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式教学模式
五步三段式教学模式
文化课五步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一、模式操作要领1、关于“三段”:第一阶段:课前延伸。
将准备学习的内容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到最好的预习效果。
这种延伸一改以前教学中只强调课前预习而没有具体措施的弊端,这样在课堂教学前使学生真正能预习所学内容,并能发现将要学习的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课堂学习时学生会有的放矢。
第二阶段:课堂探究。
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使学生在三维目标的实现方面达到优化。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环节可更加优化,对学生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阶段:课后升华。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升华及巩固需要通过课后来实现。
优化、创新课后作业,用不同的形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巩固效果。
2、关于“五步”:第一步:明确目标,预习导学。
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提前一天或课前发给学生。
教师下发学案后,可运用导语,演示实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重点、难点,带着问题对课本进行预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指导学生搞好课前自主学习,学生以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为主攻方向,主动查阅教材、工具书、做实验,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尝试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教师要抽查学案,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二次备课,针对自学中的问题,设计进一步导学的思路与措施。
第二步:课前回顾,联旧带新。
课堂教学的开始,改变过去只简单提问几个学生或者只让几个学生上黑板默写的为主的复习模式,可采用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前回顾定时作业”或对自主学习的情况先在组内进行交流,真正关注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得到发展。
课前回顾不仅仅可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也可以检查对这一节课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查,如果是习题课甚至可以以一个题型为课前回顾作业规范学生在习题中出现的错误等等。
运用好这一步会使学生提前2—3分钟在内容讲解以前安静下来快速进入课堂教学。
“三段五环”教学模式的探究
“三段五环”教学模式的探究“三段五环”教学模式是一种以三段式教学为基础,与“五环”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主要包括问题导入、教学展开和课堂巩固三个阶段,以及知识导入、初步理解、深化探究、应用拓展和巩固提高五个环节。
通过“三段五环”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
在问题导入阶段,教师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问题可以是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悬念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同时,问题导入阶段还可以引入一些案例、故事或图片等,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思维激活,为新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教学展开阶段,教师以讲授知识为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新课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演示、实验等多种方式,向学生传授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信息的输入和学生的初步理解,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堂巩固阶段,教师通过复习和巩固新知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讨论、互动等方式,让学生将新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和记忆。
此外,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适当反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知识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或引入新材料等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背景知识或相关信息,为学生进一步掌握新知识做好准备。
在初步理解环节,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等方式,传授新知识给学生,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新知识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方法。
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深化探究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新知识,并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独立或协作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调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身心健康的教育基础课程之一。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是每个公共体育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构建了一种“三段式”教学模式,以此来解决公共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一、模式构建三段式教学模式包含三个环节,即“总复习-重点讲解-互动实践”。
1.总复习:在教学后期,进行一次总复习,回顾前期所学知识点,让学生巩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可以通过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2.重点讲解:教师选取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
通过图示、示范等形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
同时,教师应采用互动性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互动实践:在讲解后,学生开始进行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情境游戏等形式,让学生进行互动实践。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掌握技能。
同时,互动的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二、模式适用性评价1.教学效果显著:三段式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同时,增强了学生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了课程目标的实现。
因此教学效果显著。
2.学生反馈良好:在实践中,学生对三段式教学模式反馈良好。
学生认为这种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的互动,感受到与同学合作的乐趣和成就感,提高了自信心。
3.适用性广泛:三段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各类学生,包括对公共体育课程兴趣较浓的学生和对公共体育课程缺乏兴趣的学生。
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和掌握技能。
三、模式的启示作用1.注重互动性教学:互动性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互动性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课堂氛围。
三段式教学模式
三段式教学模式:预习、展示、反馈
在校长全力支持下,针对我校现状,我们运用三段式教学模式,即预习、展示、反馈。
在这三个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特点,也体现教师的导引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
一、预习
预习这个环节中,学生既有自主学习,又有合作交流,是在相互启发、共同探究之中的多向参与式预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几种解释和推测,信息量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增长,学生的奇思妙想喷涌而出。
二、展示
展示这一环节的主角是学生,它是生生、师生、组生、组组互动的过程。
学生针对问题讨论、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只是其中平等的一员。
但教师“导演”的角色并没有改变,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把握优、中、差展现的机会,根据课堂的不定变化,灵活地做好调整。
于是,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与质量都在了很大的提高。
三、反馈
反馈即进一步检查落实学习的情况。
学生也在原基础上得到了提高,不自觉地把知识进行梳理并形成能力,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预习、展示、反馈这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过程的理论归纳来自于既有的课堂教学实践,同时又指导了以后的教学改革。
有些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得非常复杂,“预习、展示、反馈”六个字简明地呈示出来,让人一目了然,真可谓大道至简也。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推荐“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北京实验二校李烈校长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由课前参与,课中研讨和课后延伸三段构成。
一、基本模式1.课前参与。
指学生在课前或自主学习教材,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自己通过自学收集有关资料;或按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或动手制作相应教具,准备课上运用。
课前参与不仅为课中讨论奠定基础,使学生带着探索的头脑进课堂,促进了课上的学习,更为学生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加工、运用信息提供了机会,培养了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2.课中研讨。
指教师通过全班与小组研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表达;学会交流、合作、吸纳;学会倾听、思考、质疑、辩论,从而淡化分析讲解。
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去感悟,发现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
小组研讨时要指导,小组组合要合理。
这种研讨有利于合作、交流、探索。
课中研讨突出“研”,强调把课堂主体部分充分留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课前参与状况,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研讨,还要体现:(1)信息传递。
随着学生主体性的突出,课中研讨使丰富的信息在生生之间传递,也在师生之间传递。
知识由点到面,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2)情感交流。
营造安全、宽松、愉悦的氛围,这种氛围需要教师用心去营造。
在同学的信息传递中、在同学的相互评价中,学生的喜怒哀乐就能自然地流露,生生、师生间的情感才能得以交流。
(3)思维碰撞。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创新,善于寻找不同的思维切入点。
(4)情绪体验。
小学是学生一生的奠基阶段,绝不应仅仅是简单吸纳知识的过程,而且应该给孩子充分的情绪体验的场所,让学生初步感受生命价值。
在研讨中坚持开放性,体现:(1)氛围开放。
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充满爱意的、宽松、安全的氛围,学生参与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适度宽容,对学困生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和鼓励。
(2)思维开放。
学习过程中,学生讨论问题的思路应该是多角度的,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性。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
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评述“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李烈校长创造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主要由课前参与,课中研讨和课后延伸三段构成。
1、课前参与。
指学生在课前或自主学习教材,初步了解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或自己通过自学收集有关资料;或按老师布置的思考题,做好准备。
课前参与不仅为课中讨论奠定基础,使学生带着探索的头脑进课堂,促进了课上的学习,更为学生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加工、运用信息提供了机会,培养了终身受益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2、课中研讨。
指教师通过全班与小组研讨,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比较、归纳、表达;学会交流、合作、吸纳;学会倾听、思考、质疑、辩论,从而淡化分析讲解。
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去感悟,发现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
小组研讨时要指导,小组组合要合理。
这种研讨有利于合作、交流、探索。
课中研讨突出“研”,强调把课堂主体部分充分留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课前参与状况,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和交流研讨,还要体现:(1)信息传递。
知识由点到面,真正做到活学活用。
(2)情感交流。
营造安全、宽松、愉悦的氛围。
(3)思维碰撞。
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创新。
(4)情绪体验。
让学生感受生命价值。
在研讨中坚持开放性,体现:(1)氛围开放。
学生参与是无拘无束的,教师对学生是宽容的,对学困生要给予关注和鼓励。
(2)思维开放。
学生多角度思考。
(3)结论开放。
有多种答案。
(4)评价开放。
实行多元评价。
3、课后延伸。
通过科学合理地留作业,使知识得以进一步拓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发挥,体验得以进一步延续,习惯得以进一步培养。
作业应有层次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点评:该课堂教学模式追求的课堂亮点是激活。
它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学生可以提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要求教师“课堂延伸”学生课外思考的知识,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民主。
老师从学生兴趣入手,用感观、感兴趣的生活知识迁移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使学生浸泡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享受快乐。
三段式教学模式教案模板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知识点)。
2. 教学难点:理解(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 小结导入:回顾旧知识,为新知识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 讲解新知识:讲解新知识,让学生理解概念、原理等。
- 示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 互动提问: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提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课堂练习- 基础练习:巩固基础知识,让学生独立完成。
- 应用练习:结合实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 课堂评价: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5.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 教学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收集学生意见和建议。
3. 教学改进: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本节课所使用的教材。
2. 辅助材料: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视频、网络资源等。
3. 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便于教学。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学习效果等。
2. 同行评价:同事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
3. 教学效果评价:通过学生作业、考试等手段,评价教学效果。
三段式教学模式
差错对于学习就像沙粒之于河蚌,
起始是拒绝,不愿意接纳,但又没法
排斥,后来改变策略,分泌汁液来包 容沙粒,反而培育出了珍珠。
“三段式教学法”基本流 程 自主学习
互动
检测
问题
三段式教学策略
首先树立学生自学的信心
1.学生 自学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出示恰切的自学指导,引导学生自学
警示
我们教师不要自己总当“导游”, 而应该把“导游路线”设计的“天机” 有意识地泄露给学生,使他们能体验出 怎样当 “导游”,从而自己也能尽早 成为“导游”。
2. 互动
以解决问题为目的
以独立思考为前提 以小组合作为基础
易混点易错点易漏点
捕捉小组合作交流的最佳时机:
LOGO
大多学生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当学生的见解出现分时教育即解放, 解放教师。
当代巴西教育学家费莱雷
教学的最高境界
• 不教而学 • 不教而知 • 不教而会
• 有一种胜利叫撤退,有一种失 败叫占领。
——《潜伏》
• 主体在学生,关键是教师,
根本在课堂。
3、检测
通过“自学”和“互动”两个环节, 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将达到 “理解”的程度,会不会“运用”,还 需通过“检测”来验证或实现,以便发 现问题及时补救,并内化为解决问题的 能力。 检测中,设计出自认为最好的问题。
技能是没法告诉的,经验也是不可以手把 手地教的。最好是在学生主动学,犯错后再点 醒,学生才会彻底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才不会 再犯错。 犯错是知道“为什么该如此”的最好方式。 有些错误总是要犯的,犯得越早,损失就越小。
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通过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理论构建最终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体系中,三段式教学模式是一种理论构建,并且已被多所高校采用。
本文将围绕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展开讨论。
(一)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全面素质培养为中心,以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和能力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身心素质。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具备以下特点:1. 个性化教学:因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需要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特长、兴趣和发展需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2. 全面发展: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注重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倡多样化的体育锻炼方式,包括体育项目和体能训练等多种形式。
3. 教学常态化: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需要将体育锻炼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促进其形成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4. 教学目标清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目标是明确的,即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竞技精神。
(二)“三段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三段式”教学模式是指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分为预学段、训练段和应用段,分别对应学生的学前准备、专业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
具体内涵如下:1. 预学段:预学段是指在开设有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学院或学校,为学生提供基础体能、体育技能等方面的学前准备。
通过预学段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运动基础知识和技能,建立正确的运动态度和体育锻炼习惯。
预学段的教学内容包括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体育项目的基本要领等。
2. 训练段:训练段是指专业的体育训练阶段,通过专业的训练装备和有资质的教练员,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育训练。
训练段的教学内容包括专项体育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心理素质训练等。
小学数学课堂“三段式教学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三段式教学模式探究小学数学“三段式”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八个环节。
三个阶段是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评价反应;八个环节是指:自我展示,自主探究,激趣导入,合作交流,质疑汇报,概括小结,检测达标,鼓励评价。
一、自主学习〔一〕自我展示〔二〕自主探究教师应根据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问题或内容,设计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了解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并尝试独立解答。
此环节中,教师应针对自主探究的数学问题,给予引导、启发、点拨、鼓励,唤起学生发自内心的强烈探究愿望,使以饱满的热情、最正确的学习状态去获取知识。
这样,学生在探究与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对算法与算理的理解会比拟深刻,会享受到成功与快乐,也会为后续第二学段的课堂探究起到关键作用。
二、课堂探究〔一〕激趣导入好的激趣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使他们对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于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为教师,应该在吃透教材、掌握重点、抓住难点的根底上,通过精炼、生动的语言,把学生自然地引入到新课的探究活动中。
〔二〕合作交流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根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合作交流已经成为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搭建起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给他们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的时机。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根底上,会产生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时,我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对问题的理解与小组同伴互相交流并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
我也参与其中,在各个小组之间进行巡视,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提升小组合作的技巧。
我引导各小组中的潜能生多思考、多发言,以保证其到达根本的学习要求;同时,引导小组内的学优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课堂上这一环节,我始终坚持“不走过场,不匆匆结束”的原那么,保证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随着国家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体育课程在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提高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着重探讨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一、模式的来源和意义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源于对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反思和改进。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将体育活动简单地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这种单一形式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实际运动能力的提高。
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更全面、科学的角度来构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模式。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运动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三段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较高体育素养和运动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二、模式的基本构成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体育技能训练和体育活动实践三个基本环节。
这三个环节相辅相成、紧密结合,是整个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课堂理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是整个教学模式的基础环节。
在这个环节,老师可以通过讲述体育知识、技巧、规则等相关理论知识,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体育文化知识和技术要点。
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互动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理论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2. 体育技能训练体育技能训练是整个教学模式的实践环节。
在这个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示范演练等形式,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体育技能。
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设计不同难度的训练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运动能力。
3. 体育活动实践体育活动实践是整个教学模式的运用和检验环节。
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参加各类体育比赛、运动会等形式,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水平。
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体育课已经成为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度、兴趣度和效果并不理想。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需要创新,构建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学模式。
本文将探讨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以期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教学模式的基本理论基础1. 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特点缺乏锻炼成为当今大学生的一个普遍问题。
由于长期的学习和生活压力,许多大学生缺乏运动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容易出现各种健康问题。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2. 教学目标和任务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体育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 教学方法和手段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学生的身体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兴趣和情感需求。
高校公共体育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通过游戏化教学、体验式教学和社交化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1. 第一段:基础理论教学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第一段是基础理论教学。
在这一段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运动规律、运动生理、运动心理等内容。
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到运动对身心健康的意义,建立对体育的正确认识和态度。
2. 第二段:基础技能训练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第二段是基础技能训练。
在这一段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的运动技能,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灵敏性训练等。
通过技能训练,学生可以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为未来的运动活动奠定基础。
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
“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艺体教研室刘成军“三段式”即模仿、试唱、表演。
“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的课堂结构:(引子:想唱就唱)节奏模仿旋律歌曲三段式自主探究试唱小组合作全班合作,教师范唱体态律动表演小组合作,确立表演形式,创编过程表演“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又叫做想唱就唱“三段、九步”音乐教学模式。
“三段式”音乐教学模式的初步构想:当前,音乐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说,对于一个受过十几年音乐教育的高中毕业生来说,连简单的歌谱都不能视唱,甚至,广大农村中小学生连音阶都唱不准确,不能不说,我们的音乐教育出现了问题。
我们企图尝试音乐教学改革,如体态律动、音乐游戏、情境教学等,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些都不是音乐教育的根本性变革,音乐教育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
音乐教学改革需要某种载体,应当在某种模式框架下,给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使学生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尽情的展示,尽情的体验与感受。
应当给学生提供某种音乐学习的工具,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学习节奏、旋律、力度、和声、速度、曲式、表演与创造。
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互助合作中快乐的学习音乐。
引子—“想唱就唱”引子部分叫做“想唱就唱”,是课的开始,是课的导入环节。
中小学音乐课程本来就少,如果直接开始上课,学生很难进入状态,不利于教学,根据巴甫洛夫“条件论”,在音乐课开始就设计一些具有音乐课特点的情景,对学生的大脑进行刺激。
想唱就唱,由学生自己做主,自己选择,通俗、民族、美声、戏曲,只要是健康向上,想唱什么歌就唱什么歌,我的课堂我做主。
关键是让学生放开喉咙,大声的、自然的、自信的歌唱。
形式可多种多样:自告奋勇的独唱、小组合作齐唱、全班齐唱、合唱、歌曲接龙、举行赛歌会……,激活学生先前知识,将学生带入一个本来的音乐课状态。
课的第一个环节—模仿音乐模仿能力在音乐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
让学生自主学习音乐往往无从下手,音乐教师不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不能跨越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鸿沟,而模仿是一种最好工具,模仿是人的本能反应,是让学生进入自主探究状态的最佳途径。
三段式足球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
三段式足球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构建1. 第一阶段:基础技术训练在足球教学的第一阶段,我们需要注重学生们的基础技术训练。
这包括传球、控球、盘球、射门等基本动作的训练。
在这个阶段,教练需要注重基础动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帮助学生们建立起良好的技术基础。
也需要适当引导学生们了解足球比赛规则,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这一阶段的训练时间一般为3-6个月,确保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足球技术和规则。
在学生们掌握了基础技术后,我们可以进入足球教学的第二阶段,即战术及策略训练。
在这个阶段,教练需要引导学生们了解足球比赛中的各种战术和策略,比如进攻、防守、前场、中场、后场等不同的战术组织和配合。
学生们需要通过实战训练和战术演练,逐渐形成对比赛的整体认识和理解,提高他们的综合应对能力和战术指挥能力。
这一阶段的训练时间一般为6-12个月,确保学生们掌握了足球比赛中的各种战术和策略。
3. 第三阶段:比赛实战训练二、三段式足球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三段式足球教学模式是一种系统化、科学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们提高他们的足球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和水平,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训练时间和内容,确保学生们能够逐步提高他们的足球水平。
也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足球比赛,加强学生们的实战训练,帮助他们在比赛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和战术水平。
三段式足球教学模式也可以更好地指导教练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帮助他们更好地引导学生们开展训练和比赛。
在基础技术训练阶段,教练需要注重学生们基本技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在战术及策略训练阶段,教练需要注重学生们对比赛的整体认识和理解;在比赛实战训练阶段,教练需要注重学生们在比赛中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
通过这样的角色定位,教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们开展足球训练和比赛,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足球水平。
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
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是在借鉴杜朗口和洋思教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四中实际情况,经过学习动员、听课评课、充分酝酿等一系列初步探索和实践工作之后,由孙石锁校长总结提炼出的具有四中特色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以“三段式”为主要环节该方法包括“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反馈练习”三个主要环节。
(一)“生生互动”:学生首先自学,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小组讨论,小组内讨论后仍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其他组学生帮助解决.“生生互动”中只要学生能学会的,就让学生去学;只要学生能动手的,就让学生去动手;只要学生能思考的,就让学生去思考;只要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只要学生自己能得出结论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结论,实现学生的“三自”(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三有”(有争论、有发现、有创新)。
(二)“师生互动”:一是教师引导学生解决生生互动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二是解决生生互动中没有涉及到但教学目标要求掌握的内容,“师生互动”是一个解决疑难、清除障碍、促进思维、构建体系的过程。
(三)“反馈练习”: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检测学生对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经过“反馈练习”使学生的认识升华,进而内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一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群体交流的开放的活动环境,成为了师生思维活动双向暴露过程,通过合作讨论,让学生的思维见解、情感体验、意志欲望、行为方式受到了尊重,引发他们积极进取和自由探索的求知欲;另一方面在问题设计和讨论中时保留开放状态,给学生创新思维提供更广阔的天地,使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以“开放性”为核心“三段式开放性教学法”中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目标的开放性。
教学的目标不再受“知识中心”束缚,而是知识、智能、教育目标的完美整合。
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重视教师活动的设计,更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
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
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体育素养培养、体育技能训练和体育健康教育。
首先是体育素养培养。
体育素养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的文化知识、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感,以及体育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拥有全面发展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使他们具备健康的体魄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授体育文化知识、展示优秀体育作品、组织体育文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进而提高他们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是体育技能训练。
体育技能训练是指通过专门的体育课程和训练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和提高各项体育运动技术的能力。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广泛的体育课程和锻炼机会,使他们能够全面掌握并培养各项体育运动技能。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体育比赛、开展体育俱乐部活动等方式提供丰富的训练机会,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
最后是体育健康教育。
体育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体育健康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
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使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和健康饮食的习惯。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授健康知识、组织体育健身活动等方式宣传健康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高校公共体育“三段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构建旨在通过体育素养培养、体育技能训练和体育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他们的体育技能水平,同时提高他们的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段式教学心得体会
一、引言自从接触到三段式教学模式以来,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受益匪浅。
三段式教学,即“导入-讲解-巩固”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对三段式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
二、心得体会1. 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直接进入教学内容,导致学生难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而三段式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则是为了让学生从课前的杂乱无章的状态,迅速过渡到专注学习的状态。
我认为,导入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导入: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求知欲。
(3)故事导入: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 讲解环节的技巧讲解环节是三段式教学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这一环节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清晰、简洁地阐述知识点:避免冗长、啰嗦的讲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核心内容。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例、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适时调整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灵活调整讲解速度和深度,确保教学效果。
3. 巩固环节的设计巩固环节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课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巩固所学知识。
(2)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三、总结三段式教学模式在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以下两点:1.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善于运用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要注重讲解环节的技巧,确保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核心知识。
总之,三段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我相信我会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段式全程教学模式
一、主导思想:学校的教学工作要在原有的注重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上,扩展为教学要使教师的教学过程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导思想,建立围绕导学案教学为中心的三段式全程教学模式。
二、工作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改变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由此建立一个适合我校的,适合当前教育背景的教学模式。
三、基本教学模式
1、课前导学
教师根据课标、考纲等制定学习目标,并据此完成导学案,在课堂教学前3-7天将导学案下发给学生,指导学生结合学习目标,独立或合作完成学案中学生自己可以解决的问题,教师通过深入教室与学生交流、学生(科代表)反馈、小测验等形式收集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高效课堂
在课堂上完成三方面的任务,一方面,检验与巩固学生自学成果,教师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及时评价并记录(过程评价表),使学生进一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产生竞争意识,激发表现欲,为学生今后自学增添动力;另一方面教师重点高效地解决学生存在的疑问以及强化教学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强调核心和关键;落实教材结构、框架、体系;适当外延课外知识,如:知识产生的过程与背景,当前相关内容的最前沿发展,科学家的争论等;第三是课堂上巩固提高,及时的练习是对已掌握的内容进一步巩固的最好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地总结知识体系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中要遵循三动原则,即动口,动手,动脑,通过动手与动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是课后巩固
指导学生课后巩固复习,分层次留课后作业,要求全体学生完成基础
作业,有能力的同学完成高标准的作业,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做认真的检查与评估,特别强调完成作业的规范性,条理性。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规律,指导学生采用三部记忆法,加强对记忆性知识的掌握,即当天复习,三天后复习,七天后复习。
这样就解决了遗忘规律与时间安排的矛盾关系。
我们不但要注重课堂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后的巩固和提升。
在各个阶段中,要贯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评价,形成有效的监督,保证各阶段完成质量,这样才能更有效的使学生学会和会学,提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四、研究阶段
1、2012年11月-2013年1月,重点探索课前导学阶段的方法和模式。
2、2013年3月-2013年7月,重点探索高效课堂模式的实施。
3、2013年9月-2014年6月,重点探索课后巩固和复习模式。
五、研究人员构成
班主任教师,主要通过班主任工作,帮助协调各科教师及学生在研究过程中时间分配,以班主任角度督促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
教研组长,组织本科教师开展研究工作,建立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模式。
任课教师,完成常规的模式探索与研究,建立适合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六、模式类型
常规新授课模式,讲评课模式,复习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