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部投入产出管理规定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公司投入产出核算管理制度

公司投入产出核算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投入产出核算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加强成本控制,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投入产出核算活动,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投入产出核算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准确、完整;(二)及时、全面、有效;(三)科学、合理、规范。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公司设立投入产出核算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投入产出核算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五条投入产出核算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和实施公司投入产出核算管理制度;(二)建立健全投入产出核算体系,规范核算流程;(三)组织开展投入产出核算培训,提高核算人员素质;(四)监督各业务部门投入产出核算工作的开展,确保核算质量;(五)定期分析投入产出情况,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内容第六条投入产出核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原材料投入:核算原材料采购、领用、消耗等情况;(二)生产成本:核算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人工、制造费用、折旧等;(三)销售成本:核算产品销售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运输、包装、广告等;(四)期间费用:核算公司行政、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的各项费用;(五)利润:核算公司营业收入、营业成本、期间费用等项目的净收益。

第四章投入产出核算方法第七条投入产出核算采用以下方法:(一)成本核算: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采用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方法,核算生产成本;(二)销售核算:按照收入确认原则,核算销售收入和销售成本;(三)期间费用核算:按照实际发生原则,核算期间费用;(四)利润核算:根据收入、成本、费用等数据,核算利润。

第五章投入产出核算流程第八条投入产出核算流程如下:(一)收集数据:各业务部门按照要求收集投入产出相关数据;(二)审核数据:投入产出核算管理部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审核;(三)核算处理:根据核算方法,对审核后的数据进行核算处理;(四)编制报表:编制投入产出核算报表,包括成本报表、利润报表等;(五)分析报告:对投入产出核算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六)上报审批:将分析报告上报公司领导审批。

投入产出表相关知识介绍

投入产出表相关知识介绍

投入产出表相关知识介绍(一)投入产出表的由来投入产出表是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费用的来源与产出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去向,组成纵横交错的棋盘式平衡表,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

投入产出表的投入是指各部门在生产货物和服务时的各种投入,包括中间投入的最初投入。

产出是指各部门的产出及其使用去向,包括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

投入产出表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于美国,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费大学教授瓦西里·列昂惕夫(W.Leontief)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并研究和编制的。

列昂惕夫从1931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技术,编制投入产出表,目的是研究当时美国的经济结构。

为此,他利用美国国情普查资料编制了1919年和1929年美国投入产出表,并分析美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均衡问题。

1936年他在美国《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1936年8月)上发表了投入产出法的第一篇论文“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数量关系”,标志着投入产出分析的诞生。

1941年他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一书,他在该书中详细阐述了投入产出技术的主要内容。

1951年该书在增加了1939年投入产出表和一些论文后再版。

1953年,列昂惕夫与他人合作,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一书。

通过这些论著,列昂惕夫提出了投入产出表的概念及其编制方法,阐述了投入产出技术的基础原理,创立了投入产出技术这一科学理论。

正是在投入产出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列昂惕夫于1973年获得了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投入产了方法在西方产生也不是偶然的,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1929年爆发的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危机,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这个问题,这一冲击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及提取和使用制度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及提取和使用制度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及提取和使用制度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及提取和使用制度是指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时,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安全设施建设、员工培训和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同时建立明确的资金提取和使用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下是关于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及提取和使用制度的详细解释。

一、安全生产费用投入1.安全设施建设投入:企业应根据所在行业的特点和安全生产的需要,合理规划和投入安全设施建设经费,包括消防设施、监控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

投入经费应根据设施的重要性和紧急性进行优先安排。

2.员工培训投入:企业应将一定的经费用于员工安全培训,包括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应急处置演练等。

投入经费应具体根据员工的工种和岗位决定,不同等级的员工应有相应的培训经费。

3.安全防护用品采购投入:企业应根据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安全风险,投入一定的经费用于采购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眼镜等。

投入经费应按照员工数量和使用频率进行预算。

二、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1.费用提取原则: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费用提取的原则,如按照产值的一定比例提取,或者按照企业规模和危险程度确定提取比例。

2.费用提取周期: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费用提取周期,例如每月、季度或年度进行一次提取。

3.费用使用范围:企业应明确费用使用的范围,例如安全设施建设、员工培训、安全防护用品采购等。

费用使用应与安全生产相关,并经过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审批。

4.费用使用程序:企业应建立费用使用的程序,明确经费使用的申请、审批和报销流程。

费用使用应按照预算进行,避免超支和滥用经费。

5.费用使用监督:企业应建立费用使用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部门或委员会,对费用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果。

三、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及提取和使用制度的改进1.完善费用预算和核算制度,确保费用投入和使用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2.加强成本管控,提高费用使用的经济效益,合理规划和利用有限的经费。

投入产出

投入产出

(日常材料)投入产出一、投入产出:产出/投入之比投入分:最初的投入:如投入的原材料和原器件中间投入——产出——中间产出——最终产出如:最初投入中间产出最终产出塑料面框/后盖电视二、生产系统投入产出分析方法:1、分析方法有两种:价值分析:缺点:乎略了过程,有问题就得反向查实数量分析:优点:具体、深刻、比较明细2、投入产出的目标:是提高投入产出比投入产出比:产出数/投入数*100% 〈=1(正常情况)最好等1 假定投入数不变,提高产出数假定产出数不变,降低投入数提高效益三、生产系统投入产出控制的主要内容: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一般生产过程:材料—--零件-----部件-----组件-----产成品-------------投入---------------- 最终产出控制方法如下:1、提高最终产出:投入的物资尽可能把它生产为产成品做好批清批结2、减少废品的损失期初结存+本期投入=本期产出+期未结存本期产出包括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废品)合格品包括合用与不合用:主要指生产过剩或超计划或没有需求3、降低材料消耗:也就是降低投入有效的办法:a提高工艺水平b降低中间产品的积压4、提高运行效率的控制首先提高计划完成率加快物资周转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四、班组投入产出的管理工作1、“理财”的观念,有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的观念2、掌握重点:重点抓什么工作,什么物资3、掌握生产的指令4、掌握物资的应有消耗和实际消耗5建立严格的物资交接制度(即建台帐)6、进行数据分析:即时发现问题投入等不等于产出公式:产出(合格)+期末结存)/期初结存+投入*100%《=1进行数据碰撞(上下工序之间数据相稳合),帐实相符的问题,及时反馈信息,做好台帐原始记录五、生产计划的管理模式公司由于投入产出的需要,实行的是批次管理批次的代码的识别:1:产品类型2:线体的编码3:该产品在该线体上是第几次生产4:年5:产品代码(6、7)6:某线某年整机的生产量(8—15)制定批次代码的目的:满足出口产品的售后需要注意:经运编号与工作令要分开:工作令是新产品的作业所发出的一个工作令:一般***----新-----产品型号,而大多数同志就把工作令与经运编号混淆一起。

生产部门管理制度知识讲解

生产部门管理制度知识讲解

生产部门管理制度知识讲解
本文档旨在向员工提供有关生产部门管理制度的知识讲解,以便促进其对相关规范和流程的理解和遵守。

以下是对几个重要主题的简要说明:
1. 生产计划和调度
生产计划和调度是确保生产过程高效进行的关键。

为了保证准时交付产品,员工应遵循生产计划,并按照调度安排进行工作。

此外,员工还应注意及时汇报生产进度和可能的延误,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2.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是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基础。

员工应熟悉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任何发现的质量问题应立即报告给相关负责人,并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

3. 安全生产
安全生产是生产部门的首要任务。

员工应遵守所有相关的安全
规定和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注意机器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并参与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演。

4. 设备维护
设备是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员工应定期进行设备检
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应立即报告给维修人员,并暂时停止使用,以防止进一步损坏和安
全事故的发生。

以上仅为生产部门管理制度的部分内容,员工应进一步了解和
遵守公司制定的具体辅助细则和程序。

通过遵守管理制度,我们可
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提升安全意识。

如果您还有任何
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指导,请随时与相关部门联系。

谢谢!。

投入产出表相关知识介绍

投入产出表相关知识介绍

投入产出表相关知识介绍(一)投入产出表的由来投入产出表是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将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中投入的各种费用的来源与产出的各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去向,组成纵横交错的棋盘式平衡表,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

投入产出表的投入是指各部门在生产货物和服务时的各种投入,包括中间投入的最初投入。

产出是指各部门的产出及其使用去向,包括中间使用和最终使用。

投入产出表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产生于美国,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哈费大学教授瓦西里·列昂惕夫(W.Leontief)在前人关于经济活动相互依存性的研究基础上首先提出并研究和编制的。

列昂惕夫从1931年开始研究投入产出技术,编制投入产出表,目的是研究当时美国的经济结构。

为此,他利用美国国情普查资料编制了1919年和1929年美国投入产出表,并分析美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均衡问题。

1936年他在美国《经济学和统计学评论》(1936年8月)上发表了投入产出法的第一篇论文“美国经济制度中投入产出数量关系”,标志着投入产出分析的诞生。

1941年他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1919—1929》一书,他在该书中详细阐述了投入产出技术的主要内容。

1951年该书在增加了1939年投入产出表和一些论文后再版。

1953年,列昂惕夫与他人合作,出版了《美国经济结构研究》一书。

通过这些论著,列昂惕夫提出了投入产出表的概念及其编制方法,阐述了投入产出技术的基础原理,创立了投入产出技术这一科学理论。

正是在投入产出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列昂惕夫于1973年获得了第五届诺贝尔经济学奖。

投入产了方法在西方产生也不是偶然的,是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1929年爆发的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历史上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危机,传统的西方经济理论已无法解释这个问题,这一冲击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

间生产中的技术经济联系和重要比例关系。
2、投入、最初投入、中间投入和总投入。
最初投入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包
括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
旧和营业盈余。
中间投入是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货物和

3、中间产出(品)、最终产出和总产出。
中间产出就是中间产品,它与中间投
例题:粮食产量100万元,其 中30万元用于作饲料、酿酒等, 其余70万元最终消费。 生产过程中,中间投入60万
元,劳动力、折旧、生产税净额、
营业盈余共计40万元
Í È ¶ ë ² ³ ú ö 1.Ö Ð ¼ ä Í ¶ È ë 60 1.Ö Ð ¼ ä ² ú · Æ 30 2.× î ³ õ Í ¶ È ë ¶ È Í ë º Ï ¼ Æ 40 2.× î Ö Õ ² ú Æ · 70 100 ² ú ³ ö º Ï ¼ Æ 100
(一)投入产出表的结构
第Ⅰ象限(中间产品象限): 是投入产出的核心,主要反映国民经济
各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
经济联系。从横向看是中间产品(中间使 用);从纵向看是中间投入(中间消耗)。
反映按购买者价格计算的中间消耗, 行表示产品,表明每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提 供给各个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 量,称为中间产品或中间使用,行的总计 反映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列表示产业, 它表明每个产品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各 个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称为中间投入或 中间消耗。
入相对应,当某种产品被用作中间投入时,
它也就是中间产品。
最终产出就是最终产品,是用作最终
使用的产品,包括消费品、投资品和净出 口。 总产出是中间产出和最终产出之和。
(二)投入产出核算帐户
1、某种产品的投入产出帐户

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

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

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生产投入品的管理,规范生产投入品的采购、使用、储存和处置行为,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的所有投入品,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包装材料、生产设备、工具、模具、检测仪器等。

第三条公司应当建立健全生产投入品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生产投入品的质量安全。

第四条公司应当遵循合法、合规、合理、有效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生产投入品,并采取措施,防止生产投入品对产品质量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第二章采购管理第五条采购部门应当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质量要求,制定采购计划,并选择具有合法资质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第六条采购部门应当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其产品质量、信誉、生产能力等情况,并建立供应商档案。

第七条采购部门应当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时间等要求,并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合格证明和质保书。

第八条采购部门收到货物后,应当及时进行验收,确保产品符合合同要求。

验收不合格的,应当及时退货或者要求更换。

第九条采购部门应当建立采购记录,记录采购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价格、供应商等信息,并保存至少两年。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十条生产部门应当根据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合理使用生产投入品,并采取措施,防止生产投入品对产品质量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第十一条生产部门应当对生产投入品进行标识,明确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使用方法、有效期等信息。

第十二条生产部门应当建立生产投入品使用记录,记录使用的时间、数量、地点、人员等信息,并保存至少两年。

第十三条生产部门应当定期对生产投入品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并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和保存。

第四章储存管理第十四条仓库部门应当根据生产计划和产品质量要求,合理储存生产投入品,并采取措施,防止生产投入品损坏、变质、受潮、受污染等。

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

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

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保证公司生产过程的质量与安全,规范生产投入品的管理,避免环境污染和贸易纠纷,特制定本规定,以规范公司在生产投入品的采购、使用、储存、运输等方面的工作,确保生产过程中投入品的质量和安全,为公司的发展和长远利益保障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投入品的采购、使用、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

三、管理制度1. 投入品质量管理•采购投入品应根据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具有良好声誉和可靠设备的供应商,并严格审查、筛选供应商资质证明等相关资料。

•进货前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投入品,按有关规定及时退货。

•在投入品使用中,应加强质量管理,监督投入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确保产品合格。

•定期对投入品进行检验,并建立质量档案。

2. 投入品安全管理•生产投入品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和行业标准,严禁使用旧、过保期、变质、不达标的投入品。

•在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投入品的使用量、用途和使用方法,合理调配比例,防止误用和多余的浪费。

•对于有毒化学品、易燃易爆物等危险投入品进行专项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安全。

3. 投入品储存管理•投入品储存应该按照品种、特性、储存条件等要求,选择相应储存场所,建立完善的储存档案。

•储存时应采用合理的包装、拆卸和运输方式,对应的储存区域进行标识,以便储存、管理和检查。

•对危险投入品进行专门储存,保证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和易操作性。

4. 投入品运输管理•投入品运输前应按照相关运输合同的要求进行操作,包装和标记要符合国家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投入品承运安全。

•对投入品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氧气含量等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保证投入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运输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对于与投入品有关的问题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5. 投入品销售管理•公司生产的产品的投入品应标识出售后的售后处理方法,严格控制投入品流向。

生产投入管理制度

生产投入管理制度

生产投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过程中的物资、设备、人力等各项投入管理。

三、投入需求管理1. 生产计划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确定生产计划和投入需求。

2. 生产部门应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及时确定物资、设备和人力的投入需求,并报告给相关部门。

3. 物资采购部门应根据生产部门提出的投入需求,及时采购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4. 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生产部门的需求,做好生产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工作。

5. 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的要求,安排合适的人员参与生产工作。

四、投入采购管理1. 物资采购部门应在生产部门提出需求后,及时进行采购,确保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充足。

2. 采购人员应按照企业的采购管理制度,选择合格的供应商,签订合同,确保采购的物资质量和价格。

3. 物资采购部门应对采购的物资进行验收,确保符合生产要求。

4. 采购人员应做好物资的保管和管理工作,确保物资的安全和完好。

五、设备管理1. 设备管理部门应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设备管理部门应对新购设备进行验收,并建立设备档案,做好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3. 设备管理部门应及时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六、人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的需要,安排合适的人员参与生产工作。

2. 人力资源部门应进行员工的培训和考核,确保员工技能符合生产要求。

3. 人力资源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劳动合同和薪酬制度,保障员工的权益。

七、投入使用管理1. 生产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的要求,合理安排物资、设备和人力的使用,确保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2. 生产部门应加强生产现场的管理,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3. 生产部门应加强对投入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投入需求。

八、投入成本控制1. 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投入成本的控制,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为了确保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我公司制定了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如下:一、投入管理的原则1. 安全生产投入是公司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优先考虑,合理安排。

2. 投入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止事故的发生。

3. 投入应该科学合理,充分发挥效益。

4. 投入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安全生产的需要。

二、投入管理的内容1. 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包括场地、车间设施、防火、防爆设施、应急设备等。

2. 安全生产装备的投入:包括生产设备的更新、维护及配备适当的安全设备等。

3. 安全生产人员的投入:包括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培训、监管等。

4.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投入:包括建设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定期进行审核和改进。

5.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投入:包括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宣传等,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三、投入管理的程序1. 制定投入计划: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年度、季度、月度的投入计划,确定投入的内容、金额及时间节点。

2. 资金计划:根据投入计划,编制相应的资金计划,确保投入资金的到位和使用。

3. 设备更新计划:根据设备使用寿命和技术发展的需要,制定设备更新计划,确保生产设备的先进性和稳定性。

4. 人员培训计划:根据企业的安全生产需要,制定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包括安全操作、应急处理等培训内容。

5. 管理体系建设计划:根据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要求,定期进行审核和改进,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投入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 投入管理委员会:建立投入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督投入的执行情况,评估投入的效果。

2. 投入监测系统:建立投入监测系统,对投入资金的使用进行跟踪和监测,确保投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3. 投入效果评估:定期对投入的效果进行评估,包括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员工的安全意识等指标。

通过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我公司将能够更好地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投入产出与资源管理制度

投入产出与资源管理制度

投入产出与资源管理制度一、前言本制度旨在对企业的投入产出与资源管理进行规范和优化,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

本制度适用于全部企业内部员工和相关合作伙伴,必需严格遵守,如有违反,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定义和目标1. 投入产出定义投入产出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与所产出的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关系。

投入包含时间、人力、物质、资金等各种资源,产出包含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2. 目标•提高投入产出比,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降低生产本钱,加添企业经济效益。

三、投入产出管理1. 投入预算管理企业在每个财务年度初订立投入预算,包含人力、物质、资金等各方面的投入计划,并依照预算执行,确保投入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2. 投入监控与掌控建立投入监控与掌控机制,对每个资源投入进行实时监测和掌控。

通过合理的管理和调度,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3. 投入效益评估与改进定期对投入效益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并订立改进措施。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投入效益,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资源管理1. 人力资源管理1.1 人员招聘与培训依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业务需求,订立科学合理的人员招聘计划。

通过招聘、筛选、面试等环节,保证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同时,进行全员培训和绩效考核,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本领。

1.2 人员调配与流动合理进行人员调配和流动,依据工作量和本领匹配,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2. 物质资源管理2.1 采购管理建立规范的采购管理制度,订立统一的采购流程和标准,确保采购活动的透亮、公正和合规。

采取多元化采购方式,寻求最佳的物资供应商,降低采购本钱。

2.2 物资仓储与管理建立科学的物资仓储管理制度,确保物资的安全、准确和可控。

采用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进行物资库存监控和流转管理,实现物资的及时供应和有效利用。

3. 资金资源管理3.1 预算管理订立合理的财务预算,包含收入、支出、投资等方面,确保企业的财务情形稳定和可连续发展。

投入产出管理规定

投入产出管理规定

长春市科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文件编号:KH/Z07-GD-015-2015 批准:刘丽投入、产出管理规定2015年4月28日发布2015年5月1日实施长春市科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前言本规定是为进一步做好车间二级核算工作,加强经济责任制考核,不断降低车间的生产成本,真实反映车间的成本和产值,促进管理效益的提高。

本规定由财务部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由财务部负责起草。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庄显坤1 目的为进一步做好车间二级核算工作,加强经济责任制考核,不断降低车间的生产成本,真实反映车间的成本和产值,促进管理效益的提高。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科海公司车间(部门)二级核算的全部单位和全部过程。

3 职责3.1 财务部负责制订、指导核算流程及核算方法;编制和维护工序价格;下达车间考核指标;负责工资和制造费用的核算,对各车间的产值和成本核算进行汇总,编制公司各月的产值和成本报表,考核车间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

3.2 设备室负责将各月发生的维修费用、动能成本和采暖费用分解确认到车间及本部,负责全公司维修费用的核算工作。

3.3 质保部、设备室负责将各月发生的模具费用和工具费用分解到各车间,工模具维修费用的核算,衡器的供应检定与核算。

3.4 采购部、销售部负责核算原材料和辅助材料的采购、消耗、库存的核算工作及仓库管理费用的核算。

3.5 生产部负责在制品、工位器具的核算。

制定先进合理的工时定额。

3.6 综合部负责办公用品、清扫用具和低值易耗品、劳保用品和的核算。

3.7 技术部负责工艺定额、材料定额的核算。

3.8 质保部负责内、外废损失和用户索赔损失的核算,月、季、年废品统计核算分析及报表。

3.9 人力资源室负责人力成本、劳动工资费用的核算。

3.10 各车间负责本车间产值和成本的核算。

4工作规定4.1 车间核算4.1.1.1 车间级经济核算,是由专(兼)职核算人员进行的本车间的经济核算,它是公司经济核算和班组经济核算的纽带,是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的重要环节。

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

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

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一、背景与目的生产投入品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工具等。

它们的质量和数量对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对其进行专项管理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和加强对生产投入品的管理,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生产需求。

二、管理范围及责任1.生产投入品的管理范围包括原材料、零部件、设备、工具等。

2.生产投入品的采购、验收、入库、使用、委外加工和退库等环节,都需要进行专项管理。

3.采购人员、仓储人员、生产人员等都有管理生产投入品的责任。

三、具体管理要求1.采购管理(1)及时编制、修订并执行采购计划,并根据生产需要确定采购数量和质量要求。

(2)严格按照公司的采购流程进行采购,确保采购程序的合规性。

(3)严格按照供应商的资质要求进行供应商评估,并签订合格供货协议。

(4)采购人员应当具备相关产品知识和信息渠道,确保采购的投入品质量合格。

(5)采购人员应当对供应商的资质和质量进行定期复核,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2.验收与入库管理(1)验收人员应当按照标准规范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报告。

若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

(2)入库人员应当根据验收报告和标识,对不同种类的投入品进行分类存储,并做好入库记录。

3.使用管理(1)生产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使用投入品,并定期检查投入品的质量和数量。

(2)若发现使用中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并停止使用,以避免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3)动用投入品需要经过相关负责人的批准,并做好使用记录。

4.委外加工管理(1)委外加工的投入品选取需要严谨,确保加工方有能力完成委托工作。

(2)委外加工环节需要与加工方签订委托加工协议,并明确相关质量要求。

(3)委外产品的收货验货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并做好相应记录。

5.退库管理(1)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投入品需要及时报废,并填写相关的处理记录。

(2)退库的投入品需要进行分类处理,以便于进一步做好库存管理。

生产投入管理制度

生产投入管理制度

生产投入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为规范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管理,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保障产品质量和企业利益,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投入管理工作,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管理和生产人力资源管理等。

三、管理标准3.1 原材料采购管理1.原材料采购部门负责定期进行原材料市场调研,掌握市场行情和供应商信息。

2.原材料采购必须遵循公司采购流程,提交采购申请、评审和审批,不得擅自购买原材料。

3.采购人员在与供应商洽谈时,应注重供应商的信誉、质量和交货时间等方面的考虑,并与供应商签订明确的合同。

4.采购人员应及时更新物料清单和供应商信息,并建立有效的供应商管理制度。

3.2 生产设备管理1.生产设备由专门的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维护和保养。

2.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建立设备档案,记录设备的购买、维护和修理情况。

3.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安全性能,并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4.设备管理部门应建立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3.3 生产人力资源管理1.生产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确保生产过程所需的人员数量和质量。

2.生产人力资源部门应定期进行内部培训和外部招聘,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3.管理层应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进行奖励和晋升。

4.团队协作是生产过程的关键,各部门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完成生产任务。

四、考核标准4.1 原材料采购管理考核标准1.采购效率:采购部门应按时完成采购任务,不得延误生产计划。

2.采购成本:采购部门应根据市场行情,以最优价格采购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3.供应商管理:采购部门应建立供应商评估制度,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并及时与供应商沟通解决问题。

4.2 生产设备管理考核标准1.设备利用率:设备管理部门应根据生产计划,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2.设备维护:设备管理部门应按照维护计划,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

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

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

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它的实施能够有效控制和管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概述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各项费用进行投入和管理的一套制度,包括直接生产成本、间接生产成本等各项费用的核算、控制和分析等。

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安排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的目标。

二、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直接生产成本管理直接生产成本是指与产品直接相关的费用,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直接生产成本管理是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合理控制和管理直接生产成本,企业能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竞争力。

2. 间接生产成本管理间接生产成本是指与产品间接相关的费用,如设备折旧费、厂房租金、管理人员薪酬等。

间接生产成本管理是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对间接生产成本的核算、分析和控制,企业能够合理安排各项费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3. 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制定预算,企业能够合理安排和控制生产费用,避免费用超支和浪费,提高效益。

预算管理包括全生产费用预算和各项费用的详细分解预算。

4.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是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各项费用的绩效评估,企业可以了解费用的使用效果,找到费用的优化方向,提高经济效益。

绩效评估可以根据不同的费用项目设定评估指标,比如生产成本占比、费用流动率等。

5. 分析和报告分析和报告是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的最后环节。

通过对各项费用进行分析和报告,企业可以及时发现费用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分析和报告可以包括费用分析报告、费用差异分析报告等。

三、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提高生产效率全生产费用投入管理制度能够合理控制和管理各项费用,避免浪费和冗余,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

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

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
1. 目的和范围: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旨在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投入品的管理和使用。

2. 负责部门:设立专门的生产投入品管理部门,负责投入品的采购、仓储和使用管理。

3. 采购流程:制定采购计划,明确投入品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并由采购部门负责从合格供应商处采购。

4. 供应商管理:建立供应商资质评估制度,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能力和信誉,并与供应商签订合同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5. 入库管理:对进货的投入品进行验收,检查其质量和数量是否合格,并按照规定的仓储标准进行分类、标记和储存。

6. 使用管理:建立投入品领用申请和审批制度,确保投入品的使用符合实际需要,同时遵守安全和环保要求。

7. 废弃物管理:对投入品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处置,确保环境和员工的安全。

8. 盘点和报废:定期对投入品进行盘点,检查其数量和质量是否与记录一致,及时处理过期和损坏的投入品。

9. 监督和检查:设立监督与检查部门,对各部门的投入品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并及时纠正和改进不合格的管理行为。

10. 培训和沟通:对相关员工进行投入品管理的培训,提高其管理和使用的能力,同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

11. 处罚和奖励:对违反投入品管理制度的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对在投入品管理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人员给予奖励和激励。

以上是生产投入品专项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具体操作细节和流程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车间投入产出统计管理规定
一,目的:为了更好指导生产经营,对车间生产主料建立投入产出统计表,评价车间合格率,不良品结构,从而推进相关经营板块改善或方法调整。

二,范围:适应烤蓝车间,冲压车间。

分开两个车间进行统计。

三,执行规定
1,月度投入产出项目表车间:
注:重量项需通过上月份车间库存及本月份车间库存修正。

自用料按不合格品计算。

投入主料重量和产出合格品直接从仓库领料单和入库单中获得。

材废,工废,自用车间称量,QC在场,并推到指定地方,自用可保留车间,材废和工废则办理入库。

自用品因最终打包并入合格品,仅是时间推迟,车间记录管理,并交一份仓库备案。

2,上月份和本月份车间库存计算,采用统一表格
——车间——月度库存带料
车间:月份:
注:生产线上的成品暂定按投入料计算,不做产出料计算。

车间成品必须及时入库,不能存在月度盘点有成品存在车间放置。

3,发蓝线上材料计算及修正
A,计算公式
(圆周率*外圆半径平方-圆周率*内圆半径平方)*板宽*铁密度*修正系数
圆周率:3。

14
长度尺寸单位按:CM
铁密度:0。

00785KG/CM3
重量单位为:KG
B,修正系数确定
取两卷发蓝打包带和两卷未发蓝材料,材料无异常变型,测量尺寸并按A公式计算出四个重量,类加重量为B。

对该四卷料称实际重量并类加为B1。

B1除以B得出修正系数。

C,月度投入重量修正
月度投入产出项目表重量项—本月份车间库存量—上月车间库存量。

4,冲压车间月度投入重量修正
月度投入产出项目表重量项—本月份车间库存量—上月车间库存量。

5,日常车间统计记录表
日常车间按以下表格记录产品信息。

————车间日常质量分类统计表
日期/班次:生产线:
注:生产线注明编号则可,自用按不合格品计。

相关记录表格:《车间日常质量分类统计表》,《——车间——月度库存带料》,《月度投入产出项目表》
————车间日常质量分类统计表
日期/班次:生产线:
注:生产线注明编号则可,自用按不合格品计。

班长签名:QC:车间主任:
——车间——月度车间库存带料车间:月份:
车间主任:
——车间——月度车间库存带料车间:月份:
——车间——月度投入产出项目表
车间主任:生产厂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