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考点阐讲人教版选修一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考点阐讲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分析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己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领导力量不同: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
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革命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地主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政策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现。
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持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
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
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①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是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最主要原因。
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②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高二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知识总结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一.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一)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上:幕藩体制和等级制度,使社会矛盾尖锐,幕府成为众矢之的;经济上: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外交上: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二)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日本面临民族危机;1.西方列强侵略的表现:(1)美国:1853年的,黑船事件;1854年签《日美亲善条约》;(2)其他国家也迫使日本签订不平等条约;2.西方列强侵略的影响:政治: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危机加剧;经济: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促使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开始向西方学习;(三)尊王攘夷运动:1.概况:中下级武士是主要参与者,得到部分大名的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也纷纷响应。
2.局限性:尊攘派对幕府尚存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四)倒幕运动:1868年倒幕运动成功,新政府改元“明治”,日本历史进入明治时期。
1.目标: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推翻幕府统治2.倒幕运动的根据地:西南强藩3.重要事件:大政奉还、戊辰战争4.结果:1868年,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新政府改元“明治”,进入明治政府时期;二.主要措施(有选择有重点地学习西方,同时保留本民族的特色)(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建立新体制1.废藩置县:结束了封建割据的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起来;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资本和劳动力,一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开始建立起来。
3.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内容:(1)宣布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天皇实际上享有绝对的权力;(2)规定日本国民称臣民,他们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自由;(3)规定日本议会分为贵族院和众议院,前者由皇族和华族组成,后者由纳税人选举产生。
议会权力有限,可参与制定法律,天皇也可以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敕令”;(4)设立内阁和枢密院,内阁是行政机关,内阁大臣只对天皇负责。
历史日本明治维新复习课ppt
05
复习题和思考题
关于明治维新的基本知识
总结词
重要概念与时间节点
详细描述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 等多个方面。复习时,应重点把握明治维新的基本概念、时间节点及相关重 要事件。
关于明治维新的背景和过程
总结词
历史背景与演变过程
详细描述
明治维新的背景可追溯到日本战国时期,其过程经历了武装倒幕、废藩置县、天 皇亲政、文明开化等阶段。了解这些背景和过程有助于理解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 响。
历史日本明治维新复习课ppt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明治维新的背景 • 明治维新的过程 • 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 明治维新的评价和反思 • 复习题和思考题
01
明治维新的背景
历史背景
1 2
武士阶级的统治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处于武士阶级的统治下 ,封建制度严重束缚了社会的发展。
西方列强的侵略
国家落后。
对外开放的需求
03
为了摆脱困境,日本需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文
化,实现现代化。
经济背景
经济的滞后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滞后,缺乏现代化工 业和农业,国家经济落后。
国内市场的狭小
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和国内市场的狭小,日本经 济发展缓慢,无法满足人民的需求。
对外贸易的劣势
在对外贸易方面,日本处于劣势地位,无法与西 方列强竞争。
04
明治维新的评价和反思
成就和贡献
现代化改革
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的全面现代化 改革,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 育和军事等领域。
国家统一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实现了中央集 权,加强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最新高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复习 精品
第4讲日本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考纲] 1.明治维新。
2.戊戌变法。
[课标] 1.明治维新:(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2.戊戌变法:(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一、明治维新1.背景(1)幕府统治出现危机①政治: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希望改变现状。
②经济:幕府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因素的充分发展。
③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下级武士萌生强烈的民族意识,探寻救亡图存之路。
(2)幕府高压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的内部矛盾,有志之士通过幕府改革挽救民族危机的希望破灭。
(3)条件:武装倒幕和明治政府的建立,改革条件的成熟。
2.目的巩固天皇新政权,建立近代化的独立国家。
3.内容(1)政治上破旧立新:①实行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废除等级制度,实现四民平等;③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初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
(2)经济上殖产兴业:①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制;②重点兴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创办国营“模范工厂”,大力发展民用工业;政府扶植私人企业,将大批国营工厂出售给民间大资本家,推动民间企业兴起。
(3)文化上文明开化:①开办学校,确立“国民皆学”的方针,推行四年制义务教育;②高薪聘请外国专家和技术人员,派遣人员出国留学;③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大力发展新闻出版事业;④生活习俗西方化。
4.评价(1)性质:天皇政府推行的旨在巩固统治,维护独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二、戊戌变法1.变法背景(1)民族危机: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激发了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
最新高三一轮复习选修一专题八明治维新复习进程
多练出技巧
巧思出硕果
三、具体措施和作用
方面
措施
政治 1、废
作用 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
破
一国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 统一的国内市
旧 场。
政治 经济
2、废
3、实行
,取消
武士特权。)
1889 年,颁布《
》确立以天皇为核心的
制。
实行
;
(特点:国家大力扶植发展资
缓和阶级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更多自 由 劳动力 。
马上运用: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1、历史潮流:日本资本主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2、力量对比: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有武装,得到天皇和强藩支持) 3、政策措施:实施全面、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4、国际环境: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第三节 迅速崛起的日本
一、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 工业化高潮的出现
权于一身。
②
有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和自由,但必须在
生活 教育; 传播西方启蒙思想;社
会生活“欧化”
四、评价:见课文最后一段
性 质: 天皇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进步性: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成为亚洲近代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
局限性: ⑴明治维新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⑵随着实力的增强
, 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
义,对邻国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3、外患: 以美国为首的列强入侵,使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
年,
扣关——美国 “黑船事件,”签订《
》,打开日本大门。
影响:阅读课文 111 第一段
政治——主权受到不断破坏,内政不断受到干涉;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治维新明治维新素材新人教选修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
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给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选修1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
考点二
理主干
引史料
讲要点
返回
(考2点0五15·江明苏治·2维4)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
• “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社 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 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 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 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 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 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 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 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
• (2)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是怎样学习西 方的?有什么突出特点?(8分)
考点五 明治维新
(2)经济:殖兴产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政治 :废除旧体制,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 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教育: 进行教育改革,倡导“文明开化”,建立了近代教育 体制。
藩置县,确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实行四民平等。 2经济上,发展新经济,币制改革;实行土地私
有制,地税改革;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 2.主要内容 本主义新经济。
3文化上,倡导“文明开化”,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生活习俗上推进西化。
4军事上,建立近代军事体制并辅以武士道教育。
课标要求:
“明治维新”是指日本 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 主义社会的全过程 (1868年-1890年)。 史学界将1868年的明治 维新作为日本近代史的 起点。
明治维新 背景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经过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 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高中历史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8.2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
教育
改革
普及初等教育,兴办学校;重视自然科学
打破等级制度,取得显著成果
介绍
西学
传播启蒙思想,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
吸收西方思想文化和习俗,改变落后愚昧的状况
重视
传播
发展新闻出版事业
社会
习俗
提倡衣食住行欧洲化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
涉及的领域
内容
核心
主要内容
历史作用
政治领域
加பைடு நூலகம்中央集权
废藩置县
最先进行,为推行其它改革,实现富国强兵,奠定了坚实基础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
废除等级制度
“四民平等”,取消封建身份制和武士特权
经济
领域
土地
改革
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土地所有制
提高农业生产力、国内市场统一
殖产
兴业
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修筑铁路、组建轮船公司、建设交通通信事业;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高二历史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
高二历史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高二历史知识点:日本明治维新,具体的知识点内容下面将由精品学习为大家分享,尽请关注!一、明治维新的背景(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幕藩体制2.阶级关系:封建等级制3.实行限制工商业政策,经济缓慢发展4.锁国政策(二)幕府统治的危机1、国内危机:社会矛盾尖锐【内因】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外因】黑船事件二、明治维新1、尊王攘夷西南名藩的武士,在尊王攘夷的口号下,积极策划倒幕维新运动。
2、倒幕运动1868.1 ,武力倒幕派发动宫廷政变,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3、明治维新1868.10.23 ,日本改元明治,开始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政策和措施,史称明治维新。
具体内容:(1)政治明治维新的出发点是振兴天皇制下的国家。
采取奉还版籍和废藩置县,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1885 年实行内阁制,1889 年颁布第一部宪法《大日本帝国宪法》。
废除:士、农、工、商身份等级制度,倡导四民平等。
(2)教育文明开化向欧美国家派遣留学生或考察团,了解和掌握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
在国内大力兴办现代教育,强制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制。
进行移风易俗,开化社会文明。
(3)军事强兵强兵是日本改革的重心所在。
从西方引进武器,兴办军工厂,聘请西方教官,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常备军,取消武士的从军特权。
宣扬武士道精神,提高军队战斗力。
(4)经济富国工业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建立较发达的纺织业、造船业、军事工业和机器制造业。
农业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权和买卖权,允许农民自由选种作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政府获得了稳定的财政收入。
4、对明治维新的评价①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②影响:对内: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9 世纪90 年代初,日本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从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深受西方文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
历史 第八单元 明治维新笔记
明治维新一、存在的问题1.xx幕府的统治落后①幕府最高统治者为将军,通过德川家族的人世袭担任。
天皇名义上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实际上没有实权。
②将军直接管理全国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许多重要城市,全国分为两百多个“藩”。
2.等级森严的阶级结构士:统治阶级,从上至下为将军、大名、武士农:占全国人口的80%,世代为领土耕种,负担各种杂役劳役工、商:住在城市,受统治阶级歧视。
最底层的是“贱民”3.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4.经济状况农业:耕地增加,生产技术进步,农产品产量提高手工业:丝织业为代表,大的工厂有一百多台织机和几百名工人商业:大阪、江户、京都商业城市日益繁荣,出现三井等富甲大商人,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不得不屈身于商业和手工业5.民族危机(黑船事件)①日本丧失大量主权,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②欧美国家在日本大量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套购黄金,导致日本手工工场破产,工人失业,物价暴涨,人民起义,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危机加强。
二、条件(有利因素)1.出现资本主义萌芽2.尊xx①背景:日本民族危机加剧;幕府对外妥协退让,对内镇压的政策②开始标志:1860年刺杀井伊直弼③口号(任务):“尊王攘夷”中心是“攘夷”,为“攘夷”而尊王④参与者:中下级武士(主体)部分大名、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⑤活动手段:“奇兵队”的武装斗争⑥结果:1863年8月,幕府发动政变,运动失败⑦败因:幕府的严厉镇压;西方列强的干涉;对幕府抱有幻想;盲目“攘夷”,没有明确提出倒幕要求。
3.倒幕运动①原因: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落后的现状,必须推翻幕府统治,于是尊攘派转变为倒幕派,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
②倒幕派领袖:长州藩:高杉晋作、木户孝允;萨摩藩: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根据地:西南强藩③过程:开始:xx、萨摩等xxxx联合发展:大政奉还xx:戊辰战争4.戊辰战争①根本原因:幕府虽然“大政奉还”,但仍控制国家政权,倒幕派决定彻底打垮幕府②直接原因:新政府命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致使幕府纠结兵力,准备武力反击倒幕武装③主要战役:鸟羽战役、伏见战役、江户战役④结果:倒幕派胜利,彻底推翻幕府统治(封建主义残留浓厚)Q:为何能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主张维新的明治政府?A: 1.幕府统治落后,不得人心2.xx的资本主义力量强大3.善于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矛盾4.日本天皇凝聚力强大三、改革内容1.政治:废藩置县、四民平等,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社会体制①废除全国所有的藩国,把全国划成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管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建立②等级制改为皇族、华族(原大名、公卿)、士族(武士)、平民,政府宣布四民平等,废除武士佩刀和格杀勿论的特权2.经济:①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②确立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③殖产兴业:政府从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了一些规模大、技术先进的“样板”企业,以供私人企业效仿3.思想:xx开化①日本学生被派到欧美国家留学,西方著作被翻译成日文,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西方②按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但日本教育强调效忠天皇,向学生灌输忠君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③生活习俗也推行西化,如武士剪去头上发结,穿西装,喝牛奶、吃西餐,建欧式建筑4.军事:建立新式军队实行义务兵制,仿欧美国家建立常备军。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 第8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复习(共44张)
(2)局限性:钦定的、天皇至高无上;浓厚的封建
色彩和军国主义色彩;人民权力有限
二、脱亚入欧: 近代化的表现
《日美亲善条约》(1854年)
思考:
锁国的日本为什么会成为列强侵略的目标?
外因 内因
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 扩张,日本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目 标 日本幕府腐朽封建统治使近代日本落 后,给西方列强侵略提供可乘之机
《日美亲善条约》(1854)
•
——日本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内容:日本向美国开放下关和箱馆两个港口; 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特规定今后日本给 予外国的一切权益,美国也同样享受
目的: 彻底打跨幕府,真正取得国家领导权
1868年,是旧历“戊辰”年,推翻幕府的 战争主要在这一年进行的,因此历史上把 这场战争称为“戊辰战争”。 鸟羽、伏见战役是其中的关键战役。
戊辰战争的结果
推翻幕府统治, 成立明治政府, 为明治维新奠定基础
日本天皇(1867—1912) 1868年睦仁天皇改年号为【明治】
经济——19世纪90年代初步实现资本主义 工业化(工业体系、重工业)。 军事——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不断加强。 外交——20世纪初废除与列强签订的不平 等条约
三、对外关系上:收回主权、对外扩张
日本与列强修约谈判的情景
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1、表现:(说一说)
2、原因:
1.侵略野心蓄谋已久 2.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3.大陆政策既定国策 4.富国强兵奠定基础 5.岛国狭小发展困境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日本明治维新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日本明治维新
识记知识点:
从锁国令被迫开关的重要史实:
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培理武力叩关,迫使日本签订《日美亲善条约》
1858年《日美友好通商条约》
理解知识点:
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消除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身份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经济:进行地税改革,允许土地买卖;大力引进西方的技术,推动工业发展。
文化:文明开化政策: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移风易俗,进行西化革新。
军事:征兵制度:建立近代化的军队。
影响:经过明治维新而渐趋富强的日本,利用强盛的国力,逐步废除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主权,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危机;另一方面,虽然明治政府锐意改革,但也遗留了许多问题:如天皇权力过大、出身藩地的有权有势者长期掌控国政,形成势力庞大的“藩阀政治”体系,保留了大量的军事封建残余。
这些负面问题导致日本成为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高中历史选修1:第八单元 《日本明治维新》【最新】
1根
源: 日本民族危机加剧
动( 三 ) “ 尊 王 攘 夷 ” 运
2直接原因: 幕府对外妥协,对内镇压
3开始标志: 1860刺杀井伊直弼 “尊王攘夷”。中心是“攘夷”, 4口号(任务): 为 “攘夷”而尊王 中下级武士(主体,攘夷派) 5参与者: 部分大名、富农、工场主和商人 6活动手段: 刺杀、袭击、“奇兵队”的武装斗 争 1863年失败 7结 果: 8局 限: 对幕府抱有幻想;盲目“攘夷”, 没有明确提出倒幕
日本幕府腐朽封建统治使近代日本 内因: 落后,给西方列强侵略提供可乘之 机
佩理登陆图(1853年)
思考2、美、英、法、俄、荷等西方列强的殖 民侵略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
1、打开日本国门,使日本沦为半殖民地国家,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2、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欧美国家经 济掠夺,使日本经济陷入严重危机,激化社会 矛盾,使得农民和市民发动起义,社会动荡不安, 进一步动摇了幕府统治。 3、西方列强殖民侵略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 主义经济发展. 4、西方先进思想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 学习,反对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的呼声更加强烈.
据明治维新历史背景概述明治维新 的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幕府腐朽统治社会矛盾激化,社会 动荡不安;西方列强殖民侵略进一步 加剧社会危机 3、倒幕运动的成功 4、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成立
一、简述明治维新历史背景
1、幕府腐朽黑暗统治,不断激化社会矛盾,人 民起义不断 2、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遭到严重阻碍了。 3、西方列强殖民侵略,不仅加深民族危机,而 且进一步加剧社会危机 4、日本社会各界,尤其中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 治, 为改变被侵略的命运,实现富国强兵,积极 要求在日本实行改革. 5、倒幕运动的成功为改革扫清道路上的障碍
高三历史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复习题及答案特别是到高三这一阶段,在平时要如何有效的去做练习呢?处于困惑中的你,赶紧和店铺一起来做份高三历史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复习题,热热身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高三历史日本明治维新单元复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推行的措施主要有①实行封建等级制度②实行闭关锁国③鼓励派遣留学生④支持尊攘运动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是生活在德川幕府统治时期的一名武士,他可能从事的活动有①在京都杀死一名平民,但没受惩罚②他迫于生计,不得不经商③他参与了“尊王攘夷”活动④他被废除了佩刀的特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持生计。
”下列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4.日本国门被打开后,同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条约的内容主要包括①开放通商口岸②领事裁判权③议定关税制度④片面最惠国待遇⑤设置租界A.①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⑤5.西方资本主义入侵给日本社会各阶层带来的影响有①农民更加贫困,生活更加困苦②某些生产和经营生丝、茶叶等的富裕农民、工场主和商人经济实力有了增长③某些大名开始进行自强改革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6.下列关于倒幕运动和戊辰战争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①前者包括后者②后者是前者的继续③二者斗争矛头都直指幕府统治④二者是孤立的两个事件,没有必然的联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7.日本历史上的“维新三杰”不包括A.木户孝允B.西乡隆盛C.大久保利通D.伊藤博文8.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经济领域就出现了新的因素。
高三历史知识点:专题八 明治维新新人教选修1
专题八明治维新
1889年日本宪法.制定背景
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不仅引起农民的不满,也同样引起了中小资产阶级同样的不满, 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
不仅很多地方农民发动暴动,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掀起的“自由运动”影响深远、遍及全国。
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制订宪法。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
相同之处:(1)都是在西方列强入侵、殖民地的危险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为摆脱困境而实施的变革。
(2)都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短时期内移植西方的大机器工业,从办军事工业入手,逐渐扩展到民用工业。
不同之处:(1)虽然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但就其倡导者来说,是在列强大炮的轰击下,不得已而为之,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具有强烈的排外性,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虽有抵御外侮的要求,但却没有林则徐、魏源那样的反侵略决心。
在办洋务的过程中,仍寄希望于列强,在实践中必然执行一条对外妥协之道。
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摧毁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使日本摆脱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危机,走资本主义道路。
在“东洋道德、西洋艺术”思想的指导下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2)洋务运动走的是一条与封建势力、外国资本相勾结的改良之路,必然失败。
而明治维新所推行的政策如“奉还版籍”、“废藩置县”、“地税改革”等较彻底地打击了封建保守势力,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7_日本明治维新--高考历史总复习
吃牛肉火锅 Leabharlann 西装的政府官员剪发明治初期的小学 教师身穿西式服装,正在上数学课
这是日本的所小学校,建 于1876年,是一所新式学校。 明治时期,确立了“和魂洋才” 的教育原则,既要培养学生具 有日本旧的忠君爱国思想,同 时又要掌握西方先进的科学技 术知识。
明治时期教育普及率
八、评价 ①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性质改革; ②影响: 为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使日本成为 强国。 保留了天皇制度,未能完全确立现代政治体制, 给走向军国主义道路买下伏笔。
学习测评
1.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 )。 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 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摆脱美、英、法等国殖民统治 D.实现了工业现代化 2.1853年,率先打开日本关闭国门的是( )。 A.美国 B.俄国 C.英国 D.法国 3.组成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 )。 ①中下级武士 ②商人和资本家 ③新兴地主 ④高级武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的是( )。 ①法国 ②俄国 ③日本 ④美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俄国废除农奴制和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推翻了旧政权 B.由资产阶级领导 C.废除了农奴制 D.改变了社会性质
将军
大名 武士
不满情绪增强 生活日益贫困 农民、城市平民 进行反抗斗争
新兴地主、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政 治权利较少
• 幕府禁令(对外闭关锁国) •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外 • 除特许船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 物 • 锁国达200多年,但允许与中国、荷兰进行 有限的贸易
1、日本出现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A、人民的反抗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影响
高中历史明治维新知识背诵提纲
E.日益强大的各地大名也开始挑战幕府的权威,离心倾向日益加剧。
2.外患:
1853年黑船事件—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出现,进一步加剧统治危机。
2.随着实力增强,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对邻国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改革比较
俄国农奴制改革同明治维新的比较
【相同之处】
①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②国内背景相同: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为农奴制,日本为幕府统治;
③方式相同: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
④主观目的相同:都存在、保留和维护了君主及其统治;
2.影响:
①增强国防力量,逐步废除不平等条约,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
②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邻国侵略扩张
文化
文明开化
1.按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作用:①为日本经济发展提供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②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2.传播西方启蒙思想
3.大力推进生活习俗西化
③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国力发展超过俄国,成为亚洲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
改革6:明治维新
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逐步废除了旧的封建体制,建立了新的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考点整理】
背
景
必
要
性
幕府统治危机(内忧外患)
1.内忧:
①经济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为维新运动提供物质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考点阐讲】1、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原因分析社会背景不同:日本明治维新前,农民的起义和市民的反抗斗争持续而猛烈,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对自身处境越来越不满,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中下级武士对现实不满增强,幕府统治己成为众矢之的;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领导力量不同: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中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
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革命的顺利进行;中国的维新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地主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政策措施不同: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现。
国际环境不同:日本明治维持新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
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已是19世纪的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级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
这时帝国主义列强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2.明治维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①从历史进程来看,明治维新是日本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事件,它是日本从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是日本由弱小的封建国家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转折点,是日本成为亚洲唯一能够继续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的最主要原因。
同时也是近代日本从受外敌入侵迅速走上对外扩张侵略道路的分水岭。
②从历史发展阶段来看,它发生在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时期,反映出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是这时期历史进程的主要任务,也可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仍是这时期历史发展的主潮流。
【经典例题】【例1】19世纪中期,中国和日本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和日本分别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从内容和影响方面比较中国洋务运动和日本明治维新有何异同?(2)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题解】(1)相同点: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不同点:中国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只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不学先进的思想和政治经济制度;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日本不但学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引进西方先进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2)不同的原因:经济方面,中日两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中国洋务运动时,民族工业虽然已产生,但力量薄弱,发展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而19世纪中期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了较大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
政治方面,两国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不同。
中国封建专制势力强大,在洋务运动中,顽固派掌握实权,并始终以维护封建专制制度为目标;日本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强大,并最终推翻幕府统治,掌握国家实权。
新政权为摆脱外来压迫,积极发展资本主义,为建立近代化国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能力训练】一、选择题1、日本幕府统治集团的统治基础是A天皇 B将军 C大名 D武士2、日本社会中,“士”的构成包括①将军②大名③商人④武士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日本尊攘派形成的原因是①外国势力入侵,日本民族危机加深②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对内恐怖镇压③中下级武士得到部分大名和人民的支持④各地人民起义风起云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尊王攘夷运动失败的原因有①尊攘派对幕府抱有幻想②幕府军队进攻③西方列强的压力和围攻④尊王派失去民众支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日本倒幕派之所以打败幕府军队,是由于①倒幕派得到天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②倒幕派士气高昂,武器先进,战斗力较强③大名与幕府决裂,参加对幕府的战斗④西方列强保持中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6、19世纪中期的日本,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有①劳动人民日益贫困,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②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经济地位不断增强,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力③中下级武士因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增强④部分藩主主张反对幕府统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7、19世纪初,日本社会矛盾激化,表现在①农民受到沉重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发生②工商业者也不满幕府剥削和掠夺③中下级武士变成反幕府的力量④西方列强加快侵略扩张的步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8、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9、木户孝允明确指出:“立国之本,惟在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
”材料反映明治政府“文明开化”的重点是A、教育改革B、军事改革C、培养出国人才D、社会生活习俗改革10、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前后社会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有①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②由半割据状态转为中央集权国家③封建等级制度被形式上的身份平等所代替④资本主义文化完全取代了封建文化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11、明治维新中,天皇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包括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②将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派员直接管理③废除封建等级制度④将大名集中东京居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明治维新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的是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13、明治维新中推行了“文明开化“政策,其核心是A.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 B.废除身份制度,实现形式上的平等C.提倡武士道精神,实现民族振兴 D.大力提倡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14、明治政府实行的改革措施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有①宣布“四民平等”,平民有更多的自由②华族和士族只要不当官也可以经营工商业和农业③政府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④取消封建割据局面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15、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洋务运动的相似点有①都是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实施的改革②目的是富国强兵③都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文化④都使本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转变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16、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是A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发展“样板企业”B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C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企业D大资本家控制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17、日本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最突出的是A掌握政权的人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B不少垄断资本家由旧式特权商人脱胎而来C垄断集团与军阀集团相勾结,推行军国主义政策D天皇是国家元首兼国家最高统帅,拥有专制权力18、经过明治维新,日本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同时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大肆侵略扩张。
这是因为A.国家倡导并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C.建立了带有强烈封建性和军事性的政治体制D.政府把大量国营企业优惠或无偿转让给享有特权的资本家19、在日本的武装倒幕中A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成为领导力量B中下级武士积极参加了斗争C明治政府进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得以建立20、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中,对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最有利的是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B废除土地买卖禁令C实行征兵制 D实行文明开化,发展近代教育二、材料解析题2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民族,其工业化并非由政府刻意追求的事先规划的结果,而是一种源于民间私人资本“对财富的追求”和“贪欲”的结果,英国人是到了工业革命已成气候并大大改变了国家面貌时才有发现。
材料二日本最初的一批近代企业,主要由国家经营。
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重点始终放在军火工业方面。
……后来,政府开始把一大批官营工矿业转让给资本家。
高利贷富商岩畸首先接受了原属土佐藩的轮船,创立了三菱公司。
材料三 1901年八藩钢铁厂(私人企业)钢、铁产量分别占日本钢、铁产量的82%和53% 材料四 1870-1940年日本以每年约4%的增长速度才以极落后的状态转变为一个主要的工业国。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和日本工业化起步的主要不同之处。
②材料三反映了当时日本经济的什么状况?③根据材料二、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经济持速增长的原因。
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右图:①据材料一回答日本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如何规定的?材料二: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
”武士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另有人这样写道:“武士中不论大小,一般都是贫困,尤其那些俸禄低微的武士,更是困苦之极。
穷武士中,甚至于出卖祖上传下来的武器……将军的赏赐物,也被送进当铺,或是出卖求钱。
至于家中其他贵重物品,更是毫不介意地随手变卖。
”(2)材料二中的变化对日本封建秩序有何影响?2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出现了革命与改革并存的历史现象。
试从政治、经济、思想三个方面概括指出推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日两国改革的外部力量和内在动力。
两国改革的成功对当时世界历史发展趋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4.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是,在最近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请回答: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理解之处.21.①英国工业革命由私人资本推动,日本工业革命中政府发挥了重大作用;英国以轻工业(棉纺织业)为主,日本以重工业(军事工业)为主。
②在政府保护下垄断产生;垄断组织已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③推行社会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抓住机遇,利用两次工业革命的先进成果发展经济;政府采取措施发展工商业;大力发展科技与教育;对外扩张,掠夺朝鲜、中国的资源和市场发展本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