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习题解析

合集下载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解析)

生物化学习题(含答案解析)

1变性后的蛋白质变性后的蛋白质,,其主要特点是A 、分子量降低B 、溶解度增加C 、一级结构破坏D 、不易被蛋白酶水解E 、生物学活性丧失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蛋白质变性的特点:生物活性丧失溶解度降低粘度增加结晶能力消失易被蛋白酶水解。

蛋白质变性:是蛋白质受物化因素(加热、乙醇、强酸、强碱、重金属离子、生物碱试剂等)的影响,改变其空间构象被破坏,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一级结构不受影响,不分蛋白质变性后可复性。

2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下列蛋白质通过凝胶过滤层析柱时,,最先被洗脱的是A 、MB(Mr:68500)B 、血清白蛋白、血清白蛋白(Mr:68500) (Mr:68500)C 、牛ν-乳球蛋白乳球蛋白(Mr:35000) (Mr:35000)D 、马肝过氧化氢酶、马肝过氧化氢酶(Mr:247500) (Mr:247500)E 、牛胰岛素、牛胰岛素(Mr:5700) (Mr:5700)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凝胶过滤层析,分子量越大,最先被洗脱。

3蛋白质紫外吸收的最大波长是A 、250nm B 、260nm C 、270nm D 、280nm E 、290nm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蛋白质紫外吸收最大波长280nm 280nm。

DNA 的最大吸收峰在260nm 260nm(显色效应)(显色效应)。

4临床常用醋酸纤维素薄膜将血浆蛋白进行分类研究临床常用醋酸纤维素薄膜将血浆蛋白进行分类研究,,按照血浆蛋白泳动速度的快慢按照血浆蛋白泳动速度的快慢,,可分为A 、α1、α2、β、γ白蛋白B 、白蛋白、γ、β、α1、α2C 、γ、β、α1、α2、白蛋白D 、白蛋白、α1、α2、β、γE 、α1、α2、γ、β白蛋白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血浆蛋白泳动速度的快慢,白蛋白、α1白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γ--球蛋白背吧5血浆白蛋白的主要生理功用是A 、具有很强结合补体和抗细菌功能B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C 、白蛋白分子中有识别和结合抗原的主要部位D 、血浆蛋白电泳时、血浆蛋白电泳时,,白蛋白泳动速度最慢E 、白蛋白可运输铁、铜等金属离子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血浆白蛋白的生理功用1、在血浆胶体渗透压中起主要作用,提供7575--80%80%的血浆总胶体渗透压。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RNA的生物合成过程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RNA的生物合成过程

RNA的生物合成过程一、选择题(一) A 型题1 .下列关于转录的叙述正确的是A .转录过程需 RNA 引物B .转录生成的 RNA 都是翻译模板C .真核生物转录是在胞浆中进行的D . DNA 双链一股单链是转录模板E . DNA 双链同时作为转录模板2 . DNA 上某段编码链碱基顺序为 5 ' -ACTAGTCAG-3 ' ,转录后 mRNA 上相应的碱基顺序为A . 5 ' -TGATCAGTC-3 'B . 5 ' -UGAUCAGUC-3 'C . 5 ' -CUGACUAGU-3 'D . 5 ' -CTGACTAGT-3 'E . 5 ' -CAGCUGACU-3 '3 .不对称转录是A .双向复制后的转录B .以 DNA 为模板双向进行转录C .同一单链 DNA ,转录时可以交替作为编码链和模板链D .同一单链 DNA ,转录时只转录外显子部分E .没有规律的转录4 .真核生物的转录特点是A .发生在细胞质内,因为转录产物主要供蛋白质合成用B .转录产物有 poly ( A )尾, DNA 模板上有相应的 poly ( dT )序列C .转录的终止过程需ρ( Rho )因子参与D .转录起始需要形成 PIC (转录起始前复合物)E .需要α因子辨认起点5 .下列关于转录编码链的叙述正确的是A .能转录生成 mRNA 的 DNA 单链B .能转录生成 tRNA 的 DNA 单链C .同一 DNA 单链不同片段可作模板链或编码链D .是基因调节的成份E .是 RNA 链6 . Pribnow box 序列是A . AAUAAAB . TAAGGC C . TTGACAD . TATAATE . AATAAA7 .真核生物的 TATA 盒是A .参与转录起始B .翻译的起始点C . RNA 聚合酶核心酶结合位点D .σ因子结合位点E .复制的起始点8 .原核生物 DNA 指导的 RNA 聚合酶由数个亚基组成,其核心酶的组成是A .α 2 ββ ' ( ω )B .α 2 β ( σ )C .α 2 ββ ' σ ( ω )D .α 2 β ' ( ω )E .αββ '9 .原核生物识别转录起始点的是A .ρ因子B .核心酶C . RNA 聚合酶的α亚基D .σ亚基E . RNA 聚合酶的β亚基10 .ρ因子的功能是A .参与转录的启动过程B .参与转录的全过程C .加速 RNA 的合成D .参与转录的终止过程E .可改变 RNA 聚合酶的活性11 .在转录延长阶段, RNA 聚合酶与 DNA 模板的结合是A .全酶与模板结合B .核心酶与模板特定位点结合C .结合松弛而有利于 RNA 聚合酶向前移动D .和转录起始时的结合状态没有区别E .结合状态相对牢固稳定12 .下列关于转录因子( TF )的叙述正确的是A .是真核生物 RNA 聚合酶的组分B .参与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延长和终止阶段C .是转录调控中的反式作用因子D .是真核生物的启动子E .是原核生物 RNA 聚合酶的组分13 .真核生物转录终止A .需要ρ( Rho )因子B .需要释放因子( RF )C .与加尾修饰同步进行D .需要信号肽E .形成茎环形式的二级结构14 .外显子是A . DNA 的调节序列B .转录模板链C .真核生物的编码序列D .真核生物的非编码序列E .原核生物的编码序列15 . DNA 复制和转录过程具有许多异同点,下列关于 DNA 复制和转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在体内只有一条 DNA 链转录,而两条 DNA 链都复制B .在这两个过程中合成方向都为 5 ' → 3 'C .两个过程均需 RNA 引物D .两个过程均需聚合酶参与E .通常情况下复制的产物其分子量大于转录的产物16 .以下哪些代谢过程需要以 RNA 为引物A . DNA 复制B .转录C . RNA 复制D .翻译E .逆转录17 .下列有关真核细胞 m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由 hnRNA 经加工后生成的B . 5 ' 末端有 m 7 GpppN 帽子C . 3 ' 末端有 poly ( A )尾D .为多顺反子E .成熟过程中需进行甲基化修饰(二) B 型题A . pppGB . PIC C . TFD . TATAATE . AATAAA1 .顺式作用元件2 .反式作用因子3 .真核生物的转录起始前复合物A . 5 ' → 3 'B . 3 ' → 5 'C . C 端→ N 端D . N 端→ C 端E .一个点向两个方向同时进行4 .双向复制5 .肽链的生物合成方向6 .转录的方向A . DNA 指导的 RNA 聚合酶B . RNA 指导的 DNA 聚合酶C . DNA 连接酶D .引物酶E .拓扑酶7 .在复制中催化小片段 RNA 合成的酶8 . RNA 合成时所需的酶9 . DNA 合成时所需的酶A . DNA 聚合酶B . RNA 聚合酶C .逆转录酶D .核酶E . Taq 酶10 .化学本质为核酸的酶11 .遗传信息由 RNA → DNA 传递的酶12 .耐热的 DNA 聚合酶(三) X 型题1 .下列关于 RNA 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 RNA 聚合酶的核心酶能识别转录起始点B .转录复合物是由 RNA 聚合酶和 DNA 组成的复合物C .转录在胞质进行从而保证了翻译的进行D . DNA 双链中仅一股单链是转录模板E .合成 RNA 引物2 .真核生物 mRNA 转录后加工方式有A .在 3 ' 端加 poly ( A )尾B .切除内含子,拼接外显子C .合成 5 ' 端的帽子结构D .加接 CCA 的 3 ' 末端E .去掉启动子3 .下列哪项因素可造成转录终止A .ρ因子参与B .δ因子参与C .在 DNA 模板终止部位有特殊的碱基序列D . RNA 链 3 ' 端出现茎环结构E . RNA 链 3 ' 端出现寡聚 U 与模板结合能力小4 .真核生物的 tRNAA .在 RNA-pol Ⅲ催化下生成B .转录后 5 ' 端加 CCA 尾C .转录后修饰形成多个稀有碱基( I 、 DHU 、ψ)D . 5 ' 端加 m 7 GpppN 帽子E .二级结构呈三叶草型5 .真核生物 rRNAA .单独存在无生理功能,需与蛋白质结合为核蛋白体发挥作用B .在 RNA-pol Ⅰ作用下合成 rRNA 前体C . 45S-rRNA 剪切为 5.8S 、 18S 、 28S 三种 rRNAD . 45S-rRNA 与蛋白质结合为核蛋白体E .转录后加工在细胞核内进行二、是非题1 .复制和转录起始均需 RNA 引物。

生物化学习题及解析基因表达调控

生物化学习题及解析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表达调控一、选择题(一) A 型选择题1 .基因表达调控的最基本环节是A .染色质活化B .基因转录初步C .转录后的加工D .翻译E .翻译后的加工2.将大肠杆菌的碳源由葡萄糖转变为乳糖时,细菌细胞内不发生A .乳糖→半乳糖B .cAMP 浓度高升C .半乳糖与隔断蛋白结合D .RNA聚合酶与启动序列结合E .隔断蛋白与控制序列结合3.加强子的特点是4.以下那个不属于顺式作用元件A 5 ABCDE 6 . UAS B . TATA 盒 C . CAAT 盒 D . Pribnow盒E..关于铁反应元件(IRE)错误的选项是.位于运铁蛋白受体(TfR)的mRNA上. IRE 组成重复序列.铁浓度高时 IRE 促进 TfR mRNA 降解.每个 IRE可形成柄环节构. IRE 结合蛋白与 IRE 结合促进 TfR mRNA 降解.启动子是指GC 盒A. DNA 分子中能转录的序列B.转录启动时 RNA 聚合酶鉴别与结合的 DNA 序列C.与隔断蛋白结合的 DNA 序列D.含有转录停止信号的 DNA 序列E.与反式作用因子结合的 RNA 序列7.关于管家基因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在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全生命过程中几乎全部组织细胞都表达B.在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几乎全部细胞中连续表达C.在同种生物几乎全部个体中连续表达D.在同种生物全部个体中连续表达、表达量一模一样E.在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各个生长阶段连续表达8.转录调治因子是E.产生隔断蛋白的调治基因9 .对大多数基因来说,CpG 序列高度甲基化A .控制基因转录B .促进基因转录C .与基因转录没关D .对基因转录影响不大E .既可控制也可促进基因转录10 . HIV 的 Tat 蛋白的功能是A .促进 RNA polⅡ 与DNA结合B.提高转录的频率C .使 RNA pol Ⅱ经过转录停止点D .提前停止转录E .控制 RNA pol Ⅱ参加组成前初步复合物11.活性基因染色质结构的变化不包括A . RNA 聚合酶前方出现正性超螺旋B . CpG 岛去甲基化C .组蛋白乙酰化D .形成茎 - 环结构E .对核酸酶敏感12.真核基因组的结构特点不包括E .几个功能相关基因成簇地串联13 .功能性前初步复合物中不包括A . TF Ⅱ AB . TBPC .σ因子D .initiator (Inr )E .RNA pol Ⅱ14 . tRNA 基因的启动子和转录的启动正确的选项是A .启动子位于转录初步点的 5 '端B . TF ⅢC 是必需的转录因子,TF Ⅲ B 是帮助TF ⅢC 结合的辅助因子C .转录初步需三种转录因子 TF Ⅲ A 、 TF Ⅲ B 和 TF Ⅲ CD .转录初步第一由 TF Ⅲ B 结合 A 盒和 B 盒E .一旦 TF Ⅲ B 结合, RNA 聚合酶即可与转录初步点结合并开始转录15.基因转录激活调治的基本要素错误的选项是A .特异 DNA 序列 B .转录调治蛋白C . DNA- 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D . RNA 聚合酶活性E . DNA 聚合酶活性16.关于“基因表达”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基因表达并无严格的规律性B .基因表达拥有组织特异性C .基因表达拥有阶段特异性D .基因表达包括转录与翻译E.有的基因表达受环境影响水平高升或降低17 .关于基因引诱和隔断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 .这类基因表达受环境信号影响升或降B .可引诱基因指在特定条件下可被激活C .可隔断基因指应答环境信号时被控制D .乳糖控制子体系是引诱和隔断表达典型例子E .此类基因表达只受启动序列与 RNA 聚合酶相互作用的影响18 .控制子不包括19.顺式作用元件是指C.编码基因以外可影响编码基因表达活性的序列D.启动子不属顺式作用元件 E .特异的调治蛋白20 .关于反式作用因子不正确的选项是A.绝大多数转录因子属反式作用因子B.大多数的反式作用因子是 DNA 结合蛋白质C.指拥有激活功能的调治蛋白D .与顺式作用元件平时是非共价结合E .反式作用因子即反式作用蛋白21 .乳糖控制子的直接引诱剂是A .乳糖B .半乳糖C .葡萄糖 D.透酶 E .β- 半乳糖苷酶22 .关于乳糖控制子不正确的选项是A .当乳糖存在时可被隔断B .含三个结构基因C . CAP 是正性调治要素D .隔断蛋白是负性调治要素E .半乳糖是直接引诱剂23 .活化基因一个明显特点是对核酸酶A .高度敏感B .中度敏感C .低度敏感D .不度敏感E .不用然24 . lac隔断蛋白与lac控制子结合的地址是A . I基因B.P序列C.O序列D.CAP序列E.Z基因25 . CAP 介导 lac控制子正性调治发生在A .无葡萄糖及 cAMP 浓度较高时B .有葡萄糖及 cAMP 浓度较高时C .有葡萄糖及 cAMP 浓度较低时D .无葡萄糖及 cAMP 浓度较低时E .葡萄糖及 cAMP 浓度均较低时26 .功能性的前初步复合物( PIC )形成牢固的转录初步复合物需经过TBP 接近A.结合了默然子的转录控制因子B.结合了加强子的转录控制因子C.结合了默然子的转录激活因子D.结合了加强子的转录激活因子E.结合了加强子的基本转录因子(二) B 型选择题A.控制子 B .启动子 C .加强子 D .默然子 E .转座子1 .真核基因转录激活必不能少2 .真核基因转录调治中起正性调治作用3 .真核基因转录调治中起负性调治作用4.原核生物的基因调控体系是5.由特定基因编码,对另一基因转录拥有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6.影响自己基因表达活性的 DNA 序列7.由特定基因编码,对自己基因转录拥有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8.属于原核生物基因转录调治蛋白的是A . lac隔断蛋白B.RNA聚合酶C.c AMP D.CAPE.转录因子9.与 CAP 结合10.与启动序列结合11.与控制序列结合A .多顺反子B .单顺反子C .内含子D .外显子E .控制子12.真核基因转录产物13.原核基因转录产物14.真核基因编码序列A . UBF1B . SL 1 C.ICR D.TFⅢ B E.UCE15 . RNA polⅠ所需转录因子,并能与UCE 和核心元件结合16 . tRNA 和 5S rRNA 基因的启动子17 .人 rRNA 前体基因的启动子元件18 . tRNA 和 5S rRNA 基因转录初步所需转录因子(三) X 型选择题1.基因表达的方式有2.基因表达终产物能够是3.在遗传信息水平上影响基因的表达包括4.控制子包括E.顺式作用元件5.以下哪些是转录调治蛋白E.反式作用因子6.基因转录激活调治的基本要素有A .特异 DNA 序列B .转录调治蛋白C . DNA-RNA 相互作用D . DNA- 蛋白质相互作用E .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7.平时组成最简单的启动子的组件有E.上游激活序列8.关于启动子的表达哪些是错误的A .开始转录生成 m RNA 的 DNA 序列B . m RNA 开始被翻译的序列C . RNA 聚合酶开始结合的 DNA 序列D .隔断蛋白结合 DNA 的部位E.产生隔断物的基因9.基因表达过程中仅在原核生物中出现而真核生物没有的是A . AUG 用作初步密码子B .σ因子C .电镜下的“羽毛状”现象D .多顺反子 m RNA E .多聚核糖表现象二、是非题1 .管家基因在一个生物个体的几乎全部细胞中连续表达,且表达水平是一成不变的。

20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20 生物化学习题与解析--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

癌基因、抑癌基因与生长因子一、选择题(一) A 型题1 . 关于细胞癌基因叙述正确的是A . 在体外能使培养细胞转化B . 感染宿主细胞能引起恶性转化C . 又称为病毒癌基因D . 组主要存在于 RNA 病毒基因中E . 感染宿主细胞能随机整合于宿主细胞基因2 . 关于抑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可促进细胞过度生长B . 缺失时不会导致肿瘤发生C . 可诱发细胞程序性死亡D . 与癌基因表达无关E . 最早发现的是 p53 基因3 . 癌基因被激活后其结果可以是A . 出现新的表达产物B . 出现过量正常表达产物C . 出现异常表达产物D . 出现截短的表达产物E . 以上都对4 . 原癌基因发生单个碱基的突变可导致A . 原癌基因表达产物增加B . 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变异C . 无活性的原癌基因移至增强子附近D . 原癌基因扩增E . 以上都不对5 . 下列那个癌基因表达产物属于核内转录因子A . srcB . K-rasC . sisD . mybE . mas6 . 编码产物 P28 与人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同源的癌基因是A . srcB . K-rasC . sisD . mybE . myc7 . 关于 Rb 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基因定位于 13q14B . 是一种抑癌基C . 是最早发现的抑癌基因D . 编码 P28 蛋白质E . 抑癌作用有一定广泛性8 . 关于 EGF 叙述错误的是A .表皮生长因子, 是一种多肽类物质B .可以促进表皮和上皮细胞的生长C . EGF 受体是一种典型的受体型 PTKD . 与恶性肿瘤发生有关E . 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9 . 能通过 IP3 和 DAG 生成途径调节转录的癌基因主要是A . srcB . rasC . sisD . mybE . myc10 . 关于癌基因叙述错误的是A .正常情况下, 处于低表达或不表达B .被激活后, 可导致细胞发生癌变C . 癌基因表达的产物都具有致癌活性D . 存在于正常生物基因组中E . 与抑癌基因协调作用11 . 下列哪一种不是癌基因产物A . 化学致癌物质B . 生长因子类似物C . 跨膜生长因子受体D . GTP 结合蛋白E . DNA 结合蛋白12 . 关于 p53 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基因定位于 17p13B . 是一种抑癌基因C . 编码产物有转录因子作用D . 编码 P21 蛋白质E . 突变后可致癌13 . 能编码 DNA 结合蛋白的癌基因是A . mycB . rasC . sisD . srcE . fos14 . 关于原癌基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广泛存在自然界B .又称细胞癌基因C .表达产物呈负调控作用D .一旦激活, 可能导致细胞癌变E .对维持细胞正常生长起重要作用15 . 有关肿瘤病毒叙述错误的是A . 有 RNA 肿瘤病毒B . 有 DNA 肿瘤病毒C . 能直接引起肿瘤D . 可使敏感宿主产生肿瘤E . RSV 是一禽肉瘤病毒(二) B 型选择题A . 抑制细胞过度生长和增殖的基因B . 促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基因C . 存在肿瘤病毒中的癌基因D . 抑癌基因E .进化过程中, 基因序列高度保守1 . 癌基因是2 . 病毒癌基因是3 . Rb 基因是4 . 细胞癌基因特点是A . H-rasB . c-mycC . srcD . mybE . erbB5.编码核内 DNA 结合蛋白6 . 为核内的一种转录因子7 . 产物多具有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8 . 编码产物是与膜结合的 GTP 结合蛋白A . 原癌基因中单个碱基替换B . 原癌基因数量增加C . 原癌基因表达产物增加D . 病毒基因组的长末端重复序列插人到细胞原癌基因内部E . 无活性的原癌基因移至增强子附近9 . 原癌基因扩增10 . 获得启动子和增强子11 . 点突变12 . 基因移位(三) X 型选择题1 . 癌基因被激活的方式主要有A . 获得启动子与增强子B . 原癌基因扩增C . 基因易位D . 框移突变E . 点突变2 . 癌基因表达的产物有A . 生长因子B . 生长因子受体C . 细胞内信号转导体D . 转录因子E . P53 蛋白3 . 以下都与 ras 家族有关的是A . 编码产物是小 G 蛋白 P21B . 不止包括一个成员C . 位于细胞质膜内面D . 编码产物可与 GTP 结合E . 有 GTP 酶活性4 . 野生型 p53 基因A . 是抑癌基因B . 是癌基因C . 编码蛋白质为 P53D . 主要能活化 p21 基因转录E . 是基因卫士5 . 可以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因素有A . 野生型 p53B . 突变型 p 53C . 神经生长因子D . 表皮生长因子E . 肿瘤坏死因子二、是非题1 . 细胞癌基因源于病毒癌基因。

生物化学习题全解

生物化学习题全解

生物化学习题全解第一章蛋白质一、判断与辨析题1.只有在很低或很高pH时,氨基酸的非电离形式才占优势。

2.Leu的非极性比Ala强。

3.当pH大于可电离的pKa时,该基团半数以上被解离。

4.三肽Lys-Lys-Lys 的pI值必然大于组成它的任何一个基团的pKa 值。

5.绕肽键可自由旋转。

6.纸电泳分离氨基酸是基于它们的极性性质。

7.理论上可以使用Edman顺序降解法测定任一未封闭的多肽全顺序。

8.只要一个多肽的倒数第二位残基不是脯氨酸,至少有一种羧肽酶(A或B)将催化C-末端的降解。

9.除色氨酸因酸处理被破坏外,所有的氨基酸都能用氨基酸分析仪确切鉴定。

10.与R 邻接的脯氨酸总是阻止酶解含R基的氨基酸残基的肽键断裂。

11.溶液中蛋白质表面的氢原子之间能形成氢键。

12.蛋白质在热力学上最稳定的构象是自由能最低的结构。

13.内部氢键的形成是驱动蛋白质折叠的主要相互作用。

14.有机溶剂使蛋白质变性主要是由于妨碍离子的相互作用。

15.疏水蛋白质的折叠伴随着多肽的熵增加。

16.四级结构是指蛋白质的四维构型,亦即是时间的函数。

17.二硫键使相互接近的Cys残基共价联结,而Cys的相互接近是由以前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18.α-螺旋中每个肽键的酰胺氢都参与氢键的结合。

19.天然存在的氨基酸就是天然氨基酸。

20.由于静电作用,氨基酸的等电点时溶解度最小。

21.蛋白质的氨基酸排列顺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它的构象。

22.氨基酸在水溶液中或在晶体状态时都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

23.溶液的pH可以影响氨基酸的pI值。

24.当某一蛋白质分子的酸性氨基酸残基数目等于碱性氨基酸残基数目时,此蛋白质的等电点为7.0。

25.当某一氨基酸晶体溶于PH为7.0和水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 为8.0,则此氨基酸的PI点一定大于8.0。

26.蛋白质变性后,其分子量变小。

27.蛋白质的主链骨架由NCCCNCCCNCCC……方式构成。

28.断开胰岛素中A链与B链间的两对二硫键后,其活性并不改变。

生物化学习题和答案解析

生物化学习题和答案解析

习题试题第1单元蛋白质(一)名词解释1.兼性离子(zwitterion);2.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pI);3.构象(conformation);4.别构效应(allostericeffect);5.超二级结构(super-secondarystructure);6.结构域(structural domain,domain);7.蛋白质的三级结构(tertiary stracture of protein);8.Edman降解法(Edman degradation);9.蛋白质的变性作用(denaturationofprotein);10.Bohr效应(Bohr effect);11.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和单克隆抗体(monochonal antibody);12.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13.盐溶与盐析(saltinginandsaltingout)。

(二)填充题1.氨基酸在等电点时,主要以__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的溶液中,大部分以________离子形式存在。

+2.组氨酸的pK1(α-COOH)值是1.82,pK2(咪唑基)值是6.00,pK3(α-NH3)值是9.17,它的等电点是__________。

3.Asp的pK1=2.09,pK2= 3.86,pK3=9,82,其pI等于________。

4.在近紫外区能吸收紫外光的氨基酸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其中_______的摩尔吸光系数最大。

5 .蛋白质分子中氮的平均含量为_______,故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常以所测氮量乘以_______即是。

6.实验室常用的甲醛滴定是利用氨基酸的氨基与中性甲醛反应,然后用碱(NaOH)来滴定_________上放出的__________。

生物化学习题集(附详细解析)

生物化学习题集(附详细解析)

生物化学习题集(附详细解析)第 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A.丙氨酸B.赖氨酸C.丝氨酸D.谷氨酸E.苯丙氨酸【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酸性氨基酸包括: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丙 氨酸属于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赖氨酸属于碱性氨基 酸,丝氨酸属于极性中性氨基酸,苯丙氨酸属于芳香 族氨基酸。

第 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DNA的一级结构是A.多聚A结构B.核小体结构C.双螺旋结构D.三叶草结构E.多核苷酸排列顺序【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DNA的一级结构是核苷酸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高级结构是超螺旋结构。

多聚A 结构是mRNA的特点;三叶草结构是tRNA的特点。

核小体结构是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第 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A.合成胆汁酸B.提供能量C.提供 NADPHD.合成酮体E.参与脂蛋白代谢【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三羧酸循环生理意义:TCA循环是3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 枢纽。

循环本身不是释放能量、生成ATP的主要环节,而是通过4次脱氢,为氧化磷酸化反应生成ATP 提供还原当量。

第 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细胞内脂昉酸合成的部位是A.线粒体B.细胞液C.细胞核D.高尔基体E.内质网【正确答案】:B第 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指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局部主链的空间构象C.亚基间相对的空间位置D.每一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E.每一氨基酸侧链的空间构象【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局部主链的空间构 象如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等。

氨基酸顺序指一级结构,亚基相对空间位置涉及四级结构,其余涉及三 级结构。

第 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对稳定蛋白质构象通常不起作用的化学键是A.范德华力B.疏水键C.氢键D.盐键E.酯键【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蛋白质构象的稳定主要靠次级键,但不包 括酯键,因而酯键对蛋白质构象的稳定通常不起作用第 7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是A. 200nmB. 220nmC. 240nmD. 260nmE. 280nm【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核酸所含嘌呤和嘧啶分子具有共轭双键。

生物化学的习题及解答

生物化学的习题及解答

⽣物化学的习题及解答⽣物化学(第三版)课后习题详细解答第三章氨基酸习题1.写出下列氨基酸的单字母和三字母的缩写符号:精氨酸、天冬氨酸、⾕氨酰氨、⾕氨酸、苯丙氨酸、⾊氨酸和酪氨酸。

[见表3-1]表3-1 氨基酸的简写符号2、计算赖氨酸的εα-NH320%被解离时的溶液PH。

[9.9]解:pH = pKa + lg20% pKa = 10.53 (见表3-3,P133)pH = 10.53 + lg20% = 9.833、计算⾕氨酸的γ-COOH三分之⼆被解离时的溶液pH。

[4.6]解:pH = pKa + lg2/3% pKa = 4.25pH = 4.25 + 0.176 = 4.4264、计算下列物质0.3mol/L溶液的pH:(a)亮氨酸盐酸盐;(b)亮氨酸钠盐;(c)等电亮氨酸。

[(a)约1.46,(b)约11.5, (c)约6.05]5、根据表3-3中氨基酸的pKa值,计算下列氨基酸的pI值:丙氨酸、半胱氨酸、⾕氨酸和精氨酸。

[pI:6.02;5.02;3.22;10.76]解:pI = 1/2(pKa1+ pKa2)pI(Ala) = 1/2(2.34+9.69)= 6.02pI(Cys) = 1/2(1.71+10.78)= 5.02pI(Glu) = 1/2(2.19+4.25)= 3.22pI(Ala) = 1/2(9.04+12.48)= 10.766、向1L1mol/L的处于等电点的⽢氨酸溶液加⼊0.3molHCl,问所得溶液的pH是多少?如果加⼊0.3mol NaOH以代替HCl 时,pH将是多少?[pH:2.71;9.23]7、将丙氨酸溶液(400ml)调节到pH8.0,然后向该溶液中加⼊过量的甲醛,当所得溶液⽤碱反滴定⾄Ph8.0时,消耗0.2mol/L NaOH溶液250ml。

问起始溶液中丙氨酸的含量为多少克?[4.45g]8、计算0.25mol/L的组氨酸溶液在pH6.4时各种离⼦形式的浓度(mol/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一定只有一种答案的选择
谷氨酸合酶属于第几大类酶?
在氨同化成氨基酸的途径中
在氨同化成氨基酸的途径中 一种由Gln合成酶和Glu合酶协同催化途径 Gln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lu合酶(glutamate synthase) 后者又写成:GOGAT ( glutamine-oxoglutarate amino transferase)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26. 由磷脂类化合物降解产生的信号转导 分子是 A. cAMP B. cGMP C. IMP D. IP3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34、劳氏肉瘤病毒逆转录的产物是:
A. DNA C. ccDNA
B. cDNA D. Ts-DNA
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及
二硫键的位置。
(2) 不同物种同源蛋白质一级结构存在 差异,亲缘关系越远,其一级结构中氨 基酸序列的差异越大;亲缘关系越近,其 一级结构中氨基酸序列的差异越小。
(3) 与功能密切相关的氨基酸残基是不 变的,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氨基酸残基是 可变的。
需要对比分析题: 请说明RNA剪接与RNA编辑的异同。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农学门类联考(生物化学)试题 简答题:
40. 分别写出在己酰CoA β-氧化与三羧酸循
环中,以 FAD 和 NAD+ 为辅酶的脱氢酶
名称
(一) 简答题: (需要一定的知识拓展) 38. 简述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及其与生物进化的 关系。
38 (1) 蛋白质一级结构是指蛋白质
3
选择题的答案可能不是一个 !
1
下面关于一个五肽(Glu-Phe-Lys-ValAsp)的叙述中,正确的叙述是 ( ) A:它含有一种非极性氨基酸 B:必需它含有三种氨基酸 C:它含有一种酸性氨基酸 D:它在pH 8的溶液中电泳能向正极移动
2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下列步骤完成中, 需要GTP参与的是 ( ) A:氨基酸的活化 B:氨酰-tRNA结合到核糖体的A位点上 C: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D:已合成的肽链从核糖体和tRNA上释放 出来
剪接:指转录后精确切除内含子序列,使外显子连 接成为成熟的mRNA过程。 编辑:指转录后RNA编码区发生的碱基加入、缺失 和转换等情况。
相同点: 均是转录后的加工,基因调控的方式。
不同点: 前者是切除RNA中内含子一段序列; 后者是发生在RNA的编码区,编辑后或者 对正常生物造成伤害,甚至死亡,但也增加 基因产物多样性,造成生物的进化。
还有cccDNA, ocDNA, Z-DNA, H-DNA等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23.
生物体内氨基酸有D-型和L-型两种,其 中D-型氨基酸通常存在于 A. 胰岛素中 C. 细胞色素C中 B. 抗菌肽中 D. 血红蛋白中
问:
Glu 合酶(GOGAT)属于第几大类酶 ?
同样不一定只有一种答案选择的
柠檬酸合酶属于第几大类酶?

问 答 题
(一) 简答题: (----需要归纳总结) 37. 简述ATP在生物体内的主要作用。
37. 答案要点: (1) 是生物系统的能量交换中心
(2) 参与代谢调节(蛋白的磷酸化反应)
DNA 热变性中其 处 ) 光
吸收值达到最大值
(完全变性)一半时
的温度。

选择题
1 、 有关著名科学家及重要的历史事件
如:2008,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选择题: 22. 阐明TCA循环的科学家是 A. J.D.Watson B. H.A.Krebs C. L.C. Pauling D. J.B.Sumner
(二)综合论述题: (一章内容中的综合) 42. 试从遗传密码、tRNA结构和氨酰tRNA 合成酶功能三个方面,阐述在蛋白质生物 合成中,mRNA的遗传密码是如何准确翻 译成多肽链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
(1) mRNA上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密码子 编码一种氨基酸。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 (2) tRNA反密码子环上具有的反密码子, 可以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反向识别mRNA 上的密码子。但这种识别具有“摆动 性”。tRNA的结构影响其结合氨基酸的 特异性。
22. 1961年,F.Jacob和J.Monod提出了 A. 中心法则 B. 中间产物学说 C. 操纵子学说 D. 诱导契合学说
200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 生物化学试题
22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酵
母tRNAAla 的国家是: A 美国 B 中国 C 英国 D 法国

选择题
2、 体现一定的知识扩展
ATP Glu + NH3
ADP+Pi Gln
Gln 合成酶(GS) -----------------------------------------------------(NADPH+H+) (NADP+) 2 Fdred 2 Fdox Gln +α -Ketog 2 Glu +) Glu 合酶(GOGAT) α -Ketog+NH3+ATP+2 Fdred Glu+ADP+Pi+2Fdox+NADP+
(3) 是合成RNA等物质的原料 (4) 是细胞内磷酸基团转移的中间载体
(一) 简答题: (----需要归纳总结)
39. 以丙二酸抑制琥珀酸脱氢酶为例,说 明酶竞争性抑制作用的特点。
39.
(1) 竞争性抑制剂丙二酸的结构与底物琥珀 酸结构相似。 (2) 丙二酸与底物琥珀酸竞争结合琥珀酸脱 氢酶的活性中心。 (3) 丙二酸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增加底物琥 珀酸的浓度解除。 (4) 加入丙二酸后琥珀酸脱氢酶Km值增大, 而Vmax不变。
生物化学习题解析

名词解释
1 、 蛋白质变性(denaturation)
2、 Tm (熔点,熔解温度)
1、蛋白质变性(denaturation) 蛋白质受到某些理化因素的影响,其一 级结构不变,但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随之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功能发生改变或 丧失的现象叫变性作用。
2、 Tm (DNA熔解温度,熔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