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的经济思想

合集下载

怎样分清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三个概念

怎样分清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三个概念

怎样分清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三个概念

怎样分清自然经济小农经

济自耕农经济三个概念 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 怎样分清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三个概

(2014-05-17 08:18:57)

很多学生无法确切把握的经济史概念主要集中在“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大多数原因在于老师授课过程中对三个概念的模糊化,让学生云里雾里,因此学习过程和之后的使用上就出现原则性的错误,也严重影响学生的深化理解。

一、概念

1、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其生产的目的不是为市场交换需要,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是这种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它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相适应。

自然经济是一个历史范畴。由于它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可以与不同性质的社会经济相联系。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存在。

2、小农经济

小农经济,就是指以个体家庭为生产、生活主要单位的经营方式。实行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实行“男耕女织” 。农业经营规模也不大,它是中国农村的主要经营方式。

中国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即在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普及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之后。小农经济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变化,具有三种不同的社会属性,即封建小农经济、资本主义小农经济、社会主义小农经济。

3、自耕农经济

自耕农经济,是指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经营方式。

如果说自然经济侧重于生产者的生产目的,小农经济侧重于生产者的经营规模的话,自耕农经济则侧重于对生产资料占有形式来看。自耕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因此生活稳定,农民是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

中国哲学史4-1龚自珍、魏源

中国哲学史4-1龚自珍、魏源
16
第四编 近代哲学与文化
1
概况:
一、中国近代社会概况 1、经济结构 2、阶级关系 3、主要矛盾和社会斗争
2
二、中国近代社会的思想文化概况 1、派别分立,斗争不息 2、各有限制,不断发展
3
三、中国近代哲学概况和主要线索 1、历史观 2、本体论 3、认识论 4、发展线索
4
第一章 龚自珍、魏源
5
第一节 龚自珍和魏源哲学产生的 文化背景
6
一、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社会 1、封建统治的衰落与危机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
二、鸦片战争前后的思想界状况 1、汉学与宋学争相登场 2、地主阶级革新思潮与今文经学的兴起
8
第二节 龚自珍的“更法”思想 和“心力”论
9
一、“经世致用”思想的提出及在近代的 发展
二、“更法”的主张 1、政治上,要求君主厚待群臣,礼遇群臣,
尊重臣下的人格和尊严。 2、经济上,主张按宗法地位分配土地,确
定主佃关Fra Baidu bibliotek。
10
三、“心力”论 1、心力观念的提出。 2、世之治乱兴衰取决于人才,而人才的培
养靠心力的增强。 3、心力论的唯心主义的限制。
11
第三节 魏源的变古思想和知行观
12
一、“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1、坚决主张抵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反
14

龚自珍的思想_龚自珍的思想批判了什么

龚自珍的思想_龚自珍的思想批判了什么

龚自珍的思想_龚自珍的思想批判了什么

龚自珍又名巩祚,出生于官宦世家,浙江仁和人,是清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思想更是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那么龚自珍的思想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龚自珍的思想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龚自珍的思想

龚自珍的思想第一大特色是倡导“通经致用”,他强调学术起源于政治,如果舍弃了政治那学术也就没有了立足基础,它们本身就是统一的。他号召士大夫从传统的纸堆中走出来,关心百姓安危及国家兴亡,将学问与当时时事相互结合。他的这番思想从根本上批判了清政府的文化压制政策,成为一篇推崇言论和思想自由的宣言。

龚自珍的思想第二大特色是对专制主义的批判,他对封建社会的腐朽专制进行强烈的揭露和讽刺,这几乎涵盖到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他认为当时的清代正处于衰世,并深刻的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严重危机以及逐步走向崩溃的趋势;他无情的抨击封建官僚主义的腐败奢侈,并认为官僚阶层只有躯壳而没有灵魂;在揭露官僚荒淫无作为的同时,他还剖析了官僚制度的弊端和腐朽,将官僚晋级制度及科举取仕制度的弊端揭露的体无完肤。

龚自珍的思想第三大特色是提倡改革,他的改革虽然并不具有完整的系统,但是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在政治改革方面,他提出调节君臣关系,更有利于国家发展,他也非常关注国家的防务,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在经济方面,他提出要“平均”分配土地及财产,更要改革白银纳税的方法以使国家经济平稳向前发展。

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简介记载他是清朝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诗人。1792年8月22日出生,龚自珍自幼好学,从小研读《经史》和《大学》。他喜欢写作,13岁的时候就写了《知觉辨》,15岁的时候就开始写诗集。27考中举人,龚自珍考了6次终于在38岁时当上进士。曾经在内阁、宗人府、礼部任过职。48岁辞职回乡,一生写过300多篇文字和七八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是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虽然他在鸦片战争一年后便辞世,但他生平的思想和文学创作则为近代思想和文学的发展打开了局面,开拓了道路,因而他成为近代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和继往开来,打破传统文学腐朽局面的进步文学家,在中国古代文学和近代文学的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谈及龚自珍作为近代文学先行者的理由,具体地可以从其政治思想和文学创作等方面来分析。

—,政治思想方面

龚自珍是晚清时期提倡经世致用之学,开创议政新风的先驱者。他开创的议论时改、倡言改革的政治风气,在当时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以后的思想界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和封建社会危机构无情揭露,是龚自珍政治思想中最为突出的部分。

首先,龚自珍揭露了清朝官僚政治的极端腐败,指出封建官僚统治集团的寡廉鲜耻,只知榨取民脂民膏,根本不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在《明良论》、《乙丙之际箸议》等文中,他即对腐朽黑暗的现实政治和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其次,龚自珍深刻揭露了清王朝封建统治已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他认为,由于贵族地主、大小官吏贪得无厌地剥削、压迫农民,而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事业不闻不问,农业生产凋蔽,农民走投无路,啼饥号寒(参见龚自珍《平均篇》:“小不相齐,渐至大不相齐,大不相齐,即至丧天下”)加之鸦片烟锅泛滥,使国弱民贫,环视九州,四面不撑。虽然清王朝还维持着表面的“太平”“盛世”,而实际上整个封建统治已陷入了衰世的困境。他预感到一场社会变革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除了对封建清王朝内部腐败的大胆揭露,龚自珍亦深刻认识到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造成严重的民族危机,指出“近惟英夷,实乃巨诈,拒之则叩关,狎之则蠹国”(《阮尚书年谱第一序》)。

近代思想第一讲经世思潮

近代思想第一讲经世思潮

经世思潮与龚自珍、林则徐、魏源的政治思想

一、经世思潮兴起的原因

经世致用: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并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又称经世致用之学。其特点是以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主要代表人物有:宋代的吕祖谦、薛季宣、陈傅良、叶適、陈亮;明末清初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李塨、王源;清末的魏源、龚自珍、康有为等人。体现的是传统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价值观,政治本位的人生观,佐君教民的事业观。

思潮([trend of thought; ideological trend;thoughts]:在某一历史时期内,在某一(或一些)阶层、阶级甚至整个民族中反映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状况,而又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所以它是社会群体意识,是由许多人共有相同相似的思想倾向。它是特定社会的各种矛盾尖锐化、复杂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通常从知识分子群体发端,推向或大或小的社会层面,进而影响到生活世界和民众心理的思想运动。

1、对乾嘉学风反思批判及今文经学的兴起。

从清康熙朝以后直至嘉庆年间即公元纪年的18世纪,学术和思想呈现出较以往不同的特点。有些研究者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为“汉学”,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多数思想家和学者都尊行汉代的学术(主要是经学)。又因他们追求一种朴实无华的学风,有人称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为“朴学”;清代在乾(隆)、嘉(庆)时期重训诂考据的研究。由于这些特点,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又被称为乾嘉学术、考据学等。

清代思想家彭绍升

清代思想家彭绍升

清代思想家彭绍升

葛慧晔;王伟伟

【期刊名称】《江苏地方志》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彭绍升为清代居士佛教的著名代表人物,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佛学思想方面,为近世佛教兴盛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葛慧晔;王伟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9

【相关文献】

1.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经济思想简析 [J], 赵俊爱;

2.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经济思想简析 [J], 赵俊爱

3.继承与创新:清代前期江南地区的慈善事业——以彭绍升为中心的考察 [J], 王卫平;黄鸿山

4.清代士林居士彭绍升的儒佛合流思想 [J], 钱寅

5.读经修史文长在度势审时理不孤——纪念清代大学者、思想家俞正燮逝世160周年 [J], 舒松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是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研究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人们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问题的观点、学说的发生、发展和斗争的历史。

重心:中国近代历史上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的萌芽、发生、发展。

任务:阐明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发展变化规律; 为现实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

八个主义:一、无政府主义(伯夷、叔齐、狂矞、华士、老子、庄周、盗跖、漆雕开、季次、原宪、杨朱、陈仲子、史鰌、许行、阮籍、陶潜、鲍敬言、邓牧);

二、均产主义(孔子、孟子、墨子);

三、富国主义(李悝、商鞅、管子);

四、共产主义(陈独秀);

五、国家社会主义(江亢虎);

六、资本制度改良主义(马寅初);

七、新均产主义(前溪,即吴鼎昌);

八、民生主义(孙中山)

黄汉《管子经济思想》

《晚清五十年经济思想史》

上篇分农本说、开矿说、劝工说、重商说和改良交通说

下篇分除弊政说、崇俭约说、增岁入说、厚俸禄说和行预算说

第一阶段:1840~1864,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1864~1894,中国资产阶级经济思想发生的阶段。

第三阶段:1894~1919,这是中国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初步发展的阶段。

一:

陈炽(?--1900),字次亮,号瑶林馆主,江西瑞金人。

户部郎中、刑部章京、军机处章京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研究》

《国富论》《富国策》

怎样发展农业呢?

首先,在重视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农业科学技术,融中西之长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技术,并因地制宜地加以推广和普及。

龚自珍的简介资料和诗词作品

龚自珍的简介资料和诗词作品

龚自珍的简介资料和诗词作品

龚自珍,字陶铸,号东篱。中国清朝末年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被誉为“文学革命先驱之一”。龚自珍曾在其短暂却灿

烂的生命中留下众多优秀的诗歌作品,著名的有《己亥杂诗》《浪淘沙词》等等。同时,他也是清朝末期新式教育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曾任南开大学和北洋大学的创办人、教师。本文将详细介绍龚自珍的简介资料和诗词作品。

一、生平经历

龚自珍于公元公元1812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一个世家。龚自珍幼有卓异才智,14岁就考中进士。龚自珍对清朝政治

腐败不满,多次参加反清活动并写作,不久被朝廷判罚监守。在狱中,龚自珍不断思考国家社会的变迁,写出了《曾国藩家书》,对近代国家制度提出了新型政治、经济思想。由于想在诗文之外为国家做出实际贡献,他于1867年创办了天津北洋

大学,以普及新式教育为己任,并大力开展海外留学生和国内青年的借鉴工作。

二、重要作品

龚自珍最著名的作品是《己亥杂诗》和《浪淘沙词》。

1.《己亥杂诗》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晚年留下的一部诗集,收录了他自幼到晚年所有的诗文,以及他的封建思想和民主思想。其主题

多为抱负,故作壮志于诗中;同时在刻画中国的历史文化及时尚上也形象深刻地表达了自己对世事万象的观照和感悟。

2.《浪淘沙词》

《浪淘沙词》是龚自珍在他的监狱生涯中所写的一部长篇词。《浪淘沙词》共有四十章,前十六章为龚自珍的自传,后二十四章是以王寯为原型抒发生命观、价值观等课题。全文以其流畅优美的文笔,思想深刻的内涵和极富哲理性的诗句而感人至深。作品在抚今追昔中对人生、爱情的看法、对时代和社会问题的关切不但能静观现代问题,同时也让读者抛却历史巨变感受其价值与魅力。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思想史在我国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在我国悠久的史学发展史上,思想史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史资料以及独特的理论方法。但思想史的概念却是在本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而来的外来词,30年代中期冠以思想史的著作开始出现(1935年郭湛波《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思想史才摆脱传统学术史的拘牵而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也就在此时,一批先进的学者开始尝试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致力于此项研究工作,在当时的思想史园地里,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对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做出了贡献,也为以后的思想史研究开创了道路。就中国近代思想史而言,需要提及的是侯外庐的《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有关近代的部分,这是1949年前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显著成就。但诚如作者所言,写作此书正处于特殊的战争环境,受种种客观条件限制,此书并不是一本系统完整的近代思想史著作。近代思想史研究的蓬勃发展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在曲折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按照研究发展的情况,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1949年到1976年;从1977年到现在。长期以来,不论研究和教学,中国近代史下限到五四运动前,此后为中国现代史。相应地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下限也止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后为中国现代思想史。本文所论重在五四运动之前,兼及五四运动以后,特予说明。

(一)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1949年11月,上海时代书局出版了斐民著的《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简史》。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叙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思想发展的历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比较系统地论述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著作。

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3)

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复习资料(3)

41 趋时更新: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王夫之提出的法律时变观点。他认为,法律与整个国家制度⼀样,是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变化的。法律“趋时更新”是不以任何⼈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王夫之“趋时更新”的变法主张:①王夫之认为法律趋时更新是不以任何⼈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②王夫之通过对“圣法不可变”的正统论的否定,以论证法律的趋时更新。③王夫之揭⽰出“有定理⽽⽆定法”的规律,深刻讨论了改⾰旧法的必要和法律“超时更新”的前景。

王夫之具有民主因素的⽴法思想:①⽴法“必循天下之公”;②⽴法应以“保类”“卫群”为宗旨;③⽴法应遵循尊君卑⾂、分权分治的原则。

42 龚⾃珍“更法改图”思想:①批判封建法律制度,更法改图;②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农说;③不拘⼀格降⼈才;④禁绝鸦⽚,宜⽤重典。

“师夷长技以制夷”:是近代地主阶级改⾰派的代表魏源提出的。即学习西⽅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制造新式武器,以达到战⽽胜之的⽬的。变古愈尽,便民愈甚:是魏源的变法思想。即变法愈彻底,对⽼百姓愈有利。他列举历代关于赋税、选举、劳役、兵役等制度不断变⾰的事实,说明法令制度随着势的变化⽽变化,这是历史⾃⾝发展的法则。

43 洪秀全“⼈⽆私财”的主张:他认为,产⽣⼴⼤农民群众悲惨的境遇的根源是“⼀出于私”的社会经济制度。因此,他主张建⽴⼀个“天下⼀家,共享太平”的新世界。这种经济上的公有思想,突出表现在分配和消费上。《天朝⽥亩制度》是这种公有思想的具体法律表现,它以改⾰封建⼟地所有制为核⼼,提出了⼀套社会结构的设计,宣布废除⼀切⼟地私有制,剥夺地主的⼟地所有权,计⼝授⽥,财产公有,共同⽣产,彼此⽀援。

明末清初思想2

明末清初思想2

黄宗羲主要思想
(1)政治: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提出限制 君权的主张;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2)经济:反对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 (3)学术:主张“经世致用”
梁启超曾说:“我们当学生时代,《明夷待访录》 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 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一再介绍黄 宗羲等人进步的政治学说,大量印发《明夷待访录》等 著作,以有助于宣传反对君主专制,动员人民进行民族、 民主革命。 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反专制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民约论》 还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称它为“另一部《人权宣 言》”。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形成像 欧洲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课堂探究】 思考:为何中国明末清初的批判思想没有 形成像西欧启蒙运动波澜壮阔的景象?
1、经济:明清之际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资本主 义萌芽较为脆弱 2、政治:高度强化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3、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理学)的束缚和影响。
5、唐甄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1)唐甄的生平: 字铸万,号困亭,达州(今四川达县)人,他是清初的著名 进步思想家、文学家。 也是清初经世致用之学的倡导者。 著有《潜书》。 2)主要思想: ①最大的特点:对专制君主的大胆批判“自秦以来,
凡为帝王者皆贼也” ②对官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盗臣”、“为民 贼”;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

摘要:

1.龚自珍简介

2.《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

3.《己亥杂诗》的主要内容

4.诗作的文学价值及影响

5.龚自珍的诗学思想

正文:

一、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瑟人,号定庵,清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改良先驱。他出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一个世代官宦的家族,自幼聪颖过人,成年后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

二、《己亥杂诗》的创作背景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在清朝道光年间任礼部主事期间,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创作的一组诗篇。己亥年(1839年),龚自珍目睹社会风气日下,政治腐败,民众疾苦,于是以诗歌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三、《己亥杂诗》的主要内容

《己亥杂诗》共315首,主题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多个方面。其中,许多诗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首诗批判了当时社会的沉闷气氛,呼吁选拔人才、改革政治。

四、诗作的文学价值及影响

《己亥杂诗》是龚自珍的代表作之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诗歌作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满豪放、奔放的气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龚自珍的诗歌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后来的改良派和革命派提供了思想启示。

五、龚自珍的诗学思想

龚自珍的诗学思想主张“诗言志”,认为诗歌应当表达诗人的内心情感和现实关怀。他强调诗歌的个性和独立精神,反对拟古主义和形式主义。此外,龚自珍还提倡“诗以载道”,认为诗歌应当具有道德教化作用。

总之,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才华和忧国忧民之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试评龚自珍《农宗》中的土地方案

试评龚自珍《农宗》中的土地方案

作者: 吴其敬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74-77页

主题词: 资本主义;龚自珍;地主经济;地主阶级;改革主张;重农抑商;宗法制度;养民;土地兼并;

土地问题

摘要: <正> 《农宗》篇是龚自珍的一篇重要代表作,是研究龚自珍经济思想的主要依据之一。对《农宗》篇的分析和评价,主要有两个问题:其一,“农宗”论中有无资本主义倾向?其二,龚自珍是否要实行包括“大宗”在内的按宗法受田的土地分配制度?他的土地方案有无抑制土地兼并的涵义?本文所探讨的是后一个问题。研究龚自珍在《农宗》中提出的土地方案,需要把《农宗》、《农宗》“自记”、《农宗答问》以及《平均篇》、《平均篇》“自记”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下面提出一些很不成熟的看法,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龚自珍的简介资料和古诗有关

龚自珍的简介资料和古诗有关

龚自珍的简介资料和古诗有关

龚自珍,字挚秋,号南观,江西临川人。出生于清朝末年的一个文化名门世家,自幼才华横溢,一直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深沉的思想和对时代的关注,以及其对于古典文化的热爱和探究,同时他也因为在政治和社会上的主张而备受争议。以下是对龚自珍的简介资料和一些与他的古诗有关的介绍。

龚自珍于1808年出生在江西临川一位土豪世家,其父龚燮之是一名知识分子,家境优越。龚自珍自小聪明伶俐,文才出众,十四岁时已经能够作诗。他年少时就读于官学,修读经史,但是他并不满足于严谨的经学教育,他开始涉猎儒家以外的著作,向外寻求更广泛的知识。

1833年,龚自珍考入福建福州府学,晋升为教谕。在这个时期,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创办了“鹏社”,致力于研究古代文学和哲学,以及发表一些时事评论。龚自珍在福州的时期,写下了许多著名的古风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浪淘沙·北戴河》,这首诗记录了他离家之后的心情变化,也代表着他个人的思想和感情。

1840年,英国人发动鸦片战争,龚自珍因为反对清政府的治国方略而被免职,离开官场,他开始在临川教书育人,这个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更加独具匠心,而且创作的主题也更加广泛。

《清平乐·其二》中的“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成为他最为著名的诗句之一。这句话反映了他对生命无常的看法,也透露出他艰难的生活情境以及对时局的失望和不满。他的诗歌主要陈述他的思想,他的情感和他对现实的看法,既有对爱情的愁绪和对官场的嘲讽,也有对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批判。

1849年,龚自珍因被卷入安徽人民起义而被逮捕,关押

龚自珍简介资料

龚自珍简介资料

龚自珍简介资料

龚自珍简介

龚自珍(1792年8月22 H-1841年9月26日),字Ig(se)人,号定庵Gn)。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于岑山馆,又号羽于岑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

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 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 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

书香门第

龚自珍生于1792年8月22日(清乾隆五十七年七月初五)世代官宦的家庭。祖父龚褐身,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父龚丽正,字至极,号学路。官至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母亲段驯, 著名文学家段玉裁之女。

年少有成

龚自珍自幼受母亲教育,好读诗文。从8岁起学习研究《经史》、《大学》。12岁从其姥爷段玉裁学《说文》。他搜辑科名掌故;以经说字、以字说经;考古今官制;为目录学、金石学等。同时,在文学上,也显示了创作的才华。13岁,作《知觉辨》;15岁,诗集编年;1810年(嘉庆十五年),倚声填词,应顺天乡试,由监生中式副榜第28名。

仕途不顺

1813年4月,龚自珍再应顺天乡试,又名落孙山,7月,妻子因误诊卒于徽州府署。

1814年,龚自珍著四篇《明良论》,第一次明快地表露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对君权专制进行抨击。令外祖父段玉裁阅后又惊又喜, 他欣然

(经济思想史专业论文)中国近代富国富民思想的演变

(经济思想史专业论文)中国近代富国富民思想的演变

摘要

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基石是富国富民思想。中国古代的富国富民的方法主要是发展农业。到了近代,西方的工业文明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知识

分子开始从新考虑传统的富国富民思想。j

从中国近代的富国富民思想的演变来看,中国的经济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与西方经济学说史大致相类似的过程。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上也先后出现了与西

方的重农主义、重商主义、自由市场经济思想相类似的学术观点。

中国近代的重农主义主要是中国古代传统的重本抑末思想的延续。降国近代经济思想的主体是重商主义,可以说从洋务运动一直到百日维新,在经济政策上

都是重商主义的主张。严复翻译的《国富论》是中国自由经济思想的开端,但是

并没有留下很大的影响。j

由中西方经济思想发展的比较看,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经济思想的发展大体经历的是一个相同的过程。

关键词:富国富民,重农主义,重商主义

分类号:F092

ThesisAbstract

ThebasisofancientChineseeconomicthoughtsisthethoughtsaboutmakingthenationandpeoplerich.InancientChina,thewaytomakethenationandpeople

richwasdevelopingagriculture.Butinmodemtimesthewestemindustrycivilization

exertedenormousinfluencesonChina.Chineseintellectualsbegantoreconsiderth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龚自珍的经济思想

龚自珍生于公元1792年,死于1841年,字璱人,号定庵,浙江仁和(现杭州人)。他出生于官僚世家,从小熟读诗书,遵守儒家礼法,欲为国建功立业。是中国士大夫的典型人物。但是龚自珍生活在中国的18世纪末至19世纪40年代初,中国在那个时候处在封建社会的晚期,在逐步走向没落,逐步落后于西方。当时的经济依然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这位先进的士大夫看到了中国当时经济的一些问题,故而产生了他自己的经济思想。他的经济思想又主要以“平均”论和“农宗论”为主。

龚自珍的“平均”思想

龚自珍认为,最理想的社会应该是财富平均分配的社会:有天下者,莫高于平之之尚也。我觉得这句话大概是指,拥有天下的人,也比不上使天下公平的人高尚。然而这种理想的平均状态,只在人类的原始社会存在过,自三代之始,已不复存在。他说:三代之极其犹水。君取盂焉,臣取勺焉,民取巵焉。降是,则勺者下侵焉,巵者上侵焉。有降,则君取一石,民亦欲得一石,故或涸而踣。石而浮,则不平甚,涸而踣,则又不平甚······大略计之,浮不足之处相去甚远,则亡愈速,去稍迟,治亦稍速。千万载治乱兴亡之数,直以是劵矣。从这种论述中,可以看出龚自珍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财富分配的不均是社会混乱的根源。社会财富的分配状况,是关系到治乱兴亡的关键所在。

龚自珍进而指出:小不相齐,渐至大不相齐;大不相齐,即至丧天下。龚自珍降将贫富的“不相齐”与社会的治乱兴亡直接联系在一起,明确阐述贫富不相齐即至“丧天下”。当时很多人将人民的不得谋生归于天灾,或归于租税繁重,或者归于土地的兼并或者是人口的过度膨胀。与这些观点相比较,龚自珍的认识是比较深刻地。但是,龚自珍不可能认识到造成大不相齐的社会制度的根源,而只是从现象上归结为“人心亡,世俗坏”即贫富不均是由于人们受利益的驱使,肆意追求财富,不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和于此相称的财产份额,从而造成这种现象。但是龚自珍提出的平均与农民起义提出的均平富的思想是根本不同的。龚自珍反对大不相齐,认为这是丧天下的原因,但是对于小不相齐,差不多是以默认的态度对待之。他赞赏三代时候的那种按照等级制度来分配财产的制度。即“君取盂焉,臣取勺焉,民取巵焉”。与“平均”相似的是,龚自珍也极其反对商业资本进行的掠夺和兼并。在平均篇中,他说:然而五堡之家必有肆,十家之村必有贾,三十家之城必有商······肆有魁,贾有枭,商有贤桀,其心皆欲并十家五家之财而有之。总之,他所主张的“平均”,所谓反对“大不相齐”,其具体的内容就是限制封建政权的过度敛财,官僚吏胥的贪污中饱和商业资本的兼并掠夺。他认为,只要统治者能“操其本源,与随其时而调剂之”,以保持“小不相齐”,避免上下相侵,防止贫富差距的过度拉大,封建统治便可以长治久安了。但是这种想法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龚自珍的“农宗”思想

在“农宗”篇中,龚自珍提出的社会经济改革方案是以封建宗法关系来组织农业生产为基本内容的。他利用封建宗法关系在全国农村建立按血缘关系组成的经济结构,即按封建传统的宗法关系占有土地和组织农业生产,并进行分配。这种宗法式的农业生产经济组织称之为“农宗”。他将农宗中的全体社会成员按宗法关系分为大宗、小宗、群宗和闲民四个等级。具体成员如下:

大宗——开始立宗时的长子为大宗,以后各代大宗的长子也世为大宗。大宗受田四百亩。

余夫——包括小宗和群宗:立宗一代的次子、大宗的次子都是小宗,小宗的长子世为小宗;立宗一代的第三、四子和小宗的次子为群宗。余夫受田各二十五亩。

闲民——余夫以外的子孙,即大宗的第五子以下,小宗的地三子以下,群宗的次子以下,均为闲民,不能受田,之可受雇于大宗和余夫。

龚自珍设计了按照封建宗法关系占有土地的方案,进而设想了如下雇工办法:百亩之田,不能以独治,役佃五;余夫二十五亩,亦不能以独治,役佃一。产品分配的办法是:大宗以十亩土地所产付给所雇的闲民,作为他们的生活必须品,这些闲民必须是首先从同族中的闲民找到的,不足时,方可雇佣外姓的。以三十亩地的产品供大宗本人及家属的粮食需要;以十亩地生产“桑苎、木棉、竹漆、果蓏”等一类消费品;另有十亩作为大宗的住宅兼农产品加工和副业生产场地;三十亩地的产品作为商品出售,以便交换生产资料和家具等;所余十亩地的产品作为赋税上交。在余夫的二十五亩地上,产品分配办法是:余夫家五口,

宅五亩,实食十亩,以二亩半税,以二亩半食佃,以二亩半治蔬苎,以二亩半粜。自实食之外,宅,税,圃,粜,佃五者,毋或一废。龚自珍所设想的大宗和余夫两种大小规模不同的生产单位,基本上是一种在封建宗法关系下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而且存在着封建等级制度下的人生依附关系。

龚自珍的《农宗》改革方案,并不是在农村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恰恰相反,他要借助封建宗法制度来加强封建等价的剥削,维护现存的土地占有关系,从而控制和安置流民,使其“无田亦不饥为盗”,从而使封建统治秩序得以稳定。他的改革方案是相当的保守,甚至是倒退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