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 第一章V4
1第一章 交通工程学概论
14.40%
54.86% 14.11% 54.30% 13.83% 54.79% 13.27% 55.26% 13.38% 55.72% 13.18% 53.69% 11.39%
50.95%
0.95% 52.41% 0.82% 53.55% 0.68% 54.47% 0.58% 54.28% 0.46% 53.32% 0.40% 58.43%
观光、度假、看病......。
2.派生性需求
可以由他人代替的交通需求。 如工作、联系业务、购物......。
8
中原工学院
交通工程概论
交通的作用
1.交通的经济作用
“要想富 先修路”
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车辆的油脂耗损、提 高交通安全、减低运输价格; 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扩大市场、降低生 产成本、促进城市化、扩大就业、促进地区之 间的专业分工、抬高土地价格......。
30
交通流----应用数学、交通物理学、交通心理学…..
中原工学院
交通工程概论
4、交通工程学的特点
综合性 交通工程学也称为“五E”科学,即 工程(Engineering) 法规(Enforcement) 教育(Education) 环境(Environment) 能源(Energy)
系统性 系统科学是交通科学的核心, 交通工程在分析和处理问题上,多运 用系统的观点和系统 工程技术。
第1章 交通运输概论.
石家庄铁道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
0.4 教材与参考书
• 网络资源:
–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设备》网络课程
http://col.njtu.edu.cn/course/xnjp/ysxy/jtyssb/index.htm
– 台湾成功大学《运输学》网络课程
http://transportation.tcm.ncku.edu.tw/download.htm
• 近代运输业
– 18世纪下半叶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产业革命,促进了机 动船和机车的出现 ,从此开始了近代运输业。 –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首次将蒸汽机用于克莱蒙脱号明轮 上。 – 1825年英国发明家斯蒂芬森制造的蒸汽机车在英国斯托 克顿达灵顿铁路上运行成功。 –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汽车、飞机相继问世。1885年德国 人本茨制成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 弟制成第一架内燃机推动的双翼飞机。 – 管道运输在20世纪50年代后,伴随石油和煤炭的大量输 送而发展起来。
二、五种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
1、海路运输
19世纪初,瓦特发明的蒸
汽机应用与水路运输,开始了 机械化时代,摆脱了靠风、靠 人力为动力的状况。 1883年,“皇家威廉”号
加拿大汽船首次横渡了大西洋。
取得了巨大成功。 20世纪后,蒸汽涡轮取代了蒸汽机。
• 公元前3000年 埃及出现有桨和帆的船
交通运输工程学概要
第36页/共72页
2024/7/9
36
解放前我国运输线路布局极不合理:
铁路、公路大多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东北地 区,西南与西北地区铁路里程占全国的 5.5%,公路只占24.3% 。
汽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广大农村交通闭 塞,交通方式以人力和畜力为主。
1.1 交通运输的构成
1.1.1交通运输的要素构成 交通运输系统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国家或
地区)内由几种运输方式、技术设备,按 照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和国防等 社会运输要求组成的运输线路和运输枢纽 的综合体。
第1页/共72页
2024/7/9
1
1.载运工具 包括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管道等 作为旅客和货物的运送载体 2.站场 包括客运站、货运站、机场、港口等 作为运输的起点、中转点或终点,以供旅
第20页/共72页
2024/7/9
20
第21页/共72页
2024/7/9
21
5.管道运输 由大型钢管、泵站和加压设备等组成 流体能源:原油、天然气、成品油 煤浆 砂、石
第22页/共72页
2024/7/9
22
第23页/共72页
2024/7/9
23
1.1.3 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评价
交通运输业的产品-------位移,虽然不具有 实物形态,但它和工农业产品一样,也有 其自然属性或质量特性,同样可以满足社 会生产和个人消费的需要。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
考试题型: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计算题、论述题
考核重点:(分章)
第一章运输和交通系统
1.运输、交通的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
运输是指借助交通网络及其设施和载运工具,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和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构成运输的四个基本要素:运输网络及设施,载运工具,组织管理系统和运输对象(人和物)。
交通被定义为: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载运工具在交通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交通的三个要素:公共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载运工具和组织管理系统.
运输和交通的关系
①同一过程(载运工具在交通网上的流动)中的两个方面
a. 交通关注载运工具的流动情况,包括流量大小和拥挤程度等;
b.运输关注载运工具上所载运的人和物的多少和输送的距离等。
②习惯上将"交通"和"运输"二词合并使用,合并起来可以理解为:载运工具在交通网上流动和载运工具载运人和物在两地之间位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称。
区别见上,要素不同!
2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及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和适用性
组成:载运工具、站场、线路、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设施管理系统(五个)
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
①装载能力递减:水运>铁路>航空>公路
②线路上通过能力水运最大
③成本递增:管道<海运<内河<铁路<公路<航空
除了与运量有关的固定费用以外,还与运输距离和运载工具的载运能力有关。
④能源消耗水运最低,铁路,公路,航空依次递增
⑤占地水运最少,航空,铁路(30亩/KM),公路(60亩
交通工程学第一章绪论
对路的研究
道路网的规划 道路的几何设计 道路的交叉 道路的环境
驾驶员的交通特性 对人的研究 行人的交通特性
交通流理论 对车流的研究 交通流特性
交通调查
交通标志
交通渠化
交
交通信号
通 对交通管理的研究 自动控制
工
道路照明
程 学
交通法规
交通教育
事故规律
人、车、路和事故的关系
对交通安全的研究
事故再现 交通安全措施
第二节 交通工程学的主要内容及其 作用
交通工程学的主要内容
◦ 交通特性Traffic Characteristics ◦ 交通调查Traffic Studies ◦ 交通流理论Traffic Flow Theory ◦ 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Capacity and Level-of-Service ◦ 交通规划Transportation Planning ◦ 交通事故与安全Traffic Accident and Safety ◦ 交通管理与控制Traffic Management and Control ◦ 停车场及服务设施Parking and Service Facilities ◦ 公共交通Pubic Transportation ◦ 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Persistent Development Planning ◦ 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New Theory and Technology
交通运输工程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
第一章;绪论
交通运输与交通工程学;
交通运输系统的5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应当统筹规划、合理分工、扬长避短、协调发展,以提高综合
、环境
。
交通特性、交通调查、交通流理论、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交通规划、交通事故与安全、交通管理与控制、停车场及服务设施、公共交通、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交通工程学的作用:
1,能够促进道路交通综合方案的形成和实施,促使交通事故全
面下降。
2,能够有效的减少和避免交通拥挤、混乱的状况,提高交通运
输效率和运输企业的运输效益。
3,能够通过改善道路交通环境达到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又减轻
2)
3)驾驶员在动态交通中的应变能力。
2,驾驶员的反应特性:反应特性的含义是从表露与外的事物引起反应到开始动作所需的时间。它包括四个心理活动:感知、识别、判断、反应。车辆的交通特性
机动车的分类:
机动车是指各种汽车、电车、电瓶车、摩托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汽车等。
非机动车是指自行车、三轮车、残疾人专用车。
机动车的分类:1载货汽车、2越野汽车、3自卸汽车、4牵引汽车、5
公路的类别与等级
1公路的技术等级
1,公路的技术等级:
把公路按其交通量、任务及性质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高速公路是专为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
公路的行政等级: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用公路五个行政等级。专用公路是指专供厂矿、林区、油田、农场、旅游区等要地等与外部联络
1
带;
主干路的技术要求;
交通运输工程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1。1交通运输的要素构成(了解):
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 6.信息管理系统
1。1。2 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重点)
1.铁路运输:适于长距离运输大宗货物,也适宜承担中长途旅客运输。
2。公路运输:在中短途运输中的效果比较突出。
3.水路运输:适合担负时间要求不太强的大宗、廉价货物的中长距离的运输
4.航空运输:适宜担负各大城市之间和国际间的快速客运以及期刊邮件等对时效性要求高和昂贵精密急需货物的运输.
5。管道运输:非常适宜流体能源(天然气、原油等)的运输。
注:结合后面几章还介绍了五种运输方式的优缺点【09年10年均考过】1。1。3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评价(p4表格)(了解)
1.2.3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10年考过】
1。专门化{运输工具专门化、运输方式专门化}
2。大型化 3.高速化4。环保化 5.智能化
1.3。1性质和特点
1。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1)交通运输系统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2)对空间、低于、时间具有较强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
(3)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4)交通运输系统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可替代性
2。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p11了解)
(1)运输生产是在流通过程中完成的。
(2)运输生产过程不改变劳动对象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形态,只改变运输对象的空间位置,并不创造新产品。
(3)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是同时运动的,它创造的产品不具有物质实体,并在运输生产中被消耗掉。
(4)运输产品计量的特殊性。
(5)交通运输的劳动对象十分庞杂。
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一章绪论
1886年1月29日,德国人卡尔·本 茨制造的汽车获得了专利证书,世
界上第一辆汽车正式诞生。
1804年,英国的矿山技师德里维 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机造出了世 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因为当时 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
们都叫它火车。
帆船起源于居住在海河区域的古代 人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现代帆船
始于荷兰。
19世纪30年代大型货轮载货≤5万吨,现在 可达30万吨以上
3.高速化
1804年第一台火车 时速5~6Km/h
1952年中国制造第一台火 车,时速80Km/h
当前动车时速可达350Km/h
时速48Km/h
时速≤700Km/h
亚音速900~950公里/小时 超音速可达3000公里/小时
4.环保化
5.智能化
3.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4.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 1、经济作用。交通运输中的五种运输方式,既要完成国家下达的客货 运输任务,还要根据市场商品需求调节各自的运输,自身所创造的经济价值 是十分可观的。
• 2、社会公益作用。发生灾难时,如地震、洪水、大火、海啸等;或在 战争时,或国家财产受到威胁时,交通工具都会用来抢救危亡,恢复社会正 常秩序,这种超经济的社会公益作用会显示得更为突出。
1.4 交通运输的发展史
1.4.1 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
第一辆马车是距今4000多年前生活于中国夏王 朝初年的奚仲创造的。
交通运输工程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 1.1 交通运输的构成 ❖ 1.2 交通运输的发展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交通运输的构成
1.1.1 交通运输系统的要素组成
交通运输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几种运输方式、技术设备,按照一定历史条 件下的政治经济和国防等社会运输要求组成的运输线路和运输枢纽的综合体。
2.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① 实现流通的物质手段 ② 开发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和调整国民经济产
业结构的纽带 ③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部门,又是工业生产的巨大市场,是带
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龙头企业 ④ 在国防建设与防务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⑤ 上缴的税利占国家税收的比例较大 ⑥ 是国际间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
1.3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 作用
1.3.1 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以及交通的生产特点
1.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① 对于国民经济系统具有基础性 ② 对于空间、地域与时间具有较强的依附性,即不可挪动性 ③ 对社会和经济系统的贡献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 ④ 内部各种运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代替性
2.交通运输业的生产特点
1.载运工具 2.站场 3.线路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5.设施管理系统 6.信息管理系统
1.1.2 交通运输方式的构成
交通运输概论—第一章
3)水路运输系统
• 船舶运载量大,航道通过能力高;
• 运输成本低,投资省,见效快,占用土地少;
• 运输货种不受限制;
• 航运速度慢,运输过程中换装倒载环节多,受地理 条件、季节气候影响大。
–缺点:速度慢,连续性差,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适宜:数量大、距离长、对时间要求不急的货物
4)航空运输
速度高
•
3.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 • • • • 专门化 大型化 高速化 环保化 智能化
四、现代交通运输的种类、特征及其作用
• 1.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 • 2.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
• 3.五种运输方式的综合评价
• 4.交通运输系统的性质
• 5.交通运输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 6.世界发达国家的运输结构
1.五种现代化运输方式
3.交通的运输关系(区别和联系)
• 交通强调的是交通工具在交通网络上的流动情况,而与 交通工具上所载运人员、与物资的有无和多少没有关系。 • 运输强调的是运输工具上载运人员与物质的多少、位移 的距离,并不关心使用何种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 • 交通与运输反映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这同一过程 指的是交通工具在交通网络上的流动;两个方面指的是: 交通关心的是交通工具的流动情况(流量的大小、拥挤 的程度),运输关心的是流动中的运输工具的载运情况 (载人与物的有无与多少,将其输送了多远的距离。
第1章交通运输概论教学教案
输工具来实现人与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 会活动。
三、交通与运输的关系
1、不同点 交通强调的是运输工具在运输网络上的流动
情况,而与交通工具所载运的人员、与物资的有 无和多少没有关系。
而运输则是强调的后者,而不特别关心使用 何种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 两个概念:交通量、运输量。
三、我国的现代交通运输发展
1、旧中国的交通运输体系 a.线路少、质量差、不成网。 b.运量规模小、运输效率低、经济效益差。 c.交通运输业大多被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所有制。 d.地理分布不均蘅。
2、新中国的交通运输体系和发展变化
主要教学内容:
❖ 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 ❖ 五种运输方式的特征 ❖ 联合运输和交通运输业的概念
1、铁路运输
•车路一体; •以列车为客、货运输的基本输送单元; •优越的外部导引技术; •自然的控制; •自动的操作; •铁路运输设备不能转移。
2、公路运输
•车路分离; •富有活动性; •可实现“门到门”运输服务; •经营简易;
3、水路运输
•便于利用; •不受海洋阻隔; •创办较容易; •国际竞争激烈; •差异性大;
的人类是以自身作为运输工具, 其后通过驯养动物驮运或拉重物 以减轻人类本身的负担。
轮轴的发明,车辆的出现则 揭开了现代陆路发展的序幕。
交通运输道路工程概论讲义
第一章 总论
1.1道路运输特点和国内外道路发展状况
一. 道路运输特点 1. 适应性强; 2. 机动性好; 3. 速度快; 4. 投资少; 5. 费用高。 二. 我国道路概况 现状:数量少、等级低、质量差 任务:兴建高等级公路、改造旧路、增设新线 目标:实现“五纵七横”、村村乡乡通公路
h1 hn
l
图1
二.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
Ai
算
A1 A2 V L 2
图2
填写路基土石方调配表
三. 土石方调配
调配计算的几个问题 免费运距L免、平均运距、 经济运距L经=B/T+L免、 运量W=Qn 其中n=(L+L免)/N、 计价土石方数量V计=V挖+V借。 2. 土石方调配的一般要求 3. 土石方调配的方法 注:复核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 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 挖方+借方=填方+弃方 计价土石方数量=挖方数量+借方数量
1.2道路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 道路
一. 公路的组成及作用
线形组成:平、纵、横 公路
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排水系统、隧 道、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交通服务设施
二. 城市道路的组成及作用
城市道路 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交叉 口、步行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站、交通安全 排水系统、沿街设施、地下各种管线、绿化带、地下铁 道、高架桥
交通运输学(第二版) 第1章 交通运输概论
四、交通运输和 交通运输系统
借以组织实现交通运输功能的运输管理系统称为交通运输系统,或者说, 以交通网络及设施和运载工具为依托,以现代联合运输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为 基础,以便捷、安全、高效和经济为目标,通过一种或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协 调配合,组织实现客货运输过程的运输组织管理系统称为交通运输系统。
第二节 交通运输发展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 世界交通运输发展简史
小节
二 我国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新格局
三 我国高速铁路发展现状及规划
一、世界交通 运输发展简史
自有人类以来,即有运输。因为运输乃是人类获取食物、衣服、居室材料、 器具以及武器的手段。故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密切相关。
早期的人类,在进人文明时期之前,以其本身作为运输的工具,即以肩扛、 背驮或以头项作为运输方式。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方知驯养牛、马骆 驼、狗、象等动物可以驮运或拉曳重物以减轻人类本身的负担,并提高运输的 数量。其后人们进而发明了马鞍、牛轭等器具,因之能充分利用动物的力量以 增进运输的效能,使运输的发展进人文明时代。随后轮轴的发明、车辆的出现 更是揭开了现代陆路运输发展的序幕。
一、世界交通 运输发展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基于在战争中军用飞机的发展技术,民航机也广泛采 用了航程大的四发动机飞机。
1959年随着喷气式客机的应用,又新辟了从欧洲经过北极飞往远东的航线, 大幅度缩短了飞行时间。
交通运输工程学
第一章绪论
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
交通运输系统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国家或地区)内由几种运输方式、技术设备,按照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政治、经济和国防等社会运输要求组成的运输线路和运输枢纽的综合体。包括:(1)载运工具(2)站场(3)线路(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5)设施管理系统(6)信息管理系统
按照载运工具和运输方式的不同,交通运输系统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这五种基本运输方式构成。
交通运输发展趋势:专门化大型化高速化环保化智能化
专门化:
以运输工具为主体的运输对象专门化,由客货混载发展为客货分运。客货运输工具的专门化,近期表现为专用载货工具的发展,出现专门运输某一类货物的运输工具,集装箱船、集装箱拖车、集装箱平车、液化气船、罐车、散货船等。
以运输方式为主体的运输对象专门化,比较典型的是海运,它几乎在全世界放弃了客运,而专门从事货运。
铁路的发展也已到了客货越来越不兼容的年代。从世界范围看,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之后,铁路货运与铁路客运的兼容性越来越差/
一般的趋势:
国土辽阔的大陆性国家铁路以货运为己任,正在放弃客运,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国土较小或多岛屿国家的铁路则以客运为己任,逐渐放弃货运,如英国、日本等。高速化
不仅仅是速度的一般性提高,更多的是常速“极限”的突破。在铁路运输中:在20世纪60年代,高速的概念是时速200km以上。
目前,正在发展的高速铁路有三种类型。
1)传统型高速铁路
日本于1964年投入使用,时速超过200km。目前,运营中的高速列车最高时速在325km~372km,最大商业时速在270km~275km。法国于1981年开始使用高速铁路,商业时速在270km~300km。
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概论课件 第一章 铁路运输及其发展
第一章铁路运输及其发展
第一节铁路运输概述
1.铁路运输的特点
优点:输送能力大,速度较快,费用较低,基本上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安全,准时, 适于长距离、大运量运输。
缺点:投资大,建设时间长,灵活性差,必须有其它运输方式为
其集散客货。
铁路运输一直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到2010年,铁路网营业里程达到8.5万公里左右,其中客运专线约5000公里,复线3.5万公里,电气化3.5万公里。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当前世界铁路的发展方向
1)铁路客运重新受到重视
铁路与水运相比,铁路的适应能力强。
铁路与航空运输相比,铁路的安全性较好,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及噪音污染也比航空运输轻。
铁路与公路相比,铁路一般不会发生堵车,安全性好。
由于铁路客运比公路客运的效率要高得多,因此铁路客运重新受到重视是必然的。
2)大力提高旅客列车速度
提高旅客列车速度可提高旅客运输的质量和竞争能力(主要针对公路),对保证客流量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非高速铁路上列车的运行速度最高在160公里左右。
3)发展高速铁路
发展高速铁路使铁路可以与航空运输竞争,进一步稳固铁路在运输业中的地位。
4)货运采用重载技术
世界铁路运输业在提高列车速度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同时,20世纪60年代,重载铁路运输也获得长足的发展,成为铁路现代化的又一发展方向。
铁路重载运输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铁路设施的综合能力,扩大列车编组长度,大幅提高列车牵引总重(5000t以上),从而增强运输能力,提高运输效率,并降低运输成本。
第1章交通运输概论绪论
交叉学科
土木工程
机械工程 电子与通讯 管理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
行政归属
学科
道路与铁道工程
交通运输 导论
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
1、公路、铁路及机场规 划与设计
2、公路、铁路及机场跑 道施工及质量控制
3、交通运输设施养护、 修补和管理
4、公路、铁道建设的新 工艺、新材料
1)线路的勘测技术。包括常规勘测、 遥测遥感GPS、GIS的应用。 2)线路优化设计技术与理论 3)铁道、公路、机场跑道的结构设 计及力学分析 4)铁道、公路、机场跑道技术标准
三是综合运输组织、管理和协调系统。
政府及行业管理组织 企业及管理组织
(四)交通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 交通运输系统的五个子系统
交通运输 导论
1)铁路运输子系统。是中、长途客货运输的主力。 2)公路运输子系统。是中短途、门到门客货运的重要力量。 3)水运子系统。是大宗和散装货物的重要运输方式,也可承
1)载运工具故障形成机理研究 2)载运工具运行状态监测 3)载运工具故障诊断 4)载运工具维修技术和制度的研究 5)载运工具运行安全技术与标准的 研究 6)载运工具全寿命管理
1)载运工具运行定位控制 2)载运工具通讯、导航系统
4、载运工具使用效益与 1)载运工具合理调度研究
管理
2)载运工具租赁及其利用率最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 运输是指借助交通网络及其设施和载运工具,通过一定
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人和物空间位移的一种经济活动 和社会活动。 构成运输的四个基本要素:运输网络及设施,载运工具, 组织管理系统和运输对象(人和物)。
10/72
6/72
图书
7/72
数据库
8/72
第一章 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
了解交通和运输的概念 了解运输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性能 了解各类交通运输系统的特点 了解我国各类交通运输系统概况
9/72
一、交通和运输
(一)运输
transportation 《辞海》:人和物的载运和输送; 《不列颠百科全书》:将物品与人员从一地运送到另一
学习方法
以课堂听讲为主,辅之以个人自学、课堂讨论、查阅资 料、撰写课程论文等形式
课时安排
1-16周,共16周,32学时 周一(5,6节)
考核
平时成绩(30%)和考试成绩(70%)
• 平时成绩:考勤、课堂作业、课程论文 • 考试成绩:期末考试
5/72
参考资料
1. 姚祖康,顾保南.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第二版). 北京:人民交通出 版社,2008
三、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性能
(一)组成
1)载运工具
• 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管道等运输工具
2)站场
• 火车站、汽车站、港口、机场、管道站,起点、中转点或终点
3)线路
• 铁路、公路、河道、航线、航路、管道等,运输通道
4)交通控制和管理系统
• 信号、标志、标记、导航设施(航标、灯塔)、规划等
交通的三个要素:公共交通网络及其设施,载运工具和 组织管理系统。
12/Hale Waihona Puke Baidu2
一、交通和运输
(三)运输和交通的关系
同一过程(载运工具在交通网上的流动)中的两个方面
• 交通关注载运工具的流动情况,包括流量大小和拥挤程度等; • 运输关注载运工具上所载运的人和物的多少和输送的距离等。
习惯上将“交通”和“运输”二词合并使用,合并起来 可以理解为
• 载运工具在交通网上流动和载运工具载运人和物在两地之间位 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总称
13/72
二、运输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1)促进生产的地区分工
产品的产地和销地,制造业,原料产地
2)鼓励生产规模的扩大
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运费越低,越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生产
3)开发自然资源,发展经济
煤炭开发,矿山开发,石油开发,西部开发
11/72
一、交通和运输
(二)交通
两层含义的理解
• 广义的交通,指人与人之间或者群体之间的通信联系或相互交 往;
• 狭义的交通,仅仅是指人员和交通工具(包括汽车、火车、船舶 和飞机等)沿着规定的路线(如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线等)行驶 或航行的过程。
现在,交通被定义为:通过一定的组织管理技术,实现 载运工具在交通网络上流动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
3)水路交通运输
• 船舶在水路沿一定航线航行,分为内河运输、沿海运输、远洋 运输
4)加速土地开发
交通便利,土地升值
14/72
二、运输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5)促进与交通运输相关工业的发展
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电器仪表业等
6)平衡物价
高运费导致高物价
7)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私家车出行,公交车出行等等
8)影响环境
汽车尾气排放,占用耕地,破坏生态
15/72
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设计、控制和运营管理方面 的一般性知识。
掌握交通流、交通控制与管理的相关概念与分析方法。
3/72
学习内容
一、运输和交通运输系统 二、载运工具的运行特性 三、交通流特性 四、交通运输工程规划 五、港口工程 六、道路工程 七、轨道工程 八、交通控制与管理
4/72
学习方法、课时安排及考核
5)设施管理系统
• 桥梁监测系统、隧道监测系统等
16/72
三、交通运输系统的组成和性能
(二)分类
1)轨道交通运输
• 有轨列车在轨道上运行,分为城市间(城际)铁路运输系统、 区域内和城市内城市铁路运输系统
2)道路交通运输
• 机动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分为城际公路运输系统和市内道路运 输系统
一、交通和运输
(二)交通
黎德扬等著的《社会交通与社会发展》人民交 通出版社, 2001 对交通、交通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未 来交通的变化,这一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交通与人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的 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性研究
Traffic, transport, communications
《易经》:天地交而万物通也。
《辞源》(1915年版):凡减少或排除因地域隔离而发 生困难者,皆为交通。
《现代汉语词典》:往来通达。
《辞海》:各种运输和邮电通信的总称。
《中国大百科全书(交通卷)》:交通包括运输和邮电 两个方面;
《道路交通管理词典》:是人或物、信息在两地间的往 来、输送,是各种运输事业和邮电通信的总称。
2. 邓学钧,刘建新.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09
3. 张庆英. 交通运输工程导论(双语).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 社,2007
4. 沈志云,邓学钧. 交通运输工程学(第二版).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 社,2003
5. 中国知网、万方、维普、超星、Elsevier、Ei、Springer等文 献数据库
交通运输类专业选修课
交通运输工程概论 2013.9
交通运输工程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研究对象
交通运输系统-复杂巨系统
• 道路、站场等硬件设施 • 采用先进技术的监控管理系统 • 协调需求与资源分配的决策支持系统 • 基于信息技术的运行管理系统
研究任务
系统规划、工程建设、运行管理 研究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布局及修建、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信
息工程及控制、交通运输经营和管理。
交通运输一级学科-“朝阳学科”
涵盖4个二级学科包括道路及铁路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 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2/72
学习目的
通过对交通运输工程概论的系统学习,达到下 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