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合集下载

历史教育要向学生展现有希望的未来

历史教育要向学生展现有希望的未来

时间是过去的概念的统一体 , 现状与未来是历史 的时 间流动的结果 。 我们处在过去 、
现在 和未来 的不断移动的点之 间。 我们可 以回顾过去 , 展望未来 。 从 目前 的历史认识论的 主要 手段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展望( 事后前 瞻) , 承认历史 的必然与事后的认识之 间的相互作用 。历史认识是一种 回归历史的检查 , 也是历史叙事结构的主要手段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历史教学 中对未来的观点可能带来政治上 的麻烦或争议 , 但给 了学生一个普遍追
求的价值 和历史评价的机会 , 并通过前瞻性的回顾 , 使学生看到有希望的未来 的人 类 , 培
养学生和平 、 自由的梦想 , 以及民主社会和 国家的人权保障 的实现。

嵌 脚 ~~ …
本 期策划/
历史教育要向学生展现有希望的未来
韩 国公 州 教 育 大 学教 授 宋 相 宪
历史教育 的基 础在于历史学 的本性 , 但教授历史学并不一定成 为历史教 育 , 历史 教 育要从 自己独有的学问性体系 中反映历史学 。因此 , 在历史学的多种特性 中, 以历史教育 的视角 , 烘托出有意义的部分 , 意义十分重大 。
目前 , 历史认识 的影响导致似是而非 的历史叙事是历史认 识的困难所在 , 未来的历
史是一个事后矛盾发展的结果 , 是事后的出发 点从过去转移 到未来 。从未来参考角度展 开历史教 学是 十分重要的 , 历史教学的角度通过让 学生 明白事实或历史事件在未来 的历 史成就和历史意义 。这有利于带领学生进行连续 、 系统的历史理解 。

历史教学应注重“史论结合”_历史论文

历史教学应注重“史论结合”_历史论文

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这不但是《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而且在高考历史科考试说明中也明确规定:考生应能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阐述历史发展的规律”,在“历史阐释”中要做到“史论结合”。

但是,高中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却正如刘péng@①所说:“第一,有史也有论,但史论貌合神离;第二,以理论当问题,从原则出发去组织史实,又把理论当作一种结论,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第三,史实充实,但理论很单薄,不能解决对历史现象规律性的认识,语言表述缺乏深度。

”这虽然主要说的是学生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实际上也反映了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史论结合”能力?一、要深化对“史论结合”的认识首先,要正确理解史与论的相互关系,这是解决好史论结合问题的前提。

“史”作为历史材料,是反映历史本体的内容,其突出的特性是客观性,它是进行历史理论思维的基本素材和对象,离开了这些基本的历史材料,历史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

学生以此得来的理论只能是僵死的教条,而不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武器。

“论”是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是有关历史本体的认识论内容,是对史料的分析、概括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这里应突出的是理论性。

正确的历史理论直接来源于史料,又指导着对史料的研究。

可见,对史料的研究也只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才能真正认识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实现历史教学、研究的真正价值。

其次,要提高对史论结合重要性的认识。

对于“史论结合”,教学大纲有明确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得如何,反映了对教学大纲的贯彻程度,实际上也关系到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

对考试而言,既然考试说明对此也有明确的要求,那么对史论结合问题落实的状况,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科能力。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就必须在研究教学大纲与考试说明要求的基础上,拓宽、挖掘教材内容,并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把具体史料的学习与历史理论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落实能力培养。

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 卢梭
应当把成人看做成人,把孩子看成孩 子。”
J.J.Rousseau (1712--1778)
2.发现教学论 卢梭的自然教学论、儿童中心论在教学观上具体表现
为发现教学论。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发现是人的基本冲动 第二,发现教学的基本因素是兴趣与方法 第三,活动教学与实物教学是发现教学的基本形式 第四,发现教学指向培养自主的、理性的人格
与教育》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的代表作,它是现代世界中理论体
系相当完整和系统的教育巨著。
杜威用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
理学作为武器,在批判传统学校教
育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教育无目的”、
“从做中学”等观点。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一)传统教学论的批判
二、西方古代的教学思想
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倡立 了一种独特的问答式教学方法,他称这种方 法为:“产婆术”。
• 昆体良就是古罗马教育中的典型代表。他 写的《修辞术规范》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
三、 西方国家近代教学理论的发展
一 启蒙时期教学论的确立与发展
公元前5世纪末-14世纪初是欧洲封建社会 形成和发展时期,教会垄断学校。 14世纪-17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涌现出许 多人文主义教育家。
2、教育方法论 在赫尔巴特的教育方法 论中包含了克服形式训练说的卓越的教学 论见解与分析。在此,赫不是把知识单纯 地作为知识,而是经使知识转化为意志和 态度,因而教学要具有形成德性的教育意 义,成为教育性76-1841)
他对教学论的贡献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建立了以统觉论为基础的教学理论。使教学

教育哲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教育哲学课程知识点总结

教育哲学课程知识点总结教育哲学是以教育为对象,借助哲学的理论与方法对教育现象和实践进行深入研究的学科。

它涉及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的价值与目的、教育的历史与未来等方面的问题,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

在教育哲学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哲学知识,包括教育的基本概念、教育的目的与价值观、教育的原理与方法、教育的伦理与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教育哲学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一、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1. 教育的本质教育是指导和培养个体,使其成为有知识、有素质、有本领的人,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基本需求和基本活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

2.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包括智力、品德、体魄等方面的素质。

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教育的目的也会有所不同,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永远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3. 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教育的认识论、教育的价值论和教育的方法论。

认识论主要探讨教育的认识过程和方法;价值论主要探讨教育的价值观和目标;方法论主要探讨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哲学的价值观与目的1. 教育的价值观教育的价值观是指教育所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包括道德价值、智慧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等方面的价值。

教育的价值观与人的价值观是密切相关的,它会影响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2. 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指教育所追求的具体目标和结果,包括生产力发展、社会和谐、文明进步、国家繁荣等方面的目的。

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条件下,教育的目的也会有所不同,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永远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三、教育哲学的原理与方法1. 教育的原理教育的原理包括教育的客观原理和主观原理。

客观原理主要包括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客观规律,主观原理主要包括教育的各种因素和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2. 教育的方法教育的方法包括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3学时:54使用教材:《史学概论》参考教材:姜义华、瞿林东《史学导论》;白寿彝《史学概论》。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历史专业必修课程。

须学生具有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基本知识,及在相关专业学科如文献学、目录学、史学史等课程的学习中打好良好的基础,由此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才能对史学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具备更广阔的视野。

其教学目的为:1、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以下具体内容:史学概论的研究范围和内容;历史与历史著述的区别和联系,有关“历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的争论;文字史料:目录学、版本学、辨伪学、校勘学、辑佚学、考据学、训诂学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当代史学如计量史学及其方法,比较史学及其方法;历史学与自然科学、文学、哲学等关系;历史认识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史学著作的内容和形式;史学著作的体裁及其演变史学著述的体例;历史认识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和历史学的功能,史学工作者的责任、使命和基本素养。

2、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梳理清楚各种理论的源流脉络,另一方面要注意各部分内容的有机联系。

3、史学概论这门课程是对史学的概要论述,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史学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对学科起到补缺的作用。

二、课程定位史学概论则是历史学本科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课程。

但史学概论作为历史学的分支学科起步晚;课程理论不够完善,没有形成大的较确定的体系,也较零散。

但也正因如此,有关这门年轻的学科本身的分歧很多,讨论也较热烈,逐渐趋向形成共识。

有人主张本学科可作为历史专业的入门课,应是历史系学生跨入研究领域的入门或向导。

但仅此是不够的,我们更多地应该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史学领域和未来目标,应以历史学为对象,着重研究历史和历史学中带有共同性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使学生从总的方面,对史学有一个概括了解,了解在史学内部曾经出现过什么重要的问题,已经解决的程度及应该继续工作的途径。

三、教学方法与实践环节1、突出历史学研究实践的“典型”与“前沿”。

历史学科特点

历史学科特点

历史学科特点、新课改理念及评课关注点——顾志跃等编著《如何评课》读书摘记一一、历史学科特点1、历史学科课程定位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学是研究这一过程的科学。

历史唯物主义是历史学的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中学历史课程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培育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历史学科的特点(1)存在形式的过去性。

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无法实验,人们只能通过文字、实物、图片、电影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概括的东西具体化,用语言的记述将历史知识转化为生活的画面,让学生间接认识或感知历史。

正是由于这样,历史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有很大的创造空间。

(2)认知结构的多样性。

社会发展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内因与外因、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因此,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认知途径灵活多变,不应从单一的角度去认识历史事件,而应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认识和思考。

认知结构的多样性表现为整体性、因果性和发展性。

A、整体性。

历史是人类在特定时空环境中留下的“足迹”,因此学习历史要从时间、空间、人物三方面去整体把握。

人类活动具有世界性,每个国家都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因此学习历史要扩大视野,把历史事件放到世界背景中去考察、定位,形成对历史发展过程的立体的、整体的认识。

B、因果性。

社会中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特定原因作用的结果。

历史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发生有着特定的背景和条件,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互为因果的关系。

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课堂教学的主题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和理解历史的能力的手段之一。

C、发展性。

历史是一个连续不断、继往开来的过程,后一个过程总是在前一个过程基础之上的开拓创新;从认识论上看,人们的认识处于发展与深化之中。

历史课堂教学要具有前瞻性,培养学生运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总结历史,认识历史的规律,使之服务于现实和未来。

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和文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

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和文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

马克思主义对教育和文化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具有极强指导性的理论体系,它对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和文化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是人类自我认识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从教育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其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

教育领域: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教育是社会化过程的一部分,是人类对自己所处社会的适应过程,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为了推动人类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进行的。

教育的历史发展,是人类社会自我发展的历史,是经济和政治以及社会制度发展的反映,因而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而马克思主义对教育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1. 教育与生产劳动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生产劳动是教育的客观基础,是人们自我发展、改造自然和社会的重要手段。

而教育则是生产劳动的重要条件和基础,通过教育可以培养生产劳动所需的技能、知识和思维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社会生产力。

因此,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将人的自我发展与社会生产相结合,是教育必须遵循的原则。

2. 教育与人的本性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本性的理论认识,为教育理论提供了深刻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本质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的产物。

而在教育中,应当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自我意识、创造性和独立性为目标,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完成人的本性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 教育与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阶级斗争的重要领域,是确定阶级利益的过程。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教育由于阶级的要求不同,存在着明显的阶级性。

因此,在教育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方针,尽可能地缩小阶级差距,实现教育的公平和民主。

文化领域:理论基础和指导方针文化是一种符号系统,是由人类社会对自身和自然界的认识、感受和表达形式的总和。

教育学认识论

教育学认识论

教育学认识论1. 引言教育学认识论是教育学的重要分支,探讨了人们如何认识和理解教育问题的方法和原理。

通过对认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认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

2. 认识论的基本概念认识论是研究人类认识活动的理论体系,包括认识的本质、过程、方法和规律等方面的内容。

在教育学中,认识论主要关注教育对象的认识活动,即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过程。

3. 认识的本质和特点认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理解,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认识的本质包括主体性、客观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

主体性指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客观性指的是客观事物的独立存在,社会性指的是认识活动具有社会历史的特点。

4. 认识的过程和阶段认识的过程是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感性认识是基于感觉和经验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基于思维和推理的认识。

在教育学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合理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

5. 认识的方法和规律认识的方法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采用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常用的认识方法包括直观、概括、分析、综合、抽象、具体等。

认识的规律是指认识活动中的一些普遍规律,如主观与客观的一致性、认识的历史性和相对性等。

6. 认识论对教育的意义教育学认识论对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认识论帮助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学生的认识过程和特点,有助于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

其次,认识论能够指导教育工作者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认识论还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7. 结论教育学认识论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理论分支,研究了人们如何认识和理解教育问题的方法和原理。

通过对认识论的研究,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认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

因此,教育学认识论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史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史学概论》英文名称:Outline of Historiography课程类型: 历史学专业基础课总学时:64 讲课学时:60学分:3适用对象: 历史学本科学生先修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史学是一门对各种具体的历史研究活动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探索的科学。

要学习和研究历史,就必须掌握或了解该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

而《史学概论》则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的一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论水平、历史学习和研究的能力及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和了解。

《史学概论》是大学历史专业学生学习历史的入门之学、基础之学,是大学历史系的专业基础课、骨干基础课。

该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全面认识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以增加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二是促进学生初步了解和具体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加强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功,为其步入历史研究的殿堂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在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要求:(1)在科学系统地阐述史学理论的基础上,抓住主要内容,突出重点部分;(2)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系统传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加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3)结合史实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人格培养和正确的历史观教育,激发学生努力成才,有所作为。

授课重点不在于详细讲述基础知识,而在于介绍认识历史、理解历史和分析历史的正确观点和多种途径及方法。

课堂讲解将贯彻“史论结合”与“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对各种论点和重点理论和方法的介绍和讨论,深刻理解历史科学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进一步发现和研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这门课程,要注意几个方面的结合:全面把握与重点理解相结合、史论结合、课堂学习与讨论相结合、学习教材与读参考资料相结合,老师讲解与自学看书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单选、多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单选、多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集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既坚持又发展)。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实践性)。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1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12、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两种说法:(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

14、古诗“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化形式说明时间具有(相对性)。

15、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是(庸俗唯物主义)。

16、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对立统一规律)。

17、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1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19、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2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21、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2、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2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观点)。

2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2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阳修。他于庆历五年被贬谪到滁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省滁州市。也是在此期间,欧阳修在滁州留下了不逊于《岳阳楼记》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记》。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教学提示】结合前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写作背景,进而加深学生对作品含义的理解。二、教学新
课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作者简介: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此他又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
第二节 影响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
一、哲学认识论 认识论基础决定方法论特点。要使方法论科学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唯
物辩证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二、科学技术发展
一方面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直接渗透、移植;另一方面是思维 方式的变革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是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其相互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 蕴含的方法论、形成的方法论、演变。 四、相关学科的发展
西方
11 醉翁亭记
1.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培养文言语感。
2.结合注释疏通文义,了解文本内容,掌握文本写作思路。
3.把握文章的艺术特色,理解虚词在文中的作用。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一、导入新课范仲淹因参与改革被贬,于庆历六年写下《岳阳楼记》,寄托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实际上,这次改革,受到贬谪的除了范仲淹和滕子京之外,还有范仲淹改革的另一位支持者——北宋大文学家、史学家欧
第二章 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教育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经历了一个孕 育、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它始终伴随着人类 教育的发展全过程。 一、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基本 特征 二、影响教育研究及其方法发展的基本因素

教育教学专业理论(二)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知识

教育教学专业理论(二)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知识

中学历史教学理论知识第一节中学历史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一、中学历史的教学原则★★★★历史知识的特点是确定中学历史教学原则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

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集中反映和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

中学历史教学的原则主要有:史论结合的原则、突出重点的原则、直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一)史论结合的原则这是历史教学的一条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则。

“史”指具体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等基本史实。

“论”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对基本史实进行正确的解析,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所言的史论结合。

(二)突出重点的原则所谓“重点”,是指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是构成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历史教学中,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教材中最关键、最重要的知识。

因为历史教材中的知识有主要和次要、重点与非重点之分,所以历史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内容,即重点知识。

而且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内容多、时间少的矛盾,这也要求教师要把握重点知识进行教学。

但突出重点并不意味着丢弃非重点,否则就割裂了历史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突出重点,首先要确定重点。

一般而言,在教材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关键作用的史实,构成了历史发展基本内容的史实,对联系当前实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均应确定为教学重点。

(三)直观性原则这是中学各科教学都必须遵循的一条原则。

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和具体知识,使学生以事实、实物和形象为基础,形成历史表象。

历史课的直观教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的,同时又以历史的过时性特征为其存在的客观前提。

它要求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直观手段,主要是语言直观和教具直观。

语言直观就是运用语言艺术“再现”过去的历史。

教具直观是通过使用教具来实现直观教学的。

二者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四)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历史学科本身的知识系统和逻辑顺序有条不紊地讲授历史知识。

《史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史学概论》作业参考答案

《史学概论》作业答案一、名词解释1.历史学本体论:也可称为历史本体论,有的学者称之为历史理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历史过程中出现的个人、人群、事件和过程)的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历史学的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历史现象和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的原因或动力?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因素、原因或动力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也都是史学本体论中的根本性问题。

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由于在这些根本性问题上持有不同的见解,形成了各种各样互相争辩的学派和理论体系。

2.历时性方法和共时性方法:历时性方法,就是将研究对象视为有一个历史演进过程并探寻其演进阶段和规律的导向性原则。

共时性方法,则是根据研究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将它们划归为处于某个共同的发展或演进阶段的现象的导向性原则。

3.经验规律和科学规律:人们通常所说的“规律”,实际上有两个类别:一类是对事物运动变化的“不变秩序”所作的单纯的经验性归纳,不包含“因果必然性的链条”,这属于经验规律;另一类规律包含着对事物运动变化的“因果必然性链条”的“不变秩序”的全称判断,这属于“因果必然性规律”或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规律”。

4.历史学方法论:历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诸如:历史研究方法中是否存在着导向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的区别?历史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方法有何异同?历史学适合采用“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即“移情式领悟方法”)和“个别描述式”、“艺术式”的表述方法,还是适合采用实证的“法则归纳”式的方法等等,都是史学方法论要探讨的问题。

5.原本客体、中介客体和原本延伸客体:历史认识者所要认识的客观历史,我们可称之为原本客体;直接进入认识活动过程的历史资料,可称之为中介客体;原本客体的延伸体——也就是现实社会。

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
第一章 历史学从非科学向科学的迈进
第一节 “科学”的判断标准
一般人理解的科学有三种含义:
1、一种专门的知识体系。 2、研究事物规律的学问。 3、经过实验而验证的知识体系。
“经验自然科学积累了如此庞大数量的实证的知识材料,以致 在每一个研究领域中有系统地依据材料的内在联系把这些材料 加以整理的必要,就简直成为无可避免的。建立各个知识领域 互相间的正确联系,也同样成为不可避免的。因此,自然科学 便直进了理论的领域”。
第三节 历史学的学科地位
一、不同时期学者对历史学学科地位的论述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 ——马、恩《德意志意识形态》早期版本

“对于用科学眼光分析这个问题来说是最重要的,那
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
看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中经过了哪
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为何是科学?
1、马克思主义史学,首先确定了史学研究对象的客 观性质,把人类历史当成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去研究, 从而在历史研究的出发点上实现了深刻的变革。 (研究对象的客观性)
2、马克思主义史学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实际应用,获 得了研究现象之间必然联系的方法论指导,从而使历 史学真正成为研究事物规律性并依其规律描述真实历 史过程的实证科学。(揭示规律并运用规律)
一、共同点:
1、人类社会历史与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都是宇宙间 存在的客观现象,客观实在性是其首要相同之处。
2、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是客观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因此,凡整个客观物质世界运动的最一般的规律,自 然界与人类社会都是相通的,普遍适用的。
二、不同点:
1、历史科学所要认识的人类社会客观历史的运动,与 自然科学所要认识的自然界的运动。

历史学的层次结构

历史学的层次结构

历史学的层次结构历史学构成分史料、论述和理论三部分。

论述部分是指借助各种资料研究客观历史的通史、断代史或专史等,史料部分是指那些为研究客观历史过程提供研究资料的学科,理论部分则是对史学本身进行理论性研究的学科,如史学概论、历史哲学、史学方法论等。

通史学科是从总体上来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

清代著名史论家章学诚的史学结构模式(赵吉惠《论史学的层次结构》):史学(史学思想或理论)、史考(史实或史料考证)、史纂(历史编纂或史书纂体)、史选(历史选文或历史文学)、史评(历史评议或史学评论)、史例(史书体例)。

梁启超把历史学划分为普通史与专门史,至今为广大史学家所接受。

普通史(一般文化史)包括:朝代、种族、改制、法律、军政、教育、交通、货币、农事、学术思想等二十八篇目。

专门史包括:法制史、文学史、哲学史、美术史等。

李大钊的《史学要论》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专著,他认为:“史学可分为普通史、特殊史二大类,而普通史与特殊史,又各有其论述之部与理论之部。

”赵吉惠提出现代史学结构的新构想:(1)史学理论(最高层次):历史哲学(历史本体论或历史观、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史学自身的理论与方法(史学价值与功能、史学评价问题、历史教育问题、史学的具体方法)、历史过程研究中概括出的理论与方法(史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史学分期问题、历史动力问题、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问题、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封建专制主义问题);(2)对历史过程与规律的叙述(中间层次):边缘科学(中间科学、交叉学科、跨学科等)、专史(政治、经济、伦理、思想、文化、文学、美学、法律、宗教、哲学、教育等)、通史(一般通史与专门的通史)、断代史(一般的断代史和专门的断代史)、国别史、区域史(通史的、断代史的、专门史的);(3)史料(基础层次):历史文献、考古资料、金文甲骨资料、口碑资料等。

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说:“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 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 实出发。 2.偶然性与必然性相结合的原则 偶然性是指构成历史过程的单个历 史事件” ,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多 样性。 必然性是指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或总 方向,它反映了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正如恩格斯所评价拿破仑那样: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 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 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 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 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 一个人来扮演的” 。 时势造英雄,这是历史必然性,而 不是英雄造时势。但哪个英雄的产 生又是一个偶然的历史现象。
6.历史认知与历史体验相结合的原 则 认知是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组织和重 新组织,属于智力因素范畴,它是 学生历史学习的基础与结果。 体验是指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知而 产生的历史情感和历史意识。它们 都属于非智力因素范畴 。
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对历史的体验、 情感、意志引入历史认知过程中,在这 个过程中,学生的历史学习不再是单纯 的认知,而是渗透到学生情感、态度, 价值观层面,学生才能在动之以情中做 到全面发展。 历史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寻求学生历史 认知与体验的契合点,以达到晓之以理 与动之以情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3.古为今用相结合的原则 司马迁写《史记》的宗旨在于“纠 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宋神宗 为司马光的史书题名:“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 学习历史是为了在反思历史的基础 上,认识现实,展望未来。 ①帮助学生用所学历史知识去观察 和分析社会中的现实问题,。
②要引导学生多接触现实生活,尽 快熟悉社会。因为对现实的理解, 也可以更好地审识历史。 ③在历史教学中,应有意识选择贴 近现实生活的有关材料,以沟通历 史与现实的关系,缩小历史与现实 的差距,赋予历史以时代的气息。 在历史教学中,防止出现古今分离; 颂古非今;以今诽古和以今变古的 不良倾向 。

历史学概论

历史学概论

三、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以及对 历史发展的理解
从人们对“历史”认识的不同阶段和现实生活所使用 的“历史”一词含义看。广义上讲,历史是指宇宙间万事 万物的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它是一切事物固有的属 性。马克思恩格斯曾给出这样的概括:“历史可以从两方 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是马克 思主义也主要关注着人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 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因此通常意义上的历史是一种狭 义的历史,即人类社会的发生发展史。是关于人的历史, 正如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费弗尔提出的,“历史是关 于人的科学,是关于人的过去的科学,而不是关于物和思 想的科学”。

(3)历史科学概论应是概要论述历史科学, 也可以说是“历史科学学”(葛懋春、谢 本书《历史科学概论· 绪论》,山东教育出 版社1985年修订版;葛懋春、项观奇《谈 谈历史科学的对象与体系》,《文史哲》 1885年第2期)。

(4)史学概论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史 学这一学科的概述和回顾,它包括历史研 究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知识(吴 泽《史学概论· 前言》,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5年6月第一版)

思想资源:尼采及海德格尔对现代性的批 判;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文字性质不稳 定性的主张;结构主义人类学列维· 斯特劳 斯对亲属结构的研究;罗兰· 巴特对文本的 重视;福柯对知识和权力之间关系的解析; 德里达德解构观念;李欧塔对后现代情景 德描述;詹明信对资本主义后期文化德看 法。
尼采

他主张对现代性及其一切 价值彻底重估、批判和颠 覆而为多数后现代主义者 奉为先驱。如哈贝马斯认 为尼采是"后现代性的开端 ",福柯借鉴尼采的谱系学 方法批判现代性,德勒兹 将尼采视作"反文化的开端 ",德里达则将尼采当作" 他者式思维"的代表。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复习题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复习题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45 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称(A)为“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钱玄同2、( A)是比较系统地、正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热情歌颂和宣传俄国十月革命伟大意义的第一人。

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蔡和森3、标志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开端的事件是(D)。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4、1915 年 9 月,( B)的创办,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A、《湘江评论》B、《青年杂志》C、《每周评论》D、《民报》5、( D)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A、陈独秀B、毛泽东C、马林D、李大钊6、建党史上第一个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团体是指(C)。

A、新民学会B、马克思主义研究会C、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D、觉悟社7、1919 年 5 月,李大钊发表了(C),比较系统、完整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我的马克思主义观》D、《庶民的胜利》8、1921 年 1 月到 1923 年 2 月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起点是(B)。

A、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B、香港海员大罢工C、开滦煤矿工人罢工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9、1920 年 5 月,陈独秀以《新青年》为中心,在上海成立了(B),进一步传播马克思主义。

A、新民学会B、马克思主义研究会C、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D、觉悟社10、1921 年 8 月,党在上海成立了“公开做职工运动的总机关” ——( C)。

A、上海发起组B、中华全国总工会C、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D、全国总工会11、1921 年 4 月,《共产党》月刊发表了题为(B)的文章。

这是党的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农民运动的文献。

A、《农民运动决议案》B、《告中国的农民》C、《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12、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党的(B)提出来的。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名词解释:1、学在官府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

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

“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构成

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构成

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及其构成摘要:“历史有什么用”看似简明,却关乎历史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历史教育作为一门学问的基础性问题。

学科价值是学科的本质规定性即学科之本,学科核心价值及其构成决定着学科教育目标及其达成方式,决定着学科内容及其实践。

历史学科教育价值及其构成是基于历史学研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而确立起来的,整体上处于不断发展完善之中,也有具体时代的相对稳定性。

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准确把握历史教育的价值、功能及其构成,是历史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关键词:历史教育;核心素养;历史意识;立德树人;深度学习;历史教师1.历史教育的社会文化涵养功能1.1历史教育的基本途径和基础功能:文化传承历史及历史学都是历史教育的基础,历史文化传承自然是历史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任务,也是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

从历史教育实践而言,历史教育的目的、目标及其功能实现,必须要以扎实的历史知识为基础,而这些历史知识正是历史文化传统的构成要素和承载物,这个基础越是丰富而精要,历史文化传承的路径就越为坚实,历史教育也因有了丰实的内容而彰显精彩,历史教学唯有把历史文化传承作为首要任务加以落实,才谈得上实现历史教育和立德树人。

具体而言,就是要在讲授具体历史内容的时候,首先要有文化传承的意识和追求,从而赋予历史知识以文化意蕴,从而避免单纯的历史知识教学。

历史知识是历史教育的基本素材,而历史知识总是历史事实在一定历史时代的反映,或者说是特定时代对具体历史事实的认知。

因此,历史教学就要重视历史知识、历史事实与社会发展现实的关系,从而准确理解过去,进而理解现在和将来。

只有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一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都是历史的演变结果;其背景中有无限的牵连。

……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才能让优秀历史传统真正在现实社会中彰显其应有的魅力和价值[1]。

1.2历史教育的关键环节和核心功能: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借用人机交互、信息科学等学科领域的概念,以建构主义、传播学理论为基础,赋予人的经历以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摘要】历史认识是历史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历史教育的认识论问题长期以来被隐没、曲解和忽视。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融合认知主义、默会知识论、解释学等哲学与心理学理论,从“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三个角度论述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这一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关键词】历史教育认识论史由证来论从史出长期以来,历史科或者由于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撑,或者成为为政治运动服务的附庸,或者因为在物质文明建设的大潮下被冷落,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原理也随之被隐没、曲解、忽视。

因此,当中学生纷纷提出“最喜欢历史、但最不喜欢历史课”时,当传统被“戏说”、“外传”取代、历史成了大众消遣时,当新颁布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意识”、“历史感”等概念时,我们不禁要反思:应该教给现在和未来的公民什么样的历史?我们应该怎样教学生认识和理解历史?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归根到底,这些问题都是历史教育的认识论问题。

而今,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已经明确提出,要摆脱过往的“斗争思维”和“冷战哲学”,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了解和思考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并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论从史出”、“探究学习”等。

毋庸质疑,它们为我们重新反思和确立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提供了条件。

那么,历史认识论的基础(或任务)是什么?笔者认为,历史教育的认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史由证来,论从史出”。

本文试从“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三个角度加以论述。

一、概念的界定“史由证来”是指在获得事实时寻求证据的支持,或由材料得出事实的“确证性溯源”意识,它着眼于历史事实或历史知识由来的证据观念以及寻求证据的基本方法,包括证据由来的可靠性、翔实性和逻辑一致性。

“论从史出”是指获得结论时依据事实的理解,或由事实得出结论的“脉络化诠释”意识,它着眼于历史理解或历史结论由来的综合分析以及理解历史的基本方法,包括结论得出时史料的充分性、观点的包容性以及论述的脉络性。

“史由证来”与“论从史出”是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的。

“史由证来”是历史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论从史出”是历史认识的升华和目的。

也就是说,历史认识先是具体的证据,再是正确的理解。

“证据”提供了知识的来源,“理解”发展了求知的方法。

因此,从“史由证来”到“论从史出”,是一个从“求证”到“诠释”的过程。

同时,“求证”为“诠释”提供了前提,反过来,“诠释”智慧和技能也促进或修正“求证”的途径和方法。

从哲学认识论上,从“史由证来”到“论从史出”符合“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的辨证运动。

”[1]。

“史由证来”与“论从史出”符合课程标准的精神。

从认知角度看,它们与历史思维——提倡材料搜集、领会诠释、分析综合、评价论证——的逻辑一致。

从技能目标上看,它们与“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运用”、“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探究学习”等要求一致。

从情意目标看,“史由证来”是“科学态度”、“求真精神”的基石,“论从史出”是“实事求是地理解”、“人文精神”的基石。

因此,两者兼顾实证与诠释、求真与致用、科学与人文,反映了历史意识的核心,对当前历史课程的改革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二、必要性分析为了阐明“史由证来”与“论从史出”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探讨其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中的迫切性。

从历史学角度看,它包含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史实或史料的知识或认定,第二个层次是对对第一层次的理解或诠释。

史料是骨架,解释是血液。

第二层次要重于第一层次。

第二层次本质上是思维构造的过程,它受到历史学家个人思想的制约。

而史料学不是历史学,也不能现成地给出历史学。

”“历史研究就是以史料、文物、口头陈述等为依据,对过去进行探索、记载和解释,从而不断接近历史真实的过程。

从寻求证据、进行考据的过程看,带有科学性;而从理解历史、解释历史的角度看,带有人文性。

”[2]可见,历史学的认识包括对史料的认识和事实的理解,前者体现了实证性、科学性的一面;后者体现了诠释性、人文性的一面。

从哲学角度看,认识过程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交互作用的过程。

”[3]在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的过程即从感性到理性地得出“天道”、“人道”以及“认识之道”的过程。

“认识自我”的过程即从抽象到具体地探索“天道”、“人道”以及“认识之道”的辨证综合,由此改善自己的认知,培养自己的德性。

具体到历史认识中:首先,对史料的分析与鉴别,获得“考证性认识”,取得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从而把历史认识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这一认识是具体的、独特的。

其次,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与综合、对历史观点的分析和比照,获得“理解性认识”,关注事件之间符合逻辑的延续变迁及其因果联系,取得对历史的理性认识,从而把历史认识建立在理解诠释之上。

这一认识是整体性、联系性的。

再次,对理性认识的运用与实践,获得“智慧性认识”,关注认知结构的调整与完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取得对历史的德性认识,从而把历史认识建立在“对立统一”之上。

这一认识是能动的、实践的。

这样,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德性认识,历史认识逐步从“求真”→“理解”→“致用”的方向辨证发展。

这种认识“永远是在前进的,是一个永无休止的积累过程,它不会停留在某一点上而不再前进。

”[4]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一般地说,知识可以按照认知特性分为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和程序性知识(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前者是能够用广义的语言如文字、公式和图表等加以表述或呈现的知识,它们是“明确的”(explicit),或可以言传的;后者包括对内认知的智慧技能和对外办事的认知策略,它们往往是“默会的”(tacit),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譬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

例如,关于“历史是什么”,陈述性知识的表达可以是“历史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过去”等,而人们在实践中“默会”到的程序性知识要丰富得多,比如认为“历史不是你所记得的东西,而是你所理解的东西”、“历史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历史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等。

从历史教育实践看,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历史学科在实用主义的“思想教育”旗帜下,王朝兴替、革命话语、斗争哲学、冷战思维左右着教学,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历史在教材里变成了“科学”的概念和教条,结果,知识传授变得机械、能力培养变得虚浮和思想教育变得空洞。

究其原因,在内容上,教材的干瘪限制了学生认识历史的视野。

在方法上,由于对历史事实或历史知识的由来却缺乏一种追根溯源的证据意识。

因此,强调“论从史出”的结果,或者是对历史事实进行形式推演,或者是强行“落实”书本结论,而不管结论所依据的事实是不全的、错误的还是扭曲的,结果给学生造成“教科书上所写的就是历史本身”这种反科学的倾向。

从这些角度看历史认识,首先,它也是以史料为基础的,学生所接触到的正是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各种文字、实物、图像等史料,它们为间接“证据”得出历史知识,并进一步“依证据重建过去”,发展全面的、客观的历史认识,并理解历史探究的方法或过程。

因此,在“重建过去”与“理解探究方法或过程”时,学生不仅要学习“过去实际上发生了什么”的“事实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关于“历史这门知识是如何而来的”之“程序性知识”,不仅是去“知道如何”(know that),而且去知道“如何知道”(know how)。

[5]证据的探寻和方法的运用,不仅能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地认识历史,也将促使“德性”(主要是“证据意识”、“多元理解”等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实现,而这正是过往教育实践中被严重忽视的。

因此,“史由证来”与“论从史出”体现了历史学的主要特性,说明了历史认识的发展规律,印证了历史认知的心理特征,表达了历史教育的实践需求。

可见,确立“史由证来”与“论从史出”这一历史认识论,对当前我国历史教育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三、条件性分析那么,历史认识如何可能呢?这可以从学校课程教学的实施与社会大众教育的支持两方面展开,而以前者为主。

关于学校历史教育,又可以从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四方面分别加以论述。

首先,在目标上,要确立求真与思辨的宗旨。

从目标上看,历史课程要运用各种史料所蕴涵的历史信息,展现历史的本来面貌,要精选适合中学生年龄特征的实物、遗迹、音像等原始资料,帮助学生懂得历史的信息特点,树立“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基本意识(当然要注意避免成人化和专业化倾向)。

同时,要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着重引导学生掌握初步的了解往事的方法——搜集、甄别史料和提取其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思考往事的能力——分析与综合运用史料,理解、解释与评价历史和与历史有关问题的能力,确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维准则。

其次,在内容上,要处理兴趣与思维的关系。

具体到教材的编写,要形式多样,语言生动,材料得当,图文并茂,融科学性与可读性于一体。

同时,要以人类文明发展为主线,并发扬史学博大精深、融会贯通之长,有选择地吸收相关学科内容。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典章制度及文明成果的介绍,不仅要侧重具体过程和特点,而且还要用典型的方式示范性地反映前人对他(它)们的认识与探究过程。

换句话说,除了生动丰富地展现“事实性”知识,更要渗透历史这门知识如何而来的“程序性”过程,诸如“证据与解释”、“年代与分期”、“连续与变迁”、“历史与逻辑”、“偶然与必然”、“原因与结果”、“移情与理性”以及“影响与意义”等。

再次,在方法上,要关注材料与问题的结合。

问题的解决与材料交互作用。

一方面,问题决定了史料的选取,并将这些有教育意义的、反映事物本质的证据联系起来,启发学生投入思维。

另一方面,问题常常是暂时性的,将为新证据所修改。

从问题出发,历史的问题解决关涉到三种启发式教学法:[6]溯源(sourcing,在阅读文本主体或评估历史文献之前,事先查看文献来源或属性)、确证(corroboration,将各种文献加以比照以定取舍)、脉络化(contextualization,在重建历史事件时,使文献融入具体的时空背景中)。

它们的作用在于帮助学习者发现文献模式、区别证据类型、解决观点冲突等,分别回答了“证从何来”、“史从何来”和“论从何来”的问题,成了历史感形成的三种活动方式。

此外,基于材料的历史教学也可以用以下“两阶段六步骤”加以说明:[7]分析单个的史料(包括字面质疑“溯源”、找出观点与看法、透视上下文联系、斟酌史料的价值四个步骤)和处理多样的史料(通过比较各样的证据确证事实、通过建构历史的解释解释历史)。

不难发现,这两个阶段也体现了“史由证来”与“论从史出”的过程,即不断为历史事实的存在寻求证据、不断对过去各种社会特征进行感悟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