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红军长征分析

合集下载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探新知·基础沉淀】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解疑难·合作探究】)识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成下表:最终结果得出结论主要领导人最终结果得出结论周恩来、贺龙、朱德失败城市中大,起义很难取得完全的胜利毛泽东失败启示: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敢于创新;不屈不挠,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提技能·一课一练】一、选择题1.右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它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

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那么,“八一”二字纪念的是( )A.武昌起义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解析】选C 。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识记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八一”,可以确定与建军节有关。

链接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8月1日爆发的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A 武昌起义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B 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7月;D 秋收起义发生于1927年9月。

故A 、B 、D 与“八一”没有联系。

2.“1927年8月1日,一批共产党人在一支新建的一万五千人军队的支持下在南昌发动起义,8月5日,部分起义队伍冲破封锁转移至粤闽赣交界地区。

”材料中的一批共产党人不包括( ) A.周恩来 B.贺龙 C.朱德 D.毛泽东 【解析】选D 。

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南昌起义,毛泽东没有参与该起义。

3.右下图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一个片段,该片段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C.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解析】选A 。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

提取图片信息“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南昌起义”,可知是考查“南昌起义”的意义。

《红军长征》 习题

《红军长征》 习题

第12课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四次大规模围剿,主要针对的地区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中央革命根据地C、陕甘宁边区D、左右江根据地2、红军连续取得反抗国民党的“围剿”战争的胜利,主要是()A、红军力量强大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裂C、红军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的时间是在()A、1930年B、1931年C、1932年D、1933年4、领导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指挥者有()①毛泽东②朱德③周恩来④博古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蒋介石调集50万人重点围攻B、蒋介石有帝国主义的全力支持C、蒋介石的50万人装备先进D、党中央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策6、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秋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7、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A、遵义会议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会宁会师8、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事实上被确立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是()A、周恩来B、朱德C、邓小平D、毛泽东9、在长征途中,红军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是()A、攻占遵义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强渡大渡河10、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性事件是()A、强渡大渡河B、巧渡金沙经江C、陕北吴起镇会师D、甘肃会宁会师11、长征宣告胜利结束是在()A、1934年10月B、1935年10月C、1936年10月D、1938年10月12、红军最后结束长征是以三大红军主力的会师为结束,这三大主力包括()①红一方面军②红三方面军③红二方面军④红四方面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红军结束长征,胜利会师的地点是()A、陕北吴起镇B、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C、江西瑞金D、贵州遵义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七十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程,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红军长征川教版知识点练习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 红军长征川教版知识点练习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2课红军长征川教版知识点练习五十二第1题【单选题】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时间是( )A、1933年10月B、1935年1月C、1936年10月D、1935年10月【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作家李尔兹伯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

”此处“行军”、“撤退”是指(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挺进大别山【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下图所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

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2016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电视台推出追寻红军长征中浴血奋战红色脚印的历史纪录片《为了胜利的彼岸》,这部纪录片中会重点讲述( )①第五次反“围剿”②遵义会议③武昌起义④红军三大主力会师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红色旅游是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方式之一。

小明同学暑假将外出旅游,请你为他选择一处目的地,该地曾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遵义B、上海C、南昌D、南京【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重要会议与其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中共一大——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八七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遵义会议——讨论夺取抗战胜利及中国所走的革命道路问题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某同学在编写《红军长征》剧本时,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其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第四次反“围剿”失利使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B、强渡大渡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C、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D、四渡赤水河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某班策划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该班可以选择的实地考察路线是( )A、虎门销烟遗迹——天津义和团遗址——北京故宫B、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遵义会议遗址——革命圣地延安C、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武昌起义纪念馆——圆明园遗址D、中共“一大”会址——淮海战役纪念馆——圆明园遗址【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

《红军长征》说课

《红军长征》说课

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 也是一位诗人、词人。在长征途中,尽管环 境十分恶劣,但毛泽东仍然笔耕不辍,写出 了大量豪迈的诗篇。请查阅相关资料,收集 毛泽东长征时期所写的诗词。(有兴趣的同 学课后自己完成)
第12课
红军长征
1、长征的原因:“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1934.10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开始)——突破四道封 锁线(生死关头)——弃湘西,取贵州——遵义会议(转折 点)——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 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10会师陕北吴起镇—— 1936.10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会师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长征结束) 3、遵义会议(转折点): 背景、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4、长征胜利的意义及长征精神
长征途中,红军穿越数十年来没有 一支军队经过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突破国民党中央军和10个地方军阀 武装的围追堵截,几乎每天都有一 次遭遇战。
红军三大主力在长征中牺牲的营以 上干部超过数百人,牺牲的战士就 更多了。
红军过草地时,一次就有七八百红 军战士饿死在草地上。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 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坚定理想、充满信心的革命乐 观主义精神。
(1)红军长征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长征胜 利的时间是( ) A、1934年10月 B、1935年1月 C、1935年10月 D、1936年10月 (2)以下是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 是( ) ①遵义会议 ②飞夺泸定桥 ③会宁会师 ④四渡赤水战役 A、①④②③ B、②③①④ C、①③②④ D、③②①④ (3)长征过程中,党召开的重要会议是什么?它包括哪 些内容?有何影响?

红军长征课程设计

红军长征课程设计

红军长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原因和过程,掌握相关的历史事实和概念。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历史分析法,对红军长征的意义进行深入探讨,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领悟红军长征中所展现出的伟大民族精神,培养坚定的信念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充分考虑了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红军长征的背景和原因:介绍中国形势的发展,以及红军长征的必然性。

2.红军长征的过程:详细讲述红军长征的历程,包括重要战役和历史事件。

3.红军长征的意义:分析红军长征在中国史上和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长征精神对当代的启示。

教学内容紧密围绕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避免无关内容的出现。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节课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进行系统讲解,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红军长征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长征事件,让学生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亲身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激发爱国情怀。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采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的历史教材,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历史信息。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拓展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红军长征的场景。

4.实验设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亲身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

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将充分考虑其与教材的关联性,确保符合教学实际需求。

红军长征课件

红军长征课件

杨奎松:《内战与危机》
“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一、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9月——1934年
10月)
1、失败原因:
①王明“左”倾,特别是军事指导方针的错误在根据地 全面贯彻 ②博古、李德推行进攻中冒险主义、防守中的保守主义、 撤退中的逃跑主义导致伤亡惨重 ③蒋介石集中强大兵力围剿(军事上的堡垒战术) 2、危害:奋战一年,损失惨重,没有打破“围剿”,被 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两 万 五 千 里 长 征
到达陕北的红1方面军一部
会师楼新貌
会宁会师楼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 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 结束.
七 律 长 征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 过岷桥水磅逶千不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 尽千铁云走腾只远 开里索崖泥细等征 颜雪寒暖丸浪闲难
« »Biblioteka •二、红军长征
原因
经过 遵义会议 意义
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的甘肃会 宁城
红二、红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的会师 处——甘孜
陕北吴起 镇
1936 1934 1935 1935 年,红二方面军在 年 年 10 6 月,红二方面军 1 月,中央红军 月,中央政治局 徐海东率领的红25 遵义会议后,红军以灵 巧渡金沙,通过彝民区 红一方面军和四方面军 1936 年 10 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同前来迎接的红 佯攻贵阳,逼昆明, 一部,于 1935年10 月到 开始了战略转移。强行 活的战略战术,取得四 ,强渡大渡河,到达四 贺龙等领导下,开始了 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 扩大会议,结束了“左 军,经艰苦行军, 把敌人远远抛 一方面军在会宁会师。长征以红军的胜利告结束。 在后 长征。 师。 到达陕北与红15军 突破敌人的四道防线, 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的 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 达陕北,与陕北红军会 ”倾路线在组织和军事 面,冲出了敌人的包 但损失惨重。 胜利。 会师。 师。 团会师。 上的领导,确立了毛泽 围圈,掌握了战略主 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 动权。 地位。

《红军长征》说课稿子

《红军长征》说课稿子

《红军长征》说课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今天我说的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课《红军长征》,下面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来谈谈这一课。

一、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红军长征》是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学习主题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本课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历史原因、艰苦经过和历史意义,着重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艰苦奋斗、团结合作的精神,极为鲜明地体现了历史课程的人文教育核心。

无论在本单元还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乃至今天,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

2、本课内容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不同学科之间的交错与融合日益紧密,《红军长征》一课,就与地理、思想品德、语文等学科紧密相关,长征路线的学习如果结合学生正在学习的《中国地理》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长征精神的拓展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情操。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八年级学生对于长征,其实并不陌生,他们在语文课上学习过相关课文,对于“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也是耳熟能详。

本课要挖掘出新意,需要费点心思。

2、学习能力八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爱说,好奇心强,思维积极性容易激发,但我校学生也存在认知水平和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因而在问题设置上应注意梯度,尽量照顾到各个阶层学生的认知水平。

3、情感态度学生或许对长征精神能做出:敢于吃苦、不畏难、勇于牺牲奉献等的概括,亦有可能觉得这些都已经过去,不再有用,总之,很可能会出现认可与疏远两种态度。

故教学策略要灵活,事先要有心理准备。

三、教学目标设计1、确定三维目标识记与理解(1)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以及到达陕北的时间、地点;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地点;(2)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简述遵义会议的主要内容。

能力与方法(1)通过对比前四次反“围剿”胜利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总结红军长征的原因。

12课 红军长征 学案

12课 红军长征 学案
一、长征的开始
1、原因:由于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和政策,红军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时间: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二、遵义会议
1、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2、内容: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课题:红军长征
课时
1
学习
目标
记住红一方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
重难点
重点: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的路线。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导7min)
注:(认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3、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三、长征的胜利
1、遵义会议后,红军经过四渡,南渡乌江,巧渡,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接着,通过大凉山彝族地区,强渡,飞夺,翻越夹金山,进入四川西北部的草地。
2、红一方面军长征结束: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镇,同陕北红军会师。
3、三大主力会师:年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在胜利会师。至此,长征胜利结束。
合作
探究
10min
小组合作交流后,解决如下问题:
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你认为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有哪些?伟大的“长征精神”包含着怎样深刻的内容?
课堂
小结3min
回顾红军长征路线
达标
检测

12课红军长征

12课红军长征
军队人数
时间
敌 我
兵力结果 ?结果 战略战术
第 一 至 四 次
第 五 次
1930年 至 1933年
1933年 至 1934年
10万 20万 30万 30万
4万 (前三次)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胜利 3万 周恩来 集中优势 3万 朱德 各个击破 第五次反围剿的 7万 (第四次) 失败 分散兵力, 失败 博古 ,被迫进行战 100万 8万 进攻冒险, 李德 略转移 防御保守。
长征胜利 开始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 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红三方面军会师, 长征结束
吴起镇
会宁
静宁将台堡 过雪山、草地
红四方面军
强渡大渡河,飞 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
1934.10中央 革命根据地
突破四道防线
草地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 吴起镇部分将士留影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 历经艰辛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 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和革命 必胜的信念支撑着红军;
★ ▲
全党全军和军民之间的大团结;

以毛泽东等为领导的党中央 的正确领导.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又是宣传队。长征又是播种机…… ——-毛泽东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它不 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长征却使毛 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本世纪中没有什么 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 件了” ——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伯
①锻炼和考验了党和红军,保存了党和红 军的精华,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
②留下了光荣的革命传统;

第12课 红军长征

第12课 红军长征
B 迹。如果你是节目组的成员,你应该选择下列( )路线。 A、瑞金—赤水河—遵义—吴起镇—会宁 B、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 C、遵义—瑞金—泸定桥—赤水河—会宁 D、会宁—遵义—赤水河—瑞金—泸定桥
返回
有奖竞猜
红军长征
“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 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会议而作。
红军长征
甘肃会宁静宁 征的蒋概台况堡 过 草地
吴起镇
1935年红10军月 长征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1936年10月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强渡乌江
瑞金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红军长征

吴起镇




西
腊子口
西
草地

毛尔盖

渡 雪山 四 川
D.会宁会师
返回
红军长征
胜利 胜利 胜利
毛、周、朱 采取正确的 作战方针
第五次 50万
8万 约6:1
失败
执行“左” 倾冒险主义 方针政策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红军长征

黄 陕


西
腊子口
西

毛尔盖


四川
泸定桥


安顺场
赤 遵义



贵 南
沙 江
贵阳


江 西
瑞金 福

广西
今天湘江红军长征
“三年不食湘江鱼, 十年不饮湘江水”

第12课 红军长征(共36张PPT)

第12课 红军长征(共36张PPT)
第12课 红军长征
探觅前因组 探觅长征因 遵义丰碑组
探讨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寻迹长征路
汇报遵义会议的相关内容
拾取长征果 寻迹长征组
意义表达组
感悟长征魂 寻找长征的路线
概括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
精神感悟组
感悟红军长征体现了 哪些精神
探觅长征因
拾取长征果 寻迹长征路
感悟长征魂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阅读思考 例体现了长征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拾取长征果
感悟长征魂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
精神。
新时期长征精神
探觅长征因 寻迹长征路 拾取长征果 感悟长征魂
万 众 时 众 志 一 成 刻 心 城 战 准 抗 胜 击 灾 备 洪 难 灾 着
克 团 服 结 困 协 难 作 永 排 往 除 直 万 前 难
纠正军事错误 改组领导机构
挽救了党和红军, 是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理由:
探觅长征因 拾取长征果
1、有了正确 的指导思想
2、改组了中 央领导机构
寻迹长征路
感悟长征魂
3、从此中国 革命走向胜利
探觅长征因 拾取长征果
寻迹长征路
感悟长征魂
读图知史: 寻找长征路线
长征的胜利
陕北革命根据地 吴起镇 (1935.10)
突破湘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中央 红军开始长征
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时有八万多人, 但在博古等人的指挥下,第一站 突破湘江后只剩下三万多人了!
思考:导致红军 长征初期损失惨 重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血染十里溪, 三年不食湘江鱼, 河底遍尸体。 摘自陈靖《湘江黔山》
博 古
PK

红军长征的困难与胜利

红军长征的困难与胜利

红军长征的困难与胜利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事行动,经历了长时间的战斗和艰难跋涉,最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长征的胜利是在严酷的条件下获得的,这些条件包括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围追堵截以及红军内部的各种困难。

在以下内容中,我将详细描述红军长征面临的困难以及他们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并最终取得胜利。

一、严峻的自然环境红军长征的途中,面临着许多严峻的自然环境问题。

中国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山脉交错,河流纵横。

红军长征经历了险峻的高山、茫茫的草地和深不可测的河流。

这些自然障碍着实给红军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使得行军速度缓慢,物资运输困难。

二、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不仅面临艰苦的自然环境,还要对抗敌人的围追堵截。

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对红军实施了残酷的封锁和追击,使得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时刻处于被动状态。

红军在追击中经历了数百次的战斗,疲惫不堪,伤亡惨重。

三、红军内部的困难红军长征过程中,红军内部也面临着许多困难。

由于长期战斗和逃亡,红军的士兵精疲力尽,疾病泛滥。

同时,红军内部也存在着军纪松散、士兵士气低落等问题。

这些内部困难加剧了红军在长征中的困境。

然而,尽管面临巨大的困难,红军坚持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他们通过几种关键策略克服了这些困难。

一、灵活的战术与机动性为了应对自然环境的困难,红军采用了灵活的战术和机动性。

他们能够迅速调整行军路线,选择更加适应的道路,避开敌人的追击,减少损失。

此外,红军发挥游击战的特点,在敌人追击时实施袭击,迅速转移,提高了生存和战斗的能力。

二、积极与群众互动红军非常注重与当地群众的互动。

他们积极争取农民和工人的支持,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支持。

群众的支持为红军提供了食物、情报以及后方补给的支持,极大地帮助了红军克服困难。

三、艰苦奋斗与顽强意志红军长征的胜利离不开红军官兵的坚韧拼搏和顽强意志。

红军战士在长征中经历了艰苦的战斗和长时间的跋涉,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信念和对最终胜利的渴望。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历史教学课例《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课堂教学中单靠讲述法很难达到目的,借用多媒体 课例研究综
技术能生动的再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体现伟大 述
的长征精神。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围绕教学需要,符合学
生认知水平,思路清晰,有效增大了教学容量。长征过 程复杂,地点众多,但发生在身边的历史事件,借助 flash 地图效果良好,直观形象,且整个教学过程中都 要围绕这一地图而展开,理解其重大意义自然水到渠 成。
本课三块内容为: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过雪山草
地,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教材分析
重点:遵义会议。 重难点:长征经过和长征精神。
着力点: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学生的
三大核心能力,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
积极的生命情态,是心地善良、有情有爱、充满生命活
力的人,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生活乐
择与设计
2、历史地图、历史资料、历史问题相结合
3、自主合作学习逐层推进
一、红军长征经过和路线(瞻仰革命丰碑,感受长
征精神)
1、出示《地球上的红飘带》引入
2、依次出示图片:江西瑞金第一渡纪念碑——广
西兴安湘江战役纪念碑——贵州遵义红军烈士纪念碑 教学过程
——贵州铜仁四渡赤水纪念碑——云南皎平渡红军纪
念碑——红军国武定、禄劝、元谋物品图片、flash 地
(2)巧渡金沙江:待敌人援兵增援昆明时,红军 却以异常的速度到达金沙江,把长征开始以来一直尾追 红军的蒋的军队甩掉了。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3)通过彝族区:红军沿川康边境到了大凉山地 区,红军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
(4)强渡大渡河:红军先头部队袭击了大渡河边 的安顺场守敌,占领了渡口。大渡河水深流急,两岸是 崇山峻岭,18 勇士乘着找到的惟一的一条小船,在惊 涛骇浪中冲到了对岸,占领了敌人阵地,渡过了~支部 队。

第12课 红军长征讲解PPT课件

第12课   红军长征讲解PPT课件
2、红军长征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1)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问: 第五次反围剿为什么会失败?
红 军长征
国民党在中央苏区修筑的雕堡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一百万兵力,对红军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 军事“围剿”,其中50万兵力围攻中央革命根据地。图为国民党军队对中 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围剿”时修筑的雕堡。
(2)开始时间: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8万多人,向西突围)
(3)出发地点:中央革命根据地 (江西瑞金)
(4)路线: 江西瑞金 突破四道封锁线(付出惨重代价)
弃湘西、强度乌江
占领遵义
红 军长征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红 军长征
乌江
红军强渡乌江
红 军长征
1935年时的贵州遵义城
返回
红 军长征
一、长征开始
1、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1930.10—1933.3) 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原因: 采用了正确的作战方针 (游击战术)
2、红军长征 (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1)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失利的原因:党中央主要领导人执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 策,排挤毛泽东的正确领导。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开始时间: 1934年10月 (3)出发地点:中央革命根据地 (江西瑞金)
红 军长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 (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瑞金 城东6公里处的叶坪) (中央革命根据地)
红 军长征
长征前的红军队伍
江西瑞金武阳渡口(红军 长征出发地之一)
红 军长征
彝海结盟
刘伯承和小叶丹塑像
中国彝民红军沽鸡支队 队旗
史海拾贝

第13课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第13课红色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

第13课红⾊政权的创建和红军长征⼋年级历史第⼗⼆课星星之⽕可以燎原学习⽬标:1、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会师的基本史实。

掌握红军长征路线,了解遵义会议及其伟⼤的历史意义。

2、通过学习秋收起义和井冈⼭会师,开辟井冈⼭⾰命道路,明⽩这是⽑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3、通过学习长征精神,培养学⽣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

珍惜今天的幸福⽣活。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激情导⼊上⼀节我们学习了《北伐战争》,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推动了国民⾰命运动的发展,就在北伐胜利进军时,蒋介⽯、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命,⼤肆屠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轰轰烈烈的国民⾰命运动失败,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

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净⾝上的⾎迹,掩埋好同伴的⼫⾸,他们⼜继续战⽃了。

”以⽑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点燃了中国⾰命的“星星之⽕”,开辟了新的⾰命道路。

今天我们学习第12课“星星之⽕,可以燎原。

”⼆、学案引导⾃主学习(⼀)阅读“南昌起义”,探究下列问题:1、南昌起义的时间:1927年8⽉1⽇2.主要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

3、经过:占领南昌后南下⼴东,受挫后转战湘南4、意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枪,是中国共产党独⽴领导⾰命⽃争和创建⼈民军队的开始。

(⼆)阅读“秋收起义和井冈⼭会师”,探究下列问题:1、秋收起义的时间:1927年9⽉。

地点:湘赣边界。

领导⼈:⽑泽东。

结果: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改向敌⼈统治⼒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意义: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命开辟了⼀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

2、井冈⼭会师的时间:1928年4⽉。

会师部队: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民武装与⽑泽东领导的队伍会师。

结果:创建了中国⼯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泽东任党代表。

意义:红军在井冈⼭开展武装⽃争,井冈⼭⾰命根据地不断巩固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1936年10月,红四方面 军、红二方面军先后与红一方面军(三大红军主力) 在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胜利会师。
总结历史
三、长征的意义
1、长征锻炼和考验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留下了光荣的革命 传统。长征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 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2、长征后:中国革命的中心由南方转移
黄 陕
毛尔盖
飞康 夺
渡 雪山 四 川四渡赤水
泸 泸定桥



安顺场




通过大凉山区 金
水 遵 19义35.贵1.
沙 江
贵阳

遵义会议

渡乌江

占遵江义
突破四道西封锁线

中央革命根福据地
1934.10 瑞金 建
巧渡金沙江
广西
图说历史 甘
吴起镇
三军会师会宁、 1935.10.
第12课
《红军长征》
毛泽东
三更大金乌五万红《
军喜渡沙蒙岭水军七
过岷桥水磅逶千不律
·
后山横拍礴迤山怕
尽 开 颜 。
千 里 雪 ,
铁 索 寒 。
云 崖 暖 ,
走 泥 丸 。
腾 细 浪 ,
只 等 闲 。
远 征 难 ,
长 征

一、长征的原因
中央红军五次反“围剿”情况表
项目 国民党军队 中央 红军
次数
❖ ①遵义会议:长征的转折点,党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②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③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 堵截,掌握了战斗的主动权。
⑴胜利进程:
❖ 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战役—巧渡金沙江—通过大凉 山彝区—挺进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夹金山— 过雪山、草地—吴起镇。
⑵红一方面军长征的结束: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 会师。
归纳长征原因
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 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 “围剿”的严重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 转移,踏上了漫漫的长征之路。。
二、长征的经过
1、长征初期——受挫
长征开始的标志:1934年10月,中 央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 (或瑞金),开始长征。

图说历史
吴起镇
黄 陕
静宁1936.10



吴起镇会师
西
过草地
腊子口
西
草地
翻雪山大
毛尔盖
飞康 夺
渡 雪山 四 川 四渡赤水
泸 泸定桥

遵义会议

定 安顺场 河



渡乌江

占遵江义

通过大凉山 区 金
水 遵 19义35.贵1.
突破四道西封锁线

中央革命根福据地
沙 江
贵阳

1934.10 瑞金 建
巧渡金沙江
广西
长征途中的重要事件:

西
腊子口
西
草地

毛尔盖

渡 雪山 四 川
遵义会议
泸定桥

安顺场 彝 族 区

沙 江


1935.1.

遵义 贵
贵阳

渡乌江

占遵义
湖 突破四道封江 锁线

中西 央革命根据地

瑞金
1934.1建0.
广西
重 现 历 史
2、遵义会议——转折
问题解答
背景:战略转移初期,由于实行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中国共产党、红军极度削弱,频临绝境
巩固练习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什么? ( 遵义会议 ) 2、《长征》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所指的重 大历史事件是什么?(飞夺泸定桥 ) 3、《长征》诗句“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 军”指的是哪一支部队?( 红一方面军 )
人数 比例
反围剿 胜败原因 结果
第一次 10万 4万 约2.5:1 胜利 毛、周、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20万 30万 30万 50万
3万 约7:1 胜利 朱采取正
3万 7万
约10:1 约4:1
胜利 确的作战 胜利 方针
8万 约6:1 失败 执行左倾
冒险主义
方针政策
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关键不在于力量的对比, 而是取决于正确的战略战术.

时间:1935年1月
地点:贵州遵义
义 会
1、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
议 内容 2、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
3、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意义:会议结束了 “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
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 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继续——胜利
图说历史甘
吴起镇
黄 陕

西
腊子口
草地 西

毛尔盖
飞康

渡 雪山

泸定桥


桥 安顺场


通过大凉山 区 金


四 川四渡赤水


水 遵 19义35.贵1.
贵阳

遵义会议

渡乌江

占遵义

突破四道西封锁线

中央革命根福据地
1934.10 瑞金 建
巧渡金沙江
广西
再现历史
飞夺泸定桥
图说历甘 史

吴起镇
到陕北(或由瑞金转移到延安)。
升华历史
红军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哪些 优秀品质?(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
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同甘共苦,团结奋进 坚定信念,无私奉献 团队协作,艰苦创业 乐观豁达,积极上进
读史修德
小组讨论: 在学习中如何发扬长征精神? 友情提示:同学们中有哪些不 好的学习习惯?长征精神可以 帮助我们改变这些不好的习惯 吗?具体来说该怎么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