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一天的垃圾》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废物不废》的第一节“一天产生的垃圾”,重点探讨我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种类、数量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68页至第70页的垃圾的分类、垃圾的产生量、垃圾的处理方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一天中个人和班级产生的垃圾种类和数量,认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2. 学习垃圾分类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养成减少垃圾产生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养成减少垃圾产生的习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垃圾分类图卡、垃圾处理视频。
学具:垃圾记录表、垃圾分类盒、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展示前一天收集的垃圾,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
讨论垃圾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引出本课主题。
2. 垃圾分类学习(15分钟)教师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展示垃圾分类图卡。
学生动手实践,将垃圾进行分类。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例题,讲解如何根据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解答例题。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完成教材第69页的练习题,巩固垃圾分类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垃圾减量讨论(10分钟)学生分享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回收利用等。
6. 垃圾处理方式学习(15分钟)观看垃圾处理视频,了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法。
学生讨论垃圾处理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减量:减少一次性用品、回收利用、环保购物等。
3. 垃圾处理: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记录一周内家庭产生的垃圾种类和数量,分析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教科版
1.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垃圾产生原因:生活消费、生产活动。
3.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危害生物多样性。
4.减少垃圾产生方法:减少消费、重复利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
(1)请调查你家附近的垃圾处理情况,并完成调查表。
学具:垃圾分类记录表、垃圾处理调查表、环保宣传册。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1)让学生展示自己家中一天的垃圾,讨论垃圾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2)提问:垃圾是如何产生的?垃圾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2.例题讲解(10分钟)
(1)讲解垃圾的分类及原因。
(2)分析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介绍减少垃圾产生的有效方法。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难点解析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应通过以下方式加强讲解:
1.详细阐述垃圾对土壤、水源、空气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合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垃圾污染的严重性。
2.介绍减少垃圾产生的有效方法,如减少消费、重复利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同时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这些方法。
2.强调重点内容时,适当提高音量,使学生印象深刻。
二、时间分配
1.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不超过5分钟,确保有足够时间进行后续讲解和练习。
2.例题讲解环节控制在10分钟内,突出重点,简洁明了。
3.环保行动和总结反思环节各占15分钟,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实践和反思。
三、课堂提问
1.提问时注意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二、实践情景引入解析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41课《一天的垃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活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处理方法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二章《环境与我们》的第五节,重点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垃圾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提高垃圾分类意识。
2. 使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基本方法,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垃圾的处理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生活垃圾的分类及其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处理设施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垃圾分类卡片、记录表、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垃圾,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吗?它们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引发学生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垃圾处理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4. 随堂练习:分发垃圾分类卡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垃圾分类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如何做好垃圾分类,分享经验和建议。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1. 一天的垃圾2. 内容:a. 生活垃圾分类方法b. 垃圾处理方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c. 垃圾分类的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生活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其意义。
b. 请举例说明垃圾处理方法对环境的影响。
2. 答案:a. 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垃圾分类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生活质量。
b. 垃圾处理方法不当会导致土地、空气、水源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例如,焚烧垃圾会产生有害气体,填埋垃圾会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教科版《一天的垃圾》教案
教科版《一天的垃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科版《一天的垃圾》一章。
主要内容包括: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处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2. 知道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难点: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垃圾图片、垃圾模型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张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2. 知识点讲解:(1) 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
(2) 垃圾的处理方法:填埋、焚烧、资源回收利用。
(3)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污染水源、产生恶臭等。
3. 例题讲解:以实际案例为例,讲解垃圾处理的方法和重要性。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种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垃圾的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垃圾的处理方法填埋、焚烧、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污染水源、产生恶臭等如何减少垃圾的产生设计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整理课堂笔记,写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针对自己的生活,设计一种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并简要说明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实践情景,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处理问题。
通过讲解知识点、例题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在课堂小结中,强调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作业设计中,要求学生整理课堂笔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设计一种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拓展延伸:课后可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收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处理的流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
1.一天的垃圾【教材简析】《一天的垃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环境和我们》单元的起始课。
本课将从调查垃圾入手逐步展开对“环境和我们”的探究。
教科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家中一天的生活垃圾”,学生通过对一天的垃圾进行称重、分类,发现家庭里一天的垃圾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第二部分“关于垃圾的讨论”,学生通过研讨初步认识垃圾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垃圾的数量惊人,以及垃圾的危害。
【学情分析】如何认识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对学生来说,从调查、研究垃圾入手是简单、可行的方法。
每一个学生家庭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丢弃垃圾,学生也可能实际感受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一天的垃圾有多少?垃圾里有些什么?”是模糊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2.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科学探究目标1.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成分。
2.对垃圾进行分类。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破坏。
2.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及对环境的影响。
难点:家庭一天的垃圾进行称重测量、垃圾的分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两袋垃圾袋、电子秤、手套、口罩小组:便条贴、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出问题(预设2分钟)1. [PPT2出示各类食物、物品]提问: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垃圾。
这样一天下来,我们家里会产生多少垃圾呢?(预设:一桶、2千克)提问:这些垃圾里有些什么?(预设:剩饭、剩菜、包装袋、纸、塑料袋)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天的垃圾(板书)二、探索:一天垃圾统计调查、分类(预设15分钟)[材料准备:准备两份垃圾,一份是厨房里产生的垃圾,一份是其他垃圾]1.[PPT3出示两份垃圾]出示两包垃圾,教师演示垃圾的称量,学生完成“一天的垃圾统计”表。
教科版《一天的垃圾》教案
教科版《一天的垃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一天的垃圾》章节,详细内容包括:垃圾的分类与定义、垃圾的处理方式、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垃圾产生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处理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3.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垃圾处理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重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垃圾分类图例、垃圾处理视频等。
学具:笔记本、笔、垃圾分类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垃圾堆积如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1)垃圾的分类与定义通过讲解垃圾的分类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垃圾及其特点。
(2)垃圾的处理方式介绍我国常见的垃圾处理方式,如填埋、焚烧、堆肥等,并分析各自的优缺点。
(3)垃圾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实例讲解垃圾对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
(4)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如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提倡垃圾分类、循环利用等。
3. 实践情景引入:4. 例题讲解:以一道关于垃圾分类的题目为例,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垃圾处理的选择题和简答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2. 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焚烧、堆肥3.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污染4. 减少垃圾产生措施:减少一次性用品、垃圾分类、循环利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垃圾的分类方法及其意义。
(2)分析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
(3)列举至少三种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垃圾问题的认识程度,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一天的垃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2.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并通过讨论和计算,让学生知道垃圾的相关知识。
3.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
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及对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家庭一天的垃圾进行称重测量、垃圾的分类。
三、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里一天的垃圾,并把垃圾进行分类和称重统计,完成“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
2.教师收集、制作有关的图片,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张图片上的小区居住呢?能说说为什么吗?(出示图片:一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住宅小区图片;一张垃圾成堆、路边积水又臭又脏的小区图片)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出示图片:环境脏乱)3.小结: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同时就会产生许多垃圾。
如果垃圾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我们居住的环境就会变得脏乱。
这节课我们就开展一项对垃圾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家中一天产生的垃圾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做了收集和统计,说一说你们家一天都产生了哪些垃圾?(出示图片:我家一天的垃圾统计)2.结合收集到的垃圾以及“我家一天的垃圾统计表”,让学生说一说都有哪些垃圾。
如:雪碧的塑料瓶、白菜菜叶、剩饭(鸡骨头、鱼刺)、废报纸、旧电池、酸奶玻璃瓶、小吃袋、香蕉皮、苹果皮、大葱叶、旧本、易拉罐、过期的药品、瓜子皮、鸡蛋壳、烟盒、橘子皮、糖纸、芹菜叶、土豆皮、牛奶袋、棒棒糖棍、花生皮、大虾皮、破布、烟头、废纸、泡沫、饼干袋、酒瓶、卫生纸……3.这么多的垃圾,怎么办才好呢?(播放视频:垃圾分类)4.小组合作,对自己组内几个家庭一天的垃圾分一分类。
(出示图片:分类回收的垃圾桶)(1)小组内讨论: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并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精品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垃圾》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一天垃圾》这一章节进行详细教学。
内容包括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对环境影响以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垃圾分类及处理方式,认识到垃圾对环境影响。
2. 培养学生减少垃圾产生、保护环境意识。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垃圾对环境危害,以及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2. 教学重点:垃圾分类、处理方式,以及垃圾对环境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图片、分类垃圾桶、投影仪。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垃圾堆积如山图片,引发学生思考:我们每天产生这多垃圾,该如何处理?2. 讲解:(1)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
(3)垃圾对环境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危害生物多样性。
3. 实践情景引入:(2)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产生?4. 例题讲解:(1)题目:假设一个小区每天产生1000千克垃圾,如果将这些垃圾全部填埋,会对环境产生什影响?(2)讲解:计算填埋垃圾对土地、水源、空气污染,以及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1)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可以减少垃圾产生做法。
(2)讨论:如何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
3. 垃圾对环境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危害生物多样性。
4. 减少垃圾产生:提高环保意识,践行低碳生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调查一下自己家庭垃圾产生情况,并提出减少垃圾产生措施。
答案:(1)调查家庭垃圾产生情况,如每天产生多少垃圾,各类垃圾比例等。
(2)减少垃圾产生措施:如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实行垃圾分类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解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及其对环境影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 一天的垃圾|教科版
《一天的垃圾》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2、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过程与方法:1、调查统计小组中一天产生的垃圾名称、数量和种类。
2、通过讨论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垃圾数量的惊人和知道垃圾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
2、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难点:让学生按要求对垃圾进行称重。
教具准备:1、收集垃圾的相关资料2、课件。
3、一天的垃圾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问题引入:图片展示:问:从这些图片当中你都看到了什么?生:垃圾。
师:很好。
师: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那你知道垃圾是怎么产生的吗?垃圾里都有什么吗?我们一天会产生多少垃圾呢?想不想知道这些问题?生:想。
师:好。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一天的垃圾》。
板书课题《一天的垃圾》二、讲授新课:1、记录我们小组一天产生垃圾的数量。
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的制造者。
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但是我们肯定都没有计算过我们每个人每天到底会产生多少垃圾,我们班每天会产生多少垃圾,我们校园每天又会产生多少垃圾。
接下来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你们小组一天会产生哪些垃圾?重量(数量)是多少呢?平均每个人产生多少呢?并把它记录下来,好不好?生:好。
师:对于产生的垃圾我们要估计一下它们的重量。
不好称量的可以写出它们的数量。
(发放小组垃圾记录表)(1)小组汇报(2)计算整个班一天会产生多少垃圾。
(3)计算我们学校一天会产生多少垃圾。
(4)出示北京一天产生的垃圾照片。
北京人均日产生活垃圾0.82千克,全市日产垃圾1.15万吨。
如果按载重4吨的卡车计算,每天运出2875卡车垃圾。
2、关于垃圾的讨论。
师:这么多垃圾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小组讨论垃圾的来源)生:学校、商场、工厂、医院、家庭、建筑工地、农业。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4.1《一天的垃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第1课一天的垃圾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第1课。
本课是《环境和我们》单元的起始课。
如何认识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对学生来说,从调查、研究垃圾入手是简单可行的方法。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把带来的垃圾进行分类、称重、统计,发现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影响着环境。
本课要求学生可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
教材内容有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学生通过调查家中一天的生活垃圾并给垃圾分类,发现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深入地了解垃圾堆里有什么。
第二部分:通过大数据的统计、研讨、初步认识垃圾问题,认识到垃圾的危害,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影响着环境,培养关注环境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其实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垃圾、每一个学生家庭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丢弃垃圾,学生也可能实际感受大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一天的垃圾有多少?垃圾堆里有些什么?”是模糊的。
垃圾中有很多可回收再利用的物质,如:金属、塑料、纸等。
有些虽然不能再生,有些虽然不能再生,但我们可以废物再利用,为我们再次发挥自身价值。
这一课,学生将生活中一天的垃圾进行分类、称重、统计,发现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意识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破坏,也为后面几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是学习本课的必要性,同时也说明了学习本课的重要性。
三、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1)了解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2)知道随意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科学探究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成分。
3.科学态度(1)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
(2)辩证地看问题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
(1)认识到人类的一些活动会对环境产生破坏.(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前调查记录单、大型垃圾场图片、科普视频等。
学生准备: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搜集垃圾堆、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等文字图片资料;科学课本、《知识与能力训练》、实验记录本、笔。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一天的垃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4.1《一天的垃圾》教学设计课题一天的垃圾单元 4 学科科学年级 6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2)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2、过程与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成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破坏。
(2)发展关注环境的意识。
重点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
难点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你知道哪些?明确:剩饭、菜叶、易拉罐、废报纸、破玻璃杯子、牙膏壳、坏灯泡、硬纸板、废电池、塑料袋、水果、零食包装袋、过期化妆品、泡沫、旧衣服、过期药品、餐巾纸……2、你注意过吗?◆我们的家一天能产生多少垃圾?◆这些垃圾里都有些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提出研究课题:让我们开展一项对垃圾的调查研究吧。
回答交流从生活现象入手,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小调查:我家一天的垃圾1、第一步:垃圾收集用大塑料袋把家里一天的垃圾收集起来,其中厨房里的垃圾和果皮等可以用另一个塑料袋分装。
2、第二步:垃圾分类3、第三步:垃圾统计收集分类统计通过调查,了解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1)注意事项◆外出时垃圾也不要遗漏◆可使用镊子或戴手套捡垃圾◆注意洗手(2)称重的方法先独自站在称重器上称出自身重量,再拿垃圾袋一起称量,称重器增加的重量就是垃圾的重量。
(3)难以称重的垃圾怎么办?对于难以称重垃圾,如纸片、牙签等,我们可以在大人的帮助下,根据物体的大小、厚度等估计一下它的重量。
(4)范例:垃圾统计表二、关于垃圾的讨论1、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垃圾来自于哪里?明确:2、算一算:①全班所有家庭垃圾的总重量是多少?②全班每人每天平均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是多少?③全校学生家庭一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又是多少?称重阅读交流计算通过讨论,认识到丢弃垃圾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科学《一天的垃圾》教案(三篇)
一天的垃圾教案(一)【背景】如何认识我们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对学生来说,从调查、研究垃圾入手是简单、可行的方法。
每一个学生家庭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丢弃垃圾,学生也可能实际感受到垃圾问题的严重性,但对于“一天的垃圾有多少?垃圾里有些什么”是模糊的。
在这一课中,学生将垃圾进行分类、称重、统计,发现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大而且成分复杂,从而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行为影响着环境。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过程和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
通过讨论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垃圾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
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难点:家庭一天的垃圾进行称重测量。
垃圾的分类。
重点:垃圾的分类及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1、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庭一天的垃圾,把垃圾进行分类和称重统计。
2、收集垃圾的相关资料。
3、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能认识这么多的同学,心里特别高兴,就让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吧。
先让我们欣赏几张图片吧,看看这些人都在干什么?出示课件(清扫垃圾的图片)二、新授1、我们还在熟睡的时候,环卫工人们就已经开始劳动了,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在清理这些垃圾,这么多的垃圾都是从哪里来的呢?生回答:(如果学生只说是扔的,老师就要强调一下垃圾的来源!)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天都在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垃圾。
课件(当然,这些垃圾不仅仅是我们家庭制造出来的,还有商场、工厂、学校、机关、农业、建筑等,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垃圾。
)课件在生活中,都产生了哪些垃圾呢?学生自由回答。
(过渡)你们说的可真多啊,使我不由得想起这样的场面。
(课件:垃圾图片)触目惊心。
请同学们和我一起看一下,这里边就有我从咱们市区拍的图片。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1《一天的垃圾》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2024年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四十一章《一天的垃圾》,围绕垃圾的产生、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等内容展开。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一节“垃圾从哪里来”,第二节“垃圾的分类与处理”,第三节“垃圾的循环利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产生、分类和处理方法,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环保行动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垃圾循环利用的基本原理,激发探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垃圾的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
难点: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垃圾循环利用的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垃圾分类图卡、垃圾处理流程图、循环利用实例。
2. 学具:垃圾分类盒、垃圾处理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校园垃圾堆积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讲解垃圾的产生、分类和处理方法,让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3. 实践:分组进行垃圾分类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处理过程。
4. 例题讲解:讲解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和处理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6. 拓展:介绍垃圾循环利用的实例,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六、板书设计1. 垃圾的产生、分类、处理和循环利用流程图。
2. 垃圾分类和处理的相关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份家庭垃圾分类指南。
2. 答案:包括垃圾分类标准、处理方法及循环利用建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高,但对垃圾循环利用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开展家庭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环保意识。
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垃圾处理厂,加深对垃圾处理流程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3.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教科版科学六下《一天的垃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一天的垃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垃圾》是教科版科学六下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一天内产生的垃圾以及垃圾的处理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知识,对垃圾的处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对垃圾的处理方式还不够重视,对垃圾分类、减量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此外,学生对垃圾处理技术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在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天内产生的垃圾及其处理方式,知道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2.学会垃圾分类、减量,提高环保意识。
3.了解垃圾处理技术,拓展科学知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一天内产生的垃圾及其处理方式,学会垃圾分类、减量。
2.难点:了解垃圾处理技术,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垃圾处理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垃圾处理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垃圾处理方法。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垃圾分类卡片。
3.课堂讨论分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一天内产生的垃圾,引导学生关注垃圾处理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述垃圾的处理方式,如填埋、焚烧等,以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紧迫性。
3.操练(10分钟)发放垃圾分类卡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学会垃圾分类。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类原则,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家里的垃圾分类、减量方法,互相学习,提高环保意识。
5.拓展(10分钟)介绍垃圾处理技术,如生物降解、资源回收等,让学生了解垃圾处理的先进手段。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垃圾分类、减量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具体章节为《一天的垃圾》。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了解垃圾的分类,探究垃圾的处理方式,认识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以及讨论如何减少垃圾产生和进行垃圾回收利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的分类,知道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法。
2. 使学生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减少垃圾产生,进行垃圾回收利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垃圾处理方式的选择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垃圾减量及回收利用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处理流程图、环保宣传片、板书用粉笔。
学具:学生用垃圾分类表格、垃圾处理方法调查表、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垃圾堆积成山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的关注,提出问题:“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垃圾,那么这些垃圾是如何处理的?又会给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呢?”2. 新课内容:(1)垃圾分类:介绍垃圾的分类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垃圾分类表格。
(2)垃圾处理:讲解不同种类垃圾的处理方式,让学生了解其优缺点。
(3)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播放环保宣传片,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3. 例题讲解:(1)展示一道关于垃圾分类的例题,引导学生正确分类。
(2)解答学生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互相交换垃圾分类表格,检查对方是否正确分类。
(2)讨论生活中如何减少垃圾产生,进行垃圾回收利用。
六、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2. 垃圾处理方式: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
3. 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污染土壤、水源、空气,影响生态平衡。
4. 减少垃圾产生和回收利用的方法:源头减量、重复使用、分类回收、环保购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和家人一起调查家里的垃圾产生情况,并完成一份垃圾处理方法调查表。
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教科版
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一天的垃圾教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一天产生的垃圾”。
具体内容包括:垃圾的分类与定义、垃圾的危害、垃圾处理方法、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的分类、危害及处理方法,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垃圾处理方法及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重点:垃圾的分类、危害及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垃圾分类图卡、垃圾处理设施模型。
学具:垃圾收集袋、分类垃圾桶、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让学生观察一天内自己产生的垃圾,记录在记录表上。
(2)讨论:我们每天产生的垃圾有哪些危害?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垃圾的分类、定义及危害。
(2)讲解垃圾处理方法:填埋、焚烧、回收利用等。
(3)阐述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垃圾分类为例,讲解如何正确分类垃圾,并进行现场演示。
4. 随堂练习(10分钟)(2)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减少垃圾产生的行动计划。
5. 实践活动(20分钟)(1)垃圾分类:让学生将一天内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并放入相应的垃圾桶。
(2)讨论: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垃圾的分类、危害及处理方法。
2. 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3. 垃圾分类图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周的垃圾减少行动计划。
2. 答案:根据所学知识,合理规划每天产生的垃圾,尽量减少垃圾产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实践活动中的问题等。
2. 拓展延伸:了解我国垃圾分类政策,参观垃圾处理设施,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垃圾处理方法的讲解。
2. 教学目标中减少垃圾产生的措施。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垃圾处理及分类。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一天的垃圾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精品教案一天垃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中,探究“一天垃圾”。
具体内容包括:解垃圾分类和组成,认识垃圾对环境影响,探讨减少垃圾产生措施。
我们将重点学习第3章“垃圾分类与处理”,并详细解读第1节和第2节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理解垃圾分类、组成及其对环境影响,掌握减少垃圾产生有效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地球意识,培养环保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垃圾分类和处理方法,减少垃圾产生具体措施。
2. 教学重点:垃圾对环境影响,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垃圾样品、分类垃圾桶、垃圾处理设备模型。
2. 学具:垃圾分类图卡、学习笔记、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垃圾填埋场图片,引发学生对垃圾问题关注,提出问题:“我们每天产生垃圾都去哪儿?”2. 新课导入:介绍垃圾分类和组成,让学生解不同类型垃圾及其特点。
3. 实践活动:分发垃圾分类图卡,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将垃圾样品正确分类。
4. 例题讲解:讲解垃圾处理方法,如焚烧、填埋、堆肥等,分析各自优缺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减少垃圾产生措施,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一天垃圾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垃圾组成:金属、塑料、纸张、玻璃、食品残渣等垃圾处理方法:焚烧、填埋、堆肥等减少垃圾产生措施:源头减量、分类回收、重复利用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调查自己家庭一天垃圾产生情况,并分类记录。
答案:根据调查结果,将垃圾进行分类,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等。
2.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减少垃圾产生方案,并说明理由。
答案:方案示例: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合理规划食物采购,减少食物浪费;废纸、塑料瓶等可回收物进行分类回收。
第1课《一天的垃圾》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第1课《一天的垃圾》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2.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过程与方法1.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成分。
态度、情感、价值观1.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破坏。
2.发展关注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准备】1.学生提前调查家中一天的垃圾;2.收集垃圾堆、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3.教师准备一些河道、湖泊、居民区等被污染的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布置家庭垃圾的收集工作布置:每组派一名同学把自家一天的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统计工作。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在家称量好再把数据带到学校来进行统计,但一定要事实求是。
教师也可以把自家垃圾带到学校来做分类和称重演示。
)课前布置:1、调查走读生数量2、要求将垃圾家庭垃圾带到学校。
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先自学课本第一课,将垃圾在家里分类后进称重。
二、一天垃圾的分类、称重和填写记录表1、我们每天都要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垃圾。
我家一天会有多少垃圾?垃圾里有些什么?教师演示垃圾的分类和称量。
2、学生分组分类,称量并填写“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表。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卫生。
)三、关于垃圾的讨论1、请学生说说各种垃圾的来源。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大表格,统计全班所有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重量。
3、学生汇报后填写表格,计算平均每人每天产生垃圾的大致重量。
4、阅读北京人均日产垃圾量资料,分组交流你对垃圾产量的一些想法。
5、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至少提炼以下几点:(1)人们的家庭生活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2)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商场、学校也会产生大量的垃圾。
(3)大量的垃圾丢弃后,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4)垃圾需要科学的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一天的垃圾_教科版
六年级下科学教案一天的垃圾_教科版六年级下科学教案-一天的垃圾教科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丢弃的垃圾危害环境。
过程与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一天的垃圾数量和成分。
态度、情感、价值观●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会产生破坏。
●发展关注环境的意识【教学重点】明确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垃圾处理难。
【教学难点】学生能明确垃圾对环境的影响,认识到垃圾处理难,分类处理很必要。
【教学准备】1、学生提前调查家中一天的垃圾;2、收集垃圾堆、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的图片;3、教师准备一些河道、湖泊、居民区等被污染的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板书“垃圾”,看到这两个字,你想到的是什么东西?一般我们把怎样的东西当垃圾?(没用的东西)揭题:一天的垃圾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天的垃圾2、一般家中都有哪些常见垃圾啊?你觉得品种多不多?(集体汇报交流,教室板书垃圾名称)。
3、师:你估计自己一天中大约会产生多少垃圾?(可用手比划一下)你认为这么点垃圾多吗?二、感受垃圾之多1、祝老师在我工作的采荷一小对五(6)班的同学做了调查?(出示数据)看了采荷一小五(6)学生人均一天产生垃圾的量,你觉得我们人均一天产生垃圾的量大约多少?说说你的理由。
小组研讨交流:① 德国和日本对垃圾处理的做法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惊奇的?预设:垃圾分类处理细致,扔垃圾收费教师适时补充两国对垃圾处理的图片资料,增强学生的感受② 德国和日本对垃圾处理有什么类似的地方?这有什么好处?预设:非常重视垃圾的分类回收;节约资源你③我们再回想下:什么是垃圾?预设:没用的东西。
那么我们现在丢弃的这些东西都是没用的吗?垃圾回收利用资料显示④集体讨论划去前面我们刚报的垃圾中哪些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
⑤小结揭示: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四、课外关联1、我们国内现行垃圾分类的展示(图文资料)2、赠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垃圾回收即刻从我做起。
记录表(二)1、德国和日本对垃圾处理的做法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惊奇的?请在资料中用红笔划一划2、德国和日本对垃圾处理有什么类似的地方?这有什么好处?我认为:。
教科版科学六下4.1《一天的垃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下4.1《一天的垃圾》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天的垃圾》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通过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垃圾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便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动脑、动手、动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对垃圾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具体的垃圾分类、资源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垃圾处理方式有限,对垃圾处理技术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垃圾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学会正确分类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垃圾的分类方法和处理技术。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来源和处理方法。
2.任务驱动法:布置实践任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垃圾分类和处理技术。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案。
2.学生准备:观察日常生活中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情况,准备分享自己的发现。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垃圾处理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准备实物垃圾进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垃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垃圾问题。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处理垃圾的?垃圾到底去哪里了?”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关于垃圾的来源、分类和处理方法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垃圾的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天的垃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
过程和方法: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通过讨论和计算的方法让学生知道垃圾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
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家庭一天的垃圾进行称重测量、垃圾的分类。
教学重点:垃圾的分类及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提前收集家里一天的垃圾,并把垃圾进行分类和称
重统计,完成“我家一天产生的垃圾统计表”。
2、教师收集、制作有关的图片,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两张不同的图片
一张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住宅小区图片
一张垃圾成堆、路边积水又臭又脏的小区图片
2、师:如果让你来选,你会选择哪张图片上的小区居住?
能说说为什么吗?
3、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引导学生分析原因)
4、在你的身边有这样的现象吗?(学生例举)
二、调查家中一天产生的垃圾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天都在消耗食物和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与此同时也就产生了大量的垃圾。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做了收集和统计,说一说你们家昨天都产生了哪些垃圾?
结合收集到的垃圾以及“我家一天的垃圾统计表”说一说:都有哪些垃圾。
2、课件出示从学校、市区、菜市场拍到的有关垃圾的图片,问:“看到这里,有什么想说的吗?”
3、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而且远远的就能闻到刺鼻的恶臭味。
像这样把所有的垃圾堆放在一起好吗?你们觉得怎样处理会好一些?(引导给垃圾进行分类)
4、小组合作,对自己组内几个家庭一天的垃圾分一分类
小组内讨论:可以怎样进行分类?并把讨论结果记录下来。
组员分工合作、动手分一分(提示:分拣垃圾时要注意卫生)
各小组成员汇报分类情况。
三、研究讨论,认识垃圾问题
(一)统计推算全校家庭产生垃圾的数量
1、小组统计一下,你们小组所有家庭总人数,和所有家庭产生垃圾的总重量。
课件(教师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表格)
2、请同学们计算班里家庭总人数,和垃圾总重量。
3、计算平均每人产生垃圾的重量
4、照这样计算,全校6个年级,每个年级7个班,每班人数就按我们班的人数计算,全校所有家庭一天的垃圾总重量是多少?
(二)分析数据,感受垃圾之多
1、课件出示图片及文字说明:裕丰菜市场每天产生的垃圾数量、广丰县每天产生垃圾的数量、北京市每天产生垃圾的数量、
2、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你对垃圾有哪些认识了?
3、课件出示垃圾车图片
如果我们用一辆能载5吨的汽车来拉垃圾的话,一天我们要拉多少车?
计算:这辆垃圾车的长度是6.8米,这么多的车能排多长?
(三)讨论交流,认识垃圾的危害
1、分组讨论:这么多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通过讨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竟能产生这么多的垃圾)
师说明:当然,这些垃圾不仅仅是我们家庭制造出来的,还有商场、工厂、学校、机关、农业、建筑等,各行各业都会产生垃圾。
人们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数量是非常惊人的。
2、引导讨论:我们生产生活所产生的这么多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认识垃圾的危害)
四、关注垃圾,提高环保意识
1、师:这么多的垃圾被丢弃后,势必要污染环境,影响我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
因此,如
何处理生活中的这些垃圾,就成了我们每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问题。
你们看:
课件出示:全国各地的人们为保护环境正在积极行动的图片
2、看到这些,作为新世纪的主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还能无动于衷、坐视不管吗?你们有什么建议呢?在以后的生活中,你会采取什么行动来保护我们的环境?
通过引导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点点的垃圾都会影响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护环境应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3、指导学生将好的、可行的建议、做法拟成倡议书,粘贴在学校的公告栏里。
(倡议全校的同学一起加入环保的行动中来)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吗?有什么想说的?和大家一起交流和分享。
2、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垃圾的相关知识,以及垃圾对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希望同学们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垃圾,从日常的一点一滴做起,用我们的行动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让我们共同创造幸福美好的生活。
教学反思:
为了让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首先出示两张环境截然不同的图片,让学生去选择居住的环境,使其感受环境的优美,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从而意识到环境在生活中的作用,激发他们创造优美环境的愿望。
然后让学生从调查、研究垃圾入手,从他们最熟悉的生活入手,并通过计算垃圾的数量,分析观察数据,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天都在制造垃圾、丢弃垃圾,从实际中感受到垃圾之多。
接着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垃圾问题的严重性,意识到自己的日常行为正在影响着环境,激发环境保护的意识。
最后,“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为保护环境而积极行动起来,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主人,还能无动于衷吗?”这样进一步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马上积极行动的愿望。
学生们想到的方法、提出的建议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们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保护环境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并逐渐把保护环境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这样,使学生在课堂中无意地接受着环境保护的熏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并以此来影响、带动身边的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
这样的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学生家长配合不够,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去收集家里的垃圾,更不愿意让孩子将垃圾带到学校,光这一项任务就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最后在学校的帮助下取得了家长们的认可。
其次
是有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积极的、主动的,但在课后有同学反映,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从某一方面来说,这节课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环境保护还没有深入学生的心里。
一、微课设计首页
二、微课过程实录:
1.第一部分:提出生活垃圾的概念(时长:9秒)
场景1:生活中各种垃圾成堆的照片。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垃圾。
2.第二部分:调查城市一天的垃圾和垃圾的处理方法(时长:4分20秒)
场景1:一袋家庭生活中的垃圾。
师:这大约是一个家庭一天产生的垃圾,看起来并不多。
师:那,一个城市在一天里会产生多少垃圾呢?这些垃圾又是怎样处理的呢?场景2:城市生活
解说:以人口为48万的奉化市为例,平均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近600吨,如果用载重6吨的卡车,需要100辆才能运完。
目前,全国每天产生的垃圾约2.5亿吨左右。
场景3:环卫工人收集生活垃圾现场
解说:每天清晨,环卫工人会从各个小区收集城市的生活垃圾。
场景4:垃圾中转站工作现场
解说:收集起来的垃圾首先会运到垃圾中转站。
垃圾会被压缩成块,压缩好的垃圾由垃圾运送车将垃圾运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理。
场景5: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现场
解说1:运送到垃圾填埋场的垃圾,会经过推土机压平,喷洒除虫剂防止虫蝇滋生,并盖上覆膜。
解说2:为防止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渗入到地下水中,垃圾填埋场在底部铺设了50厘米碎石导流层、土工布、渗沥液收集管、HDPE膜、GCL膨润土块、地基、地下水收集管,把垃圾堆积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统一收集起来,运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解说3: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可燃烧的气体,为防止可燃烧气体在地下聚集,填埋场会通过专用管道收集可燃气体,并利用火炬塔进行燃烧处理。
解说4:经过这样的处理,我们的生活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能降到最低。
但是,填埋的生活垃圾还是会对填埋场所在的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
因此,填埋场在填满垃圾以后,就不能用来建筑房屋和种植庄稼了。
解说5: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要用越来越多的土地来填埋垃圾。
目前,中国600座城市已堆放和填埋的各类垃圾近80亿吨。
3.第三部分:提出城市生活垃圾面临的问题(时长:12秒)
师:同学们,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垃圾问题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你有好的办法来处理它们吗?和你的同伴一起讨论讨论,想出一条减少垃圾或科学处理垃圾的办法。