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讲座..
高校对联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一、活动背景
随着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特举办本次高校对联活动。
二、活动主题
“墨香对联,传承经典”
三、活动目标
1. 提高学生对对联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4. 促进校际交流,展示高校学子风采。
四、活动时间
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
五、活动地点
1. 主会场:学校图书馆报告厅
2. 分会场:各学院教学楼、宿舍楼
六、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七、活动内容
1. 对联知识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对联知识讲座,普及对联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对联的认识。
2. 对联创作比赛:以“墨香对联,传承经典”为主题,面向全校师生征集优秀对联作品。
3. 对联现场创作:组织现场创作活动,邀请知名书法家现场挥毫泼墨,创作对联作品。
4. 对联展览:将优秀对联作品在校内展览,让更多人欣赏到对联的魅力。
5. 校际交流:与其他高校举办对联交流活动,促进校际间的文化交流。
八、活动流程
1. 活动前期筹备
(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明确分工;
(2)制定活动方案,报学校相关部门审批;
(3)联系专家学者、书法家等,邀请参加活动;
(4)制作宣传海报、邀请函等宣传材料;
(5)在各学院、班级宣传,动员师生参与。
2. 活动进行中
(1)举办对联知识讲座;
(2)开展对联创作比赛,收集优秀作品;
(3)组织现场创作活动;
(4)开展对联展览;
(5)举办校际交流活动。
书法春联教学教案
书法春联教学教案
教案标题:书法春联教学教案
教案目标:
1. 通过书法春联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 提高学生的书法技能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 了解春联的起源和作用。
2. 学习基本的书法技巧和规范。
3. 创作个性化的春联作品。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书法工具和纸张。
2. 准备一些优秀的春联作品供学生参考。
3. 准备相关的课件和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引入:
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优秀的春联作品,引发学生对春联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向学生介绍春联的起源和作用,解释春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知识讲解:
1. 讲解基本的书法技巧和规范,如握笔姿势、笔画顺序、字形结构等。
2. 介绍常用的春联词语和搭配技巧,如祝福词语、对仗技巧等。
示范演示:
1. 教师进行书法示范,展示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顺序。
2. 展示如何选取合适的春联词语和搭配方式,以及如何布局春联作品。
实践操作:
1. 学生进行书法练习,重点训练基本的笔画和字形。
2.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春联词语,进行创作和书写。
展示评价:
1. 学生展示自己的春联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春联的知识,如不同地区的春联风格、春联的演变等。
2. 组织学生参加书法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书法成果。
教学总结:
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问题。
对联的起源
对联知识讲座(山丹二中校本教材)
山丹二中张克鸿
对联的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对联课堂之平仄的宽严与禁忌
对联课堂之平仄的宽严与禁忌
傻笑的达芬奇: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对联课堂已经是第三讲了,老傻希望通过掌握对联知识,对大家今后写古诗歌能有所帮助。在上两次的课堂上,有许多好友的执着都让傻哥感动。希望大家能够接着努力,直到真正掌握了对联写作技巧为止,早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本文也是基本取自网络,特此说明。
○代表平声,●代表仄声,⊙代表可平可仄。
一、三个关键部位从严
1、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
上、下联中最后一个字的要求应该严格。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增”声字,也
就是仄起平收。例:
西望瑶池降王母(仄)
○●○○●○●
东来紫气满函关(平)
○○●●●○○
——李鸿章
比较我们在第二讲讲的七言对联的联谱“●●○○○●●○○●●●○○”,我们可以看出来,上联并不符合要求,到是下联合规合矩。但是,用一、1、的要求来看,它也是符合要求的对联,因为它满足了上联用仄声结尾,下联用平
声结尾的基本要求。
2、词组的最后一个字
词组是中国文字,也是对联文字的基本单位。词组大多是由两个字组成,也有由三个字组成的。例:
书山有路勤为径
○○●●○○●
学海无涯苦作舟
○●○○●●○
这一副对联也基本满足七言对联图谱的第二式“⊙○⊙●○○●⊙●○○●●○”。
在这一副对联里,上联的词组是:书山、有路、为径;下联的词组是:学海、无涯、作舟。抓住词组的最后一个字,就是要求山和海、路和涯、径和舟一定要平仄相对。这里除了径和舟因为是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上仄下平外,其他字的平仄只要相对就行,看,这副对联是做到了这一点的。除了词组最后一个字外,其他的字可平可仄,请看书和学、有和无、为和作,有的是平对平,有的是平对仄。
对联讲座
下星期开设综合阅览课
1、上节课一下课,马上到楼下站队,列
队前往图书馆四楼阅览室 2、途中队伍要整齐不能说话 ,上楼梯是 保持安静,维护阅读求知之地的神圣! 3、去的时候,只允许带上自己的债抄本, 水杯、零食、其他作业、废纸、自己的闲 书杂志等一律不准带入。
4、每班分五组,各组有两个组长,
足场负责监管该组纪律,不能说话 嬉笑,取得时候和离开的时候负责 核查书目本数,确保不会丢书。如 若丢失,整组共同赔偿,十倍。 5、上课时间两节连排,中间不下课 休息,不允许上厕所。有特殊情况 请示老师。 6、下课清理 自己周围,干净离场 。
7、要求认真上好综合阅览课,开拓
知识面。做好摘抄。每周一上完, 晚自习课代表负责把摘抄本收上来。 一周一次! 8、对于摘抄的东西,早自习 要大 声读背,把它记住,使它真正成为 你自己的东西
对 联
人物名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 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大明湖畔,趵突泉边,
故居在绿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 文采有后主遗风。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
数字联
叠字联
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风风雨雨年年 暮暮朝朝 月月月明,秋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对联基础知识及普及
这副对联中“万岁”和“千秋”都是 两个字,可以相对;而“中国人民”是四 个字,“袁世凯”是三个字,不能相对。 这副对联隐含的意思是:袁世凯对不起中
二、词性相同,意义相关,结构一致
意思是说,上联和下联相同位置的词语要求词性相同, 如名词对名词(“天”对“地”)、动词对动词 (“是”对“非”)、形容词对形容词(“红”对 “绿”)、数词对数词(“千”对“万”),等等。 意义相关,是说上下联所表示的意思相似(但不能相 同)、相反或相对。
平仄相符
• 1、人们把阴平、阳平划归平声;把上声、去声划归 仄声,这就是平、仄声的区别。古汉语四声为平、上、 去、入,其平声在现代汉语中分解为阴平、阳平二声, 上、去二声与现代汉语一致,只有入声已消失,但在 我国某些地区,如上海、广东,山西等地还部分地保 留。
• 2、「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 句尾字用平声
调查结果
• 1、调查结果 • 60份学生卷中有 • 40份成人卷中
结果分析
• 1、以上调查结果表明我们周围的成年人对对联的 认知程度很是不高,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不得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也看到了在我们有不 少同学还是了解对联常识的,这说明对联文化的 普及有了改善。
原因分析
1、以前普通话的普及不行,不懂拼音自然不知平仄,所以不 知上下联是自然的; 2、大多数人以前学过的课本上没有对联的相关知识,老师也 没讲过。
学生对联活动策划书3篇
学生对联活动策划书3篇
篇一
《学生对联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对对联,学文化
二、活动目的
1. 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对联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
2.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4. 增进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感。
三、活动时间
[具体时间]
四、活动地点
[详细地点]
五、参与人员
全体学生
六、活动内容及形式
1. 对联知识讲座
邀请语文老师或专家进行对联知识讲座,介绍对联的起源、发展、特点和创作方法。
2. 对联创作比赛
组织学生参加对联创作比赛,要求根据给定的主题或意境创作对联。可以个人创作或小组合作。
3. 对联对对碰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对联对对碰游戏。每组出上联或下联,其他组对出下联或上联,以答对数量最多的组为胜。
4. 现场对联展示
在活动现场设置对联展示区,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并邀请学生进行讲解和分享创作思路。
5. 颁奖仪式
对创作比赛和对对碰游戏的获胜者进行颁奖,表彰他们的优秀表现。
七、活动流程
1. 开场致辞:由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
2. 对联知识讲座:语文老师或专家进行对联知识讲解。
3. 对联创作比赛:学生进行创作,时间为[具体时间]。
4. 对联对对碰游戏:分组进行游戏,时间为[具体时间]。
5. 现场对联展示:学生展示作品并讲解,时间为[具体时间]。
6. 颁奖仪式:颁发奖项,表彰优秀学生。
八、活动宣传
1. 在学校宣传栏张贴活动海报。
2. 利用学校广播、班级群等渠道宣传活动信息。
3. 邀请老师和同学参与活动,扩大影响力。
九、活动预算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讲座稿)
中国传统文化——对联
对联是最具民族风格、最能体现汉语特点的文学式样,也是文字工作者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对联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多有出现,对对联也是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热门话题。对联作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无论是名川大山、佛寺道观、还是园林水榭、亭台楼阁、药房酒店……到处都可以看到对联,可以说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对联。
一、对联的起源
相传对联起源于五代时期,当时的人们过年的时候有在门边贴桃符的习俗。桃符是一种画有神像的桃木板,贴这种板被认为有避邪的作用。有一次过年,蜀主孟昶忽发奇想在桃木上题了字。这便是最早的对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孟昶不仅自己写,还命令下属写,后来这种形式推广了,就演变成了春节贴对联习俗。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习俗。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语文试题是陈寅恪先生编制的,只有两道,一道是作文题,一道就是联对。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孙行者”是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别名。许多考生见到这样一个“怪题”,大惊失色。为难之余,只好搜肠刮肚地在《西游记》中苦寻答案。于是,有的对“猪八戒”,有的对“沙和尚”,还有的对出了“牛魔王”。更有的考生对此题大为不满,一怒之下写出了“王八蛋”。自然,这些答案只能得“零分”。据说,只有一名考生以答出“胡适之”得了满分,但这并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最为完美。阅卷教师认为,“胡适之”虽然比不上“祖冲之”完美,但也说得过去。“胡”、“孙”都是姓氏;“适”、“行”都是动词;“之”、“者”也都是虚词。
学校对联活动策划方案模板
一、活动背景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校决定举办一场以“传承经典,创意对联”为主题的对联活动。以下是对联活动策划方案。
二、活动目标
1. 提高学生对对联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
2. 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4.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活动时间
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
四、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教学楼、图书馆等
五、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六、活动内容
1. 对联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对联知识讲座,介绍对联的历史、文化内涵、创
作技巧等。
2. 对联创作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对联创作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队赛。
(1)个人赛:每位参赛者需独立完成一副对联,要求内容积极向上,富有创意。
(2)团队赛:每个班级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完成一副对联,要求内容丰富,富有创意。
3. 对联展览:将优秀作品进行展览,供全校师生欣赏。
4. 对联表演:邀请学生进行对联表演,包括朗诵、书法、绘画等形式。
七、活动流程
1. 宣传阶段: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活动宣传。
2. 报名阶段:学生自愿报名参加个人赛或团队赛。
3. 讲座阶段:邀请专家进行对联知识讲座。
4. 创作阶段:学生进行对联创作。
5. 评审阶段:邀请专家对作品进行评审,评选出优秀作品。
6. 展览阶段:举办优秀作品展览。
7. 表演阶段:举办对联表演活动。
8. 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表彰优秀个人和团队。
全国优质课一等奖统编版初中九年级语文赛课《对联知识讲座》公开课课件
相传朱元璋做皇帝微服出游。一天,他在大街上看见一个拆 字先生,相貌不俗,就跟他交谈起来。原来这是个读书人,从重 庆到南京来投奔朋友,可他的朋友不在,盘缠又用光了,只得用 拆字算卦的方法谋生。朱元璋对这人很感兴趣,就出了上面这一 句上联,请他来对下联:千里为重,重水重山重庆府。朱元璋出 的很巧妙,对方是拆字先生,朱就用拆字的办法把他的籍贯重庆 府的“重”字,拆成“千里”两字,又表示重庆离南京很远的意思。 这位拆字先生也对得很巧,你们能说说巧在哪儿吗?
虽是毫末事业 却是顶上功夫
此联主题紧扣主人本行,对得工整,通俗高雅。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副古今名联:
苏东坡与黄庭坚在长有松树和柳树 的河边时而走棋时而钓鱼。一阵风吹来, 松果掉进棋盘。苏东坡得句曰: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黄庭坚对道: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对 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袁世凯称帝时,也有人作过类似的对联: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仪廉。
你能说说是什么意思吗?
骂袁世凯是满口的礼仪道德和一肚子的男盗女娼的“王八”“无 耻”。
哑联 苏东被贬黄州后的一天傍晚,他和好
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然用手往岸 上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 一条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随即将自 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 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
对联知识讲座
对联知识讲座
一、对联的历史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很好吧?这样的形式就是对联。
大家都知道:过春节时家家户户贴在大门两侧的,人家结婚时贴在大门和新房门侧的,都是对联。至于对联究竟是什么,对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对联是由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chǎng 会意字,“永日”意,即白天特别长)开创的。在新春时,他将自创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贴在门口。于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诞生了。
在此之前,春节时,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只是把表示吉庆的桃木挂在门侧。当然,也有在门板上贴门神的——最早的门神应为钟馗,后为神荼、郁垒,再为秦琼、敬德,也有采用“四大天王”之二的。所谓王羲之贴春联,因书法漂亮、内容优雅而多次被人揭走,三十晚上被迫贴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而终得贴成的传说,纯属附会。
对联得到大的发展和普及,立功至伟者当属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相传在他登基后的第一个春节,曾要求全国上下都贴对联以示喜庆。年前微服私访时,还在民间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锥锥锥锥出穷鬼去;拉拉拉拉进财神来”等佳联。
此后,对联便大面积的开花结果,成为中华的瑰宝了。
对联,也叫对子,喜子,联句等,可以写在纸上,布上,竹子上,木板上,柱子上,或者刻在木头上,石头上。总之,只要是成双的,对仗工整的,都是对联。
二、学习对联知识的妙处和意义
对联是中华的瑰宝,民族的骄傲。世界上只有使用表意文字的中国,才有这一美丽的文学样式。以前,尤其是在中华的封建时期,即使是没有级别的童生,也必须精通对联。对联,可说是学生的基础功课,先生上课总会先考对课,其实就是对简单的对联。鲁迅先生幼年时期曾在私塾以“比目鱼”妙对先生所出“独角兽”就是很出色的一例。
对联专题讲座与训练(整理归纳)
对联专题讲座与训练
【对联简说】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对联规则】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
【关于对联的考试】
对联-汉语中特有的文字样式,他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很广泛,但是可以简单的划分为春联、楹联、婚联、挽联、堂联、题赠联、自勉联、寿联、名胜古迹联等。
近几年来,对联在语文中考试卷中出现的频率也不低,内容涉及到了各种各样生活场景、名胜古迹以及情操的陶冶等,考查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楹联知识讲座讲稿
国粹育人,教学宏开新世界;
楹联进校,师生竞写大文章。
杜兴民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根据省楹联二代会精神,楹联要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今天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在这里交流对联知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现本人就学习对联的方法和大家进行交流,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首先谈一下对联是什么、写什么、怎样写?
撑天拄地两行字;
纳古涵今一副联。蒋有泉
对天对地,天地有情皆可对;
联古联今,古今无事不能联。中国楹联报社
联学开新,可从文史入手;
骚坛夺席,堪与诗词并肩。梁羽生这三副联已明确告诉对联是什么、写什么、怎样写。今天我们主要交流一下,怎样写对联。
喜欢对联的人把文章比作水,诗词比作酒,那么对联就是酒精。不喜欢对联的人说对联是戴着脚镣手铐跳舞,现就对联所谓脚镣手铐和大家共同探讨。
楹联,俗称对联,世界上任何事物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创作楹联的规则就是《联律通则》。其中规定了六条基本原则,也就是六要素。这是创作楹联要掌握的最基本东西,它们是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一副楹联作品只要同时符合这六要素的要求,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楹联。
第一要素:字句对等。
也有人说“字数对等”,但这种说法只对了一部分,并不全面。因为对于单句联,三言五言,七言等只要字数相等就行了。但对于多句联,就不能只讲字数相等就行了,而且句数也必须相等。中短联中每边包含的字数称为言,如五字句称为五言联、七字句称为七言联;超过一定字数的长联,习惯按上下联总字数合计,如孙髯翁为昆明大观楼所题长联,长达180字,称为180
对联知识—“内容相关”谈
对联知识—“内容相关”谈
笔者在对联讲座讲到内容相关之后,有学员举出一些上下联一写人、一写物或一写事、一写理,似乎不相关的联例进行质疑。
为此,我写点文字,发点议论。
上下联内容相关是对联的特点之一,也是构成对联的一个要素。
所谓相关,是说上下联的内容必须彼此关联,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上下联的关系,有的相向,有的相反,有的相继或相补,有的相交或相同,总之,是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共同构成一个整体。
(一)内容相关,并非内容都相同上下联内容相同,但并不要求都相同,且多数对联上下联内容是不同的,但必须相关。
内容相同的上下联是围绕同一事物或同一现象,但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表达方式去阐述,而不是上下联的重合。
如:花甲重开,外加一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一四一岁生日联)南宋状元宰相;西京孝子忠臣。
(广东文丞相祠联)这些对联,上下联不仅内容相关,而且内容相同,所表达的是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的两个(几个)方面。
第一联祝颂同一个人一百四十一岁高寿,但上下联的数学算式不同而已。
第二联以状元宰相赞扬其官位之高,以孝子忠臣赞扬其道德之美,所颂扬的则是同一个人(文丞相)。
上下联内容相同的对联,如果思路狭窄,又大量运用同义词,表达不得法的话,就很可能要犯合掌的错误。
请看:布谷声声催懒汉;子规句句警闲人。
上下联不仅内容相同,其实是内容相重,而且大量运用同义词相对,布谷与子规属同一事物的两种名称相对,是典型的合掌病联。
当然,内容合掌,主要看语意,并非一律排斥个别同义词或近义词相对。
上下联内容不同,但必须相关。
如:五亩自栽池上竹;三人同作月中游。
什么叫对联
•对联知识讲座
一、什么叫对联
对联又名对子,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辞典》释),来源于律诗的四联八句。
二、对联的形式:按时间和场合分
1.春联:春节时张贴在门上的对联;
2.楹联:用于堂屋、大厅前部柱子上的对联,多缕刻于木版悬挂在柱上,具有永久性;
3.装饰联:多悬挂在堂屋墙上中堂画两侧、书房墙壁上或悬挂在名胜古迹的壁柱上;
4.喜联:用于祝贺婚娶、建新屋、迁居;
5.寿联:他人过生日,送对联祝寿;
6.挽联:哀悼死者的对联。
三、对联的对法
从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关系看,可分正对、反对、串对三种。
1、正对:上下两联所表达的内容相似或相关
例:
(1)、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2)、浮舟沧海立马昆仑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反对:顾名思义,反对即上下两联意思相反。
例:红军中,官兵夫,衣着薪饷一样
白军中,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
3、串对:又名流水对,单看上或下联,意思不全,上下联连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思
想意境。
例: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四、对联的特点
• 1.上下联字数必须相等,平仄要和谐、相对,尤其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一般上联要用仄声字,下联尾用平声字。否则拗口。
• 2.上下联某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下联词性与上联同位词相同。(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
•3、断句一致
•3答案为D 4上联:项羽下联:勾践5、答案是: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答案是:马到成功水到渠成
•7答案: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赴汤蹈火悟空勇除妖。
•无畏无惧武松猛打虎。多愁善感黛玉悲葬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避忌
4、尽量避免合音
青山——清水 红花——宏业 鲜花——奇葩
五、其它
1、传统对格,如叠字、嵌字、拆字、借对、转品等, 要求放宽。
九日旮旯未见旭;【网络】 十口甲申乐耕田。【彭晓】
五、其它
2、巧对、趣对、集句等不受严格限制。
叹妙玉,逛庙宇,妙玉归庙宇,渺欤妙 孔子孟子孙子孜孜教学子; 【网络】 富顺仁寿家重庆; 【彭晓】 一年好景君须记;(苏轼) 学者讲学,求学者,求学者; 玉; 【彭晓】 【彭晓】
彭 晓
wk.baidu.com
1、字句对等
2、词性对品 3、结构对应 4、节奏对拍
雾 淡 山 方 显; 潭 深 水 自 清。 (名 形 名 副 动)
1、字句对等
2、词性对品 3、结构对应 4、节奏对拍
秀美盛山 宜画; 玉局开篇,定圆中国梦; 秦巴古驿道,龙洞马营,好个人间胜境; (偏正 偏正) (主谓 动宾) (偏正 并列 偏正) 神奇艺术 堪书。 满月新农村,茂林修竹,俨然世外桃源。 新任接班,高唱大风歌。 (开县狗儿坪风景区大门) (赞中央新班子) (开县盛山书画院)
1、字句对等
2、词性对品 3、结构对应 4、节奏对拍
东部指挥\跃虎腾龙\兴\伟业; 与 \ 有肝胆人 \ 共事; 平湖开发\依山傍水\靓\新城。 从\无字句处\读书。 ) (笔者题开县汉丰湖公司
1、本句对替
2、上下对立 3、规律对换 4、仄起平收 5、领字不计
乱花\渐欲\迷\人眼; 平 仄 平 仄 浅草\才能\没\马蹄。 仄 平 仄 平
彭 晓
一、引言
天地有情皆可对; 古今无事不能联。
1、对联之奇,奇在立意和构思 本日果然亡日本; 皇天竟不佑天皇。
中国捷克日本; 南京重庆成都。
2、对联之趣,趣在内涵特色 老子如来钻孔子,三教皆破;【网络】 先生莫若效学生,双边共荣。【彭晓】
眼珠子,鼻孔子,珠子高于孔子; 眉先生,须后生,后生长过先生。
四、避忌
2、忌合掌
良友沓来共赏神州春色; 荷花开禹甸; 禹甸时时好; 贵宾纷至同观华夏雄姿。 莲朵展神州。 神州处处新。 (开县凯悦宾馆) (大合掌) (小合掌)
四、避忌
3、忌上联尾三仄,下联尾三平 暖暖环球情; 运满四季万事顺; 为世间老人送福祉; 巍巍金开州。 时来八方百业兴。 替天下儿女尽孝道。 (开县精神病院) (开县民政老年公寓) (开县环球商务会所)
邛崃新津泪双流。 【网络】 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 火车失火,救火车,救火车。 【网络】 提锡壶,游西湖,锡壶落西湖,惜乎锡 儒人仁人伟人侃侃化俗人。 【彭晓】 【彭晓集句】 壶。 【网络】
五、其它
3、交股对,是一种打破常规的工对形式。
天地无边阔;
九州日月长。
五、其它
4、对联的特点是短小精悍,应以短取胜。 5、对联的书写 6、加强文学修养 7、抵制对联印刷品 8、避免病联、标语口号
1、本句对替
2、上下对立 3、规律对换 4、仄起平收 5、领字不计
即上下联对应节奏点 的字平仄要相反,否 则叫平仄失对。
1、本句对替
2、上下对立 3、规律对换 4、仄起平收 5、领字不计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茅屋八九间,钓雨耕云,须信富不如贫,贵不 共书华夏史,两岸情深,碧水无波明月照; 如贱;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可知安自宜乐,闲自 再品武夷茶,一壶雅韵,丹山有约故人来。 宜清。 【马蹄格】 【鹤步格,李氏规则】 【龙形格,朱氏规则】
1、本句对替
2、上下对立 3、规律对换 4、仄起平收 5、领字不计
叙情缘揽天地风月; 品茶品画品人生;
聚亲友烤人间百味。 谈天谈地谈古今。
(开县古今庭) (开县国森山庄竹林烧烤)
1、本句对替
2、上下对立 3、规律对换 4、仄起平收 5、领字不计
古迹重湖山,历数名贤, 一网传声,一脉透心,同怀远近 厢关月; 古城开县,东南临水,西北傍山,钟灵毓秀; 最难忘白傅留诗,苏公判牍; 胜缘结香火,来游初地, 两行寄语,两边道福,互叙团圆 骨肉情。 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笔者2002年上九登高获奖联)
胜地凤凰,亭阁点金,竹松镶翠,悦目赏心。
三、定义
对联是由两行词语对偶、音调对立、 意思关联的文字所组成,能独立运用的文 体。
四、避忌
1、忌不规则重字
平安入万户,户户平安; 廷在广下不堪回首居华庭; 青山留碧血; 和谐进万家,家家和谐。 春在苑中万家灯火照都市。 碧水送悲风。 (开县和谐苑) (开县都市华庭)
3、对联之妙,妙在别致、脱俗 二三四五; 六七八九。
多人双人单人,众役修路;【彭晓】 一口两口三口,故宫品茶。【网络】
二、特征
先说“对” 首先是词语对偶,要求有四。 其次是音调对立,要求有五。
1、字句对等
2、词性对品 3、结构对应 4、节奏对拍
袁世凯千古; 众口能调兼南北东西味; 中国人民万岁。 客需可应食具春夏秋冬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