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解析)

1变性后的蛋白质变性后的蛋白质,,其主要特点是A 、分子量降低B 、溶解度增加C 、一级结构破坏D 、不易被蛋白酶水解E 、生物学活性丧失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蛋白质变性的特点:生物活性丧失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易被蛋白酶水解。
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受物化因素(加热、乙醇、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生物碱试剂等)的影响,改变其空间构象被破坏,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一级结构不受影响,不分蛋白质变性后可复性。
2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A 、MB(Mr:68500)B 、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Mr:68500) (Mr:68500)C 、牛ν-乳球蛋白乳球蛋白(Mr:35000) (Mr:35000)D 、马肝过氧化氢酶、马肝过氧化氢酶(Mr:247500) (Mr:247500)E 、牛胰岛素、牛胰岛素(Mr:5700) (Mr:5700)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凝胶过滤层析,分子量越大,最先被洗脱。
3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A 、250nm B 、260nm C 、270nm D 、280nm E 、290nm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蛋白质紫外吸收最大波长280nm 280nm。
DNA 的最大吸收峰在260nm 260nm(显色效应)(显色效应)。
4临床常用醋酸纤维素薄膜将血浆蛋白进行分类研究临床常用醋酸纤维素薄膜将血浆蛋白进行分类研究,,按照血浆蛋白泳动速度的快慢按照血浆蛋白泳动速度的快慢,,可分为A 、α1、α2、β、γ白蛋白B 、白蛋白、γ、β、α1、α2C 、γ、β、α1、α2、白蛋白D 、白蛋白、α1、α2、β、γE 、α1、α2、γ、β白蛋白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血浆蛋白泳动速度的快慢,白蛋白、α1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γ--球蛋白背吧5血浆白蛋白的主要生理功用是A 、具有很强结合补体和抗细菌功能B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C 、白蛋白分子中有识别和结合抗原的主要部位D 、血浆蛋白电泳时、血浆蛋白电泳时,,白蛋白泳动速度最慢E 、白蛋白可运输铁、铜等金属离子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血浆白蛋白的生理功用1、在血浆胶体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提供7575--80%80%的血浆总胶体渗透压。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RNA的生物合成过程

RNA的生物合成过程一、选择题(一) A 型题1 .下列关于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A .转录过程需 RNA 引物B .转录生成的 RNA 都是翻译模板C .真核生物转录是在胞浆中进行的D . DNA 双链一股单链是转录模板E . DNA 双链同时作为转录模板2 . DNA 上某段编码链碱基顺序为 5 ' -ACTAGTCAG-3 ' ,转录后 mRNA 上相应的碱基顺序为A . 5 ' -TGATCAGTC-3 'B . 5 ' -UGAUCAGUC-3 'C . 5 ' -CUGACUAGU-3 'D . 5 ' -CTGACTAGT-3 'E . 5 ' -CAGCUGACU-3 '3 .不对称转录是A .双向复制后的转录B .以 DNA 为模板双向进行转录C .同一单链 DNA ,转录时可以交替作为编码链和模板链D .同一单链 DNA ,转录时只转录外显子部分E .没有规律的转录4 .真核生物的转录特点是A .发生在细胞质内,因为转录产物主要供蛋白质合成用B .转录产物有 poly ( A )尾, DNA 模板上有相应的 poly ( dT )序列C .转录的终止过程需ρ( Rho )因子参与D .转录起始需要形成 PIC (转录起始前复合物)E .需要α因子辨认起点5 .下列关于转录编码链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转录生成 mRNA 的 DNA 单链B .能转录生成 tRNA 的 DNA 单链C .同一 DNA 单链不同片段可作模板链或编码链D .是基因调节的成份E .是 RNA 链6 . Pribnow box 序列是A . AAUAAAB . TAAGGC C . TTGACAD . TATAATE . AATAAA7 .真核生物的 TATA 盒是A .参与转录起始B .翻译的起始点C . RNA 聚合酶核心酶结合位点D .σ因子结合位点E .复制的起始点8 .原核生物 DNA 指导的 RNA 聚合酶由数个亚基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是A .α 2 ββ ' ( ω )B .α 2 β ( σ )C .α 2 ββ ' σ ( ω )D .α 2 β ' ( ω )E .αββ '9 .原核生物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A .ρ因子B .核心酶C . RNA 聚合酶的α亚基D .σ亚基E . RNA 聚合酶的β亚基10 .ρ因子的功能是A .参与转录的启动过程B .参与转录的全过程C .加速 RNA 的合成D .参与转录的终止过程E .可改变 RNA 聚合酶的活性11 .在转录延长阶段, RNA 聚合酶与 DNA 模板的结合是A .全酶与模板结合B .核心酶与模板特定位点结合C .结合松弛而有利于 RNA 聚合酶向前移动D .和转录起始时的结合状态没有区别E .结合状态相对牢固稳定12 .下列关于转录因子( TF )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的组分B .参与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延长和终止阶段C .是转录调控中的反式作用因子D .是真核生物的启动子E .是原核生物 RNA 聚合酶的组分13 .真核生物转录终止A .需要ρ( Rho )因子B .需要释放因子( RF )C .与加尾修饰同步进行D .需要信号肽E .形成茎环形式的二级结构14 .外显子是A . DNA 的调节序列B .转录模板链C .真核生物的编码序列D .真核生物的非编码序列E .原核生物的编码序列15 . DNA 复制和转录过程具有许多异同点,下列关于 DNA 复制和转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在体内只有一条 DNA 链转录,而两条 DNA 链都复制B .在这两个过程中合成方向都为 5 ' → 3 'C .两个过程均需 RNA 引物D .两个过程均需聚合酶参与E .通常情况下复制的产物其分子量大于转录的产物16 .以下哪些代谢过程需要以 RNA 为引物A . DNA 复制B .转录C . RNA 复制D .翻译E .逆转录17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 m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由 hnRNA 经加工后生成的B . 5 ' 末端有 m 7 GpppN 帽子C . 3 ' 末端有 poly ( A )尾D .为多顺反子E .成熟过程中需进行甲基化修饰(二) B 型题A . pppGB . PIC C . TFD . TATAATE . AATAAA1 .顺式作用元件2 .反式作用因子3 .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前复合物A . 5 ' → 3 'B . 3 ' → 5 'C . C 端→ N 端D . N 端→ C 端E .一个点向两个方向同时进行4 .双向复制5 .肽链的生物合成方向6 .转录的方向A . DNA 指导的 RNA 聚合酶B . R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C . DNA 连接酶D .引物酶E .拓扑酶7 .在复制中催化小片段 RNA 合成的酶8 . RNA 合成时所需的酶9 . DNA 合成时所需的酶A . DNA 聚合酶B . RNA 聚合酶C .逆转录酶D .核酶E . Taq 酶10 .化学本质为核酸的酶11 .遗传信息由 RNA → DNA 传递的酶12 .耐热的 DNA 聚合酶(三) X 型题1 .下列关于 RNA 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 RNA 聚合酶的核心酶能识别转录起始点B .转录复合物是由 RNA 聚合酶和 DNA 组成的复合物C .转录在胞质进行从而保证了翻译的进行D . DNA 双链中仅一股单链是转录模板E .合成 RNA 引物2 .真核生物 mRNA 转录后加工方式有A .在 3 ' 端加 poly ( A )尾B .切除内含子,拼接外显子C .合成 5 ' 端的帽子结构D .加接 CCA 的 3 ' 末端E .去掉启动子3 .下列哪项因素可造成转录终止A .ρ因子参与B .δ因子参与C .在 DNA 模板终止部位有特殊的碱基序列D . RNA 链 3 ' 端出现茎环结构E . RNA 链 3 ' 端出现寡聚 U 与模板结合能力小4 .真核生物的 tRNAA .在 RNA-pol Ⅲ催化下生成B .转录后 5 ' 端加 CCA 尾C .转录后修饰形成多个稀有碱基( I 、 DHU 、ψ)D . 5 ' 端加 m 7 GpppN 帽子E .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型5 .真核生物 rRNAA .单独存在无生理功能,需与蛋白质结合为核蛋白体发挥作用B .在 RNA-pol Ⅰ作用下合成 rRNA 前体C . 45S-rRNA 剪切为 5.8S 、 18S 、 28S 三种 rRNAD . 45S-rRNA 与蛋白质结合为核蛋白体E .转录后加工在细胞核内进行二、是非题1 .复制和转录起始均需 RNA 引物。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竞赛辅导练习生物化学习题(氨基酸和蛋白质)收集、整理:杨思想一、填空题:1、天然氨基酸中,不含不对称碳原子,故无旋光性。
2、常用于检测氨基酸的颜色反应是。
3、通常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这是因为蛋白质分子中的、和(三字符表示)三种氨基酸残基有紫外吸收能力。
4、写出四种沉淀蛋白质的方法:、、和。
5、蛋白质多肽链中的肽键是通过一个氨基酸残基的和另一氨基酸的连接而形成的。
6、大多数蛋白质中氮的含量较恒定,平均为16 %,如测得1g样品含氮量为10mg,则蛋白质含量为。
7、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和两种,具有羟基的氨基酸是和,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
8、蛋白质中的、和三种氨基酸具有紫外吸收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280nm处有最大光吸收。
9、精氨酸的pI为10.76,将其溶于pH7的缓冲液,并置于电场中,则精氨酸应向电场的方向移动。
10、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最基本的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和。
11、α-螺旋是由同一肽链的和间的键维持的,螺距为,每圈螺旋含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
天然蛋白质分子中的α-螺旋大都属于手螺旋。
12、球状蛋白质分子中有侧链的氨基酸残基长位于分子表面与水结合,而又侧链的氨基酸位于分子内部。
13、蛋白质的α-螺旋结构中,在环状氨基酸和存在处局部螺旋结构中断。
14、氨基酸与茚三酮发生氧化脱羧脱氨反应生成色化合物,而与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
15、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化学键:肽键和二硫键;维持二级结构靠氢键;维持三、四级结构靠和,其中包括、和。
16、稳定蛋白质胶体的因素是和。
17、GSH 的中文名称是,活性基团是;生化功能是、、。
18、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在一定pH 条件下,不同蛋白质和不同,因而在电场中移动的和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得到分离。
19、加入低浓度中性盐可使蛋白质溶解度,这种现象称为,而加入高浓度中性盐达到一定的盐饱和度时,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并,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这种现象常用于。
生物化学习题集及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集及答案
1. 问题: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什么?
答案: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磷脂双分子层。
2. 问题:DNA是由哪些基本组成单元构成的?
答案:DNA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由糖、碱基和磷酸组成。
3. 问题:什么是酶?它在生物化学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酶是一种催化剂,它能够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
它在生物化学中起到调节代谢和合成物质的作用。
4. 问题:光合作用是什么过程?它发生在哪个细胞器中?
答案: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它发生在叶绿体中。
5. 问题:ATP是什么分子?它在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ATP是腺苷三磷酸,它是一种细胞内常见的能量储存和传递的分子。
它在细胞中用于能量供应和驱动各种生化过程。
以上是本份生物化研究题集及答案的一部分。
希望对您的研究有所帮助!如需更多题,请继续阅读下一页。
请注意:
本文档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自行查证相关资料确认。
16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 血液的生物化学

16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血液的生物化学16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血液的生物化学血液的生物化学一、选择题(一)a型题1.人体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a.5%b.8%c.55%d.60%e.77%2.血液的ph平均值为a.7.30b.7.40c.7.50d.7.60e.7.703.在ph8.6的缓冲液中,展开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泳动最快的就是a.α1-球蛋白b.α2-球蛋白c.β-球蛋白d.γ-球蛋白e.清蛋白4.浆细胞合成的蛋白质是a.清蛋白b.纤维蛋白原c.纤维接合蛋白d.γ球蛋白e.凝血酶原5.血浆清蛋白的功能不包含a.营养作用b.缓冲作用c.运输作用d.免疫功能e.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6.在血浆附带有的以下物质中,肝脏无法制备的就是a.清蛋白b.γ-球蛋白c.凝血酶原d.纤维接合蛋白e.纤维蛋白原7.绝大多数血浆蛋白质的制备场所就是a.肾脏b.骨髓c.肝脏d.肌肉e.脾脏8.唯一不存在于正常人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ⅲb.纤维蛋白原c.因子d.因子ⅷe.因子ⅳ9.水解凝血酶原分解成凝血酶的就是a.因子xab.ca2+-pl复合物c.因子vad.ca2+e.(xa-ca2+-va)pl10.不是糖蛋白的凝血因子是a.凝血因子ⅲ与ⅳb.凝血因子ⅱc.凝血因子ⅶd.凝血因子ⅸe.凝血因子ⅹ11.凝血因子ⅹⅲa的功能就是a.活化因子vb.催化因子iii释放c.催化纤维蛋白共价交联d.催化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e.促进因子x的活化12.凝血因子ⅱ、vii、ix、x均由肝制备,制备过程中倚赖的维生素就是a.vitppb.vitb1c.vitb6d.vitb2e.vitk13.催化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的物质是a.凝血酶b.凝血因子iiic.ca2+d.凝血因子ve.凝血因子xa14.在体内,水解纤维蛋白的酶是a.蛋白激酶b.磷酸酶c.凝血酶d.纤溶酶e.尿激酶15.明朗红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就是a.糖的有氧氧化b.糖酵解c.磷酸戊糖途径d.2,3-bpg支路e.脂肪酸β氧化16.红细胞中糖酵解中间产物浓度最高的是a.2-磷酸甘油酸b.3-磷酸甘油酸c.2,3-二磷酸甘油酸d.1,3-二磷酸甘油酸e.丙酮酸17.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的主要功能就是a.氧化供能b.调节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c.产生nadphd.维持红细胞膜上离子泵的运转e.以上都不对18.成熟红细胞的特点是a.具备对立细胞分裂的能力b.存有rna和核糖体c.能够制备蛋白质及核酸d.能够展开有氧水解e.具备催化剂磷酸戊糖途径的全部酶系则19.成熟红细胞内磷酸戊糖途径所生成的nadph的主要功能是a.合成膜上胆固醇b.促进脂肪合成c.提供能量d.保持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正常水平e.保持白细胞膜上脂质的更新20.红细胞内的抗氧化物主要就是a.nadhb.coqh2c.gshd.fadh2e.fmnh221.合成血红素的基本原料是a.乙酰coa、fe2+b.珠蛋白、fe2+c.琥珀酰coa、fe2+d.乙酰coa、甘氨酸、fe2+e.琥珀酰coa、甘氨酸、fe2+22.血红素的制备部位就是在骨髓的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的a.线粒体与微粒体b.胞液与内质网c.微粒体与核糖体d.线粒体与胞液e.内质网与线粒体23.合成血红素时,在胞液中进行的反应是a.ala的分解成b.尿卟啉原iii的分解成c.原卟啉原ⅸ的分解成d.原卟啉ix的分解成e.血红素的分解成24.血红素制备的速度限制酶就是a.ala合酶b.ala脱水酶c.尿卟啉原i同合酶d.血红素合成酶e.尿卟啉原iii 同合酶25.ala合酶的辅酶是a.nad+b.fadc.fmnd.tppe.磷酸吡哆醛26.遏制血红素制备的物质就是a.维生素cb.铅c.氨基酸d.fe2+e.葡萄糖27.在生理条件下,合成血红素的限速步骤是合成a.胆色素原b.线状四吡咯c.尿卟啉原iiid.原卟啉ixe.δ-氨基-γ-酮戊酸28.不参与血红素合成代谢调节的因素是a.epob.原卟啉原ⅸ氧化酶c.ala合酶d.亚铁鳌再分酶e.ala脱水酶29.粒细胞主要的糖代谢途径就是a.有氧氧化b.磷酸戊糖途径c.糖酵解d.糖异生e.2,3-二磷酸甘油酸旁路30.在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的酶是a.nadph氧化酶b.nadh氧化酶c.gsh还原酶d.gsh过氧化物酶e.细胞色素氧化酶(二)b型题a.催化因子ⅹ生成因子ⅹab.催化因子ⅱ生成因子ⅱac.催化因子生成因子ad.属组织因子e.催化剂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1.因子ⅲ2.因子ⅹa3.因子ⅱaa.ala合酶b.ala脱水酶c.磷酸吡哆醛d.亚铁螯合酶e.促红细胞生成素4.ala 合酶的辅基是5.红细胞分解成的主要调节剂就是6.需还原剂维持其调节血红素合成功能的是a.须要维生素cb.须要维生素dc.须要维生素ad.须要磷酸吡哆醛e.不须要维生素c及磷酸吡哆醛7.高铁血红蛋白还原成8.血液凝固9.血红素制备a.钙离子b.因子ⅶc.因子ⅶ和钙离子d.纤溶酶原e.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10.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因子是11.参予内源性及外源性心肌反应的就是12.与纤维蛋白熔化存有密切关系的就是a.清蛋白b.免疫球蛋白c.促红细胞生成素d.葡萄糖e.2,3-bpg13.主要在肝中合成的是14.主要在肾脏合成的是15.主要在明朗红细胞制备的就是(三)x型题1.在肝中合成的血浆蛋白质是a.清蛋白b.纤维蛋白原c.纤接合蛋白d.γ球蛋白e.凝血酶原2.血浆蛋白质的性质包含a.绝大多数在肝合成b.合成场所是膜结合的多核蛋白体c.除清蛋白外,化学本质均为糖蛋白d.大多数呈多态性e.某些是急性时相蛋白3.属糖蛋白的血浆蛋白就是a.清蛋白b.α1-球蛋白c.运铁蛋白d.结合珠蛋白e.铜蓝蛋白4.急性时相蛋白包括a.c-反应蛋白b.α1抗胰蛋白酶c.α1酸性蛋白d.融合珠蛋白e.纤维蛋白原5.血浆中的抗体就是a.igab.igdc.iged.igge.igm6.血浆清蛋白的功能有a.保持胶体渗透压b.保持血浆的正常ph值c.营养促进作用d.运输某些物质,尤其就是脂溶性物质e.抵抗外来侵略7.蛋白c系统包含a.清蛋白b.蛋白sc.蛋白cd.球蛋白e.蛋白c抑制物8.依赖于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b.因子ⅶc.因子ⅱd.因子ⅸe.因子ⅹ9.血管内血液维持流动是因为a.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b.凝血因子处于非活化状态c.有抗凝血酶iiid.有活化因子xe.有蛋白c系统10.不是糖蛋白的凝血因子有a.凝血因子ⅰb.凝血因子ⅱc.凝血因子ⅲd.凝血因子ⅳe.凝血因子ⅴ11.红细胞内糖酵解产生的atp的功能有a.保持白细胞膜上钠泵的运转b.保持白细胞膜上钙泵的运转c.保持白细胞膜上脂质与血浆脂蛋白中脂质的互换d.提供谷胱甘肽、nad+的生物合成所需的能量e.启动糖酵解12.成熟红细胞的代谢途径有a.糖酵解b.水解磷酸化c.2,3-bpg支路d.三羧酸循环e.磷酸戊糖途径13.关于2,3-bpg叙述正确的是a.在红细胞中含量比其它细胞多b.可以调节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c.可稳定血红蛋白分子的t型构象d.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e.主要功能不是供能14.血红素合成的特点是a.制备的主要部位就是骨髓和肝脏b.制备原料就是甘氨酸、琥珀酰coa及fe2+c.制备的初始和最终过程均在线粒体中d.ala脱水酶就是血红素制备的速度限制酶e.制备中间步骤在胞液中15.诱导ala合酶合成的物质有a.铅b.促发展红细胞生成素c.在肝展开生物转化的物质d.睾酮e.血红素16.抑制ala合酶合成的物质有a.铅b.维生素b6c.高铁血红素d.睾酮e.血红素17.明朗红细胞内磷酸戊糖途径所分解成的nadph的功能就是a.对抗氧化剂b.保护膜蛋白的巯基c.维持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含量d.使mhb(fe3+)还原成hbe.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的更新二、是非题1.血清与血浆的区别是血清内并无纤维蛋白原。
生物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在核酸中一般不含有的元素是(D)A、碳B、氢C、氧D、硫2.通常既不见于DNA又不见于RNA的碱基是(B)A、腺嘌呤B、黄嘌呤C、鸟嘌呤D、胸腺嘧啶 3.下列哪种碱基只存在于mRNA而不存在于DNA中(B) A、腺嘌呤 B、尿嘧啶 C、鸟嘌呤D、胞嘧啶 4.DNA与RNA完全水解后,其产物的特点是(A)A、戊糖不同、碱基部分不同B、戊糖不同、碱基完全相同C、戊糖相同、碱基完全相同 D、戊糖相同、碱基部分不同 5.在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C)A、3′,3′-磷酸二酯键B、糖苷键C、3′,5′-磷酸二酯键D、肽键 6.核酸的紫外吸收是由哪一结构产生的(D)A、嘌呤和嘧啶之间的氢键B、碱基和戊糖之间的糖苷键C、戊糖和磷酸之间的酯键D、嘌呤和嘧啶环上的共轭双键波段:240 到290 最大吸收值 260 蛋白质的最大光吸收一般为280nm 7.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C)A、mRNAB、DNAC、tRNAD、rRNA 又名修饰碱基是化学修饰的产物,如甲基化氢化硫化8.核酸分子中储存、传递遗传信息的关键部分是(D) A、核苷 B、戊糖C、磷酸D、碱基序列 9.按照结构特征划分,下列不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的是(A)A、胃蛋白酶B、胰蛋白酶C、胰凝乳蛋白酶D、弹性蛋白酶10.关于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催化氧化脱氨基作用的酶有脱氢酶和氧化酶两类 B、转氨酶的辅助因子是维生素B2C、联合脱氨基作用是最主要的脱氨基作用D、氨基酸氧化酶在脱氨基作用中不起主要作用11.鸟类为了飞行的需要,通过下列哪种排泄物释放体内多余的氨(C) A、尿素B、尿囊素C、尿酸D、尿囊酸12.胸腺嘧啶除了在DNA出现,还经常在下列哪种RNA中出现(B) A、mRNA B、tRNA C、5S rRNA D、18S rRNA 13.下列哪一个代谢途径是细菌和人共有的(A)A、嘌呤核苷酸的合成B、氮的固定C、乙醇发酵D、细胞壁粘肽的合成 14.DNA分子中碱基配对主要依赖于(B)A、二硫键B、氢键C、共价键D、盐键 15.人细胞DNA含2.9 ×109个碱基对,其双螺旋的总长度约为(A) A、990 mm B、580 mm C、290 mm D、9900 mm 16.核酸从头合成中,嘌呤环的第1位氮来自(A)A、天冬氨酸B、氨甲酰磷酸C、甘氨酸D、谷氨酰胺 17.m2G是(B)A、含有2个甲基的鸟嘌呤碱基B、杂环的2位上带甲基的鸟苷 m 表示甲基化修饰集团,修饰基团在碱基上的位置写在碱基符号左上方修饰基团在核糖上的位置写在碱基符号的右方。
生物化学习题和答案解析

习题试题第1单元蛋白质(一)名词解释1.兼性离子(zwitterion);2.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3.构象(conformation);4.别构效应(allostericeffect);5.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structure);6.结构域(structural domain,domain);7.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acture of protein);8.Edman降解法(Edman degradation);9.蛋白质的变性作用(denaturationofprotein);10.Bohr效应(Bohr effect);11.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和单克隆抗体(monochonal antibody);12.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13.盐溶与盐析(saltinginandsaltingout)。
(二)填充题1.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__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
+2.组氨酸的pK1(α-COOH)值是1.82,pK2(咪唑基)值是6.00,pK3(α-NH3)值是9.17,它的等电点是__________。
3.Asp的pK1=2.09,pK2= 3.86,pK3=9,82,其pI等于________。
4.在近紫外区能吸收紫外光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其中_______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
5 .蛋白质分子中氮的平均含量为_______,故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常以所测氮量乘以_______即是。
6.实验室常用的甲醛滴定是利用氨基酸的氨基与中性甲醛反应,然后用碱(NaOH)来滴定_________上放出的__________。
生物化学习题集(附详细解析)

生物化学习题集(附详细解析)第 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A.丙氨酸B.赖氨酸C.丝氨酸D.谷氨酸E.苯丙氨酸【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酸性氨基酸包括: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丙 氨酸属于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赖氨酸属于碱性氨基 酸,丝氨酸属于极性中性氨基酸,苯丙氨酸属于芳香 族氨基酸。
第 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DNA的一级结构是A.多聚A结构B.核小体结构C.双螺旋结构D.三叶草结构E.多核苷酸排列顺序【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DNA的一级结构是核苷酸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高级结构是超螺旋结构。
多聚A 结构是mRNA的特点;三叶草结构是tRNA的特点。
核小体结构是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第 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A.合成胆汁酸B.提供能量C.提供 NADPHD.合成酮体E.参与脂蛋白代谢【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三羧酸循环生理意义:TCA循环是3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 枢纽。
循环本身不是释放能量、生成ATP的主要环节,而是通过4次脱氢,为氧化磷酸化反应生成ATP 提供还原当量。
第 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细胞内脂昉酸合成的部位是A.线粒体B.细胞液C.细胞核D.高尔基体E.内质网【正确答案】:B第 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指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局部主链的空间构象C.亚基间相对的空间位置D.每一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E.每一氨基酸侧链的空间构象【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局部主链的空间构 象如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等。
氨基酸顺序指一级结构,亚基相对空间位置涉及四级结构,其余涉及三 级结构。
第 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对稳定蛋白质构象通常不起作用的化学键是A.范德华力B.疏水键C.氢键D.盐键E.酯键【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蛋白质构象的稳定主要靠次级键,但不包 括酯键,因而酯键对蛋白质构象的稳定通常不起作用第 7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是A. 200nmB. 220nmC. 240nmD. 260nmE. 280nm【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核酸所含嘌呤和嘧啶分子具有共轭双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血液的生物化学一、选择题 A 型题 1 .人体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 A .5% B .8% C .55% D .60% E .77% 2 .血液的pH 平均为A .B .C .D .E .3 .在的缓冲液中,进行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泳动最快的是A .α 1 - 球蛋白B .α 2 - 球蛋白C .β- 球蛋白D .γ- 球蛋白E .清蛋白4 .浆细胞合成的蛋白质是A .清蛋白B .纤维蛋白原C .纤维粘连蛋白 D .γ 球蛋白 E .凝血酶原5 .血浆清蛋白的功能不包括A .营养作用B .缓冲作用C .运输作用D .免疫功能E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 6 .在血浆内含有的下列物质中,肝脏不能合成的是 A .清蛋白 B .γ- 球蛋白 C .凝血酶原D .纤维粘连蛋白E .纤维蛋白原7 .绝大多数血浆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A .肾脏B .骨髓C .肝脏D .肌肉E .脾脏8 .唯一不存在于正常人血浆中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ⅢB .纤维蛋白原C .因子ⅫD .因子Ⅷ E .因子Ⅳ9 .水解凝血酶原生成凝血酶的是 A .因子Xa B .Ca 2+ -PL 复合物 C .因子Va D .Ca 2+ E .PL 10 .不是糖蛋白的凝血因子是 A .凝血因子Ⅲ与Ⅳ B .凝血因子Ⅱ C .凝血因子ⅦD .凝血因子ⅨE .凝血因子Ⅹ11 .凝血因子ⅩⅢ a 的功能是A .活化因子VB .催化因子III 释放C .催化纤维蛋白共价交联D .催化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E .促进因子X 的活化12 .凝血因子Ⅱ、VII 、IX 、X 均肝合成,合成过程中依赖的维生素是 A .Vit PP B .Vit B 1 C .Vit B 6 D .Vit B 2 E .Vit K 13 .催化纤维蛋白原生成纤维蛋白的物质是 A .凝血酶 B .凝血因子III C .Ca 2+ D .凝血因子V E .凝血因子Xa 14 .在体内,水解纤维蛋白的酶是 A .蛋白激酶B .磷酸酶 C .凝血酶 D .纤溶酶E .尿激酶15 .成熟红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A .糖的有氧氧化B .糖酵解 C .磷酸戊糖途径D .2 ,3-BPG 支路E .脂肪酸β 氧化16 .红细胞中糖酵解中间产物浓度最高的是 A .2- 磷酸甘油酸B .3- 磷酸甘油酸C .2 ,3- 二磷酸甘油酸 D . 1 ,3- 二磷酸甘油酸 E .丙酮酸17 .红细胞内 2 ,3- 二磷酸甘油酸的主要功能是 A .氧化供能 B .调节血红蛋白的运氧功能 C .产生NADPHD .维持红细胞膜上离子泵的运转E .以上都不对18 .成熟红细胞的特点是 A .具有分裂增殖的能力B .存在RNA 和核糖体 C .能合成蛋白质及核酸 D .能进行有氧氧化E .具有催化磷酸戊糖途径的全部酶系19 .成熟红细胞内磷酸戊糖途径所生成的NADPH 的主要功能是 A .合成膜上胆固醇 B .促进脂肪合成 C .提供能量 D .维持还原性谷胱甘肽的正常水平 E .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的更新20 .红细胞内的抗氧化物主要是A .NADH B .CoQH 2 C .GSH D .FADH 2 E .FMNH 2 21 .合成血红素的基本原料是 A .乙酰CoA 、Fe 2+ B .珠蛋白、Fe 2+ C .琥珀酰CoA 、Fe 2+ D .乙酰CoA 、甘氨酸、Fe 2+ E .琥珀酰CoA 、甘氨酸、Fe 2+ 22 .血红素的合成部位是在骨髓的幼红细胞和网织红细胞的A .线粒体与微粒体 B .胞液与内质网 C .微粒体与核糖体 D .线粒体与胞液 E .内质网与线粒体23 .合成血红素时,在胞液中进行的反应是 A .ALA 的生成 B .尿卟啉原III 的生成 C .原卟啉原Ⅸ的生成 D .原卟啉IX 的生成 E .血红素的生成24 .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是A .ALA 合酶 B .ALA 脱水酶C .尿卟啉原I 同合酶 D .血红素合成酶 E .尿卟啉原III 同合酶25 .ALA 合酶的辅酶是A .NAD +B .FADC .FMND .TPPE .磷酸吡哆醛26 .抑制血红素合成的物质是 A .维生素C B .铅C .氨基酸D .Fe 2+ E .葡萄糖27 .在生理条件下,合成血红素的限速步骤是合成 A .胆色素原B .线状四吡咯 C .尿卟啉原III D .原卟啉IX E .δ- 氨基-γ- 酮戊酸28 .不参与血红素合成代谢调节的因素是 A .EPO B .原卟啉原Ⅸ氧化酶 C .ALA 合酶 D .亚铁鳌合酶 E .ALA 脱水酶29 .粒细胞主要的糖代谢途径是 A .有氧氧化 B .磷酸戊糖途径 C .糖酵解D .糖异生E .2 ,3- 二磷酸甘油酸旁路30 .在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中起重要作用的酶是 A .NADPH 氧化酶B .NADH 氧化酶 C .GSH 还原酶 D .GSH 过氧化物酶 E .细胞色素氧化酶 B 型题 A .催化因子Ⅹ生成因子Ⅹ a B .催化因子Ⅱ生成因子Ⅱ a C .催化因子Ⅻ生成因子Ⅻ a D .属组织因子E .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1 .因子Ⅲ2 .因子Ⅹ a3 .因子Ⅱ a A .ALA 合酶B .ALA 脱水酶 C .磷酸吡哆醛D .亚铁螯合酶E .促红细胞生成素4 .ALA 合酶的辅基是5 .红细胞生成的主要调节剂是6 .需还原剂维持其调节血红素合成功能的是A .需要维生素C B .需要维生素D C .需要维生素A D .需要磷酸吡哆醛E .不需要维生素 C 及磷酸吡哆醛7 .高铁血红蛋白还原8 .血液凝固9 .血红素合成 A .钙离子B .因子ⅦC .因子Ⅶ和钙离子D .纤溶酶原E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10 .参与外源性凝血系统的因子是11 .参与内源性及外源性凝血反应的是12 .与纤维蛋白溶解有密切关系的是A .清蛋白B .免疫球蛋白C .促红细胞生成素D .葡萄糖E . 2 ,3-BPG 13 .主要在肝中合成的是14 .主要在肾脏合成的是15 .主要在成熟红细胞合成的是X 型题1 .在肝中合成的血浆蛋白质是 A. 清蛋白 B. 纤维蛋白原 C. 纤粘连蛋白D. γ 球蛋白E. 凝血酶原 2 .血浆蛋白质的性质包括 A. 绝大多数在肝合成 B. 合成场所是膜结合的多核蛋白体 C. 除清蛋白外,化学本质均为糖蛋白 D. 大多数呈多态性 E. 某些是急性时相蛋白 3 .属于糖蛋白的血浆蛋白是 A. 清蛋白 B. α 1 - 球蛋白 C. 运铁蛋白 D. 结合珠蛋白E. 铜蓝蛋白 4 .急性时相蛋白包括A. C- 反应蛋白B. α 1 抗胰蛋白酶C. α 1 酸性蛋白 D. 结合珠蛋白E. 纤维蛋白原 5 .血浆中的抗体是 A. IgA B. IgD C. IgE D. IgG E. IgM 6 .血浆清蛋白的功能有 A. 维持胶体渗透压 B. 维持血浆的正常pH 值 C. 营养作用 D. 运输某些物质,尤其是脂溶性物质 E. 抵抗外来入侵7 .蛋白C 系统包括 A. 清蛋白 B. 蛋白S C. 蛋白C D. 球蛋白E. 蛋白C 抑制物8 .依赖于维生素K 的凝血因子是 A. 因子Ⅺ B. 因子Ⅶ C. 因子Ⅱ D. 因子Ⅸ E. 因子Ⅹ9 .血管内血液保持流动是因为 A. 有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B. 凝血因子处于非活化状态 C. 有抗凝血酶III D. 有活化因子X E. 有蛋白 C 系统10 .不是糖蛋白的凝血因子有A .凝血因子ⅠB .凝血因子ⅡC .凝血因子ⅢD .凝血因子ⅣE .凝血因子Ⅴ11 .红细胞内糖酵解产生的ATP 的功能有 A. 维持红细胞膜上钠泵的运转 B. 维持红细胞膜上钙泵的运转 C. 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与血浆脂蛋白中脂质的交换 D. 提供谷胱甘肽、NAD + 的生物合成所需的能量E. 启动糖酵解12 .成熟红细胞的代谢途径有 A. 糖酵解 B. 氧化磷酸化 C. 2 ,3-BPG 支路 D. 三羧酸循环 E. 磷酸戊糖途径13 .关于 2 ,3-BPG 叙述正确的是A. 在红细胞中含量比其它细胞多B. 可调节血红蛋白的携氧功能C. 可稳定血红蛋白分子的T 型构象D. 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E. 主要功能不是供能14 .血红素合成的特点是 A. 合成的主要部位是骨髓和肝脏 B. 合成原料是甘氨酸、琥珀酰CoA 及Fe 2+ C. 合成的起始和最终过程均在线粒体中 D. ALA 脱水酶是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 E. 合成中间步骤在胞液中15 .诱导ALA 合酶合成的物质有 A. 铅 B. 促红细胞生成素 C. 在肝进行生物转化的物质D. 睾酮 E. 血红素16 .抑制ALA 合酶合成的物质有 A. 铅B. 维生素B 6 C . 高铁血红素 D. 睾酮 E. 血红素17 .成熟红细胞内磷酸戊糖途径所生成的NADPH 的功能是A .对抗氧化剂 B .保护膜蛋白的巯基 C .维持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含量D .使MHb 还原成Hb E .维持红细胞膜上脂质的更新二、是非题1 .血清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内无纤维蛋白原。
2 .血浆蛋白质中清蛋白含量最少。
3 .血浆平均含蛋白质约为7g %~%。
4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取决于清蛋白。
5 .血红素合成的限速酶是ALA 合酶。
6 .合成血红素的原料有甘氨酸、琥珀酰CoA 、Fe 3+ 。
7 .网织红细胞能合成血红素。
8 .只有网织红细胞能合成血红素。
9 .ALA 合酶发挥作用的部位是微粒体。
10 .血红素合成的部位是在造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及胞液中。
11 .ALA 合酶的辅酶含有维生素 B 6 。
12 .血红素对ALA 合酶起反馈抑制作用。
13. 使用巴比妥可导致肝脏ALA 合酶减少。
14 .成熟红细胞依赖葡萄糖的酵解供能。
15. 红细胞内的糖酵解主要通过 2 ,3-DPG 支路生成乳酸。
三、填空题 1 .____ 是人体血浆最主要的蛋白质,它与球蛋白的比值是_____ ,它是以_____ 形式合成的。
2 .血浆功能酶绝大多数_____ 合成后分泌入血,并在血浆中发挥____ 作用。
3 .正常血液中存在______ 、______ 、和______ ,它们共同作用,既可防止血液流失,又能保持血液在血管内的正常流动。
4 .体内三个主要的抗凝血成分包括____ 、_____ 和______ 。
5 ._____ 是血浆中最重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它是一种α 2 球蛋白,能持久的灭活_____ 。
6 .血凝块的主要成分是_____ ,它在血浆中是以_____ 形式存在。
7 .刚形成的纤维蛋白所产生的血块很不牢固,很快在____ 催化下交联,这是一种_____ 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