的全民教育,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 民主的教育是政治民主化的加速器。民主的教育不仅可以 提高国民的政治素质,推动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和能力, 通过提高领导阶层的文化素质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更重要的是民主教育本身的实践影响每个学生的心灵,使 他们在民主教育中增强民主的意识,使民主在一代人的心 中开花、结果。
(四)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方法和手等所应用的物质 技术设备和形式、方法,都是一定生产工具和科 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其性质与水平、范围 均是由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改善 了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特别是电化教育手段的 出现和迅速发展,如广播、电视、电影、电子计 算机教学等。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答案
7、对教育结构的变化具有制约作用的是(D)。
A、专业结构B、学科结构C、科技结构D、生产力水平
8、在同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国度里,有着不同的教育特点,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B)。
A.具有阶级性B.具有历史继承性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D.具有永恒性
二、单项选择题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主要因素是(B)。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传统 D科学技术、
2、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 )。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
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
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
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
3、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即指( D )
9、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D)。
A.历史性B.永恒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
10、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是教育的(B)。
A、绝对独立性B、相对独立性
C、历史继承性D、生产性
11、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而凭空产生,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这说明教育具有(C)。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答案
一、填空题
1、教育的发展变化要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文化等的制约、决定和影响。
2、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不外乎是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其他功能都是在这三个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派生或分化出来的。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4、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及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更新。
《教育学原理》讲义教案第2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Ⅰ、教学时间安排:5课时Ⅱ、教学目标:(1)了解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理论。
(2)理解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教育与人口的关系;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理解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及挑战。
Ⅲ、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理解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理解知识经济、信息技术、全球化、现代化、多元化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及挑战。
Ⅳ、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视频Ⅴ、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总的来说,是生产力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它推动和制约整个社会的发展,也必然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教育的结构、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都要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一)生产力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1、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2、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二)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材料:《知识决定命运》一根小木棍就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在湖南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有一户人家,家里很贫困,一年的收入不过几百元,肖琴、肖海云两个姐妹就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长大了。
到了上学的年龄,尽管家里很穷,还是把她们送进了学校,勉强维持到了初中毕业。
该上高中了,但是家里再也无力负担两个人读高中的学杂费了,父母只好让她们中的一个辍学回家。
姐妹两个都是很想上学的,特别是姐姐,学习也一直很出色。
姐姐主动提出自己放弃学业,让妹妹读下去,妹妹不同意,争执不下,最后,两人用猜木棍的办法决定谁接着上学。
结果妹妹抽中了,得到了这个机会,现在她在湖南吉首大学教育系读书。
当记者采访她的时候,她流着泪说:如果姐姐有上学的机会,肯定比自己更优秀。
当然,真正决定她的命运的不是这个木棍,而是贫穷。
她们姐妹两个的命运因为贫穷而改变。
由于家庭的贫困,很多父母因为支付不起必要的费用而无法供子女上学。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二章 社会发展与教育
(2)从技术理性的教育到科学的人道主义、强调 人的整体和谐发展的教育
技术理性的教育是不考虑价值的教育,这是一种对发展 不负责任的教育。纯粹的主知主义的教育,会导致人的 分裂。
教育需要人文关怀
教育成为考试的机器,学生成为知识灌输的容器 。没有把学生当成健全的人看待,没有把学生当 成有情感、有尊严、有个性、有情怀的人对待。 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精神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 ,以生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自 主品格和公民意识,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开发 学生的智力能力,涵养学生的情商,师生平等交 流,营造健康、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让教育 符合人性发展和现代文明潮流。
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
代表人物:皮奥雷、道林格等 认为人力资本理论对教育与工资的关系分析的不
够精确,没有考虑市场的内部结构。 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
场。教育对个人的经济效益不在于它提高人的认 知能力,而在于它是决定一个人在主要劳动力市 场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
在主要的劳动力市场,教育与工资有显著的关系 ,但在次要劳动力市场,教育与工资却没有关系 。即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否认劳动力市场是一个 竞争性市场,教育与工资不一定有
筛选假设的假定:一个人的能力与他所获得信号 的成本是成反比的。一个能力较高的人可以获得 较多的信号,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能力较 高的人教育成本较低,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 程度的有效信号。因此教育水平是个人表达能力 的信号,也是雇主鉴定求职者能力、筛选求职者 的装置。教育的主要经济价值就是起筛选作用。
(1)从工具理性的教育到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内在的自 由的发展的教育
工具理性的教育是将人作为生产的手段,教育是经济增长的加 速器。人之所以对教育感兴趣,是因为通过教育,毕业后可以得到 社会的升迁和相应的收入.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学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是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社会发展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发展,还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
首先,教育对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可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技能,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通过教育的培养,人们可以获得各种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社会创新和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教育还可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个体在社会发展中积极参与,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其次,教育对社会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教育有助于传承和发展社会文化,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了解和传承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塑造民族精神,维护社会的文化认同和认同感。
教育还可以推动社会的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的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教育还可以培养人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的民主和法治建设。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理解并尊重社会的法律和规则,从而更好地履行公民责任,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然而,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问题。
当前,教育在满足社会需求和培养人才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教育与社会的需求之间存在着脱节情况。
一些教育机构和教育内容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导致人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发展中无法得到有效应用。
另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不平衡的发展问题。
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机会存在差距,影响了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机会。
为了促进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缩小教育与社会的差距。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教育体制和机制的,使其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师资格格考试《教育学》专用教材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本章重点1.识记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与教育的基本关系。
2.理解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3.运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分析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所占比重较小,涉及到的知识点也不多,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教育和文化的关系、学校文化的特性、学生文化的特征等。
其中,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等知识点尤为重要,考生需加以重视。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教育的领导权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最主要的标志。
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了国家政权,谁就能够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够控制学校教育的领导权。
首先,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对教育的控制是通过国家机器实现的,他们总是利用其政权力量来颁布教育的方针、路线和政策,制定教育的目的和制度,规定教育的内容,派遣和任免教育行政人员和教师。
由国家举办的学校,则是对教育的一种更直接的控制。
其次,统治阶级利用经济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
他们控制教育的经费,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
最后,统治阶级还以思想上的优势来影响、控制教育。
统治阶段按照他们的思想政治要求去影响和控制受教育者,如通过课程计划、教学指导纲要、教材内容,各种教育参考书、音像制品的审定,作用于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是判断和确定一个社会教育性质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建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教育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不同的社会里,不同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权。
在原始社会,以生产资料原始公有制为基础,没有国家,氏族成员处于平等的地位,因而受教育权也是平等的,所有儿童接受差不多的教育。
教育学课件—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五、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 作用
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基础 (二)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三)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四)教育促进现代经济的发展
二、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 (二)教育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 (三)教育促进现代政治民主化
三、教育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二)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 (三)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 (四)教育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要受社会各要素的影 响,表现为社会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根 据、动因、尺度和归宿
教育朝什么什么方向发展、培养什么样 的人才,是以社会的要求为根据的
最终评价尺度是社会 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发展
二、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一)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和目的 (二)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
权 (三)政治制度决定着社会成员的受教
育权利 (四)政治制度决定着部分教育内容
三、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一)文化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三)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四)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政治对教育的作用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科技对教育的作用
一、经济对教育的作用
(一)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事业发 展的规模和速度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经济意义
• 1、教育是社会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 2、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科研成果对 经济具有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 3、教育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实践检验:“教育先行”现象
“多少世纪以来,特别是在发 动产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教育的发展一 般是在经济增长之后发生的,现在教育 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 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
教育需求扩大
经济增长 发展
教育
人力资本形成
代表性国家:日本
• 1950年日本就业的劳动力总数中,高中毕业 生占12%,大学毕业生占3%;1970年高中毕业 生达到75%,大学毕业生占17%。
• 5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中,靠提高劳动生产率 取得的部分为34%;60年代上升为76%;70年 代高达89%。
高中毕业
400,000 300,000
高中肄业
200,000 100,000 0 小于8年 8年 1-3年 4年 1-3年 4年 5年以上
(图二)
小学
中学
大学
一、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工具”
舒尔茨(Theodore Schultz, 1961)提出人力资本理论,所 谓人力资本就是通过投资形成 并由劳动者的知识、技能和体 力、健康状况所构成的资本。 投资形式有五种。其中最重要 的是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形式。 教育是一种投资与创价活动, 一个人接受的教育越多,他所 拥有的人力资本也就越多。在 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中,教育 文凭与职业地位具有很高的正 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73。
思考: 教育的个人投资收益是每个家庭都关心 的社会问题。当前,在广大的农村,出现了 农村家庭因为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而经济严重 负债的现象,以至出现了“种田不如老子, 养猪不如嫂子,花费超过几家子”。
教育学各章节要点(二、教育与社会、人的发展)
统一体。
• 32、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是学校全体员工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 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是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 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特有文化形态。
• 33、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和制度 文化。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核心内容,也是最高层次, 主要包括校风、学风、教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等。 精神文化分为四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 分和理想成分。
• 38、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家庭社 会经济地位、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社区 影响
• 39、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传承与改造的 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是学校文化 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是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过程
• 学校文化、校园文化、学生文化比较
学校文化
• 21、教育对文化的更新创造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创 新人才、选择更具生命力的文化、通过文化交流激发文 化创新。
• 22、教育先行:体现了教育的社会功能,要促进社会 经济的发展,就要优先发展教育。一是教育投资增长速 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二是人才培养目标要适度超前。
• 23、教育与现代化
•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先导性、全局性、基础 性
• 19、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表现在三个方面,一 是文化的发展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二是表现在教育内 容选择的范围上;三是不同民族与国家的文化使不同的 民族与国家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特色
• 20、教育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一方面,教育是传递、 深化文化的手段,与文化构成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一方 面教育本身又体现着文化,它的实践者和实践本身又体 现着文化的特质,成为文化本体。
教育学-第二章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生产力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A、科学技术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生产力3、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学者是()A、布鲁纳B、赞可夫C、舒尔茨D、皮亚杰4、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A、25%B、28%C、33%D、36%5、影响受教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A、政治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生产力D、文化6、教育能推进科学的()A、制度化B、系统化C、体制化D、全面化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生B、教师C、学校的观念文化D、校园设施8、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受什么的制约 ( )A、生产力水平B、生产关系C、国家的社会制度D、自然环境9、学校生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A、师生的交互作用B、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C、同伴群体的影响D、社区的影响10、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生产力D、生活方式1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政治的关系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12、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什么()A、生产力B、政治制度C、科学技术D、文化13、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政治需要B、科技进步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14、人类教育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A、人口环境B、社会生产C、政治制度D、自然环境15、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和行为方式。
A、精神面貌B、思想观念C、抽象思维D、理性思考16、传统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A、“兴趣选择”B、“价值取向”C、“成功秘笈”D、“工作需要”17、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特征突出表现在()上。
A、所使用的教材或传递的教学内容B、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识C、学校的价值取向和目的要求D、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18、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A、政治制度B、生产关系C、经济基础D、生产力19、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互补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制定具有( A. 定向作用 B. 决定作用 C. 影响作用 D. 促进作用 6.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是通过( )表现出来的。 A. 传播教育文化知识 B. 培养人 C. 参与政治经济活动 D. 生产斗争
)
7. “敬业乐群”体现了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 )的功能。 A. 个性化 B. 独特性 C. 社会化 D. 差异性
18.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最直接的方面是( ) A. 教育制度 B. 教学规模 C. 学校课程内容 D. 教育模式 19.一定社会条件下,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 接的社会因素是( ) A. 社会生产力 B. 政治制度 C. 社会人才观 D. 国家教育传统
20.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理论”的是( ) A. 赫尔巴特 B. 杜威 C. 舒尔茨
15.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是 ( ) A. 生物遗传 B. 选择经验 C. 社会实践 D. 教育 16.教育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 )、人口功能和科学 技术发展功能。 A. 协调功能 B. 文化功能 C. 理性功能 D. 服务功能 17.教育能促进科学的( A. 制度化 C. 体制化 ) B. 全面化 D. 系统化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社 会制约性
社 会 生 产 力
经社 济会 制政 度治
文 化
科 学 技 术
人 口
教育 与 社会
教育的 社会功能
经 济 功 能
政 治 功 能
文 化 功 能
科 技 功 能
人 口 功 能
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1.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是由( )决定的。 A. 政治经济制度 B. 社会文化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D. 社会人口 2.决定受教育权的是( A. 政治经济制度 C. 生产力发展水平 )
B. 社会文化 D. 社会人口
3.人力资本理论说明了( ) A.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B.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C. 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 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4.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学校的( A. 制度文化 B. 精神文化 C. 学校文化 D. 物质文化 )
8.某学校将每次月考成绩都张贴于校门口以激励学生学习,同 时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成绩进步明显,但没想到学生之间的相互恶性竞争也随之出 现。上述事实表明,教育( ) A.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 B. 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C. 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D. 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9.“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反映了( ) A.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B.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0.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是强调教育( ) A. 可以超越社会历史而存在 B. 不受生产力发展制约 C. 对政治经济有促进作用 D. 有自身的特点及规律 11.现在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A. 政治需要 B. 生产力水平发展 C. 科技进步 D. 产业革命
1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A.教育的方法 B.教育的性质 C.教育的规模 D.教育的效益 13.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 ) A.培养人才 B.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C.促进社会政治进步 D.促进经济增长 1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 学校的物质文化 C. 学校的精神文化 )
B. 学校的组织文化 D. 学校的制度文化
D. 洛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