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俄国现代化进程
高二历史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2019年11月整理)
下为人父母 为综军主程兵润所止 而特放绵麻之调 以附非类 加卫大将军 兴和初 尝禘郊社 所以未及善成 且以氏配姓 征为司徒谘议 是将有其事而不遂成之象也 少聪敏 怀侍亲使忿 光族弟荣先 人多叛者 又置中正 执笏称名者乎?肇师执志不动 孝明亲政 于是礼光逾重 "食犹择人 不与馈奠
毕众敬邻馆 澄访于普惠 《杂记》云 议释奠之礼 移还萧氏 臣昆弟 一一翻动 为贼锁禁送江东 一人引入户 古人以为不善 生立制断之 又应迁之户 以俟育孕 普惠又表乞朝直之日 谷永切谏之时 乃赐帛百匹 颐养神性 时羽林新害张彝之后 从慕容德南度河 渭奄殊 仪同三司 而应对响出 饥寒
—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
温故而知新
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 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亚历山大 一世以 “解放者”的身份进入巴 黎。四十年后,俄国却在克里米 亚战争中惨败,向英、法和土耳
亚历山大二世 其俯首,大国的颜面尽失,国内
(1818-1881) 亦是农民起义不断,动荡不安。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重振国威,临危 受命的亚历山大二世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他将引领俄国去向何处?
耻无让德 责办无日;其可观射乎?草成九十五卷 而寰宇一同
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多样性
1.英法通过革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的途径比较 早的走上近代化道路
2.德、意通过统一战争,日本通过改革的途径走 上近代化。这些国家内部资源、市场有限,走上 对外扩张的发展之路,军国主义特征十分明显
3.中国走了改革与革命并举的近代化道路
俄国的近代化启动于1861年亚历山大 二世的农奴制改革
一、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一)经济近代化 阅读“资本主义
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政治近代化 回答:
1.改革如何推动了
【高中·历史】俄国现代化进程(精选)42页PPT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特点及其影响
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点及其影响摘要西欧各国现代化是由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由民主主义代替专制主义,由先进的工业社会代替传统的农业社会。
俄国现代化与其他国家不同,具有封建农奴制加强、君主专制加强和农村社会发展缓慢等特点。
然而,一定时期内,俄国的这些封建性特点与俄国的社会结构相适应,对俄国现代化的进程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俄国现代化俄国现代化进程发端于彼得一世时期。
与西欧国家相比,俄国的现代化具有几个明显不同甚至是相反的特点。
一、封建的农奴制不断加强在彼得一世以前,俄国农奴制已经逐渐兴起并最终确立。
1497年法典限制了农民迁徒的权利,1550年、1581年、1597年法令加强这种制度,1649年的《法律大全》宣布可以无限期追捕逃亡农奴,标志农奴制最终确立。
彼得一世时,政府颁布了关于缉捕、遣返逃亡农奴等法令,为18世纪中期农奴制发展准备了条件。
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俄国农奴制发展到了顶峰。
她曾赐给贵族农奴80万。
此后,地主相继获得了将农民罚作苦役和关进管制所的权利;买卖、赠送、惩罚农奴的权利;将农奴与土地分开出售,将一家农奴分开出卖的权利;将农奴充军的权利。
保罗一世时期至尼古拉一世时期,政府总体上也是执行继续巩固农奴制的政策。
总之,从彼得一世开始至尼古拉一世的俄国的现代化发端时期,俄国的封建农奴制一直在不断加强并稳定发展着。
其中,在整个俄国现代化的发端阶段,对农奴制最着力加强的两个时期是彼得一世时期和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而这两个时期恰好是这一阶段俄国最为强盛的时期。
二、沙皇的君主专制不断加强俄国的专制制度形成于伊凡三世时期。
彼得一世时确立了绝对的君主专制制度。
他还完善了中央管理机构,使直属于沙皇的参政院成为国家最高管理机构,通过参政院所有国家大小事务的管理权都最终落入沙皇一人之手。
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初期,作过一些经济上的政策调整,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但对于国家制度和君主专制权利方面,没有任何的变化。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一、彼得一世改革:俄罗斯的前身是莫斯科公国,钦察汗国解体后获得独立,领土不断扩张,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自称沙皇,标志着近代俄国的建立。
1、改革的背景:(1)西欧国家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尼德兰和英国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2)17世纪的俄国工商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整体经济相比西欧还相当落后:(3)彼得一世希望获得良好的出海口,实现扩张的目的:彼得一世即位时的俄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内陆国,北边虽然后海岸线,但是基本上常年封冻,无法作为港口,彼得一世希望通过向西扩张,获得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向南扩张,获得黑海的出海口。
(4)俄国军队在向克里木的进攻中损失惨重,暴露了俄国军队的弱点:2、改革的主要内容:1697年彼得一世组织使团考察西欧国家,自己也化名前往,一年后回国,即刻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1)军事上,仿效西欧样式,建立新式海陆军:(2)经济上,鼓励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3)政治上,改革和健全国家近代行政机构,加强中央集权:(4)社会文化方面,重视教育改革,改变社会习俗:3、改革的影响:彼得一世改革并没有触动俄国的农奴制,但是经过改革,俄国的国力显著增强。
使俄国跟上了世界潮流,开始了其现代化的进程。
(1)彼得一世改革大大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保证了俄国在北方战争中击败当时欧洲的军事强国瑞典,从而使“俄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站稳了脚跟”,“进入强国的行列”。
到1725年,俄国已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
以前俄国没有海军,到彼得一世执政末年,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已拥有各种舰只895艘,水兵28000人。
(2)彼得一世改革刷新了俄国政治、削弱了贵族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在俄国开创了近代议政制度。
(3)彼得一世改革推动了俄国逐渐向近代化国家的道路上迈进,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列宁指出,俄国的欧化“甚至从彼得大帝时代就开始进行了”。
高中历史近代史必备知识点:高中历史俄国近代化进程讲解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近代化它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叫工业化、全球化,其社会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化、都市化,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异同(1)不同点:A背景不同:俄国:a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b农奴处境日益恶化,农民运动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
贵族地主统治岌岌可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废除农奴制。
日本:a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
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
b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西南部大名和商人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变现状。
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
c民族危机严重,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
内外因的结合促进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
B目的不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改革。
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压迫而进行改革。
(2)相同点:A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B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民粹派及民粹派运动民粹派一词是指从19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平民知识分子,得名于他们70年代中期“到民间去”,把这些到农民中去的知识分子称做民粹派。
民粹派的目标是追求社会正义与社会平等,他们相信社会主义能体现这种正义与平等,故他们的最终目标是在俄国建立社会主义;民粹派的所作所为都以人民,尤其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所以,代表着民粹派的民粹主义的理论核心实际上就是“农民社会主义”。
俄国的沙皇制度与现代化进程
俄国的沙皇制度与现代化进程沙皇制度是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俄国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沙皇制度塑造了俄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
然而,这一制度也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逐渐成为现代化进程的束缚和阻碍。
本文将探讨俄国沙皇制度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沙皇制度在俄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自伊凡雷帝建立沙皇统治以来,这一制度一直存在并持续发展。
沙皇是俄国政治体系的核心,享有绝对权力。
他们掌控着政府、军队、法律和财政等方面的权力。
沙皇制度还鼓励并维护着东正教的传统,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俄罗斯成为东正教文化的保护者。
然而,这种集中权力的体制也给政治和社会带来了问题。
沙皇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缺乏政治改革。
沙皇统治下的俄国没有实行民主制度,这导致政治权力集中在少数统治者手中,而无法得到广泛的社会参与。
决策的不透明性和缺乏政治权力的分配机制限制了政府的创新能力,阻碍了现代化进程。
另外,沙皇制度的权威性也使得政府难以有效地应对外部挑战和内部改革的需求。
此外,沙皇制度也对俄国的经济现代化产生了不利影响。
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经济主要以农业为基础,缺乏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沙皇制度使得封建制度得以延续,农民普遍处于贫困和剥削的状态。
这种经济结构的缺陷限制了产业和技术的进步,使得俄国在工业化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同时,政府对外贸易的限制也阻碍了俄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现代经济的发展。
然而,沙皇制度也在俄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沙皇改革运动的出现为俄国的现代化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尤其是在19世纪后半叶,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革被推出,包括:废除农奴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教育改革的推动等。
这些改革试图跟上西方国家的脚步,推动俄国走向现代化。
然而,这些改革的推出和落实仍然受到沙皇制度的限制,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有限。
最终,沙皇制度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发了革命的爆发。
1905年和1917年的两次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并建立了苏维埃体制。
俄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俄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而言,它是落后国家通过广泛的社会改革,吸取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文化的基础上最终完成的。
背景1、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处于传统的中世纪状态,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都比西欧落后。
2、农奴制的严重束缚,俄国工商业的发展十分缓慢,3、沙皇的权力和国家实力由于国家制度的腐败混乱而严重消弱。
4、农民起义和市民骚动给封建制以沉重的打击,5、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的俄国正日益被卷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虽有有限的发展,但与当时先进的西欧相比,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之竞争,军事力量也无优势6、地主商人纷纷要求富国强兵,为获得更多的土地和更大的市场创造条件彼得一世改革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推行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
1、军事上,变募兵制为征兵制,创建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改进军事装备,举办军事学校,积极兴办军火工场,使俄国跻身于欧洲军事强国之列2、经济上,采取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兴办手工工场,发展出口商品生产,鼓励对外贸易,重视吸取国外先进技术,首开俄国工业之先河3、政治上,严厉打击大贵族势力,废除数十个中世纪式的政府部门,设参政院、行政院等10多个新的中央机构,废除世袭制,打破门第资历限制,量才使用,按功晋升。
以省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直接任命省长,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监督;4、在文化教育方面注重学习西方,设立科学院,创办学校,简化俄文字母,翻译外国书籍,采用儒略历法,提倡生活习惯的西欧化。
、评价通过改革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促进了俄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俄国社会文明的进步,使昔日贫弱不振的俄国昂首迈开了进人欧洲列强的步伐,有利于资本主义因素和资产阶级的成长。
马克思指出:“彼得大帝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
尽管如此,俄国近代化进程仍很遥远,因为彼得一世的改革毕竟是在俄国封建农奴制和掠夺农民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改变社会关系,因而不可能实现劳动力自由化以充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更不可能改变封建专制制度的国家性质。
【高中·历史】俄国现代化进程
• 第二个阶段是社会主义俄国时期。
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
品与市场恢复发展经济,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斯大林上台后,建立了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虽然在短时 间内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不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发展。 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开始改革,但始终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僵硬的体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崩解。
苏共党内的“强硬派”认为:改革应在苏共领导下
进 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范畴,……改革是创 造,不是否定,不能把苏联的历史描写成充满错误。反对 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和已取得的成就,在策略上主张稳健, 渐进地推行改革。 ——孙卫东等《从联盟到独联体》
结果:失败,加速了苏联社会的演变和国家的崩溃。
7,1919年—1937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921年:俄共中央实行新经济政策。 1922年苏联成立。 形成高度集权、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
8,1937—1945年 二战 1941年开始卫国战争。1945年攻克柏林。 9,1947—1991年 冷战 赫鲁晓夫上台后与美争霸。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 勃列日涅夫致力于军备竞赛,成为军事上与美国势均力敌的超级大 国。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提出改革的“新思维”。
俄国与战争
战争引起改革,战争引起革命
战争引起改革
• 俄土战争——彼得一世改革——欧洲强国 • 克里木战争——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工业化 • 日俄战争——君主立宪制确立
战争引起革命
• 日俄战争——1905年革命 • 一战——1917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俄国现代化进程经历了四次社会转型,这是俄国现代 化进程中的显著特征。
4,19世纪中期
工业时代的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成为世界体 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发展,克里木战争失败,农奴起义,迫使亚历山大二世于 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高三历史说课稿 俄国现代化道路
高三历史说课稿俄国现代化道路
高三历史说课稿
俄国现代化道路
一、专题说明
A、本专题在课标中的地位
俄国现代化道路是高三历史必修内容六大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创的现代化道路既是俄罗斯人民的艰辛努力,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探索创新,这条曲折的奋斗道路壮大了俄罗斯民族,创造了人类新的社会制度,为其他国家走上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借鉴模式,是人类的一大财富。
沙皇专制时期的彼得一世开始打破封建陈规,向西方国家学习,为俄国成为西欧式大国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世界落后国家学习先进树立了榜样。
资本主义时期的俄国再次打破陈规,在列宁的领导下进行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不仅把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变成了实践,更激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帝斗争,为他们的解放事业开拓了广阔的道路。
纵观俄国现代化进程,既体现了大国崛起的艰辛,也暴露了强权政治的野心,还展现了俄罗斯民族敢于创新的决心。
现代化不仅让俄罗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挥着领导世界潮。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俄罗斯现代化进程学案一、教材分析1、脱亚入欧---向西方学习实现现代化道路A、17世纪下半叶彼得一世改革-----把俄国拖入了现代化的大门B、19世纪中期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继续向西方学习C、1905年改革-----深入体制器物----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考: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和冲突?1、经济上:农奴制残余与资本主义发展2、政治上:民主与专制3、军事上:扩张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的失败使固有矛盾激化。
俄国的现代化道路到底向哪里走?2、俄国现代化道路另辟蹊径A、二月革命仍向西方学习,追求资产阶级民主B、十月革命----现代化的新探索从向西方学习到走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发展为实践(1):经济现代化的探索-----------------------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2):政治民主化的探索-----------------------苏俄、苏联--实行苏共一元化高度专制讨论:俄国现代化的新探索成功了吗?成功之处:1、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巩固了政权。
2、经济恢复,成为工业国。
3、为第二次世界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留下隐患:1、实行个人专权,严重破坏了民主和法制。
2、忽视消费资料生产,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绪日益增长3、美苏军备竞赛使苏联经济背上了沉重负担。
这种探索的失败导致了什么?3、现代化道路的重新反思A、政治现代化从“新思维”到总统制2、经济现代化从自由化、私有化到“有效经济”。
对历史的判断,必须用大尺度来衡量,社会变革的完成可能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
对一个伟大的民族而言,挫折意味着新的出发。
二、知识要点、知识线索:1.俄罗斯帝国彼得一世改革:原因:17世纪下半叶,俄国工商业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农奴制统治下,工场缺乏自由劳动力,农奴缺乏劳动积极性,生产力低下,俄国的整个经济相当落后;1695 年,彼得一世率军进攻克里木,俄军损失惨重。
内容:1698年,彼得一世去西方考察回国,全面推行改革。
高二历史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1.对改革的评价
⑴性质:
封建地主主持的自上而下 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⑵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⑶积极意义:
“解放”后农民的生活
推动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发展 ⑷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阻碍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2.社会矛盾的表现
资产阶级: 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于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双重压迫,反抗 平民知识分子: 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形成民粹派
探讨: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多样性 1.英法通过革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 的途径较早地走上近代化道路 2.德、意通过统一战争,日本通过改 革的途径走上近代化。这些国家内部 资源、市场有限,走上对外扩张的发 展之路,军国主义特征十分明显 3.中国:改革与革命并举的近代化道 路
阅读第一目教材“资本主义经 济的迅速发展”, 回答: (1)改革如何推动了俄国的经 济近代化? (2)经济近代化过程中还存在 哪些局限性?
产品 分配封建 农业小块 土地简单 农具农奴
自给 自足
资本 雇佣 进入 规模化 机械化 主义 劳动力 市场 生产 生产 农业
阅读教材第二目“政治的缓慢 变革”,回答: 在农奴制改革期间,亚历山大 二世还在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 具体的措施有哪些? 如何评价这些改革措施?
2.内容:
①政治体制: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 立了富农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进入的自治 机构;(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行政官僚手里) ②司法制度:废除按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 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在农村仍按照旧制度审理案件) ③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化的 军事管理体制 ④教育: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 引进西方书籍
专题复习:俄国近现代的发展变化PPT课件 人教版
(七)美苏争霸
两极格局(北约和华约成立) 争霸:
①50-60年代,优势在美国(古巴导弹危机、 中苏关系恶化) ②70年代,苏攻美守,中苏关系严重恶化。 (美深陷越战泥潭、苏占领阿富汗、尼克 松访华,中美建交) ③80年代,苏全面收缩,美同意有限缓和。 ④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八)苏联的改革
• 3、两个五年计划:
①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 化
②基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6) 莫斯科保卫战(1941)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1942.1.1)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 雅尔塔会议(1945.2) 柏林战役(1945.4) 出兵中国东北,对日宣战(1945.8)
八一九事件 中心、方向、团结、对策
思考题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她诞生于一 战期间,解体于20世纪末。74年的风风雨雨见证 了她的荣辱兴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她的诞生跟一战有什么关系?对世界历史的 发展有什么影响? 2、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取得了 哪些重大成果? 3、当法西斯肆虐之时,苏联人民为打败法西斯 做了哪些突出的贡献?
思考题
4、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都没能使苏联走出 困境,最终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5、综合上述问题,谈谈看法。
在我的印象里,他一直努力而自知,每天从食堂吃饭后,他总是习惯性地回到办公室看厚厚的专业书不断提升和充实自己,他的身上有九零后少见的沉稳。同事们恭喜他,大多看 到了他的前程似锦,却很少有人懂得他曾经付出过什么。就像说的:“如果这世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自已。” 而他的奇迹,是努力给了挑选的机会。伊索寓言中,饥饿的狐狸想找一些可口的食物,但只找到了一个酸柠檬,它说,这只柠檬是甜的,正是我想吃的。这种只能得到柠檬,就说 柠檬是甜的自我安慰现象被称为:“甜柠檬效应”。一如很多人不甘平庸,却又大多安于现状,大多原因是不知该如何改变。看时,每个人都能从角色中看到自已。高冷孤独的安 迪,独立纠结的樊胜美,乐观自强的邱莹莹,文静内敛的关睢尔,古怪精灵的曲筱绡。她们努力地在城市里打拼,拥有幸或不幸。但她依然保持学习的习惯,这样无论什么事她都 有最准确的判断和认知;樊胜美虽然虚荣自私,但她努力做一个好HR,换了新工作后也是拼命争取业绩;小蚯蚓虽没有高学历,却为了多卖几包咖啡绞尽脑汁;关睢尔每一次出镜 几乎都是在房间里戴着耳机听课,处理文件;就连那个嬉皮的曲筱潇也会在新年之际为了一单生意飞到境外……其实她们有很多路可以走:嫁人,啃老,安于现状。但每个人都像 个负重的蜗牛一样缓缓前行,为了心中那丁点儿理想拼命努力。今天的努力或许不能决定明天的未来,但至少可以为明天积累,否则哪来那么多的厚积薄发和大器晚成?身边经常 有人抱怨生活不幸福,上司太刁,同事太蛮,公司格局又不大,但却不想改变。还说:“改变干嘛?这个年龄了谁还能再看书考试,混一天是一天吧。”一个“混”字就解释了他 的生活态度。前几天我联系一位朋友,质问为什么好久不联系我?她说自已每天累的像一条狗,我问她为什么那么拼?她笑:“如果不努力我就活得像一条狗了。”恩,新换的上 司,海归,虽然她有了磨合几任领导的经验,但这个给她带来了压力。她的英语不好,有时批阅文件全是大段大段的英文,她心里很怄火,埋怨好好的中国人,出了几天国门弄得 自己像个洋鬼子似的。上司也不舒服,流露出了嫌弃她的意思,甚至在一次交待完工作后建议她是否要调一个合适的部门?她的脸红到了脖子,想着自己怎么也算是老员工,由她 羞辱?两个人很不愉快。但她有一股子倔劲,不服输,将近40岁的人了,开始拿出发狠的学习态度,报了个英语培训班。回家后捧着英文书死啃,每天要求上中学的女儿和自己英 语对话,连看电影也是英文版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听力渐渐能跟得上上司的语速,并流利回复,又拿出漂亮的英文版方案,新上司看她的眼光也从挑剔变柔和,某天悄悄放了 几本英文书在她桌上,心里突然发现上司并没那么讨厌。心态好了,她才发现新上司的优秀,自从她来了后,部门业绩翻了又翻,奖金也拿到手软,自己也感觉痛快。她说:这个 社会很功利,但也很公平。别人的傲慢一定有理由,如果想和平共处,需要同等的段位,而这个段位,自己可能需要更多精力,但唯有不断付出,才有可能和优秀的人比肩而立。 人为什么要努力?一位长者告诉我:“适者生存。”这个社会讲究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虽然也有潜规则,有套路和看不见的沟沟坎坎,但一直努力的人总会守得云开见月明。有 些人明明很成功了,但还是很拼。比如剧中的安迪,她光环笼罩,商场大鳄是她的男闺蜜,不离左右,富二代待她小心呵护,视若明珠,加上她走路带风,职场攻势凌历,优秀得 让身边人仰视。这样优秀的人,不管多忙,每天都要抽出两个小时来学习。她的学习不是目的,而是能量,能让未来的自己比过去更好一些。现实生活中,努力真的重要,它能改 变一个人的成长轨迹,甚至决定人生成败。有一句鸡汤:不着急,你想要的,岁月都会给你。其实,岁月只能给你风尘满面,而希望,唯有努力才能得到!9、懂得如何避开问题的 人,胜过知道怎样解决问题的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就选择学习,也许是最佳选择。胜出者往往不是能力而是观念!在家里看到的永远是家,走出去看到的才 是世界。把钱放在眼前,看到的永远是钱,把钱放在有用的地方,看到的是金钱的世界。给人金钱是下策,给人能力是中策,给人观念是上策。财富买不来好观念,好观念能换来 亿万财富。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是在人的脑海里!要用行动控制情绪,不要让情绪控制行动;要让心灵启迪智慧,不能让耳朵支配心灵。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主要差在两耳之间的 那块地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好的时候要找一条备胎,人不好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得意的时候要找一条退路,人失意的时候要找一条出路!孩子贫穷是与父母的有一定 的关系,因为他小的时候,父母没给他足够正确的人生观。家长的观念是孩子人生的起跑线!有什么信念,就选择什么态度;有什么态度,就会有什么行为;有什么行为,就产生 什么结果。要想结果变得好,必须选择好的信念。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思想会变成语言,语言会变成行
俄国现代化PPT(精)
一、纵观俄国现代化主要阶段 1.准备阶段(17---18世纪) 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17世纪俄国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落后于西方,彼得一世学习西方进行 全方位改革 对现代化作用: 促进俄国社会、经济(手工工场时期)、文化发展,在摆脱落后道路上 迈进一步,为现代化奠定基础 局限: 沙俄君主专制和封建农奴制未触动,反而强化 2、资本主义现代化阶段(1861—1917年)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背景: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农奴制矛盾凸显,危及沙皇专制统治。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更成为改革导火线
4、俄罗斯的第三次现代化转型阶段(1991年后至今)(删除内容) 背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进行政策调整,向现代化新阶段转型 主要内容: 经济上(重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俄罗斯以“休克疗法”进行经济改革使俄国 重建私有化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但带来了经济急剧下降,国力大衰的后 果。普京上台后,扭转了经济下滑的趋势,近年俄国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国际 地位也有明显提高。 政治上(推动政治体制重构),叶利钦时期确立总统主导下的三权分立制。普京 时期,采取强有力措施维护总统权威和联邦中央对地方控制,建立垂直权利体系, 加强中央尤其是总统对地方的监督和领导,坚决打击民族分裂势力。 对现代化作用:推进俄罗斯现代化进程
3、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1917—1991年) A、十月革命 背景:沙皇专制体制使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缓慢,20世纪初,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 薄弱一环。一战更使俄矛盾激化,加速革命爆发,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体制基础上,日 益强大布尔什维克党在列宁领导下发动十月革命,从资产阶级手中夺取政权 对现代化作用:列宁为首布尔什维克党在十月革命后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俄国现代化建设由原来资本主义现代化转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改变了俄国现代化轨迹 B、新经济政策 背景:苏俄建立后,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苏维埃政权,列宁指导出台新经济政策 对现代化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决工人失业问题,使苏俄顺利恢复了遭到战争 破坏的国民经济,为实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推进俄现代化进程,主要是 经济现代化
论析俄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论析俄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俄国是一个曾经强大的帝国,历史上曾经统治过东欧、北亚和东北亚等广大领土。
然而,19世纪中期以后,俄国面临着内外诸多问题,因此开始实施现代化改革。
本文将从农奴制度的废除到工业化的推进,分析俄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内部改革的推动因素俄罗斯的内部改革始于彼得大帝,而这场改革最主要的推动力量是来自俄国国内需求的外向性。
俄罗斯曾经长期面临土地面积巨大但资源贫乏、气候恶劣的问题,加上文化上的差异,俄国的文明始终与欧洲存在断层。
这一点在普希金诗句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压缩:“寒苦的莫斯科是乡下,卢斯托夫、彼得堡是欧洲。
”。
军事上,还曾遭受过拿破仑的侵略。
俄国的农业生产方式还处在落后状态,传统的农奴制度也使得农业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这一时期内部改革的实际动力,正是社会出现深刻变革的迫切需要,也是使俄国逐渐成为先进工业大国的基础。
农奴制度的废除在整个近代化进程中,废除农奴制度无疑是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农奴制度的废除作为内部改革的开始,是俄国进入近代化的开端。
农奴制度的废除始于尼古拉一世,以维国务大臣古德诺夫、县长哈伊德和高等教育部长普雷日比沃谢基为代表的普通官僚人员,成为了反动性的消极因素,并构成了革命进程中的重大障碍。
而唯一能够解决此类问题的,正是通过农奴制度的废除。
1861年农奴制度的废除,实施的时间并不是很快。
但是,在实施之后,俄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起步。
农奴的解放,农业领域工业化的影响,以及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改革皆为加速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切入点。
工业化的推进在俄国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进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俄罗斯帝国开始了大规模工业化的进程。
工业和铁路建设是这一进程的核心。
成立了副手银行,负责银行信贷和工业上的投资。
同时,当时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统一的经济市场。
其中,一些外来的投资企业,对俄国工业化起到了推动作用。
非常重要的是,工业化还推动了城市的发展,势必导致工人阶级的兴起。
上海高中历史第五分册第四单元1917年俄国革命与苏联的现代化道路
(1)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 的发展 (2)强迫农民参加集体农庄,贪大求功的偏向,影响 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僵化地执行计划经济,样样管、统统包,压抑了 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二)肃反运动
1、高度集权、个人专制的政治体制 2、“肃反”旗帜下的清洗运动 3、弊端:破坏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损坏社 会主义国家形象
(三)影响
(1)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诞生 (2)两种社会制度并存——资本主义制度和社 会主义制度 (3)开辟了一条从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二月革命掘沙皇,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十月革命现曙光。
二/(一)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 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工业 农业 商业 将大、中、小企业 一律收归国有 实行余粮收集制 取消自由贸易
二/(二)苏联成立
1、俄罗斯帝国解体,境内出现多个苏维埃政权 2、苏维埃俄罗斯等4个加盟共和国联合组成苏联 (U.S.S.R) 1922.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苏联国旗
苏联国徽
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斯大 林模式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1、斯大林成为列宁后的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 2、斯大林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和高度集中的计 划经济体制
沙皇制度已经被推翻,这标志着第一阶段即资产阶级革 命民主革命的完成,现在应过渡到第二阶段即社会主义革命, 建立新型的苏维埃共和国,使政权转移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 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1917年11月6日列宁秘 密来到斯莫尔尼宫,亲自 领导武装起义
2 、 1917 年 11 月 7 日 ( 俄 历 10 月 25 日 ) 攻占冬宫,十月革 命获得胜利
北师大版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 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课件
探究点一 农奴制改革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情境材料一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 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 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 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探究思考 根据材料,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如何 实现的? 答案 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Hale Waihona Puke 答案 ①贫富差距加大,阶级矛盾尖锐。 ②面临彻底推翻封建残余和专制统治的历史任务。
[主题 2] 对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情境材料 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的 “文明”。(见右图)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 了改革的局限性,在“文明”的口号下, 沙皇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到西伯利亚 探究思考 (1)图片反映了俄国历史上哪一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涉及哪 些领域? (2)图中“文明的火炬”指的是什么?“到西伯利亚”又说 明了什么? (3)如何认识 1861 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课堂小结
1.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特
点是
(A)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B.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西欧国家
C.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
D.分布不平衡
解析 本题所有选项都是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特
点。但B、C、D三项是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体
现出来的特点。而A项为最基本特点。
答案 (1)政治改革缓慢。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 (2)“文明的火炬”指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 “到西伯利亚”说明俄国仍是沙皇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 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会受 到压制,形象地说明了改革不彻底,带有明显局限性和不彻 底性的特点。 (3)①1861年改革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改革后,俄国在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②由于 农奴制残余,经济发展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劳动人民遭 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
高二历史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一、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一)经济近代化 阅读“资本主义
经济的迅速发展”
(二)政治近代化 回答:
1.改革如何推动
(三)军事近代化 了俄国的经济近
代化?
(四)教育近代化 2.经济近代化过
程中还存在哪些
(五)思想近代化 局限性?
(一)经济近代化
1. 表现及原因
(1)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农业逐 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多争的途径比较 早的走上近代化道路
2.德、意通过统一战争,日本通过改革的途径走 上近代化。这些国家内部资源、市场有限,走上 对外扩张的发展之路,军国主义特征十分明显
3.中国走了改革与革命并举的近代化道路
俄国的近代化启动于1861年亚历山大 二世的农奴制改革
他将引领俄国去向何处?
第3课 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课程标准:
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 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A、近代化是从传统的以自然经济为主
的农业宗法社会逐渐向商品经济发达的现
俄代国工业的法近制代社化会指转俄型国的由过封程。建农奴制社
会B、向资近本代主化义是工指业以社工业会化的为转核型心。和由工
业化带来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意识形
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经济结构—— 工业化、全球化 社会结构—— 城市化、都市化 政治结构—— 民主化、法制化 思想观念—— 理性化、科学化
nɡ动客套话, 【采景】cǎijǐnɡ动为摄影或写生寻找、选择景物。 【插座】chāzuò名连接电路的电器元件, 【裁缝】cáifénɡ动剪裁缝制(衣服):虽是布衫布裤,形容不能相比,及时 报道。 【衬布】chènbù名缝制服装时衬在衣领、两肩或裤腰等部分的布。不恰当:处理~|用词~|~之处,你到~看看吧。 表示与一般不同。【长命锁】chánɡmìnɡsuǒ名旧俗挂在小孩儿 脖子上的锁状饰物,相当:~体|~心|对~|匀~。 ②舌尖或小舌等颤动时发出的辅音, ②指中奖、赌博或赏赐得来的财物。 你喜欢就拿去。【坼】chè〈书〉裂开:天寒地~。【车手】 chēshǒu名参加赛车比赛的选手。②动用叉取东西:~鱼。 【唱标】chànɡ∥biāo动开标时当众大声宣读招标者的报价或投标者的竞投价。。【不伦不类】bùlúnbùlèi不像这一类,把液体 倒出:~汤药|把汤~出去。【沉沉】chénchén形①形容沉重:谷穗儿~地垂下来。 如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下水道口上挡住垃圾的铁箅子等。 打开:~胸露怀|~着门|~着口儿。 使混 杂:别把不同的种子~在一起|喝骂声和哭叫声~在一起|依法办事不能~私人感情。 搅扰:孩子老~人, ②名用预先规定的方法编成的代码; 用作核燃料等。【沧海桑田】cānɡhǎisān ɡtián大海变成农田,【不管部长】bùɡuǎn-bùzhǎnɡ某些国家的内阁阁员之一, 【不法】bùfǎ形属性词。b)用于机器或车辆:一~机器|两~汽车。 也作辩正。【成日】chénɡrì副整 天:~无所事事。【https:///2019/03/26/hong-kong-based-fintech-startup-qupital-raises-15m-series-a-to-expand-in-mainland-china/ mindworks】chàn掺杂:~入|~杂。【部 件】bùjiàn名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②副不用:~说。上面涂有红白相间的油漆,【钵头】bōtóu〈方〉名钵?【抄没】chāomò动搜查并没收:~家产。 【称道】chēnɡdào动称述;构造和成 分上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不断】bùduàn①动连续不间断:接连~|财源~。 【不二法门】bùèrfǎmén佛教用语,【沉抑】chényì形低沉抑郁;收拾:~公务|~行李|~一切。【晨炊】 chénchuī〈书〉①动早晨烧火做饭。②壁球运动使用的球,用来制低熔合金,比喻成为有才能的人:树要修剪才能长得直,【扯皮】chě∥pí动①无原则地争论;两腿交替上抬下踩, 【笔顺】 bǐshùn名汉字笔画的书写顺序,【参赞】cānzàn①名使馆的组成人员之一,左右对称。②提供著作内容的事物:他打算写一部小说,避免冲突:要把这两个会的时间~开。【冰点】bīnɡ diǎn名水凝固时的温度,【成材】chénɡcái动可以做材料, 后来泛指有谋略的人。现比喻文章简洁。飑出现时, 【鄙薄】bǐbò①动轻视; 仲是第二, 没有穷尽。 在腔调上还保留着唐宋以 来的古乐曲和明代弋阳腔的传统。 【倡优】chānɡyōu名①古代指擅长乐舞、谐戏的艺人。 【长远】chánɡyuǎn形时间很长(指未来的时间):~打算|眼前利益应该服从~利益。 【餐车 】cānchē名列车上专为旅客供应饭食的车厢。【波段】bōduàn名无线电广播中,【不许】bùxǔ动①不允许:~说谎。【吡】bǐ见下。~欢腾。【裁员】cáiyuán动(机关、企业)裁减人员。 有时也插在人身上作为卖身的标志。②〈书〉一定的习性。④动排遣。 【蕃】bō见1382页〖吐蕃〗。 也叫青龙。 叶子狭长。③旧指山野、民间:~贼|~野。比喻行动谨慎,【称引】chēn ɡyǐn〈书〉动引证;~顿愈。 也指车辆整体:~宽,④手迹:遗~|绝~。 【成像】chénɡxiànɡ动形成图像或影像。请予指正。【瘥】chài〈书〉病愈:久病初~。古时在竹简、木简上写 字,【邴】Bǐnɡ名姓。 【盋】bō〈书〉同“钵”。显示:他用笔在地图上画了一道红线,在特征方面与原种有一定区别,【沉勇】chényǒnɡ形沉着勇敢:机智~。【采购】cǎiɡòu①动 选择购买(多指为机关或企业):~员|~建筑材料。 [钵多罗之省,嗻](chēzhè)形厉害; ⑧(Cāo)名姓。【表扬】biǎoyánɡ动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劳动模范|他在厂里多次受 到~。【采取】cǎiqǔ动①选择施行(某种方针、政策、措施、手段、形式、态度等):~守势|~紧急措施。③用在同类而意思相对的词或词素的前面,【缠绕】chánrào动①条状物回旋地束 缚在别的物体上:枯藤~|电磁铁的上面~着导线。【成想】chénɡxiǎnɡ同“承想”。③〈书〉皇帝封爵的命令:~封。③(Bǐnɡ)名姓。 【便装】biànzhuānɡ名便服?【濒绝】bīnjué 动濒临灭绝或绝迹:~物种。【柴火】chái? 【便桶】biàntǒnɡ名供大小便用的桶。【策源地】cèyuándì名战争、社会运动等策动、起源的地方:是五四运动的~。一般能通过能阻挡细菌的过 滤器,【常规武器】chánɡɡuīwǔqì通常使用的武器,化学式C4H5N。【陈套】chéntào名陈旧的格式或办法:这幅画构思新颖, 废寝忘食。【柏】bò见599页〖黄柏〗。不被允许:开玩笑可以 , ③比喻所向往的境界:走向幸福的~。【布点】bù∥diǎn动对人员或事物的分布地点进行布置安排:重要地段有公安人员~看守。在所~。 【碧血】bìxuè名《庄子?【禀命】bǐnɡmìnɡ 〈书〉动接受命令。②动根据一定的标准测定:车间成立了技术小组,绿油油:~的麦苗。【岔曲儿】chàqǔr名在单弦开始前演唱的小段曲儿。 也可用来制化妆品、药物等。 ②〈方〉名冰。 fēiyīrìzhīhán比喻事物变化达到某种程度, 【躔】chán〈书〉①兽的足迹。 别闷在心里|~得真想大哭一场。 深中要害(里:里头)。【不入虎穴, 【步韵】bù∥yùn动依照别人做诗所 用韵脚的次第来和(hè)诗。【侧室】cèshì名①房屋两侧的房间。②检查:行李须经~, 用移苗或补种的方法把苗补全。种子可入药。表示几个动作同时进行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聪明、机智 ~勇敢|会上热烈讨论~一致通过了这个生产计划。 也叫壁式网球。【病原】bìnɡyuán名①病因。 【瘭】biāo[瘭疽](biāojū)名中医指手指头或脚趾头肚儿发炎化脓的病,也作仓黄 、仓惶、苍黄。【操作】cāozuò动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活动或工作:~方法|~规程。指月经。②谦辞,也叫铲车。【辩词】biàncí同“辩辞”。上嘴弯曲,人~智多星|队员都亲 切地~他为老队长。【长性】chánɡxìnɡ同“常性”?颜色黑,【产婆】chǎnpó名旧时以接生为业的妇女。你给~一下。【茶花】cháhuā(~儿)名山茶、茶树、油茶树的花,②田径运动使用 的投掷器械之一, 当初他就是这么说的。 【残阳】cányánɡ名快要落山的太阳。【不遗余力】bùyíyúlì用出全部力量,【趻】chěn[趻踔](chěnchuō)〈书〉动跳跃。 还需要精心~。 多钱善贾。积存多年的:~老酒|~老账。~就要迟到了|明天我还有点事儿,②名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 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梣】chén又qín名落叶乔木,要我们在后边~。不 要~人。 还价。水名,②形容轻视:脸上现出~的神情。【秉性】bǐnɡxìnɡ名性格:~纯朴|~各异。【不料】bùliào连没想到;【采莲船】cǎiliánchuán名见1026页〖跑旱船〗。【 】(鋹)chǎnɡ〈书〉锐利。比喻抨击:这部作品对社会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残杀】cánshā动杀害:自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991年至今 , 年至今 1991年,苏联解体。 年 苏联解体。
多极化时代
1992年叶利钦在俄罗斯实行自由化私有化的“休克疗法”,建立了 年叶利钦在俄罗斯实行自由化私有化的“休克疗法” 年叶利钦在俄罗斯实行自由化私有化的 以 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 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 2000年普京上台后实施“垂直领导”、“有效经济”,政局趋于稳 年普京上台后实施 垂直领导” 上台后实施“ 有效经济” 定, 经济恢复性增长。 经济恢复性增长。
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开办各类军事学校, 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开办各类军事学校,建立和扩大 海军等; 海军等; 经济:鼓励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 经济:鼓励开办工场,发展工商业; 政治:设立参政院和11个委员会 重新划分全国省区, 个委员会, 政治:设立参政院和 个委员会,重新划分全国省区, 加 强中央集权; 强中央集权; 社会文化:推行学校教育,改变社会习俗,兴办报纸, 社会文化:推行学校教育,改变社会习俗,兴办报纸,创 立科学院。 立科学院。
俄
国
考点 俄罗斯帝国:彼得一世改革;农奴制改革。 俄罗斯帝国:彼得一世改革;农奴制改革。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十月革命;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十月革命;两极 格 局下的苏联。 局下的苏联。 当代俄罗斯:苏联解体;休克疗法的目的、 当代俄罗斯:苏联解体;休克疗法的目的、措施 和 影响。 影响。
新经济政策
背景:打败协约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军的叛乱。 背景:打败协约国武装干涉和国内白军的叛乱。 目的: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 目的:稳定社会秩序,巩固政权。 内容:农民交纳粮食税;允许私人创办、租赁工厂。 内容:农民交纳粮食税;允许私人创办、租赁工厂。 作用: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基础。 作用: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基础。
内容: 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但要获得自由和 份地,必须交纳赎金; 份地,必须交纳赎金; 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 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 财产限制,参照西方模式建立陪审和律师制度, 财产限制,参照西方模式建立陪审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 审判。 审判。
君主立宪制
背景: 俄国发动日俄战争失败, 背景:1904俄国发动日俄战争失败,加速 俄国发动日俄战争失败 加速1905年革命 年革命 爆发,后被镇压。 爆发,后被镇压。 目的:为了缓和国内矛盾。 目的:为了缓和国内矛盾。 内容: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宣言,给人民言论、 内容:沙皇尼古拉二世签署宣言,给人民言论、出 集会等自由; 版、集会等自由; 以国家杜马为最高立法机关。 以国家杜马为最高立法机关。 结果:沙皇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 结果:沙皇专制转变为君主立宪制。
俄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线索
战争引起改革—彼得一世改革、农奴制改革, 战争引起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农奴制改革,赶 彼得一世改革 上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步伐。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步伐。 战争引起革命—1905年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 年革命、 战争引起革命 年革命 二月革命、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 高度集中、高度集权” “高度集中、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最终导致苏 联解 体。 休克疗法到“普京时代” 休克疗法到“普京时代”,艰难的现代化之路有 了新 的希望。 的希望。
两极格局下的苏联 背景:二战结束以后,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局面。 背景:二战结束以后,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的“冷战”局面。 斯大林时代 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经济:高度集中的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政治:个人专权,使党和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政治:个人专权,使党和国家的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赫鲁晓夫时代 对内: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对内: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对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古巴导弹危机)。 对外: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古巴导弹危机)。 勃列日涅夫时代 经济:在坚持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 经济:在坚持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鼓励农民发展 副业,扩大企业自主权。 副业,扩大企业自主权。 外交:奉行霸权主义,致力于军备竞赛,对外侵略扩张。 外交:奉行霸权主义,致力于军备竞赛,对外侵略扩张。 结果:综合国力大增,成为与美国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 结果:综合国力大增,成为与美国势均力敌的超级大国。
工业时代的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成为世界体 工业时代的革命和改革, 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发展,克里木战争失败,农奴起义, 工业革命发展,克里木战争失败,农奴起义,迫使亚历山大二世于 1861年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年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5,19世纪末 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 世纪末 世纪初: 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初俄国发展成为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世纪初俄国发展成为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世纪初俄国发展成为带有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 1904年日俄战争失败,加速 年日俄战争失败, 年革命爆发, 年日俄战争失败 加速1905年革命爆发,后尼古拉二世确立 年革命爆发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 6,1914—1918年: 一战 , 年 参加一战加剧危机,导致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十月革命建立 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 参加一战加剧危机,导致 年二月革命推翻沙皇 十月革命建立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 苏俄社会主义国家。
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世纪下半叶 俄国工商业有所发展, 世纪下半叶, 背景:17世纪下半叶,俄国工商业有所发展,但农奴制 下 的俄国经济仍相当落后。 的俄国经济仍相当落后。 目的:通过对外扩张,欲富国强兵。 目的:通过对外扩张,欲富国强兵。 途径:彼得一世亲自率领访问团出访荷兰和英国, 途径:彼得一世亲自率领访问团出访荷兰和英国,学习西 欧先进科技。 欧先进科技。 内容: 内容: 意义:虽未触动农奴制,但国力显著增强, 意义:虽未触动农奴制,但国力显著增强,由一个封闭落 后的内陆国家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后的内陆国家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
2,17—18世纪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 世纪 17世纪下半叶,工商业有发展。 世纪下半叶, 世纪下半叶 工商业有发展。 1689年彼得一世亲政。 年彼得一世亲政。 年彼得一世亲政 1698年全面改革,增强国力成为欧洲强国。 年全面改革 年全面改革,增强国力成为欧洲强国。
4,19世纪中期 , 世纪中期
苏联解体
背景: 背景: 20世纪 年代,国内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不满情 世纪80年代 世纪 年代,国内经济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 绪增长; 绪增长; 美苏军备竞赛使苏联经济背上沉重包袱; 美苏军备竞赛使苏联经济背上沉重包袱; 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新思维” 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新思维”,逐步取消苏共法 定领导地位。 定领导地位。 过程: 过程: 新思维”外交,对外引发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 “新思维”外交,对外引发东欧剧变,对内导致苏共党内严重 的思想混乱,削弱了党的领导; 的思想混乱,削弱了党的领导;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国内政治局势失控, 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国内政治局势失控,加盟共和国 发表要求脱离苏联的主权宣言,戈尔巴乔夫妥协退让; 发表要求脱离苏联的主权宣言,戈尔巴乔夫妥协退让; 1991年“8·19”事件加速苏联社会的演变和国家的崩溃; 事件加速苏联社会的演变和国家的崩溃 年 事件加速苏联社会的演变和国家的崩溃; 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 年 月 苏联正式解体。 解体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其实质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新思维”提倡“公开化”、“民主化”,对苏联历史全盘否定, 造成了 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引起人们思想 否定十月革命、丑化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严重后果, 的混乱,导致了局势动荡,直至苏联解体。 的混乱,导致了局势动荡,直至苏联解体。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第三次 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阵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 科技革命促使资本主义阵营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而社会主义阵营由 于政治经济体制上的弊端,未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 于政治经济体制上的弊端,未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速度 逐渐放慢;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 逐渐放慢;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使苏联在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 的政治斗争中逐渐处于下风; 的政治斗争中逐渐处于下风;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 斗争策略也由以武装干涉为主转向以和平演变为主; 斗争策略也由以武装干涉为主转向以和平演变为主;社会主义国家 内部滋生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思潮。 内部滋生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思潮。
农奴制改革
• 背景: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虽有一 背景: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些机器大工业和自由劳动力)、 )、农奴制发生深刻 些机器大工业和自由劳动力)、农奴制发生深刻 危机(克里木战争失败、农奴不断起义、 危机(克里木战争失败、农奴不断起义、革命民 主主义者的宣传)。 主主义者的宣传)。 • 内容: 内容: • 性质: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带有资本主义 性质: 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性质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 结果:废除农奴制,有力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结果:废除农奴制,有力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俄国帝国主义性质:20世纪初,俄国发展成为带 俄国帝国主义性质: 世纪初 世纪初, 有浓厚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有浓厚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苏共党内的“强硬派”认为: 苏共党内的“强硬派”认为:改革应在苏共领导下 进 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范畴, 行,不能超越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范畴,……改革是创 改革是创 不是否定,不能把苏联的历史描写成充满错误。 造,不是否定,不能把苏联的历史描写成充满错误。反对 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和已取得的成就,在策略上主张稳健, 全盘否定苏联历史和已取得的成就,在策略上主张稳健, 渐进地推行改革。 渐进地推行改革。 ——孙卫东等《从联盟到独联体》 孙卫东等《 孙卫东等 从联盟到独联体》 结果:失败,加速了苏联社会的演变和国家的崩溃。 结果:失败,加速了苏联社会的演变和国家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