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学案)
最新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精品教案比较训练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一、历史背景相近:都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民族危机严重;二、目标性质类似:都是向西方学习,通过政府命令自上而下推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目的是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
三、领导阶级相同:两国的维新领导人都出生在封建家庭,同时又是深受西方资本主义影响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行为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四、列强态度相似: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五、政策措施雷同:两国都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方面实施改革。
戊戌维新实际上就是以明治维新为榜样、亦步亦趋进行的。
然而,两者的成效和结局却大为不同。
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一跃成为东方唯一的资本主义强国。
而戊戌变法只是昙花一现,中国依然挣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同时维新,为何结局不同?仔细分析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会发现其实有着诸多不同。
时代背景国内明治维新:列强入侵激化了国内矛盾;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陷于极端孤立地位戊戌变法:清政府对内依靠汉族官僚地主,对外妥协退让,共同绞杀人民革命。
守旧势力很强大国际明治维新:世界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戊戌变法: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并开始瓜分中国封建势力:明治维新: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幕府成众矢之的;戊戌变法:封建守旧势力顽固、强大,有坚强领导核心;领导者明治维新: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戊戌变法: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参加者明治维新: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戊戌变法: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联合少数官僚改革措施政治方面明治维新: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戊戌变法: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经济方面明治维新: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戊戌变法: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兴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社会生活方面明治维新: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戊戌变法:设立中小学堂,京师大学堂;准许设报馆,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军事方面明治维新: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戊戌变法:精练陆军,扩建海军措施影响:明治维新:政府主持、保障;戊戌变法:缺少实权,受到巨大阻碍,难以推行;。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案1889年日本宪法1.制定背景在发展经济方面采取的是向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倾斜的政策,不仅引起农民的不满,也同样引起了中小资产阶级同样的不满, 19世纪80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动荡。
不仅很多地方农民发动暴动,中小资产阶级和中小地主掀起的“自由民权运动”影响深远、遍及全国。
为了缓和矛盾,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制订宪法。
2.宪法的主要内容明治宪法规定,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享有广泛的统治权。
国家的主权不在人民手中,而是掌握在天皇手里。
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日本国会称为“帝国议会”,规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
贵族院由皇族、华族和天皇任命的“敕选议员”组成,它实际上是大官僚、大财阀和大军阀等特权阶层的代表机关;众议院由选举产生,按照选举法,只有直接缴纳一定国税的人年满25岁的男子才有选举权,30岁以上的男子才有被选举权。
日本的议会没有独立的立法权,议会的立法必须经天皇批准方能生效,宪法规定设立内阁和枢密院。
由国务大臣组成的内阁对天皇负责,对议会只负有“道德上”的责任。
枢密院,它由天皇敕选的“元老”“重臣”组成,独立于议会和内阁之外,在政治上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实际上是最高决策机关。
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相同之处:(1)都是在西方列强入侵、殖民地的危险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为摆脱困境而实施的变革。
(2)都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短时期内移植西方的大机器工业,从办军事工业入手,逐渐扩展到民用工业。
不同之处:(1)虽然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容,但就其倡导者来说,是在列强大炮的轰击下,不得已而为之,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具有强烈的排外性,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等人虽有抵御外侮的要求,但却没有林则徐、魏源那样的反侵略决心。
在办洋务的过程中,仍寄希望于列强,在实践中必然执行一条对外妥协之道。
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是摧毁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使日本摆脱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危机,走资本主义道路。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教案标题:日本明治维新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 掌握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以便评估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长期影响。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向学生简要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和意义。
2. 提问:你们对日本明治维新有了解吗?你们认为它对日本有什么影响?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幕末时期的日本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
2. 解释明治维新的主要事件:黑船来航、五箭之战、明治宪法的颁布等。
3. 阐述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现代化改革、国家建设、西化运动等。
三、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长期影响。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观点和结论。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几个与明治维新相关的案例,例如教育改革、工业化进程等。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评估明治维新对该领域的影响。
五、展示和总结(10分钟)1. 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案例分析结果。
2. 教师总结明治维新对日本的长期影响,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幻灯片或其他多媒体工具。
2. 教科书、参考书籍和互联网资源。
3.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工作表。
评估方式:1.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成果展示。
2.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3. 课堂讨论和问题回答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专家或学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明治维新的历史和影响。
2. 组织学生参观与明治维新相关的博物馆或历史遗迹。
3.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与明治维新相关的主题进行研究,并撰写研究报告。
注意事项:1. 教案中的时间分配仅供参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3. 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教学资源,并对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和事件有充分的了解。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原因和经过。
2. 使学生掌握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1.1 幕府统治的危机1.2 国内外压力的增大1.3 思想启蒙和倒幕运动2. 明治维新的过程2.1 明治政府的成立2.2 废藩置县2.3 学习西方,进行现代化改革2.4 明治宪法的制定3. 明治维新对社会的影响3.1 政治制度的变革3.2 经济的发展3.3 文化的繁荣3.4 社会的现代化4. 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4.1 强国之路的开启4.2 对外扩张的契机4.3 明治维新的局限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明治维新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法:分析明治维新中的具体事件,如废藩置县、学习西方等。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2. 课件:明治维新的背景、原因、过程、影响等图片和文字资料3. 视频资料:关于明治维新的纪录片或片段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等3. 期末考试:考查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明治维新的主要事件和过程。
2. 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3. 明治维新与日本现代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1. 明治维新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2. 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长远影响。
七、教学安排课时:本教案共安排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课时分配:1. 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2课时)2. 明治维新的过程(2课时)3. 明治维新对社会的影响(2课时)4. 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2课时)5. 总结与评价(2课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1. 导入:简要介绍幕府统治的危机和国内外压力的增大。
2. 讲解:详细讲解幕府统治的危机、国内外压力的增大以及思想启蒙和倒幕运动。
日本明治维新优秀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倒幕前的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
(2)改革力量的出现、倒幕力量的形成、德川幕府被推翻。
2.能力目标:(1)分析倒幕运动前日本改革力量的形成,帮助学生掌握从生产关系变化入手,正确认识新旧社会交替时阶级关系变动的科学方法。
(2)论述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既有重点又能全面地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国外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造成了日本幕府封建统治的严重危机,倒幕运动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统治,建立了明治天皇政府。
(2)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划时代的资阶改革运动,它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教学重难点】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
难点:商品经济的发展所引起的日本社会的深刻变化和对明治维新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统治日本将近700年的封建幕府,终于在1868年被推翻了,这一事件在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是怎样的呢?二、讲授新课:(一)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幕府与幕府统治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对下文知识的理解。
2.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一段,在地图上确认的位置。
提问:哪些人构成了日本的封建统治阶级?哪些人反对幕府统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一下幕藩制,指出幕府统治面临的第一个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学生认清日本国内形势。
3.指导学生自学课文第二段,提问:有哪些国家相继侵略日本?结果怎么样?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日本面临的外部环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使日本有被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这也是幕府统治面临的又一危机。
最终让学生认识到此时的日本内忧外患,改革势在必行。
4.向学生简要的介绍一下兰学到代表人物(绪方洪庵、新井向石等)和核心思想(实行民主平等,仿效西方改革日本,富国强兵等)指出思想准备对维新运动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初中历史日本的明治维新教案
初中历史日本的明治维新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2. 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过程;3. 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影响。
教学重点:1. 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2.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教学难点:1. 探讨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2. 思考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教学环节:一、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展示和简单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
二、讲授(15分钟)1.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介绍日本幕府时代的衰落和对外侵略,以及明治维新的意义和目的。
2. 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和过程:讲解明治维新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措施,以及其对日本国家建设的影响。
三、讨论(1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和影响;2. 班级讨论:每组代表进行汇报,整合各组讨论结果,分享不同看法和观点。
四、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撰写小结性文章,总结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展示对日本现代化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反馈:1. 教师定期进行课堂互动,检查学生对明治维新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思考,促进学生间的讨论和交流,加深对明治维新的认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2. 探讨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等现代化改革的异同点及其影响。
教学评价:采用问答、讨论、小结等形式,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理解和掌握水平。
2024年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2024年九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2024年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材下册第四课《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及启示。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章“封闭的江户时代”,第二节“明治维新的背景”;第二章“明治维新的展开”,第一节“政治改革”,第二节“经济改革”,第三节“社会改革”;第三章“明治维新的影响”,第一节“日本的现代化”,第二节“东亚格局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2. 使学生认识到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及东亚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3. 通过对明治维新的学习,启发学生从中汲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
难点: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及东亚格局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历史图片,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明治维新的背景、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社会改革等内容,分析其对日本现代化及东亚格局的影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扮演明治维新时期的政治家、企业家、平民等角色,探讨明治维新的意义。
4.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关于明治维新的典型例题,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明治维新的背景2. 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社会改革3. 明治维新的影响日本现代化东亚格局的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明治维新的背景。
(2)列举明治维新的主要政治、经济、社会改革。
(3)谈谈你对明治维新影响的认识。
2. 答案:(1)明治维新的背景:江户时代的封闭、外国势力的入侵、国内阶级矛盾的加剧。
(2)明治维新的主要政治、经济、社会改革:政治改革:废藩置县、设立议会;经济改革:发展近代工业、实行土地改革;社会改革:普及教育、提倡文明开化。
《日本明治维新》精品教案
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和掌握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了解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掌握明治维新对日本产生的巨大影响过程与方法搜集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日本从闭关锁国到被迫打开国门,再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转变,培养学生放眼看世界的眼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和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明治维新后的日本20世纪初日本人的生活:大街上随处可见留着短发、穿西服的男子;人们吃西餐、开舞会、听西洋音乐;政府办了许多工矿企业,还鼓励发展私营的工商业;工厂、银行、邮政局、铁路等新鲜事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家长有义务送学龄儿童接受教育,不服从者将受罚……试着想象一下,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人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明治维新对日本有什么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明治维新前的日本(历史条件)1.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引导学生认识日本“内忧外患”的时局特点。
提示:(1)内忧:幕府统治腐朽,闭关锁国,陷入统治危机。
(2)外患:美国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约上签字,开放港口,民族危机严重。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文,了解幕府时代政治状况。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等级示意图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
(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3)倒幕的结果怎样?提示:幕府统治被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这是明治维新的前提条件)。
目标导学二:明治维新的内容1.阅读材料,认识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展示:有关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
(附图解)图一:推行地税改革,允许土地买卖。
地税成了日本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或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促进了经济发展)。
图二: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兴建铁路。
促进了日本交通的发展。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明治维新对当代日本的启示。
二、教学内容1. 明治维新的背景:德川幕府的统治、黑船压力、日本面临的危机。
2. 明治维新的过程:明治天皇复辟、幕府的崩溃、明治政府的成立。
3. 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废藩置县、兵制改革、教育改革、经济改革。
4. 明治维新的影响:日本的现代化、亚洲格局的变化、世界历史的进程。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明治维新的具体政策和实施效果。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明治维新对当代日本的启示。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教材。
2. 图片:展示明治维新的历史图片,如明治天皇、幕府将军等。
3. 视频:播放关于明治维新的纪录片或片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明治维新。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明治维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如课后作业、小测验等。
3. 思考题回答:评估学生对明治维新影响和启示的思考深度。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幕府时期的图片和黑船事件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的兴趣。
2. 讲授背景:讲解德川幕府的统治、黑船压力和日本面临的危机,为学生提供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3. 分析维新过程:详细介绍明治天皇复辟、幕府的崩溃和明治政府的成立,引导学生理解明治维新的过程。
4. 探讨政策实施:分析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如废藩置县、兵制改革、教育改革和经济改革,让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具体措施。
5. 总结影响:讨论明治维新的影响,如日本的现代化、亚洲格局的变化和世界历史的进程,帮助学生理解明治维新的重要意义。
七、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析明治维新的政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并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2024年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2024年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及启示。
具体章节内容为:1.黑船来航与明治维新的背景;2.明治维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3.明治维新的成果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1.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理解其发生的必然性;2.掌握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3.通过学习明治维新,培养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国家独立、民族振兴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明治维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内容及其影响;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及启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日本国旗、国徽等元素,引导学生关注日本;(2)提出问题:“为什么日本能够在近代迅速崛起?”,引发学生思考。
2.新课内容(1)讲述黑船来航事件,引导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2)详细介绍明治维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内容;(3)分析明治维新的成果及影响。
3.实践情景引入(1)让学生举例说明日本在近代崛起的例子;(2)讨论明治维新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4.例题讲解(1)明治维新的背景是什么?(2)明治维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有哪些?(3)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5.随堂练习(1)选择题:关于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的选择题;(2)简答题:简述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
六、板书设计1.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2.(1)背景:黑船来航(2)政治改革:废藩置县、兵制改革(3)经济改革:殖产兴业、土地改革(4)文化改革:文明开化、教育改革(5)影响:日本崛起、民族振兴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简述明治维新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2)谈谈你对明治维新的认识,以及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2.答案:(1)见板书设计;(2)示例:明治维新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3课时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3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内容标准⒈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⒉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⒊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学习要求⒈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成长、人民起义不断和陷入半殖民地危机等基本史实。
⒉了解日本倒幕运动的主要经过与结果⒊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
⒋概述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基本内容。
⒌探讨明治维新成功意义,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⒍知道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史实。
⒎了解1889年日本宪法确立的政治体制和侵略亚洲邻国的史实。
⒏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⒐认同顺应世界潮流与追求和平发展的价值观。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问题探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武装倒幕主要过程;明治维新的基本内容89年宪法的内容及其影响;明治维新成功意义;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化进程的具体表现;教学难点:评价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比较明治维新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异同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相同性和多样性。
比较德意志帝国宪法与日本1889年宪法的相同点,德日两国在近代化道路上的相似性。
问题预习⒈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表现在哪个方面?⒉武装倒幕过程中有哪些重大事件?⒊明治维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的内容各是什么?⒋1889年宪法的内容及其影响各是什么?⒌日本对外扩张的表现有哪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法指导知识整合一、历史条⒈德川幕府统治危机的加深⑴经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①经纺织业为代表的手工场显著发展;②大阪、江户和京都等商业城市日益繁荣;③出现了三井等大商人。
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
⑵政治:严格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①农民受到沉重剥削,起义不断;②工商业者也不满严格的限制和掠夺;③中下级武士阶层地位恶化,逐渐滋生出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
日本明治维新 优秀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概述武装倒幕运动;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确定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和作用。
【教学难点】明治维新前夕的日本社会状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导)日本历史上曾借助两次成功的改革,实现了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古代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日本向中国学习,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近代日本又借助明治维新,日本向西方学习,由封建社会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那么,明治维新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有哪些措施?对日本社会产生哪些影响?我们今天和大家一起探究。
二、讲授新课:(师导)什么是明治维新呢?“明治”指日本天皇睦仁的年号,“维新”即改革。
明治维新是指日本明治政府向西方学习,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资本阶级性质的改革。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师问:幕府统治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归纳:1.社会危机:闭关锁国,社会矛盾尖锐(①幕府封建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强调:这是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即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②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现状,农民和市民不堪忍受剥削不断起义。
2.民族危机:西方列强的入侵。
(二)倒幕运动1.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哪些?2.武装倒幕的经过如何?3.倒幕的结果怎样?师:幕府统治推翻后,建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联合政权。
初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初中历史日本明治维新教案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
1.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
2.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3.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掌握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3.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1.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2.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深远影响
2.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
教学准备:
1.教材:日本明治维新相关内容
2.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3.课堂布置:准备小组讨论活动的问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和原因
2.讲解:简要介绍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3.活动:分组讨论,讨论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作用
4.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明治维新对日本的影响
第二课时:
1.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2.讲解:详细解析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意义
3.案例分析:通过案例探讨明治维新在日本现代化中的具体作用
4.总结:对整个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激发学生对明治维新的兴趣和思考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应能够掌握明治维新的内容、影响和对日本现代化的意义,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对一个国家
的意义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高二历史教案:第八单元第3课《明治维新》教案
第八单元第3课《明治维新》教案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2.教材分析与建议重点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是本单元的重点,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
在政治上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经济上动用政府力量大力推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文化上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旧文化,并同时进行教育改革;军事上新建一支符合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的新式军队。
本课内容丰富,建议学习时注意前后教材的联系,以及同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加深理解。
本课引言引用了明治维新前夕天皇的“五条誓文”,这段誓词反映了明治政府改革的决心,同时也揭示了明治维新得以成功的一个条件:推翻幕府封建统治后确立的明治政府的统治为维新变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建议教师设问:“倒幕运动成功最重要的意义何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指出倒幕运动推翻了幕府统治,为明治维新创造了条件。
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废除封建旧体制,确立新的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史称明治维新。
由此导入新课。
第一目“废除旧体制”教材阐述了明治政府在政治上对日本封建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确立了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新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1)“废藩置县”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统治之后,各地藩国依然存在,并且拥有很大势力,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立府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这样日本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
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在废藩过程中,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宣布“四民平等”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历史教案-日本明治维新
历史教案-日本明治维新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及主要内容。
2.分析明治维新的影响,理解日本近代化进程的特点。
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及主要内容,明治维新的影响。
2.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日本近代化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古代与现代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日本是如何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答案是明治维新。
我们共同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
2.明治维新的背景(1)闭关锁国政策:让学生了解日本在江户时代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内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滞后。
(2)黑船事件:讲述美国佩里舰队强迫日本开放国门,对日本社会产生的震动。
(3)武士阶级的崛起:分析武士阶级在明治维新中发挥的作用。
3.明治维新的过程(1)倒幕运动:讲述倒幕派与幕府的斗争,强调倒幕运动对明治维新的推动作用。
(2)王政复古:介绍明治天皇即位,实行王政复古,推行一系列改革。
(3)废藩置县:让学生了解明治政府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4.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1)政治改革:介绍明治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建立近代国家制度。
(2)经济改革:讲述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3)文化教育改革:强调明治政府实行教育改革,培养近代化人才。
5.明治维新的影响(1)政治影响: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危机。
(2)经济影响: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亚洲经济强国。
(3)文化影响: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文化的现代化,为日本崛起奠定基础。
(2)讨论明治维新对我国的启示,如何借鉴日本的经验,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
四、作业布置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熟记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查阅资料,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发展状况,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讲述、图片展示、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8.3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
选修一第八单元第三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归纳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通过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会从有关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2、方法与过程:通过图表法归纳知识线索,运用史料分析法突破难点,进而养成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思辩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理性、客观看待历史的思维意识;让学生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让学生懂得改革是充满阻力的、过程是艰难的,但要有鉴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完成。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历史影响2、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其特点三、教学模式依据高二学生的现有知识储备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征,结合选修模块教材编写的特点,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学案教学法,即课前学生依据教师给出的学案自主梳理和落实教材主干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为课堂师生间的互动奠定基础,以便更充分地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与能力。
四、教学流程(一)新课导入:1853年七月,一支由黑色近代铁甲军舰组成的舰队开到日本江户湾口,六十三门大炮力压江户湾二十门大炮,在不开国就开火的强硬威吓下,日本最终于次年同意与美国签定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
此后其他西方列强紧紧跟随美国,纷纷与日本签定亲善条约,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
这就是日本著名的“黑船事件”,其后日本的幕府统治不断走向灭亡,最终建立起明治政府,开始了日本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变革——明治维新。
(设计思路:通过“黑船事件”导入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生动、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为本课学习奠定基础。
)(二)新课推进:第一环节整合教材,梳理脉络,化繁为简;师生互动,明确基础◆知识整合一:明治维新的背景一、明治维新的背景1、必要性:(1)内忧:德川幕府的统治危机政治上:、使各阶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阶级对立,矛盾激化(尤其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外交上:政策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但政策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根本原因)(2)外患:1853“”后,外国入侵,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加深(直接原因)2、可能性:经济实力增强;的中下层武士的领导;国际上无暇顾及而基本中立34、目的:对内:巩固,富国强兵对外:挽救,对外扩张【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请回答:材料一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
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教案第一章:明治维新的背景1.1 幕末时期的日本介绍幕末时期日本的封闭政策、封建制度和武士阶层的状况。
分析日本面临的外部压力和内部矛盾。
1.2 思想启蒙与改革呼声介绍日本思想启蒙运动的发展,如兰学的影响。
探讨改革呼声的兴起和主要思想代表人物。
第二章:明治维新的起因2.1 尊王攘夷运动分析尊王攘夷运动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
讨论尊王攘夷运动与明治维新的关系。
2.2 幕末的政治动荡描述幕末时期的政治动荡,如水户攘夷事件等。
分析幕末政治动荡对明治维新的推动作用。
第三章:明治维新的过程3.1 明治维新的开端介绍明治维新的起始事件,如明治天皇的即位。
分析明治维新的初期政策和改革措施。
3.2 明治维新的深入发展探讨明治维新期间的重要改革措施,如废藩置县、兵制改革等。
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第四章:明治维新的影响4.1 日本的现代化进程讨论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推动作用。
分析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工业、交通、通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
4.2 明治维新对日本政治体制的影响介绍明治维新后日本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建立。
探讨明治维新对日本政治体制的长期影响。
第五章:明治维新的评价5.1 明治维新的成就与不足分析明治维新在推动日本现代化、强化国家实力等方面的成就。
讨论明治维新的不足之处和遗留问题。
5.2 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探讨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
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未来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第六章:明治维新的经济改革6.1 经济改革的政策与措施介绍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采取的经济改革政策。
分析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市场开放。
6.2 经济发展与工业化探讨明治维新对日本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分析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在纺织、钢铁、造船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第七章:明治维新的文化教育改革7.1 教育制度的改革介绍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教育制度的改革措施。
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教育体系的影响和发展。
7.2 文化教育的推广与影响探讨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文化教育的推广及其影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 日本明治维新 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选修1第8单元第 3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联合中学廖慧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明治维新的内容、特点、影响。
分析理解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国、美国的不同,认识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认识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特点。
课型:新授课教法:研讨法教具:多媒体投影仪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学生总结回答第一第二课介绍的明治维新背景2、教师指出:本课将重点介绍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并透视维新运动的意义。
3、学生阅读P114的导言,问:《五条誓文》你能看出哪些信息?【讲授新课】一、明治维新的含义:教师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解释。
【思维启迪】1: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
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二、明治维新的目的: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最终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三、明治维新的内容:(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作用:①废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②平民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③华族和士族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总之,通过以上措施,使日本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
1.4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讨论发言等,评价其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讨论主题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测试评估学生对日本明治维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基础知识、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 让学生深入了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各项改革措施,如废藩置县、兵制改革、教育改革等,并分析这些改革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 对比分析日本明治维新与我国近代化的异同,探讨两国在近代化进程中的差异及其原因。
- 研究日本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影响,以及其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
- 通过访问博物馆、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3)撰写读书笔记或观后感:在阅读和观看学习后,撰写读书笔记或观后感,总结所学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4)小组讨论:与同学一起分享阅读和观看的心得,开展小组讨论,深入探讨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5)问题探究:针对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日本明治维新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明治维新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明治维新的经验解决实际问题。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教案)【课标解读】(要求学生阅读)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维新前的日本是一个封建国家,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对内推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外采取“锁国政策”,顽固维持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十九世纪中叶,美、英、法、俄、荷先后迫使日本允许开国通商、驻扎军队、开设领事馆,这些条约加剧了经济危机和民族危机。
广大人民包括下层武士的生活日趋贫困。
日本社会各界对将军的不满与日俱增,地方大名率先发起倒幕运动,开始了明治维新。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明治维新大致上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被迫开国(1853年)到明治政权建立(1868年)。
本部分要注意维新主力和斗争策略的演变、维新运动从权力之争向学习资本主义的转变。
初期斗争的主力是地方大名,后下层武士走上前台,举起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主张对外抵御西方列强的入侵,对内推翻幕府,以天皇为中心建立自己的统治。
攘夷失败促使尊攘派调整策略,打出了“王政复古”的旗号,主动吸收西方技术,发展经济。
1868年幕府统治终于被推翻,以天皇为中心的明治政府建立。
第二阶段从明治政府建立到《帝国宪法》颁布。
认识新政策的资本主义性质,注意维新派从学习资本主义向发展资本主义的转变。
初期的措施以破旧为特点,通过“奉还版藉”、“废藩置县”,废除了封建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央集权体制;实行新的身份制,废除士族的特权,允许族间通婚(皇族除外),实现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进行土地改革,废止了封建土地制度,允许土地买卖,建立起土地私有制。
后期改革以“立新”为特点,主要有“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文明开化”, 吸收西方文化和技术,实行全盘欧化;制定宪法(1889年)、召开国会(1890),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
这些政策虽然是新政权为维护统治而制定的,但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色彩,这些政策使日本成功的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明治维新的实质有人认为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更替,也有人认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前者主要依据维新运动的领导者,后者则依据改革的措施和实际效果。
这两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也有其片面性。
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
就更能认清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
维新在形式上是权力之争,但实际上使日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体会:孙中山先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深刻含义;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认识到改革对于促进历史发展所具有的特殊价值,体会邓小平“改革也能解放生产力”的科学价值。
【知识整合】一、从锁国走向开国的日本(一)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1.政治:(1)体制:幕藩体制(17世纪初,德川家族开始统治日本)含义:德川家族对日本的统治是通过幕府的形式实现的,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地方上划分为大小两百多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世袭统治权,但必须听命于将军;天皇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没有实权。
(2)阶级关系: 封建身份等级制度身份等级:士、农、工、商;社会地位:“士”是统治阶级;农民世代为领主耕种,除把大部分收获物交给领主外,还要负担各种杂役和劳役;工商业受统治阶级的歧视;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是“贱民”。
总之,天皇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
2.对外政策:“锁国”政策目的:防止外部势力对日本的侵入内容: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把外国商人和传教士驱逐出境;只允许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
3.经济缓慢发展(1)实行封建领主制;(2)到19世纪初,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4.社会矛盾尖锐——大盐平八郎起义表明:日本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开始动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不得不从事过去瞧不起的商业或手工业,产生了反抗思想。
)(二)日本的开国(1)黑船事件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佩里率领舰队来到日本,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
(2)《日美亲善条约》时间:1854年内容:日本向美国开放下田和箱馆两个港口;允许美国在下田派驻领事。
影响:这是日本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条约日本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日本的国门被打开。
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1)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西方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日本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社会矛盾的是一步激化。
列强侵略、经济混乱使人民生活更加困苦,农民起义不断。
(3)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无尽灾难的同时,客观上也剌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日本社会变革奠定基础)。
(4)统治阶级结构发生分化①出现了大量新兴地主和高利贷商人,有经济实力但政治上无权,对幕府统治愈加不满;②长州、萨摩等西南诸藩大名也不满现状(成为反对幕府统治的根据地);③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武士,因经济状况的日趋恶化,对现实更加不满(掀起“尊王攘夷运动”和“倒幕运动”),反映了幕府统治基础的进一步动摇。
二、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1.“尊王攘夷”原因:①随着日本民族危机的加剧,要求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②幕府统治者采取对外妥协、对内镇压的政策,引起许多有民族责任心的武士不满。
含义:尊奉天皇,赶走外来侵略者。
领导:尊攘派影响:揭开倒幕运动的序幕2.倒幕运动背景: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要想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倒幕派的代表人物:高杉晋作、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等人根据地:长洲、萨摩等西南强藩旗号:“王政复古”过程:①1867年,长州、萨摩等藩利用天皇的名义颁布讨伐幕府的密诏。
②“大政奉还”(幕府为保住实际权力,表示把政权奉还天皇)③武装倒幕——戊戌战争:鸟羽、伏见战役④捣江户,幕府不战而降结果:1868年,倒幕派以天皇的名义宣布废除幕府统治,建立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
江户改名东京,日本政府迁都东京。
三、明治维新(1868年;含义:废除旧的封建体制,建立适合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制度的改革。
)(一)背景:明治政府的建立和幕府统治被推翻,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旧的封建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内容:1.政治——废除旧体制,建立新制度(1)“奉还版藉”,“废藩置县”,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3)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召开国会(1890),初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形式的资产阶级国家体制。
(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背景:19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的农民暴动和自由民权运动使明治政府领导人意识到,有必要进行一些政治改革,才能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稳定社会局面。
内容:①日本实行君主立宪制,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
②日本国民称臣民,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言论、通信、出版、集会和结社的自由。
③日本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
议会的权力有限。
④设立内阁和枢密院。
内阁是行政机关,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枢密院是天皇的最高顾问,由明治维新的领导人组成,实际上成为国家的最高决策机关。
影响:明治宪法带有浓厚的封建性,但它毕竟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它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新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2.经济——发展新的资本主义经济(1)币制改革——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2)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3)地税改革——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收入提高,为国家工业化提供保障;(4)推行“殖产兴业”政策①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②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文化——倡导“文明开化”目的:用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文明取代日本落后的封建文明(“脱亚入欧”);内容:(1)向欧美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让更多日本国民了解西方文明。
(2)仿照欧美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1871年成立了文部省,统一管理全国的教育;开始逐步建立了小学、中学和大学三级教育体制;“和魂洋才”。
(3)大力推进生活习俗的西化。
4.军事:建立新军队(1)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组建一支常备军。
(2)明治政府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引进先进武器;设立现代化军工企业,仿制先进武器。
(3)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4)用武士道精神教育皇军。
四、走向世界的日本(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良运动2、崛起为东方强国——日本历史转折点,日本走上近代化,国际地位提高;(1)政治近代化:1889年颁布钦定的《日本帝国宪法》,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标志日本天皇制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统治秩序确立,巩固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2)经济近代化: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3)军事近代化: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但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随着经济军事实力增强,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扩张,成为新兴帝国主义国家。
(4)外交上:20世纪初,日本完全废除了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摆脱了民族危机;并逐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一员。
(5)文化近代化:文明开化的改革推动了日本的社会进步;传播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局限性(近代化的阴影):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突出表现:掌权者多是原属统治阶级的武士阶层)。
②推行军国主义,走上了对亚洲邻国的侵略扩张。
3.踏上对外扩张之路(1)原因:①根本原因: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和资源不足严重制约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明治维新增强了日本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另一方面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和军国主义传统。
(2)表现:①侵略琉球:1879年吞并琉球,将其变为日本的冲绳县。
②侵略朝鲜:1876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后来取得驻兵权;1910年吞并朝鲜。
③侵略中国:1874年侵略台湾;1894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并于1895年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31年和1937年先后制造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
【重难点突破】1.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明治维新是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资产阶级还没有成熟的情况下,由于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外部压力的催化作用,为克服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而提早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
它的主要任务是摧毁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维护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为此,明治元勋们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幕府统治之后,在“富国强兵”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军事方面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获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