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人教版必修一至五【通假字】总结归纳梳理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逍遥游》
108.北冥有鱼“冥”通“溟”
109.而征一国“而”通“能”
110.小不知及大知“知”通“智”
111.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112.旬有五日而后反“有”通“又”
113.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陈情表》
114.夙遭闵凶(通“悯”,怜悯)
115.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116.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赤壁赋》
5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55.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
56.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57.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
58.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
59.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连结,盘绕。)
60.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固”,本来;“为之奈何”,固定句式,怎么办)
8.我之所以派部队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所以”,表原因,之所以;“出入”,偏意复词,进入;“非常”,意外事故)
9.你进去上前祝酒,祝酒完了,请求舞剑助兴,趁机把刘邦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
(“若”,你;“击沛公于坐”,状语后置,在座位上击杀沛公;“不者”,否则;“且为所虏”,被动句,将被他所俘虏)

高二语文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

高二语文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

高二语文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

篇一:高中文言文人教版必修一至五【通假字】总结归纳梳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总汇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

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 (bīn xiàng)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鸿门宴》

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必修一至五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必修一至五文言文通假字汇总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

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一.一词多义“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③将焉取

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②敢

以烦执事(介词,拿)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③吾

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③秦伯说(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③若不阙

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⑤越国以鄙远(名

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高中语文新教材必修1-5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以下句子中存在哪些文言现象?请加以分析。(附:文言现象有以下几种类型: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

1.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通“薆”;“见”通“现”

2.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说”通“悦”;“女”通“汝”

3.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归”通“馈”

4.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匪”通“非”;“女”通“汝”

5.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无”通“毋”

6.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

7.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

8.肇锡余以以嘉名“锡”通“赐”

9.扈江离与辟芷“辟”通“僻”

10.来吾道乎先路“道”通“导”

11.指九天以为正兮“正”通“证”

12.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通“娶”

13.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

14.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纫”通“韧”

15.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

16.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奄奄”通“晻晻”

17.他乡各异县,展转不可见“展”通“辗”

18.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属”通“嘱”

19.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

20.比去,以手阖门“阖”通“合”

21.称心快意,几家能能彀“彀”通“够”

22.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冥”通“溟”

23.其翼若垂天之云“垂”通“陲”

24.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反”通“返”

25.小知不及大知“知”通“智”

26.此小大之辩也“辩”通“辨”

27.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而”通“能”

28.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辩”通“变”

29.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匪”通“非”

30.瞎王刘引定火乔男女“火”通“伙”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字词整理

高中语文必修1-5全部文言文字词整理

《赤壁赋》知识点梳理

通假字

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

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

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

(二)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

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

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

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

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

(三)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四)一词多义

1.望:

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

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

2.歌:

扣舷而歌(唱)

歌曰(歌词)

倚歌而和之(歌声)

3.如:

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

4.然:

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

何为其然也(这样)

5.长:

抱明月而长终(永远)

而卒莫消长也(增长)(五)特殊句式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

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修订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修订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修订

版)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人教版必修1-5知识点各篇文言文归类共17页

人教版必修1-5知识点各篇文言文归类共17页

• (2)于
•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介词,比)
•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介词,给)
五.特殊句式
• (1)介宾短语后置 • 急于星火/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2)判断句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 (3)省略句 • 谨拜表以闻(陛下) • 逮(臣)奉圣朝,沐浴清化 • 则告诉(陛下)不许 • 少仕(于)伪朝
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祖父李光曾为蜀国朱提太 守。父早亡,母何氏改嫁,李密被其祖母刘氏收养。师 事谯周,长于《春秋左氏传》。历任蜀国州从事、尚书 郎等职。曾出使吴国,吴人称其有才辩。蜀亡后屏居乡 里,累举不应。泰始三年(267)李密44岁,晋武帝立 太子,征为太子洗马,诏书累下,郡县逼迫,他为此上 《陈情事表》。武帝览表感动,命郡县供其祖母奉膳。 刘氏死后,李密服丧满,应征为太子洗马、尚书郎,出 为河内温令。李密自恃才能,常望内转,因不遂所愿而 怀怨,被免官。去官后为本州大中正。

(通“褥”,草席子)
二、古今异义
• (1)至于成立

古:成人自立 今:创立
• (2)九岁不行

古:不能走路 今:不可以
• (3)后刺史荣举臣秀才
• 古:优秀人才 今:科举考试中最低一级考中者
• (4)则告诉不许
• 古:申诉 今:让别人知道
• (5)臣之辛苦
• 古:辛酸苦楚 今:身心劳苦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重点句子翻译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īn xiàng),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

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高二语文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

高二语文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高二语文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高二语文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高二,语文,必修,文言文,通假字,,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高二作文中查看更多范文。

篇一:高中文言文人教版必修一至五【通假字】总结归纳梳理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总汇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荆轲刺秦王》

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8、使工以药淬火(淬,

通“焠”,cuì,

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14、故振慑同上。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xiàng)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鸿门宴》

高中语文必修(1-5)教材 文言文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1-5)教材 文言文知识梳理
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
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目. 眦.尽裂
目眦:眼眶
B.沛公之参. 乘. 樊哙者也
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C.项王按剑而跽. 曰:“客何为者?”
跽:跪直身子
D.哙遂入,披帷西. 向. 立
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 向. 立,瞋目视项 王 为,者头?发”上张指良,曰目:. 眦“. 尽沛裂公。之参项. 乘王. 樊按哙剑者而也跽·。曰:”“项客王何曰:
“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
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
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
《荆轲刺秦王》
(8)樊於期乃前. 曰:名词作动词,上前 (9)使使以闻. 大王: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10)皆白. 衣. 冠.以送之:名词作动词,穿白衣、戴白帽 (11)乃朝. 服:名词作动词,穿上朝服 (12)函. 封之: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13)太子迟. 之:意动用法,以……为迟 (14)群臣怪. 之:意动用法,以……为奇怪 (15)则秦未可亲. :形容词作动词,亲近、接近
西向:西边 解析 西向:向西。
4.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
确的一项是

高中文言文人教版必修一至五【通假字】总结归纳梳理

高中文言文人教版必修一至五【通假字】总结归纳梳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总汇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

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g)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鸿门宴》

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必修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修订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修订版)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A.以其无礼于晋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C.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C.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荆轲刺秦王》文言知识点小结

一、通假字

1.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2.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

5.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捧着。

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出现。

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8.卒起不意卒惶急无以击轲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1.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2.仰天太息流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5.持千金之币物古义:礼物今义:钱币。

6.秦王方还柱走古义:跑今义:步行。

7.诸郎中执兵古义:宫廷侍卫今义:指中医。

8.左右既前,斩荆轲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1.进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3.函封之

4.发尽上指冠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汇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汇总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汇总

编者:文言文翻译难在基础不牢,脱离语境翻译;文言文基础知识最难的是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翻译容易闹笑话。现梳理五册古今异义词,方便学生整体掌握。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贰: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

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6、币:持千金之资币(古义:礼物。今义:货币)物

6、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7、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8、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9、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10、股: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1、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

12、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

13、假借:愿大王少假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14、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

15、婚姻:约为婚姻

高二语文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

高二语文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

高二语文必修5文言文通假字

篇一:高中文言文人教版必修一至五【通假字】总结归纳梳理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总汇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

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 (bīn xiàng)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鸿门宴》

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总汇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通“缺”,侵损,削减)

"

5、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

《荆轲刺秦王》

7、秦王必说见臣说,通“悦”,yuè,高兴。

8、使工以药淬火(淬,通“焠”,cuì,

淬火,烧刃使红,渍于水中。)

9、日以尽矣以,通“已”,已经。

10、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陵,通“凌”,凌辱。

11、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12、请辞决矣决,通“诀”,诀别。

1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通“震”,震慑。

14、故振慑同上。

15、设九宾宾,通“傧”,傧相(bīn xiàng)

迎宾赞礼的人。傧,旧读bìn。

16、图穷而匕首见见,通“现”。

17、秦王还柱而走还,通“环”,绕。

18、秦王方还柱走同上

19、荆轲奉樊於期头函奉,通“捧”。

20、秦武阳奉地图匣同上。

21、轲既取图奉之同上。

22、以其所奉药囊提轲同上。

23、卒起不意卒,通“猝”,cù,仓促,突然。

24、卒惶急无以击轲同上。

25、卒惶急不知所为同上。

.

《鸿门宴》

26、距关距,通“拒”,把守。

2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使进来。

28、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29、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背叛。

30、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31、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怨,隔阂。

32、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

3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如果不这样。必修二

《诗经两首》

34、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

35、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

36、犹可说也。(说,通“脱”,解脱。)

37、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

38、岁亦莫止。(莫,通“暮”)

39、彼尔维何。(尔,通“”,花盛开的样子。)

《离骚》

40、偭秦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措施。)

41、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

42、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43、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

44、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

《孔雀东南飞(并序)》《玉台新咏》

45、终老不复取娶,迎接女子过门成亲。

46、箱帘六七十奁,梳妆匣子。

47、虽与府吏要邀,邀请。

48、蒲苇纫如丝韧,柔软而结实。

49、摧藏马悲哀脏,脏腑。

50、府吏见丁宁叮咛。

《兰亭集序》

51、悟言一室之内(通“晤”)

52、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同“趋”,取)

53、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同“犹”)《赤壁赋》

5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56、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

57、举匏樽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59、山川相缪,郁乎苍苍(通“缭”:连结,盘绕。)

@

《游褒禅山记》

62、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名字下加的美称。必修三

《琵琶行(并序)》

63、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鎞”,钗子。

64、曲终收拨当心画划。用拨子拨。

"

《寡人之子国也》

6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66、直不百步耳。(直,通“只”)

6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花白

6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劝学》

69、虽有槁暴(有,通“又”,再。暴,通“曝”,晒。)

7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才智。)

`

71、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72、輮以为轮(通“煣”,用火烘木使弯曲)《过秦论》

73、合从缔交从,通“纵”。

合从,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74、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困顿,失败。

75、陈利兵而谁何何,通“呵”,呵问

76、始皇既没没,通“殁”,死。

77、而倔起阡陌之中倔,通“崛”,崛起,兴起。

78、赢粮而景从景,通“影”,影子。《师说》

7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

80、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必修四

《念奴娇-赤壁怀古》

81、一尊还酹江月。(尊,通“樽”。)

《廉颇蔺相如列传》

82、肉袒伏斧质。(质,通“”,铁砧。)

83、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可予不(不,通“否”)

84、臣愿奉璧往使(奉,通“捧”)

85、拜送书于庭(庭,通“廷”)

86、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审察,察看)

87、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8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缪,通“穆”)

89、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邪,通“耶”,吗)

《苏武传》

90、女为人臣子(“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91、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9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9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收藏)

94、法令亡常(“亡”通“无”)

|

95、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衿”同“襟”。“决”通“绝”)

96、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97、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表现)

98、请毕今日之驩。(驩,通“欢”,欢乐。)《张衡传》

99、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员,通“圆”)100、傍行八道(傍,通“旁”)

101、一时收禽(禽,通“擒”,捕捉。)?

必修五

《归去来兮辞》

102、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103、乃瞻衡宇,载欣载奔(衡通“横”,与“纵”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