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 信息资源管理教案 沪教版必修1
沪教版信息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明确信息的一般性特征;
2.情感目标:通过对信息特征的认识,知道信息交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信息
2、掌握什么是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1、信息概念的理解
2、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
教学方法:课堂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信息
1、引入:
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学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学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学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学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
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总结: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更确切一点,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人们通过信息来认识事物和周围的世界。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2、在做了上述讨论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并说明信息定义的多样性,明确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个要素。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沪科版第一单元项目二《探究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认识数据编码》教案
【沪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第一单元项目二《探究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认识数据编码》
教案
2.讲解数值数据和文本数据的编码方法
3.提问:这些编码方法有什么特点?如何实现?
学生行为:
1.观察示例,认真听讲
2.思考问题,积极发言
3.记录数值数据和文本数据的编码方法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数据的编码方式,掌握基本的编码方法。(四) 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化(10分钟) 教师行为:
1.展示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化过程
2.讲解声音和图像数字化的方法
3.提问:数字化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有何不同?如何实现?
学生行为:
1.观察过程,认真听讲
2.思考问题,积极发言
3.记录声音和图像数字化的方法
设计目的:让学生了解声音和图像的数字化过程,掌握基本的数字化方法。
(五) 数据编码的应用(5分钟) 教师行为:
1.展示数据编码在生活和科研中的应用实例
2.讲解数据编码的重要性
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数据编码的应用?它带来了哪些便利?
学生行为:
1.观察实例,认真听讲
2.思考问题,积极发言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管理》
可以管理计算机 中的信息资源
a
管理大规模的 数据资源
6
计算机管理 • 在计算机中,大量的信息是以文件的形
式体现出来的,因此,首先要学会对文 件的管理
a
7
课堂实例
分小组将“操作文件夹”文件整理好
小组成员(4人)
组长:负责 组织,上台解说
组员负责文件 夹的整理操作
组员负责写整 理的原则和方法 (做成幻灯片)
计算机资源管理
简单文件管理
数据库管理
a
11
课堂练习
• 平时大家喜欢上网,也喜欢把一些好的网站收集到“收藏 夹”里,久而久之,你的“收藏夹”就会有很多优秀的网 站资源,可加进去的那么多网站,如果不进行整理,你会 发现你每次来查看某个网站会比较麻烦,你能不能将“收 藏夹”也整理整理呢?
a
12
组员思考计算机 中还有什么信息 资源需要整理 (做成幻灯片)
a
8
计算机管理
计算机管理
文件管理方式
数据库管理方式
例如网上书
店、全国铁
路查询系统
等等
a
9
信息资源管理
• 培养信息管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行 为习惯,是你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法 宝
a
10
课程总结
资源的管理
生活中资源 管理实例
手工管理
手工管理 的不足
沪教版信息技术必修全套教案
沪教版信息技术必修全套教案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和有效性,教师必须准备充分的教案。下面是一套沪教版信息技术必修的教案,共包含六个课时的内容。
第一课时:计算机基本知识
1.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能够区分硬件和软件;
-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2.教学内容:
-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教学步骤:
-引入:通过展示一台计算机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解计算机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讲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计算机网络
1.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种类;
-能够区分局域网和广域网;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和应用。
2.教学内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和应用。
3.教学步骤:
-引入:通过展示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讲解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
-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和应用。
第三课时:计算机硬件
1.教学目标:
-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分类;
-能够区分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掌握计算机硬盘和内存的功能和特点。
2.教学内容: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分类;
-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区别;
-计算机硬盘和内存的功能和特点。
3.教学步骤:
-引入:通过展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引起学生的兴趣;
-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和分类;
-区分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介绍计算机硬盘和内存的功能和特点。
第四课时:计算机软件
高中信息技术沪科版必修教案设计 - 1.1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案例学习,开展活动,分组合作、自主探究
一、教案背景
1.模块:信息技术基础(必修)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言第一节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1)什么是信息
(2)信息的主要特征
5.学时数:1
6.上课地点:图书馆五楼网络教室
7.所用设备:广播系统、投影仪、公放设备、网络教室
二、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现代社会,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要,对于学生而言,提高信息意识、分析与综合信息以及创造性运用信息的能力非常重要。本章是本书及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开篇章,是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加深,也是信息技术学科的基础。第一节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上的提炼和概括,主要介绍信息及其主要特征,是为了让学生对信息的主要概念有个总体上的了解,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拓宽学生对信息文化的心态和内涵的认识。但在教学中,千万注意不要去直接界定信息的定义、信息的特征等。各学术领域对信息下的定义很多,如信息学奠基人香农、控制论奠基人维纳、我国信息论专家钟义信等,都从不同角度对信息进行了描述,目前还没有一致的认识,学生难以全面总结,所以教学中不要过多地纠缠于已有的定义,而是要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分析和讨论典型样例,从中归纳和理解信息基本含义,让学生知道可以从不同角度或领域对信息进行描述。而在讲述“信息的基本特征”的时候,可以采用枚举生活实例,围绕主题内容开展合作探究活动等方式,把抽象变为具体,描述信息的外在的、显性的特征,让学生通过归纳从感性上得到初步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信息技术沪教版必修第一单元
时效性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使用周期越来越短,信 息的价值实现取决于对其及时地把握和运用。
如果不能及时地利用最新信息,信息的价值就 会贬值甚至毫无价值
迟来的象棋比赛通知
小明很喜欢下棋。一天,他在网站
上看到一则有关“象棋比赛”的通知,
可赛事早就结束了。他说,要是能早些
看到这消息,那该多好啊!
真伪性
“销售经验会”
某公司为了提高销售人员的推销策略和销售技巧,希望
业务人员能够把各自在销售实践中的经验和技巧贡献出来让 大家分享,便特别设立了每季度一次的销售方案评奖。具体 分为目标客户选择、产品展示方案、客户服务方法、最佳销 售体验等奖项,每一个销售人员都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做成演 示文档参加评奖,最后把所有的方案都汇集起来装订成册, 发给大家学习参考。几个回合下来,这个公司各大区的销售
人体器官
信息功能
信息技术
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
信息获取
信息传递
感测与识别技术
通信技术
思维器官
大脑皮层 效应器官
信息处理
信息存储 信息执行
计算机与智能技术
存储技术 控制与显示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
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为支
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
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
沪科版 信息技术 必修 1.1 什么是信息 信息的主要特征 教案设计
1.1 信息的主要特征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的概念。
2、熟悉信息的一般特征
二.重点难点
重点:信息特征中的依附性、共享性不太好理解,需要列举典型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信息的诞生。
难点:信息是随着地球的诞生而诞生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信息(Information)的定义。
三.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信息特征的定义
列举几个典型的信息的例子,让学生总结其体现的特征
活动2【讲授】总结信息的特征
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总结出信息的几个特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五大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
信息的一般特征
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它是一种特殊的资源,信息只有被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时效性:信息往往反映的只是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共享性:信息的共享与物质的共享不同。在一般情况下,信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活动3【活动】【延伸拓展】
让学生讨论,自己总结出信息的其他特征
信息的其它特征
普遍性:只要有物质存在,事物在运动,就会有它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不完全性:由于认识客观事物需要循序渐进的过程,无法一次性获得全部信息。因此,信息具有不完全性的特征。
传递性:信息依附于载体存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其它特性……
活动4【练习】课题练习,巩固所学
【课堂反馈】
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故事中,韩信主要利用了信息的()。
沪教版信息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明确信息的一般性特征;
2.情感目标:通过对信息特征的认识,知道信息交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什么是信息
2、掌握什么是信息的特征
教学难点:
1、信息概念的理解
2、正确分析信息的特征
教学方法:课堂演示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信息
1、引入:
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学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学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学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学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
教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总结: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更确切一点,信息是事物表现的一种普遍形式,人们通过信息来认识事物和周围的世界。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和基本需求。
2、在做了上述讨论后,再提出问题:究竟什么是信息?回到信息的定义上,并说明信息定义的多样性,明确信息与物质、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个要素。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一第四单元项目九《了解手写数字识别体验人工智能》教案
教学设计
2.介绍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人工智能问题。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手写数字识别问题的解决方案。
学生行为:
1.仔细阅读手写数字识别问题,进行问题分析。
2.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人工智能问题。
3.分组讨论,提出手写数字识别问题的解决方案。
设计目的:通过任务分析,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人工智能问题的能力。
环节四:算法设计(5分钟)教师行为:
1.介绍手写数字识别算法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通过手写数字识别问题,示范如何设计人工智能算法。
3.强调算法设计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重要性。
学生行为:
1.学习手写数字识别算法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观察教师的示范,理解算法设计的过程。
3.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目的:通过算法设计的示范,让学生掌握如何设计人工智能算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计算思维能力。
环节五:编程实践(10分钟)教师行为:
1.介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
2.通过手写数字识别问题,示范如何使用编程语言实现人工智能算法。
3.强调编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学生行为:
1.学习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编程规范。
2.观察教师的示范,理解程序编写的过程。
3.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见解。
设计目的:通过程序编写的示范,让学生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应用,提高他们的编程能力。
环节六:调试运行(5分钟)教师行为:
1.介绍程序调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通过手写数字识别程序,示范如何进行程序调试。
3.强调程序调试在人工智能应用中的重要性。
学生行为:
1.学习程序调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沪教版信息技术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参考教案
第一节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单元概述〗
学生通过对相关事例的分析、讨论,体会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课程标准〗
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技能性目标
学会信息资源管理的综合需求分析;能够根据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具体的信息资源,明确其管理的目的性。
◆情感性目标
体验到信息管理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增强主动管理信息资源的意识;养成管理日常生活和学习所接触的信息资源的习惯。
〖教学过程〗
适合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是分组研讨式教学法,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不要太少预计5~10人),由教师结合主题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地开展研讨活动,同时,随着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经过师生有效地交流和讨论加以解决,再通过具体的评价,最终形成资源管理的宏观目的。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一单元项目一探秘鸟类研究《处理数据,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第一单元项目一
《处理数据,获取信息》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考虑到高中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和认知能力,他们可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基础知识。然而,对于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效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他们可能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和启发,通过实际案例和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此外,高中生通常对鸟类研究充满兴趣,但可能缺乏对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实际操作经验。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他们对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从数据处理的流程、基本方法到信息提取的技巧都有详细的介绍。教材中的内容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然而,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可能较为抽象,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图解等方式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教材中的实践操作部分可能较为简单,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以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
所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数据处理的流程,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和信息提取的兴趣,认识到数据处理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搜索教案沪教版必修1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资源的搜索教案沪教版必修1
信息资源的搜索
——网海拾贝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上海科教出版社第二章信息获取三、获取信息的方法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教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二章信息获取三、获取信息的方法
5)学时数:1课时
二、教材分析
1、内容分析:《信息资源的搜索》是上海科教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是以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的教学,有效地获取信息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搜索引擎的相关知识和使用技巧。这个课题是我们在上网查找信息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也是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必备技能,因此,在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2、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对学习信息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网络的普及更加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使用经验,已有使用网络搜索信息的感性经验,对网络的许多操作都已基本掌握,但是学生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有的学生已经使用过搜索引擎,了解用搜索引擎来查找信息的方法;而有的学生不会使用搜索引擎,不了解搜索引擎的系统知识。本单元主要学习如何有效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让这些信息服务于自己的学习、生活,而搜索引擎的使用是学习的重点,所以学生学习的热情都很高,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能够积极动手实践,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师要结合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加以归纳提升,使学生
形成网络信息搜索的理性认识,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积累自己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获取教案沪教版必修1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获取教案沪教版必修1
第2章信息获取
一、基本说明
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一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2章第4节后
5)学时数:45分钟(多媒体网络教室)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体验信息获取过程,能分析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通过网络搜索获取信息,掌握信息获取、保存信息的方法,并能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能够剖析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并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信息获取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通过食品安全的实例,使学生更多的了解与鉴别食品,培训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资源】
1.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电子教室,大屏幕投影仪。
2.软件资源──常用软件,从教师机共享作业及素材到学生机.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信息加工与表达”第四节后的教学内容。本节课学生已经对信息获取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一个笑话引发的食品安全实例,引领学生经历获取与加工信息的实践活动过程,体验利用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沪科版 信息技术 必修一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案设计
1.2.2 信息技术的发展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②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历史过程中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同时分析探索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信息技术的哪些环节;③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教师引导和讲解、创设情境进行实例类比,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代替、扩展和延伸人的信息功能;
②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有关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探索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信息技术的哪些环节,从而使学生切身地体会到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感受信息技术对人类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从而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技术素养,并将其合理地应用于自己学习和生活之中。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作用;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难点: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作用。
三.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晴天的夜晚,满天星斗闪烁着光芒,像无数银珠,密密麻麻镶嵌在深黑色的夜幕上。银河像一条淡淡发光的白带,横跨繁星密布的天空。古人陶醉于这美丽的星空,于是想要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但是我们知道人眼能看到的只不过是很短的一段距离,于是古人就幻想着将自己的眼睛伸长,去看到更远的地方,探索者美丽夜空的奥秘。(利用投影,展示三星堆铜像面具的图片)
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去观察这满天星斗的夜空的呢?
同学们,你们的这些观察手段是不是都是在扩展和延伸我们人眼的观察能力,你们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解的新内容——信息技术。
沪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第一章第2节 2.1什么是信息技术 教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现代信息技术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坚定学习信息技术的信息。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思考、回答
先有学生思考一下回答,最后教师补充完善,加深印象。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提问:在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上,信息技术经历了哪些变革?在每次变革中都有哪些关键性标志?
活动2:阅读书中材料,同时各小组讨论思考五次革命中信息技术内容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完成附表2
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思考。
设问引起学生注意,进入下一个知识点,深入思考并理解信息技术五次革命的分类依据及标志。
学生小组活动,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并辨析真正“IT”的含义。
争先讨论,举手回答,希望为小组得分。
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意见;
培养学生信息检索能力。
信息技术的定义: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全册教案-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一.信息与信息的特征
一、教材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基本上都在小学、初中阶段上过信息技术课.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0.5略低。
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体验信息的基本特征。
2、难点:信息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
1、引入
问:“结绳记事”、“烽火告急”、“飞鸽传书”里都隐含着一个关键词,是什么呢?——信息
问:大家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这个故事原来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从正面去理解这个故事,你会怎样解释呢?
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2、认识信息
任何事物都有多个侧面,信息也不例外。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它有什么特征呢?讨论交流,阅读课本中关于信息的定义。课本:1、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等特点);2、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3、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4、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不会丢失或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信息资源管理
教学班级 2010年9月1日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掌握常用资源管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一方面体现让学生从学习生活中的体会到理论知识总结的一
个过程,另一方面结合案例操作,加深对信息资源管理方法的
使用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注重团队合作能力,培养资源管理的良好信息素养
教学难点信息资源管理中对不同具体方法的理解
知识重点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实施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引入:
请两个同学上台来同时查询一些城市区号,比较两者查找的速度。
问:为什么XX同学查找总是比另一个同学查找快呢?给学生展示下两
位同学手中查找速度快的同学手中区号表的特点:一个排好了序,一个未
排序--→引出资源管理的主题。
学生亲身体会,
加深印象,引出
课堂主题
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性:
让学生举例,说说周围生活中一些类似区号需要管理的资源。
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引导出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资源为什么需要
整理?对于整理的资源和未经整理的资源有区别吗?引出资源管理的目的
性——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先学生回答,老
师再做概括
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则与方法:
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性后,再请学生来回答,对于生活中那些需
要整理的资源,自己或别人又是如何进行整理的呢?
对于资源管理的方法,生活中所看到的主要是分门别类的方法,按照
资源的种类进行总和、分类。
●分小组任务分配:具体针对某个资源该如何分类,是不是分类原则是
唯一的?分类的具体方法又有些什么?针对这两个问题,采用小组实
践进行操作,操作的对象就是计算机中的文件资源,限时20分钟。
先由学生通过其
他一些生活资源
管理了解管理的
方法,再以小组
形式实际操作对
资源进行管理
●分小组讨论、操作:①讨论该文件应该按照何种原则进行整理②文件
整理的具体方法是什么③根据讨论好的原则和方法,对文件或文件夹进行整理操作④思考下计算机中除了文件资源需要管理,还有什么资源也需要管理的
●分小组上台展示:小组按照要求练习操作完后,由每组小组长上台来
讲解下本组整理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并展示本组整理的效果。针对每组的效果,及时点评并作横向对比,找出各自的优缺点。
●教师对小组练习进行总结:回答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①对于资源进行
分类时,原则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文件资源,可以按照文件的类型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文件的内容进行划分,不同的原则适应不同的使用者,例如将文件资源按学科内容划分比较适合学生②对于文件资源的具体分类方法,就是利用文件夹的形式,将相同形式的文件整理在一起,以区分其他文件。
内容延伸:信息的数据库管理
是不是所有的信息资源管理都适合用分类的方法呢?例如,某个班级60多个同学的通讯录,是否适合用分类方法呢?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引出另一种管理资源的方法——排序。(让学生联系自己的通讯录的整理方法)
当数据量不是很大的时候,手工排序比较方便,但是当数据量很大时候(例如全校几千名学生的通讯录),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来管理呢?利用计算机来对资源进行排序和索引,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库对这些资源进行管理。具体的数据库操作管理留到下节课讲解。由另一种简单整理方法引出大数据量的管理方式——数据库管理方式,为下节课做个铺垫。
小结与作业
小结①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是否了解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②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是否对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业
想一想,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是否还有信息资源需要你去整理?如果有,不妨去好好整理下。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